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公平的待遇

不公平的待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公平的待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公平的待遇

不公平的待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

一、基础教育公平的界定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由于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关乎国民教育的发展水平。公平、民主以及正义是当代社会基本精神的内在要素,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基础教育中的延伸,它既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教育公平并不等同于教育平等,在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强调教育权利均等以及保障教育权利的实现。教育公平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教育起点公平。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基础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享有均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二是教育过程公平。这要求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共同努力,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三是教育结果公平。结果公平建立在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基础之上,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应然要求。

二、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择校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在实践中,有能力开展基础教育的学校被划分为重点校和普通校,而在教学活动中,不论是师资还是资源配置,重点校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此一来,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被拉大,在一些资源配置相对薄弱的学校,学生在入学之初便面临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2.教育不公平问题在少数群体中愈演愈烈

一些特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在教学过程、接受课程以及教育评价方面面临了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具体来说,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偏重于应试教育的内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学设施配备上相对落后,不能对学生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师生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学过程便显得不公平。

3.农民工子女在基础教育中遭受诸多不公平待遇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基础教育时,因户籍的限制往往会遭受诸多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并不能在其父母工作的辖区内顺利地入学。学校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设置了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困难。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等情况,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上的不公平。

4.贫困地区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较突出

尽管我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在农村和一些边远落后的地区,其教学资源的投入远小于其他地区,学校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有些学校依然在危房中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从贫困县的九年义务教育调查统计中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辍学、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落后以及财力不足等因素必然导致教育投资体系运转艰难。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在我国,教育经费一般向城市、重点校倾斜,对于农村、非重点校而言,由于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这些学校的学生必然在教育起点、过程以及结果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这部分教育的投入,但由于附加条件多且程序复杂等原因,并未能实际投入运作。

3.利益因素也是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受利益的驱动,获得较多教育资源的学校会想法设法收取择校费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公共教育资源向拥有金钱、权力、社会关系的优势阶层倾斜”,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不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三、在基础教育中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维护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政府在治理教育不公平问题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为此,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要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此外,政府还应当对这些地区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缩短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教育资源投入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要求建立社会参与制度,调动全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要借用社会的力量辅助政府开展教育不公平治理工作,培育民众参与基础教育决策的有效途径,在必要时通过听证制度的开展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三)发挥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中的协调作用

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监督者和引导者,教育不公平体现了教育机构的监管不力。为此,教育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科学地评价。同时,教育机构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改革,合理调度校际之间以及校内的资源配置,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不公平的待遇范文第2篇

摘 要: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实践领域的第一线,是教学活动真正的发生地。事实却是人们会发现课堂教学中充斥着诸多不公平的现象,本文通过在布迪厄的“场域”视角分析下,来探讨课堂教学公平缺失方面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课堂教学公平的策略,以便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场域”;课堂教学;公平

课堂教学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平既折射着教育公平,也制约、左右着教育公平。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不同的家庭条件、智商水平、教养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等学生以公正平等待遇。课堂教学公平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主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影响整个教育领域内公平的实现。

一、课堂教学“场域”中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对于场域(field)这一概念,布迪厄这样说过:“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1]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个有系列关系组成社会空间,在此空间内,不同地位的力量为了争夺资本与利益而产生争夺与竞争。借助布迪厄的场域视角来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场域”中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关系中的不公平

1、课堂空间“场域”享用不均。

首先从座位上来说,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空间形态基本上呈现为同一格局,即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通常称为“秧田型”空间形态。据研究表明,场所对周围影响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场源远近,那么前排与后排学生接收到教师的影响效果就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今更有些教师有意将那些成绩好的、社会地位高的或者调皮的学生安排靠近讲台的座位,把座位逐渐变成学生身份的象征,这更是明显的教育不公平。

2、课堂交往“场域”上的不公平

课堂是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交往行为。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各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大致均等的交往机会,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却有意对学生实施一种差异往,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对象差异上。比如,教师与学生干部互动多于普通学生;教师乐于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往。同时,针对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并且表现出更大的耐心的方式;反之,则更多采取专制的、否定的,并且相对较少的思考时间。若是考虑到是否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这无疑是有失公平的。

(二)教师之间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公平

1、教师教学资本分配的不平均

在教学资源的分配时候,往往可能出现教学资本向资格老、资质深教师群体倾斜。资格老的教师在教师群体中拥有一定的权威性,具体表现在话语权以及权力上,年轻的教师在教学资本上分配上可能处于劣势。

2、教学中“霸权”现象的出现

有些教师仗着自己在教育领域的一些作为,或者拥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在其他教师中处于强势方,在教学资源分配处于优势方。久而久之,这种霸权主要慢慢在教师间滋生,造成教师在教育资源占有上极其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三)学生之间关系的不平等

1、班级职务赋予的话语权与活动拥有权。班内干部一般是班级的领军人物,在很多情况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拥有支配权,其他同学相对处于被指使以及被支配地位。

2、优等生更具有课堂话语权。课堂教学中,一般成绩优异的学生获得较多的教师青睐,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相对活泼,较成绩薄弱的学生来说,拥有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二、课堂教学“场域”中不公平的原因剖析

课堂教学“场域”中既存在着显性的不公平,又蕴含隐性的不公平,造成这种不公平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所致,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个人素质低下与社会功利化的驱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观念日益渗入到教育领域,教师教育观念受到社会中功利化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教师本来自身素质就不高的,尤其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素养,这种差异将必然导致课堂上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待学生的方式,无疑是实现实现教学公平的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的公平与否与教师个人关系密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场域”中,教师受“功利化”的驱使,在课堂教学中会特别关心那些在社会中拥有一定家庭地位的学生,这无疑将会打击那些来自普通家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窒息了他们学习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这已经成为妨碍教学公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观因素。

2、对课堂教学公平认识的模糊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入学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占用(包括物质设施和师资配备)方面,认为每个学生只要有相同的入学机会,占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便会受到同等的教育,这实际上是对教学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深入的认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制约教育公平实现的一系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性导致了人们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的漠视。实际上入学机会和教育资源占用的平等只是求得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决非充分条件[2]。

3、课堂教学“场域”中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本拥有失衡的影响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各个行为个体可以利用的各种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会的符号资源,行动者占有资本的数量与权力决定着他们“场域”中地位的高低。布迪厄认为在“场域”中行为者彼此对立,通过不同的策略来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运用各种权力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在针对整个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教育资本或者权力的占有对课堂教学活动中亦是如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对于课堂教学这一“场域”来说,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与学生各自承担着不同角色,拥有相对较多教育资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空间“场域”。教学活动向教师“场域”倾向,学生自然处于劣势,不能以平等身份参与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不公平存在的隐性因素。第二、在课堂教学关系的“场域”中,与教师关系好的学生,往往会成为教师选择往的对象,在座位安排时也会受到老师的特别眷顾。这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课堂话语权。三、学生内部形成的“小场域”,班干部、优等生、借读生等形成了相对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导致了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这也容易导致课堂教学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三、增进课堂教学“场域”公平的策略

课堂教学应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产生课堂教学“领域”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社会和教育自身的原因。那么增进教学课堂“场域”公平的策略有哪些?

1、缩小班级规模,合理安排座位顺序

课堂教学“场域”内部蕴含了很多显性与隐性的不公平因素。其中班级规模与座位安排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班级规模远远超过了每个班级45人的标准,使得课堂空间变得拥挤不堪,再加上,我国一般采取“秧田式”排位,在客观上制约着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关注,限制了师生交往,可能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不公平。因此,缩小班级规模,合理安排座位顺序,保证课堂物理空间宽敞,使每一位学生的座位相对自由,都能够处于课堂空间的最佳位置,沐浴在教师关注的目光里,利于每位学生的发展。

2、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设计师,是课堂教学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人是一个生命本质和超生命本质的统一体,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的向往,要想提高教师在师德与师风,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是教师群体处于一个收入较高而又稳定的阶层。同时也切实加强师资培训,培养教师形成全新的职业理念,梳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将每一个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3、科学进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从而直接关涉到课堂教学的公平[3]。教师评价普遍的实行是以教师的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并把学生成绩同学校对教师的奖惩等制度直接挂上钩,这客观上迫使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造成了教师对学生成绩优秀学生的偏爱。因此,要促进课堂教学“领域”内的平等,应该合理评价教师的劳动,使得教师的评价能够体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个体性,摈弃以学生成绩为中心的片面评价方式。

4、实施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个体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在现实行的班级授课制的框架内,向全体学生教授一样的课本内容和提出同样的问题,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领域”内要想真正公平有效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课堂组织形式,即是班级学致一样学生在一起,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或者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主动学习。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班级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实现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个体课堂教学“领域”的“正时间”。

5、教师要培养宽容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

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是课堂宽容的具体表现,同样,教师的宽容精神与公正意识在实现课堂教学公平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宽容能够使之一视同仁和学生进行交往,更公平的开展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教师与学生会以不同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在智能、性格和能力方面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的学习氛围是形成公平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对教学公平的展望

由于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之某些主观因素难以控制,这就决定了充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将是一项艰巨的事情。不过我们仍然坚信,随着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将会逐步得到纠正,将会最大可能地保证平等地对待学生,使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不公平的待遇范文第3篇

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追求一种绝对的公平。看着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我们总不得不承认, 我们的心里有种东西在作祟,在发芽。那种东西叫做贪念,我们心里不平衡了,看到别人比我们自己过得好的生活,我们难受了。

可是当初你该努力的时候去哪里了?别人在刻苦努力,别人在默默付出的时候你去哪里了?现在,别人因为他自己的付出,因为他自己的努力,他成功了,可你没有付出,也没有任何努力,又怎么可能会成功呢?你想要的公平,其实一直都在,你只是自己从未发现而已。你只是总是在抱怨,为什么别人过得比你好。可是为什么当初你又没有好好努力呢?你不如好好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努力,以至于现在的你必须要忏悔,可是时间又不会重来,其实你忏悔了,也是没有什么用的。时间不会重来,你现在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别人的成就了。你又凭什么嫉妒?你又凭什么说不公平?别人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这本来就很公平,可你从未付出,以至于你什么都得不到,这也很公平。从来,这个世界就是公平的,可你想要的公平,却是并不公平的。别人付出了努力,而你没有,你们凭什么获得一样的东西?想要的东西,都要去靠自己争取,要靠自己去努力,这很公平不是吗?

是的,绝对的公平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生活当中,只是我们从未关注到这个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维持着人间的秩序,却从被我们忽视,我们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啊,你只有努力了,吃苦了,才能得到甜的东西,比如成功。

不公平的待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学生权利 教师待遇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on Educational Inequities

HANG Yu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to revitalize our nation; education equ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justic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equity problems from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treatmen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inequity of students' right of education, then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Key wordseducation equity; students' rights; treatment of teachers'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追求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当今社会,教育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也涌现出来。

1 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英国的埃维茨认为:教育公平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涵义:第一,每一个人,不论其先天获得的潜在能力如何,都应当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所有的学校都应该标化。第二,每一个儿童,不论其生活社会背景如何,对智力商数相同的儿童采取同样的教育态度。第三,对于他们不利儿童不仅要采取相同的教育态度,而且要采取“积极差别待遇措施”。笔者认为,教育公平就是人人都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平等的享受一切教育待遇。教育公平在现代化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我国现代社会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2.1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要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在一些山区,还有很多失学儿童。在师资上,资源配置不合理,许多优秀的老师不愿意呆在落后学校,都想着办法往待遇高的学校调,导致了好学校的优秀老师流失,而普通学校的老师根本就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教师轮流制”政策,但这种“名校”热还依然存在。按理说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可在社会上有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分,重点学校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教学质量也是最优秀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富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大学,“走后门”、拉关系、送礼等。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只愿意留在东部,西部很多的学校都招不满学生。

2.2 教师待遇不公平

教师的待遇,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异,造成了各个地区老师工资待遇的差异,农村地区的教师工资明显要低于城市的老师,尽管他们教书的内容是一样的,付出的劳动也是一样的。现在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虽然保障了老师利益的公平,但是也出现了另外一些不公平。例如老师同样的付出,但是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了整个班级的成绩不优秀,那么老师的工资也会不一样,这其实是不公平的。

2.3 学生受教育权利不平等

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社会生活背景不同,导致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由于贫富悬殊,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受教育的质量明显要高于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我国的偏远的山区,有很多的适龄儿童还失学在家,女孩子根本就不接受教育,其实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3 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3.1 收入水平差异导致教育失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不公平现象属于上层建筑,所以经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受教育的好坏。一个经济好的家庭,给孩子提供的必然是最优秀的教育,他们会把孩子送往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的学校;而收入一般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入普通的学校就读,贫困的家庭甚至都没有能力供孩子上学。例如进入私立学校的费用是非常昂贵的,但是孩子在那里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比别的同龄孩子更早得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外语,接触更多的知识。其实这在无形之中就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3.2 观念偏差导致教育不公平

当今社会,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读书无用论”成了人们的口头谈,人们更多的认为只有重点大学出来的孩子才能真正的成才,才能真正的“功成名就”,这就导致了国家对重点大学的投入过多,师资强、设施好,而地方的院校就设施一般,师资一般,毕竟在重点大学上学的孩子只是所有大学生的1/3,这样的教育也是不公平的。

3.3 教育“腐败现象”导致教育不公平

教育本应该是一片净土,但是近几年来,学校已经不知不觉的染上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教育腐败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前几天在江苏卫视上的一则新闻,一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进入名校,花30万买了学校的特招名额。在学校里,有的老师为了获得额外利益,在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方面都可以走特殊的形式。这样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在考研上、报送上,老师们首先考虑的都是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人或自己的亲人。

4 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一些措施

4.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在这样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例如在我国财政教育经费的拨款中,高校的拨款增长最快,其次是高中,义务教育最少。我们有必要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的专项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增加经常性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量,由国家遵循公平原则,对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逐渐的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使中西部地区的孩子、老师都能享受公平的待遇。

4.2 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保障公民教育权益

目前的教育政策法规虽然对于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给予了保证,但是这些法律尚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有关教育法律体系,加强程序性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必须尽快解决这些与教育公平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构建适合国情的教育法律体系。另外应加强执法力度,适当增加对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司法干预。

4.3 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的校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为人师表,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于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看他所受到的教育思想,如果教师的素质高,在校园里没有不公平现象,教师给学生灌输的是健康的思想,那么这样就能减少甚至有可能彻底杜绝不公平的现象的发生,校园和谐了,那么势必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总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柱,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只要我们沿着正确方向一步步前进,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从最核心的矛盾入手,相信教育公平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王珊.教育公平问题浅谈[J].现代阅读,2010.8(8).

不公平的待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 高中英语 课堂英语教学不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124-02

一、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

1.教育公平的内涵

陈凡认为教育公平是指以社会公正之规范对教育平等状况的推断。包括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王丽珍认为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中心环节,也是民族和国家步入现代社会的“里程碑”。

2.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

关于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陈智琼、赵正、徐艳伟、项丽、陈桂林、鲍传友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即每个学生是否皆获得了平等的待遇。倘若实施差别对待,这种差别对待应该以“平等考虑”为原则,即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英语教学特点

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当前中国的高中英语教育主要是以班级集中授课制为主。因为肩负着高考的重任,教师课堂上传授的信息量大且教学组织和方法单一,很少能考虑到全体学生的需求。

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空间上的不公平,在座位编排上通常对部分学生“优先定位”。高中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高中英语授课之前,教师通常会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座位前置,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方便与其互动交流。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只能被安排在课堂后面。学生位置的前后,仅仅使用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参考,带有一定的歧视性,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2)课堂组织和交往上的不公平,忽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需求。长期以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制约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通常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羁绊了教育目的顺利实现的进程。

(3)课堂评价上的不公平,仅仅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优劣评价的唯一标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分数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因此,教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而对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的通常是消极的、否定的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不公平的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对公平和差异存在认知模糊。教师的道德水平是实现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或是自身道德建设不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存在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造成了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外部现象层次,认为每个学生只要有相同的入学机会,占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便会受到同等的教育,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性导致了人们对课堂教学不公平的漠视。

(2)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缺乏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从而出现了部分教师课堂组织方式简单、粗暴、野蛮,完全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运行和管理制度侧重服务于应试教育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运行者,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迫于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学校的政策往往侧重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2)对教师评价没有突破传统层面,造成了老师沉重的心理压力。传统的教学评价认为,分数是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迫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无形中促使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3.社会方面的原因

(1)“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受错误的“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综合权衡之后,往往在座位排列、教学组织方面,优先照顾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2)市场经济教育、腐败现象的冲击,因“财”施教现象显著。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猛烈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变得以经济化为主要原则。这种价值观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特别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开始利用教育谋私利,接收各种交换,把因材施教变成因“财”施教。

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解决对策

1.教师需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具备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能力,平等的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公平与差异之间的不同,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合理的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构建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2.学校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导向,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必须改革目前不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同时鼓励教学创新。

人是一个生命本质和超生命本质的统一体,因而人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高尚精神的需求。所以应切实保障教师正当合理的物质利益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良好的师德和师风的确立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3.社会需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落实,及时引导,减少教育中的“功利化”现象。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应加强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社会应加强社会立法,减少教育腐败以及教育中的“功利化”现象。

五、结束语

教育之所以追求公平,是因为教育已被视为公民的一种权利。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但是随着教师道德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评价制度的更加合理、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推进,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颖怡.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教育权利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