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试题

生物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试题范文第1篇

一、内蒙古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1.题型稳定,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题型。必修一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真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细胞器;细胞分化、癌变;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光合与呼吸;大分子核酸等物质。必修二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必修三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神经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修题的考查紧扣课本,题目较易。

2.实验的考查以酶、光合、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等基础知识为蓝图,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能力考查主要侧重于理解能力,对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学生仔细审题、准确规范答题和严谨的思维要求较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

二、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许多备考资料以及专家讲座上出现最多的一个有关复习的名词就是“回归课本”,但是如何回归课本,怎样通过回归课本实现高效复习呢?首先要明确,回归课本绝对不是简单地阅读课本,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深化,形成网络的同时还要提升能力。

回归课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读课本,把基本知识点横向联系起来;②把相通、类似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起来,达到融会贯通;③复相关的高考试题;④适量进行典型习题精练。回归课本,总结归纳的方法一般有列表比较法、发散联系法等,在复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时,教师可帮助学生构建这样的知识网络:

2.精讲精练,提高解题能力

按照学生解题的一般程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答题,即:①浏览全题,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突破局部,把握全局的能力。②研究条件,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联系教材,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知识迁移的能力;④明确要点,注意条理,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如讲解2013年课标卷Ⅱ生物高考题32题时,具体做法如下:

(2013课标卷Ⅱ)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什么?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多少种?

解析:通读全题后,让学生找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可推知长翅∶小翅=3∶1,说明长翅对小翅为显性。在读到第二个问题时,“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为: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几种”,可推知作假设是依据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进行,结合长翅是显性的信息,得出如下假设:

学生能学会这样的分析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生物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评析课;遵守原则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th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biology teaching process, is a kind of a special kind of review class. The students knowledge, consolidate, improve, enrich the correc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epening.

Key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 of course; follow the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试题评析课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上好生物试题评析课,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

那么,如何上好生物试题评析课,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反思,认为高中生物学试题评析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及时是上好试题评析课的基础,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及时评析,及时反馈,使各种因素在最佳状态下得以最优化的配合,效果才显著。为此,平时每进行一次测试,一定要及时地把试卷批完并进行评析。这样,测试刚过,学生的大脑神经仍然很兴奋,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都很强烈,此时进行评析,他们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听教师讲解,其效果最好。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高中生物试题评析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主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度,奥苏贝写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 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作为教师要努力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改卷后要统计试题的难易比例,对大部分同学会做的试题,可以不讲或稍微点拨就可以了,对大部分同学做错的试题,要重点研究、了解学生受阻原因,找出错误症结,说明错误的性质、类型及根源,提出研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要对试题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类,通过评析,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对有创新的解法要鼓励学生推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评析课中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试题中生物学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生物学问题的本质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可以对生物学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生物学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生物学问题发散“一题多变”等,将静态的生物学情景变为动态的生物学情景,或将命题条件改变,或将题目中的因果关系颠倒等等。

二、自主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交往,因此,评析课要给学生参与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并提倡学生对“评价”作出“反评价”,即使学生的思维有误,也应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清楚地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究竟发生在何处,并且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碰撞中,学生才会有所悟,才能有所收获。因此,要想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在批改、统计、分析好试卷后尽早地将试卷发给学生,学生自己先独立去纠错,通过思考与同学交流,就能够从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2、对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或能完成但方法不太恰当的题目,可采用师生共同分析探究的方法,教师切不可为省事而直接把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只能让学生点点头,上课是听懂了,但课后只能摇摇头,全忘了。因为用成人化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塞给学生,效果将会很差。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和同学共同分析探究。

3、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课堂中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评析的机会,让拥有新颖解法的同学介绍他们的解法及其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使讲解的学生备受鼓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试题评分结束后要给学生留余地,即要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经过充分的探讨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解答问题的水平。教师可采用让学生改编相应的题目作为作业再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激励性原则――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测试除了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外,是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此时,可能会影响教师评析过程的情绪,要么喜形于色,要么大发雷霆,使得评析课出现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疑惑,对学习生物学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激励贯穿试题评析课的始终。教师要会欣赏学生,评析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再创佳绩。评析过程中对学生答题的优点应作推荐,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讲解时可将试题中出现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由学生上台讲解。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愉快;同时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性,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消除他们的压抑感、自卑感,增强他们的成功感,让他们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生物试题范文第3篇

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并尽力扩大对知识的覆盖。

从整体上看,试题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T1)、细胞代谢(T25)、细胞的生命历程(T2)、遗传和变异(T5、T6、T27)、生命活动的调节(T3、T24)及生物与环境(T26)。几乎每一道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中大部分属专题内综合(如T3、T27等),也有的题目属专题间综合(如T2),从而增大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但题目的难易度控制得当,大部分题目属于低、中档题目。

例1.(2013•山东卷,2)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中,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

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

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

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

评析:从考查的知识角度分析,A项涉及物质运输方式,B项涉及细胞分化的实质,C项涉及细胞增殖的适用范围,D项涉及基因突变与癌变。四个选项涉及多个专题的内容,足以看出该题最大的命题特色是考查面广、覆盖面大。肌肉前体细胞可以增殖,所以可以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的发生,所以D项正确。本题易错选B或C,原因是虽然理解了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对于所谓“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的种类判断不清(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各种细胞都要表达的基因,所以属于管家基因),以及对哪些细胞不可以进行自行分裂增殖的了解不清(肌肉细胞核神经元都失去了增殖能力)。

答案:D

【备考建议】本题“一题多点”的命题特色是本卷大部分题目共有的特点,受理综试卷结构的限制,生物试题的数量较少,而要尽可能多地考查高中生物学知识,就不得不增大每道试题的综合性。所以在备考中要注意在知识系统化的基础上,要多找线索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分析它们在某一线索下各自所占的地位。例如,必修1中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等,就可以将多个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联系起来;以反馈调节为线索,可以将激素的分泌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联系起来;通过“假设―演绎法”可以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结合起来等。经常训练这方面的思维,就可以轻松解答此类题目。

二、能力立意,突出了考纲中要求的四项能力。

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有四项: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整个试卷分布来看,各项能力都有所体现。例如,第1题就考查了理解能力,要将四个选项中列出的生物膜的功能理解到位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第2题考查了获取信息的能力,要从题干中明确肌肉前体细胞到肌肉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小鼠myoD基因等信息;第4题和第27题的(4)小题,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第6题考查了综合运用能力。总而言之,本套试卷在有限的题目中不仅加大了对知识面的考查,还特别重视对能力的考查。

例2.(2013•山东卷,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

评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个信息,一个是“能显著增大膜面积”,一个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四个选项中都与第一个信息相符合,但A项与第二个信息不符合,所以答案选A。B项中的嵴有利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酶的附着,C项中内质网有利于有机物合成酶的附着,D项中的基粒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酶的附着。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第二个关键信息。

答案:A

例3.(2013•山东卷,25)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吸收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评析:本题考查了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首先要正确解读坐标曲线,明确种子在种植以后一直到解除休眠过程中的水含量变化,再结合水的作用分析其他一些问题。其中第(2)小题还考查了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小题涉及细胞代谢方面的计算,第(4)小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本题易错之处有:(1)不能从图中获取阶段Ⅲ种子处于萌发状态(或细胞代谢旺盛),从而不能确定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2)不会将重力对生长素的分布的影响与生长素的两重性结合起来分析根向地生长的原因;(3)不清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公式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系数比,从而不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答案:(1)自由扩散自由水(2)赤霉素(或GA)生长素(或IAA)抑制(3)6∶1(4)升高(或增加)升高(或增加)增加CO2浓度

【备考建议】能力立意是多年来高考的重要命题原则,仅知道知识的含义而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层次就无法应对高考。那么,如何在复习过程中提高考纲规定的四项能力呢?第一,要学以致用,多将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近年来异常天气较多,常涝和常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就可以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分析;可以将生活中的很多实例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如组织水肿、糖尿病、的机理等。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多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从生物科学发展的成果中获取一些与教材相关的信息。如每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我国超级水稻的培育、太空育种等,通过分析这些实例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三,多关注实验。因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虽然高考中不考查实验操作,但是必须在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解答一些实验题目,有条件的话可以操作使用生物实验中的常用器材和试剂,这样就可以避免“纸上谈兵”的现状。

三、信息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种题型缤彩纷呈。

纵观本套试卷,既有坐标曲线题(如T6、T25、T26Ⅱ),也有表格类题目(如T26Ⅰ),更有图解题(如T2、T3、T27等)。如果对坐标曲线、表格和图解的解读能力较弱,就会严重影响对题目的解答。

例4.(2013•山东卷,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评析:本题中的图解信息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过程,该内容在教材中未详细讲述,本题就以图解的形式表示出了这一过程。图中虽然没有明确溶酶体,但应知道水解酶来自溶酶体,因此答案选B。本题的易错之处是对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理解不准确,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进行特异性识别。浆细胞对抗原无识别能力。

答案:B

例5.(2013•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评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将坐标中的四条曲线与题干中“连续自交”、“随机”、“连续自交并逐步淘汰隐性个体”、“随机并逐步淘汰隐性个体”对应准确。本题关键在于两点:(1)要有能力进行连续自交和随机(自由)方面的计算。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占1/2n,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纯合子中一半为显性纯合子,一半为隐性纯合子。随机可用基因频率进行计算,即先算出等位基因的频率,再运用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进行计算。(2)淘汰属于人工选择,其实质与自然选择相同。一般认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无论自交还是随机,只要没有选择作用则一般认为基因频率不改变。

答案:C

【备考建议】从以上两个例题中可以看出,高考题的信息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这些形式中准确获取信息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复习时可将教材和考题中常出现的某种形式进行归类总结,对比分析后可以总结出解读此类信息的方法。例如,坐标曲线题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种群数量增长等内容,可以将诸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坐标曲线集中起来,对曲线的描述、点和段的分析、限制因素的分析等问题集中起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又如图解题目多出现在生命活动调节、细胞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可以将教材中的图解与经典题目中的图解结合起来,找出识别图解的方法。再如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的识别,先判断大气中的CO2库,再判断生产者,继而判断出分解者,最后剩余的成分就是消费者。

四、难题仍集中在遗传学部分,且内容多、层次性强,综合能力要求高。

例6.(2013•山东卷,27)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变为。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

①。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评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规律、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细胞基础,以及相关的实验探究能力。(1)由起始密码子(mRNA上)为AUG可知,基因M和基因R转录的模板分别为b链和a链。对M基因来说,箭头处C突变为A,对应的mRNA上的即是G变成U,所以密码子由GUC变成UUC;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出现,若此植株的基因为RR,则DNA复制后,R基因最多可以有4个。(2)F1为双杂合子,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中自交后性状不分离的指的是纯合子,F2中的四种表现型各有一种纯合子,且比例各占F2中的1/16,故四种纯合子所占F2的比例为(1/16)×4=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有四种基因型MMHH∶MmHH∶MMHh∶MmHh=1∶2∶2∶4,它们分别与mmhh测交,后代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3)减数第二次分裂应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现在出现了Hh,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Hh的个体减数分裂过程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基因型为Hh的次级性母细胞;配子之中应只能含一个基因H且在只有一条4号染色体的情况下,这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开。(4)由于基因M、m与基因R、r都在2号染色体上,且图甲、图乙、图丙中均有M基因(宽叶),所以应选择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个体杂交。若选择窄叶红花,基因型为moRo,产生配子mR、oo(o代表缺失该基因,下同),与图甲(产生配子为mR、Mr)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即宽叶红花∶宽叶白花为3∶1;与图乙(产生配子为MR、M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即全部为宽叶红花;与图丙(产生配子为MR、oo)杂交后代为MoRo、moRo、MmRR、oooo(幼胚死亡),即宽叶红花∶窄叶红花=2∶1。同理可分析选择窄叶白花的后代结果情况。

答案:(1)GUCUUC4a(2)1/44∶1(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4)答案一: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答案二: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

生物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考生物试题 教材 相关性

学生为了提高成绩,花钱购买各种参考资料,却忽视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本文通过研究高考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力图让学生了解高考试题的出处,更重视对教材的阅读和深入理解,以提高学习成绩。

一、高考生物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

以下高考生物试题均来源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一)概念

2016年新课标Ⅲ卷31题: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摇?摇?摇?摇。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来源于必修三第72页。

(二)正文

2015年新课标Ⅱ卷第6题: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的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来源于必修二第85页。

(三)正文中的方法

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5题: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项来源于必修三第60页的样方法。

(四)正文中的小字

2015年新课标Ⅱ卷第2题: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D项来源于必修一第122页。

(五)正文中的过程图

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1题: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D项来源于必修一第103页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六)思考与讨论

2016年新课标Ⅲ第1题: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来源于必修一第66页。

(七)学科交叉

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4题: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来源于必修一第99页。

(八)资料分析

2013新课标Ⅱ卷第4题: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来源于必修一第96页。

(九)生物科学发展史

2013新课标2卷第5题: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来源于必修二第43页,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来源于必修二第44~45页。

(十)与生活的联系

2012海南卷第2题: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项来源于必修一第23页。

二、对策

(一)思想上要重视教材

从以上高考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可以看出,试题来自教材的某一部分,因此要重视教材。

(二)师生都要用好教材

1.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依据。用好教材,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中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教材进行切割和整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并因地制宜和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生物试题范文第5篇

例1 某动物的中,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Xa的,则其它三个可能的基因型为( )

①Xa BbY Y ②BXa bY bY ③BXa BbY Y

④Xa BY bY ⑤BbXa Y Y

A. ①或②或③ B. ③或④或⑤

C. ①或④或⑤ D. ②或③或④

解析 在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中,无论是否发生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及染色体分离异常(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姐妹染色体不分离),其产生的四个的基因型及染色体数之和,都只是精原细胞的两倍。如本题中,只有①、④、⑤中的三个与BbXa的的基因数之和是BbXaY的精原细胞的二倍(BBbbXaXaYY)。

答案 C

例2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1 2] [Ⅰ

Ⅳ] [1 2][3 4][3 4][1 2][1 2][3 4][5]

A. 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 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 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 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解析 观察四个选项,Ⅳ-1与Ⅳ-2个体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与Ⅱ-5个体无关,D项错误。由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由于Ⅰ-1和Ⅰ-3患病,无论Ⅰ-2和Ⅰ-4的基因怎样,Ⅱ-2、Ⅱ-3、Ⅱ-4、Ⅱ-5的基因型均为Aa,A项错误。若Ⅲ-2和Ⅲ-3为杂合子,则他们上一代(Ⅱ-2、Ⅱ-3)的基因型不需要限定,C项错误。因此,答案为B(顺推时,B答案的确定:若Ⅱ-1、Ⅲ-1纯合,则Ⅲ-2为1/2Aa、Ⅳ-1为1/4Aa;Ⅲ-3为2/3Aa,若Ⅲ-4纯合,则Ⅳ-2为2/3×1/2=1/3Aa;故Ⅳ-1与Ⅳ-2所生子代患病的概率为1/4×1/3×1/4=1/48,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

答案 B

例3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 。

解析 通过两代杂交,要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XbYb)、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XBX-),则刚毛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XBXb,因而,第二代杂交亲本中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XbXb,因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必需是XBYb,要得到XBYb的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和XbYb。

答案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例4 番茄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将紫株A用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2株绿株(绿株B),其它均为紫株。绿株B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E在内的片段丢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丢失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再严格自交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结果分析:

(1)若F2中紫株所占比例为 ,则假设一正确;

若F2中紫株所占比例为 ,则假设二正确。

(2)假设 (填“一”或“二”)还可以利用细胞学方法加以验证。操作时最好选择上述哪株植株? 。可在显微镜下对其有丝分裂 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也可对其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 。

解析 (1)若假设一正确,则绿株B是由于X射线照射紫株A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a基因与绿株(aa)杂交产生的,其基因型为aa,让其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为Aa,严格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3∶1,紫株占3/4。若假设二正确,则绿株B是由于X射线照射紫株A使其6号染色体断裂,紫株A与绿株杂交所得绿株B的基因型为a,让其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为1/2Aa和1/2A两种,前者自交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3∶1,后者自交全为紫株(有一份缺失纯合子死亡),重新计算可得紫株的比例为6/7。

(2)显微镜只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不能检测基因突变,因而假设二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绿株B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因为相应阶段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固定、清晰,便于观察其结构的完整性,进而确定其变异类型是否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

答案 (1)3/4 6/7 (2)二 绿株B 中 相应阶段染色体形态固定、清晰,便于观察其结构的完整性

综合归纳上面4个例题的解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逆推法是一种高效的解题技巧,将假设的答案重新带回题干进行验证,可以起到类似排除法的解题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对试题相关知识点必须非常熟悉,能够顺利完成假设,并且假设的内容是符合该知识点本身的规律,胡乱假设常常导致南辕北辙,空费力气。

[练习]

1.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F:\高中生2015\学法指导\2015-5-高二0\Image\image21.jpeg> [A][a][B][B]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3.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M][M][r][R] [M][M][R] [M][R][图甲][图乙][图丙]

(1)实验步骤:

① ;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2)结果预测:

①若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②若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③若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参考答案]

1. A

2.(先按照例三逆推确定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后从第一代亲本开始逐出即可)

第一代亲本:XbXb × XBYB

第二代亲本:XBXb XbXB × XbXb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子代个体: XbXb × XbYB

截毛雌蝇 刚毛雄蝇

3. 答案一:(1)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2)①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②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③中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答案二:(1)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

(2)①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