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安全文章

煤矿安全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安全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矿安全文章

煤矿安全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方略,“五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这一方略首要就是安全文化建设。

作为煤炭生产单位,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生产及经济活动中起到了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的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煤矿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具有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才能理顺,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建设安全文化,把煤矿安全文化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渗透到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从而营造良好的安全风气,建立良好的群体安全意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途径。

1煤矿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推动社会稳步、持续发展以及做好各行各业(组织)安全生产和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进步和工业文明生产的源泉和动力。然而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愿望、安全心态及其在制度和企业形象上的反映,它最终能够有效地塑造和规范员工队伍的安全行为。其内涵包括:①客观性,安全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生产实践活动而产生的;②主体性,安全价值理念和安全愿望不仅要领导者持有,而且要全体人员共有;③可塑性,培育安全文化关键在于塑造和规范员工和团队的安全行为。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价值理念的倡导与渗透;二是安全行为的规范与养成。理念建设是先导,行为养成是落脚点,两者的纽带是制度。

2当前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文化建设浮于形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另外,有些企业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深层的企业安全文化相对薄弱。

2.2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

相关学者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许多论著内容相近,有的论述仅限于表面,理性的多,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多是煤矿一线工作者,研究基本上是经验式的,不太注重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其次,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过于简单,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教育。

2.3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

理念是指导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精髓,目的是让所有执行制度的人都能接受它,最终形成一种人人自觉遵守的安全观念。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煤矿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

2.4未形成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

由于文化的“软”特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和测量。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等。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虽然有学者建立了煤矿安全文化初步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对煤矿安全文化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但是其可行性与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2.5偏离人本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人本文化”,它渗透在人们一切生产生活当中,并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传递给每一名成员,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而当前有不少煤矿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依然严重,尤其是一些地方小煤矿,甚至就没有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识,即使有也多体现在制度、管理、说教和口号等形式上,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

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煤矿工人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造就优秀的行为结果至关重要。煤矿安全文化离不开矿工的认知、努力和奋斗。而煤矿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矿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矿工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激发矿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

(2)完善安全机制,提高安全意识。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矿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制。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煤矿到工区、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煤矿成立由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煤矿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采区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同时,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从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3)悬挂警示标语,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不仅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彼此关爱,更体现了集体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体贴。在煤矿生产区队内、围墙四周,到处悬挂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等标语口号,提炼出了富有个性和人性化的警示标语。只要进入矿区,无论身在何处,这些标语牌、警示牌,时时提醒你,处处警示你,必须注意安全。

(4)进行安全排查,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检查是寻找问题所在,与生产中一切不安全隐患作斗争。从系统论观点看,系统内各要素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及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常常出现各种不安全隐患,隐患的出现表现为信息差异。检查是为了得到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分析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采取有效措施,便可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但是,如果没有了自我的责任意识,隐患就不能及时发现,信息就会受阻。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贯穿于安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要加强矿工安全文化的培养。煤矿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传播、系统灌输和认真实践煤矿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树立起安全质量管理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保障意识、不提升就是倒退的进取意识、不创新就是落后的超前意识、不落实就是欺诈的实干意识、不严格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等“五种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建立一些有益于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的艺术性较强的宣传标志,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

4结语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复杂工程,安全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敷衍了事,要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文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始终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以及重心下移,然而相应的煤矿事故依然时有发生[1]。从某种程度上讲,尽管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事后调查结果往往都显示,煤矿现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相关人员在安全思想层面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够到位。此外,煤矿工作现场还存在着矿工违章操作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的科学化管理是非常重要。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就煤矿经营管理而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是相对来说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成熟化。此外,在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层面激烈化与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其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对完善,管理机构更加地精干化,权力比较分散,其生产经营核心放在成本管理层面,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非常严格的专业化逐级负责制,将安全问题贯彻到了一切工作当中[2]。但是,纵观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可以说大多数煤矿都是层层承包的。再加上受到煤炭经济长时间发展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二)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现阶段,仅仅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不够的,由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员工心理、员工情绪、社会因素以及员工家庭因素等的关注相对较少,煤矿安全标语只是表面上的形象建设,从而导致煤矿工作人员对于煤矿工作的安全问题在认识上明显不深,在重大安全隐患上的威胁仅仅停留在单纯性认识阶段,煤矿工作的“安全第一”意识非常淡薄[3]。

(三)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基数是非常大,很难建立起一个人数相对庞大的监察管理机构。所以,从我国的安全监察管理层面出发,如果要想根据监察体系的实际设计要求贯彻落实监察内容则显得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了行政威慑方面[4]。另一方面,监察方式难以实现危险源层面的动态化系统监控。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基础设计为危险源监察。我们都知道煤矿生产工作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危险源在实际工作期间随时都会出现,而且也有可能随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的时候会升级为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然而,现有的监察方式不能够实现动态化以及系统化的监控危险源,从而造成了事故超前预防逐渐形同虚设。

二、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管理氛围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生产期间指导以及约束企业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价值理念。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文化建设期间要有效控制以及最大化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5]。从煤矿安全文化目标上来看,主要定位于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牢固树立相应的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其次,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原则,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原则是以人为本,增强安全发展意识。最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形式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就安全文化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有全面化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安全管理规划。此外,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确保安全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独特化与规范化。实现安全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煤矿工作当中的诸多不安全行为。

(二)强化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培训教材、培训机构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培训建设。具体来说,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煤炭企业需要建成二级以上的培训基地,而且中小煤矿还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化的安全培训责任管理制,需采用委托培训的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其二,严格煤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负责人以及某些特种作业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资格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严格把关培训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三,采用灵活性相对较强的方式实现员工培训的安全化[6]。在培训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通过安全图片展示的方式、现场教学的方式、知识竞赛的方式、安全事故案例讲解的方式以及就安全事故案例展开共同讨论的方式等,强化安全培训管理。其四,加强关于煤矿安全知识的科学教育,相应的培训内容必须要包含国家性质的安全生产法规,从实际出发,根据矿井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规程培训以及操作规程培训等,并制定出合理化的应急预案,按照专业化的安全生产规章进行学习,清楚了解煤矿公司安全责任制,增强煤矿企业全体人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煤矿工作的相关生产知识以及操作方法,从根本上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

(三)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

煤矿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对小煤窑治理、一通三防、安全供电以及防治水等安全隐患的合理化排查治理,促进生产硬环境在安全系数上的提升[7]。首先,应制定出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一通三防、瓦斯煤尘治理、防治水、小煤窑治理以及安全供电等的排查治理,科学制定专项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以及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其次,增强对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出现在薄弱区域的,而事故也是在薄弱点突破的。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形成对煤矿管理薄弱地点、管理薄弱环节以及管理薄弱时间的有效监控,快速发现以及消除薄弱点。其次,大力推行“四个结合”,也就是说将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预防重大事故以及控制危险源等进行有机结合。还需要将其与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进行结合,紧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突出性矛盾以及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其安全保障水平。

(四)建设高质量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

煤矿安全监察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重大,而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又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监察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第一,安全监察人员在政治素质与责任心要保持较高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更新安全监察层面的专业化知识,做到监察工作的雷厉风行,具有原则性。第二,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规范化的年审制度。只有在安全监察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岗。此外,每年都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更换。

三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的规范化与安全化。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断改变传统形式的生产监察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安全全员管理、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新娟.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162-169.

[2] 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3] 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1:128-135.

[4] 贺超,宋学锋,李贤功.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3,01:96-99.

[5] 冯群,陈红.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2:15-19.

煤矿安全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综合渠道;创新方式

煤矿安全是一项多方面的管理方式,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安全思想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尤其是注重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与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好文章,更好运用到煤矿具体管理之中。

1当前煤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管理相对疏忽,意识不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中,对于涉及到的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建设等内容,没有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综合模式创新等方面,还不能与现代化的技术要素相吻合,思想上没有全面统一到安全建设的渠道上,在制度运行与安全管理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管理创新,还存在由思想落后、投入较少等影响因素,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运用还不到位,不能推进整个安全制度的落地。

1.2技术相对落后,创新不强

在煤矿现场采掘以及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综合性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安全隐患排查的管理中,不能在煤尘管理、水灾害控制、巷道布置、支护架应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等形成多元的创新应用,对于一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没有投入进来,因此,在整个安全管理中不能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技术创新这一块,也没有结合当前的市场需要,在技术跟进、设备购买与管理、安全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与现代化安全人文管理和综合管理相对滞后,影响安全制度的全面实施。

2创新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

2.1注重落实,做好安全预防的文章

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中,要将每一项工作渗透到不同的角落,在做好安全理念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解决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浓等方面的落后思想,时刻扣紧安全这根线,积极做好安全防范。注重安全文化的构建,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全面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在针对一些小隐患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安全意识。在技术防范方面,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做好综合预防与管理。针对不同煤矿的地形、地质、环境等形成多方面的管理,加大对薄弱环节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力度,尤其是在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强等方面,加强管理效果,在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上做好积极预防。

2.2注重务实,做好细化管理的文章安全责任无大小

每一件安全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每一个安全细节的管理。要树立作为意识。要注重对每一个安全小节的管理,对存在由安全隐患的每一处地方都形成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作风。打破临时抱佛脚的观念,注重对安全基础的管理,在安全意识入心入脑的基础上,形成真实的行动管理。将每一项安全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管理之中,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常抓不懈,常态化检查,做好安全责任检查台账、做好安全设备管理手册,对安全工作做到全面有序管理。

2.3注重细节,做好督查的文章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的细化机制,在安全管理的细节方面,从细微处着手,应用放大镜进行及时整改,从大局角度出发,将安全意识时刻挂在嘴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在安全细节管理角度方面,要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任何一个死角。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在每一个细节管理中融入技术运用,对于技术跟进不上,组织力度不全面,综合管理不全面的各个要素,要注重综合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在细节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相应的管理创新模式,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推进,这样才能又有利于综合安全管理效能的提升。此外,要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综合管理,在突出安全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引导方式,更好突出煤矿细节化的隐患排查管理模式,才能推进整个建设渠道的优化。

2.4注重自律,做好制度的文章

在综合管理方面,要形成全面化的制度建设管理。在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中,形成制度化建设的精准应用,尤其是在安全措施的控制上,对于由安全隐患、综合管理服务不强的方面,要在注重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自律性的综合管理。要有一颗关爱安全的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小组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应对不熟悉的人的安全多一些关心。这样.面对安全事故就会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木;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自己的作业行为多些理智清醒,少些盲从糊涂。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安全检查,只要安全措施得当,按章作业,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检查不检查都是一个样。突出自律性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构建自律化、规范化的管理效果,才能更好的提升整个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突出对主体建设的科学化效果。

3结语

总之,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建立相应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细节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自主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形成安全管理的责任机制,突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隐患的综合排查机制,更好的推动煤矿优质、高效的综合运行。

【参考文献】

[1]聂启胜.结合德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浅析如何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2]龚东亮,郭龙.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陕西煤炭,2006,(01).

煤矿安全文章范文第4篇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煤矿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矿正常生产和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文章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从多方面论述了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对于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安全;管理;法治

1依靠科技兴安提高科学管理

1.1安全科技是治本之根安全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含量和应用程度,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矿区的发展,受到高温热害、瓦斯量增加、矿压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安全生产,新技术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类难题。

1.2建立一支科技人才队伍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还体现在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上。在工人中培养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能手,并积极吸引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现代化的科技人才队伍,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善用人机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依靠依法治安规范安全管理

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这也是企业管理的特征,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煤矿行业是危险系数非常高的行业,因此依法从事生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防止职业危害和生产事故方面,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在煤矿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

3依靠责任落实确保管理到位

3.1完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安全责任的落实,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兼顾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建立先进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明晰责任,使企业形成相互协调、责任分明的运作体系。

3.2安全责任的核心是责任落实责任落实是安全责任实施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和尽职尽责。分工负责就是在工作中不相互推诿、不拖拉,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逐级负责是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下级为上级负责,保证政令畅通。尽职尽责是责任落实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企业的每名员工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还应该依靠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来加以辅助,使全体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罔顾责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4依靠安全文化统领全员思想

4.1创建安全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营造“关注安全、珍惜生命”的企业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建立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并利用安全管理机制的组织协调作用,使全体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获得提升。在安全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下,使员工自觉规范作业行为,减少违章,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4.2树立四个观念

4.2.1树立人本观念。在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的行为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每一个过程,而人的素质更是在安全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数据显示,由于人的原因而导致的事故远远多于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事故。因此,必须对人的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2.2树立培训观念。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程度以及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的状况。而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则可以通过各级培训工作来实现,进而对员工的不安全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煤矿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安全培训对于企业生产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向着法制化、强制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4.2.3树立“班组”观念。班组是企业生产的最小单位,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落脚点。通过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将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加以体现和展示。每一个班组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煤矿企业整体的安全文化,决定了整体的安全效果。在开展文化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时,应注重活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深化安全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完成新工作,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4.2.4树立全员观念。安全管理并非只是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需要全体员工的关注和参与。在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下,使员工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煤矿安全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员工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根源,及时地切断和加以制止。采用动态预防和静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管理现场作业人员,监测设备状态。对作业者的行为和责任加以明确和约束,全过程、全方位地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依靠安全投入增强抗灾能力

5.1避免及防止事故扩大的投入有些安全设备、设施,只见投入,见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往往被忽视,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自救器等。保障补充、更新、完善必要的安全技术装备,才能使“机治”健康发展,发挥其重要作用。

5.2达到安全和生产双赢的投入在某些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可以说“人治不如机治”,如瓦斯监测系统,24小时对各点监测,而且准确度高、传递信息和断电速度快。如果安全投入得不到保障,矿井的抗灾能力就会降低,给安全生产带来长期的潜在隐患。

6依靠安全信息提供监管数据

6.1组建矿井信息站信息站下设井区信息组,由综合素质高的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并每周编写一次“信息简报”,下发到有关科室、单位。健全活动、汇报、考核、落实制度,严格把关,对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与奖励。

6.2拓宽信息渠道要发挥生产和辅助科室、井区的职能作用,全面掌握矿井环境的变化情况,全过程捕捉安全信息,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功能和责任意识,及时组织制定信息预测目标,进行事故排查分析,对重大隐患制定方案并落实责任人,派安检人员现场监督整改,防患于未然。要提升安全信息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先进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和安全信息处理系统。

7结束语

随着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变革、生产事故的种类和管理方法也发生着变化,使企业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法、手段不尽相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只要领导重视、齐抓共管,采取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常抓不懈,就能获得安全、生产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志金.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再思考[J].煤炭技术,2007(2):149-150.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

[3]程永红.浅析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34).

[4]刘刚.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9).

[5]贾磊.精细化管理在现代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7).

煤矿安全文章范文第5篇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很多,但是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研究很少,现将煤矿安全生产理论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目前国内煤炭虽然处于经济转型的疲软阶段,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一方面是企业强烈的超产增效,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安全欠帐,两方面的矛盾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发达国家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已经由重技术转向重管理,而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大多企业仍然处在重技术、轻管理的状态。在目前国家正在围绕化解产能过剩、改善供求关系阶段,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安全生产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煤矿安全管理除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企业内部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必须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通过各方面努力,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新体系。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

1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重要性

煤矿安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管理意义重大,不但保证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有保障国家和企业利益,保障企业顺利持续发展。所以说安全管理是企业的最根本要求;也让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为自己家庭带来的幸福。在生产过程中要正确掌握安全生产规律,更要意识到隐患随时可能形成、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管理必须全方位、全天候、全员参与,即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方式。从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认识规律,抓好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一个企业的成败在于安全管理。

2坚持科技兴矿

加强科技投入煤矿经营管理要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构成要素,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加大技术引进和装备投入力度,加大对矿井“六大系统”的技术改造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全面深化升级全矿井的质量标准水平,进一步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达到科技型、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的质量标准化矿井。

3抓好全员质量标准化

除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外,要从本矿实际出发,用从严从细的管理方针来建设标准化矿井。对每个工程、每项工作都要制定出质量标准要求,保证各项工作有标准、件件事情有要求。对质量标准化建设中,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质量为本,安全为魂的理念。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领导到工人必须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不凭老经验办事,要时时处处按标准从严从细抓质量达标。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要做到班有验收员、队有技术员、业务科室复核,矿随时随地进行实地抽查,真正做到对照标准不含糊,执行制度不迁就,确保所有工程质量的“精、优、细”。

4落实精细化管理制度

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制度上做出详细的规定,并且在细节上层层落实。监管工作突出一个“严”字,日常要求要严格,落实措施要严密,岗位责任要严明,监督检查要严细,基层基础要严实,事故查处要严肃。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不但有细节措施的保证,也要有落实的制度保证,要把各项任务具体化、责任化、措施化、目标化、一项、一件地落到实处。就是要大力推行‘六制’即:工作环境安全制、所有设备责任制、工作岗位制、各项工作标准制、工作现场管理制、经营管理考核制。严格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经过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在具体工作中,只有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使安全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进一步夯实,有力地保证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安全理念

要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必须靠安全文化的支持,安全理念的渗透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学习,牢固树立“三不四可”的安全指导思想,让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融入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把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落到本质安全人、本质安全班组和本质安全区队上,并以此规范全体干部员工行为上。通过制作企业文化展板、安全文化窗口等形式,让安全理念渗透思想行为中,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企业发展,职工富裕》、安全理念《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等等认可度。

6用科学的发展观管理安全

发展才是硬道理,更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一个企业的发展首先要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只有提高科学认识,创新工作方法,在实践生产中总结经验,掌握安全生产中的规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总之,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把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安全工作之中,更加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巩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更加有力的推动企业蓬勃的发展。

7结语

总之,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系统,其管理工作必然是一项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正确处理好当前我国煤矿生产中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用于探索煤矿企业管理的新路子,探求煤矿发展的新方向,最终由重技术发展为重管理,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才有利于与世界其他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醒民.江西治小矿保护地质环境[N].中国煤炭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