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托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托物言志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托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的诗句范文第1篇

古典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简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古诗的表达技巧很多,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双关、反问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古诗中常见艺术手法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反问、设问、通感、借代、双关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到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考查的重点是描写和抒情。其中,描写主要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工笔(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和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细节描写等。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①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②渲染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③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这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④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⑤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多是实写;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⑥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托物言志的诗句范文第2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运用四步学诗法学习古诗,能凭借语言文字、背景点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3.情感态度:学习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诗词有韵(读出韵律美、节奏美)

1.教师板书、学生书空题目“石灰吟”,重点强调“吟”的读音和写法。学生齐读诗题。

2.提问:你认识石灰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吟,又怎么理解?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石灰:白白的墙壁就是用石灰刷就的。出示图片丰富了解。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生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过渡:这洁白的石灰之前可是经历过无比艰难的生活,让我们到诗中去了一看究竟。

3.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读准、尝试读出节奏。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问号标注。

4.检查自读情况:

一读,随文识字:指名板演“锤”“焚”,学生纠正,教师板演,学生介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想象生词含义,学生描红。

二读,找出韵脚,读出节奏,指名朗读,

三读,个性朗读,达到熟练,齐读。

这一环节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尊重个性差异的同时“授之以渔”,提供给学生一种学法,一种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法可依”。不少于四次的听读和阅读,践行了“以读为本”的理念。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向我们讲述的是什么呢?

(二)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1.小组交流说读懂的句子,探究疑惑之处。教师巡视点拨。

过渡:圣贤教导我们“默读便于思考”而“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批注。

2.出示默读要求:读到“千锤万击”,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你想到( )的画面。你感受到石灰( )。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图片)“当、当、当”山谷传来震耳欲聋的敲击声,让人惊心动魄,石灰石忍受着、忍受着这“千锤万击”的痛苦,它咬紧牙关不逃避、不屈服,再来读这句――“千锤万击出深山,”(语气铿锵有力)

(2)播放视频:石灰在烈火中煎熬、坚持,蜕变成洁白的颜色,这洁白的石灰石在水中沸腾,发出咕咕的响声,人若接触轻则烫伤,重则伤命。石灰粉身碎骨,化作洁白的石灰。接着读“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读出高昂、坚定的语气。

4.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石灰说( )!

5.齐读: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石灰洁身自好的追求吧。

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分享收获,解决疑难。在默读中想象,想象中朗读,朗读中体味,并随时批注,较好地达到了“能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的目的。尤其能很好地“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意境感悟(明了意境,合三为一)

1.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2.走近诗人。学生交流于谦相关资料。教师解读背景。

3.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言为心声”,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

4.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5.集体交流。教师点拨:“诗言志”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6.播放音乐,指名配乐朗读。小组赛读,最后诵读。

7.师生总结: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正是于谦自己人生追求、高尚人格的写照。这种借事物来表达志向的写法被称为――托物言志。

此处带领学生重温作者,解读写作背景,为学生、文本与作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诗词意境的感悟便水到渠成。最后,引导学生领悟诗作的表达方法,遵循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诗作欣赏

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有很多:

咏 煤 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的意思是: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只要能为人类造福,一切牺牲在所不辞。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五)作业

1.做一期以“于谦”为主题的手抄报。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背诵其中的两首。

板书设计:

石 灰 吟

颜色 志向

托物言志的诗句范文第3篇

阅读诗歌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诗题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进而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或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

把握意象。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等。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入大脑,融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写出了诗人自愿隐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进入意境。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之情的融合,简言之便是情景交融。古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缘情布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概言之便是用特定的景抒发特定的情,或者说根据特定的情选用特定的景。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其中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所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如,读着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诗句,眼前便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伫立雪中,深情地目送着友人越行越远;在“山回”处,路一转,背影便消失在茫茫的风雪中,望“君”不见,只见雪地上延伸着一串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诗人望着这串蹄印出神,久久不动。然而这雪地上的蹄印,也由清晰变为模糊,随即被“北风”一扫而平了;可诗人心中的“蹄印”却一直非常清晰,且一直延伸着。这样的意境幽远而又耐人寻味。

品析语言和技巧。品味语言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炼字――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进行仔细揣摩,以品味其妙;二是语言风格――直白与含蓄,质朴与绮丽,沉郁与豪放等。赏析技巧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二是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互文、通感、用典等;三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衬托、对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托物言志的诗句范文第4篇

近几年来古代诗歌鉴赏在考试中由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的转变,考生中出现了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摆不正读诗与做题的关系。其实,一首诗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去做题,才准确可靠。下面我就怎样鉴赏古代诗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背景,译全诗

这一点在考试中往往被考生忽略,觉得无关紧要。其实在诗歌鉴赏题附有出处和作者介绍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先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背景,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全诗所表达的思想。另外,原诗后的注解也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考生扫除语言障碍,清除难点,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全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译出诗歌大意,做到对全诗有个初步了解。这是诗歌鉴赏必须迈出的关键的一步。

二、理解词义

诗的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词句入手。面对一首新诗,首先碰到的困难是词义的理解。词义弄不懂,当然谈不上欣赏。教学中,应发动学生,调集以前所学的古汉语知识、修辞手法以及特殊意象的内涵,去感知诗歌内容,破解阅读中有难度的地方。只有克服了语言障碍,才能“登堂入室”,进而领略诗的意境;如若对语义不甚了了,那就好比入宝山而空回。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力图降低难度,化深奥为浅显,给学生创设一个台阶。

1.借助词语的已知义

杜甫的《月夜》诗,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未解”二字可能成为阅读障碍。引导学生回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由此推断“未解”是“天真无知”之意。教《孔雀东南飞》时,出现了“可怜”一词,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身上衣正单”,通过比较判定。

2.利用修辞推测

修辞方法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对比、衬托等,这里主要说说借代。

3、品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描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晓看红湿,花重锦官城”。(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三、感受诗歌形象,体会思想情感

诗歌具有形象性,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爱国、思乡、怀亲、恋友等。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四、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押韵与平仄,富有音乐美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像的功能,有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通过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很容易把人带入一个诗化的境界,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一定的篇目进行朗诵训练,使学生通过朗诵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大意,把握作品主题,以达到对作品的真正掌握。例如教学《春望》我们要通过朗诵去把作者在国家分裂、山河破碎时内心的那一种忧国忧民、伤心感怀之情表现出来,而在朗诵《望岳》时我们就要把作者那一种对泰山的赞美与自己的雄心壮志表现出来。诗是诉诸人的感情的,只有多读,思想感情才能跟诗人接近,才能“入境”。

托物言志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34-02

诗歌鉴赏作为各地高考的必考题,虽然分数不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难倒了大批量考生。更多的现象是,咋一眼看上去,似乎很容易理解,可认真研读完后,特别是看到题目后,往往有无从着笔,大有“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之遗恨。本文就这一现象提出以下三三式答题策略,以飨广大考生。

一、严格答题三步骤

A、万能型步骤

第一、意象 关键词(动形)――画面特征

第二、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

第三、思想感情(意境、哲理)

例1:(2010福建省检试卷)

西江晚泊

茫茫霭霭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题目:本诗写景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请做简要分析.

答:(1)前两句雾霭、柳浦、桑村等意象构成一幅江岸桑村的朦胧之景。(2)后两句动静结合,由静入动,极富动感,写出了“鼓声远传、归船落帆、水禽翻飞”的美妙景致。(3)表达出作者对晚泊水乡的惊喜之情。

例2:(2010福建省高考试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题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1)“山翁、残花”的意象结合题目明示的“隐者”自然得出:“独居、隐逸、无人问津的生活画面”。(2)表现手法上显然是典型的烘托或衬托。运用萧条、冷落的画面烘托出隐者的孤高、脱俗形象。(3)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可对照标准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B、练字型步骤:

第一、解释该词的本义以及在诗句中的含义。

第二、结合表现手法描摹该词所在诗句(结合诗句分析)

第三、思想感情(意境)

例:分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的妙处?

答:(1)敲字是敲击、叩击的意思,在诗句中意为用手轻轻的叩门。(2)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传神地描摹出深夜月光下僧人轻轻敲击庙门的情景。(3)传达出了一片恬静、祥和的意境(氛围)。

二、掌握三大类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

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2、描写类表现手法:

①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②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③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④对比。

⑤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一般不用)

⑥欣赏角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

⑦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3、修辞类表现手法

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比喻、拟人、夸张、用典

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此外还有对比、借代、互文、通感、双关、设问、反问、反语等。

4、几个重点表现手法概念阐释

(一)虚实。这是古人论述文章时常用的概念,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拓展诗歌的意境。

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

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 ,

“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

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

雕栏玉砌应犹在(虚),只是朱颜改(虚)”,

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

又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常见的有:

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

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惊人、动人和感人”音乐效果,即音乐的美妙惊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三)用典 。关于用典(包括使用成语)存在着不少争议,其实它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例如我们提到卢沟桥,不是想起,就是想起卢沟晓月;提到高山流水,就要想起伯牙和琴。这样省去了很多解释,包含了很多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压缩。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

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三、做到三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

特别关注:有无作者的生平背景注释直接关系到诗歌主旨的把握。

例:(福州三中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夜半闻横管

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

题目: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简述诗歌寄托的思想感情?

分析:(1)看标题。关键词“夜半”,夜深人静,只有诗人无法入眠,说明其内心的孤寂,闻笛声,以声衬静,足见悲凉、凄清。(2)看作者。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可见其受小人排挤,不被重用的孤独。(3)看注解。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中原与南宋偏安一隅比较,自然得出家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