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危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

”,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金融危机范文第2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完全理论引入到对金融市场的研究领域。研究表明:与产品和要素市场相比,金融市场更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信息在借贷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最终借款人对其借款用于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投资者对影响投资收益的所有变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的不完全性影响了金融活动参与者行为均衡的性质以至金融资产价格均衡的性质,造成了金融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使得金融市场的完善性大打折扣。当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积累到致使市场不能有效地在储蓄者和有生产投资机会的人们之间融通资金的严重程度,金融危机便产生了。

具体来说,企业过度利用债务融资是造成金融市场运行不稳定的根本性原因。另外,非金融部门财务状况恶化也是形成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资产市场价格的急剧下泻会加剧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金融机构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自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如果银行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来降低交易成本的活动,所以对银行业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否则,金融市场失灵可能会让银行面临恐慌性挤兑。为了平息动荡,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最终支付者的角色,动用国库来稳定局势。一家或者几家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后势必要全体纳税人来负担,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应当防患于未然,严格实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账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审慎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金融监管机构必须正确迅速地采取行动。监管人必须承担监管工作中容忍迁就而引发问题的责任。

加快金融业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使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金融企业的特点是高负债,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和各经济实体,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金融业的会计制度必须坚持客观、严谨、审慎、保持的原则,必须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经营的潜在风险。

建立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是金融体系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种金融交易必须严格地以法律为依据,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金融交易活动按照法律规定严加惩处。

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金[page_break]融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涉及到千家万户,影响面广,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众性,对金融企业的风险必须格外关注。信息公开披露制度能为市场提供信息,以促进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兼有成本低和保障债权人利益的作用,可以对金融企业的经营产生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作用,促使金融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流动性、安全性给予充分的重视。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不少国家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凸现出的投机破坏性问题,促使我们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问题,并对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做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

世纪80年代,不少国家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允许国外银行到国内开设分支机构,并大幅度放宽业务范围,允许非居民到国内金融市场筹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国内外机构的融合和竞争;开放国内证券市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自由进入国内证券市场;放松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在此以后金融市场的发展史上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严重地破坏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凸现出的投机破坏性问题,促使我们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问题,并对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做出新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完全理论引入到对金融市场的研究领域。研究表明:与产品和要素市场相比,金融市场更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信息在借贷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最终借款人对其借款用于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投资者对影响投资收益的所有变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的不完全性影响了金融活动参与者行为均衡的性质以至金融资产价格均衡的性质,造成了金融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使得金融市场的完善性大打折扣。当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积累到致使市场不能有效地在储蓄者和有生产投资机会的人们之间融通资金的严重程度,金融危机便产生了。

具体来说,企业过度利用债务融资是造成金融市场运行不稳定的根本性原因。另外,非金融部门财务状况恶化也是形成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资产市场价格的急剧下泻会加剧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金融机构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自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如果银行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来降低交易成本的活动,所以对银行业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否则,金融市场失灵可能会让银行面临恐慌性挤兑。为了平息动荡,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最终支付者的角色,动用国库来稳定局势。一家或者几家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后势必要全体纳税人来负担,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应当防患于未然,严格实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账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审慎监管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金融监管机构必须正确迅速地采取行动。监管人必须承担监管工作中容忍迁就而引发问题的责任。

加快金融业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使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金融企业的特点是高负债,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和各经济实体,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金融业的会计制度必须坚持客观、严谨、审慎、保持的原则,必须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经营的潜在风险。

建立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是金融体系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种金融交易必须严格地以法律为依据,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金融交易活动按照法律规定严加惩处。

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金

作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邹昱

金融危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监管缺失;金融衍生产品;策略建议

1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

1.1全民借贷消费模式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上世纪20年代以后,大众消费主义在美国社会居于支配地位。消费主义不再局限于富有的“有闲”的社会阶层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而逐渐成为弥漫于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观念,甚至全社会的“民主化的奢华”。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使得美国家庭对未来收入有较高的预期,表现为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并通过银行借贷来超前消费。有数据表明,2002-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就住房消费而言,FlavinandNakagawa基于housing模型用经验数据验证了消费者的购房决策是内生的,并以调整成本最优化作为决定耐用品消费(房屋)以及非耐用品消费水平和其他金融资产持有量的依据。美国房地产业的景气,激发了家庭对住房的旺盛的需求,金融市场的发达,使得购房者更依赖于长期贷款,资本市场的泡沫也维持着消费者的透支行为。更为甚者,一些贷款机构也向信用程度较差和还款能力不高的借款人,即次级贷款者发放信贷。在1994年至2006年间,超过900万户美国家庭购买了新住房,其中大约20%的家庭借助于次级贷款。这为危机埋下了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金融危机也是美国消费文化的危机。

1.2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是造成危机的直接原因

自2001年起,美国为了刺激处于衰退的经济,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13次连续降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这是美国住房市场保持空前繁荣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的国内通胀压力日增,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不得不连续17次升息,借以打压通货膨胀。美国的货币政策的逆转也带来了浮动利率贷款还款时利息的大幅上升,这使得举债过量的次级房贷者的还贷负担加重,按揭违约比例大增。同时,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引发的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也使放贷机构出售住房变得困难,因为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不断扩大的不良贷款使多家银行陷入了坏账危机。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去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延续。

1.3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监管机构在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体系以及银行风险集中度管理方面应该实施新的措施,以避免风险的过度集中。但随着资产证券化的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并未随之更新,对金融工具创新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上的金融创新的制约机制缺失,直接扩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自由放任和缺乏有效监管的环境,激发了追求高回报、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基础金融产品基础上衍生再衍生,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例如,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市场过去5年从1万亿美元迅速膨胀到62万亿美元,CDS是由JPMorgan在1995年创造出来的一种为公司和抵押证券相关的资产提供违约保险的金融衍生产品,旨在保护投资者不会因各种资产违约而蒙受损失,也包括了次级抵押贷款。CDS并不在交易所而是在机构内部进行交易,它们没有完整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并且交易各方都持有大量风险敞口头寸。

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与次贷相关证券和其它复杂信用产品的评级过程中,其独立性、透明度以及评级结果的质量方面也存在缺陷。由于评级机构明显的利益冲突,CDS经常被评为“AA和”“AAA”的等级,并认为与国债一样安全,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而事实上,信用评级只是信用价值的评估,而非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或其他风险的价值评估。在进行投资选择时,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来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被放大。

1.4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双重投机活动是危机的深层原因

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降低贷款信用标准的行动,纵容了次贷的过度扩张。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首付额曾经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次贷市场信贷标准和期限的放松是市场纪律遭受腐蚀的征兆。穆迪旗下的估计,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银行大概发放了1,500万个不牢靠的抵押贷款,其中1,000万个将会违约,这些违约现象迫使房价不断下跌,银行进而收紧了贷款标准,而这带来了更多的违约现象,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在金融创新背景下,房贷又被过度证券化,劣质信用和隐藏风险被完美包装。其实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于是,风险沿着资金链条继续放大和聚积着,这在客观上使危机的隐患进一步扩大。

金融衍生产品在交易中具有高杠杆率。作为资金链条的一环,华尔街资本家的贪婪、对金钱的无止境渴求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几大独立投行都是过于依赖杠杆,但却没有为它们的投资留出足够的风险拨备。杠杆率是一把“双刃剑”,当市场繁荣时,收益通过高杠杆率可以放大,而风险被边缘化。一旦市场不景气时,亏损和风险也被极速放大,便可能造成投行无法融资而陷入流动性危机。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曾用了33和32倍的杠杆率。据瑞银的数据,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去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达到28倍。

在次级债务的资金链条中,保险公司扮演了为投资银行出售的债务抵押证券提供资金的角色。其中,本次危机中受到冲击的美国国际集团值得一提,作为主要的CDS发行商,收取的大量佣金使它确信所保障的许多证券出现违约的风险很低,投资者也认为保险巨头良好的信用评级和强大的财务实力能保护他们免遭债券和贷款违约之灾。然而,不断升级的次贷债务已在逐渐侵蚀着美国国际集团所保障的许多证券的价值,今年以来美国国际集团遭受了18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为解决现金周转困难,美国国际集团被迫采取减记大量的衍生品头寸、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的措施来应付,致使公司财务状况紧张。而标准普尔降低其信用评级与股价持续暴跌,进一步增强了其市场融资的难度。

除了投资银行,美国金融市场上按揭机构也存在投机行为。“两房”就是典型的佐证。房利美和房地美作为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以关联贷款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投资者,两房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所经手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万亿美元,几乎占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特殊体制间接鼓励了“两房”的过度投机行为。随着房价下跌以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丧失赎回权,“两房”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面临财务困境。

1.5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链条是危机传导的必要条件

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链条进一步传导了危机。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奢华的美国生活方式能够得以维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别国的产能。来源之一为新兴国家大量出口廉价产品到美国,这些国家实现的经常项目的顺差表现为巨额外汇储备,而美元在二战后具有的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各国的外汇储备出于保值和安全的考虑,不得不又去美国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来源之二是石油生产国赚取的石油美元也大量回流。各种渠道进入美国的资金,为美国提供了流动性,一方面降低了国民的消费信贷成本,而另一方面,在美国政府信用的担保下,无限制的金融创新则把超万亿元的美元引导进了由最穷的和最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构成的次级信贷市场。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国家,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被迫为美国的危机埋单,各国因此蒸发掉了巨额财富。

总之,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在于,围绕着美国创新出的,并渗透到金融机构投资产品组合中的一系列“次级贷款打包”、“次级债务”衍生产品,形成了一个由全球各类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资金链条,随着链条的不断拉长,投行及其他机构用高杠杆的交易,使次级债务风险不断向周边关联者蔓延扩散,直到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而产生了泡沫风险。在监管缺失、货币政策逆转的政策背景以及美国人过度消费模式的影响下,当泡沫破裂引发多重委托关系的链条从根本上断裂时,危机就爆发了。

2中国会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吗?

2.1节约型消费模式仍占主流

基于以上对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分析,笔者比较研究了中美两国不同的国情。在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住宅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信用卡等金融工具的普及,我国借贷消费模式近十多年来开始流行。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仍在完善中,中国人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严控信贷的消费观念仍占主流。在我国,个人消费开支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2007年13亿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而同期3亿美国人的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储蓄率相对较高,资金来源稳定、丰富、充裕。所以中国应当不致出现美国那样的金融危机。

2.2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和利率上升不会同时出现

近年来,央行数次曾提升贷款基准利率,使部分债务人丧失支付能力,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对经济放缓的担忧使近期住房需求进一步下滑,银行大规模冲减不良贷款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为提振楼市,央行本年度已多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并从10月27日开始将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贷款的利率下限从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调整至0.7倍,配以部分房产交易实行税项减免的财政政策,这将适度减轻低收入消费者的还贷压力,有助于防止住房市场降温。

2.3金融监管方面一直态度谨慎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监管和其内在交易机制弊端所引发的。特别是抵押贷款担保证券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近些年来,我国央行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监管方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审批诸如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其他高风险投资工具等新银行业务方面一直持谨慎态度。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未根本转变等因素,金融监管仍需用加强。

2.4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机构业务相对简单

首先,房地产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似乎比美国小:住房抵押贷款占中国各银行贷款总额的12%,对开发商的贷款占7%。而根据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的数据,在美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的50%以上。其次,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基本的存贷业务上,极少涉足那些帮助引发次贷危机的复杂金融产品领域。但我国市场上也存在着楼市泡沫的问题。飞速上涨的房价助推了购房者的购买热情,炒房成为获取巨额财富的途径,一些偿债能力低的人也参与到购房队伍中。若房价下跌、房市流动性降低、购房者的偿债压力就会加大,这将使银行信贷面临违约风险隐患。

2.5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

据《华尔街日报》称,在中国所有银行中,中国银行的海外网络虽最为稠密,但也只有689家海外分支机构,连花旗集团(CitigroupInc)旗下花旗银行(Citibank)的一半都不到。另外,在我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不发达。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国际资本市场上次级债券相关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没有蔓延到中国资本市场。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各家银行这种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况,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既定政策,使这场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仍然有限,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限于心理冲击。

总体看来,我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危机的真正影响尚未过去,我们仍需积极防范。

3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建议

虽然可以肯定,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但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审时度势地采取各种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运行。

3.1进一步完善监管

这次危机表明,不受约束的金融市场的危害是巨大,市场需要规则,并且需要有人负责监管。美国已在加强监管和干预方面积极行动。10月初,布什总统签署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获国会通过,这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干预,这将带来金融领域部分国有化和金融体系的结构性调整。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曾呼吁国会提供正式法律授权,对此前未受监管的特殊类型金融工具如对冲基金、私人资本运营基金实施监管,以纠正过度杠杆效应。评级公司也被施加更多制约,以便更有效防止系统风险。由此可见,面对市场失灵,政府运行行政资源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和干预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在全球金融动荡的环境下,从全球视角看,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通力合作,建立更有效的国际危机救助多边协调机制,推动全球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金融领域统一的法规监管模式的构建,提升IMF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增强其对金融市场进行联合、跨境、全面的监管职能。当前,重建全球的金融秩序,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进行变革也成为各国的共同话题。从中国视角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美两国在经济发展和金融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以至我们能经常听到“Chimerica”的提法,有鉴于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变动的影响,我国应加强金融市场干预和求助,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投机,探索新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和场外交易的监控,维护金融稳定。

3.2我国还应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这场金融危机把中国更加彻底地推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应主动调整为靠国内消费、投资的增长来带动。我们需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规划、落实以消费为主导模式的发展战略,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活跃消费,拓展内需,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革完善教育和卫生以及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挖掘消费的潜力,特别是激活农民购买力,不断把潜在消费市场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市场,就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长期不竭的动力,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在外部经济方面,我们应更好地控制住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奏,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同时,央行需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稳定的风险需定期评估,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由于国际市场的疲软和欧美消费减少,我国未来的出口需求将减少,然而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仍然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外贸粗放型发展方式,坚持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贸易政策,注重出口地理方向的分散化,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市场竞争力。

金融危机范文第4篇

是流动性缺乏引致的信用危机。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市场,特别是针对固有高风险特性的资本市场,长期处于高负债运行态势,如果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有效的监管及运行规则等一系列条件,势必产生流动性问题,进而影响市场信心,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一旦发生市场信心不足或恐慌,则会冲击金融市场稳定和安全,产生金融危机,进而危及实体经济,严重者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和经济衰退、萧条。

这次危机的最大影响不在于由此引起的全球经济下滑乃至衰退,而是将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经历这次金融危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进入调整期,中国将因其强劲的经济实力、积极应对危机的行为等会成为世界经济的轴心。尽管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但在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凸现经济衰退局势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市场发展周期循环下国内股市、楼市持续低迷,中国正出台多种财政和货币政策及措施来拉动内需,力争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其中涉及金融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谨慎从事,充分认识金融脆弱性,把握好流动性均衡,给予市场足够的信心。

对于本土的和新生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似乎离这次危机还稍远,根本谈上不上会因这次危机产生重大损失,但是金融的复杂性以及危险因素在整个金融链条上的快速传播确实不容小觑的,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后果至少给我们农商行以后的发展几点启示:

(1)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作为核心部分的金融业,信用是其运行基础。在市场化背景下,银行良性发展的要件之一就是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来维持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维护银行信用。具体来说,就是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基本匹配,做好比例管理。开展货币业务和资本业务须以安全性和效益性并重为根本原则。

(2)内控必须严密,监管必须到位,风险管理必须全面。

(3)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创新越来越复杂,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并有脱离实体货币的去向,比如网络虚拟货币,而且金融业具有高相关特性,因此,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监测手段和方法要及时跟进。

(4)即使是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积极的金融管制和约束有存在的必要,可以引导市场平稳发展。另外,这次大范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侧面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内含脆弱性这一特性,即金融制度、机制、工具等本身就存在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一般来说,金融脆弱性最终通过流动性这个载体来表现出来,脆弱性程度又与信息不对称、市场创新、资产价格波动、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些启示也是农商行今后经营管理中

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目前,农商行的最大竞争优势是网点布局广、资本充足。在金融大开放前提下,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允许跨区经营、放宽投资比例等不利因素的存在,这些优势将逐渐弱化。不过根据农商行的市场定位和地理区位来看,未来发展也有两大利好政策:首先是重庆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并将打造成长江上游和中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其次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讨论农村发展问题,强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制定了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因此,金融服务需求和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五年内将是农商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农商行的发展规划应该结合实情,从公司治理、资本运作、管理体制、风险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机构布局、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规划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这次金融危机的启示,参照金融脆弱性理论和本人的浅显经验,以及农商行目前发展实情,笔者在这里就风险管理、业务创新和信息系统三大部分给出概括性分析。

1.风险管理方面

要基于不断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将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加快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无论是资本运作还是市场营销,不管是网点布局还是管理体制,都必须引入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对冲和经济资本配置三大机制,他们有机结合共同实现公司价值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根本目标。其中内部控制以公司治理为基础,注重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文化环境,对冲是剥离业务中的各项风险并在公司范围内实现风险配置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经济资本配置则从机构整体上考虑所有风险因素,从风险收益平衡和公司价值增长的角度将对冲、投融资决策以及事后的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结合起来,从而使得风险管理突破内部控制的局限,进入金融机构决策中心。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囿于农商行现阶段的发展实情,农商行的风险管理目前仍以内控机制建设为主,同时协调发展对冲机制和经济资本配置机制。具体到风险管理流程上,从风险识别到风险计量,再到风险控制以及评价,整个过程要做到事前有预警、事中有控制、事后有

反馈,形成一个闭环网络体系,特别需要加强预警体系的建设。而管理流程是建立在业务流程之上的,即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公司业务活动应严格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相关标准和原则,特别加强对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以及回收、现金区操作等环节的监控,做好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匹配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和资产率,保持资本充足和足够的流动性。逐步尝试开发内部评级法,针对本行的资产组合特点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并对计量模型进行返回检验,不断提高风险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以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降低到最低水平。

2.业务创新方面

这里的业务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和制度三个层面。

首先,现代社会是个快餐社会,经济主体的多样化导致需求差异化、便捷性,新成立的农商行在服务产品上,还基本沿用“存取汇”老三样,必须加快银行卡、电子银行、代客理财、资产证券化等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例如资产业务方面,创新涉农保险、信用担保、权利信贷方式和工具等。当然,在产品推出和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必定遭遇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和本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矛盾,这就需要灵活应变,找准服务三农政策和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

其次是服务。金融业是很特殊的服务行业,如果说产品是公司生存根本,服务则决定公司长远发展程度。据观察,目前农商行的服务算是良好,这与产品的消费群体有关,但随着农商行的发展,服务功能、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等都应该得到提高。而

服务对象上,虽然以服务三农为主,但对象选择也应执行80/20原则,即花费80%的时间、精力于20%的优质客户上,专注并更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服务(如为他们提供增值服务:、预定飞机酒店等),而且随客户结构和需求的发展变化而积极提供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至于其余80%客户,只需花20%的时间为其提供基本服务即可。另外,要逐步推进管理集中、风险控制集中和财务核算集中,将分支机构的业务管理纳入后台统一控制,将一线营业机构建设成为集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理财业务和各类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和产品销售平台。让前台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市场营销。

至于制度层面,须加快制度体系的完善,减少原来农信社遗留下来的体制障碍,按照商业银行的标准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制度的设计以利于业务开展、职责清晰、管理明确等为标准。

在丰富产品、提升服务和完善制度的同时,在相关条件允许下,也应加快混业经营和跨区经营的步伐,力争在五年内在邻边省份各开设一家支行或分支机构,或者参股、控股其他金融机构,力争在品牌、网络优势、盈利能力等方面成为中西部最大的本土金融机构。而现阶段农商行重点应加大加快基础投入和执行力度。

3.信息系统方面完善的信息系统是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的最大支持,是公司业务运作和管理活动得以快速运转的基本。农商行应争取在2年或稍长时间内,加快科技引入力度,将现有资源比如综合业务系统、信贷、身份识别、OA等系统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强化数据集中掌握和处理能力,特别是OA系统,应该延伸到每个营业网点,而不是限于办公室内部,以

金融危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影响;应对策略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认清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影响,不仅能够更好的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中国寿险公司在剧烈变化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影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保险行业。尽管中国寿险公司在国家政策壁垒的保护下,没有出现由于直接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带来的财务危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相对较小,但这对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中国保险业来说,依然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当前,中国保险公司受到了以下四方面影响。

1.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投资市场疲软造成中国各寿险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报披露,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53.8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4.74亿元增长了55%;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15.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66.4%;中国太平洋实现净利润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8.88%.

2.营业收入稳步提升

寿险公司积极调整了业务结构,使保险业务收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达到2955.91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50.34%。中国平安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1.78亿元,同比增长27.79%。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达660.92亿元,较上年增加30.39%。

3.大多数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依然充足

收到中国资产市场的负面影响,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是均高于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截至2008年末,中国人数寿险业合计偿付能力溢额1141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310%。平安保险公司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08%,较2007年的486.7%出现明显下滑,其寿险偿付能力在180%以上。太保人寿保险业务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

二、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由于政策壁垒等原因是中国寿险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直接受损情况不大,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势必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寿险公司经营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寿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缺乏足够认识,超范围、超比例投资时有发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寿险公司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是一次难得的风险教育机会。中国寿险公司应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强调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注重承保和投资的共同盈利。

2.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提前进行风险防范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为确保寿险业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健性,中国寿险公司需要关注宏观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加强对经济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关注对保险业产生突出影响的领域,有准备地化解因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可能给寿险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3.加强银行合作

2008年以来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不断走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因此发生了变化。银行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适当减少贷款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中间业务。中国寿险公司应该抓住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的机会,发挥银行的品牌优势和寿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有利于扩大寿险产品的销售份额。

4.发展保障型产品

近年来,寿险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保障功能发挥不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型产品占比过高等问题。在现今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背景下,保障型保险产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应加大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力度。

5.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寿险产品对销售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基本的保险知识和营销技巧,还要有法律、金融等相关知识。要根据当前实际,探索营销员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寿险销售资格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