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大会

科技创新大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大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大会

科技创新大会范文第1篇

进展。

薛延忠、金道铭、李小鹏、胡苏平、高建民、汤涛、陈川平、王建明、杜善学、申联彬、牛仁亮、张建欣、任润厚、郭迎光、曾广超、左世忠、刘建华等省领导,也分别在北京主会场或山西分会场参加了会议。11个市的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收听收看大会。

会议指出,这次大会是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对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办好 “两件大事”、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把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作为转型跨越的基础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重大举措的落实,打造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引进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出了一批科技体制改革举措,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

科技创新大会范文第2篇

在这春意盎然、播撒希望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隆重表彰*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荣获*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呕心沥血、辛勤工作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科普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把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广大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构建了新的载体,提供了新的舞台。从今天受到表彰的十位同学身上,从三维获奖代表感人至深的发言中,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是我们深刻感受到*这座英雄城市蕴藏着无限活力和创新潜能,使我们对*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实力核心在于科技的实力、人才的实力。当前,*已进入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正在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全力实施*湾“四点一带”开发、城市“四大功能区”建设、打造产业链经济等一系列战略重点,着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智力作支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创造性、可塑性强,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三个理念”。一要牢固树立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就是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的理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科学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性、紧迫感的认识,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长远意识,切实肩负起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职责,不断把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引向深入。二要牢固树立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就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市有50多万青少年学生。他们完成学业以后,绝大部分将回到*工作和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将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直接关系着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进程。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环境中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确保我市科技创新事业后继有人,永葆繁荣。三要牢固树立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就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理念。总书记指出:“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育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正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能力和素养,实现从“读科学、记科学”向“懂科学、用科学”的转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参与创新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学生逐步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培养出更多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埋头苦干、精益求精,才能摘取科技创新的果实。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希望广大青少年持之以恒、锐意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的海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借此机会,给广大同学提几点希望:第一,要着力夯实知识基础。就青少年科技创新而言,知识就是基础,执着是动力。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有参与创新的底气和勇气;只有确立了执着的意志,才有科技创新成功的可能。广大学生一定要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以锲而不舍得精神、水滴石穿的毅力努力学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健康有益的个人爱好,不断开阔知识视野,培育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第二,要着力培养创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也不例外。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激发丰富的创造灵感,就会有所发明和创造。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整个社会,要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要加以发掘、鼓励和保护,让孩子树立敢闯敢试意识,敢于提出疑问,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动手创造,在攻克难关中寻求创新的乐趣,在创新中体会知识的重要,从而在全市青少年中激发更加强烈的科技创新热情。第三,要着力强化进取意识。不懈的追求是引导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有创新就会有失败,创新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希望你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树立志向远大的人生追求,把执着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性修养,培养不骄傲自满、不轻言放弃的进取精神,力练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性格品质,为今后成长、成才、成功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第四,要着力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创新成果的根本标准。只有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才有生命力。希望同学们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善于在社会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创新课题,捕捉创新机会,依靠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勤思考、多实践,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并力争形成自己的创新成果。第五,要着力发扬团队精神。在求知、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个人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即使他再聪明,也很难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有所作为,在一生的事业上有大的建树。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一位发明家无不是善于同他人合作的楷模。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希望同学们牢固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互相支持,互相借鉴,互相帮助,把创新的火花汇聚成创新的火焰,共同攻克科技创新的难题。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付出在今天、收获在明天的基础性工程。全市各级各单位要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高度,把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坚强保证。要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各级教育部门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深入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工程,通过设立科学课、举办科技讲座、组织开展课外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青少年的科技知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各级科协组织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要发挥科普组织的网络优势,突出重点,努力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科技、共青团等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能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主动介入、全力配合,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局面。要确保工作举措到位。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大造成反映我市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项品牌活动,成为培育和造就青少年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工程”,要加快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市青少年实践基地为重点、科技特色学校为主体、社区科普示范园为补充的科技教育网络体系。要集中力量抓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把热爱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吸引到队伍中来,尽快建立一支由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技辅导员队伍。要确保保障机制到位。进一步加大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资助,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为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评奖机制,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公开、公正、公正开展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审工作。要探索建立有利于活动持续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施展科技才华、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创新激情的长效机制,努力使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在参选项目范围、参选作品数量、获奖项目档次上有新的突破,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科技创新大会范文第3篇

当前的竞争往往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上。作为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国外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1]而我国也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迄今为止,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2]然而,多年来中国的许多地方高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培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成效并不明显。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们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则是理论的落脚点。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特殊时期,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要向培养出出既有理论功底,又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即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此外,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现今的就业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尽管对学校和学历有诸多条件和要求,但更为看中的是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高校大学生,许多人虽然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则并不尽如人意。因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为学生拓展就业空间,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学校毕业生。

2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许多地方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一些专业、行业竞赛,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校引导力度不足,科技创新氛围不浓

当前高校的评价体系大都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过多地注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深刻地认识。[3]这样,学校便缺乏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也就缺乏给学生科研实践创新提供良好契机的条件。

2.2 参与科技创新的人数少,主动性不强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受到了诸多限制。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上,而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3 缺乏教师指导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虽然大学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都安排了指导老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打击创新的质量。[4]

3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3.1 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分管副书记或副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其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院系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和高水平教授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协调学院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与使用、组织专家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审和指导。

3.2 支撑体系建设

要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模化和成果化,需要建立起支持有力、系统完善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开展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并有计划、分步骤的开放实验室,可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3 科技创新鼓励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强调利润最大化。因而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而且更能够面向企业和用人市场。此外,还可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校的整体措施,如综合评定、评先评优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创新活动得到充分肯定,从而激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3.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许多地方高校学生自己接触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实践”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思想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通过努力拓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给学生打造科技创新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培养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开展集中培训,将一些有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想法的学生集中起来,采取小班授课讲解的模式,聘请专业的、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定期进行强化培训;通过建设创新培训网站,互联网上的精品课程和开放课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通过建设创新培训网站,将创新的项目信息、培训教程、成果等一系列的内容集中在网站上,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创新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同其他院校的交流,组织学生到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和合作院校学生一起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科技创新大会范文第4篇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新形势、明确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结合实际,研究落实大会精神的思路与举措,采取切实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培育创新主体,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

2、深入推动科技协同创新。要以实施省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科技入园等科技创新工程为重点,积极探索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抓紧一按通电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赣泉啤酒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抓好市级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工作,力争申报获批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同时,切实抓好振兴对接工作,进一步做好与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汇报和衔接,抓好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的实施,跟踪落实请求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我县科技工作的项目,促进科技振兴发展。

3、积极促进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科技富民专项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信息化等为重点,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认真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千里山农业科技园建设,深化山江湖工程开发,强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民生科技水平。

4、以科技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狠抓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振兴发展的机遇和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结合我县实际,找准切入点,全力编制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以上,争取立项3个,尤其是申报好科技富民强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科技园项目,努力实现省高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突破。加强项目监管力度,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大会范文第5篇

莱州城港路中心小学地处胶东半岛、莱州湾畔,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65名教职工、在校学生1 200人。多年来,学校秉承“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科技创新为总抓手,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上进行了不懈的实践与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先后有200多人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国家级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实验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校”“山东省群英计划项目学校”“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等称号。

明确思路,找准教学发展着力点

学校多年来凭借优异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认可和社会赞誉,并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领导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当今社会,做教育不能仅仅培养学生考高分的能力,满足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求,而要培养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小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基于上述认识,学校确立了“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宗旨,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校的重要日程,大至三年规划,小到学期计划,都明确了科技创新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特色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找准了“坐标”。

为确保科技实践活动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业务副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制订计划,深入学校、班级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使全校上下形成了领导小组决策,工作小组指导,各处室协调,年级组落实,全体师生参与的新格局。任课教师安排上,挑选责任心强、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并组织他们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为确保培训效果,规定外出培训的教师必须将培训内容和感受体会写成报告,回来后给其他教师上“汇报课”, 从而达到了“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目的。几年来,先后派出30多人次到济南、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培训,每年投入资金都在数万元。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评价奖励机制,将教师科技创新辅导成绩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从评价机制上为科技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有利地促进了科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地制宜,抓准科技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学校位于农村, 虽不具备城市学校一流的实验设备,但却拥有自然母亲赐予的最宝贵的天然实验室。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去进行体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老师们引导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开动脑筋发现问题,经过筛选、提炼,变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例如:学生在帮家长收获花生时发现,花生地膜覆盖种植虽然结果多、管理省事,但出现的生芽果、腐烂果也明显多于不覆盖薄膜的花生,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寻找合理的解决措施,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就此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由于地膜覆盖花生不能像露天花生那样进行“清棵”处理,因而胚轴伸长过短,使早期花生果针入土过早,果实提前成熟,因而出现了生芽果和腐烂果现象。于是根据胚芽见光后胚轴就会停止生长的原理,研究小组发明了“白间黑地膜”:即在普通地膜上,根据花生的行距加上宽约15厘米的黑色不透明地膜。这样,花生出苗时不透明宽带就可以挡住阳光,延长胚轴的伸长时间,使花生胚轴继续伸长,将子叶顶出土面,起到了“清棵”的作用,从而解决果针入土过早和果实早熟的问题,避免芽果、烂果的发生,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该研究分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创新成果奖”,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颁奖大会。

学校还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将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敏锐地发现、捕捉社区中蕴涵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又一途径。2008年汶川大地震人们记忆犹新,而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又令世人惶恐不安。地震灾害应如何预防一时成为社区居民谈论的热点问题,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并由此产生了发明“方便携带的地震报警器”的创意。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有纽扣,如果将其改造成具有报警功能和照明功能的新型纽扣,万一地震来临,人被埋在瓦砾下,就可以运用声音报警,或晚间用光亮来进行呼救。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终于完成了这项发明。再如,李佳逸同学发现园丁在修剪冬青绿篱时,使用传统的园艺剪刀,剪刀口咬不住冬青枝条,总有部分枝条向外滑脱出来,影响修剪效率,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剪出来的绿篱还不平整。于是他和研究小组的同学们确立了《方便防滑绿篱剪刀》的研究课题。运用从理发推子受到的启发,在绿篱剪刀下面加上托板,起托辅作用,省去两手托剪刀的不便,剪绿篱时只需两手用力推着剪刀向前剪,就可以很容易地将绿篱修平了。同时在剪刀的一侧刀刃打上锯齿状的结构,以便咬住枝条防止向外滑脱,从而轻松地把枝条剪断。成品经园林工人试用效果很好。该作品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成果一等奖”。

内外衔接,打造科技创新特色校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学校深刻意识到:要保证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效果,必须将其纳入课程计划进行管理,于是通过结合身边资源,编写了具地域特色的《月季扦插育苗》《我爱发明》等校本教材并在上级组织的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活动中,多次受到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鲁班车床、手工制作、标本采集等兴趣小组,在科技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活动成果。为给孩子们搭建创新交流的平台,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以个人、班级、学校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展示活动。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并屡获佳绩。多年致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也使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打造出老师、学生同步成长的特色创新教育校园氛围,获得广泛的社会好评,影响力辐射周边,有效带动了当地科技创新教育发展。

莱州城港路中心小学是一所对科学教育充满激情、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教育的学校。学校领导对科学教育有深入的理解,对科技教育事业充满激情,营造了浓郁的校园科技创新学习氛围。学校教师注重科技教育,与学生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与学习,并注重从自然中寻找创造源泉,提倡绿色环保、低能耗、低污染的科技教育理念。学校因地制宜实施科技教育,并以农村生活实践为教育背景,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学习与实践,并充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灵感和创新机会。学生将提高生活质量的热情带入科技学习和实践之中,针对生产劳动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产生了丰富的实用性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