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审计实务课程 学生 关键能力 教学评价 研究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蓬勃发展,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模式需要加快改革和完善。积极和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外在要求,也是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应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转变教学观念,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改革教学成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适应职业变化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评价的目标及内容
总体目标:高职审计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具体目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实训及社会实践的锻炼,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及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社会能力。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中,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具体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职业核心能力又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它们共同构成职业关键能力的一体两面,它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并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它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否具有成效,其实质评价内容就是高职审计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八项核心能力”综合素质。
二、评价的标准
(一)是否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环境的变化、工作岗位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习能力是人持续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师应该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设计课堂,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需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以便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对社会实践进行独立学习及反思,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
(二)是否具有交流和社会活动能力。我国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审计人员应具有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技能,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能清楚和有效地传达诸如审计目的、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事项。高职审计专业学生的交流能力包括:计划、报告、建议等书面陈述的能力,谈话、演讲、发表意见等口头陈述的能力。教师通过课堂有效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作书面的陈述或口语的表达,看其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改善合作关系,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是否争取到不同意见者的理解甚至支持,考察学生是否有处理紧张关系和不确定性的能力;是否具有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关系和保持联系的能力,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与他人进行交往和移情行为的能力。教师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建立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双方关系的融洽,有利于集思广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审计风险。
(三)是否具有数据应用信息处理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数据应用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从数据中及时发现和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能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高职审计专业学生数据应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为:能从资产负债表中,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优化;能从利润表中,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真实;能从现金流量表中,分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是否合理等,考察学生是否有采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的能力、形成和使用反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四)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给定的审计资料时,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能依靠有关知识经验,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选择合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敏锐地发现产生违法乱纪问题的领域和环节,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能从问题的整体出发,全面地看待问题;能从问题的微观层面进行甄别,从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这些弊端的产生根源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并能触类旁通,有效推理,得出结论。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计逻辑思维,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然后付诸实施,正确地进行处理。
(五)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师应创设可以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情境,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重视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自行探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训练环境和迁移能力锻炼的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审计实务课程的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完善审计实验教学设计,开展审计专业创新性教学,最终达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成效。
三、评价的方式
(一)教学成效应注重多元性评价方式。
1.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价,转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审计实务课程中使用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要多注重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不再是看分数的高低,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
2.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由教师一方考察学生的学业成果,势必受到试卷考试形式以及教师思维定势和主观判断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使得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状况,评价的意义也随之弱化。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共评等多主体评价方法,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公证的评价,使得师生间的信息渠道畅通。
3.注重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过去的评价方式注重于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校外创新与实践精神,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根据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评价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注重分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依据审计教学的内容及实训要求,进行岗位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强化平时考核,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行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核为主转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控制,注重平时的过程性考核,降低纯理论的考分比例,注重实际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采取分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成绩,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整体评价。
(二)教学成效应引入“员工绩效考核”的理念。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不但要求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还要求精心研究制定具有科学严谨性、简单易行性、实用有效性的评价方式。可将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理念及做法引入到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成效的评价上。“员工绩效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普遍使用,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和他评。同时结合“员工绩效”,如:书面作业、技能操作、小组活动、企业实践、社会调查、口头答辩、书面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成效应建立项目“工作日志”的评估体系。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教学是指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以审计实务项目课程作为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开发出审计实务课程教学的审计承接业务活动、收集审计证据业务活动以及撰写审计报告业务活动等项目。在项目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否独立制订项目工作方案?项目思路是否清晰?能否有效实施项目工作方案?项目实施操作上是否得心应手?能否及时提供每一项目的资料?能否客观公正地自我评价?建立项目各层次“工作日志”评估体系和制度,将各层次工作日志作为项目课程实施、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对审计实务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关注学生掌握审计实务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及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培养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喜悦,达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审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丙金,曹华祝.高职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的调研报告[J].商业会计,2014,(9).
河南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商丘中考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商丘中考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河南省了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不是主要依据,除学业水平考试外要考察综合素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校老师要把学生在校的一切相关内容记录在《河南省初中学生成长纪实报告》相应栏目中,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
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内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的范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七个科目实行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实行开卷考试。
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管理,由省教育厅明确统一要求,各省辖市(含省直管县、市,下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艺术(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也要进行考核,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初中学校为主实施,相关特长表现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
在考试内容方面,将依据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与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
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
【重点】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总分8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2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每门70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每门50分,体育70分,理化生实验三科满分30分。
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和艺术(音乐、美术)等未纳入中招录取计分科目的课程,考核成绩原则上以等级呈现,具体等级要求由省辖市统一规定。经教育厅批准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统一组织考试,并以一定分值计入中招录取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
【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中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将要远去,未来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会越发完善与成熟,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课外生活会越发丰富。
此外,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规则,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用的相关要求应在招生前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
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初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反馈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98-02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做出判断,目的是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促进教学及改革。
1 高校英语教学评价
高校英语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评估。
1.1 教师评价
对教师的评估主要采用量表、座谈等方式,评估主体是同事、专家和学生,此类评估偏重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教学语言的运用、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等教师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评价,难以反馈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能力培养等方面掌握、深化、提高的相关信息,换言之,教师不能获得有利教学改进的直接信息。
1.2 学生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终结性的考试方式。考试公正,易于评判,能诊断学生学习中的“病”。但无论纸质还是电子试卷,在测试内容上都重视知识,轻视能力,或者说试卷作为单向的测试介质因为本身的静态特征难以评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试卷测试的是单一的语言知识和有限的操作技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慧是多元的,试卷在评估学生能力方面不够完整,评定结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另外,终结性评估要经历出题、测试、评卷等环节,周期较长,反馈促进教学改革的功能大大减弱;尤其期末考试结束即是寒暑假,评估留给老师的只是量化的成绩单,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无所知。新的学期任课教师或许会对期末试卷做出点评,但效果欠佳,因为学生对试题及答题情形基本处于茫然状态;如果任课教师更换,测试试卷则不能充当有效信息反馈学习的问题和促进教学的调整。
简言之,现有的信息反馈形式单一、时效性差,尤其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有效改善高校英语教学,应对信息反馈进行改革,提倡反馈形式多样化,注重反馈时效性,重视学生参与反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反馈的功能
2.1 监测自我学习
监测自我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强调学习者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习中的困难、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出信息反馈,学生必须有意识、系统地评估自己的情感、动机、思维与行为,找出自己在英语语言和其他知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2 自我修改
自我修改是完善外语言语处理的重要方法。在自我监测基础上,学生对英语输出中的信息错误、不当、替代等进行修正,提高学习自主性,促进知识的掌握。
2.3 培养能力
学生反馈通常以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形式完成,反馈过程必然涉及到思考、分析、语言组织及表达等多个环节,学生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会进行自我教育,创造性的组织语言,锻炼逻辑思维,培养自己的多元能力。
2.4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学生的反馈除了监测自我学习,锻炼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还能够让教师明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找到改进的方法,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的原则
3.1 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并重
英语学习的本质是语言知识学习,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而交流是社会人必备的技能,要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换,逻辑思维、语言编码、表达态度、表达技巧等各方面都至关重要。因此,反馈形式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通过言语组织传递信息,反映学习的难点和问题,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还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创造、交际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3.2 重视情感与参与
语言习得和产出与心理过程有关,作为语言输出的反馈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如果学生的反馈能够得到正面认可,学生会产生自豪、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主学习信心;反之,如果学生的反馈得到的是零回应或者否定评价,学生自然觉得受到冷遇,产生挫折感,不再积极反馈学习中的问题,甚至消极对待英语学习。因此,对学生的反馈要给予足够重视,并且要采用多种机制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学习反馈。
3.3 反馈要及时
大学英语学习具有连贯性,课堂教学是课后自主学习的基石,课后学习是课堂知识的获得和运用的延伸。因此,学生需要对课堂学习及时做出反馈,了解自己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自己在语言运用中的误差和错误,针对性进行弥补和修正,有效促进英语学习。对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和同伴也要及时做出反馈,帮助其有效掌握目的语。
3.4 用英语做反馈语言
教学反馈是信息交流,需要语言做媒介。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和交流,因此,使用英语进行信息反馈是实践语言交际功能的良好途径。
3.5 反馈形式多样化
作为学习主体,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学习反馈。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喜好偏向有别,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反馈,在设计反馈形式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知识和评价目标的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做到书面反馈与口头反馈结合,个体反馈与群体反馈结合,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整体性评估与分析性评估结合,设定开放、多样的反馈形式。
4 学生反馈的形式
4.1 个人反馈
个人反馈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师生互动,效度较高,是学生反馈的核心模式。
(1)提问提问是反馈学习中的问题和难点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从学生所提问题了解课堂讲解不够透彻、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点,针对性进行进行补充解释,或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改换方式进行信息的有效输出。许多老师担心课堂提问阻断教学思路,影响教学组织,完不成预定教学任务,实现不了教学目标,宁愿选择在课后专门开辟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笔者认为,让学生在课堂就老师讲解中的知识点随时发问是更好的信息反馈方式。首先,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专心于课堂,才可能产生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希望得到及时解决,以渴望甚至迫切的心情期待获取更多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动力和前提。其次,大学生心智比较成熟,不会故意刁难老师,他们多是针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表示不理解。称职的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不用担心学生的提问,对所提问题给出适当解释后,再继续课堂讲解。如果众多学生无法理解或不能接受输出的信息,教师更应该停止讲授新内容,对之前传递的信息进行再陈述和讲解,不能为赶进度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否则会给后面知识的传输带来更大的障碍。第三,如果有学生趁提问之机捣乱课堂,影响教学,教师应该利用其权威进行管理。当然,要处理好课堂提问的度,既解决学生的问题,又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另外,在课堂讲解结束留出时间解答学生提问也是不错的选择。课堂提问以互动的方式快速、直接地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比较内向、不善于在课堂公开提出问题的学生,和在课后复习发现问题的学生,教师仍然应给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
(2)个人陈述英语教学反馈中运用个人陈述主要是对学习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陈述应以口头形式做出,不允许学生事先写好书面草稿,在陈述时照读;可以允许学生用英语写下发言的关键词或简要提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集中精力,专注于语言的编码和信息的表达,锻炼在公众场合表述见解的勇气。
(3)英语演讲英语演讲作为锻炼学生胆量、训练思维、展示英语语音、语言组织的好方法是高校里较普及的课外活动。在标题演讲后,通常有评委现场提问,该环节可以考察学生的英语听力、反应力、分析和表达能力,能够多角度测试学生能力,真实、全面反馈教学情况。
(4)书面作业阅读课的读书报告,写作课的作文及笔译课的练习等都是书面作业,以可以较长期保存、记录的方式反馈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可以对作业进行总体评价,但基本原则是支持性反馈为主,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对写作、翻译中的语法错误及误用进行适当纠正。
4.2 小组反馈
(1)小组讨论相比个人陈述,小组讨论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换,讨论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话题,尝试用英语表达观点,还可以增进小组成员的相互了解,分享信息,学习团队协作。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耐心倾听,适时插入必要而简短的评论和解释。讨论结束可以让各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较多的用于口语课或者其他英语课程中情节性、体验性较强的内容的教学。角色扮演实质是小话剧表演,除了口头语言,可以辅以肢体动作、音乐、图片、道具等其他媒介传递信息,气氛轻松,感受性强,深受学生喜爱。
(3)英语辩论辩论中辩手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要听懂对方辩友的观点和论证,试图找出其逻辑漏洞、信息失误等,运用辩论技巧组织语言进行反驳,还要和队友配合,以团队努力证实己方观点。英语辩论对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面、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多运用于高年级。
4.3 班级反馈
(1)座谈在课余时间,全班同学围坐一起,谈谈英语学习的感受,这对性格内向、胆小、不自信的同学有良好的激励作用。在熟悉的同学面前,没有课堂的拘谨和严肃,压力减小,他们能够在轻松气氛中自由发表意见,同时接受他人输出的信息。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学生发言,不做纠正性修改,只做支持性信息接受。
(2)模板展示在口语课和英语写作课中,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得以完整而真实的呈现,错误出现频率较高,如果老师见错必纠,必然打击学生自信;如果完全无视学生的错误,学生会延续错误并视其为正规英语表达。比较好的方法是在课堂给学生展示模板,如给出优美、地道的英语句子,让学生重复、模仿,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自己的错误,并自我修改。在写作中同样可以给出优秀范文,让学生在摹写中感知错误,习得知识。
5 结语
反馈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学生能力提升至关重要,传统的评估方法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时效性差。在教学改革中要加强学生对教学的信息反馈,增大学生的信息输出比例,增加学生信息反馈,除了传统的考试,要多角度、多形式完整、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教学改进的基础和源泉,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屈社明,王薇.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7):88-9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方法 现状 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组织内人力资源招募和甄选、培训和开发、绩效评价、报酬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具体实践的科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现阶段,许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因教学方法不当所导致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因缺乏实际能力所导致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胜任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状及原因
1.专业教学教师素质的制约
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起步较晚,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比较缺乏,现有教师较大一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而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少,实践经验更是缺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同时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听,不能提出异议,课堂讨论更谈不上,以致形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这样一种情况,这样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只局限于书本,对于实际问题缺乏相应的解决能力。
2.传统闭卷考试的弊端
传统的计划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成绩只能由最终的闭卷考试来决定。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状况都体现在一张卷上,这不免有些片面和不公平。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拼命地死记书本的条条框框,在考试前贪黑起早的搞突击,以期能顺利通过考试,导致突击记下的条条框框在考试后全部抛诸脑后,这种考试十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传统教学手段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以黑板、粉笔以及简单的原始工具为主,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会为教学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除运用传统手段外,还必须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投影、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并学会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以及开发、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也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4.知识更新速度的缓慢
21世纪是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需要最新最快的信息来充实自己。但是现有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还仅局限于较早期的理论观点。陈旧的观点不能及时淘汰、更新,理论界的最新观点和成果远远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反映。学生的教材和任课教师的教案也是一用就是几年,很少更换,新知识点和新章节不能较快增设。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各科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有重复之处。但由于忽视优化整合课程设置加之任课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同一内容往往反复讲授,对知识点讲解不透彻、一带而过。这种现象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一知半解、不能深入,也令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感,不认真听讲。
二、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现状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要求任课教师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照本宣科。他们应该是“身经百战”的专业人士。国外大学任教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均有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的经验。有这样背景的教师上课时能灵活自如地将理论联系与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听课也就津津有味、精力集中。如果条件有限,高校可以定期地为教师提供短期进修或参加管理类会议和论坛的机会。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此类活动中结识更多的业内人士,拓宽人际关系网,结交更多的良师益友,掌握更多的实践案例应用到教学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使之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收集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把参加活动的见闻和心得讲授给学生听。亲身体会要远比道听途说或陌生死板的书案例生动得多。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任课教师的尊重和崇敬,教师也能够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为荣,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
2.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
(1)实行案例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更能着重启发和挖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可先就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取社会上较为突出的现象和企事业中一位实际经营中的问题,请学生讨论,然后再对其讨论意见做出相关的理论阐述。这样的互动沟通不仅可以迅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可以令学生身临其境地处理问题、提出方案,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案例教学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并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场的差距。可促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工作情景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把他们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此原理、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用处、表现,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2)课堂小组陈述与讨论
小组陈述是企业实际工作中一种十分常用的工作手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陈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课堂小组陈述中,教师仅作为“场外指导”,适时地对学生陈述的观点及表现作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纠正学生一些不恰当的表现。小组陈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合作精神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前期组队准备到现场课堂陈述,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探讨、相互沟通和相互补充来共同提高团队绩效,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课堂上还可以进行辩论式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立辩题,辩题可以是热点问题、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重要的理论问题或是目前还存在争议的问题。将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对选定的辩题进行辩论。教师作为辩论活动的组织者,最终不是硬性地去评判谁对谁错,也不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结论。目的是通过辩论提高学牛对理论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对现实生活的参与。
(3)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情景模拟可以把书上的静止知识变得活灵活现,把抽象理论变得丰满有形。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经典的管理类录像资料供学生观摩、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氛围,感受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可以假设某种管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以组织一场模拟招聘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具体的某一职位角色,将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亲身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感受及对方的感受,通过适当的交流方式,达到双方的理解与沟通,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管理行为的关注和敏感度,使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仿真的模拟活动中相互体验不同的角色,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双向式沟通教学
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前、课后,教师都应注重与学生的双向沟通。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即重视与发掘学牛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启发式教学首先着眼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也可以发表个人的见解,与教师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循环式教学
循环式教学是指: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先对学生进行公共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然后安排学牛进行一段短时间的社会实践,了解旅游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发现问题。针对相关的问题再进行理论的教学,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真正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闭卷考试外的教学
除了闭卷考试以外,结合平时的课堂提问,分析问题的作业,课外的调查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价,综合考评学生的素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还应加强对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兴趣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学校和老师也应积极地为学生联系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学习。对于论文选择人力资源力一向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做好相关文献查阅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把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锻炼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又大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岳文赫.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问题研究.理论界,2007,(2).
[2]吴建华.对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