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师的画像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师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首先我要表达我由衷的感谢,是你让我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启示,你在每节课之前认真的备课,在上课的时候也具有严谨和仔细的工作态度,为我们认真的讲解知识点,在课下的时候也会经常叫同学到办公室里1对1的辅助来教一些题目。你总是很担心的为我们解答疑惑,并且提倡我们要多问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
你每次都认真的出试卷,出一些网上找不到的题来考验我们。并且在考试时认真监考,在考试后认真的批改试卷,总结出我们班同学集中不会的题目,进行仔细的讲解,并且在上课讲解的时候让我们踊跃的提出问题。你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感谢,是你让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也让我获得了更多学习的快乐。
你还经常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有趣。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同学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让同学更加了解老师,让老师更加了解同学的个性和特点。这些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但同时我也要给你说说我的建议。我希望您在学习中能够对同学们一视同仁,我发现有时候一些好学生犯错误,您并没有很在意,而一些坏学生犯了跟好学生同样的错误明确很严厉的批评他,甚至让他罚站。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学习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犯了错就是犯了错,无论是好学生和坏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方式和态度对待。
我还要说你的教学很有效果,但是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多余。我觉得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高效率,不用太在意形式上的东西,如果将这些形式上的累赘去掉,也许我们班能够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习。
祁门县芦溪中心学校六年级 陈璐
题记:有一种花儿,它不怕狂风暴,不畏严寒酷暑,不用花费一分一毛,不费一点力气,只要你愿意,它就能盛开,它有着它的专属地盘,就是——人们的脸蛋,而它则是最美的花——笑。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换了新的语文老师,她的名字叫郑海燕,是一个脸上始终带着灿烂微笑的年轻女老师。每次看到她,我都会陶醉在她那像花儿一样绽放的微笑中。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语文课上,郑海燕老师用她妙趣横生的语言,诙谐幽默的动作为我们演绎了一个青年“窃读”时那种“很快乐也很惧怕”的精神状态后,请我们畅谈自己学习的感受。两位平时就善于讲话的同学很大方地用自己的发言换来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掌声后,教室里豁然安静了下来。
“下面我们请陈璐同学说自己的感受!”郑海燕老师似乎看出我的小心思,便微笑着走近我。“我……我……我觉得……”一向胆小羞怯的我紧张得舌头直打结,一句完整话都没说出来。“没关系,别紧张,再说一遍好吗?”郑海燕老师来到我的身旁,微笑地看着我,还把一只手温柔地放在我的头上,轻轻抚摸着,“同学们,给点鼓励的掌声好吗?”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我长舒一口气,一字一句地满满说出我的感受:“我觉得他是一个心中有书,用心读书的人,我要向他学习,做一只花海里快乐汲取的勤劳小蜜蜂!”“陈璐,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真是一只嗅觉非凡、独具慧眼的小蜜蜂呀!见解独到,语言生动。”郑海燕老师高兴地笑着,“掌声在哪里?”在郑海燕老师的带领下,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我则沉浸在了郑海燕老师的微笑里久久无法平静……
这是我此生都不会忘记的一堂语文课,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是郑海燕老师那鼓励与褒奖的微笑,就不会有同学们那两次热烈的掌声,也就更不会有现在这个伶牙俐齿善于发言的我了。
林老师说:“这堂课我们进行一次小练笔:给一个你最熟悉的同学‘画’个‘像’。记住,一定要抓住特征,但不要点出他的名字。写好了,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猜猜看。猜对了,你就成功了。”
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在说:这还不容易,小菜一碟!
十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陆续举起手来。
小羽首先给同学“画像”:
“有个同学,论个头全班数他最高,论力气全班数他最大。他的身板结结实实,长得虎头虎脑。他是我们学校篮球队的中锋,跟别的学校打球,他抢的篮板球最多,是主要的得分手,所以他就得到了一个‘小姚明’的绰号。同学们,我写的是谁?”
“丁力!”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
“OK,你成功了!”林老师夸赞道。
“他这样写,违背了老师的要求。”刘红不以为然地说。
“怎么违背了要求?”
“他虽然没有点出丁力的名字,但说了丁力的绰号,这不是变相点名吗?”
“嗯,有道理。谁再来读?注意,可不要再变相点名哟!”
小洁站起来为同学“画像”:
“我有一个好朋友,长得瘦巴巴的,喜欢穿一件红色的滑雪衫。她走起路来像一阵风,脑后的‘马尾巴’也跟着有节奏地晃动着。她在课堂上发言声音小得像蚊子,离得稍远的同学便听不清……”
“王小萌!王小萌!”没等小洁念完,大家就喊开了。
小羽是小莉的表哥,他看小莉没举手,就频频给她递眼色,小莉却只当没看见。
随后又有五六个同学站起来“画像”,都被大家猜中了。
林老师问:“为什么这几个同学‘画’的‘像’都被猜中了?”
“因为他们‘画’得的确很像。”
“他们为什么能够‘画’得像呢?”
“因为大家几乎天天生活在一起,彼此都很熟悉,即使闭起眼睛来,也能想象得出各人的音容笑貌。”
“因为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细心体味,抓住了同学的特点。”
一下课小羽就去问小莉:“我看你已经写好了,为什么不读给大家听听?”
小莉笑着说:“还说呢,我写丁力,偏偏你也写丁力。你写得那么棒,我还读个啥?”
小羽拿起小莉的作文本读了起来:
“我们班有个同学,个子高高的,坐在最后一排。他干活勤快,是个热心人。每次班级大扫除,爬高上低的活儿几乎都叫他一个人包了。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个儿高,还是我来!’有一次,有个同学跑步不小心崴了脚,疼得厉害,没法回家。他二话没说,背起这位同学就大步流星地往外走,一直把他送到了家。”
小羽惋惜地说:“写得不错嘛!一个人的特点不只限于一个方面。我写的是他的外貌和他喜欢体育活动的一面,而你则着重写了他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的一面。如果咱们两个人的作文合在一起,不就是――咱们刚学的一个成语,叫什么来着?”
【教学过程】
一、走近陶校长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放飞蜻蜓》。2.上节课,我们知道,孩子们在陶行知的启发引导下放飞了蜻蜓,假如陶行知做你的老师,你会喜欢吗?
自主学习:1.指导自学:到文中找找根据,有的句子把它划下来,待会联系具体的句子和我们交流。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读书收获。
预设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引导学生体会商量的口吻的并通过一个标点体会句子的意境。
预设二: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引导学生关注到两处细节,体会陶校长的慈爱。
点拨比较:老师把这一句改一下――“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立刻快步向前,大声地对翠贞说:‘翠贞,快停下,蜻蜓不能捉!’”可以吗?
小结收获:陶先生在和孩子们聊天时,一步步引导启发孩子们,而不是直接训斥。谁愿意再读读这两句话?
3.老师从课文中也找出几个方面,和大家说的差不多。第一条谁读?这是他对孩子的关爱。这是他对孩子的尊重。这是他善于启发。这是他知识渊博。由此看来,作者写文章的,我们读文章,我们写文章都可以这样:(读)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去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4.作者这样写,陶行知就亲切地走到了我们面前,他(引读)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善于启发、知识渊博。
二、了解蜻蜓
1.说到蜻蜓的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简洁地说一说蜻蜓哪些方面的知识吗?(板书)略
2.如果我们把蜻蜓的这些知识用自述的方式写出来,肯定很好玩。我们上学期学过写自述的,还记得哪些注意点吗?(第一人称、有趣等)
3.同学们说的很好,周老师也有个建议,一起读一读:理清自述的顺序。
合作学习:提出问题:你们看,这是课文中描写蜻蜓顺序的,老师这儿也有三种选择,作为自述,到底是哪个顺序更恰当呢?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1)刚才说的几个方面,老师把它的名字改了改。出示:我的自画像
我的奇功能,我的真本领。
“我的自画像”就是外形,“我的奇功能”就是尾巴和眼睛的功能,“我的真本领”也就是吃害虫,有趣多了吧!
(2)周老师尝试着写了第一部分我的自画像,读一读,读着周老师写的自画像,有什么感觉?出示:我是一只蜻蜓,酷爱飞行。阳光下,我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真潇洒!比较原文,看周老师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有趣、亲切、像朋友一样,离我们很近,在我们身边)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写自述的时候,还要力求语言的亲切。
三、学习单学习
明确要求:现在就拿出学习单,任选尾巴、眼睛的功能和吃害虫部分,可以改,可以删,可以添,只要语言亲切,有趣,让我们喜欢上蜻蜓就可以了。
指导写作:请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自述”。我想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你,你怎么想到这样写的?你有什么用意吗?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瞧,这位同学修改的自述就融入了他的智慧和理解,相信咱们班诞生了更优秀的自述,让我们在组内分享每个人的佳作。
组内分享: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读他们写的蜻蜓自述,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学习单,看看他们在哪些地方做了改,做了删,做了添,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待会采访他们,为什么这样写呢?
通过“我的自画像”、“我的奇功能”、“我的真本领”,蜻蜓就把自己介绍给了大家,老师觉得在自述的结尾可以来说说他的心里话。蜻蜓的心里话应该对谁说?那它会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在横线上写一写。
四、品读细节描写
1.写自述是不是有意思呀,学语文也可以这样有意义。这篇课文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谁来读读文章的开头?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捉蜻蜓
2.而后经过陶行知先生耐心的启发引导,小伙伴们认识到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最后――(生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放蜻蜓一个捉蜻蜓,一个放蜻蜓,哪个写的详细?
我们来研究研究写得详细的句子,作者抓住几个小细节来写的?在书上圈画出来;交流。
言语实践:用细节来描写,你会吗?我们也来写一写。出示:
坐过山车之前的“害怕”:
排好队,抬头望着过山车在空中大幅度的翻滚,耳边传来同学们的一声声尖叫,我( )。
交流:你坐过山车的害怕,是选取哪些小细节来写呢?选择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文字。
评议:小作者的小细节像不像?你欣赏哪里的描写?
总结:写的细、写得像,就是写得好!重要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66-01
新课标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而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批改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应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或家长的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妙句赏析,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的完成应在作文评讲之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优化评讲过程入手,以赏读为重点,以赏析为亮点,以赏写为要点,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激发其写作热情,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树立学生写作信心、激发写作动力的良好途径。
2.自改自评,张扬学生鲜活的个性。
儿童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将越大。学生在每次习作后,让他们重温习作要求,教师选择几篇习作在班内交流,通过比较,学生会自觉地审视自己的习作,形成内在的心理评价。此时,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会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一些毛病,着手进行修改;而习作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许只关注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之类的内容,对习作的整体结构难以把握。鉴于此类情况,教师可让前者作自评发言,以期对后者的写作有所启发。如在描写“给教师画像”一文中,一位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习作:“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我觉得自己写老师的事例太老套了,一点儿也没新意,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这种内在反省的效果比一味地说教要好得多。
3.互改互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互评互改”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整体发展。学生完成作文互批互改后,可以随机抽取,让全体学生浏览,再各自就文章及修改发表自己的评改意见,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还可以评讲学生修改成功的例文,让学生谈修改的体会。教师在指导学生互评互改时,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让学生在相互交谈中渐渐喜欢上写作。互批互改的过程,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通过互相的沟通、启发,学生学会了合作与评改,在相互的探讨中找到了作文评改方法。
4.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作文技能。
作为教师,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善于评改,让学生获得经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对习作《咱们班的老师》一文评讲时,学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这几篇作文都抓住了老师们的特点来写,而且所选事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真实可信。”“老师们有个性,我们的语言也要有个性。”……针对学生的发言,我见缝插针,有的放矢地进行评点。课堂上,我常引用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话“敢于表现自己优点的人是可爱的,敢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是可敬的,而只有改正了缺点的人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长”来鼓励学生,使他们在共同评价时不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5.家长参评,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能鼓励家长以成人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习作,也许会另有收获。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可以借助评改学生作文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发现孩子在作文写作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既促进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又使校内的教育得到拓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