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情满西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夜,月,披在我身上。
痛苦,埋藏在我心里。夜里忽然扬起悠扬的琴声。
夜半琴弦声,思念两三声。回首往事,几回数风流,相恋如花凋零。走过风雨,经历情感的折腾,看尽关于爱的思念,摆脱红尘的纠缠,万事淡淡染。看着你的身影擦过眼帘,心情已茫然,却忘记你依然还在那相逢的地点。
静静的看着你,记忆深处,那醉人的交谈,曾经如落红灿烂,染红季节,也搏动过我的容颜。约时的相见,总是写着离别,泪雨纷纷,情深几许,只是洗清秋。也曾记否,那时的心悸,那时的相思,都只为你而写。可惜,当处不知,何时的月满西楼,你我才能相知相守。
时光如梭,春花几番明艳,冬去秋起雁,你却没有改变,依然如故。几回月满西楼,都没有你我的身影。年轻的誓言,以悄然不见。抬头看苍天,悄问记忆,我的相思之夜,几时才能感动风月,弥补人间的残缺?情去情又来,只愿红尘的爱恋,赢得静静的相守,看月满西楼,吟诗赋词,抚弄琴弦!叹滚滚红尘,相逢一度,只是离愁伤感!
冷风轻拂,红袖翻动,繁花绣边,只是独妖艳,来去空相守。雁子回时,月满西楼,只有白衣独立,浸寒秋。看明月,圆缺有时,叹红颜老去,相逢枉然。
爱也悠悠,恨也悠悠,茫茫沧海,寂寞残愁,无人识哀愿,只寄语云月,几时的月满西楼,你我才能相聚,窃窃私语,跨越时空,对着夜色喜相逢?
无月的夜,远方的人,是否与我同步,祈祷幸福?人生一脚步,来去无所求,情自逍遥,漫天红篆随心,天地任我游。为何只有泪如冰枕,岁月惊愁。那时的牵手,我的悲泣,都只是对爱的渴求,只为月满西楼的时候,幽梦一帘,风月轻唱,无尽的思念,换取相守到白头。
孤灯独伴灯
相别莫相忘
红尘两相忘
月如霜
冷如钩
凄凄凉亭
而今朝
佳人何处在
终难逢
遥寄情残
远眺故乡
伊人何处是
独怅惘
夜阑珊
寥寥微星照平原
费思量
愁断肠
浊酒一壶漾情伤
凭栏鹤唳愁
流年终成殇
寒禽候鸟幽幽啼
声声入人心
月满西楼
何处忘川
何谓情缘
相识但却未相逢
英华逝
发白头
年老独留英雄魂
执酒却不能携手
唯叹
红颜薄命
只悲
儿征未归
几载轮回
几世消愁
刀剑以腐朽
几多苦楚
几度红颜
历史已陈旧
留我
独自悲哀
独自饮酌晚风拂霓裳
孤灯独伴灯
相别莫相忘
红尘两相忘
月如霜
冷如钩
凄凄凉亭
而今朝
佳人何处在
终难逢
遥寄情残
远眺故乡
伊人何处是
独怅惘
夜阑珊
寥寥微星照平原
费思量
愁断肠
浊酒一壶漾情伤
凭栏鹤唳愁
流年终成殇
寒禽候鸟幽幽啼
声声入人心
月满西楼
何处忘川
何谓情缘
相识但却未相逢
英华逝
发白头
年老留流英雄魂
执酒却不能携手
唯叹
红颜薄命
只悲
儿征未归
几载轮回
几世消愁
刀剑以腐朽
几多苦楚
几度红颜
历史已陈旧
留我
伞搁西楼,雨初停,
落花中,正相逢。
情难收。
撩青丝微回首,
人约黄昏后。
琉璃月桂枝头,
恰似春水流。
一砚笔墨为谁候,
画一生情入颜容。
朱砂头,
钗头钩,
蓦然回首,
一抹红颜为谁留,
墨一世魂入眼眸。
情如酒,
夜正浓,
等君来嗅。
红颜梦,
泪眼为你舞动干戈。
琉璃索,
痴情奈何无情苦。
残声乱,
谁共离人锦画屏。
莫笑,
东风叹归去。
那年,
独上西楼,
花自落水自流。
人影犹笑东风,
怎寄千里愁。
月冷依旧,
妄自风流,
等谁凝眸。
还魂的酒,
难以入喉。
等君来救。
朱颜短,
怎堪岁月荏苒。
语凝噎,
泪入烟波几万重。
萧声断,
谁怜伊人独梳妆。
莫叹,
明月笑多情。
那年的桃花正红,
那夜的月色迷蒙。
你为我锦屏画眉。
传神的眼眸,
只将你一生刻进我的心中。
红颜独憔悴,
莫笑桃花醉。
一江春水只为你搁浅。
朱粉不深匀,
闲花淡淡春。
一生的痛,
只愿你为我读懂。
望苍穹,
何不挥剑断情仇。
雕花笼,
青丝重,
故人依偎柳梦中。
红尘滚滚人聚散。
霜鬓满,
重回来时路已难。
几度红尘来去,
几世情缘,
不负相思引。
一缕青丝寄相思。
两处闲愁为君留。
浮生换,
尘难断,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学生身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创设情境,是不少语文老师的选择,特别是在宋词的教学中,音乐能烘托、渲染美的氛围,让学生产生美妙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为此,我在诵读课上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词时,用多媒体播放了由《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那美妙的乐声,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美妙的情境之中,为诵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朗读指导,加强情感体悟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离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不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期盼丈夫早日归来。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得具体可感。为了让学生体悟到李清照的这种微妙的心境和情感的细微变化,我在朗读指导阶段采取了如下做法:明确了本词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明白本词的朗读节奏和基本语速: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个字。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③借助意象和韵脚(秋、舟、楼、流、愁、头)诵读,节奏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然后,让学生朗读几遍,使学生对词意有大致的了解,说一说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体悟到应用缓慢而轻柔的语调去读,才能读出易安词的温婉而细腻。
三、美读想象、加强情感共鸣
这一阶段仍然以读为主,在读中去体悟和品味情感,但要求读出语气和语调,用自己的美妙动听的声音去装点文字,从而把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声音表达出来。用这样的一个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这首词作中你最喜欢那一句?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读,才能把它的感情读出来,获得打动人心的效果。以下是学生的回答举例:
生1:我最喜欢“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词人的感情短暂之中变幻起伏,真实形象,令人遐想。因而朗读时应前轻后重,这样才能把女词人温婉的闲愁,细微的心理变化形象地表达出来。
生2:我喜欢“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一句。这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怎能排遣得了呢?独:——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读“轻解罗裳”句,要轻轻地用极其温柔的语调去表现一个害羞而又曼妙的闲愁。“独上兰舟”的“独”字要重读,如今一人独守空房,泛舟消愁,又怎能派遣得了孤独寂寞的情怀?
……
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渐渐地走进了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开始了与词人的心灵对话。此时,可以适当地播放背景音乐或《月满西楼》的乐曲,使整个课堂笼罩在美妙的声韵、动人的情感之中。
四、吟唱诵读,加强情感表达
经过前三步的演绎,对这首词已经解读得比较透彻了。但是,经过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脍炙人口,精彩纷呈,不将其演绎到最高境界,总感觉意犹未尽。因此,我们还可以再推进一步,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用优美的散文语言对词意进行创造性的演绎,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参透词的意境、情感和特色,同时,又能起到训练文笔的作用。按此思路,我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反复吟唱,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自己的创作。以下文字仅供参考:
关键词:资质聪颖 多才多艺 女作家女词人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她不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和女革命家,她还是一位有才华的女诗人。她的文学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象我国宋代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们的生活和创作都是分为了前后两期。虽然看似有些许相似,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其创作的艺术风格还是大有不同的。
一
李清照在创作上,生动的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经历。在生命早期,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所以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离愁别绪,不乏风韵优美之作。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随着丈夫的出任,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晚年作品中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过描写深秋黄昏的景色及感受,委婉曲折的表现了词人的国破家亡,夫死独守,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哀愁。李清照的诗词,不仅仅写个人情感,也关注国家兴亡。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谓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从中我们看出词人忧患余生的孤寂心情,流露出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和国运盛衰之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了诗人激昂慷慨,气壮词雄的爱国精神。
秋瑾从小读书很多,崇敬历代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她和李清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不幸,常有“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谢道韫》)“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精卫石》)之叹。她前期作品,也多为咏花明志,思亲述怀之作,秋瑾在她前期词作品中,还明显看出受李清照影响,秋瑾词《菩萨蛮 堪怜一片帘前月》有“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中就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两处闲愁。”秋瑾词的《金缕曲 凄唱阳关叠》:“月满西楼谁伴我”,李清照词就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李清照前期词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喜运用口语,所谓“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秋瑾词的语言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象上文中的〈相见欢〉,还有“陈瓜果,无限心事,背人偷诉。”(《玉交枝 金针度》),“忆到今宵人已去,谁伴我,数更筹。”(〈唐多令 肠断雨声秋〉)“清香暗度,知庭角梅开,寻时怕误。”(《 齐天乐 朔风萧瑟》)语言极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寓风韵于字里,见清新于行间,极富生活气息。1903年秋瑾进京后,阅读新书报,思想日趋先进,益感家庭如囚笼,无可忍耐。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秋瑾后期的诗词由于所处朝代的影响,气势宏伟,风格雄浑。读她的诗词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奋发飞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激情的英雄主义精神。她为了民族的解放临难不苟、从容就义,正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真实写照。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