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俗文学

通俗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俗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俗文学范文第1篇

(一)真情流露的本色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美在于,对图书内容以真情评介,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做到了以情唤情。比如,针对于《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汤显祖谓之“其填词皆尚真色,……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可见,批评的内容为真情所致。在《(太霞新奏)序》中,冯梦龙也表达出“发于中情,自然而然故也。”的看法,主张批评要以“真”为要则,做到真情流露。明代批评家在“真情”理念的支持下,推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在明代批评家而言,“真情”并不仅仅是指实情感,更多的是对自然物的追求,可谓是对宋明理学的对抗,也突出了明朝通俗文学中倡导人性解放的一面。

(二)寓教于乐的娱情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所强调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更多地体现为教育性,但是却具有娱乐色彩。比如,在对《隋炀帝艳史题辞》批评中,委蛇居士提出了文学批评不仅要“振励世俗”,还要“娱悦耳目”。但是,在批评家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的时候,会从主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评述,根据文学作品的性质选择批评的侧重点。批评家如果对于文学作品以娱乐定位,在批评论述中就会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阐述。比如,在《水浒传叙》中,汪道昆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通俗小说的特点是大众化、通俗易懂,因此为“太平乐事”。佚名在《新刻续编三国志引》中对于通俗文学的定位是“以豁一时之情怀”,可见明朝时期小说的娱乐功能是浓重的[2]。娱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这就是明朝通俗文学的特点。因此,明朝文学批评的主要作用是教化。

二、明代商品经济将通俗文学批评推向繁盛

明代通俗文化的重要支撑者是市民阶层,随着城镇经济的壮大,人们开始注重精神追求,但是基于通俗审美情趣的定位,所喜爱的文学既不倾向于政治经济,也不像儒生那样附庸风雅,而是以文学为乐,陶冶身心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明朝的商品经济推进市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静雅的文学作品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特征,更为被市民所接受的责任娱乐性强的作品。当文学与通俗紧密相连,就使得文学更为接近大众群体,并将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出来,且对于市民起到引导性作用。文学批评在通俗文学作品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鉴赏能力与文学作品思想的衔接,特别是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更能够对于读者发挥提示的作用,引导读者选择适合于自己阅读的作品。

通俗文学范文第2篇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素质

何谓文化素质?简而言之,文化素质是指对两种或多种不同生成背景的文化相遇时出现的差异所具有的敏感性和适应度。它大体包含着文化能力和文化活动所涉及的阅读能力、语言认识、语言交际、触及手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人文社会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技能因素。不同文化背景和类型的知识体系存在着差异性,获得的知识层面和创新能力自然更有差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时代潮流的快速发展变化,各行各业对职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是迅速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自然也提到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性

文化是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并且具有更高文化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1.提高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语文作为一门涉及各方面的综合性学科,被称之为基础的基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性学科。依据现代教学新观念,语文教学和最终目的不只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一定体现在综合文化素质的层面上。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难度在于学生往往只注重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基础学科的学习,他们意识不到“语文是学习各种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针对这种情况,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注重素质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同时,还要把素质教育延伸到课堂外,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全面接触社会,以收到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效果。

2.提高文化素质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新要求

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而据调查,具有较高素质文化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最受社会各行各业的欢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也最具有竞争实力。

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里,人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变得浮躁、烦躁、无所适从……面对诱惑、压力和竞争,人们如何才能把握好自己?语文教学应该让即将走进社会的职业中学学生了解现实,并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文化知识的强烈兴趣,更加注重培养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成为未来社会最富竞争的实用型人才。

3.提高文化素质是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时代要求

所谓创新,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和敢于冒险的方法和精神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并提出新思想、新认识,探索新规律,做出新发明,创造新成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职业中学的学生,面对着时代的机遇,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应该有着强烈的要求。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经过普通高中筛选之后才进来的,所以职业中学的生源相对于普通高中要差些。学生的语文基础、文化素养方面自然也较差,但我们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掌握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补好语文教学和培养提高文化素质这一课。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在社会上充满竞争力的骄子。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要搞好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自然需要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这些客观规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职业中学阶段的学生,仍然是属于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极需要对学生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和想象力的开发,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需要培养他们对大自然与社会的观察、感受、理解能力;需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怀疑、创新精神。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学习与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方式,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好以上几种基本表达方式。三是要求对学生进行美好人性的开发与启蒙,引导学生通过经典美文的阅读,认识个性生命的价值与美,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根据以上这些客观规律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和实施,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呢?

1.语文要注重作文教学

注重作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和教会学生作文方法,从长远看,更是为了熏陶和培养学生的修养和品格。我们知道,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就是这些优美的文字中往往蕴含着我们人类最优美也最智慧的情操。教会学生作文,就是在引导学生感悟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这应该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职业中学阶段的学生是敏感的,容易陷入自恋、自怜之中。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就应该引导他们扩大阅读视野,从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观察世界,感知时代,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一个视野高远、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2.语文要让学生有梦想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也不是技能训练课,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梦想。有梦想,才能立志、立向、立情、立趣,正如所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为此,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该具有广阔的视野,它应当是给学生展示出一个浩荡的、无穷的、美的世界,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美学的,还是政治的、哲学的、民俗的……古今中外的精神财富,都要逐步向他们展示。

3.语文要注重经典阅读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多选择经典作品作为基本的阅读材料。所谓经典作品,就是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文笔上都堪称一流的作品。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职业学校的学生平常喜欢阅读一些“快餐文学”“通俗文学”,这些作品往往思想贫乏、文笔平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太多益处。所以,我们应选择经典作品推荐给学生。选择经典作品时,要有民族的、世界的、现代的眼光,要选择人类文明的结晶,要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思想、不同文学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这样才能让学生接触到经典名著,站在巨人、名家的肩膀上,站在精神的制高点上。只要学生多读经典作品,多读一流的文章,读多了他们自然会有感悟,多多少少能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精神养料。在经典阅读中,学生才能开阔视野,并在与作家、作品的心灵撞击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

通俗文学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今古传奇报刊集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32开

国际刊号:1009-7856

国内刊号:42-1621/I

邮发代号:38-23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通俗文学范文第4篇

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正妻皇后,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相当显赫,但是皇后有一个奇怪的称号,常常被皇帝称为或自称为“梓童”。

“梓童”之名是何意?对此人们颇费猜详。

据有的专家考证,“梓童”原作“子童”最早见于《全相平话五种》:“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武王伐纣平话》)

“吕后:‘子童领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前汉书平话》)

“高祖圣旨言:‘..寡人去游云梦,交子童权为皇帝,把三人赚人宫中,害其性命’。”(《三国志平话》)

在明代小说中,“子童”逐渐被“梓童”所替代,用于对皇后的称呼。例如《西游记》中“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西游记》八十四回)

最早出现“子童”名称的《全相平话五种》,其著作的年代当在南宋之中或元至元之初。此时正是通俗文学大发展之际,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一大批新语汇产生,“子童”当是其中之一。

通俗文学范文第5篇

一、明代文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一)从明道到写心明朝初年,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因而这种儒家文化占据了文学的统治地位。因而文学界中就出现了将所有的政治制度、道德和政绩都写于文的现象,使这些历史的东西在华丽的辞藻下更加熠熠生辉。明朝初年严禁戏曲,但是却不反对神仙道扮和宣扬君臣、父子之类的戏,朱元璋还曾经把高明的戏曲《琵琶行》与《四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谈论。明代的朱权还曾经把内容为提倡儒家文化的戏剧归入正统文学,而把杂剧归位“行家生活”。在理学发展的同时,新的文学思想也在酝酿。李梦阳反复强调:“天下有殊理之事,无非情之音。乃其为音也,则发之情而生之心者也。”他认为之所以会抒感是因为心在感受在体会,因而曾经得出过真诗乃在民间的结论。明代文学家徐祯卿曾经说过一切情感的流露无非是眼看到了事物,然后心有所体会而表达出来的。当然这里他们所说的情感是符合道德的情感,是惆怅离思和追忆往昔的情感。理学派代表唐顺就说过;“天机尽是圆活,性地尽是洒落,顾人情乐率而恶拘束,然人知安恣睢者之为率易矣,而不知见天机者之尤为率易也…”在他看来只有感情从胸中流出来,才可以开口讲出来这样的感情是感情的“本色”,才是上乘的文字,人的心本没有善恶和优劣之分,感情都是对环境的一种客观反应。因而唐派的主张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直抒胸臆、纵心自然。徐渭主张诗文应该写其胸膈,因而他的诗文都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抒发,他将一切人世间的感情不加修饰地表达出来,如将士出塞、寡妇之哭、得子之喜。(二)从雅言到迩言李贽对通俗文学有着极强的爱好,他认为善的东西就是真实的存在。因而,他在《童心说》中极力提倡恢复人最本质的东西,这样创作出来的文章才是最善的文章。他还反复强调真正的童心往往都是迩言,优雅的语言不是人最本质的想法无非是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加以修饰的语言,真正的语言是民间的日常生活用语,如好货、好色、勤劳、进取、多积财宝、多买田宅为子孙计等,听起来浅显易懂却是百姓最真实的意思表达,最真实的才是善言、最好的表达方式,何必为了迎合某种韵律和政治而刻意扭曲心中的意思。他的提倡迎合了当时的市民文化,成为流行一时的潮流,在明朝的后期学习迩言的人不计其数,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学习迩言。迩言逐渐在文学上发展为通俗文学,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就是通俗演义,它将历史故事用一些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平常百姓可以读懂,因而备受欢迎。欣欣子认为通俗小说与文言小说相比在民间比较受欢迎,因为它描写的市井之谈和闺房密语等,即使孩童也可以听懂,因而许多市井人士非常认可这种文学方式。还有的文学家指出,通俗小说描写的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大都与文雅的历史不相符合,它虚化了一些人物形象,但是在虚化的同时往往蕴涵了真理,给人们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汤显祖在谈论通俗小说时说宁今宁俗,都是因为今而俗这也是最真实的。(三)从性情到性灵明代文学讲究两个要素:真和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性灵,公安派首先打出性灵的旗号。性灵派所指的性灵就是“发人所不能发、从真性流出,不涉安排”,这种出发点最后无非就是走向本色自然。因为在明代初期所谈的情感基本都是符合教与德的需要,不能有伤大雅等,长期压抑着人们思想的流露。后期的文学家将正统文学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各种欲望都归为文学要表达的范围,从而就将情的意义扩大了。沿着这个思路发展,观就出现了,所以就出现了柳梦梅、杜丽娘这样的人物。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思想与当时社会思想的对抗。明代东林党派正统文化,但是这种风气已经发展壮大,对世俗生活的的描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因而导致明朝后期的文学创作即使是满怀亡国之痛,在文学方面也会流露出一定的感情因素。

二、明代后期文学思想的走向及特点分析

(一)诗歌的世俗化走向及分析嘉靖初年,一大批的文学家都开始向民间的歌谣学习,在创作中也有意表象世俗化的一面。正德初年到嘉靖初年社会上流传《山坡羊》与《锁南枝》,李开河给这两篇著作以十分的肯定。他强调能够将市井之俗引用到诗歌中来实在是一种新意。因为这样可以把诗写得很淡、把文字写得很平,很容易让大部分百姓明白。还有一位提倡通俗文学的文学家就是徐渭,“真”是他一切创作的出发点,他主张做人贵在真,诗、书、画贵在真情的表露,虽然他的性格比较怪在当时遭到很多非议,但是他主张的真情是不可否认的。唐朝曾经流传下来一幅画,由于时间比较长,图基本上失传。但是徐渭说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可以画出其中的奥妙,并且为每幅画题诗一首。这些诗句有“高高山上鹞儿飞,山下都是刺棠梨。只顾鹞飞不顾脚,踏着棠梨才得知。”“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受当时民谣的影响,这些诗浅显易懂,通俗化在这里显示得淋漓尽致。诗歌创作向民间接近的提倡者是华善述,他出生在嘉靖年间,活动在万历年间,终生布衣,始终不仕。他生活的态度是:下明守雌,漆园贵达生。他认为儒家的礼有种约束人本性发挥的弊端,他虽然向往真但是不像有些文学家那样主张,他追求的真是平淡自然的真,是那种“十年卧茅茨,转识乡土风。”的真。他著述了很多题材的诗将其命名为《杂诗》,共有一千多首,主要包括咏诗、郊游、村居和妇女题材的诗。他的这些诗通俗易懂,但有些是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真正感情的抒发。他未到过长安而写长安,未到过边塞而写边塞,表明写诗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太符合“真”这个标准,但是他语言中的浅俗却是无人能及的。例如,写恋情的有的“朝出拨新蒲,暮作双履成。赠欢来时著,免使龙吠声。”写相思的有“蜻蚓蜡下鸣,寒近侬自惊。欢若无衣著,冷尽旧时情。”(二)小说的世俗化走向及分析明代文学通俗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小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就是《金瓶梅》,这部小说是以市井为题材的,描写了一个破落户如何通过来把自己的势力伸向各个层面。这部小说是当时市镇生活的反映,虽然一些市井之谈不堪入耳,但是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有专家指出《金瓶梅》的成功之处在于写揭示社会阴暗的一面,失败之处在于过多地写。《金瓶梅》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市井小说的代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结局使那些、无恶不作的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种结局透露出当时的百姓对社会上这种风气的不满,也是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有力抨击。《金瓶梅》中有“三言”“二拍”,也反映着文学思想观念世俗化的倾向。明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是从明道到写心,语言上从雅言到迩言,情感的表达上注重性灵。在性情到性灵的过度中,世俗文学得到了发展。世俗文学思想更接近社会大众、接近民歌,求真求本性。

作者:吕海波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