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郑和下西洋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巅峰时期,当属郑和下西洋时代。当年他七下西洋,一切本着开展平等贸易,从未对他国构成任何的威胁,带去中国人的友好情谊,堪称人类历史上首次伟大的和平之旅。
驻足21世纪初,武汉一位女记者范春歌再次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四下西洋,追寻600年前先祖留在18国的遗踪。
不能忽略的海洋文明史
2000年,《武汉晚报》选择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追访选题。重走郑和路就是为了唤起世人对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史的关注,进而思考人类文明的走向。人选自然落在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身上。她曾以独行中国万里陆疆、三赴、登上南极扬名新闻界。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向世界展示了明朝的强盛,促进了中国与海外的友好交往,直到今天散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一提起郑和都引以为自豪。但对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后人并不是十分了解。当然因素很多,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记录非常少,以致后人研究郑和难度很大;另外历史学家了解的都不多,一般人了解的就更少。” 范春歌说:“我原以为只有我在关注,因为郑和是中国人,当我在找资料的时候,才知道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在1998年就走过并做过郑和的选题;英国探险家也在我出发那年,一个人驾着一条小船沿着郑和的航线一直到达非洲。郑和既不是美国人,又不是欧洲人,为什么西方人会关注这段历史?这让我们很脸红,我们说自己没有魄力、眼光和视野去做麦哲伦和哥伦布,但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做我们自己的探险家、我们历史上的人物?既然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都在研究探访郑和遗迹,我们为什么保持沉默?”
于是范春歌决定重走郑和航海路。2000年7月11日,也就是郑和下西洋595周年纪念日那天,范春歌在同月同日、同一地点――江苏太仓刘家港,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
“共享太平”并非虚言
范春歌乘飞机坐轮船一路追寻郑和,到处能看到“和平遗产”。
在马六甲历史博物馆,一幅幅油画再现当年西方人登陆马六甲的情景。登陆者手持火把、刀剑,以征服者姿态面对土著。画作并非虚构,马六甲的炮台、碉堡遗迹呼应了画中场景。油画中,有两幅是中马史,画面上身穿朝服的郑和率使节会晤苏丹。一侧,礼品堆积如山。郑和面容祥和,画面友好亲善。强烈的对比下,战争与和平,一目了然。据记载:暹罗欲攻打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求救中国。皇帝朱棣让郑和带信给暹罗国王,劝他收兵。朱棣应马来西亚请求,颁赐镇国碑并题诗其上,该碑文收录在《永乐实录》中。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竖碑该地。
在印度科钦,古时称科枝国,中国番属国之一。1405年,郑和登陆科枝国时,带来永乐皇帝应科枝国王请求撰写的“勒石封山”碑文:“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据史料:郑和船队携带大批能工巧匠,沿途传播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技术在科钦岛上的一块石碑中得到验证――“中国渔网大约于公元1350年至1450年从中国传至科钦。”科钦人告诉范春歌,“中国渔网的传入使大海成为我们的银行。”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藏有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在锡兰(斯里兰卡)立下的“布施碑”。碑文由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写成:金一千钱,银五千钱,各色丝绢五十匹,织金宝幡四对,古铜香炉五对,金莲花六对,香油二千五百觞……3种文字让范春歌意识到,“中国对印度半岛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不同信仰和文化是一视同仁的。”
南非的友好礼物
范春歌一路求解。郑和是否到过好望角?《瀛涯胜览》《星槎胜览》没有记载,但有一句模糊言语“去中华绝远”。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推测:“1420年,有一条中国船横越印度洋,通过迪布角外的男岛、女岛绕过好望角,向西和西南方向连续航行2000海里,40天后又回到迪布角。”郑和航海图研究专家朱鉴秋认为,1420年的船队非郑和莫属。
没有想到范春歌在南非驻中国使馆办签证时,使馆人员霍杰士告知她南非国会档案馆藏有中国古地图,它绘出了非洲大陆。亦是航海爱好者的霍杰士对郑和到过好望角深信不疑。霍杰士一说,范春歌如同发现新大陆。霍杰士帮范春歌联系到了南非史学家贝利。在南非,贝利让范春歌在电脑上看到了绘在丝绢上用篆体汉字写就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它长180厘米、宽145厘米,清晰地绘出亚非全貌,世界尽头恰是好望角。贝利告诉范春歌该图传奇。1402年由中国人金士衡绘制,李茂考订,李荟校对,由权近补充朝鲜及日本部分。完成后,由一朝鲜使者带回国,日本侵朝时又被掳掠到日本,现秘藏日本某大学。南非国民议会议长访日时得到这件复制品。范春歌当时很激动,“这张图的出现,意味着比国际公认的1497年欧洲航海家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早了近一个世纪。这么说世界航海史要重写了!”贝利承认“数百年来,中国人远航的光芒一直被欧洲航海家所掩盖。”他将李约瑟的推测推进一步:“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接下来的问题是,郑和船队初航是1405年,1402年的海图说明第一个绕过好望角的并非郑和。那是谁?贝利笑答:“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之后,贝利满足了范春歌将地图复制品带走之愿。他交给她时说:“这是南非带给友好的中国人的礼物。”
马尔代夫激动的泪
马尔代夫是郑和下西洋途经之地,也是范春歌行程的最后一站。当年随同郑和下西洋的费信记载,船队从斯里兰卡到“溜山国”(马尔代夫)顺风行驶了7个昼夜,而6个世纪后的9月27日这天,范春歌从斯里兰卡飞到此地仅用了50分钟航程。
飞机是在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上降落的,这是机场岛。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建在另一座岛上,因此范春歌一下飞机就乘坐岛上的机动船开始“漂海”,约10分钟航程就登临了马累岛,仅用20分钟就走遍了这个袖珍国都。
岛的四周泊满装载货物的渔船,环岛公路上喇叭声声,一片繁忙。她在密密匝匝的商栈中发现了许多来自祖国的日用消费品,尤其是中国的儿童服装、玩具、室内洁具器皿等,在这里很有市场。
在马尔代夫整整一天,范春歌没有遇到一位中国人。就在第二天她到机场候机准备返回斯里兰卡时,发现了一个穿着白色中山服的中国人,她赶紧叫住了他。他的一番故事让范春歌落了泪。
这是一位来自中国山东的厨师,经人搭线到马尔代夫机场做为期两年的餐饮主厨,现已来了一年整,是住在这个岛国的唯一的中国人,白天在机场岛上班,晚上搭船回首都马累岛住宿,工作非常辛苦。范春歌和他聊起了当时正在举行的奥运会,一提这事厨师激动了,机场有电视转播,每天都有来马打工的外籍人员聚在屏幕前收看,中国队的金牌长时间排行第二,让他非常自豪,可是也有少数外籍工人对中国冷嘲热讽,他的英语不行,没办法和他们理论,于是捋起袖子和他们打了一架。为此,老板训了他一顿,威胁说要炒他的鱿鱼。这位山东大汉说:“我不能容忍别人侮辱我的祖国。以前在国内不太懂祖国的含义,到了异国他乡,中国对我来讲就像亲娘老子,想得很。”
1.在教学中,可利用的历史史料
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形象化的材料:如图片、地图、专题片、影视资料等。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可利用史料如:军事知识、战争史、成语故事、历史之谜等资料,营造历史场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带来最为直接的体验,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认识历史,体验历史事件,从此感悟历史,反思历史,学生在课堂的思维非常活跃,很愿意配合教师,从而使历史课堂活跃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2.教师通过史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讨论、编排历史剧、情景模拟、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如我讲“郑和下西洋”,就做了如下设计:我让学生排演了一个历史短剧,一名学生扮演“郑和”,另四名学生扮演他的船队,他们一起上演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通过学生诙谐的表演,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学生达到“神入”境界,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后设计下面几个探究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具体问题如下:⑴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功?对明朝产生了什么影响?⑵体现郑和的什么精神?我们应怎样学习和继承这种精神?通过探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史料的学习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而且以史料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学习问题在学生看来会更有挑战性和探索性。在实践操作上,历史教师如能以精选出来的史料创设出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探究的情境,则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
教师和学生在利用史料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教师精选哪些史料,才能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认识、理解、探究的情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优化课堂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带动一大批学生来学习历史。
第二、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哪些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历史这门课乐于学、勤于学、善于学;从而能使历史课充满神奇的色彩、灵动和智慧的魅力,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走出误区 真正卓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89
2012年7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了“卓越课堂”的总体目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这一总体目标,它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形态,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执行“卓越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卓越课堂”计划精神,贯彻“卓越课堂”计划要求,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化。但由于老师们对“卓越课堂”教学理念的领会与落实程度的偏离和欠缺,在理解和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将一些突出的问题罗列如下,希望能在反思中不断前进,让“卓越课堂”大放异彩!
1 问题缘起
1.1 过重强调自主学习,形成一种呆板固定的课堂模式
在重庆市渝中区的一所学校,为了贯彻“卓越课堂”计划,学校作了硬性规定:每40分钟一堂课,老师最多讲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如果老师讲课超过了20分钟,是要扣奖金的。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固定呆板的模式。老师上课首先讲10分钟左右,然后发一张“导学案”卷子,“导学案”中出了一些题,有基础知识,也有一些比较难的。然后叫学生在课堂上做,做了之后,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还剩10分钟左右,老师讲评一下答案,这节课就完了。
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是把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对于自觉的学生,也许他们能把“导学案”的题做完做好,对于一般的学生,他们也许看看就算了。对于讨论,很多的学生就是走走过场,随便说一点,看起来课堂上热闹非凡,也许很多同学讨论的跟本节历史课无关的问题。这种过于强调自主学习的模式,只是利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1.2 过重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的兴趣
今年,有一位老师来我校献了一堂“卓越课堂”的课,上的是七年级下的《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他首先用2分钟放了一首歌,用他的话来说,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导学案”的卷子,该卷子出了一些基础性的题,如: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的地点,达到的地区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③为什么说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④华侨对南洋开发的主要贡献有哪些?首先要求学生看书做题,然后分4个组讨论。20分钟后,叫每组派一名学生分别把4道题的答案在黑板上写出来。还剩10分钟的时候,老师再对每道的答案做出评判。而该课的“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一目,老师提都没有提一下,有些该深入讲的内容,如: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我们应该学习郑和的什么精神等,这些重要的问题都来不及讲下课铃就响了,该课也就结束了。下课后,笔者调查了上课的一些学生,没有一个学生喜欢这堂课,认为根本没有学习到什么?书上也没有做什么记录,对该课的内容根本没有什么印象。
如果老师每天都像以上的所谓的“卓越课堂”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在历史课上不能听到历史故事,不能看到历史视频,每天只是做题,讨论,美其名曰是自主学习,学生还对历史课感兴趣吗?还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探索吗?
1.3 过重强调自主学习,形成一种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他们理解的“卓越课堂”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老师发一些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由学生自己讨论,不懂的问问老师,老师再把重点的一些地方讲一下就行了。这种实际上让学生每节课做题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学困生觉得上课好耍,因为他们可以乘机开小差,讲话。学优生觉得上课很累,因为又是做题。这样教学模式能达到“卓越课堂”要求吗?
2 对策
现在的“卓越课堂”还处于探索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对自主学习的目标要明确
对于每一课的内容,哪些地方要老师讲解、分析,哪些地方要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明确目标,不是把每课的内容全部都交由学生自主学习。不要把每个环节的时间都卡死,要灵活多变,有精彩的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老师就多讲点。有比较复杂、有些难度的题,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该如何分析、归纳、总结,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2.2 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要得当
学生自主学习,最好不要每节课都发一张卷子让学生去做,这样会让学生对该科目产生厌倦。如果各科都采取这种方法的话,学生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30分,大部分时间都做题,放学后,回家还得做题到10点左右,就是台机器,也会觉得累,何况还是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我们要理解学生,真正给他们减负提质。
自主学习,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一些重要的题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看书,分析理解,讨论,再由学生回答的方式解决。在讨论时,老师要发挥指导、点拨、调控的作用。
2.3 合作学习要合理
在我们听课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合作情境,老师让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课堂上顿时热闹非凡。老师在教室走上几圈,东看看,西瞧瞧。而有些学生乘机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流于形式,除了热闹的表象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和效果。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要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流情况,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交流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数人的智慧,共同解决学习上疑难问题,让合作学习变得有意义和效果。
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化难为易,使学生便于理解接受
大家都知道,“密度流”产生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时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一个战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特点,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就属于密度流。通过上述的历史故事,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了对密度流的理解。
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要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开始。一个人对某事物的兴趣的大小往往与其熟悉的程度和能否在实际中的运用有关。爱因斯坦曾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产生除了要有学生内在的因素外,教师的诱发和引导是极其重要的。与历史联系,正是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这是因为历史事实是生动的感性材料,有的甚至带有故事性,在地理课堂上讲历史,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新异刺激”。
如讲到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时,就向学生介绍哥伦布出海寻找新大陆的故事。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 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了17 天。也可以引用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来说明洋流问题,从1405年到1433 年,郑和先后7 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往往是冬天出发,然后来年等到所在地区夏季时再返回。这是郑和有效的利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结果。冬天去顺风顺水,夏天回也顺风顺水,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燃料,也节省了时间。历史故事的引用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历史知识深化理解,有助于强化学生记忆
比如讲中亚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时,就可以引用历史知识即古代的丝绸之路,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记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古代是东西方陆路驼队商人往来的必经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中途经过中亚地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经西安过兰州、敦煌,出中国进入哈萨克斯坦的阿克都卡,后到达鹿特丹。这条大桥从中国太平洋沿岸到达西欧,横跨亚欧大陆。通过比较可知,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范围比丝绸之路更宽、更广,起到的作用,也要比丝绸之路更明显。通过与丝绸之路的有效比较,学生对第二亚欧大陆桥的掌握更加明晰清楚了。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在讲到新疆的坎儿井时,可以告诉学生坎儿井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那时新疆属于西域,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各族人民向汉族同胞学习了凿井技术,结合本地情况从而创造了坎儿井以开发利用地下水。这无疑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大团结的认识。
俞伯牙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俞伯牙姓什么?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日为世无足为鼓琴也。”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写作‘雅’;‘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柳下惠 以“坐怀不乱”著称的柳下惠,曾担任鲁国的大夫。柳下惠姓什么?姓展。《辞海》载:“柳下惠,即展禽。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
叶公 “叶公好龙”的寓言很多人都学习过,叶公姓什么?姓沈。他叫沈诸梁,因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为尹,故史称叶公。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官吏,他仗义勇为,选贤举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政期间民众口碑极佳。《全唐诗》中收有著名诗人李百药的作品《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周公 《论语》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对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周公在礼制方面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周公姓什么?姓姬。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名周公。
褒姒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众人皆知,其中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姓什么?姓姒。因其为褒人所献,故名褒姒。《辞海》载:“褒姒,褒国(今陕西勉县东)人,姒姓。”
鲁班 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就是指鲁班,鲁班姓什么?姓公输。因为他是鲁国人,名班,所以人们常叫他鲁班。
商鞅 商鞅变法名垂史册,商鞅姓什么?姓公孙。《辞海》载:“商鞅,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