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畜牧兽医法规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范文第1篇

1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法现状

1.1畜牧兽医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目前,动物医学专业面临招生难而就业形势却非常喜人的矛盾局面。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不甚了解,许多考生因传统观念作祟或“怕吃苦”而不愿报考;二是畜牧兽医科学及动物检验检疫条件复杂,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更高,考生对从事动物医学工作具有畏难情绪而不敢报考。就业形势好是因为现代动物医学产业和畜牧业方兴未艾,动物性食品安全及共患病日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能从事高效无公害饲料生产,畜禽、伴侣动物、经济动物疾病和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动物及动物性产品的检疫、检验,兽药及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突发兽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突出。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关系

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医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所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基本达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但就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培养高素质能吃苦、强技能、能创业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目标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科学设置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2]。同时,在实验项目的开设方面,目前主要是开设基础性、应用性实验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偏低;在实验方法方面,实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而先进的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使用不够[3]。

1.3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法质量,必须改善现有条件

1.3.1师资内在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真正能做到理论和实践双手都硬、能做到教学质量好的同时搞好科研与推广、能做到兼职管理与专任教师角色调整适当等“大师”级的优秀教师匮乏,能够独立承担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的实验教师也比较缺乏。

1.3.2硬件条件越来越难以适应实践教学要求。随着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扩大,但实验条件并没有相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及实习(技能训练)内容不断增多,现有器械、设备的配套性和可利用度差,促使现有实验室的面积、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必须加以改善。

2“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教学目标

“2+1”学期模式也称之为“19+19+5”形式,即全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9周)和夏季学期(5周),将目前的传统每学年两个学期各缩短为19周,增加一个短学期5周,由此构成“19周+19周+5周”的“两长一短”三学期模式。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每年于其中的一个短学期(5周)到企业中去进行生产实习,参加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直接感受市场机制与市场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弥补因相对滞后的课本知识及原有实验室条件限制所带来的不足。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招生难这一严峻形势,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善于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中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并实践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适用面广、效果显著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更强社会竞争力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实现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行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

3“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3.1实施时间

2008年9月-2009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和论证;2009年7月-2010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构建和支撑条件建设;2010年7月-2013年8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实践;2013年9月-2013年12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全面总结。

3.2实施范围

在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2007级至2010级8个班及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专科)2009级至2011级6个班全面实施。

3.3实施措施

3.3.1“双导师”制共同培养。采用学校-企业协同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培养,建立以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企业配备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生产实践教学;配备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畜牧兽医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

3.3.2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适应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能力。以课程组为单位,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泛珠三角区域的相关机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调研,尽快掌握以犬、猫等伴侣动物和猪、禽等小动物及热带地方品种的动物疾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指导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性教学水平。

3.3.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采用“2+1”学期设置、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入手,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管理环境,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岗位综合素质的训练养成。加强实践操作和临床技能训练,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进行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的应用型人才。

4“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基本内容与合作模式

4.1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4.1.1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包括见习、课程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等几部分[4,5]。见习主要是针对低年级本科学生对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貌。课程技能训练主要开展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6]。生产实习是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岗位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则更多地侧重缩短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磨合期,尽早进入角色,为就业做准备。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改革原有单纯的技术理论课程体系,以专题形式,增加法规类、企业管理类、人力资源类、市场营销类课程,聘请企业高管为主讲教师,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1.2创新精神培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让学生在二、三年级就有机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掌握动物医学实验的先进技术和综合技能。

4.2探索合适的校企业合作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力度,积极探索实施“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和“订单融入型”4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4.2.1“研发带动型”助推产业技术升级校企合作共建行业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与企业培训并举,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一体提升。以新产品研发带动校企合作,以应用产品带动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学,实施“跟单式”人才培养。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推动校企双方进一步合作,公司将新产品的研发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校企出资共同建设研发培训基地。基地具有开发、研制企业新产品、资料培训技术骨干等功能,学校学生不仅能到基地进行技能训练,毕业后由合作企业推荐,跟随产品到使用该产品的企业,提供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4.2.2“实体融合型”服务地方优势产业实行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合作,联合举办特训班,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文化各个方面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共荣共赢。2008-2011年,学校先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江门一德宠物医院、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举办专业班。校企双方根据广东省传统产业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预测,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招生计划,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公共课及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企业开放车间和实验室,每年暑期一个月及最后一学期接受学生顶岗实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与指导,实习实训期间发放一定补助费。毕业生优先在合作企业就业。参加订单班的同学在校期间享受企业命名的专项奖助学金,受奖率达到50%,受资助率达100%。

4.2.3“智力合作型”与国企强强联合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智力资源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升内涵,共同打造贴近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品牌。学校与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积极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动物科学专业(含动物医学)获批教育部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组建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兽医临床诊断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企业每年接纳上百人次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接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接纳一定数量毕业生就业,现已有多人担任分公司经理和主要技术骨干,校企合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阶段。

4.2.4“订单融入型”顶岗实战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零距离培养畜牧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先后举办订单班4个。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学习训练期间,享受企业员工待遇。企业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并按企业员工的标准计发业绩奖励。公司投入专项经费,为订单班配备了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设备,选派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承担教学和指导,实行工学交替的开放式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练。

5“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实践效果

5.1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的80%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试验性毕业论文比例逐年增加,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奖5项,在专业期刊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科技论文约60篇,获得省、校级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21个。

5.2实现招生良好形势并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通过“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的实践,招生与就业形势得到明显的改善,塑造了创业人才品质,缩短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5.3动物医学专业报考志愿率逐年增长2013级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近70%,其他志愿录取的新生提高12分。要求转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逐年降低,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入学新生共65名,仅有1人提出转专业要求,经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后主动撤回申请,安心就读本专业。

5.4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就业率高。五年来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与动物医学密切相关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也为100%。据不完全统计,社会每年对我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由2008年得200%提高到2013年的600%。就业质量高。就业的单位包括畜牧兽医局(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兽药公司、饲料公司、养殖公司、宠物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教学、科研、兽药与饲料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等工作。自2003年以来,我校农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专人对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用人单位的意见予以反馈。结果显示,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中担任领导、充当业务骨干或自主创业等成功校友达70%,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6结论与讨论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范文第2篇

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和实施各具特色的教学计划首先了解了不同专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满足不同学科的发展需要。动科及动物生产专业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在于深入学习各种环境因子对家畜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科学的理念设计家畜小环境(包括畜牧场和畜舍)的技术、畜舍环境的控制原理及技术、畜牧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的技术及养殖环境质量评价,为创造良好适宜的家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动医专业的要求是在理解各种外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及健康机制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对家畜的危害性,掌握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致病机理、环境预防和防疫消毒的基本技术;而动物营养专业的要求则在于更好的理解外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营养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动物环境营养的理论,掌握家畜环境管理的一般技术,通过营养调控实现畜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优质、高产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的目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突出了教学重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顺应时代需求,扩展课程内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模式的转变,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主要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产生于反刍动物肠道及粪便贮存系统。畜牧业规模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另一环境问题就是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畜产公害。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治理废弃物方面也提出了重要指示,即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因此,畜牧场及畜禽舍生产工艺设计,畜舍保温、防暑、通风、光照等内环境的控制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养殖场环境管理和废弃物处理利用及畜牧场质量评价等基本内容的教学才是该门课程的归宿。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本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了课程体系。我们在保留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础上,又为动物科学、动物生产、动物营养、动物医学专业开设了《畜牧场规划设计》、《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与政策》和《畜禽舍CAD制图技术》等专业基础拓展课程。尤其是今年为我院举办的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讲授的《畜禽舍CAD制图技术》得到学员的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设新课程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不仅制作了大量有关教学挂图,还积极购置了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片和幻灯片其特有的直观、形象、生动的优点,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将适合不同气候条件的畜舍结构、畜舍环境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措施和不同类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畜牧场废弃物处理技术体系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但丰富了教学仪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增强了学生对教材中难点和抽象理论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业与传统种植业严重脱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畜禽亚健康状况以及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威胁到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畜牧生产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和保证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畜牧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对于控制日趋严重的畜禽污染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行这些法规和标准,在畜牧养殖专业上设定畜禽场环境评价体系是极其重要的。畜禽场环境评价体系能够将畜禽场的大小控制在适度规模的范围内,而且也能够避免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内进行畜禽生产场的开工建设,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场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在实践中的体现形式,是本课程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控制污染、防患于未然、符合现代畜牧生产的重要手段。

实验课由原来理论课的附属部分(18学时)形成了独立的课时为32学时为期1周的《畜牧场及畜舍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内容上,原来只讲述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畜舍采光系数、噪声、照度等气象因素的测定原理及其方法,结果只是学会了仪器的使用,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评价方法掌握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适应不了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现在我们不仅增加了水质分析内容,而且通过对现场的测定和畜牧场环境的综合评定,突出了《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的切身体会,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生产实践做出科学的环境评价,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畜牧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考核方面,增加了30%的实验课成绩,改变过去单一以实验报告为主的方式,建立了出勤和环境评定报告的撰写的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科研、实践能力关系极为密切。好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正确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组的老师们在教学、科研、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不仅获得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同年获得了〈《家畜环境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主编了《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和蒙语版《家畜环境卫生学》,编写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与政策》、《畜牧场环境监测及评定技术》、《家畜环境卫生学》、《畜牧场规划设计》和《畜禽舍CAD制图技术》的教学大纲,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参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畜牧场规划设计》和《家畜环境卫生学》。主编了21世纪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与牧场设计》。积极参加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提高了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在今年的畜牧兽医学术年会上本课题组的2名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提名奖,为本课程的完善和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将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等内容通过校园网络向学生公布,便于指导学生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接受学校监督。经常更新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实行教学资源共享。

作者:娜仁花 红蕾 史彬林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范文第3篇

生猪产业作为我州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的重要产业,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州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州各县推行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现就加快发展生猪产业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抓好PIC生猪规模化养殖,奠定生猪产业发展基础

根据当前生猪产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全州半农半牧区资源优势,决定首先在汶川、理县、茂县、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松潘、九寨沟等9县推行以PIC生猪养殖为重点的生猪规模化养殖,着力抓好PIC祖代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和PIC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等三个环节的工作。三年后,建成3000头PIC祖代种猪养殖基地,每年可提供PIC父母代种猪3.6万头以上,供应PIC仔猪66万头,出栏PIC商品猪60万头,可实现畜牧业产值6.2亿元,其中,养殖专业户实现产值4.8亿元,户均增加纯收入1.2万元,建成我州新的优势畜产品生产区。

(一)快速建设PIC祖代种猪场

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与PIC中国公司合作,在茂县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40亩,养殖1500至3000头PIC祖代种猪,年可提供1.8万—3.6万头PIC父母代种母猪的祖代种猪场。

论文百事通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加大工作力度,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规划,及时建成投产。该种猪场所生产的PIC父母代种猪优先提供给相关县的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

(二)跟进建设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

相关县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可建1至2个存栏1000至3000头能繁母猪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协调规划40至60亩土地用于建场,要求场址选择在河坝区,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嗬刖用袂?000米以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洁净,电力充足可靠;中心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布局,业主要严格按照PIC技术规程设计建设,满足生产要求。该场所生产的PIC商品代仔猪全部提供所在县的养殖专业户。

(三)推动建设PIC商品猪生产基地

相关县要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条件、愿意从事PIC商品代仔猪养殖的农户确定为养殖专业户,要相对集中,最好选择在年均气温较为稳定的整村、整乡,要严格按照PIC技术规程修建、改建标准化圈舍,以满足优质PIC商品代仔猪生产的要求。养殖专业户必须全部饲养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提供的PIC商品代仔猪,饲养规模不少于50头、年出栏150头,育肥后合格的PIC商品猪全部由四川X九寨食品公司负责回收。

(四)协调发展其它品系或品种生猪规模化养殖

为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保留其它品系或品种生猪养殖,要优质、高效、规模、安全。

二、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形成生猪产业链条

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经营形式,贯穿于整个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全过程,在推进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必须把产业化作为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抓紧抓好。要按照“龙头企业+协会+养殖专业户”、“PIC祖代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专合组织(协会)+养殖专业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养殖专业户与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饲养、销售合同,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营销网络的建设,建立和牢固产业链,推动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养殖专业户抵御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建好基地

根据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的需要和现代畜牧业科学养殖的要求,以发挥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作好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等方面的备案工作。相关县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实施的原则,开展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工作,特别要做好排污和沼气利用工作,确保环境不受污染。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统一设计标准育肥圈舍建造图纸,统一提供优质父母代种猪和育肥仔猪,统一提供标准专用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收购,规范生产。同时相关县要按市场经济规律与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搞好协调合作。

(二)按照业主负责制的要求培育龙头企业

各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带动力,促进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要为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祖代PIC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步伐。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祖代PIC种猪场、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要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实行自主管理、独立生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付盈亏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元。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相关县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市场管理,规范交易,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积极开拓市场,捕捉市场先机,拓宽市场渠道。

(四)积极发展生猪专合组织

各县要逐步组织成立生猪养殖协会。通过协会为养殖专业户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邀请科技人员为养殖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为养殖专业户提供可操作性无公害生猪标准化饲养条件和程序;向养殖专业户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养殖专业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交流信息,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帮助养殖专业户协调、组织生猪的防疫、治病、生产、销售;可以牵头组织养殖专业户建立养殖风险基金,有效防范和抵御养殖风险。

(五)严格利益联结机制

PIC祖代种猪场负责向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提供种源,

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负责向养殖专业户提供PIC商品仔猪,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对养殖专业户生产的合格育肥PIC猪按市场价格收购,在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时,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者采取高出高进的办法,确保企业原料供给和农牧民增收。公司与养殖专业户签订养殖协议,规范各方行为,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和利益关系。形成养殖专业户与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和龙头企业、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与PIC祖代种猪场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牢固产业化经营链条,发展壮大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

三、多方联动,形成发展生猪产业合力

发展PIC生猪规模化养殖,涉及政府、保险、PIC种猪场、农牧民、饲料厂、加工等方,任何一方的工作对全州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联动、协调,合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

(一)政府主要从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做好服务。一是确保购进种猪补助费到位。对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首次购进种猪,每头给予一次性200元的购种猪费用补助,其中,州级补助80元,县级补助120元,今后换代不予补贴。二是提供圈舍建设补贴。按每户饲养规模每50头一次性给予养殖专业户圈舍建设费用补贴2800元,其中,州级补贴1120元,县级补贴1680元,全州只补贴2000户。三是落实奖励政策。前三年,养殖专业户按公司标准生产的质量合格的育肥猪,由公司收购后,政府给予每头10元的奖励,其中,州级补助4元,县级补助6元。四是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相关县要派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作为特派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尽快组织师资力量,根据无公害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要求,广泛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出一批适应新形势的生产、经济、科技明白人。五是加强防疫和安全生产工作。相关县要加强县、乡两级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建设,加强生产环境和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包括饲草饲料、兽药、添加剂、疫苗等使用或生产经营的监管,杜绝有毒、有害饲草饲料、兽药、添加剂等进入饲养区,流入畜产品生产环节,确保健康、安全、优质。

(二)金融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依据国家政策,银行信贷制度、办法规定,为养殖专业户以及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等企业提供购买饲料、仔猪和种猪等信贷支持和结算服务。

(三)PIC种猪场要按照标准化和PIC生猪的要求搞好建设和生产,PIC父母代种猪中心场要为PIC父母代场提供优质的父母代PIC猪,PIC父母代场要为养殖专业户优质的PIC商品仔猪。

(四)农牧民要在县、乡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自觉按照PIC公司提供的标准组织生产,自觉参加饲养技术培训、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严格履行与公司签订养殖协议,自觉使用专用饲料,不得添加和使用其它饲料,不得混养其它品系猪只,按规定饲养周期出栏。

(五)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积极开发生猪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生猪产业的附加值,增加企业利润和农牧民收入。同时负责饲料厂建设工作,饲料厂要根据PIC生猪饲养规程的要求,组织专用饲料的生产和供给。

(六)其他部门要积极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国土部门要作好土地的协调、审批工作;工商、税务部门要在工商手续、税务征收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快捷的政策和服务;科技、知识产权部门要进一步支持企业申报专利,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水利部门要搞好水和电的配套工作,林业部门要安排好养殖专业户修建圈舍所用的木材指标。新晨

此外,鼓励和扶持发展PIC生猪以外的其它品系或品种的优质仔猪基地建设,对养殖优质种猪规模达到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给予同等扶持政策。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1-0074-04

小反刍兽疫又称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综合征等,是由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引起的,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高度易感,野生动物也偶然发生,是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目前无感染人的报道。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100%和50%,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小反刍兽疫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Ⅰ类动物疫病[1]。该病流行于非洲的赤道到撒哈拉地区、大部分中东国家和印度、尼泊尔等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近年来呈蔓延的趋势[2]。

PPRV于1942年在西非科特迪瓦首次发现,随后非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近年来,小反刍兽疫(PPR)呈扩散的趋势,成为重要的跨国动物传染病之一,并且我国周边国家频繁暴发该病, 2007年7月,我国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死亡262只山羊和绵羊[3]。随后那曲地区也暴发小反刍兽疫,国家有关部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国家控制重大动物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检测、疫情报告、扑灭等综合控制措施。这是我国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作为一种重大的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动物卫生安全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需要采取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和扑灭的动物疫病之一。该病对我国的动物卫生健康已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我国PPR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流行时,对该病展开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1 病毒学

1.1 病毒的形态特征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与牛瘟病毒(RPV)、犬瘟热病毒(CDV)、海豹瘟病毒(PDV)、海豚瘟病毒(DDV)、牛麻疹病毒(MV-K1)和人麻疹病毒(MV)等同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ade)的麻疹病毒属(Morbollivirus)成员,PPRV病毒粒子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30~390 nm。病毒颗粒的外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病毒的纤突中只有血凝素(H)蛋白,而没有神经氨酸酶。

1.2 病毒理化特征

PPRV病毒粒子对外界环境敏感,37℃条件下,PPRV感染力的半衰期为1~3 h。病毒粒子在pH 5.8~11.0时稳定,对酒精、乙醚、甘油和一些去垢剂敏感,大多数的化学灭活剂如酚类、2%的NaOH等作用24 h可以灭活该病毒。使用非离子去垢剂可使病毒的纤突脱落,降低感染力。

1.3 PPRV分子生物学特性

PPRV病毒粒子虽然含有血凝素蛋白,但是不能对猴、牛、绵羊、山羊、马、猪、犬、豚鼠等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的红细胞具有凝集性。也有研究表明,PPRV抗体可以抑制麻疹病毒对猴红细胞的凝集作用。

PPRV基因组由单股负链无节段RNA组成,RNA链从3’至5’依次分布着N-P-M-F-H-L 6个基因,编码相应的6种主要结构蛋白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N)、磷蛋白(P)、囊膜基质蛋白(M)、纤突糖蛋白(F)、血凝素(H)和大蛋白(L )6种结构蛋白,此外,P基因还编码C和V 2种非结构蛋白[4]。N蛋白由N基因编码,包含一个开放的阅读框架(ORF),编码525个氨基酸残基,N蛋白含有位点,能够诱导产生受I型MHC分子限制的CTL反应。P蛋白在RNA聚合酶复合物中作为辅助因子与L蛋白相结合,使L蛋白很好地折叠。P 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结合可维持后者在细胞质中的可溶状态中,从而阻止其不正常装配或与非特异RNA结合。P蛋白最不保守。M 蛋白形成病毒囊膜的内层,在成熟病毒粒子从细胞内释放的过程中,M 蛋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当M蛋白缺损时,病毒不能持久稳定的发挥感染细胞的功能。F蛋白是一种融合蛋白,含546个氨基酸,参与病毒介导的溶血、细胞融合和感染的开始。H 蛋白构成病毒的另一种纤突,同时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它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含有T细胞抗原决定簇。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该病自然发病主要见于绵羊和山羊,但山羊发病较严重,引起体重下降,同时有品种间发病倾向性。绵羊偶有严重病例,黄牛、猪与发病的山羊同居不感染。

2.2 地理分布

根据OIE和FAO(1999)的公报,在位于大西洋和红海之间的大多数非洲国家证实已经感染PPR,感染的地区向北扩展到埃及,向南扩展到肯尼亚,向东扩展到加蓬。近年,PPR传播到在近东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包括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等10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地区: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担和阿富汗也暴发了PPR。

2.3 传播途径

该病在易感动物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的传播或间接的传播;容易在多雨的季节和干燥寒冷的季节多发。

3 发病机理

PPRV和其他麻疹病毒属的致病性相似,具有趋淋巴和趋上皮性。因此,它在动物体的淋巴组织和上皮组织中最容易复制,对这些组织的伤害也最为严重,呼吸道可能是病毒进入机体的门户,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首先在咽喉、下颌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复制,2~3 d形成病毒血症,随后的2~3 d首次出现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导致病毒到达全身的淋巴器官脾脏、骨髓和胃肠道及呼吸系统的黏膜继续增殖[5]。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1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PPR分为3个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温和型[6]。

4.1.1 最急性型 多见于幼龄羊,潜伏期仅有2 d,表现为体温升高(41~43 ℃),很快表现精神沉郁、被毛逆立、食饮欲减退或废绝,口腔和眼睛流出黏液性分泌物。疾病第一天可见便秘,紧接着非常快地出现水样腹泻,整个病程自出现体温升高到死亡不超过5~6 d,最急性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可达100%。

4.1.2 急性型 与牛瘟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潜伏期3~4 d。初期,与最急性型表现相似,缺乏明显症状。表现为发热急,高达41℃ 以上,可持续3~5 d,发热1~2 d后,患病动物精神沉郁、食饮欲减退或废绝、鼻镜干燥,嘴和眼黏膜潮红,嘴唇、面颊内面和舌面上部因黏膜坏死而出现针尖大小的灰色区域,呈弥漫性分布。继而眼睛、鼻子和口腔分泌大量黏液并逐渐变成黄色脓性黏稠状。分泌物使上腭和眼下被毛潮湿,干燥后使眼睑黏连,堵塞鼻孔,导致呼吸困难,可出现眼炎,有的甚至失明。后期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溃疡,覆盖白色的坏死组织被死亡的细胞覆盖,以至口腔黏膜完全被厚的干酪样物质附着。用手指在牙床和上腭轻轻摩擦,可采到含有病理组织碎片的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发病后期常出现出血性腹泻,开始时粪便变软,然后水便,有时含有内脏组织坏死碎片和血液。随之动物脱水、衰弱、呼吸困难、鼻孔开张,舌伸出,体温下降,眼球凹陷,常在发病后5~10 d脱水而死,咳嗽、胸部罗啰以及腹式呼吸也常发生,表现出肺炎症状[7]。一个常见的特点是,疾病的晚期在鼻、口周围有小结节形成,但确切的原因还不清楚 。

4.1.3 温和型 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轻微短暂的发热,有时可见眼睛和鼻腔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并在鼻孔周围结痂。

4.2 病理变化

病变与牛瘟相似,眼部可见结膜炎,弥散性卡他性炎症。肠炎,胃肠道大面积坏死,糜烂性损伤从嘴延伸到瘤胃、网胃交接处;皱胃呈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刨面红色出血;小肠一般有中度损伤,呈现有限的出血性条纹;大肠、盲肠、结肠有小的红色出血点,时间稍长汇合在一起,呈现“斑马纹”样特征性线状条纹。支气管和肺脏出现干酪样病灶,肺脏表面、支气管黏膜等有出血点。所有上皮组织的多核巨细胞(合胞体)和淋巴结一样能够观察到感染,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可见核固缩和核破裂导致淋巴细胞坏死。在舌唇和软腭出现包涵体,在肺炎肺泡腔出现合胞体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内出现胞浆包涵体,PPRV对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性,一般能在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形成具有特征性的嗜伊红胞浆包涵体。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坏死,具有诊断价值。

5 诊断方法

目前,已经研究出许多检测方法针对PPRV感染的诊断。这些方法包括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病毒中和实验(VN)等。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研制出许多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也是近几年国外应用的主要检测方法,其中C-ELISA和PCR方法已经成为OIE规定的检测标准方法。

5.1 初步诊断

根据动物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畜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解剖变化等特点可以进行初步诊断。但是必须注意牛瘟(RP)、口蹄疫(FMD)、蓝舌病(BT)、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性肺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5.2.1 样品采集 实验室样品可以采集病畜的眼下结膜、鼻腔以及直肠黏膜等部位的分泌物棉拭子,也可采集凝固的血液或加抗凝剂的全血。病畜剖解后可无菌采集有典型病变的组织样品,如肠系膜或支气管淋巴结以及肺脏、脾脏、扁桃体等器官组织[8]。

5.2.2 病毒的分离 样品采集后可以用原代羔羊肾细胞或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分离培养病毒。PPRV产生的CPE要在接种细胞培养后的5~6 d才能够出现,具体表现为细胞变圆、收缩,形成多核巨细胞体,有的出现核内包涵体,部分细胞形成空泡。由于CPE出现的较慢,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般在细胞培养4~5 d后应进行盲传继代。

5.2.3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 该试验所用的标准PPR病毒抗原是由肠系膜或支气管淋巴结、脾脏或肺组织材料加一定的缓冲液配制而成;所用的标准抗血清是以5 mL含有104TCID50/mL的PPRV高免绵羊,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在最后一次注射后5~7 d时采血,提取血清制备而成的。Obi tu等采用PPRV的细胞适应毒接种兔子制备的抗PPRV高免血清进行AGID试验,能够与麻疹病毒属的其他3种病毒发生交叉反应,但是如果将其进行1︰100稀释以后,则仅和其同源的PPRV呈阳性反应。这是一种相对简单、快速和廉价的检测方法。但是它的敏感性较低,不能检测微量抗原,因此也就不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9]。

5.2.4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 据报道,应用PPRV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PPR感染发病的早期和后期病料中的病毒抗原,并且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对PPR和RP进行鉴别诊断。

5.2.5 病毒中和试验(VN) VN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以鉴别PPRV和RPV,也可以鉴别PPRV的不同毒株之间的差异。但是VN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耗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0~12 d才能得到结果;需要细胞培养病毒及无菌的试验样品;浪费人力,很难实现大规模样品的监测。因此这种方法在野外条件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使用起来十分的不便。

5.2.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应用ELISA方法监测血清的方法已经十分的成熟,而且有多种试验方法。间接ELISA方法就是将抗原吸附在酶标板上,然后加入PPRV的病毒特异性血清孵育,最后加入酶结合物和底物监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待检材料中的其他蛋白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免疫捕获ELISA(夹心ELISA)方法可以更为精确的检测,即将待检样品首先和特异性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随后被预先包被在酶标板上的二抗(捕获抗体)所结合,再按常规的方法加酶结合物和底物等进

行[10]。

6 国内外研究进展

6.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我国对小反刍兽疫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随着SARS、禽流感等几次大规模国际性人畜传染病的暴发,PPR在我国周边地区的蔓延引起了国内的重视。近年来,中国检疫检验科学研究院、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单位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以检验检疫技术为主,建立了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的方法和进行N、H 基因的克隆和原核以及真核表达。其后又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巢式PCR技术,在第一次PCR产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PCR,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

6.2 国际研究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国际上在小反刍兽疫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以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印度新德里和班加罗尔的几个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英国科学家Bailey等公布了第一个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并发现PPRV在核酸水平上与RPV非常相似,但在多肽结构上却更接近于DMV,这为构建感染性克隆、基因功能组学、PCR引物设计,病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韩国科学家于2005年,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缺失变异株对PPRV核衣壳蛋白(N 蛋白)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4个抗原性区域(A—I,A一Ⅱ,C-I,C-II)。有学者研究发现Marmo-set B95a细胞可以替代Vero细胞来增殖PPRV。Marmoset B95a是一种E-B病毒改造的狨猴B淋巴细胞的衍生细胞系,它比一般所用的Vero细胞更利于麻疹病毒属的繁殖与分离,这对于PPRV 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用的工具。

7 PPR的控制与预防

控制小反刍兽疫在我国的传播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三个方面入手。目前传染源主要是在国外和我国的地区,因此当前控制小反刍兽疫在我国大范围内暴发是首要的任务。在疫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必要时,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动物检疫消毒站和临时监督检查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设置。

目前,世界各国对PPR的治疗仍无有效的方法,对于已经发病的动物可以采用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以及磺胺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防止细菌等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对于发病的疫区,再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被动免疫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对于从未发生过PPR的国家和地区,应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措施,快速建立疫区隔离带,扑杀已感染的动物,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防制PPR的主要措施就是进行疫苗免疫接种。由于PPRV和RPV之间的抗原相关性很强,可用RP组织培养的疫苗对绵羊、山羊进行免疫,产生的抗RP抗体能够很好的抵抗PPR野毒株的攻击,但是这种方法不利于全球牛瘟消灭计划的实施。

因此,有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究出PPRV/RPV的嵌合体疫苗,即利用PPRV的糖蛋白基因取代RPV表面的相应糖蛋白基因。这种方法构建的疫苗,对PPRV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且用ELISA方法不能检出免疫血清中RPV非抗体,也有助于对这两种疾病进行血清学监控。由于我国已经发生PPR疫情,必须做好边界接壤地区的动物检疫,各口岸对进境的动物也要严格检疫,发现感染动物必须立即隔离扑杀、焚烧尸体,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小反刍兽疫经典的常规诊断方法已经十分成熟,目前常用的ELISA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也已经建立,并且都已成功开发了相关的试剂盒。涉及到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相关研究比较困难,且需要在P3级以上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才可以进行。因此建立一个方便、快速、安全、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该病的研究和预防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8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PPRV是RPV的变异毒株,只是丧失了对牛的致病力,而仅对小反刍兽有致病作用,加上RP和PPR能够产生交叉免疫保护,可以用RP疫苗预防PPR。因此,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忽略了对PPR的研究,特别是忽视了PPRV的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印度就曾发生过因牛接种RP活疫苗导致羊暴发小反刍兽疫的疫情。用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在疫病发生时可减少疫病的传播,但是对已发病的病畜无作用。因此,当前必须积极加强对PPRV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基因组变异特性的研究,同时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检测,进一步明晰致病机理,建立高效、快速的病原检测新方法以及防治等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PPR的免疫机理研究和加强PPR疫苗研究工作,例如高效疫苗株筛选、基因重组疫苗等,早日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为有效防控乃至最终消灭小反刍兽疫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信爱国,杨仁标,向文彬.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 中国预防

医学报,2003,25(2):152-154.

[2] Dhar P,Sreenivasa B P,Barrett T,et al. Recent epidemiology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 [J]. Vet Microbiol,2002,88 (2): 153-159.

[3] 王志亮,包静月,吴晓东,等.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J].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 (8):24-26.

[4] 骆学农,郑亚东,才学鹏.小反刍兽疫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1):994—999.

[5] 蒋 梅,杨仕标,张念祖,等.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J].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增):88-91.

[6] 徐向明,张 泉.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 113-115.

[7] 张喜悦,王志亮,刘春菊,等.小反刍兽疫(PPRV)N蛋白的表达与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学报,2008,28(2) :146-149.

畜牧兽医法规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2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讲,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赢利能力和运营效率中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以及程序。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实现正常的运行,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通过在公司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建立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或职责分工制度的方式,改善经营管理、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保护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以及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这种内部控制行为主要包括公司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等内容,涉及到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几方面相互联系的要素。

控制环境是指对公司氛围的管理控制,这是影响公司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因素的基础。风险评估则是由估算的管理层人员进行风险的辨别,分析对企业经营有影响的内部及外部各项风险情况,识别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并根据分析识别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对公司进行管理。因此,控制活动是公司在确定风险后为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公司为实现企业目标,还必须要进行信息与沟通,对公司的内部及外部信息进行认识、辨别、交流和记录。此外,在公司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对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序进行。由此可见,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控制五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构成了公司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会计内部控制完善的必要性

(一)完善内部控制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本身在其内部进行有效的会计控制,针对会计行为规范化和真实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使得公允的信息产生成为可能,那么针对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而言,对于经营者受托下来的责任完成情况就可以有效的做出正确有效的评价,对于人员的偷懒情况以及缺乏一定的责任心情况,也可以得以有效的减少,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降低成本。

(二)完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内部控制,主要针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给以有效保证,对于企业而言能够保护器整体资产的安全性。在企业当中,内部会计的提出,能够使得会计信息的范围以及其源头,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在实行经济业务或者活动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虚拟以及伪造方面的形成,导致了会计源头信息的失真情况发生。

财政部在进行年度会计质量抽查的时候,将会发现社会中被审查的单位资产以及利润失真度,都会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然而对于所出现的假凭证以及假表格和虚假评估等方面问题,仍然不能够掉以轻心给予忽视,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重视度。然而这些问题在企业当中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会计信息源头失真导致。所以,针对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全面的加强完善,在实际工作当中,想要有力的防止账目失真,那么必须在会计信息源头上进行有力的处理和下工夫。

(三)完善内部控制有利于预防重大审计失败

在实际中进行的重大审计失败,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常见原因是:审计单位中内部控制失去了效果,或者是企业高管人员逾越了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的单位之间有着共同的问题,以及有着职业怀疑等诸多方面原因。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使用的是制度基础审计,也是现代主要的审计方式,这种方式的出现正是基于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将财务报告舞弊减少的前提下得以有效运用。这种审计方法在实践当中的使用,是利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计基础,利用这点有效的决定抽样的规模以及重点方面。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一直以来都只是走表面。尽管董事会、监事会在其中都已经有专门的分配,但是一旦到了实际中,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监督功能就不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董事会在企业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自身所具备的职责也不能得到充分地应用,监控力度必定不会有所作为,针对企业来讲,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没有提上议程,这样的话,财会内部控制监督力度就会减弱很多。在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感觉内部控制只是针对员工行为而言的,而企业领导的行为却没有受到任何的约束和监督,因此,决策权、、亏空公款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职能丧失

当前,很多企业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企业的资产出现大量流失的现象,并且公款私用、盲目投资、伪造会计资料等现象出现的几率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是因为:第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在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上都比较缺乏说服力;第二,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特别是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能在企业中充分地发挥作用。还有一些企业尽管在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需求,但是通常情况下,财会部门机构却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就不能发挥作用。更严重的是在很大一部分企业中并没有设立设计部门,这部分工作都是由领导直接进行管理的。再加上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很高的素质,对于审计业务知识不能有深入的认识。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专业知识不够专业化,与此同时,违背良心,违背会计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针对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造成虚假会计报表的出现,这样的话,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必然会出现,造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只是表面形式,并没有深入落实到实处。

(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会计控制力度不够

当前,企业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还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管理上会出现很多问题,监督制度在其中也不够完善,就算存在这些制度也不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样的话,保管财物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同时财物的流失以及占为己有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科学性的演技手段是比较少见的,这样的话,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不能全面地了解,资金流通也不顺畅,给经营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因为财务监管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使会计和出纳相互帮助在发票或者数据上做手脚,挪用公款等现象时有发生,或者经上级领导的批准,单独为其建立小金库,让会计为其做假账,利用一些公费名义私吞公款,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会计人员在权势面前低头,不能严格遵守会计原则进行办事。

(五)企业内部缺乏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且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执行。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花架子,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

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企业,最终只是在于一个人而言。在资金出现严重短缺的状况下,针对那些没有任何效益的基本建设所运用的流动资金;国有企业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积压,销不出去。不少国有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超过了销售收入的50%,大大超过了正常的储备量,流动资产失去了应有的流动性。

三、加强我国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财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一定要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只针对员工行为而制定的,同时也是针对企业最高管理管理者的行为和权力而制定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就需要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以及公司财务,使财会机构的设立、运行和管理与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相符合,同时还要合理配置公司的财务治理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二)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力度,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机制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管有多么完善,只要不能在实处得到落实,那么也只等于表面形式,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第一,财务内部控制要让企业领导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财务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依据相关的依据和机制,这不仅可以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领导的监督下顺利执行,并且针对企业的不断变化,可以及时地找到适合的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内部审计程序和审计职能在扩大程度上也会发挥很大的帮助,使财务管理理念、方法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在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第三,可以运用奖惩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为行之有效。针对那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不管是处于何种职位和级别上,都应该予以相应的处罚,这样的做法,也可以使想要去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提高警惕。

将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健全并完善起来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应该作为重点提升的内容,使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在经营经验上,还是在财务管理知识水平上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和高度,而正直、爱岗敬业和依照政策法规制度办事是内审人员一定要遵循的几个原则。要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结合社会发展的脚步,将内审人员的知识不断进行创新,而且还要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内审人员才能在自身素质和业务熟练程度上有更大的进步。第二,内部审计队伍一定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独立性进行相应的保障,形成任何部门和权力都不会对其产生影响的局面,这样的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才能得到保障,企业的政策遵循、资产保护和经营监控等方面才能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第三,控制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是尤为重要的,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是内部审计全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但是,当前还是有很多企业将重点放在事后控制上,针对那些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之后监督,通常情况下,事前审计预防风险却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包括事中控制业务的执行情况也没有引起重视。所以,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话,企业经营风险会得到一定的降低,可以使财务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有据可依,得到最好的解决。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一个企业的财会内部控制来讲,财务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遵守程度都可以会对其最终实行和落实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一,要将财务内部控制深入到每一位财务人员心中,让他们明确地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落实过程中,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和义务;第二,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应该是企业所重视的内容,例如,定期对会计人员培训培训相关专业知识,使财务人员充分地掌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也需要对国家最新的政策进行了解。第三,要让财会人员充分地掌握法律知识,使他们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当前,很多企业只为了谋取眼前的利益,而在会计报表上造假,使其失去真实性,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就应该时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并且要让企业领导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样的做法会影响的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从而使这样的问题降低发生的几率,使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四、总结

总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讲,是尤为重要的。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其中占据稳定的地位,就需要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并且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殷治平.试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和防治[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10).

[2]唐庆礼.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06).

[3]刘明辉,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