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1篇

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

鲁迅的出生地绍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其人文精神孑然不群,其典籍文化灿若星辰。"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1]如大禹、勾践,如范蠡、文种,如计倪、陆游,如赵晔、王充等"俊异"之士,不一而足;《越绝书》被认为是地志之祖,《吴越春秋》开方志之先例,《会稽土地志》、《会稽地志》、《会稽典录》等优秀越地典籍,也无不神韵俱现,"记人"的以人物事迹显灵气,"述地"的以山川地貌传神韵。

鲁迅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且一直有抄书的习惯,对故乡的历代先贤和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少年时代的鲁迅就对绍兴地方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虽身处异域仍不忘越地先贤,"我绍郡古有越王勾践,王阳明,黄黎洲煌煌人物之历史。我等宜益砥砺,以无先坠前世之光荣。"

另一方面,故乡的先贤和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鲁迅。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的自然、紧密、浑然一体,以至于无论是鲁迅的学术研究还是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故乡绍兴,鲁迅深感自豪,认为越地先贤辈出,著述颇丰,又有"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勾践坚确慷慨之志";[3]同时又忧心忡忡,认为"会稽典籍,零落至今,未闻后贤为之纲纪",[4]而且那种支撑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正逐渐失落---"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5]正当鲁迅为此而深感遗憾之时,张澍辑录的《二酉堂丛书》给了鲁迅莫大的启示,"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6]鲁迅非常欣赏。且张澍所录"全是古逸书的辑本,有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自此抄书更有了方向。"(周作人语)鲁迅遂怀着唤醒麻木民众的良好愿望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紧迫心情,夜以继日地搜集、辑抄、校勘、整理各种越地文献,为绍兴地方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鲁迅在辑佚、校勘方面的成就

鲁迅潜心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爬梳整理工作,精心耕耘在这片日见荒芜的古文化典籍的园地里,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鲁迅一生辑校了大批的优秀文化典籍,据专家统计达50多种。鲁迅校勘《嵇康集》,前后10遍,时间长达20年之久,抄写稿达4部,这是鲁迅整理文化典籍中用力最多的一部。

鲁迅遍访会稽山下的禹陵、禹穴、禹庙,著有《会稽禹庙空石考》等,对空石的由来、文字刻凿的年代以及后人的种种说法作了严谨的考证。

为了辑录《越中专录》,鲁迅翻越故地山川搜寻越中墓碑、金石拓片。曾收集到《秦始皇会稽刻石》、《王羲之兰亭刻石》等碑文拓本。"颇锐意搜集乡邦专甓及拓本,而资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余年之勤,所得仅砖二十余及拓本少许而已。"鲁迅对绍兴地方文献的搜寻与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鲁迅始终是个现实感很强的战士,整理优秀的文化典籍,有其深厚的寓意。为了"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9]为了唤醒麻木民众,激起思乡爱国之情;也为了"开拓越学,俾其曼衍、以至无疆",[10]鲁迅前后花了近19年的时间(其间几度搁浅),辑录有关会稽的古代历史、地理佚书,不厌其烦地对家乡史志书籍进行全面认真的查访,并进行严肃仔细的考证、抄写、辑录和校勘,最终于1915年完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并正式刊印。

三鲁迅对方志的贡献

我国的地方志书卷帙浩繁,堪称世界一绝,鲁迅对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书,不仅努力索寻、广泛涉猎,还进行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更可贵的是积极参与编志实践。

鲁迅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改宋以前旧志以地理为主的倾向,以大篇幅介绍名人轶事,着重表彰爱国之志,以增强资料性,提高史料价值。《会稽郡故书杂集》全书5万余字,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佚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光辉典范,是鲁迅对绍兴地方志辑佚整理工作中的一部最主要著作,填补了绍兴地区旧方志的许多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

鲁迅对绍兴方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重要文献,更重要的是对方志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对方志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方志的意义和作用赋予了新的涵义,强调了方志"存史"、"教化"、"资治"的作用。

四鲁迅的目录学成就

鲁迅非常关注目录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绍兴八县即指原属绍兴府所辖的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诸暨、萧山、新昌八县。[13]鲁迅普查遍访,选取绍兴籍著作78种,集中编入《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收录的有素有我国地方志鼻祖之称的《越绝书》,有东汉初年,山阴赵晔著述的《吴越春秋》,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王思任的《奕律》等明末遗民著述,也有鲁迅非常看重的宋代《嘉泰会稽志》、《剡录》等等。鲁迅后来利用《嘉泰会稽志》整理了不少地方文献。

《绍兴八县乡人著作》这一目录的编制,足以说明鲁迅对"绍兴人所写"的乡贤著作和"写绍兴"的乡邦文献给予了同样的热情和关注,他刻意搜集、努力搜寻他所能见到的"越先正著述",并将此汇集成册,鲁迅把这一工作视为"蚁子负山之业"。

鲁迅除重点关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所收录的乡贤著作外,还非常重视明代张岱、朱舜水,清代章学诚、李慈铭等人的乡贤著作。当然,鲁迅最关注的还是魏晋时代的有关会稽乡贤的著作。

徐小蛮同志说"鲁迅先生辑录古籍……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说明鲁迅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

鲁迅花了多年的心血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地方文献,大规模地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为越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关于地方文献的财富。超级秘书网

五鲁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

后,鲁迅曾应的邀请,到教育部工作。鲁迅在任职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的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多次以教育部的名义,征集重要文献入藏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即京师图书馆,奠定了今天北京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基础。

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办之初,鲁迅就以教育部的名义咨调各省馆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当时,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均陆续将官刻书籍缴送该馆。

地方志是文史工作的重要资料。1916年10月,鲁迅以

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饬属征取最新志书。咨文要求各省区"转饬所属,征取最新修刊之志书。其未经新修者,取最后修成之本,径行邮送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金石拓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1916年10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征求各种著名碑碣石刻等拓本。咨文说明了图书馆收藏碑碣拓本对于"发皇国华,阐扬学艺"的重要性,"为此咨行贵署,请烦查照转饬所属,凡系当地著名碑碣石刻,各托一份,径送寄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资料,还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内容。鲁迅将其中的许多著述,赠送给京师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予以保存,这其中就有很重要的关于绍兴方志的《会稽郡故书杂集》等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9.

[2]郑择魁."开拓越学,俾其曼衍"-鲁迅与越文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0,(3).

[3][4][5][7][8][9][10][14][15]陈方竟.鲁迅与浙东典籍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2,(2).

[6][13]邱永山.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2篇

在二十世纪上海的文人圈里,钱君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他既擅水墨丹青,又好篆刻治印;既精于封面设计,又长于音乐创作:书法也独树一格,人有称为“五绝”者。但我以为,他实在可称全才。――他还广涉文学、编辑、出版、收藏等领域,诗文优美,收藏宏富,才气横溢。豁达倜傥。他与鲁迅等文化名人有交往(鲁迅书信集中即有五处提到钱君先生),而他的艺术生涯之长久,艺术生命之强劲。也堪称一绝。

钱君与鲁迅相识在上世纪20年代初,攻读于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同学陶元庆经常和他谈论鲁迅的作品、思想和生活。陶元庆和鲁迅是同乡,又有师生之谊,所以谈起鲁迅来滔滔不绝。1927年10月的一个午后,钱君正在上海宝山路宝山里60号初创的开明书店工作,这家新兴的小型书店是鲁迅的乡友章锡琛创办的。那天鲁迅来到开明书店编辑部访问章锡琛,临走前,在翻阅“开明”所出的新书时,见到钱君装帧的《寂寞的国》、《破垒集》等书,就热情而高兴地对他说:“很好,有一些陶元庆的影响,但自己的风格也很显著,努力下去,是不会错的。”鲁迅的这番话更坚定了钱君从事艺术事业的信心。钱君当然也没有料到这一“偶然”会给他今后的艺术道路刻下足以自豪的闪光一笔。从此,钱君开始与鲁迅交往。

1936年,鲁迅逝世,钱君前往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在万分悲痛中立誓要把鲁迅所有笔名刻成一部印谱,以志纪念。为此,钱君特意去请教许钦文,希望能把鲁迅的笔名搜集完整。一般来说,一个文学家有几个笔名是常事,可由于鲁迅的作品卷帙浩繁,笔名多达130个以上,这在文学史上是空前的,他难以寻找齐全,只得暂时作罢。时间一晃30多年过去了,钱君因忙于公务,一直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也属凑巧,符骥良亦早有此意,而且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上海图书馆、鲁迅纪念馆等处查阅大量资料,还整理出了一大本文字稿。当他知道钱君的打算后,思忖再三,毅然割爱,把自己整理出来的文字稿赠送给钱君。有了这本文字稿,且1972年正逢钱君被迫“退休”,事隔鲁迅逝世已36年,他终于有时间实现自己的夙愿了,他在家夜以继日地创作《鲁迅印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刻成了168方鲁迅笔名、别号印章,成为印谱。这就是第一套鲁迅印谱的由来。

但是“”在上海的爪牙却视之为异端,把原印和钤拓本全部强行抄走,还扭他去横加批判、软禁,钱君被释后。感于“累年积愿,忽堕氛埃,忿惋难已。嗟乎!鲁迅先生煌煌战斗业绩岂以‘’肆其奸狡而能有所掩翳乎!匹夫之志又岂以而可夺哉!余迈矣,目雾迷几于失明但厥志弥坚,不以鬼蜮为厉而或改”(《鲁迅印谱・自序》)。1974年10月乃愤而重刻了第二套《鲁迅印谱》,以示无声的抗议。在第二套印谱中,钱君精益求精,改刻了其中不甚满意之作,1979年,钱君所刻的第二套印谱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印集对168个笔名、别号和斋室名,都附有简短的考据文字,不仅篆刻的艺术价值甚高,还成了可资了解鲁迅生平的一份重要资料。钱君看准了这一点,把鲁迅笔名用作篆刻的题材,也是他识见高远的表现。这套印谱,钱君从1973年刻起,花费了三年时间,到1976年才刻完。当时出版的除了普通版本外,还同时出版了500套手工钤拓的宣纸线装珍藏本,供收藏爱好者珍藏。该书共收印165方。500套线装本就需要手工钤拓九万余页,其工程之浩大在钤拓史上堪称绝无仅有。此书也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培养学生问题能力。

3、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段意识,热爱劳动人民。

4、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领会。

教法选择:情境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综合灵活运用。采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四段流程”教学形式。

学法引导:1、强调预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努力。

2、强调多读。本文作者是文白转期的文学家,作品精深,较难懂,人言《朝花夕拾》是没有呐喊的心底呐喊,故必须熟读。另外,语感是语文的生命,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故必须多读。

3、强调积累。丰厚语文积淀,包括学法积累和基础知识积累。

4、强调自主设疑,合作学习,勇于探究。

课堂组织形式:组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互动协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教学媒体:投影、两张胶片,其一誊写字词,其二抄艾青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读读”、“议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练练”、“讲讲”部分。

参考资料:本课资料合集

作者资料:鲁迅生平详略

教学进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放投影——《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朗读。然后,学生听诗后谈感受,从“大堰河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两方面谈。之后,师精当过渡:由大堰河百草园中的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切题后,板书课题。

此环节设置体现两个意识: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有感而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4篇

为什么又去绍兴?

因为绍兴不仅存留了我和夫人的回忆,更是一处能抚慰我灵魂安宁的圣地。每当我内心有许多困惑或者对生活有些迷惘而郁结不畅时,我总愿意让自己靠近它。

对于出门旅游的人们来说,每到一个景区,总会被人告知,哪些景点是必去的。而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景点是我必去的,我必去的,一定是我内心想去的。

每次去绍兴,去的景点都不是很多,但鲁迅故里、青藤书屋、沈园却是必去的。而这次,我只是为了重游鲁迅故里和青藤书屋。

6月7日下午,骤雨初停。

鲁迅故里的天空,有些阴暗;

鲁迅故里的石板,有些潮湿;

鲁迅故里的游客,有些稀寥……

我以为这便恰到好处了,鲁迅先生的世界,本该如此――深沉静默。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深味了人间的冷暖,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倘若换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游人如织,贾坐商行,在这样的喧嚣与热闹中,我们又将如何走近鲁迅先生的世界?

我暗自庆幸,能有这样的幸运,避开了热闹的人群,可以一个人游走在鲁迅故居,并不断拍下一些更有价值的照片。鲁迅故居里,偶有个别游客经过,也不大声喧哗,我们共享了此刻难得的宁静。

鲁迅故居大堂两边,各有一个展览室,左边是周作人,右边是周建人。参观完之后,我突然对他们的长相产生了兴趣。正所谓相由心生,同为兄弟,鲁迅和周建人极为相像,脸型同样的瘦削,眼神同样有光彩,看起来都是那种在骨子里有些顽强和倔强的人。但周作人却明显不同,他的脸型显得圆润,眼神里似乎带有些许淡漠和自私。据鲁迅母亲鲁瑞说,周作人“从幼小时期,一直受到大家的照顾,养成了他的依赖性,事事要依赖家里人,特别是依赖老大。他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在他的心里,家里的事都要由老大负责,与他无关,他比较自私”。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如是说,也因此走了“异路”。

走了“异路”的周树人,终于变成了“鲁迅”,也扛起了这个家,并为周作人和周建人开辟出了一片天地。可惜,最终周作人还是有些“昏”,和鲁迅分道扬镳了。但周建人没有,他至死都在感激鲁迅为这个家,为他所做的一切,他永远记得大哥的教诲!

记得钱理群先生曾说过,当我们处于人生顺境的时候,我们可能很难理解鲁迅。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这些年,也突然感觉到了内心的绝望,也感觉到了“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于是,又走到了鲁迅故里。

“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我唯一自觉能和鲁迅先生一致的,就是这样的立场。可以说,我有大部分的痛苦根源,正来自于此。

天大地大,只有鲁迅先生能给予我勇气和力量!

我静静地在鲁迅先生的卧室前站定,靠近“鲁迅故居”匾牌,请人帮忙留了个影。也许以后,特意再来这里的机会,总是极少的,但有了这张照片,也就有了寄托。

从鲁迅故居出来,又去了鲁迅纪念馆。

一路参观下来,不肯错过任何一张图片,一份资料。我仿佛又跟着这些图片、资料,重新温习了鲁迅先生的一生。

快出纪念馆门口的时候,我突然莫名其妙、毫无征兆地想起“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的事情,眼眶莫名的有些湿润,也许是天空又下起了细雨吧……

8日下午,同样也是一个阴天。

为了步行青藤书屋,我特意按照导航软件的步行提示,经过塔山公园,到鲁迅路口,接着左拐进前观巷,直行几百米,右拐进小乘弄,再步行几十米,就到了青藤书屋。

多年前,我和夫人因偶然的机会,邂逅了青藤书屋,满是惊喜。而这次,是特意寻访。

青藤书屋进门的院子,夏木阴阴正可人。左边搭了个葡萄棚,正是叶绿葡萄青的时候。徐渭有题画诗《题葡萄图》,此处应该是为了应诗景。《题葡萄图》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读之,诗人怀才不遇但又恃才傲物的复杂情感,溢于诗表。

徐渭,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徐渭性情放纵,屡试不第,但擅长书法、绘画、诗文和戏曲,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然而后人对他的书画评价最高。

青藤书屋外屋陈设简单,但临窗有“一尘不到”的木匾,据说是徐渭的手书。“一尘不到!”“一尘不到!”我默念着这句话,心里却想:岂止是说书屋一尘不到,更应是徐渭内心一尘不到的真实写照!

我曾于偶然的机会,看到徐渭《驴背吟诗图》,简直叹服!画作以书法笔意入画,寥寥数墨,便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内心非有如此纯净脱俗,才能做出这样的画作。

我喜欢徐渭的理由,除了他多才多艺之外,更在意他能脱尘免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一个社会,需要经历多少岁月,才会出这样的一位个性卓异、多才多艺的人?

袁宏道誉其为“光芒夜半惊鬼神”的“旷世奇才”,并为之作《徐文长传》。

郑板桥曾刻“青藤门下牛马走郑燮”印。

黄宾虹说:“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没有人能赶上他。”

我觉得,从艺术成就的角度来说,任何褒奖徐渭的话,都是不够的,他值得这么多人为他拜服。

8日下午,青藤书屋,只有我一个人在参观,很安静。我默默参观完青藤书屋,出来在院子里的石条上静坐,看自在岩上草木深,看葡萄闲抛闲掷野藤中,看竹林幽幽自带风……

想起徐渭70岁自题画像诗:

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

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

突然感慨了几句:“宁静的下午,又去了青藤书屋。见葡萄闲抛闲掷野藤中,又见未老蹉翁坐园中,啸晚风。”

我这个异乡人,在B兴游荡的这几天,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去鲁迅故里,鲁迅给了我智慧,告诉我,一生要怎么活才能更有意义!

去青藤书屋,徐渭给了我勇气,告诉我,要守护自己像明珠一样的个性!

千辛万苦,有了方向,就不再辛苦!

千难万难,找到自我,就不再艰难!

鲁迅的资料范文第5篇

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1961年就出版过,而今再版,理由写得明白:这次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手稿近半世纪后首次完整发表”。稿载:周海婴表示,当初的《鲁迅回忆录》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而真正能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这次把手稿完整地呈现出来,意味着被遮蔽和诠释近五十年的鲁迅及其精神,将得到“还原”。

这消息的确定性质,已经表述得再清晰不过,容我赘言:真正能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那么,我在上学读书时候――从小学到大学,读到的非手稿原版的回忆录,是一本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由此推论,以往由这非手稿版回忆录衍生或派生,或孪生或乱生出来的那么多他人的纪念文字,是否真正反映了真实的鲁迅一生,或是真正反映了真实鲁迅的某个片段,都须打个问号了。以致我对以往的鲁迅相册也要产生疑惑,那相片旁的文字介绍,能保证都是“真实”的吗?

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既是文化显学,更是政治显学。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对鲁迅文稿,一方面感到有些好读,也就是比较容易读懂的意思;另一方面更有些感到难读,甚至非常难读,那是要参照许多史实资料和参考文本一起来读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连怀疑念头都没有出现过,出自鲁迅夫人许广平先生的回忆文本,竟然是“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的。

用民间白话说一句,老婆回忆逝去的老公,小到抽烟喝酒,大到钱物借贷,私至床榻冷暖,公至广场演讲,事无巨细,不论内外,她的叙述享有无上权威。天地人伦,血脉神圣。父母,夫妻,子女,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周而复始,世代繁衍,这份法律的“尊卑”排列和相应“权力”,全都一样,概无例外。可是,许广平没有这份权威。也许因为,是丈夫鲁迅把上天赐予周家的权威都已“用尽”,尚且不够,自然也就省不下什么权什么威,供周夫人遣用了。

就是有过这样的岁月,老婆纪念老公的文章,是要“集体创作”的。比起没老婆的李玉和、没老公的江水英等,有老婆的鲁迅早在1961年就被“集体”了。鲁迅被“集体”的下文是:从1972年1月到1977年初,“《鲁迅传》写作小组”存在五年,在“市委写作组”文艺组指导下,配合全国政治形势需要,以“石一歌”等笔名,撰写了《投一光辉,使群魔嘴脸毕现》等八十四篇文章。

就是有过这样的岁月,所以老婆纪念老公的文章,是要“上级拍板”的。周海婴说:有领导提意见,母亲又有些删改,“当时已经很有名的作家唐,参加了那个会,他对朋友说:会后我看到许大姐脸色很不好”。许广平“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上级提意见的“理由”大抵是因为没有保护或者维护“好”鲁迅的形象权威。这个理由成立,是因为有“另外的人”,比老婆更理解老公。这个“另外的人”,当年统称“上级”――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小三”的叫法。

今日鲁迅,被“幽默”地“解密”了。只是,在所有报道中,却没有“谁”站在神圣的法律立场上发问:如是的“集体创作、上级拍板”,是否侵犯了许广平作为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著作权?是因为过了民事诉讼期限,还是故作“选择性的制度遗忘”?

所以――无人忏悔。而鲁迅的《死》中回复是:“让他们怨恨去吧,我一个都不饶恕。”

【原载2010年第14期《新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