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信任危机

社会信任危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信任危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信任危机

社会信任危机范文第1篇

一、信任、系统信任和信任危机

西方社会学家中最早对信任做出专门研究的是齐美尔。他不仅对一般意义上的信任做出了论述,而且在其《货币哲学》一书中对货币这个制度化象征物从信任的角度做了深刻分析。在齐美尔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界对“信任”的研究日益兴盛,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卢曼和吉登斯。卢曼认为信任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这一论断对信任的社会学研究影响深远。吉登斯则看到了现代性制度同信任间的关系。他区分了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并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将“信任”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之正确性的信念。[3]30本文中的“信任”就采取这一定义。由此定义可以看出,吉登斯有意识地区分了对一个人的信心(人际信任)和对一个系统的信心(系统信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吉登斯注意到,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社会系统的脱域问题。所谓“脱域”,是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3]18。脱域带来的时空不确定性使得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转变,也相应地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发生转变。传统社会中的信任大多是建立在人与人互动基础上的人际信任,为了简化现代社会由于脱域问题带来的时空不确定性,“降低社会交易的成本,现代社会必然要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系统,依据对系统的信任来克服或避免因不确定的时空所导致的不信任现象,这便使得系统信任取代人际信任,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任形式”。[4]具体而言,系统信任是指对由匿名者组成的制度系统的信任,包括对象征标志的信任和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对象征标志的信任以货币为典型代表,对专家系统的信任以医生、教师等为典型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所说的“教师信任”是指社会公众对作为专家系统的教师的信任,而不是对某教师个体的人际信任。同时,本文中的教师如未特别说明,仅指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在中小学任行政职务者(如校长等)。

再来看看“信任危机”这一概念的定义。《哲学大辞典》中将“信任危机”定义为: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重任的现象。不难看出,这里的定义还是限定在人际信任的范畴内。对于系统信任的信任危机,笔者将其定义为:由于某社会组织或制度系统同公众的普遍期望发生了重大偏离甚至违背,而受到公众普遍质疑的社会现象。由此观之,正是由于在公众看来,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反而表现出了众多侵犯学生与家长权益的行为,才导致了教师信任危机的出现。

二、教师信任危机的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看,教师信任危机的产生是由于个别老师丧心病狂、道德败坏做出了有损学生和家长权益的举动。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事情并非这样简单,至少我们无法解释如下疑问:为何一个系统内部分人的行为会导致公众对整个系统的人员产生质疑呢?个别人的行为是危机发生的唯一原因吗?在这里,我们不妨先从专家系统的信任基础说起。所谓信任基础,是指从中观和微观的视角来表征具体信任关系当中信任所依据的内容或促成信任产生的根源。[4]专家系统的信任基础是学历(证书)、科学和同行评议。[5]教师作为专家系统的典型代表,其信任基础也主要来自这三个方面,可以一一分析。

(一)学历(证书)

学历(证书)是我们当今社会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入场券”。公司招聘要看应聘者是否有大专、本科乃至更高的研究生学历;进入各行各业要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比如教师行业的教师资格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学历(证书)社会。那为何公众会相信学历(证书)呢?公众相信的学历(证书),并不是相信那薄薄的一张纸,也并非相信那张纸上对应的具体的某个人,而是相信学历(证书)背后的那一套社会竞争机制。这样的一套社会竞争机制使得此学历(证书)的拥有者被贴上了专业性的标签,公众相信他们拥有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体到教师专家系统上,教师系统的“入场券”一般指接受过师范类教育且拥有教师资格证,后者更为必要。两个都未接受过师范类教育的人,一个拥有教师资格证,一个没有,公众会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进入教师行业。因为他 们相信这一证书的拥有者具有专业素养,能够胜任专业任务。现今的教师信任危机也同学历(证书)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且不论由于大学扩招带来的师范类毕业生人数剧增而导致的个人专业素养良莠不齐的现状,仅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与管理角度来说,就存在教师职业入口不严和管理不善的问题。入口不严主要指由于教师资格证认证机构只能是教育行政部门且往往缺乏师范类院校专家的参与,会招致公众对认证专业性的担忧;其次,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在公正性和有效性上也会招到质疑。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时效性的限制。很多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而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项备选项,教师资格证书也就成了他们进入这一行业的“永久通行证”,一证在手,他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这一领域(当然,成为教师还需要通过教师聘用考试)。而且到了使用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行业的时候,他们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已随时间消耗殆尽。二是没有同教师的专业发展相挂钩。对于已经进入教师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教师资格证在他们的专业发展中失去了现实意义。教师资格证这一“入场券”在获得上的相对简易和管理上的不善越来越为公众所知晓,这无疑导致公众对教师这一专家系统的信任大打折扣。

(二)科学

科学决定了专家系统的性质。因为公众信任科学,所以对于在科学领域内有所专长的人,公众也是信任的。为何公众选择信任科学?我国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其所着的《信任论》中给出了三点理由:1.公众接受过一点科学教育,因而对科学一知半解,在接受有限的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至少在消极意义上被科学征服了,即他们没有能力去怀疑科学;2.近两百年来,科学极大地改变了物质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此公众都有亲身体会,“相信科学就会有美好生活”的观念已在公众脑海中根深蒂固;3.对具体的成功者(科学家)的崇拜也使得公众信任科学,我们这个时代对科学家的大力宣传,使得科学家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在公众脑海中。[6]215

由此观之,公众之所以信任教师这一专家系统,归根结底是信任他们背后的教育教学知识(科学),信任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所拥有的权威。然而,现今的教师信任危机同此也不无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公众中拥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越来越多,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越来越便捷的大众媒体,使得公众越来越敢于在教育领域内发声,同教师争夺话语权。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广大农村,家长领着孩子去学校见老师时,总免不了说这样一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若是他在学校里不听话,你就狠狠地打!”这句话固然反映了家长对教师的无限信任,但其背后更多地透露出家长由于缺乏教育科学知识,而无法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的无奈。现今,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不会再说这话。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主动地同教师沟通交流教育心得和教育理念。当教师的所作所为同自己的想法和理念相违背时,他们敢于去质疑;当矛盾不可调和时,他们甚至直接让孩子脱离学校教育,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童话大王”郑渊洁。公众从之前的唯教师马首是瞻,到现在掌握了部分教育话语权,他们越来越勇于发声、敢于质疑。当他们发现教师的做法和理念甚至不及他们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时,教师信任危机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是指“由从事该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6]208。同行评议是对系统内每个专家最准确和可信的评议,它往往决定了一位专家在这一系统中的地位。但为何同行评议是专家系统的信任基础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公众对专家系统的信任除了同专家系统背后的学历(证书)和科学有关外,还往往同某些具体的专家有关。换言之,公众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往往会同他们对某些自己知晓的专家的信任相互印证。如果某些为公众所熟知且在专家系统内占据显赫地位的专家被证明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公众对此专家系统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两个同为公众熟知但在专家系统内地位悬殊的专家,其对专家系统信任的破坏力一般而言也是地位高的比地位低的更严重。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如何准确、公正的评价专家在专家系统内的地位,便影响着公众对专家系统的信任。由于“专家系统因远离偏好、价值观和利益,并以科学为基础,而获得了一种单一的理性尺度。又因为这尺度不是常人所能理解,因此专家系统依赖于同行评议。”[6]212因而,相较于其他评议方式,同行评议更为权威和准确,同行评议也成为专家系统信任的基础。

回到教师这一专家系统。在我国现今的教师系统内,反映教师在系统内地位的主要指标是职称。而职称的评定权掌握在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依据所评定职称高低的不同,其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的级别也不一样。这样的官方评定相较于同行评议,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且易造成评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的状况。又由于我国历来的论资排辈的传统,职称评定往往又异化为“熬职称”,这使得青年教师因为资历不够而不愿进取,已评上职称的教师由于失去目标而“混日子”。

综上所属,由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不严和管理不善,使得公众对于教师系统的“入场券”产生不信任;又由于教师专业化建设不足,使得公众对教师的专业性有所质疑;最后由于教师在系统中的地位评定不够准确和权威,也间接影响了公众对教师的信任。三大信任基础被削弱,无怪乎当有教师的负面消息被曝光后会引发社会对教师的信任危机。

三、对策与建议

上文中,经过分析我们看到教师信任的三大基础被削弱,从而对教师的信任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消除这一危机,我们的建议对策也由三大信任基础出发。

(一)加强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与管理

政府应当对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严加把关,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具体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度放权,将教师资格证的认证权交于由师范类院校参与组建的认证专业委员会负责,必要时可引入社会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在管理上,限定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且针对不同的群体(师范类毕业生、新入职的教师和入职已久且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的教师)发放不同期限的教师资格证。对于把获取教师资格证作为“备选”的“潜在教师”群体,可以规定在一定期限内若不从业则教师资格证自动失效。另外,把教师资格证的认证同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保障教师入职后的专业水平。从考核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既保障了教师资格证书背后的社会竞争机制的公平性,又保障了资格证拥有者的专业性,进而消除公众对教师资格证的疑虑,达到提高教师系统信任基础的目的。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由“技术性”向“理念性”转变

前文中我们分析到,现今存在公众同教师在教育话语权上的争夺。其实这样的争夺还只是限于公众与教师在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的冲突,对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公众很少有参与的机会,也无法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毕竟这涉及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不能仅仅强调所教科目的深度学习与教学教法技艺的提高,更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专业化从“技术性”到“理念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要 求把教育理念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将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专业知识的统帅,从根本上杜绝教师不恰当教育行为的出现,维护公众对教师的信任。

社会信任危机范文第2篇

【摘要】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暴露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多,而新媒体更是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尤其是当下大家分外关注的社会信任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与社会信任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大学生目前社会信任危机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人际信任危机、组织信任危机、知识信任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各方联合针对大学生这一主体进行引导。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信任

当今大学生作为“90”后的代表,身处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各种媒体的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新媒体。眼下新媒体已嵌入到我们的平常生活之中,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一个问题即社会信任危机问题。本文在研究新媒体与社会信任的前提下,将二者相结合提出对策。

一、关于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一种与传统媒体有所区分且倾向于满足各类不同需求的新兴传播方式,数字科技的发展是其建立条件。它主要包含有电子计算机及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及卫星直播电视系统、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数字广播网等能使受众得到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①。其表现形式有:通过移动通讯工具所传递的各种即时信息、虚拟社区、门户网站、论坛、博客、播客等。与传统的在范围和时效上具有强稳定性的四大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可谓是区别于之前四种主要媒体形式的“第五媒体”。广播、电视有专门的节目安排表,报刊发行有时间周期限制,所的内容也经过提前设计过,户外媒体存在着地域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比传统媒体的开放度、自由度更高,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创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环境。但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新媒体可能不再是一种具体的媒体形式了,实际上已变为一组数字信息,或者说是“一种融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②

网络平台的推广使得接受信息、接触媒介的机会向网络化转变,社交软件的普及也让存于虚拟之中的网络互动在此过程中得以发展,并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能够通过它的独特力量,消解国与国之间、传统媒体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产业、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数字化特征将它与传统媒体区别开来,数字技术使新媒体将隐含在“旧”媒体中的信息以非物质的形式为网络社会提供着智力资源。“新”与“旧”的相对概念并不意味着“旧”的消亡,真正消亡的是我们用来获取媒体内容的工具。而新媒体正以这种更新过后的新型工具吸引着对新生事物具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群体,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和互相沟通的主要途径。

新媒体使大学生惯有的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它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例如,它使获取信息的途径朝着多样化发展,所获取的信息内容涵盖面更广。在互联网上,使用者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构造一个虚拟的自己来进行表达及与外界交流,使隐私性得到加强,同时避开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使自由表达、发言的权利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又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其不设门槛的开放性及虚拟性,易使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做出忘却社会责任的放纵行为,呈现出道德弱化现象。

既然大学生的生活已经被新型的媒体环境所包围,那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也产生了深刻变化,交互式的自主学习就是表现之一。大学生可以利用通讯工具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教育资源,学习就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学习信息的使用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接受者除了被动地接受,还拥有了与传播者交互的功能,更有甚者还能转变为传播者。这样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探索其所不知的世界,主动接受学术领域的前沿新知识。

随着整个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希望表达个体独特个性追求的愿望日益突出。个性化使大学生还原为“本我”,并在“本我”的基础上找寻突破点并进行适时发展,强调自己的唯一性,他们那种追求“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强调自己的表现。新媒体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可以利用手机媒体传递文本、音频、视频信息;在博客、微博上,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内心的观点,在每一个不同的平台上大学生都能够参与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先前主流官方纸质媒体所拥有的主导优势正在慢慢流失。网络社交媒介既是虚拟的平台,又真实地存于生活之中,既孕育新信息,还利用这些信息促进人们的交往活动。新闻信息在新媒体上的传播,通常以简短代替深度,尤以互联网为代表,而这些新闻信息的价值也会由于受众主体特征的不同,体现出矛盾性的反差。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讨论时不由自主地被引导,产生倾向媒体的思维,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媒介空间的虚拟性让受众无法判断信息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就算想要通过正规途径确认信息真伪,也会因为难于操作而无法进行,因此由媒介信任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信任问题。

二、社会信任

有很多学者都对“信任”进行过界定,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能使所有人信服且能准确概括其本质内涵。卢曼认为信任是用来减少社会交往复杂性的机制,是对产生风险的外部条件的一种内心估价,它使行动者把在社会交往中所面对的许多潜在交往对象简化为可信任和不可信任两种,帮助行动者去决策③。杨中芳、彭泗清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的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④。政治学家指出,宽容是生成民主制度的基础,而这种宽容是信任的伴生物。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有了信任,便避免了原本在缺乏信任的交易活动中资源的无谓浪费,经济活动的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社会学家则认为信任是社会关系的胶合剂,有了它,可以在混沌世界中建立秩序,否则社会控制权就可能落入黑帮手中⑤。同时信任也“是一种权力的节约手段,因为信任的存在缓解了行为者们的担忧、疑虑、警惕和戒备,并从监视他人日常行为细节的高代价的措施中摆脱出来”⑥。

在信任的分类上,学界也有不一样的论断。帕特森在区分了信任和信心、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后,提出了四种信任类型:一是情感信任,即人们之间一对一的因相互了解或认为相互了解而产生的信任关系;二是居间信任,即经由互知的中间人而使两方对对方所产生的信任;三是集体信任,即我们常常对与之有直接接触的人的信任;四是委托信任,由于对在信任交易中作保证人或中间人的个人品质不熟悉,转向以制度为中介来信任或不信任商人、官僚、律师及其他公职人员。卢曼则指出,信任可分为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人际信任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⑦。但一旦情况变得复杂,信任就不得不被扩展,那么信任的基础就由情感变为了表象,系统信任也就产生了。韦伯将信任区分为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的特殊信任和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的普遍信任⑧,在他看来,二者是互斥的。

社会信任被视为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社会资本则由社会网络、规范以及信任等旨在促进彼此互利合作的因素构成⑨。有关人们因为利用媒介而对社会信任所产生的影响,早先可以追溯到格伯纳等人的涵化研究。他们指出,民众的价值观念会受到电视媒体的影响,如果暴力、犯罪是播放的主要内容,观看时间越长,就会越容易产生对世界的恐惧感,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信任的降低。现代媒体通过对报道中的信息进行“润色”、“加工”,导致人们在社会和公共事务问题上对媒体的依赖性大幅提高,新媒体中的个别单位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赢得广泛的关注度,披露社会、政治、行业领军人物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公众信任度的下降。

三、信任问题的具体表现

在新媒体环境下,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原本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传统信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不同半球的陌生人之间可以建立联系,个体处在一个在广阔平台上,结识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但我们却无法了解联系另一端的人的本质。我们所说的话可以是毫无根据的,所做出的行为也可以跟现实世界的事实不相符合,坦诚相交不再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结交过程中的原则遭到破坏,则引发了信任问题的表现之一:人际信任危机。人际信任在社会关系和日常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当大学生将其所接触到的某一社会现象进行非理性地推广,在普通交往中则不能与人坦诚相待,继而对当代大学生对他人信任的总体程度产生影响。由于网络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平台,电商也迅速发展,大多数大学生都会上网淘其所爱,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也带来了许多消费纠纷。此外,相较于其他组织而言,大学生对政府的信赖程度并不高。在划分大学生群体的信任对象时,根据赵文龙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值为2.10,而政府的信任值只1.93。以上两点体现了信任问题具体表现的第二个方面:组织信任危机。在政治领域内官员滥用权力以及腐败丛生的现象,自由逐利的市场经济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等一系列社会信任问题都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

新媒体推动了信息、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每一次刷新都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呈现,我们完全被信息所包围,知识信息更新过快,不再像以前那样在一定时间段内能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大学生处于受教育的状态,一方面正在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这些新知识正在迅速的“过时”,他们开始怀疑所学内容的真实性,此时,知识信任危机便出现了。知识信任危机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怀疑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进而滋生不安全感并且缺乏信心,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感召力黯然消退。这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如今都戏称专家为“砖家”,可见身在知识体系内的学生是如何看待所谓的专家、教授的。

四、大学生主体与相对独立的外部媒体环境的依存

考虑到媒体环境的独立性,解决大学生之间的信任问题,还是要从主体的教育着手。首先以扬弃的方法创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以此培养社会信任心态。思想政治教育要对眼下社会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做出积极的反应,有力地对舆论进行引导,可以借助的媒体工具有:报纸、电视、网络等,以顺应人们民主意识增强的变化,帮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社会信任心态。其次,增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使其网络辨别能力得到发展,自觉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自发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媒体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宣传的错误导向,以批判性的思维思考。再次,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内容可以涵盖各个方面,但教育过程中必须体现社会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另外,党和政府也应该为新媒体制定适合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传媒的监管力度,相关机构要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宣传和创作,协调作品的题材规划,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及传播规律,改变以往对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变封、堵、压为交流、沟通和疏导。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逐步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在2011 年3 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⑩。”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秩序,建立完善监控体系,管理新媒体业务,比如网络手机、宽带等,大力消除不良信息流通。

面对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只有多方面的力量相结合,并且合理地运用新媒体的手段进行疏导,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以外部环境的建立来帮助建设、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信任。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社会信任危机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x14042)】

参考文献

①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②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

③⑥尼克拉斯·卢曼著,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 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

⑤郑也夫、彭泗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⑦马克.E.沃伦著,吴辉译:《民主与信任》[M].华夏出版社,2004

⑧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⑨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社会信任危机范文第3篇

未成年人社会公德问题对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即未成年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简明扼要地对社会公德作了明确规范。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但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存在着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现象。因此,对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鉴于此,结合当今实际,浅略谈谈新时期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一、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新时期,当我国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同时,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所需的良好环境还未完全形成,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极社会因素。其次,人们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对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再次,部分社会成员的公德失范也严重影响了对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环境建设的形成。比如,在生活中,这部分社会成员不能发挥正确的引导示范作用,从而导致人们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偏离轨迹。另外,因我国市场经济还未完全成熟,一些个人主义者更容易导致功利、拜金等各种不良主义的滋生,从而使社会责任意识慢慢淡化,最终对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学校公德教育的失衡

如今,当社会把学校升学率作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同时,大部分学校已不得不把一切以升学率为中心的片面思想不可避免地制约着学校应该在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当前学校存在的扭曲教育观念以及偏颇的教育目标都使得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普遍失衡。大致表现有:形式上缺乏师生有效互动,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教学内容上脱离实际,较抽象,不形象,不具体。另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也常以学校升学率来排名次,而生源的优劣对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都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影响。因而学生的学校生活在无形中已被异化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过多强调智育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德育。

3.家庭公德教育的欠缺

当下很多家庭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智育中心论的观点,把孩子学习成绩好,考上重点学校作为唯一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忽视了家庭对孩子公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许多家庭由于教育不当而造成孩子从小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意识。主要原因有:一是绝大多数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子或独生女,父母对其的过分宠爱而失掉对他们的理性德育。二是一些父母因工作繁忙而将子女的德育完全寄望于学校,若长期以往将使未成年人更易形成一种比较自卑以及狭隘的人生观,并与社会公德规范的距离越来越远。三是部分家庭中的长辈自身缺乏公德意识,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也是对家庭德育影响极严重的一面。

4.公德教育方式的不当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尽管我们不断推动德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创新社会公德建设的方式、方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对社会公德建设上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级各类教育主体都在努力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中也包含相当多的社会公德教育内容,但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第一,教育内容相对贫乏,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成旧。第二,教育内容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所能理解的程度在较多层面上不相一致。比如在各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总让学生对此课程有虚无缥缈,脱离实际,枯燥乏味的感觉。可对于未成年人,从小没能在课堂上深刻体会到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准则,却要死记硬背那些让人一时无法透彻理解的道德信条。然而一个人很难恪守那些未经深度思考和内化的道德信念而去履行这些道德准则,因此可以想象最终的效果如何。

5.公德教育实践的缺乏

现实中各类教育者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大多缺乏更有效的实践教育,而往往只停留于形式上的说教。虽然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且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和内容,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要让他们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还存在着困难。但与现实相反的是,当前对未成年人公德教育忽视了实践这一重要教育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多数学校为了避免安全之类的麻烦将学生应有的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取消;二是多数家长不能够或者不愿意亲自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公德实践活动,而把对孩子德育培养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寄望于学校。殊不知,无论对于任何教育主体,实践教育始终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6.自我公德意识不强

自我公德修养是人们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未成年人主动进行公德修养,其实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但当前的现状是,因未成年人受到社会各种负面信息和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影响下,其在自我教育上仍存在着明显的欠缺,特别是在社会公德意识建设上。因此,我们必须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自我社会公德意识的修养。总之,培养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意识,仅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它更需要每个个体把相关的理论法则转化为内心永恒存在着的意识法则。

当然,在我国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上,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着其它多方面的不足,比如缺乏正规严密的德育管理系统,专业专门的公德培养机构,特别是缺乏针对社会公德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强力措施。

二、加强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1.调动社会各界增强自身公德建设

全社会应共同树立起对下一代公德建设的责任。比如在民众中开展法律责任、社会公德教育活动,规范学校、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社会舆论上对未成年人的公德建设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在电视、报纸、新闻网上定期刊播有关公德建设的社会公益广告;还可邀请具有代表性公众人物作相关报告,请公检法部门同志作法律方面的讲座,介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反面教材来对学生敲警钟等。此外,政府部门应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并把社会各界好的建议和方法资源收集起来,以致来提高和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也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更好地发挥学校所特有的教育功能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公德建设,学校应加大对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的力度。比如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典型先进事迹,特别是要以学生乐意接受,能赢得学生信赖的方式开展活动。比如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政治课的内容,而且能从理论上向学生潜移默化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其次,学校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社会公德教育,以此来强调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再次,学校要做到师生之间能平等交流,杜绝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充分结合起来,并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法学等多样新颖的方式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公德建设。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作用

多数未成年人的一些道德品质基本都是从父母那里直接反射获得的。可面临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多数家长片面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其德育的培养特别是公德意识的培养。为此,家长们应端正家庭教育观,以正确的道德理念来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对孩子不仅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还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孩子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避免步入重智轻德、成绩唯一的误区。其次,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子女为人处世的样板。父母应在提高自身公德意识的同时还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格典范,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身示教,不追名逐利、不贪图享受、不唯利是图等来营造良好的德育家庭氛围。

4.大力加强师德水平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人格、品行不仅能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学生非智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对未成年人进行公德教育仅靠课堂上的正面说教和理论上的灌输是不够的,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因此,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应从对学生公德修养健康成长影响最直接的教师师德入手来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同时还应大力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建设,使他们能具有优良的社会公德素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所都能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行为端正,言语文明,热情关怀学生等,从而对学生产生高度的示范性,做到德高为范。

5.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未成年人公德教育上,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更要把加大未成年人校外文化体育娱乐劳动等实践基地的建设落到实处,比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宫、文化宫等。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内建设未成年人文化体育娱乐劳动实践基地;村镇以村为单位,在村支部建设并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的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树立贴近广大未成年人易懂易接受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按照从身边人学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原则来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奉献精神。这样不仅能让广大未成年人得到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而且能有效增强未成年人的模仿学习能力,继而充分体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

6.不断加强自我公德意识

如今的未成年人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独立、创新意识,但在自我教育尤其是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明显存在有待加强,尤其对外界各种负面影响抵制力差和自控力不强。俗话说:德才兼备德为先,它体现了具有良好道德品行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先决条件的同时也是时代快速进步的不可缺者。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自身来说,应时时把公德二字牢牢印记在心,做到时刻监督自己的品行。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首先从自己做起;在对待公共财物上,不仅爱护,更是保护;在保护环境上,努力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行为习惯。比如节约使用各种资源,爱惜各类环境卫生设施、不乱扔垃圾等;在遵纪守法上,认真学习并不断加强自身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做到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都体现着一个未成年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通过以上可以得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成功与否不仅与自身而且与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它的成功不仅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久动力。因此,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公德建设时,我们必须遵照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因材施教,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来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的实效性,从而使广大未成年人长大后都能“德行天下”。

参考文献:

[1]谭德礼.论社会公德与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师院学报,2003,(1).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

[3]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1).

[4]钟伟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德育实效的影响及对策.广西教育,2005,(31).

社会信任危机范文第4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认真总结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对今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出意见。

1.正确评价五年来新农村专项资金投入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成立了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过去五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全面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五年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五年时间市(州)和长白山工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达到10.77亿元,乡镇投入达到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财政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到目前,全省有近1/3的市(州)、1/2的县(市、区)、3/4的乡镇都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调动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亿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和杠杆撬动作用。

三是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补贴是省级专项投入的重点。五年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建设农村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建设农村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支持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13个。省级专项资金投入促进形成了新的农村投入机制,构建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渠道,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实现了市带县、城帮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有6类项目建设呈现了快速推进的大好局面:第一类是在产业发展上,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屯4205个,工业集中区72个,各类专业合作社978个,实现产业立村230个,市场活村75个,人才强村36个,旅游兴村58个,城镇带村63个,第二类是在农村道路建设上,全省1000个示范村,累计修水泥路11132公里,柏油路47公里,巷道铺砖466公里,修边沟1251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和户户通达到70%以上,第三类是在农村房屋改造上,新建砖瓦房16.4万户,改造旧砖瓦房15.4万户,新建和改造面积2449万平方米,户均面积达到80平方米,重点推广了新式农居和暖房子,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第四类是在农村环境整治上,改围墙8.3万延长米,修铁大门21.6万个,建公共厕所14443个,建室内水冲厕所32151个,建户外卫生厕所33.9万个,建垃圾站18180个,建垃圾填埋点15117个,栽树15098万株,安装路灯50547盏,第五类是在办公健身活动场所上,新建和改造村部2240个、卫生所2342个、农民夜校1213个,建乡村文化站599个、村图书室2150个,建文体健身广场1093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600套,第六类是在便民服务上,新建农村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通过新农村建设,全省打造了一大批产业发达、环境整洁、院落整齐、设施完备、美化绿化的魅力村庄。

四是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切实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到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上来。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加大规划编制的资金支持,是启动规划、做好规划的重要保证。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累计投入规划编制资金5500万元,其中投入省级专项资金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五是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五年来,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省新农村办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由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农委和省民政厅共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两年已完成培训任务4000名。省里还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近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

总之,五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省和各级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专项资金的设立已经成为凝聚各级各方面力量,合力建设新农村的原动力和活化剂。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规范,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是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扭住关键,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两项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强化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抓纲带目、纲举目张,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才能加快农村面貌的改变。二是尊重民愿,切实发挥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还权于民,建什么、怎么建都由农民自主决策,不包办代替,不行政命令,不搞暗箱操作,实行公开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监督,这是搞好新农村项目建设、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的有效办法和重要保障。三是激励约束,注重发挥专项资金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充分体现专项资金的补、引领性和带动性,对于项目捆绑多、自主投入大、干的效果好的,坚持多补助、多奖励,调动积极性;对于具有创新的、方向性强、起点高的项目,比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这类项目等,给于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对于那些无所作为、工作推进慢、建设效果不明显的,适当削减支持规模。四是立制规范,把各项制度建设贯穿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注重项目审批程序,坚持村申报,乡镇、县、市和省逐级审核审定的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公示制、建设合同制、工程招标制、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等,严格履行各种手续;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检查,每年春秋各集中检查一次,既检查项目,又检查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扎扎实实,资金使用管理安全规范。五是协调配合,努力做到部门之间工作衔接有序、上下工作拧成一股绳。多年来,与省财政、省发改部门工作协调顺畅,保障了专项资金的规模和及时审批下拨;加强了与市(州)、县(市、区)和村镇工作的有序衔接,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可行性,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地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支持作用。可以说,这些工作经验是上下共同努力、共同实践的结果,要倍加珍惜,积极运用,以利工作,切实把今后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做的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

2.全力做好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

2011年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第二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省里继续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示范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补助。前段时间,经过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省农委党组研究确定,省新农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吉林省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以吉农综字[2011]56号文件下发到各地组织实施。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与历年比较,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一是时间紧。按照计划,在2月底前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下发工作,3月15日前完成项目申报,3月31日前完成项目考核,4月15日前完成项目调整,4月30日前审定项目上报省专项资金委员会,争取5月份第一次例会审核通过,6月底前将资金拨付到市、县。从整个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上看,可以说是步步紧逼、环环紧扣,时效性很强,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二是任务重。1000个示范村项目申报和审核审定工作,无论是从示范村数量来说,还是从工作环节来讲,都存在着点多面广、程序多项目多、数据量大工作量大、检查任务重和复核任务重的特点,需要我们上下共同努力、合力攻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三是责任大。项目建设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示范村建设水平,而且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项目资金的后续管理和使用是否科学和规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申报工作,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工作上要细上加细,做到申报无纰漏、无遗落,一次申报、一次成功。四是关注程度高。尽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新农村办公室以及各个示范村对此非常重视,不仅关注能批多少资金,还关注今年干什么项目,我们一定要引导好,把好事办好,切实让各个方面和各个层级满意高兴。

根据2011年面临的新形势,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文件精神要求,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申报范围、补助原则和支持重点项目。项目申报范围主要是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1000个示范村。补助原则主要有5条:上限控制,对示范村上报的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上限控制,并根据示范村大小、建设成效和原有条件等情况,适当确定补助额度;重点支持,主要是支持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相对集中,申报项目要具备一定规模,避免出现项目投资过小、数量过多。每个村申报项目1个,最多不超过2个,排好顺序;尊重民意,按照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奖优罚懒,对于地方投入大、乡村集体和农民主动投入、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倾斜。相反,则适当削减支持规模。

2011年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共10类,分别是:一是农村道路建设。包括村道、屯道、巷道的水泥路、油路、铺砖建设。二是桥涵建设。三是自来水工程建设。包括水源、泵房、管线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排水排污工程建设。包括路边排水沟、屯内小河流两岸整治。五是清洁能源建设。兴建集中供气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省支持最高额度不超过7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和村集体、农民自行筹措。六是休闲文化广场。包括场地整治、设施配备、宣传栏建设等。七是垃圾处理场点建设。包括垃圾堆放场所、垃圾处理场、垃圾转动车等。八是有线电视建设。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或建设卫星接收装置。九是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支持示范村改造农户围墙,统一格式,美观实用。十是太阳能路灯。这10类项目是省里综合考虑全省情况确定的,既照顾了建设好的地区,又考虑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项目申报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对于省里没有支持的项目,各地可通过本级专项资金、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予以扶持。

(二)申报程序及时间要求。申报程序基本是与往年一致。各示范村要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提出本年度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书》,经市(州)、县两级农业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局签属意见后,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财政厅。按照早申报、早批复、早实施的要求,省里已将《项目申报管理指南》通过网络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地在3月15日前将申报项目上报到省里,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省里还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查、集中审核、专家论证,上报省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审批。这样,2011年的项目申报审批和资金拨付工作最晚不迟于6月底前完成。因为,省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规定,2011年同2010年一样,凡是6月底前没有下拨专项资金的,每逾期1个月削减10%,并在第二年预算安排时扣减。11月份起不再下达专项补助资金,结转下年使用。这次会议结束后,大家就要立即着手组织抓好本地项目申报工作,尤其是部分县(市、区)示范村数量较多,市县两级要加快项目审核进度,在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出现贻误时间,影响省里项目批复,责任自负。

(三)项目核查。为确保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省里要对各地的申报项目进行检查。3月15日以后,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将会同财政部门组成9个组,对全省1000个示范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实地考核,对所有示范村2010年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查阅账目,对2011年申报项目进行逐村现场对接,根据实地与可能确定建设项目,同时对部分示范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考核和检查。要坚决杜绝和防止利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偿还历史积累的债务。发现哪个地方出现这类问题,不仅要追缴今年的专项资金,以后也不再支持安排。

(四)专项资金分配办法。在申请补助额度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申请额度要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每个村申报资金规模在20万元左右,工作开展好的村可以多报一些。另一个是注意项目捆绑。省专项资金委员会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不撒‘芝麻盐’,单个项目在40万元以下的原则上不再安排”,这是硬性要求。各县(市、区)要继续按照2010年的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捆绑立项,以申报指南的10类项目进行捆绑整合,如,道路建设项目就是将各个示范村申报的道路建设项目捆绑为一个以县(市)为单位的项目,一般一类项目申报示范村个数要在3个村以上,申报补助资金超过50万元。各(县、市)在申报时一定注意,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就协调各村进行项目调整。

(五)需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坚持以规划为指导进行项目申报。做好规划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特别是这1000个示范村,要进行连续三年的投入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建设指导规划。去年,在省里的要求和督促下,各地、各示范村都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一些县(市、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本级拿出很大一块资金,推进省级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已有近70%示范村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完成。2011年还没有完成的,要抓紧完成,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在项目核查中,是否是按照规划进行申报将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经过省里积极协调,农户的院墙、大门建设和安装太阳能路灯纳入了2011年省里支持项目,这是一个突破。同时,市县两级也要把环境整治作为主要投入方向,建立起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引导、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2011年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面铺开的有利时机,把省里专项资金支持和积极争取其它政策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立项和批复会充分考虑对其它方面投入带动情况,凡是有其它投入的就优先立项,凡是其它投入较大的就给予多一些的支持。几年来,省里一直督促市、县两级要设立本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践看,凡是设立的,工作就主动,工作成果就大,就能形成多渠道投入、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广泛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这次会议后,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的市(州)、县(市、区)还要继续积极争取,这不仅是我们做好工作的要求,也是强化单位职能、树立部门形象的重要方面。四是切实尊重农民群众建设意愿。项目申报要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重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路、水、气、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要坚持民主程序,项目申报要进行民主决策,申报项目要在村里公示7天。五是做好大型秸秆气化站项目申报。2011年继续以试点性质安排一部分秸秆气化站建设项目,总体考虑数量控制在15个以内,力求做到当年投入、当年建设、当年运营。由于秸秆气化项目投入较大,省里只解决项目投入的一半多一些,所以要求申报兴建大型秸秆气化站的示范村要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所在的县(市、区)财政投入要达到30万元以上。同时考虑项目长久运营,在项目检查中,凡是申报大型秸秆气化站的,省里将对村班子组织能力、集体经济实力、农民自筹能力和县级财政匹配资金情况也要进行考核。对于不具备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不得申报秸秆气化站项目。

3.切实抓好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从全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看,各县(市、区)都能够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统筹安排,科学使用,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但个别县(市、区)仍然存在着缓拨、滞拨、串项使用等倾向性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就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切实保障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出发,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一)严格按照批复项目使用专项资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1000个省级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补助范围严格按照当年省里批复的建设项目使用,不得截留、挪用、串项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及补助的额度使用,严禁用于补充工作经费、发放奖金等,杜绝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及时拨付和使用省级专项。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联合印发的《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吉财乡指[2008]797号)文件的规定,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在接到省财政厅指标文件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建设单位,并通知当地乡镇财政所(分局)。各地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及时拔付专项资金,不准缓拨和滞拨,务必将专项补助资金在规定时限兑现到村,用到项目建设上。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特别是市所辖的区,资金必须及时由市拨付到区,由区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发现缓拨和滞拨的,省里要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省财政部门收回资金,另行安排。

(三)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一是坚持实行报账制度。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在乡镇财政所(分局)实行报账制,严格防止白条入账。二是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和手续。主要是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项目合同、工程监理、法人负责、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严格程序,完备手续,经得起检查和审查。三是及时公开。项目建设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透明度,不准暗箱操作。四是建档立卷。对于开展各类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情况,都要及时备存相关的文件、资料和图片。县(市、区)和各村都要建立相关档案,以备查询和检查。

(四)加强存在问题的整改。从前段时间省里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调度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县(市、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是严肃规范的,专项资金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能,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但也存在着有的地方资金挂帐、项目无法实施问题。对于过去擅自串项的要妥善处理,抓紧解决。对于去年和今后批复的项目,无论是因灾还是其他原因,省里要求一律不准串项。各地要坚决杜绝这类问题,哪个地方再出现这样问题,就取消哪个示范村资格,同时对县(市、区)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提出批评,并取消年终省级先进的资格。

社会信任危机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75-03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截至2013年底,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67.5%。幼儿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当前,幼儿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民办幼儿教育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全国民办幼儿园多于公办幼儿园的情况大量存在。公立园不足,民办园的兴起有效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困境,承担了相当部分的幼儿教育任务,满足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但是民办园大多存在商业化程度高、办园质量差、监管力度低、师资差且流动性大等问题,近几年频发的虐童事件也多发生于民办幼儿园,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民众对民办园幼儿教师的信任危机。

一、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的表现

信任危机是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重任的现象。①在日常教育活动及家园沟通过程中,民办园幼儿教师主要面临如下几方面的危机。

(一)专业素养信任危机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拥有和带入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一般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要素的关键期,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引导者和陪伴者,其专业能力和素养直接关系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在幼儿园,家长对幼儿教育非常关心,对幼儿教师能否承担教育教学以及保育幼儿任务也很关注并存有怀疑。

(二)社会角色认同信任危机

共时态下的幼儿教师角色趋向多元化,教师角色由原来的“本原性角色”转变为“扩展性角色”。②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因民办幼儿园的特殊性更多地扮演扩展性角色,即在与幼儿和家长的交往中,需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关怀,伴随角色变迁带来的是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民办幼儿教师角色的信任危机。家长在质疑民办幼儿教师能不能胜任其本原性角色之余,也会怀疑其扩展性角色表达出的情感关怀的真实性。

(三)行为伦理信任危机

韦伯认为指导行为发生发展的有两种伦理:一种是基于纯粹意志或道德良心的信念伦理,一种是基于事先考量行为的后果必须对其负有责任的责任伦理。③相应的,家长对教师道德良心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怀疑教师有没有当幼儿教师的道德素养,能否爱护善待幼儿,公平公正、平等对待幼儿。其次对教师责任伦理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怀疑教师的自主感和责任感,在对幼儿的保教工作中,能否更多的考虑行为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民办幼儿园利益与家长和幼儿利益的抉择中,能否担负身为教师的责任,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而不只是服从民办幼儿园盈利需要或教师自身狭隘的需要。

二、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本质及根源――社会转型期的阵痛

1. 社会普遍存在信任危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原有的传统靠血缘和关系维系的“熟人社会”转为彼此陌生、不了解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原有的道德规范、社会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规范、社会准则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了不可预测,而不可预测也就代表着风险的存在。于是,人们出于本能,开始对自己不可预测的事物充满怀疑、试探和不确定。

2. 民办幼儿教育盈利性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政策明确了幼儿教育的两个基本性质:教育性和社会公共福利性。而民办幼儿园在此之外还附带有盈利性,这是由其本身的社会力量办学性质所决定的。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要维持幼儿园的运行,必须考虑如何保持盈利。盈利性与公共福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而家长和社会大众也在与民办幼儿教师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考虑到其盈利性,而对民办园幼儿教师更加不信任。

(二)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载体及内因――信任主体信任关系难以维持

民办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承担幼儿社会化的责任与义务,但对幼儿的关爱情境有差别。从关爱对象来看,存在关爱全体和个体的差异;从幼儿房展方向看,存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差别;从评价方式看,存在注重优缺点弥补和更关注优点的差别。此外,民办园幼儿教师与家长在交往过程中更像是一个“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购买者”的关系。家长会要求更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与服务,不满意的情况下会向园长或幼儿园开办者“投诉”,而教师处于幼儿园与家长的夹缝中,往往沦为纯粹的教育打工者。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有时呈现为支持性关系,有时呈现冲突性关系,甚至呈现迎合性关系。⑤不平等的地位,带来的是不对等的交往,难以建立坚实的信任基础。

(三)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基础――信息供给质量差与信息渠道多样化

民办园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供给不足,出于幼儿园利益或教师自身利益,有时幼儿教师不能将情况完完全全告诉家长,而是有所保留。而家长出于对幼儿的保护,有时也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如实告诉老师,由此产生信息供给不对等、供给不足和供给质量差的问题。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监控视频、网络交流也已经走入民办幼儿园。幼儿家长之间会自发形成家长组织或家长联盟,互通信息有无的同时,也会造成信息的扭曲。

(四)民办园幼儿教师信任危机的外因与关键――民办园及幼师准入、约束、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

第一,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现有的规程、条例、法律效力低,更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民办幼儿园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第二,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不等,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办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准入与监督管理机制。第三,教师从业资格存在问题,很多幼儿教师来自于其他非教育专业,对幼儿教育不了解,缺乏相关的幼儿教育知识。第四,民办园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年龄呈现年轻化但断层严重,职业满意度低,流动性大。第五,幼儿教师的评估监督体制没有良好地运用起来。应从源头把握,注重过程发展,形成一个健康运行并结合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社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评估体系。

三、民办幼儿园教师信任危机的化解策略

民办幼儿园信任危机已经现实存在,应积极寻求合适的策略控制、化解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信任危机。

(一)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从幼儿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幼儿教育适用且切实可行的具有较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其次,加强政府对幼儿教育资源的分配,改善对民办园财政补贴不足的状况,可以考虑拨付幼儿教育专项基金。通过对优秀民办园的鼓励和扶持,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注重发挥和突出民办幼儿园的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再次,提高民办幼儿园准入门槛。民办幼儿园从申请办学之初就应该被多方考量,综合评估其办学资质。在民办园兴办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对民办园的规范指导和综合评估,及时处理违规办学或办学质量不高的民办园。最后,重视民办园师资引入,完善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提高从业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二)加强信任主体自身建设及彼此间理解沟通机制

首先,对民办园幼儿教师而言,必须积极主动寻求自身继续职业社会化发展,形成幼儿教师职业性格而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同时,幼儿教师必须关注自身的师德建设,在他律的监督机制下,能够自律。其次,民办园幼儿教师与家长同为幼儿初步社会化的,有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因而也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人际信任基础包括:关系基础、情感基础和经验基础。⑥随着家长与教师沟通次数的增加以及沟通的深入,可以建立他们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从而构建情感信任和经验信任。最后,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社会的监督可以促使民办幼儿教育良性发展,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则会促进民办幼儿教师有更高的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其更安心地为幼儿教育事业做贡献。

(三)促使幼儿教师和家长形成共同的正确的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减缓信任危机、构建家园互信的基础,也是家长和幼儿教师正确教育、引导、参与幼儿成长,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的必备条件。家长和幼儿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是平等的有尊严有人格的个体,重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尊重幼儿的天性和权力,时时刻刻为幼儿长远的身心健康发展着想,以幼儿活动为依附,以幼儿心理为依据。幼儿教师和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态度、正视自己的定位,不能将自己仅看作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权威”和“监护者”,而是儿童的伙伴和参加者、引导者和协助者。正确的儿童观,能够看到幼儿“有发展的需要”的同时,看到幼儿有“发展的能力”,让幼儿有参与和建构自己(下转107页)(上接176页)童年的权力。⑦

注释:

①马爱芳.浅析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基于吉登斯对信任的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2(02).

②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76-281.

③谭光鼎,王丽云.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④申自力.当今中国的信任危机:表现、本质及其影响[J].求实,2004,7.

⑤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