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德与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范文第1篇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资源成为学生有效教材的一部分。《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如在教学《家庭、学校和社区》一课时,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邮局、医院、小卖店、镇政府、广场等的资料,在课中,交流讨论这些服务场所是如何为我们服务的,分享接受服务的经历及感受。因为这些都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地方,所以学生畅所欲言:到广场休闲的快乐;到医院看好病时的舒心;有的同学还带来了照片。学生通过搜集、交流更加深切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资源生活化还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活动以后,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反映孩子更懂事了,懂得关心爷爷奶奶,懂得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生活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品德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规则有什么用》时,我组织学生模拟了公共汽车上下车的场景,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车内(教室内)想下车,一部分在车外(教室外)想上车。以口令为车停,让学生按自己的目标行事,结果,两伙人挤在一起,下的人下不去,上的人上不来,学生被挤得苦不堪言,僵持在一起,四五分钟各自的目标都没有实现。第二次活动,我先宣布规则:先出后进,结果口令一下,两分钟之内全部实现目标。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很容易就明白了规则的作用,明白了在生活中遵循规则会使生活更美好。这种生活化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可以得到更好地实现。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3 教学延伸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品德与生活范文第2篇

1.注意讨论活动的密度

小组讨论活动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成功的讨论活动,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互动的多维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解决重点疑难问题,促使师生在交流、思辩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扫除认识上的盲点,做出价值上的判断,走出行为上的误区”。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考虑小组讨论活动的实效,只在次数上做文章,让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课上进行分小组讨论活动,甚至一节课安排好几次讨论活动。要知道刚入学的孩子他们还不懂的什么是小组讨论活动,一定要他们小组讨论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有的组成员互相推让,还没确定出谁先说,讨论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有的组有的人在发言,有的在看其他组员,东张西望的,有闲聊的,也有的组发言的热情倒是很高,但可惜的是,大家都在抢着发言,互不相让,谁也不愿意当“听众”,结果还是无法交流;还有的组讨论的秩序良好,但是没听懂或者是忘了老师的要求,使讨论完全偏离了主题…..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能有什么效果呢?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课堂讨论活动产生轻视、应付等消极心理,一旦积弊成习,不但直接影响他们对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今后的社会生活。

2.把握自主活动的精度

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本身所承载的“外显化”的系统知识并不多,而更多的知识是以“内隐化”的形式蕴涵于教材所设计的各种活动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挖掘,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到活动精确的“活动点”,把活动设在与本课学习关键有关、对本课理解有困难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以及需要探求处。有时候必须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来充实和丰富,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但一定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跟教学内容有关和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能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的内容设计活动。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年级下册)一课,在引导孩子们找春天、赞春天的时候,可以启发学生在语文、自然、音乐、美术、劳动等多种学科中去寻找,让学生从多种学科已有的资源中,通过颂、唱、跳、画、剪、贴等形式获取有关春天的知识,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活动安排过多的画春天,还在绘画技巧上进行指导,这就不是品德与生活课,而是美术课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克服那种为了片面追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而忽视了活动的精度,使活动内容既缺乏逻辑联系,又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设置生活实践的坡度

品德与生活最主要的教学特征是,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使教育变成“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做人。挡一节课的活动设计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盲目设置,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设置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拾阶而上;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并从中受到教育。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完成。例如,教学《我为家人添欢乐》(一年级下册)一课,可以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每个人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长辈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比如洗菜、盛饭、打洗脸水、洗脚等,使他们初步体验到父母等长辈们的艰辛,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等长辈们对自己的养育和关爱之恩,在为家庭增添乐趣的同时增进他们与家人的血肉情感,提高他们适应生活、参与生活、建设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像这类活动的坡度缓些、难度不大而又非常实在有效的实践活动,学生乐于去做,也能够做到。但如果教师选择不当,设置坡度过高的活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里开展诸如烧菜、做饭、熨衣服等难度比较大、比较累且有危险的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难以承受而不愿意去做,或者是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而使这种活动难以完成。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以说谎来应付老师的检查,教学得不到家长应有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活动的真实情况而失去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意义。

4.关注师生活动的角度

每一节课的活动应该注意角度的转换,使其具有新鲜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活动设计时认真琢磨推敲,注意每个活动间的联系与变化。使每个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建构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师生关系以全新的内涵。品德与生活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这种理念体现得尤其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活动带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但在认识上不能存在偏差,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完全把“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对立起来,因而导致了教学活动陷入了新的“误区”――过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敢进行大胆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敢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教育,使教学由“自主式”变成“自流式”,由“开放式”变成“放羊式”,致使教学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进行,使活动失去了实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有独立尊严、有独立人格和丰富情感的社会人,充分尊重他们的活动热情和兴趣,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一年级下册《夏天,我们注意什么》一课中需要学生了解防中暑的知识,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什么是中暑,或中暑的症状是怎样的,学生说不好,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或引导。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意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关注师生活动间的角度,以确保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沿着良性轨道持续健康发展。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我们在备课时要深入教材,分析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活动,从而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从活动中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品德与生活范文第3篇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 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四、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品德与生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实效性教学;进行试论

一、引言

在实际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课堂中,其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很多小学生由于兴趣的缺乏,常常处于心不在焉的学习状态,而这也对教师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善,毕竟,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了。鉴于此,改变这一糟糕教学现状的存在就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而作为课程教师,就要立即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

二、当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

在新的时展大背景影响下,加之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很多课程也都按照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然而,通过研究调查却发现,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有不重视的态度和思想理念,与此同时,他们也始终认为:学习应试教育规定下的学科知识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也正是在这种唯分数论的背景之下,小学品德与生活相关课程开展的时间、次数都比较少。长此以往,由于缺乏品德与生活课方面的相关知识教育,小学生将会犯很多思想意识上的错误,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也将造成重要影响。

(二)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加上其极其容易受到身边人士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通过深入研究调查发现,一些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方面的教师,他们不仅存在思想落后的问题,而且还缺乏较强的教学能力。比如:在教学《我们爱学习》这一课程的时候,很多教师依旧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学习”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以及鼓励学生记背一些能够应付考试的关键词句,这不仅无法促使学生意识到“爱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也彰显出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

三、促使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实效性教学的途径

(一)鼓励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引导广大小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具体可以通过名人故事等形式展开,而当爱国情操和优良品质扎根于他们心灵之后,教师开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动也将变得更加容易和轻松。其次是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多样的,而心理方面知识所占比例也比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会、集会等形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校风班风的建设工作得到有效加强的同时,小学生们也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

(二)确保教学课程话题的设置更加生活化

确保课程的话题设置更加生活化,才能促使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课程开展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更是应该要做好相关的教学引导工作。一般说来,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课堂上对于话题的设置,通常会遵循紧扣教材;贴近生活;难易适度这三大元素。比如:在教学《国家的主人———共同的责任》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讨论性很强的话题———“见到了老人倒地,该不该扶?”;“公交车上,该不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由于案例比较生活化,从而更能促使学生深入地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三)丰富相关教学活动内容

在整个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得以彰显,这样才能促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在此大背景影响下,为学生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以《生活中的安全》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相对生活化的场景:小明独自在家做完作业后,发现肚子饿了,但是爸爸妈妈此时都还没有回家,于是他就打算自己做好饭,可是由于操作不当,年龄太小,一不小心引起了火灾……借此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如果我是小明,我应该这么办?”之后,再将“生活中应该随时注意安全”这一理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总之,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既能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创设出更加良好的环境,又能获得让人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从小所形成的思想理念不仅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是肩负着巨大的教学责任和使命。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小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对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事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和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坪.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5,09.

品德与生活范文第5篇

一、创设对话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克林伯格认为: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在教学“家庭树”一课时,笔者创设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对话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的活泼、热情让老师想起了童年。老师很想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同学们认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教师随即展示自己少年时代的全家福,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深情地向他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家人的关心、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生听了教师的介绍,也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己的全家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此教学环节,教师以学习者同伴的身份向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少年时代的全家福照片。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平等的,是互动的双向交流,课堂气氛自然比较活跃。

二、开展多彩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课标》指出:“新德育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是“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强调以活动为载体,“我不胆小”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精彩的讨论活动:“走进胆小国”听《咕咚来了》的故事――谈胆小;“登勇敢之峰”看“打针”“怕黑”动画――议勇敢;“制作信心卡”――话大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教学时,带领学生勇闯三关:第一关“火眼金睛”找危险,第二关“七嘴八舌”避危险,第三关“虎口脱险”有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探究、感悟,既学到了社会知识,又发展了智力和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体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活”起来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师要用心揣摩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生动有趣。

“家庭树”第一学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体验亲情。通过让学生把家庭成员有序地请进“家庭树”中,理清自己家的家庭结构,让学生初步形成“家”的概念,在学习中感受浓浓的亲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另外,笔者大胆改变教科书中“画画家庭关系图”的设计,将书上的竖排形式关系图改为横排形式。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贴关系图,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家庭关系图。先贴图后填图,化抽象为直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四、向课外延伸,让课堂“活”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标强调: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教材中去。因此,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教材里,要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呢?主要有两个方面,校内: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与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有机结合,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校外:与各种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与当地的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