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竹影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题式联读题,就是将具有相同主题的材料放在一起,从规定角度进行理解探究、综合比较的阅读试题。这种题型具有材料的多样性、能力的综合性、答案的开放性等特点,着重考查学生思维的联想和创造,是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
[中考原题]
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生发出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论语》)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005年重庆市)
[解题指导]
这道题题型新颖,既有对古诗文理解领悟能力的考查,也有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体会的能力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体答题时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审准题干,揣摩命题意图。题目要求联系三则材料和社会现实谈感悟,不能只抓住其中一个方面谈。若不符合题干要求,就会失分。
2.把握要点,提炼材料主旨。通过认真阅读思考,读懂并筛选出材料的深层含义。三则材料的主旨要点可拟为:(1)是“团结友爱”;(2)是“明礼诚信”;(3)是“和平安宁”。然后再进行求同辨异的比较探究,概括出三则材料的共同主题:和谐共处。
3.联想拓展,综合归纳答案。做题时思维要活跃,善于从材料中产生相似联想、相关联想,联系社会现实的相关问题组织答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近年中央在大力宣传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也在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这样联想拓展,把相关问题联系在一起分析思考,就会综合归纳出题目的答案: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来共同创建(或拟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等)。
[相关链接]
(2004年宜昌市中考题)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到。(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虬曲,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黑色略淡中见浓黑、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黑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来。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那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质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质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30个字左右。
5.如果根据前二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则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则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则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30个左右。
从阅读的角度来讲,学生作文中的含混和朦胧同样体现在阅读活动中。当理解不到位,概括不全面,分析不透彻,领悟不深刻的阅读现象出现时,肤浅的破碎的片面的感觉占据着思维活动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感觉外界事物的时候,往往错误地把属于事物的某一属性理解为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从而进入我们的意识,这样做的唯一结果是使思维的空间狭窄,而一味地探求事物的‘是’的理性界域。从而在根本上忽略了主体的体验,主体意识。”当抛弃了这种种感觉时,属于阅读个体的体验和意识被重视、被挖掘出来后,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解、概括、分析和领悟才得以实现,清晰化的画面的建构恰恰体现了阅读活动中主体体验与主体意识的存在。
从文本的角度看,文本本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原因之一是文本是由抽象的语言构成的。这给文本的阅读带来了多重自由。“言语的隐含意义是理解的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所以理解本身是一种创造过程。”本文将从写景和叙事两个角度来阐述对清晰化画面的美学追求。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是教师在讲授完写景抒情类文学作品时,经常讲到的一句话,而且关于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他们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本中总结了一套写作方法,大致归纳如下: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写与全景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等等,从初一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初二的《三峡》、《与朱元思书》,为什么我们一遍遍地讲解写景的方法,进行写景训练,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不会?在沉思中发现,无论是哪种手法,都充斥着极强的画面感,而它在教学中恰恰被忽略了。例如动静结合意味着两幅画面,一幅是动景,一副是静景,两幅画面在组合中或直接拼接或有机组合,例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再比如“两岸高山,皆生寒树,附势竞上,互相轩藐”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如果我们只看到手法而忽视了画面,那么枯燥的手法讲解自然会省略形象思维中生动而鲜活的构建画面的过程,而变得抽象和僵硬。对手法的看重事实上是对逻辑思维结果的看重,对画面的看重是对形象思维过程的看重。两种思维虽各有千秋,但在景物描写的清晰化这个问题上,形象思维起重要作用。因此,对学生写景清晰化的追求,体现在对优秀写景文本的形象思维过程的还原。
在景物的清晰化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完成。首先在对课本经典文本的解读中,虽景物因为各种原因或出于表意的需要有故意弱化和朦胧化的倾向,但在学生进入文本时要刻意清晰化,以养成学生清晰化的思维追求和思维习惯。例如:《小石潭记》一文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一句中,虽然柳宗元的注意焦点在水声上,但在作者所营造的画面中,“篁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是怎样的一片篁竹让作者流连驻足?又是怎样的一片“篁竹”让作者视而不见?上述两问从不同的情感指向上对学生的画面还原做出了限制和提示。学生的思维很容易从景物“篁竹”的形状、颜色、高度等外形特征来选择词语,还有的学生会将“篁竹”与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例如“长在山坡上的篁竹”、“晨光熹微中的篁竹”等等,这时候发散思维参与到景物的清晰化中,使景物呈现出无限的美感。还有的学生会从作者的情感上感同身受地对篁竹进行界定,“让人烦恼的篁竹”、“无奈的篁竹”。在对此类以结论形式曾现的答案的指导时,有必要让学生说出结论得出的理由,因为感性认识与感性意象之间虽难舍难分,但感性意象的缺席会让感性认识僵硬而无味,这恰恰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这样的形象思维训练,在凡时涉及景物描写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例如《醉翁亭记》中“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句中,你打算选择谁作为主要景物来呈现?(有人说人是最美的风景),是太守还是宾客?若选择太守,从前文中知道其醉醺醺,因此选择视点,由远而近还是由近而远?景物的顺序是从其他景物(例如夕阳)到太守还是刚刚相反?太守动作中抓哪一个动作来主要写,太守的表情是怎样的?要不要给他增加一把山羊胡子?再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带月荷锄归”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荷锄归之人”,“锄头”,“草”,“月”这是诗句中呈现的单个意象,我们选哪个意象作为意象中心,为什么要选它?
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中,学生的思维风起云涌,久而久之会产生对景物清晰化的思维追求,当想把文本中的或大或小的画面看得更清楚时,我们的形象思维的教学才真正展开。我们可以赋予一个优秀的文本教学以多种目的,但是思维的培养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向。杜威在研究人的思维时曾经说,“思维的功能就是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紊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
在叙事文本中的景物同样要呈现清晰化的特质。因为本文叙事性极强,作者给出了既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且叙事涉及到事件本身,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本身就是一系列连贯的、流畅的画面,就像电影胶卷一样。我们可以以此为还原画面和情境的依据,并展开适度的、合理的想象。“凡文学描绘,可以如是说:在描绘之前,发话者站在窗口,并不纯粹为了观看,而未了确定经被框架本身所目睹者:窗子框架创造了景致。”例如“夜篝火狐鸣”这一情节,可让学生这样构建画面。
一个?摇?摇 ?摇?摇的夜晚(让学生确定具体的时间,你认为大约在几点?并根据时间的分析,确立这一夜晚的特色,你认为是月明风清还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为什么?)
一个?摇?摇 ?摇?摇的丛祠(让学生确立丛祠的特点,其中从规模、新旧等具体方面做到清晰、完整的思维效果要大力提倡)
一个?摇?摇 ?摇?摇次所(根据前面的提醒,安静的还是喧闹的,繁忙的还是闲适的,也可以自己填出其他词语)
一个?摇?摇 ?摇?摇的狐鸣之人(启发学生从人物的年龄、职业、着装、或站或立、或捂嘴或掩面等动作、或紧张或狡黠地一笑等面部表情、人物的心里活动来想象)
教学预设:灰黑色的夜晚;灰黑色的祠堂;灯火通明的或黑漆漆的次所,着灰黑色衣服的狐鸣之人。在上色的过程中,画面的颜色逐渐清晰。教师在启发、调动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景物与景物、人物与景物、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根据上面的颜色分析(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不能抛弃分析和概括,正是在分析和概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才得以建立),如果所有的人和景物都是黑色或灰黑色,那么画面感并不成立,色彩的差异、光线的差异造就了画面感。根据原文“夜篝火”,是画面的亮度感所在,那么这个亮度放在哪里?如果狐鸣之人站在丛祠前鸣叫,符合逻辑吗?由此增设一个景物――灌木丛,狐鸣之人拿着篝火,躲在灌木丛中学狐狸鸣叫。到此涂色的过程,想象的思维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依此思路,我们可以增设其他许多景物,比如说满天的星辰、起夜的听到狐鸣之声的士卒、营帐中昏暗的烛光下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士卒……当这些景物被增设进去的时候,画面显得更加灵动而和谐。
在叙事性文本中,我们对叙事中的详略处理体现在从这组画面中选取一或几个做时间上的静态处理,即让写作时间无限大,叙事时间为零,“叙事速度的另一个极端是零,这是由描写造成的故事进展过程的延拓。”在叙事中,当叙事速度为零可以出现在故事进展的任何过程中。因此,在叙事中要能发现叙事速度为零的各种可能,同时还要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对这个种种可能进行筛选、加工、润色。学生在叙事中无详略现象,其一,在阅读教学中的片段训练没有引起重视并得到落实,同时学生不知道哪里可以描写和延拓,即在叙事中他们只看到了事件本身,构成事件的场景和画面是缺失的。在对学生文本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单一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逻辑思维链中,到处都要充斥形象思维所构建的一幅幅画面,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这些画面在学生的视域中都呈现出来。
以课文《桃花源记》为例,课后习题中有一道习题: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的加进自己的想象。整个故事情节在文本中有清晰而详细的叙述,为什么还要学生叙述呢?因为对于不同的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价值观以及审美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或作为原文的呈现,或增设某些画面来实现清晰化的美学追求。“看”,桃花源中人看、渔人看、作者(学生)看、教师看。每一个审美主体看到的画面都不相同,这使叙事和描写曾现无限生成的可能。”“渔人甚异之”之处,学生可加入心理描写,在渔人遇到的第一个桃花源中人,学生把它想象成“村长”在“间渔人,乃大惊”出学生认为可以加进去外貌和肖像描写。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一句中“村长”家中是何种情境,“设酒杀鸡”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他们在一起又有着怎样的寒暄?
在叙事中,还可通过拓展画面,使某部分画面富有较强的感染力来有力地凸显中心。以《木兰诗》为例,整个叙事过程非常清楚:出征前、出征中、归来后。出征前可能曾现的画面有:木兰在织布机前织布(课文中的)、与闺蜜谈心、给父母洗衣物、照顾弟妹、与父母家人话别等等。在出征中,与战友在战场厮杀、月夜与战友喝酒庆功、月下独步且羌笛悠悠等等,在归来时,父母出城相迎(如文本所叙)、弟妹杀猪宰羊(如文本所叙)、与闺蜜夜话、织布机前织布、喂猪打柴等等。这些画面可以一个个连续出现,可以交错粗线(例如电影的多镜头),可以组合成新的画面。我不认为课文对这些画面的选择是唯一最好的答案,同时为例文本主旨的需要,在对这些画面的选择上我们又极大的自由的空间。例如,当我们想表现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时,“出征中”就责无旁贷地被凸显出来。但我们想表现她小儿女的一面时,这个过程恰恰要被省略。这个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过程对学生而言并不难。
一、炼字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主张诗歌创作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福楼拜也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明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
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包括叠词)、副词、数量词。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
(一)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请对首句中的“逐”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逐”是“追逐”的意思。柳枝曾经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引”字和“别”字哪一个更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引”字比“别”字更妙。“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使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别”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你认为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分”和“挂”。“分”是“分开”的意思。野竹分隔开随山冈徐徐移动的青色云雾,“分”字写出了野竹在青霭中时隐时现的动态美。“挂”是“悬挂”的意思。飞泻的泉水悬挂在青碧的山峰中,“挂”字写出遥望泉水飞流直下的形态,在青碧山峰的映衬下富有生机。
(二)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空”是“空荡荡”“空寂”的意思。表明夜晚雨密,台阶无人,更突出听者寂寞悲苦凄凉之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摇?摇【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失”字更好。“失”是“消失”的意思。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阔”字更好。“阔”是“开阔”的意思。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 香 积 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呜咽”的意思。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冷”是“阴冷”的意思。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隐隐”“迢迢”这一对叠字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隐隐”是“隐约”的意思。“迢迢”是“遥远”的意思。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摇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葱葱”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靡靡”常用来形容风吹草低的样子。两个叠音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的样子,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三)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 居 即 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遍”字是“到处都有”的意思,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摇规■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心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中“还”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还”是“又”“再”的意思,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 下 建 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应有”更好。“应有”是“应该有”的意思,有猜测的意味,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犹有”更好。“犹有”是“还有”的意思,有客观存在的意味,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二者各有其妙。
(四)数量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摇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一枝”原为“数枝”。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枝开”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摇 南 ?摇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
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诗眼
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也指一首诗中能巧妙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或诗句。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①何之:往哪里去。②矰缴(zēng zhuó):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诗眼可以凝聚全诗的神韵,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本诗的诗眼是“孤”字。“孤”是“孤独”的意思。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孤”字既表现了失群大雁的处境,又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江 小 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注]
?摇?摇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摇?摇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王夫之,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退居石船山,著述以终。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旨句是“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全词描写秋夜词人所见、所闻、所思情景。词人从明月初升到斜月渐沉难以入眠,更漏声、叶落声、虫鸣声,听在耳中,击入心头,薄酒亦无以买醉。“天下事,少年心”感怀家国身世,使“点点深”力重千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一、鉴赏“诗眼”“词眼”型
所谓“诗眼”、“词眼”,指的是诗句、词句中最凝练、最传神、最富有韵味的一个字。从高考题来看,“诗眼”、“词眼”的词性大多为形容词、动词,并且往往以对仗的形式出现。所以在解答“诗眼”、“词眼”题时,要善于捕捉对仗句中的形容词、动词。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选的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可拟为: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二、鉴赏关键词语型
除了鉴赏“诗眼”、“词眼”外,对诗、词中的关键词语进行鉴赏也是古代诗歌鉴赏语言的重要方面。此类试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题中提出关键词语让你进行分析;二是给出一个词语让你与诗、词中的词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究竟哪个更富有意韵。
2002年高考全国卷选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题是:“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要想解答好这道题,对“折柳”这个词语的了解和把握很重要。“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再联系“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能够得知这首诗是写思乡之情的。所以很容易就得出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三、鉴赏重要句子型
对诗、词中的重要句子进行赏析,指的是对句子的含义、色彩、情感、效果等进行理解和分析。做此类试题,应注意联系题目和上下句,以便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诗、词中的重要句子的深刻内涵。
2006年高考江苏卷选的是元代魏初的词《鹧鸪天》:“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夜煮茶。”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上文已用鸦之“归”暗点了人之不得“归”,然而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道出了最后的这两句――也是全词最精彩、最的两句。参考答案可拟定为: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四、鉴赏语言风格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类型,一方面要考虑作者的风格流派,另一方面还要从整体上驾驭整首诗歌。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最好应了解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然后再与诗歌去“对号入座”。一般来说,古代诗歌语言风格主要包括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选的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先写自己默默呆坐,形影相吊,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思家”。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所以不难答出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
鉴赏古代诗歌内容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词语概括式
这种形式的鉴赏,一般要特别关注诗歌的题目和重要诗句,要具有善于捕捉关键词语的意识。除了从诗歌中撷取词语对内容加以概括外,有时还要从自己的词语储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加以概括。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给出诗中的一个词语,让考生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是如何体现这个词语的。
2007年高考四川卷选的是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其中有一道题是: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这道题其实是通过统领全诗的“乱”字来考查考生对整首诗内容的理解。参考答案为: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二、句子解读式
对诗歌中重要句子内容的鉴赏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在做此类试题的过程中,既要对句子中的重要语素加以分析理解,又要联系上下句,不能孤立地、单纯地去理解句子本身。
2005年高考江苏卷选的是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问: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知音”的故事指的是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意绪。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以慰知音。“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所以答案为:“为拂绿琴埃”。
三、画面总结式
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篇章,所以让考生来总结诗歌中的句子或整首诗“是一幅什么图景”或“是一幅什么画面”,既能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驾驭水平,又能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这种题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特别关注。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中还有这样一道题: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尾联指的是“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两句,这两句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参考答案为: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四、层次划分式
给古代诗歌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划分层次,是比较新的一种题型。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必须具有宏观驾驭诗歌的能力,而且还要从小处入手,善于抓住诗句中关键词语,有时表达方式上也是给诗歌划分层次的重要切入点,如叙述性句子和议论性句子,一般情况下就应分层。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选的是黄庭坚的《 题竹石牧牛(并引)》:“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其中的一道题是: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是一首题画诗,前四句高度概括画面的内容:石、竹、牧童、牛。“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后四句寄理于形象之中,涉笔成趣,余味隽永。元初年北宋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相当尖锐,黄庭坚对此感到不安和痛心,“牛斗残我竹”当含讥刺时政之寓意。参考答案为:这首诗的内容可分为二层:前四句为一层,高度概括了画的内容:石、竹、牧童、牛。后四句为第二层,是诗人对画内容的想象发挥,把画中的内容当成了眼前的现实,将景物写活了,生动有趣。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鉴赏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衬托)、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用典、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等。
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马后”、“马前”是关键,反映将士出关,踏马征程,关内关外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的对比,聚集在“桃花”与“雪”的对比上,运用象征手法,为下文表达主题作好准备。答案可拟为: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二、鉴赏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解答此题应从“情”和“景”的角度去介入,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参考答案可拟为: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三、鉴赏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互文等等。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在一起连用。
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2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这道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鉴赏。对照“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两句,不难看出是比较典型的对偶句。答案可拟为:修辞手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 “自落”对“空啼”。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者的风格流派。
不同的作者其人生道路、所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他们作品所表现出的感情、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同。许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李白的豪迈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不同,苏轼的豪迈奔放与柳永的细腻缠绵迥然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作家因为所处的时期不同,其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李清照前后期诗的风格就明显不同。
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边的问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做好本题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地了解陶渊明作为一位田园派诗人的特点,因此答案可拟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两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二、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是正确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依据,除了诗歌中提供的背景外,还应该特别注意在诗歌后面的注释。注释虽然字数不多,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很多都是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的,而这些背景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能忽视。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题如能从注释入手,会变得很容易。注释①中的“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和注释②中的“妻儿被俘、家破人亡”是答题的关键,在了解此信息的基础上,再简要结合诗句,不难得出答案。答案可拟为: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三、揣摩诗歌的意象特点
古代诗歌中,作者借助外物来表情达意是很寻常的,而且许多事物还被赋予特定的意义,抓住了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突破口。如“柳”的意象与送别留恋有关,“月亮” 的意象与思家想人、盼望团圆相关,“鸿雁” 的意象则大多和书信传情有联系。
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诗是感物书怀的,在诗中作者写了“琴”和“棋”两种事物,而“琴”的特点是“直”,“棋”的特点是“方”,作者正是通过写这两种事物所特有的“品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然后再结合全诗来理解就容易多了,答案可拟为: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四、捕捉诗歌的关键词语
善于从诗歌中搜寻、捕捉关键词语,也有助于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如诗歌中出现“喜”、“欢”等字眼则是欢快的基调,而“孤”、“苦”等字眼则是悲凉的基调,特别是要注意诗歌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古代诗歌中色彩的选用也往往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暖色(红、橙、黄)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是欢愉快乐的,而冷色(白、绿、蓝)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所表达的感情大多是凄苦悲哀的。
如上面的例子,“言笑无厌时”中的“笑”,“天地寂寥山雨歇”中的“寂寥”,都可作为鉴赏作者思想感情最重要的突破点。
五、琢磨诗歌的特殊诗句
诗歌之中有些句子对表达主题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诗歌中的议论抒情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容,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第12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这首词时正是作者在仕途经历了不少挫折后,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物描写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景物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所以,解答此题一定要注意完整性。答案可拟为: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六、体味通篇的意境氛围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在领悟诗歌的意境时能够准确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所抒发的感情。应整体上把握其意境,把对作品景的欣赏与情的领悟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进而体味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文中这样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 。(3)《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二、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1)肃: (2)属:(3)引: (4)阙: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 _____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
诗句。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
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之迷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
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
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
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
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
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
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
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性的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
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
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
,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
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
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
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
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
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
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
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
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
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
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
,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
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
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
有过“邪念”?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
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写作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