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桥为话题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话题作文文体选择自由、立意多向发散、选材范围宽广,给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但是,令不少考生感到棘手的是:话题涵盖范围太宽泛了,怎样选取最利于自己的角度切入话题,拟出一个较新颖的题目呢?
这里谈几种尝试方法:
一是宽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如以“语文课”为话题,可拟为《多味的语文课》、《语文课剪影》等。又如,以“手”为话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等。
二是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地使用修辞手法,如,以“音乐”为话题,拟为《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
三是巧点化,妙趣横生
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题;以“同学”为话题,可用《长相忆》,取“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之意;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写作范围相当宽泛,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善于“化大为小”,还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时,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典型性”。当然,选材时应选择熟悉的素材。除了注意应具体现实性、典型性外,还应新鲜,能引人注目是选取材料的较高要求。要做到材料出新,必须注意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关心实事,指导学生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人与自然”、“实话实说”等电视节目,把时代内容引进作文,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话题作文应大胆创新,才能表现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立意
要从新鲜的现实生活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生活中新的矛盾,抓住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
如何才能确立富有启发意味的新的命题呢?
第一,运用求异思维,反向、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正面或常见观点完全不同的观点。从一种是事物想到和它相反的事物,从一种条件想到相反的条件,从结果想到原因。比如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思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进而想到做思想工作关键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一定要逆耳,推心置腹,促膝相谈,犹如春风化雨,更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
第二,运用多向思维,从多个方面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的见解。如对“雪”这个话题:1.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赞美它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2.可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3、可鞭挞雪的冷漠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二)材料
不少学生写起作文来,内容大同小异,题材不新鲜,使作文效果大打折扣。要做到材料新,必须注意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关心时事。根据话题,选那些尽可能新鲜的人或事。如科技新成果,街头新变化,家庭生活新内容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就有新鲜事可写。
(三)构思
写作时如果能在构思上努力求新,打破惯常的思路模式适应变通,便能使文章怡人耳目。如文章顺序,来个倒叙、插叙、补叙如何。
(四)语言
语言使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有较强的表现力。要能达到“精彩明朗”的艺术效果。
一要准确。首先要在认识上对客观事物具有真知灼见。其次要进行仔细推敲。
二要具体。具体是指在用语时多从事物的数量、色彩、形态、性质等方面着眼,进行较细致的刻画,而不停留在空泛的概括上。
三要形象。比如“冬天”给人们的印象就无形象言。可如果写成“寒风呼啸的日子”或“朔风飘飘的冬天”,形象就鲜明了。又如“他死了”一语,若改成“他永远闭上了双眼”或“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等语言就形象了。
一、单字激活,赋予动态美
古人作文、写诗最讲究炼字造句,炼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精心挑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很多的古诗词往往因为一个动词的妙用而意境顿出,这也就有了贾岛“推敲”的千古美谈,再看看“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些诗句中“绿”、“闹”、“说”这三个动词的妙用,使得诗句的意境幽美而深远,诗意醇厚而浓香。
对于像“墙”、“桥”、“窗”、“路”……这样单个名词的话题作文,拟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紧扣话题,精心选择一两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文章的标题就会眉目传情,双眸生辉。例如:
1.以“墙”为话题:掀掉心灵之墙;打造“穿透”心墙之术;高墙内外的期盼
2.以“窗”为话题:擦亮你的窗口;别关上你心灵之窗
3.以“桥”为话题:搭起生命之桥;守住你精神家园的大门;理解,串起你我他
4.以“路”为话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在你脚下;人生短暂,紧要处就几步
5.以“树”为话题: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匍匐大地,根深才能叶茂
6.以“灯”为话题:黑暗中的使者;点亮心灵那盏灯;来自灯的温馨;人生航行需要航标灯
二、巧借诗词,翻出新意美
古典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借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美好意境的回味,又能引发人们对当今现实的深刻认识。如:
1.教室里头夸先进,听取掌声一片
2.才气才露尖尖角
3.失败不是无情物
4.“减”学生苦,“增”学生苦
5.人生自古谁无搏?
6.我寄希望与明日
7.问君何能尔,努力能成功
8.师言抵万金
以上标题是以学生谈学习为话题的拟题,借诗的形象,翻出新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利用修辞,增强情趣美
修辞就像是一道大餐中的食盐,缺其不可。用好了修辞,就会使标题有新意,有情趣,从而熠熠生辉。如:
1.拟人:草原在哭泣;小鸟在呼唤;绿化,绣出一片新天地;归来吧,自信!;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2.夸张:减负刮起“龙卷风”;千年等一回;师怒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千年月色,万年情
3.对偶:坐着读书,站着做人
4.比喻:诚信是金;尊重是张通行证;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5.对比:鲜花与荆棘;勤奋与懒惰
6.顶真:读书乐,乐读书
7.回文:“打假”岂能“假打”
8.反语:培养不孝儿女八招
这些标题运用了修辞,因而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脍炙人口。
四、巧卖“关子”,妙设悬念美
评书表演艺术家之所以能让观众、听众欲罢不能,除了故事精彩,情节生动,和其娓娓道来,妙语连珠的精湛技艺外,还在于他们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们总是在情节的最关键之处打住,给听众留下一个悬念。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的拟定,也可以翻新俗语或成语,以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悬念。如:理直“气”壮;班门弄斧又何妨;做“贼”心不虚;临时抱佛脚也管用;旁观者未必“清”;成人之美非君子;弄虚作假升级版;“破罐子”不破摔。
也可以巧卖关子,留点悬念,以吊读者的胃口。如:欢笑中的叹息;追求生活中的那截树枝;十六岁,老朽了;考试魔鬼定律;两个女孩一台戏;一只老鼠的手记;谁的眼泪在飞;我与168,不得不说的故事。
以上作文标题,个个都吊足读者的胃口。其实,在拟定文章标题方面,除了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露一点,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外,记叙文的标题大多可以含蓄一点,诗意一点,不把话说实说尽,给读者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这样的题目才更有吸引力。
五、巧用歌词诗词,转换意境美
话题作文的拟题,也可以根据话题的需要,正面模仿或反面模仿名句名诗、俗语或成语,为我所用,从而展示出文章标题独特的艺术魅力。请看: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比如巧借俗语、成语等:
1.君子动口不动手
2.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3.弄斧定要到班门
4.道是无情却有情
5.有心本可贵,诚信价更高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每逢佳节倍思“清”
8.“忠言”也要“顺耳”
六、巧用标点,构筑形式美
有人说,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此话不假。不少优秀的文章,精美的段落,总是巧妙地借用标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正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句:“活该。”一个句号,力透纸背,对法海之流予以辛辣的讽刺。此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标点符号,巧妙而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不少考场作文的标题也成功地靠妙用标点,巧配文字,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增添了文章标题的形式美。如:
1.成功的伴侣――诚信
2.诚信,难道也要“出口”转“内销”?
3.那人,那山,那狗
4.生活――网?网!
5.,?!……与他
6.5〈2=0
7.?+。=!
8.爱?爱!
巧用标点,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也增加了标题的意蕴,使文章的标题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上面的《,?!……与他》,用文题中的四个标点写出了他“豆芽菜似的身材,爱发问的习惯,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产生了“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效果。再比如《5〈2=0》,用文题中的数字和符号“〈”“=”组合,反映了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的情况:在学校五天的学习,比不上双休日里的放松,最终教学效果等于零。既形象、生动,又含有哲理,是一种有个性的创意。再如《?+。=!》,网瘾使“他”陷入困境,学业一落千丈,父母老师伤透了心,怎么办?最后经过家长、老师的一番开导,“他”终于结束了那场令人不堪回首的噩梦,句号用来表示悔过和醒悟。经过努力,“他”成功了,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关键词:话题作文;人文特质;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王世莲,任教于云南省嵩明县嵩阳一中。
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化,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原因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话题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较多的选择自由;为学生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提供了吐露真情、抒发真意的作文舞台,并成为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述自得之见﹑言自明之理﹑抒自然之情,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适应了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走向。
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重要文件里,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在中考作文命题和平时训练中采用话题作文就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话题作文的崛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话题作文是只提供话题而不限定主题、标题,也不限定文体的作文。2003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借鉴高考题的首创,明确提出“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它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甚至可以合理地在现实基础上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等。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作一简略论析:
一、主题开放
命题作文一般只提供一个中心主旨(又叫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并有明确的审题要求,必须紧扣题意。其作文中心是固态的,强制性的。学生一旦走题,就可能导致全文的写作失败。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定作文主旨,即提炼出中心思想,作文中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做出结论。这样,这类作文的写作就逐渐形成“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即先引用材料、议材料现象,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固定模式就好像给学生写作画了一个圈,设了一些坎。并且材料中深藏不露的寓意也因学生差异而难以完全正确悟出。属于重复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真正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因两类作文的主题单一而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真正表现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更何谈直抒真意。
总的来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题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的主题具有不惟一性,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学生的作文主题只要是由话题中生发而来即符合作文题意。作文主题强调的是“有关”,其立意和写作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且因不设置阅读障碍,所以话题作文的提示材料或引子都浅显直白,明确易懂,基本上不对作文的立意构成多大的限制。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搭一座桥,不设坎。话题作文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在作文当中主题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作文当中,学生可以对主题做正面拓进,或围绕话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力求新颖;或对主题作深入剖析,以深刻取胜。同时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在与绝大多数人立意相反的思维方向寻找主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写出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出来。
如话题“诚信”,学生既可以谈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即正面颂扬或记叙事件,表明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重于一切。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特殊的领域,“不诚不信不为过”。这种独出一格的创新主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话题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即在写作主旨等方面尽可能地削减限制条件,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施展才华、特长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以往其它作文样式的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话题作文主旨的开放性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命题观念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文体开放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定一种文体(又叫体裁、形式等),不准越雷池一步。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文体自选”,决定了其文体的丰富多彩,结束了话题作文之前只有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单调文体的情况。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作文的可写性增强,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围绕主题,文体可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可选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选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剧本等。还可选杂文、寓言故事、童话、传说。选诗歌可写自由诗,甚至格律诗、词、散曲等。无论学生选何种文体,哪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叙之有序、抒之有情、说之有法,都可以视为作文中的上乘之作。如以诊断书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病历报告本来是医学界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被作者运用到作文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文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形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某些特点,形象、直观、引人深思。然后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丧失诚信的原因,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最后,“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对恢复诚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医生的这种专用文体,它言简意赅,主要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和相应的可行性治疗方案的提出。而正是因为它直奔主题、不拖沓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借鉴。如果选用该文体时操作恰当、运用得体,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领略空间。
话题作文开放其文体,淡化其要求,不限制学生具体选哪一种文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繁多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来写作。
选择文体的思路是:如果逻辑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选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作文要求深入剖析,以思想的深刻、议论的精辟来发人深省。如果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会编故事,就可以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要求要具体生动、形象丰富,以细节的描写来感人至深,以意境的刻画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如果平时喜好古今诗词,对诗歌的创作又颇有心得,不妨选诗歌来抒自己的挚热之情,表自身豪放之慨。如果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也完全可以选说明文。
总之,如果议论文失去了深刻的理性美,记叙文失去了动人的感性美,散文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就违背了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更进一步说,学生要会在文体开放中追求形式完美、创新,强化个性特色,这是话题作文个性特色的标志之一。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鼓励创新,并且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创新、新颖不是弃文体要求而不顾,而是指话题作文文体特色鲜明,滋味足,耐品尝。
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点,给广大学生足够的笔墨自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善于舞蹈的舞蹈,长于唱歌的唱歌,惯于用刀的用刀,精于使枪的使枪……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选择特长、展示特长,在写作舞台上各呈风采。
三、题目开放
话题作文主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标题(题目)的宽泛灵活性。和题目单一的命题作文,桎梏较多、限制较大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体现在可引用、化用某些诗词名句、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称,也可借用某些公式,甚至可以使用其它语言中浅显易懂的词、句,如英语、日语等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题目自拟”的宽泛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标题上的别出心裁,追求“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拟题思想。所以,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尊重。这更表明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话题作文的立意开放,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开放,能让学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特长的文体;而题目开放,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广泛的作文题材范围、开放的立意要求和体裁选择,能把学生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向,给了学生一方纵横驰骋的拟题天地。导引学生关注社会,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拟定的文章眼睛——题目“明亮”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拟题空间的开放性。
其实,不只是引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等能体现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巧用数字、运用科学术语、改变句式、运用标点、运用悬念、巧用修辞格等同样也能体现出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特点,使其标题在开放中新颖靓丽,并通过题目展现学生独特视角,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四、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
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写作自由空间。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开放不等于毫无限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对其开放空间理解、运用、发挥不当,写作时仍然可能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我们在训练的前提要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的具体要求。“立意自定”是以正确审题为前提的,即是在正确解读材料、提示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话题的内容和范围。话题作文的材料虽然浅显易懂,既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也不要求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意,所以审题难度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认真审题。准确认知,全面把握话题中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注意事项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开放”的前提。“文体开放”不等于“快餐拼盘”、“四不像”,即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体裁开放的前提是不论你选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比如选议论文,就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选记叙文,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反之,如果选小说却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写诗歌只是分行排列,既不押韵又毫无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话题作文开放文体不等于不讲究文体,不要文体。它是要求学生选最得心应手的、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现其主题的一种文体。一旦确定了要写哪一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规律行文,突出文体本来应有特色。
“题目开放”,是给学生又一个创造的空间,表现个性的机会,如能充分利用,能给作文配上一个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寓含哲理的题目,会使整个作文增色不少,甚至提高一个档次。但其开放的前提是:题目应与内容和形式相吻合,即题目要呈现出文体特色。如议论文应尽量拟论点型题目(如“以诚为本,以信为业”);记叙文的题目最好是对事件的精炼概括(如“诚信飘流记”);散文题目应尽量有诗意,有文学味,避免枯燥直白(如“归来兮,诚信!”)。但还有一点,无论标题如何精彩切题,在逻辑上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作文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的外延,一定要比话题概念的外延小,而且一定要包容在话题概念之中。当然,也不能用话题作标题。
五、话题作文开放性特点所带来的局限
话题作文的开放和走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它的命题内容联系现实非常紧密,有很强的时代感。由于题材源于现实、紧贴现实,且不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题型把写作的视野由学校引向社会、知识由书本引向实践,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元化,所以学生写作兴致很高,好文章精彩纷呈。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践过程中,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另一方面,它题材宽泛、限制偏少、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多方开放性提示造成门户洞开、来者不拒的局面,出现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戏说。作文的多、乱、杂,很难说哪个在话题之内,哪个偏离了话题,结果让一些宿构、套写、抄袭的文章钻了空子,造成了同一环境的不公平性。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放胆抒情,放手写作。但在实践中出现开放无“边”的局限性,致使出现一些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的特质,把握其写作的规律,查缺补漏,这对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素兰.新话题作文[Z].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李景阳,李金国.新作文高考特快[Z].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军业,戴建国.高考话题作文例法辞典[Z].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关键词 作文教学;作文写作;创新思维
无论是文采飞扬的语言,还是清晰流畅的思路都来自敏捷的思维。尽管很多学生语文基础扎实、写作立意准,但要收获惊喜,还必须立意新,在切合话题的前提下大胆立意,表现自己对生活独到的、有个性的理解和体悟。要实现这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求异。它不拘泥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局限于人们既定的理解。发散性思维是客观事物复杂性的反映。各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思维方向和思维方法。事实表明: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如以“水”为话题做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概括水的特点、用途,然后拟写自己的写作思路,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归纳:
(1)以滴水汇成大海,积少成多的特点,联系到重视积累的问题。
(2)一滴水与大海,可以联系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
(3)从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联系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问题。
(4)从水与船的关系,即“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联系到民心得失社会稳定的问题。
(5)从水与鱼儿的关系联系到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干群关系等问题。
(6)从水滴石穿可联想到恒心、毅力的问题。
(7)从水冲决堤围、冲垮桥梁、毁坏公路等联想到柔能克刚的问题。
(8)从水装在什么样的容器中,它就成为什么样的形状联想到适应环境、随遇而安的问题。
……
还可以从其他有关水的故事联想到人的思想品格、精神风貌等问题。通过类似的训练,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到话题作文中来。比如以“规矩”为话题的作文,我让学生先拟出自己的写作思路,然后归纳如下:
(1)就“没得规矩、不成方圆”谈学校培养人才;就“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谈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的要求。
(2)谈教育的弊端,有些条条框框扼杀了一些人才的成长。
(3)谈社会上“随份子”的现象。
(4)谈破格启用人才的问题。
(5)谈奇风异俗。
(6)谈,谈尊重少数名族的禁忌。
(7)谈陈规陋习对人们的束缚,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8)谈职业操守。
(9)谈生活中的“违规”现象,如作弊、闯红灯等。
(10)谈游戏规则。
……
学生思维活跃、视角新颖、文思流畅、立意深刻,真可谓精彩纷呈。
二、逆向思维训练
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也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从事理的相反方向入手,展开思路,得出新观点,觅到新途径,发明新产品,这样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就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主要是采用正反置换的方法,进行反向思考,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却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开染布作坊,小女儿做雨伞营生。这位母亲总是愁眉苦脸,下雨时怕大女儿染的布没法晾晒;天气晴朗时又担心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一位老者让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女儿的生意会火红,晴天大女儿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生活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如果把它们的原意进行逆转,反弹琵琶,势必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提炼出新的观点。
例:要求变换角度理解下列名句,力求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
“无欲则刚”解说:无论是钻研学问,还是做生意,走仕途,欲望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心,怎能成大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解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谁能掌控宇宙万物之变化?说错了,改了就好。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解说:前面就是死胡同,还把别人的话当成耳旁风,有你吃亏的时候。
一、 新颖就是不落窠臼
新颖包含两个方面的层次:形式上的新颖和内容上的新颖。《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在3―4年级学生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6年级学生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一般说来一个小学毕业生在写作时基本能使用记叙文、说明文、诗歌、书信等文体。考场作文形式上的新颖也就无非是让学生做到写作使不拘泥于记叙文这一种文体。
案例分析一:
树木――有生命,也有思想
作者:王璐
“沙沙沙”那树叶飘悠悠地落下,仿佛心中隐藏着莫大的委屈。那棵树望着我,勾起我心中一段至今令我后悔莫及的回忆。
那时我有个特别好的同学,她和我年龄相仿,咱俩儿喜欢比个头儿。在我家门前有一棵新栽的杨树,树干上光溜溜的,翠绿的放着光芒。我们选中了这棵树当标尺,每个月我们都会带着小刀来到这儿刻下自己的身高。每在它身上刻下一道口子,树汁便会流了出来,仿佛是它在流泪。
当时我也没放在心上:不就是几个口子吗,没什么大不了。可是过了几年,我们发现,那树的树干上怎么像爬满了黑色的毛虫,十分恶心――那就是我和我的朋友给它带来的委屈和伤害吗?是的。我和同学对这位伟岸的俊男感到万分内疚,于是我们写了一封“道歉信”,内容如下:
你为了我们的快乐,深受委屈;
你为了我们的任性,饱经沧桑;
你为了我们的争强好胜,做了牺牲。
我们对不起你,请你原谅!
王璐 梁晨
我们把这封信藏在树下的泥土之中,心中立刻坦然了:我们终于对它表示了歉意。但我们心中还是无法平静……
年年春天,杨树都会长出了嫩叶,在微风中向我招手,好像是原谅了我们:
啊,树木也是生命!
它也明白我们的歉意。
啊,树木也有思想!
它也知道童年的顽皮……
这是一个五年级学生完成的考场作文,形式上的新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文体上,这篇考场作文的文体已经不是简单的记叙文,而是趋向于散文了。这文章从形式上给人以美感,诗般的语言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提高了文章的审美层次。二是熟练使用多种标点符号,如省略号、冒号、引号、感叹号和破折号,将标点与文字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并不难,在小学课文《卖象雕的少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已经出现大量的这种关于标点使用的指导,如:“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这里的省略号与“语无伦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考场作文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文体,如果没有绝对把握,不要轻易冒险。
内容上的新颖,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要写已经被人使用过无数次的开头、结尾以及事例。
二、 高屋建瓴就是强调文章要具有时代性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所以考场作文要想做到“巧立意”就必须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使文章具有时代的烙印。
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做到“高屋建瓴”恰巧就需要鼓励学生平时不断地去积累素材,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到了考场就大胆地去联想,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后抓住一个切入点将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前时事和作文材料联系在一起,最后只要做到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案例分析二:
有一位老人乘坐火车,在车子行进的过程中,他不小心将一只放在窗边的新鞋子掉了下去。他思索片刻,干脆将另一只鞋也丢了出去。大家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一只鞋对我已没什么用了,丢出去,万一有人捡到他,还能配成一双鞋。人,有时候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在生活中,尽管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放弃的,比如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在上课与上网之间,在漂亮的文具与减轻父母负担之间都需要我们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全国68所名牌小学毕业升学训练试卷精选,试卷20)
在小学阶段,考场作文,一般不会很为难考生,在给考生一个话题的同时,还会引导考生较好的把握考题。仔细分析此命题,你会发现命题人已经帮助考生做好了两个方向的工作:一是“化大为小”。“学会放弃”只是一个话题,可以是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比如,可以写你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在上课与上网之间,在漂亮的文具与减轻父母负担之间作出的选择。但是在立意上,又要以小见大,不是仅仅描写你在某一件事情上的选择,更要将作出这种选择的目的与宽容、责任、健康的心理状态等这些当前提到的正面的时念联系在一起才能使文章显得有内涵。二是思维尽量放开。首先可以在文章中渗透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学会放弃”,“退一步海阔天空”,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收获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接触的哲学常识;其次可以联系当前的国内外的事件,如奥运会冠军背后的故事,5・12大地震中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等;最后还可以联系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等典故。
三、 创新的落脚点是自圆其说
创新有许多方式,但是一定要自圆其说。这里我介绍一种屡试不爽方式即借用诗歌来立意。为什么选择诗歌立意?诗歌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感情强烈,有节奏感同时语言精练而形象。它本身就是作者把各种意象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想象和联想)从中提炼出新的内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当前各种作文赛事给出的话题有许多都是意象,如在二十四届“楚才杯”作文竞赛中出现的话题有“鸟巢”、“一缕阳光”等。这就需要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到别出心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繁重的脑力工作,如果借用诗歌来巧立意,将会化繁为简。
案例分析三:以“鸟巢”为话题作文
第一步:插上联想的翅膀
鸟巢 联想 鸟妈妈哺育幼仔 联想
母爱的伟大
鸟巢体育馆
联想
祖国母亲的强大
落脚点:母爱
第二步:借用诗句立意
围绕“母爱”的诗句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第三步: 自圆其说
(1) 用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母亲”可以是鸟妈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祖国。
(2) 扩大“鸟巢”的外延,将“巢”和“家”联系在一起。同时有做到“以小见大”,可以写鸟妈妈哺育幼仔,可以是奥运健儿在祖国母亲的支持下在“鸟巢”体育馆创造的种种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