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冬至的古诗

有关冬至的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冬至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冬至的古诗

有关冬至的古诗范文第1篇

一、关于B股保证金涉外收入和支出的申报

(一)经营B股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券商)收到投资者从境外汇入的B股保证金时,在券商明确告知银行其款项性质的条件下,银行可代其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手续,填制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时,交易性质为“证券发行”,交易编码为4211;同时在“交易附言”中注明“B股交易保证金”及受益人。

(二)券商应投资者的要求将B股保证金汇出境外时,须按照《通知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的规定办理对外付款申报,填制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款申报单(对公单位),交易性质为证券投资项下的“股本支出”,交易编码为4211,在“交易附言”中应注明“B股交易保证金”。该申报单可作为券商向银行申请此类对外汇款的凭证。

(三)登记结算公司通过境内清算银行与境外券商进行B股资金清算时,由清算银行代登记结算公司进行申报。填制相应的申报单,交易编码为4211,“交易附言”注明为“B股资金清算”。

(四)银行须审核券商填报的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并确保其行业属性填写为“金融保险业”,代码为009.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须督促银行和券商于2001年5月31日前,将2001年2月20日(包括20日)以来发生的这类交易进行补申报。

二、关于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进行涉外收支的申报

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涉外收支行为,均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办理申报。具体操作如下:

(一)如非居民能够前往银行办理涉外收支业务,则应由非居民明确其款项的交易性质,银行根据其申报的性质,选择相应的交易编码,填制申报单;

(二)如非居民不能前往银行办理涉外收支业务,则可由银行代其进行申报;如果发生涉外收支的帐户属非居民个人拥有,涉外收入应填报涉外收入申报单(对私),交易性质为4000,对外支出应填报对外付款申报单(对私),交易性质为3200.如果发生涉外收支的帐户是非居民公司或机构拥有,涉外收入应填报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交易性质为其它资本的其它项,交易编码为4360;涉外支出应填报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款申报单(对公单位),交易性质为其它资本的其它项,交易编码为4350.同时,还应在附言中注明“非居民帐户收入/支出”。

三、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申报

根据操作规程的规定,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我国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均须办理相应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四、关于信息的传输

(一)银行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将申报信息及时传输到外汇局,即对于涉外收入信息,银行必须在本工作日内将涉外收入统计表的信息传输到外汇局,在第二个工作日结束前将本工作日发生的申报信息传输到外汇局;对于对外付款信息,银行必须于本工作日结束前,将关于当日发生的申报信息传输到外汇局。

(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须于本工作日结束前,将当日接收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包括基础数据和汇总数据)传输到国家外汇管理局。

(三)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须加强对银行和券商执行制度情况的核查,确保有关规定得以贯彻和实施,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各分局接到通知后,立即转发辖内各分支局、外汇指定银行、券商,并督促执行。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联系。

有关冬至的古诗范文第2篇

释;题干;词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4—0089—01

一、品味标题

古诗(词)的标题往往是诗(词)的窗户,对理解诗(词)有指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标题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2.标题提示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送”,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思”。

3.标题暗示诗人的情感基调:如王维《秋夜独坐》的“独”,杜甫《恨别》的“恨”,柳中庸《征人怨》的“怨”。

诗(词)的标题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词)主旨的快速通道,能初步探明诗人的情感脉络,思路情愫,进而把握全诗主旨。

二、品味注释

我们离古人的生活环境已经很远,有一些古诗(词)在选入试题时加了注释。有的诗(词)需要借助注释来了解古人在彼时彼地的彼情或言谈举止,或风俗习惯,实际上,注释给我们理解古诗(词)搭了一个梯子,砌了一个台阶。例: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通过注释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唐末诗人。诗人目睹泾水周围荒凉之景引发了怀古伤今的感慨,因为泾水是渭水的支流,古属秦国,作者自然会想到当年秦国统一天下,场面何其雄壮,气势何其恢弘!然而这一切在历史烟尘中只有“古碑存”,看到泾水旋绕曲折,何其破败荒凉啊,触景生情,怎能不令诗人消魂哀愁而黯然神伤?而对苍山残雪,暮霭残阳,仿佛看到了自身所处的唐王朝的悲惨结局,行走在黄沙漫卷的道路上,令作者不堪回首。注释为我们理解此诗搭了一个梯子。

三、品味题干

题干即试题提出的问题,出题人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题。因此,题干(问题)本身就是理解诗(词)的重要信息。例: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居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问题(题干):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其实题干中已经点明了这两点,只要我们稍作分析便触及答案的核心“同一机杼”与“司空为优”。

参考答案:同意。三句诗都善于状写景物,且都善于设喻,所以说它们“同一机杼”。司空曙的诗句之所以“为优”,是因为比韦应物、白居易的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个意象,大大加强了诗境的悲凉气氛。

问题(题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分析:题干“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独到之处,已提示我们,要关注“黄叶树”与“白头人”的关系。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悲景)和人的风烛残年(白头之人哀情)相类似。这样写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衬托作用。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品味关键词句

有关冬至的古诗范文第3篇

诗贵含蓄凝练,讲究一字传神、言简意丰,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所蕴含的意义,所表现的主题,所流露的感情等,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的方法。再说,高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题由过去的客观选择题改为现在的主观简答题,可用的提示少了,主要靠我们的悟性来解决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调动知识积累,学会知人论世。人即作者,也就是与所写诗歌有关的作者的一些情况。世即作者所处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必备的知识。只有知人论世,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在考场上遇到此类题目,才能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

依 笔者之见,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

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生平际遇是息息相关的,作品也大都会烙上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的印记。因此,古诗阅读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诸如身世、经历等,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以其人观其诗,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例1. 江苏盐城中学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读ruó,“揉搓”之意。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对李清照的生平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风格顿变。明乎此,就可以明白,本词是其晚年之作,词人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常插梅花醉),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赢得满衣清泪),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故应难看梅花)。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二、把握诗人的思想倾向

诗是生命的宣泄,是诗者生命体验的高度概括。要鉴赏诗歌,很重要的是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倾向和人生追求。譬如,杜甫的一生虽多穷厄,却一直以天下为念,大济苍生的理想不断从其笔端喷薄而出,其诗浸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类的博大。但是在王维的作品里,我们却看不到这些,有的是“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这种心态、这种处世之道是由王维的佛家思想决定的。

例2. 2006年高考试题 (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此题虽说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但是同样涉及诗人的思想倾向。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联系苏轼豁达的秉性和价值观的追求,我们不难发现,“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再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不能用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和艺术风格机械地分析作品,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三、知晓诗人的创作风格

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不尽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创作风格,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经常与作品本身的风格流派有关,体味和把握这些风格,是理解和鉴赏诗歌的又一个突破口。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词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比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王维的诗清新自然,白居易的诗平易通俗等等。2005年高考试题(二)更是直接以白居易的诗风来设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我们知道,白居易的诗风平白清新,雅俗共赏。本诗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或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其他如陶渊明、孟浩然、高适、杜牧、李商隐、陆游等重要诗人,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作研究性的总结概括。我们对诗歌风格作出比较准确的归属,才能对其进行较为正确的鉴赏。

例3.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边塞诗派是我国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其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众多作家。他们的诗歌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常用的物象有羌管、琵琶、胡马、长城、明月、杨柳、雄关等。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我们再来关照此诗,不难发现本诗中的“马”、“刀”与军旅有关,“关”、“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知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整篇体现了凄凉婉约的基调。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渔家傲》又展现出雄奇豪放。

四、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鉴赏时,首先要联系相关的写作背景,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少了一份豪迈之气、雄伟之魄,多了一份悲凉之气、家国之愁。通过背景去读诗解义,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例4. 2005年高考试卷(山东卷)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此题虽说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但是解答必须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另辟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五、重视诗歌提示性的信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有时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或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或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以2005年高考题为例,福建卷:“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天津卷:“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广东卷:“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上述三例均是对诗作创作背景作出的简略注解,结合这些注解自然有助于读懂作品,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贫 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仅仅是一个贫女吗?请结合全诗及注释分析一下诗歌的立意,并指出其写作方法。(不少于80字)

在这个题目中,如果我们不看注释,这首诗的立意似乎是多解的。比如,可以理解为通过这一女子的遭遇,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地位低下。事实上,有不少学生就是这样回答的。之所以造成理解的偏差,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忽视了注释的作用,注释对于秦韬玉身世和经历的介绍,无疑包含着重要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揣摩到出题者的意图。本题参考答案为:全篇以贫女作比,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

有关冬至的古诗范文第4篇

运用中华民族优秀、健康的民间文学作品来进行幼儿体、智、德、美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内容与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将幼儿民间文学活动合理有效地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幼儿的游戏、日常生活、家庭、社区资源等进行整合,凸现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使幼儿民间文学活动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局面,以丰富幼儿素质教育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培育自信心和民族精神,促进师、幼、园的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让民间文学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焕发生机呢?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一、 民间文学的“教育策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民间文学往往来源于人们现实生活中,贴近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幼儿教育先行者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理念,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是做中国人的基本要求。事实上,民间文学非常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的人,而民间文学中恰好蕴含着这些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它能促进幼儿对幼儿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作用以及对幼儿某个性品质(如创造力)、思维品质(如记忆力)等的提高作用。

民间文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民间习俗……只要社会生活中涉及的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幼儿民间文学作品,如古诗、民间童谣、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形式的作品,有许多是取材于儿童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对幼儿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它所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崇高品质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启发智慧,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优秀品德。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集思广益,以多平台多手段教育为基础,以潜移默化的引导或直接表达的情感为媒介,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策略的研究,如营造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氛围,利用情景再现法开展幼儿古诗教育活动,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幼儿民间文学的教育活动。 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民间故事,通过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讲解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道理;又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逐渐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寓意。《悯农》教育小朋友爱惜粮食、不乱倒饭菜、不挑食的良好品德的。《游子吟》让幼儿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幼儿从小体贴父母、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又如,民间童谣《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三箩麦,噼噼啪啪拍大麦,大麦熟,大麦香,磨面粉,做馒头,馒头熟,馒头香,雪白馒头送先生。”麦子装于箩筐,手工拍出谷粒,磨成面粉,做馒头,送给尊敬的客人吃。讲述了当时艰苦的生活,同时更描述了人们的淳朴、好客。幼儿受到了“分享”的教育,懂得了盛情招待客人。神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所塑造的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如《拔苗助长》教育幼儿做事情都要有耐心,《画蛇添足》教育幼儿做人不能自以为是,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

幼儿在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感受了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增长了知识,而且初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萌发初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使幼儿初步具有了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良好品德。

二、 民间文学的“本土策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当前,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强化本土知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民间文学作品是不同区域、时代,以及个人特点的作家所创造的语言作品,既蕴涵着构成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我们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地理风貌、物产特点、传统工艺、民俗习惯等资源,积极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活动,学习和传承地方文化。比如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材料和其他资源。在与本土民间文学作品的互动中,园本化课程得以完备、充实。

我们扬州本土文化是民间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其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教育性决定了其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我园地处扬州著名的古运河畔,这里风光秀美,每年的世界运河博览会都在这里召开,广大劳动人民在劳作、生息过程中,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学,它们极为鲜明地显示了扬州本土特色,集中抒发了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劳动群众超凡的智慧和幽默,而且本土民间文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幼儿周围的人和事,贴进幼儿的生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素材。

我们查找了大量有关扬州民间文学课程资料,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师幼互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机地选择、加工部分民间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内容,运用扬州方言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乡土特色。我们开展说扬州民间童谣、唱扬州小调、打扬州号子、听扬州评书、玩扬州民间游戏等,让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人、热爱自己的家乡。

比如,扬州民间童谣: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学,学生不把钱这首童谣道出了扬州人过大冬的一个习俗吃汤圆,“汤圆”是大冬必备的食品,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圆满,让幼儿也从中感受到过节团圆的气氛。还有如《七脚七脚搬搬》《扬州的“十怕歌”》《月亮歌》《牵磨歌》等扬州民间童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美。再如扬州民间童谣游戏:《城门城门鸡蛋糕,三十六块糕,骑花马带把刀,走你家门前砍一刀》。孩子们不仅喜欢说,而且喜欢玩此游戏,通过游戏,幼儿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独享等不良习惯,教育幼儿要平等待人。

又如扬州民歌《茉莉花》《拨根芦柴花》《杨柳青》等小调有着优美流畅的旋律,用富有特色的扬州方言演唱,不仅抒发扬州的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且别有一番风味。扬州号子《栽秧号子》《放鸭号子》《赶牛号子》《渔民船工号子》等,铿锵有力,粗犷豪放,特点鲜明,道出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及劳动人民的勇敢勤劳等优良传统和品德,包容了水乡生活方面长期形成的风尚礼仪、民俗习惯,凝聚着人民群众丰富深刻的文化记忆,具有巨大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价值。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它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生动有趣,孩子们听了十分喜欢。

扬州本土民间文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初步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 民间文学的“创新策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民间文学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文意识的好形式。我们应积极探索,挖掘资源,对民间文学的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

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间文学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既有预设的课程内容,又有生成新内容的空间;既要重视显性课程,又要重视隐性课程;既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又重视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教育内容的选择、活动网络的编制、活动时间的编排、活动资源的利用等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目前幼儿文学活动仅仅局限于“语言”领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我们应进行整合,使幼儿的文学活动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局面。根据幼儿的兴趣倾向、对文学作品不同呈现方式的敏感度及多元表现形式,促进幼儿自主表达与创造,充分凸显幼儿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

孩子对美的理解是需要成人去开发、去点拨的。在开展“三句半”的文学活动中同样如此,它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积极引导,才能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应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挖掘有价值的因素,让幼儿在寻找、探索、发现中创造出具有自己生活价值的现代民间文学。如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三句半”美的感受,激发幼儿学习创编“三句半”的兴趣。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用本地方言和民间乐器(鼓、锣、钹)和我们一起自编自演了三句半《假如我是孙悟空》,表演得非常热闹、有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深受小朋友的喜欢,本地方言和民间乐器(鼓、锣、钹)的敲打深深吸引了幼儿。

在童话《乌龟飞上天》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角色转换,充分发挥了的想象创造力。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心理、行为,自然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我向幼儿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是一只乌龟,你会怎样飞上天,会看到什么?”又如,在文学活动《三只蝴蝶》中,可这样提问:“如果你是红花黄花、白花,你会怎么帮助三只蝴蝶?”“如果你是蝴蝶,你会想什么办法避雨?”这些问题,可以调动幼儿体验到的情感意识,发挥想象,用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创造的源泉。民间文学教育的素材来源于幼儿周围的人和事,贴进幼儿的生活,如在“家乡的特产”系列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具有扬州特色的玉器厂、酱品厂、绒花厂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相互关注与自由表达的机会,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条件。由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理解、朗诵了大量的民间童谣,了解了童谣的语言、节奏、韵味,理解了童谣的意境、主题、情感,有了丰富的词汇,孩子们就能仿编、创编童谣了。因此,参观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创编了很多童谣,如《夸扬州》《酱菜呱呱叫》《乖乖龙得冬》等扬州方言童谣。由此将民间文学教育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体现玩中学、玩中乐的新理念。通过创编童谣,抒发了幼儿内心的美好情感,同时,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民间文学是人民共有的知识财富,许多谚语、故事、歌谣都是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的。许多家长在不同程度上都受过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民间文学教育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共同话题。如学习了民间歌谣后,我们请幼儿回家后念歌谣给家长听,第二天就有孩子对教师和小朋友说:“我奶奶也会念这首儿歌,我们一起念儿歌还一起编故事呢!”然后他就把所编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样幼儿在与家长、教师、同伴的交往中通过相互作用,不断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

有关冬至的古诗范文第5篇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礼仪渊源】

华夏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礼仪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在古代中国是礼仪的重心,它最初是从崇拜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发展而来的。为了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和探索神奇力量的根源,原始人通过简单的类比,把自然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意志和灵魂,于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都是具有超人间力量的神灵,天地、山川、水火等也由神灵主宰、支配。此乃所谓“人死为鬼,树木有灵,顽石能思,鸟兽会言,无物不神,无鬼不灵”。原始人要求福避祸,就得与自然之神搞好关系,于是产生了种类繁多的祭祀活动,以沟通人神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礼仪原先是古人对神灵所表示的某种行为方式,后来才将这种方式扩展到世俗社会的各种人事活动之中。也就是说,礼仪先是对神的尊敬,后来意识到对人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尊敬,于是按人的不同身份,产生不同的尊敬。久而久之,形成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这些祭祀活动中约束人们言行的规范,其实就是中国礼仪文化发展的源头。

【礼仪形式探究】

一、祭祀礼仪

祭祀,就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1.祭天。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祭天的典礼,到了周代,“天”的观念逐渐代替了殷人所说的“上帝”“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的。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审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

2.祭地。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3.封禅。“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就是“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将封禅作为一代盛典,给予特别的重视。

4.祭社稷。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坛。本来,社坛与稷坛是分立的,后来合而为一了。相传共工氏的儿子勾龙,能治理水土,被称为“后土”,即社神;厉山氏的儿子叫做农,能播植百谷,被当做稷神。商汤灭亡夏国之后,以周人的始祖契(后稷)为稷神。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之祭。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举行,秋报在秋收后(孟冬之月吉日)举行,这是社稷的正祭。

5.祭宗庙。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周人宗庙制度,一般认为:天子有七庙,三昭三穆,还有一个太祖之庙。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排列下去。诸侯有五庙,二昭二穆,再加上太祖之庙。大夫有三庙,士只有一庙。祭祀用的食物,行礼后要分而食之,称为“”(jùn),是吃鬼神剩下的食物的意思。

6.祭先师先圣。汉魏以后,把周公认作先圣,孔子认作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二、尊老敬贤礼仪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古代的尊老敬贤,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尊老的规矩和敬贤的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音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养蒙便读・言语》)就是说侍奉长者,说话时要严肃,不能嘻笑,不能因为不顺心的事,而大声喊叫。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关于敬贤,“三顾茅庐”的典故即充分显现了刘备对贤士诸葛亮的推崇和尊敬。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

下面再讲一个“汉明帝敬师”的故事。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做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三、礼貌待人礼仪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

2.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的。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下面是大家熟知的“漂母的一饭之恩”的故事: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四、仪表礼仪

容仪有整,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不成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繁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1.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

2.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渎,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3.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将诚恳的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就是说话一定要谨慎。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情同朱张”的故事就是对“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的最好诠释:东汉时期,朱晖和张堪都是南阳人,张堪早就听说朱晖品德高尚,最讲信用,对他十分仰慕。有一次,两人在太学里结识,分手时,张堪对朱晖说:“我有一要事相托,我身体多病,恐怕不久于人世,我死后希望你能对我的妻儿多多给予照顾。”朱晖认为张堪比自己先在朝廷做官,资格比自己老,怎么敢受此重托呢?于是只是笑着拱拱手就道别了。两人再也没有见面了。过了几年,张堪果然病逝。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过得很贫困,便亲自去探望,送给他们许多财物。以后的日子里也对他们很关心,就像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一样。朱晖的儿子朱颉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很不理解,便问道:“父亲过去和张堪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他死之后怎么对他的家人关怀备至呢?”朱晖回答说:“张堪生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我,只有信得过我他才会这么做。我必须讲信用,不能辜负他的嘱托啊!”

五、生活饮食礼仪

1.宴饮之礼。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地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用请帖邀请客人,并亲自站在门口迎接,客人来到之后,主人应先致以问候并请到客厅坐下。入席的时候,应让客人坐在左边即首席敬以茶点。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

2.待客之礼。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详细的礼仪条文。首先,安排筵席时,饭菜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调味品、酒浆的摆放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明文规定。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再次,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陪伴长者饮酒,酌酒时须起立。

六、结婚礼仪

1.洗澡。水里溶入了文旦(柚子)的气味,或者花草(如竹子、松木)或艾属植物的芳香,新娘洗完澡,也就洗走了身上的“邪气”,而且还意味着幸运、长寿以及繁荣。除了这些精神上的作用,花草的味道还有助于让皮肤光滑、鲜嫩,这是许多女人都希望的效果。

2.梳头。给新娘梳头的人都是生活幸福美满的,被称为有福气的女人。阿姨、朋友或家庭其他成员都可充当这一角色,她一边梳一边说一些祝福的话,这一礼仪据说能给新郎新娘带来和谐、财富以及多子多福。

3.哭嫁。以前,新娘出嫁就意味着永远离别家人和家乡,因此新娘都要在婚前哭上三天,还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唱一些歌,这多少释放了点新娘的恐惧感,也为她离家作了准备。

【拓展阅读】

1.折柳礼仪与古诗词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礼仪: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礼仪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2.古代礼仪用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特定用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这些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涂鸦: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刍议: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

寡人:古代君王自称“寡人”不是“单独一人”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谦称自己的德行还有所欠缺。

续貂: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续貂”,也叫“狗尾续貂”。“貂不足,狗尾续。”貂,一种毛皮珍贵的动物。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朝廷任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代之,因以讽刺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差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

乔迁:在祝贺别人搬家或者官职升迁时,常常会用到“乔迁”一词。“乔迁”语本《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意为高大的树木。后因以“乔迁”“迁乔”贺人迁居或升迁。

垂青:在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或者照顾时,有一种礼貌的说法叫“垂青”。“垂青”一词中的敬意,来自“垂”字。垂,本谓挂下、悬挂,引申为伏、俯;用“垂”来称说对方的动作(比如“垂青”“垂问”“垂察”等),就隐含着对方的品德、学问等比自己高,对方施加于自己的动作是“上”对“下”的行为。“垂青”的“青”即青眼,与白眼相对而言。眼睛正视、眼珠在中间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现出眼白,表示轻蔑或憎恶。

斧正:用于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意谓对方动笔删改,有如巧匠运斤,能使原稿生色。这一词语的出现,与《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有关。“斧正”出自《庄子・徐无鬼》:楚国郢都有个人在自己的鼻尖抹了一层白粉,让一个名叫石的巧匠用斧把粉削去。石便挥动斧呼呼生风,削掉了白粉,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无损伤。后来用“斧正”喻指请人修改诗文,隐含着对方有匠石一样高超技艺的意思。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急就章:人们常把自己的文章称为“急就章”,意谓自己匆忙完成,难免粗疏。“急就章”和《急就篇》有关。《急就篇》又名《急就》,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全书无一字重复,魏晋时期颇为盛行。该书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有三言、四言、七言韵语。因首句有“急就”二字,后因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