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助农服务工作总结

银行助农服务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助农服务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助农服务工作总结

银行助农服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并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从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关注民生,为民解困”为宗旨,坚持以政府为引导。

(二)主要目标

年,计划改造泥草房20116户,其中:一般户16632户,困难户3484户(包括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基本解决农村泥草房问题。

(三)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节约高效。要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制订农村泥草房改造规划,实行整村推进。采取就地翻建、政策减免、社会帮扶、群众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节约集约用地,降低建房成本。

2.示范引导,循序渐进。首先在经济基础好、砖瓦率较高和群众积极性高的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村搞好试点,进而引导带动和重点解决那些收入水平低、泥草房多和改造难度大的村屯。既体现对生活条件刚刚改善而又并不宽裕农户的扶持,又兼顾对收入低、生活困难农户的特殊照顾。

3.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开展农村泥草房的改造,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计划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实行民建公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搞强迫命令。

4.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改造农村困难户的泥草房,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因户而异,可采取修的以修复为主,可拆除的以砖瓦结构为主,条件好的农户可建大面积独门独房,困难户可建小面积连体房。

5.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要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要对扶持农村发展的各项资金和优惠政策进行整合,形成合力,推进农村泥草房的改造。

6.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农村困难户的界定和补助标准确定,必须严格履行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张榜公示、领导审批的程序,坚持标准和条件,防止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泥草房改造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切实维护泥草房改造户的利益,真正做到取信于民、让利于民、服务于民。

二、实施进度及标准

(一)实施进度

按照全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总体目标,改造工作采取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1.试点启动阶段为体现示范性和带动性,拟优先选择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鹿乡镇启动试点工作。

2.全面建设阶段试点阶段的基础上,对全区所有泥草房改造进行逐步推进。

3.收尾验收阶段全部完成所有泥草房改造工作,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进行全面总结、验收。

(二)建设标准

1.改造条件

本着“就房建房”原则,泥草房改造户必须有住房;

必须是年年底前户籍统计的本村户,而且能长期居住的农户;

农村贫困户要以民政部门认定的住户为准;

两户或多户住一栋的要以房屋产权人为准,只允许建一栋,其余户及非农户不在改造范畴之内。

2.建设标准

根据现阶段我区农村户均住房面积和结构,此次泥草房改造按户均40--60平方米安排,单位成本原则上不超过550元/平方米。民政部门认定的困难户原则上不超过40平方米个别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和2人以下的家庭,应通过连建的方式适当控制建设标准。农户有特殊需要、个人有能力筹措部分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建设标准。

三、试点安排

(一)时间安排

年启动试点工作。具体安排,月中旬完成组织动员和思想发动工作,组织编制泥草房改造规划;月下旬试点乡镇摸清底数;月协调资金,筹备物资。年月组织建设,月做好试点工作总结

(二)试点范围

根据省、市要求,区拟在省级新农村试点镇鹿乡镇启动试点,户数300户左右。

(三)补助标准

试点阶段,省政府按户均2000元的标准对困难户的泥草房改造给予试点资金补助,区参照省补助标准安排地方配套(包括资金、物资及政策减免)同时,积极争取市配套补助资金。对于省民政厅认定的农村分散五保户,重点优扶对象和低保户等困难户,每户按标准给予补助。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保证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有序推进,成立市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常务副组长,计经局、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区委宣传部、区计经局、民政局、财政局、监察局、国土分局、建设局、规划分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审计局、地税局、科技局、信用联社、残联、区慈善会、各乡镇(街)等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计经局。切实加强对这项工程的组织领导,为全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乡村两级都要按照区里的做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区域,同步推进。

(二)广辟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和积极因素,全力支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坚持以农民个人投入为主,区、乡政府以适当方式进行补贴;三是积极协调银行贷款,主要解决农民自有资金不足;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建;五是采取包保办法,形成结对子帮扶体系;六是健全群众互助机制,组织开展带动互助与义务帮工活动,促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工作的快速推进。

(三)履行程序,严格管理。要严格履行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审批程序。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发改委)制定的全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全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各乡镇(街)补助户数、补助标准。为防止出现补助资金到位不建房、个别困难户变卖建房物资等现象发生,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政府补助要由困难户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困难户泥草房补助资金申请表》经入户调查核实和村民主评议,张榜公示7天无异议,经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报市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要切实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吉林省农村泥草房改造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专户专款专用,实行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抵扣。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困难户领取建房资金(物资)后镇村要再次上榜公示。泥草房改造农户以划线、打基础作为项目启动的标志,完成后给予拨付补助资金。同时,改造农户必须明确完成时限及改造标准。

(四)制定政策,全力扶持。要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制定扶持泥草房改造的优惠政策,形成举全区之力共同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氛围。对列入泥草房改造规划的农户,原则上在农户原有宅基地上推倒重建,如确需重新选址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经依法批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耕地的占一补一”可免缴耕地开垦费。对实行拆旧建新、集中建房,进行废弃地和宅基地复垦整理能够增加耕地的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给予必要扶持。列入此次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项目,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提倡并鼓励建材企业,对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农户,建筑材料价格上给予优惠。各部门要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实行集中一条龙办公,提供绿色审批通道,提倡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代办制。区各部门的扶贫包保对象和资金,要重点向泥草房改造困难户倾斜。

(五)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按照省、市要求,泥草房改造工程住房、资金、权利、责任都落实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乡镇(街)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对已列入改造计划的农户,根据收入水平,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持和补助办法。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改造推进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务。

计经部门负责做好全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综合平衡和组织协调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抓好各项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做好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实施的监察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的调查核实和组织建设工作。

建设、规划部门要加强对泥草房改造的审批和规划以及建设指导,负责建筑设计、标准制定以及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尤其要做好对抗震设防区泥草房改造房屋的抗震技术指导工作,引导农民建设抗震安全的农居。

农业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负责落实好试点镇和试点村的泥草房改造任务。新农村建设资金,重点扶持泥草房改造。

林业部门对因改造泥草房需使用已到期更新的农户自有林和集体所有林,优先审批采伐指标,用于泥草房改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免收费用。

水利部门负责研究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衔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内,优先做好泥草房改造困难户的自来水入户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落实好泥草房改造宅基地审批和土地整理复垦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做好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资金的审计工作。

地税部门负责做好农村泥草房改造安民工程有关优惠政策。

科技部门负责结合泥草房改造,做好农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农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信用联社负责融通资金,对农村泥草房改造中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优先提供贷款,研究泥草房改造中小额信贷政策。

残联要结合中央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项目,与民政部门配合做好农村残疾人泥草房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

慈善会负责做好慈善救助的发动和组织工作,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支持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