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唐朝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超文本阅读教学”的概念、定位
本文所说的“文本”即“教材”,就是经过作者精心编写、编者严格挑选的一种特殊的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一种具有作者、作品价值取向、育人的价值取向的特殊文本。而本文所说的“超文本阅读”是一种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是基于文本而又大于文本的阅读。它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的:
1.立足文本,纵向探究,挖掘超文本源。让学生接受、赏析文本所既定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让学生以作品为凭借,开展自由感悟,激活生命体验,引导敏于发现,鼓励质疑批判,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较原作品有所变异,有所提升的“第二文本”。
2.延伸文本,横向拓展,挖掘超文本源。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解文本的同时,再筛选、补充一些与文本的主题、作者、主人公等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大语文观。
二、“超文本阅读教学”的时代紧迫性
1.《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吹响了“超文本阅读教学”的哨音。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对话的过程”。以超文本的阅读来开拓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表扬他们在课堂实践中自主、合作、敢于批判、张扬个性。
2.“阅读主体”(初中学生)的变化期待“超文本阅读”。2l世纪的初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宽、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如果阅读教学不进行改革,既不符合学生实际,也会遭到学生的抗拒。阅读材料不仅有纸张为介质的各种文本,而且有了以屏幕为介质的光盘、网络,等等。阅读渠道除了传统文本之外,还有大量的来自信息网络等的现代传媒。学生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多元化的文化熏陶,对此加以积极的引导,这是阅读教学的责任所在。“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21世纪初中学牛所迫切期待的。
3.帮助建构新的语文知识结构离不开“超文本阅读”。作为教材的文本,无疑它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但也有其客观的局限,正如叶圣陶所说的那样,“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看作是绝对真理,认为知识是一种假说,科学知识包含着真理,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即使是经典知识,它的正确性也是有一定条件或范围的。知识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前,对他们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因而学生对知识不能被动吸收,而应主动建构。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鲜活的生动的大阅读“文本”,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为新世纪社会成员所需要的知识框架。
三、“超文本阅读教学”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课堂教学上重视语感的培养,把课上“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超文本阅读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1.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超文本阅读”的衔接。
2.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上重视预感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淡化过多的分析和操作性训练,要引导学生总体上把握、理解和感悟教材,重视语感的培养。初中阶段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指导学生的“超文本阅读”活动为主,并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一、文本阅读的整体观
这个观点并不很新鲜,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往往在实践中表现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要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必须具备这种观念。一方面虽然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中认识,换一个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不只是由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对这种深层意义的把握,更需要从整体上去认识。
二、文本阅读的人文观
把文本阅读从工具性中解放出来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是学生人性、人格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大纲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如前所述,课本是纸质媒介文化的精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正是屈原那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范仲淹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襟怀,文天祥那永垂青史的民族气概,诸葛亮那鞠躬尽瘁的赤诚态度……在课本中闪烁着熠熠光彩,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梁。文学即人学,人文之学,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
三、文本阅读的创造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从而创造出融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同时,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有?怎么死的呢?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西方神学解释家H・奥特认为,这种空白的理解和填充,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新的东西。文本的阅读,就是要驱遣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去填补这些“空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注重知识灌输,不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走进社会,成为“书袋子”“书呆子”,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剧。
关键词:文学;茶语;茶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悠久灿烂。上起神话传说,下至清末小说,都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不论是《诗经》中的先民歌唱,还是盛唐的诗歌艺术,或者宋词的婉约豪放,抑或《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都昭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绮丽的想象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囊括中国文化的大宝库。茶,作为一种饮品,最早被饮用和种植是在中国。因此,中国有着漫长的茶历史,并最终形成了形式各异的茶文化。中国的茶饮品发展成茶文化,得益于中国文士的参与。“文士饮茶是一种雅趣,只有雅士才懂得饮茶。”[1]正因为中国雅士文人的创造,将回味甘醇的茶演绎成了内蕴丰富的茶文化。当然,在浩若星海的中国茶文化中,“茶语”作为独特的存在形式,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所谓‘茶语’指的是一种茶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茶文化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2]由此可见,“茶语”作为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文化意义,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而中国茶文化正是中国文人的文学创造,因此,中国的“茶语”更多的体现在中国文学中。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曾出现王旭峰“茶人三部曲”这样的茶文学巨著,但其“茶语”的内涵基本上还是延续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因此探寻“茶语”的意义和内涵,还是要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寻找。当然,由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作品中的“茶语”也有着流变和融合。
1先秦时代的“茶语”
先秦时代是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年代,古代先民总是有着强大的歌唱热情,几乎世间之物皆可纳入到歌唱的行列。中国的《诗经》集中容纳了先秦时期的先民歌谣,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诗歌的开端。当然,中国的茶元素也便进入了《诗经》的创作视野。《诗经•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3]但先秦时代的还未出现“茶”字,而是茶的通假字“荼”。尽管先秦时代的《诗经》已经将茶作为文学素材加入创作,但是先秦时期的“茶语”还十分简单。《诗经》中的“荼”还只是作为一种植物的代号呈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没有更加广度和深度的内涵。也正是以《诗经》起点,中国文学才开始了真正的“茶语”形式。
2两晋时期中的“茶语”
中国茶文化到了两晋有了新的发展,无论体量和容量都有了开拓。两晋作为中国历史朝代可谓昙花一现,但两晋时期的茶文学却异常发达。两晋的茶诗不但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小说与散文也有了长足发展。正是两晋时期的茶文学繁荣,才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语”。两晋时期,茶诗出现了张载《登成都楼》,左思《娇女诗》。前者的诗将茶作为关照对象书写,暗示了西蜀繁荣的茶贸易。后者则记录了煮茶的全过程,并将茶作为文学对象书写。两晋时期的茶诗已经摆脱了《诗经》中单纯的植物名称,茶在诗人的创造中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两晋时期的“茶语”开始呈现出文人思考和诗人关怀,显示出了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当然两晋时期,除了茶诗,还存在小说和散文。干宝所著《搜神记》、陶渊明的《续搜神记》都涉及到了茶人采茶的情节,这样的文学手法一方面显示出两晋时期茶文化的流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茶已经作为文化载体,有了“茶语”,有了特殊的文化象征。两晋时期,杜育还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完整记录茶事的大赋《荈赋》。杜育将茶提到了文化高度,赋予了茶以极其明显的“茶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唐朝时期的“茶语”
中国茶文化到了唐朝呈现出空前的发展。“茶圣”陆羽写成了《茶经》,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早、最全面的茶著作。因此,中国“茶语”到了唐朝呈现出集大成的形式。陆羽的《茶经》更像是专门论述茶文化的茶专著,也正是因为此,才体现出了专业性和体系性。当然,唐朝的文学也异常繁荣,唐诗几乎代表了唐朝繁荣灿烂的文化艺术。由于唐朝国力强盛,文化也兼容开放,因此,诗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茶诗占据着重要地位。单《全唐诗》来看,就是一百一十二首之多。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与茶相关的茶诗。也正是由于这些流芳百世的大诗人、大文豪对茶的书写和关照,使得唐朝的“茶语”呈现出更加多元、复合的精神意蕴。“诗仙”李白有一首《赠玉泉仙人掌茶》,赞扬了饮茶的益处,成为了茶诗精品。杜甫有《重过何氏五首》,以茶作为意象,抒发对生活的怀想。杜甫的茶诗清新脱俗,意味深长,成为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之下的一道明丽风景,代表了诗人的精神维度和艺术追求。除了李白、杜甫,唐朝写茶诗最多的是莫过于白居易。白居易有一首茶诗名为《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出现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术语与称谓。白居易茶诗中出现大量的茶用语,一方面说明诗人对茶文化的喜爱和熟稔,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茶语”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和固定形态。唐朝的茶诗,有着浓烈的文学气息,但同时也显示出了特殊的茶语茶言。由此可知,“茶语”到了唐朝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语言表达,这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有中国文人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4宋朝时期的“茶语”
如果说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得到空前发展,那么宋朝的茶文化便是顶峰。宋朝的茶文化已经融到了中国文人的骨子里,成为他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宋朝很多人都写茶诗、茶词,但是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坡都是第一人。在坡的茶诗中,他记录平生遭际、艺术理想;他书写君臣关系、父子情深;他表达人生感悟、文学哲思,可以说中国的“茶语”到了坡时期,到了海纳百川,无所不及的地步。从体量和广度上说,以坡为代表的宋朝文人已经实现了超越和自我超越。同时,从作品中对茶的描写和表达上,也可以看出宋朝的独特与不凡。唐朝的茶诗更像是借茶来抒发个人情愫,茶诗到了宋朝,则更加细腻和深入。文学作品中不但注重对茶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开始细腻描写茶的形态和泡茶、煮茶的详实经过。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茶活动,既不同于杜育《荈赋》单纯关照,也不同于陆羽《茶经》的单纯介绍,这是带有科普和诗意的结合,带有浓重的文学色彩。黄庭坚的茶词《品令》便是具有典型茶描写的精品。黄庭坚以独特的艺术感官,将生活中的寻常之物捕捉进文学创作,将茶的精神向度与自身感悟相融合,达到了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秦观的《满庭芳》也是茶词经典。词人在书写茶文化时,不但在乎内容的详实细致,更注重韵律的和谐和统一。因此,秦观的茶词《满庭芳》达到了韵律与情思的完美结合,堪称精品。宋朝的“茶语”,在众多诗人、词人的开拓下,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不但在精神向度上越来越深化,同时在描写上也注重细节和精准,使得文学作品中的“茶语”兼具了科学性和艺术性,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5明清时期的“茶语”
时至明清,小说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分支,并且呈现出了诗词所不具备的优势。小说作为长篇写作,可以将故事、诗词、戏剧融为一炉,成为中华文化汇聚融合的艺术载体。明清时期小说中的“茶语”,也开始变得多元而丰富。不但有唐朝时对茶的别称,如“雀舌”、“麦粒”等茶名的延续,同时也大量使用茶成语、茶谚语、茶歇后语等语言表达。明清小说中的“茶语”首先是特别注重将“茶联”、“茶诗”作为小说回目或开篇诗词使用,使小说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如明末清初小说《风月梦》便有回目“吃花酒猜拳行令打茶围寻事生风”,《情梦柝》也有与茶相关的回目。小说中直接使用茶词、茶诗作回目和开头,既能提高小说的文学性,又没有束之高阁,增加了市井气息和生活趣味。除了小说中使用“茶”作回目、开篇诗词,还有的小说则在故事中大谈饮茶之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便有诸多的对于茶的谈论。妙语在下雪天收取梅花之上的白雪,将其埋入地下,为招待贾母一行所用。曹雪芹将饮茶之道引入小说,不但看重的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向度,同时也在乎其亲民色彩。将饮茶之道作为故事情节处理,是一种寻求雅俗之间的平衡,而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茶语”便是中国传统文化“雅俗共赏”的最好证明。除了回目和情节,明清小说中还将“茶语”演绎成了“茶俗”、“茶风”。明朝烟水散人的《桃花影》、清朝白云道人《赛花铃》的故事中都涉及到了饮茶习惯和喝茶之道,并且作为默认的大背景呈现。中国茶文化中的“茶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概略到详细的过程。中国茶文化殊的“茶语”表达,正是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壮大。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茶语”表达,同时中国意蕴丰富的“茶语”艺术也成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蕴和美学追求。从先秦时期只是作为植物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化之中,到两晋的建构和发展,再到唐宋的开拓和丰富,直至明清小说将历朝历代优秀的“茶语”形式融为一炉。中国的“茶语”艺术经历了漫长而波折的发展史,同时也见证着中国茶文化的荣辱兴衰。中国“茶语”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演变、发展,这是中国文学创作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252.
[2]史小建.略谈我国茶语的文化修辞[J].福建茶叶,2016(6):385-386.
整个蛇年春节,笔者沐浴在云南著名回族老诗人马瑞麟的诗海诗论里,仔细阅读了《马瑞麟诗选》《诗的沉思》《看云楼随笔》和《马瑞麟创作研究》上百万字的作品,感触颇多。
《马瑞麟诗选》2002年10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11月获昆明市第二届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茶花奖”文学类银奖。这是马瑞麟诗集《“咕咚”来了》1979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1年先后荣获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诗歌奖、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作品奖后的又一重要奖项。2006年4月荣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表彰“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2009年7月荣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及奖章。
《马瑞麟诗选》在马瑞麟至今出版的15部诗集里最具代表性,是老诗人半个多世纪的诗歌精选,是解读其诗歌的权威选本,而其中笔者认为写得最经典的,当数写于1998年的备受好评的六行体诗《唐诗》:
唐朝的山是诗
唐朝的水是诗
唐朝的日月星辰是诗
唐朝的花鸟虫鱼是诗
唐朝的黄金没有照亮历史
照亮历史的是唐朝的诗
在这首四二式结构的六行体诗中,前四行铺垫,从唐诗最有特色的山水诗入手,实写大唐帝国的山水,无论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处处入诗,处处是诗,宛如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山水画。后两行的点睛,则从容大气,让人豪气满怀,遐想连篇,照亮唐朝历史的并非是遍地黄金,而是至今无法超越的诗歌盛世。难怪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因为群星璀璨的唐朝诗人群为我们留下言简意赅的风景如画的山水诗、铁马金戈的边塞诗、长河落日的抒情诗,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精神魅力。目前不少诗评家把《唐诗》作为只有最后两行的微型诗来解读:“唐朝的黄金没有照亮历史,照亮历史的是唐朝的诗”,它的确将会随着唐诗的千古流传而被爱诗者所传唱,不过笔者认为还是把它作为六行体诗来解读更有诗味。
一个诗人一生创作诗歌成百上千首,但真正流传千古的只有一两首代表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马瑞麟诗选》中的《父亲和他的黑布袄》《“咕咚”来了》和叙事长诗《山恋》等均为他不同时期受人关注品评的精品力作,总的来看,笔者还是认为《唐诗》是马瑞麟的代表作,既诗意盎然,又思想深邃;既超越历史,又返璞归真。难怪《唐诗》会受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诗评家穆仁、木斧、张承源、李一痕、瘦民、李丛中、曹铁娟、寒山石等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精彩点评、深刻解读。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马瑞麟诗选》中还有一组写于1990—1991年的组诗《诗的星空——唐代诗人印象》,对自己偏爱有加的孟浩然、王维、王之涣、李白、崔颢、王昌龄、岑参、杜甫、刘长卿、顾况、白居易、柳宗元、元稹、孟郊、刘禹锡、贾岛、李贺、李商隐、杜牧19位唐代著名诗人,全部在十八行内进行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独到感悟的特色展现。对比一分析,笔者认为《诗的星空——唐代诗人印象》写唐诗个体诗人于先,《唐诗》写唐诗群体感悟于后,是对个体深刻领悟后对群体更刻骨铭心的深思,是对个体具象分析后对整体的精华浓缩。借用孟郊的诗来说,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用当今那句众人皆知的话来说,叫“浓缩的都是精华”。或许,对诗歌写作者和诗歌研究者来说,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诗的沉思》1995年11月由成都出版社出版发行,《看云楼随笔》2004年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马瑞麟的两本文艺随笔集,笔者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两篇诗话,即1993年一1995年写的《诗的沉思》,106则小诗话近3万字,每则不足300字;1999—2003年写的《看云楼随笔》100则小诗话7万余字,每则700字左右。颇有些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坡的《东坡诗话》、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杨慎的《升庵诗话》之风范,留下了不少以文论诗的妙语。
《诗的沉思》中的妙语有:
寓意于象有深有浅:意寓得深,则含蓄隽永,含不尽之意于诗外;意寓得浅,则一览无余,平淡而无一点余味。
生活积累与感情积累缺一不可。前者给诗以血肉;后者给诗以灵魂。缺了前者,诗必苍白空洞;缺了后者,诗必干瘪无味。
写好一首诗的本领,就是压缩掉多余的字、词、句的本领。
《看云楼随笔》中的妙语有:
一首一看就明白的诗,不一定就是一首好诗;一首一时难以理解的诗,不一定就是一首坏诗。
只有独辟蹊径,才能不落俗套。只有匠心独运,才能诗意翻新。
鸟靠翅膀飞翔,诗人靠想象写诗。想象使诗意上天入海,使诗意融古化今,使诗的形象得以突出,使诗的容量得以扩大。
上述这些以文论诗的诗话,属于非体系化的诗学散论。从自身创作实践有感而发、浅入浅出,与其诗风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闪烁着对诗歌真善美深入骨髓的真切理解。正如云南著名回族青年评论家马绍玺在《诗美的沉思——马瑞麟的诗学研究》所言:“在诗的美学特征上,马瑞麟倡导纯朴、简洁(这也是他诗歌的美学特征),反对把诗写得怪诞神秘,远离现实,远离读者。”笔者想,马瑞麟从1980年代初至今30年,诗歌老而弥坚,始终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时有好诗奉献给读者,与他诗歌、诗评双管齐下勤于笔耕息息相关。
《马瑞麟创作研究》是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原回族文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研究系列成果。第一辑1999年12月由李树江、贾羽、赵慧联合编选,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辑2005年6月由赵慧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三辑2009年12月由赵慧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四辑2013年1月由赵慧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如李树江为第一辑所作的序中所言:“应该说,马瑞麟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回族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马瑞麟先生的作品、创作思想的研究和介绍,也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研究与介绍。”
在《马瑞麟创作研究》第三辑赵慧作序的《共同坚守》一文中写道:“出版一位作家的专集,我以为是对该作家集中、系统研究的最好方式,也是为后人提供最为完整而丰富的可贵资料,如《马瑞麟创作研究》中附录的马瑞麟先生年谱及马瑞麟先生出版著作目录,对作家研究、作品解读都是极好的参考资料。从1946年在《云南日报》副刊《骆峰》发表处女作《有星星的时候》至今,马瑞麟先生在文学创作领域已坚守了63年,这坚守仍在继续,我愿意为这坚守增添一份微薄之力。”《马瑞麟创作研究》第四辑赵慧作序的《追求与责任》一文中又说:“马瑞麟创作研究系列集中了马瑞麟先生文学创作活动的介绍研究和相关信息文献,较详尽地汇总了马瑞麟先生的文学活动资料,这对回族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对回族作家创作的推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赵慧10多年主编一名当代著名回族老诗人研究文选的执著。
从已出版的《马瑞麟创作研究》第一辑至第四辑来看,总共80多万字,精选了马瑞麟创作研究的评论文章近260篇,对各种诗集、童话寓言集、诗论随笔集、儿童传记文学等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评论。其中笔者认为比较有分量、有深度的有晓雪的《明净而深沉的河》、冉隆中的《论回族老诗人马瑞麟的诗创作》、马绍玺的《绿色的伊斯兰心灵之火》、马旷源的《读马瑞麟的诗》、张承源的《豪华落尽见真纯》等篇目,对马瑞麟文学创作进行了从点到面的深入研究,让读者看到了一名当代回族文坛诗歌不老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领略了一名活到老写到老的云南著名回族老诗人的迷人风采。
四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白居易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说道:“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由此可见,古时诗人创作的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事件,诗中所描写的内容集中了作者全部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现实,具有很重要的思想意义。在日常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诗歌的深刻内涵。
一、相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一批相似的诗人
唐朝是诗歌产生的繁盛时期。由于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国家推行开放的政策,因此当时唐朝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主要表现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南北文化交流。在这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文化交流达到鼎盛,唐朝文化也从国外很多国家中吸取艺术营养,不断丰富自身文化,这样,唐朝称为出产诗歌数量最多的一个朝代,很多唐朝诗人也正是因为在当时创造出大量的诗词作品而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
国家实现了统一,社会环境由此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人们的生活也相对比较富足,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具有远大抱负的文人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在政治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他们远离亲友,走上了追求仕途的道路。这些离别的场景激发了使人的创作灵感,于是大量的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被创作出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谓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朝生活的景象,而且简单的几句诗词,却充分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再比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通过描写书生投笔从戎客观反映出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孟浩然在诗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寥寥数句生动地描写出淳朴的农家生活和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这样的景象只有生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够描写出来。如学生认识到诗人如果处于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或者拥有相似的人生经历,那么会很容易发现这些诗人所创作的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惊人的相似。
二、社会境遇的不同造就诗人不同的文风
如果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那么诗人创作的文风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景象。诗人杜甫最能够说明这一点,唐朝处于最繁盛时期的时候,杜甫正处于读书漫游的期间,由此他才写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诗句,也写下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体现出诗人的壮志情怀,这时候所创作的诗歌特点与李白诗句有一定的相似,充满了浪漫、豪放的情怀;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国家也迅速由兴盛转为衰败,杜甫也开始过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时候的杜甫所创作的诗歌一改往日的文风,转向反映人们的生活疾苦,如他创作的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很明显,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杜甫由从前的最自己的表达转为了对社会的反映,创作方向因为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我们再以《春夜喜雨》和《春望》两首诗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这两首诗尽管都是对春天的描写,可是却为读者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它们的文风也存在强烈的反差。《春夜喜雨》这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一种由衷的喜爱,试图通过诗句将自己的喜悦之情传达给读者,文风自然、清新;可是《春望》这首诗却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睹物伤神、暗自垂泪的场景,充分体现出他的后期作品具有“沉郁顿挫”的文风。这两种文风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找到原因。《春夜喜雨》创作于作者生活在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时期,这是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之后,生活初步稳定下来,因此诗中能够反映出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拥有稳定生活的喜悦。可是《春望》这首诗创作背景是作者被困在长安时期,诗人曾经被叛军单独监控起来,时间长达几个月,当时他与自己的亲友在战乱中已经失散,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生是死。诗人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当他看见春天到来时,忍不住要产生悲苦的情怀了。
所以很明显,诗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都会对诗歌的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创作出来,大都是由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诗词创作当然也符合这一点,恰如“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现”所言,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才会激发创作的欲望。所以,学习诗词,正确理解诗词。一定要对作者的经历、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诗词中的思想内涵和诗歌的文风,假如对这些内容丝毫不了解就胡乱评判,肯定得不到正确的认识。
三、结语
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受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借助于对社会、对环境的了解来提高对古典诗歌的认识,进而独立解决诗词欣赏中的问题。因此,在诗歌阅读的教学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背景、个人的遭遇等方面总结古诗词的学习技巧,并引导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古诗词的枯燥性。
参考文献
[1]杨章凌.浅谈古诗词的教学[J].文学教育(上),2009(07).
[2]唐晓凤.浅谈如何引导高中生学好古诗词[J].才智,2010(23).
[3]王良田.古诗词赏析之我见[J].知识经济,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