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学

细胞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细胞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细胞学

细胞学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2008年9月~2010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3150例宫颈疾病患者,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35岁,来自柳州市及郊区各县。患者大多未做过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炎症、宫颈糜烂、宫颈赘生物、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无宫颈椎切和子宫切除史。

1.2标本采集及处理:用宫颈刷收集宫颈及颈管细胞,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细胞保存液中,经美国Cy-tyc公司液基细胞处理器程序化处理制成直径2cm的薄层细胞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

1.3细胞学分析方法:采用TBS(2001版)诊断标准[1],即: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级病变(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C)和腺癌(AC)。

1.4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细胞学阳性及临床怀疑宫颈病变的阴性患者共3185例行阴道镜检下多点取材活检术;将活检结果按年龄段分析,即≤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岁组,差异性分析用?2检验,显著性差异界限为P<0.05。

2结果

2.1细胞学结果13150例TCT筛查: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12219例(92.92%)、LSIL(包括HPV感染)240例(1.83%)、HSIL96例(0.73%)、SCC9例(0.06%)、AC4例(0.03%)、ASC-US508例(3.86%)、ASC-H74例(0.06%);微生物感染项中,HPV感染121例(0.92%)、滴虫感染59例(0.45%)、真菌感染232例(1.76%)、线索细胞>20%,提示细菌性阴道病(BV)457例(3.48%)、疱疹病毒感染5例(0.00%)。

2.2SIL的年龄分布筛查发现4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30~39岁年龄段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段,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组织学对照在活检确诊240例LSIL、96例HSIL、9例SCC及4例AC标本中,TCT阳性305例,敏感性为87.39%;活检2836例阴性者中,TCT阴性2695例,特异性是95.03%。细胞学跟组织学符合率分别为:LSIL84.17%(202/240);HSIL93.75%(90/96);SCC100%(9/9);AC100%(4/4)。

3讨论

3.1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V感染),是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据报道,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为67%;早期癌为90%;原位癌即CINⅢ为100%。因此对宫颈CIN和早期癌的及时高效筛查和正确处理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本次13150例TCT筛查SIL以上级别病变病例349例(2.65%),对照活检,TCT检测的敏感性为87.39%、特异性是95.03%。SIL检出率跟国内崔彬[2]等用TCT检测4000例(SIL以上病变检出率2.21%)相接近;敏感性较王荣妹[3]等报道的稍偏高,表明TCT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了假阴性和假阳性,有助于预防宫颈病变的发病率和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这亦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所在。

3.2本研究发现4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30~39岁年龄段SIL的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P<0.001),与文献报道相同,提示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4],也说明了宫颈上皮内病变与生育年龄段妇女有密切关系,提示该年龄段妇女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必要性。

细胞学范文第2篇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检测宫颈病变的主要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了关键的作用。有性生活的妇女应每年或每两年进行1次宫颈疾病的检查,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随着宫颈细胞学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使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成为宫颈病变普查的一种可靠的脱落细胞学检查,明显提高了妇科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现将本院550例TCT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9年8月~2009年9月来本院妇科门诊进行体检,年龄23~60岁的已婚女性550例岁。

2.标本采集及宫颈细胞诊断:常规消毒后,妇科医生先用棉签轻轻擦去宫颈的粘液,再用TCT一次性宫颈刷,插入宫颈内并轻压,拇指和食指握住柄,顺时针旋转5~10周,采集宫颈鳞柱交界处及颈管的脱落细胞,将1次宫颈刷收集的细胞装入细胞保存液的小瓶内,搅拌约10次,使细胞充分进入保养液,标本被保存直接送到实验室。实验室再通过离心技术制片,按TBS法做出诊断报告。TBS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1]。

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结果

1.TBS结果:正常范围内占0.4 %(2/550);良性细胞反应占98.4 %(541/550),其中滴虫感染占1.3 %(7/550)、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4 %(13/550)、细菌感染(线索细胞>40 %)占5.1 %(28/550);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占1.3 %(7/550),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占0.9 %(5/550);不典型磷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各占0.2 %(1/550);没有检出恶性肿瘤病例。

7例临床所见慢性宫颈炎(糜烂、肥大、纳囊、息肉)中检出鳞状上皮细胞异常5例,阴道炎和正常各1例。

2.不同社会因素TBS结果:感染检出比例文盲、小学和初中高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高于工人;农村高于城区;流动人口高于本地户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550例体检人群中,7例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检出率为 1.3 %(7/550),说明例行体检妇女有一定病变检出率,同时提示,液基细胞学在体检人群中筛查的病变主要是上皮的早期病变,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转贴于

本550例妇女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资料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检出比例在20、30年龄组分别为1.4 %(2/145)、 2 %(4/202)。育龄期妇女为生育高峰期,性行为活跃,感染和发病率均高。农村户口2.5 %(4/163)、流动户口1.7 %(4/239)、职业为农民2.5 %(4/163)的检出率都高于同组。这几组人群共同特点文化层次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于生殖系统定期检查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生殖系统疾病羞于就诊,加之收入低下,生殖系统疾病就诊率偏低。另外,在慢性宫颈炎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检出高达71.4 %(5/7),这给高发年龄段定期体检及临床有慢性宫颈炎病史积极治疗提供有利指导,且更加显示了体检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趋向年轻化。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CIN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潜伏期长达10年左右[2,3],其关键在于对宫颈CIN及早期癌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表1 不同社会因素TBS诊断结果比较[例(%)]注:*与**组比较,P

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疾病的筛查方法已有很多年了,它的优点是自从应用以来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死亡率,并且成本廉价,缺点是传统的巴氏五级分类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细胞诊断的要求。在涂片方面缺点还有,传统巴氏的涂片上有较多粘液、血液和炎性细胞,上皮细胞过厚,使得一些异常细胞被遮盖,据研究表明,致使53 %~90 %假阴性的涂片中没有能诊断的细胞[4],在多数正常例行体检中仍然采用此种方法。TCT与传统的巴氏涂片操作方法完全不同,它采用了完善的细胞保存技术,将采集的标本立即放入细胞保存液中,可使有价值的细胞标本几乎全部被收集,避免了细胞失水干燥,制成的薄片均匀,细胞结构清晰,背景干净,有利于准确诊断,尤其对于细胞数量少、体积小的鳞状上皮高度病变,提高了阳性诊断率,减少漏诊率,同时也减轻了阅片者的疲劳感[5]。现在TCT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得到肯定,不少医院将TCT检测作为宫颈异常进一步检查的主要手段。TCT检测技术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及异常细胞检出率,使假阴性率降低,采用TBS诊断系统,使诊断术语标准化,客观反映有意义的形态学发现,利于细胞病理与临床间沟通,增加了标本的可信度[6],但在多数正常例行体检中仍然未采用此种方法。

宫颈癌早期多无任何临床症状,需要靠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才能发现,TCT属无创性检测,是目前代替传统巴氏涂片最先进的方法。作为宫颈疾病的筛查手段,对宫颈癌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TCT检测还能对各种微生物如滴虫、假丝酵母菌、细菌感染等提供诊断,大大方便了治疗。应该在各类体检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试行)[EB].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5):210264.

2 Robert J Kurman, Diane Solomon. 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Vaginal Cytologic Diagnoses[M].New York:Walsworth Publishing,1994.81.

3 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

4 J seph MG,Gragg F,Wright VC,et al.Cytohistolgiealc correlates in a colposcop ic clinic:a 12 year prospeetive study[J].Diagn Cytopathol, 1991,7:447481.

5 宋志琴,王蔼明,何晓玲.液基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04,10(4):106109.

细胞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TBS报告系统;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38-01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据慕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统计,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占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近八成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3万左右,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28%左右,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研究表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密切有关。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中,国内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仍为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而以巴氏涂片为主,并采用巴氏五级分类进行报告,使得宫颈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下降近70%。巴氏的贡献是巨大的,巴氏涂片已成为宫颈细胞学的代名词。自1988年国际上提出TBS报告方式,并由美国癌症中心细胞室于1994年向中国同行介绍以来,TBS报告方式逐步在我国各大医院所采纳。随着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LCT/LPT)的应用,也促进了TBS的推广,使得细胞学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有了很大改进,由传统的巴氏涂片、染色、分类法逐渐发展到了液基细胞(TCT),自动涂片,染色和Bethesda报告系统

TBS分类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科学、最先进的分类系统,它不仅弥补了传统巴氏分类的不足,实现细胞病理学术语与组织病理学术语的基本统一,而且通过计算机辅助阅片发放图文报告,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更丰富、详细的诊断信息。此宫颈细胞学检验技术是一种既科学实用,且成本较低。“细胞刷”宫颈取材及液基细胞学,它能制备出高质量的宫颈细胞涂片,使细胞形态结构更加清晰,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检出率(鳞癌),降低了漏诊率,使诊断水平逐步提高。

1 取材工具

“细胞刷”是公认的采集宫颈细胞效果最佳的工具,可获得丰富的宫颈细胞,CIN-Ⅲ级检出率高,并有助于检出来自宫颈柱状上皮的腺癌癌前病变。可获得较多的移行带细胞,包括化生细胞及宫颈管细胞。许多高龄妇女的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区大范围地被鳞状上皮化生取代,此时涂片上化生细胞比例可高于宫颈管细胞。因此,涂片中化生细胞和宫颈管细胞的多寡是衡量取材质量的指标之一。

1.1 采集方法:将“细胞刷”置于宫颈管内,达宫颈外口上方10cm左右,在宫颈内旋转360°,继而取出(最好转数周)。插入细胞稀释液管内,反复旋转冲洗数遍,将刷上细胞成分尽可能地洗入稀释液中,然后检测。

1.2 仪器:试剂、检测方法严格按鸿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验室使用说明书操作。

2 应用

TBS报告方式必然代替巴氏五级报告方式。巴氏五级报告主要集中在对细胞核异型性的描述,较抽象。 CIN-Ⅰ为轻度非典型增生是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逆转至正常,对这些病例应采取随诊观察,不必要进行任何治疗,要求半年复查一次即可。CIN-Ⅱ为中度非典型增生也是一种十分不稳定病变,可以逆转。有文献报告,有25%以上病例可逆转至正常。为此对细胞学诊断为CIN-Ⅱ的患者,不必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而应强调随诊或进一步检查,如做DNA检测,活检等。CIN-Ⅲ为重度非典型增生,应进一步活检确诊证实,进行必要的治疗。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并逐步被国内各大医院所采用,尤其在北京、广州、上海及成都等地。由于液基细胞技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敏感性高,漏诊率低且无创伤性,因些可作为癌前病变的筛查,对宫颈癌早防早治起到积极作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D-BASEDCYTOLOGYTEST)是以液基膜式薄层细胞学技术、液基离心沉淀式薄层细胞学为基础的制片技术,较有代表性。此外还有其他液基细胞制片系统及时性装置等技术。近年来,我国国产液基细胞学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自液基细胞学问世以来,其液基细胞学制片检查结果与传统巴氏制片诊断结果的对比报道屡见不鲜,多数文献报道提示液基细胞学制片诊断可提高LSIL及HSIL的检出率,各类病变阳性检出率也明显高于传统巴氏方法检测结果。

3 对应用宫颈细胞学的建议

①取材要规范化,不断提高制片质量,以保证镜下诊断需要。

②重视细胞病理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③推广应用TBS报告方式。

④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细胞学制片方法及设备。

⑤客观评价细胞学在诊断中的价值,切勿以细胞学诊断代替组织学诊断。

4 讨论

TBS的基本内容是“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采用描述性诊断替代巴氏的数码分级式诊断。它包括:①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包括多种微生物菌落、炎症、宫内节育器及放疗后的反应性和修复性改变;②鳞状细胞异常;③腺细胞异常;④来源于子宫外的各种肿瘤。其中鳞状细胞异常又分为:①非典型鳞状细胞,包括ASC-US及ASC-H两类;②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及CIN-Ⅰ的细胞学改变;③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相当于CIN-Ⅱ、CIN-Ⅲ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细胞学改变;④鳞状细胞癌。腺上皮异常包括:①非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但非炎症所致,应标明来自宫颈或子宫内膜;②非典型腺细胞,倾向于肿瘤,应明确是否来自宫颈管,其余则不能确定来源;③腺癌,分为子宫颈管型及子宫内膜型。

非典型增生的病变(CIN)和原位癌乃是同一疾病的连续不同程度的组织学改变,二者具有相同的病因学、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病程,为恶性肿瘤的前驱病变,具有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演变为癌的可能。同一宫颈常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CIN当然最主要的是最重要的病变。CIN是一个以轻度发育不良到重度异型性伴上皮全层层次消失的组织学图像。

TBS报告系统的特点是除各种细胞判读结果外,还包括了相应处理的建议,须知细胞学检查结果是对病人作进一步检查的依据,而不是进一步治疗的凭证。不同的宫颈判读结果需要采用不同方法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如有的需要定期复查,有的需要作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检查,有的需要检测HPV的类型等。

细胞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TCT) 宫颈病变 阴道镜 多点活检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宫颈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4.6/10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我院采用最新的TCT技术进行宫颈病变的普查,旨在评价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2008年5月~2009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选择无子宫切除史、宫颈锥形切除史、各种化疗及盆腔放疗,年龄21-68岁的患者5260例,行TCT宫颈细胞学检查。

1.2 方法 标本采集,使用特制的颈管刷在宫颈外口及宫颈官旋转5周收集脱落细胞,并将其洗入盛有保存液的小瓶内,然后送检。将细胞标本通过迪艾全自动制片机系统程序化处理,将标本中的粘液、血液分离,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95%酒精固定、染色、阅片。

1.3 细胞学诊断 采用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统一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TBS诊断标准:①正常范围;②良性反应性改变,包括炎症;③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④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包括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⑤鳞状细胞原位癌;⑥鳞状细胞浸润癌;⑦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⑧腺癌。

1.4 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 首先行碘试验,选择病变最重的部位取材,并作多点活检。如无明显病灶,可选择宫颈移形带区约3,6,9,12点处活检。将经TCT细胞学检查出的异常病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对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不做阴道镜检查,3月后复查。

2 结果

5260检测的患者中,细胞学标本5165例满意,58例基本满意,37例需重新取样。检出鳞状上皮原位癌6例(0.1%),浸润癌4例(0.08%),腺癌1例(0.02%),上皮内高度病变59例(1.1%),上皮内低度病变84例(1.6%),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7例(0.1%),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421例(8.0%),正常范围内519例(9.9%),良性反应性改变4122例(78.4%)。其中滴虫感染54例(1.0%),念珠菌感染192例(3.6%)。对以上细胞学检出的原位癌、浸润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上皮高度病变内(LSIL)89.3%(75/84),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93.2%(CIN Ⅱ 31/35,CIN Ⅲ 24/24),鳞状细胞癌(SCC)100.00%(10/10),腺癌(AC)100.00%(1/1)。

3 讨论

3.1宫颈癌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趋向年轻化,病死率持续处于女性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有关文献已经确定,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其发生主要与人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因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疾病,甚至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关键在于对癌前病变进行正确的干预以防止癌变的过程。

3.2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潜伏期长达10年左右。如果在癌前病变阶段确诊,即可进一步治疗或监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做好宫颈癌筛查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3.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子宫颈易于暴露,同时可以直接进行细胞学及活体组织检查,因此宫颈癌可以得到早期诊断。本研究结果总符合率为91.6%,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及原位癌检出率。因此,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适用于临床宫颈癌的筛查,是早发现、早预防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细胞学范文第5篇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发病显得尤为重要。液基超薄细胞检测(liquid based thinprep cytologytest,TCT)是目前国际领先的一种细胞学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女性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TCT可以检查出宫颈癌前的最严重病变,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1]是根据2001年第三届国际Bethesda工作会议的要求,由著名细胞病理学家Solomon D及Nagar R撰写完成的,是目前有关子宫颈细胞学分类和诊断标准最新最权威的一套系统,美国85%以上的实验室采用TBS系统。TBS诊断标准作为宫颈/阴道细胞学报告的依据,会议提出了两个术语,即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该术语的优点是用病变代替了肿瘤,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子宫颈病变的实质,因为LSIL并不完全是肿瘤性,多数可自然消退,而HSIL则具有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潜能。因此,这两个术语对患者的临床处理具有提示意义。通过8 524例标本的检测,发现TCT应用于子宫颈病变的检查极为重要。充分反映出本地区的发病率,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患者8 52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3)岁。采取自愿原则,选择宫颈细胞学检查。

2.标本采集:将宫颈刷插入子宫颈管内并旋转,按常规采取标本,将子宫颈刷立即置入保存液中搅拌、保存,送到本院实验室检测。

3.TCT检查及诊断标准:TCT系统(南京东大迪艾生产);按仪器操作说明制片,将样本制片后放置95 %的酒精固定,巴氏染色,显微镜检查。依据《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1](TBS)分类标准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TBS异常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Ⅲ),鳞状细胞癌。CINⅠ、CINⅡ、CINⅢ均经过病理活检证实。

4.人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检查:对所有宫颈细胞检查异常随访的病例均采取HPV检查,标本试剂采用人状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RDB),仪器ABI9600(美国ABI公司), 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潮州凯普),检查方法按说明进行。

结果

1.检出率: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肿瘤病变占11.47 %(978/8 524);反应性细胞改变炎症占84.0 %(7 156/8 524),其中滴虫感染占1.1 %(82/7 156),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7%(190/7 156),细菌感染(线索细胞>40 %)占0.9%(67/7156);ASCUS占0.6 %(5/ 8 524);CINⅠ占2.2 %(185/ 8 524),CINⅠ合并HPV感染占70.2 %(130/185);CINⅡ6例,占0.1 %(6/8 524);CINⅢ占0.012 %(1/8 524);鳞状细胞癌占0.023 %(2/8 524)。

2.不同社会因素妇科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 18~35岁年龄组、从事餐饮及娱乐服务员职业、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TCT异常检出率高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转贴于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鳞状细胞癌占2.3/万(2/8 524),CINⅢ1例,占1.2/万(1/8 524),这与发展中国家资料报道的的原始发病率高达100/10万,而发达国家约(4~10)/10万基本吻合[1]。鳞状细胞癌患者2例生活在偏远山村,没进行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刮片也未曾做过,年龄较大,早婚早产,多产,等接触性出血时来医院检查,诊断为鳞癌。1例CINⅢ患者和2例CINⅡ患者是饭店服务员,性生活活跃、多,且伴有HPV感染,是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文化程度低者较文化程度高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高,这应该与文化程度低者早婚、早产、持续HPV感染有关。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南方与北方地区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样本数量少有关。20世纪70年代,Richart提出了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念,认为不典型增生和异型增生的细胞,在本质上与原位癌的细胞无差异,是同一疾病过程,在上皮内连续的不同程度的病变,二者有着共同的病因、生物学特征和自然病程,具有演变为癌的潜能,为浸润癌的前期病变。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绝大多数宫颈癌是逐渐变化而不是突变的[2]。CINⅠ癌变的潜能低,常属自限性病变,而CINⅡ、CINⅢ转变为癌的潜在危险高,将CINⅠ称为低级别,CINⅡ、CINⅢ称为高级别病变,又鉴于大多数轻度异常增生CINⅠ能恢复正常,将近50 %的中度异常增生CINⅡ也不再进展,即使是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CINⅢ也不一定都进展为浸润癌,虽然高级别病变组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为癌的潜能高于低级别病变组,但对于任何个体来说,生物学行为是不可预测的。癌前病变往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可逆的,然后发展成为原位癌阶段,此时期可持续多年,在此期间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少有症状,但通过宫颈管的细胞学检查,并经活体组织检查方法可以得出明确诊断[2]。在癌前期阶段癌变的细胞通常不会突破基膜,侵犯间质,更不发生转移,如果在这个时期发现并给予积极治疗,治愈的机会非常高,但当宫颈癌已衍变成浸润癌以后,则发展很快,如果不经过治疗,病人可在2~5年内死亡[2]。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HPV感染者占1.53 %(130/8 524),CINⅠ的发病率当中HPV感染患者占主要。资料报道,在一项全世界范围内上千例子宫颈癌研究中,宫颈癌HPV的感染率99.7 %[3]。但是感染HPV的人不一定都患宫颈癌,HPV感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潜伏在细胞内若干年,发病不发病与机体免疫力有关,与病毒因素、化学物质、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目前已知的HPV已有70余种不同的类型,大约35种型别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有关,依据HPV与肿瘤发生的危险高低,人们把HPV分为低危险型和高危险型,低危险型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疾病,高危险型则与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癌相关。如果感染了HPV而且出现细胞学改变(如上皮内瘤变),要进行HPV分型检查,根据其型别来判断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20世纪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发现了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病因学关联。CINⅠ常由HPV6、2型引起,CINⅡ、Ⅲ则常伴有HPV16、18、31、35型等。联合HPVDNA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测CINⅢ和浸润癌的敏感性可达91 %~100 %,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超过99 %,多数可达100 %[4,5]。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基本因素,其他诸如过早性生活、多产、多、吸烟、服避孕药等都是辅助式诱发因素。我们基本知道了解宫颈癌的病因,只要认真的定期筛查和随诊,就可以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愈。由于个体差异,在一些早期宫颈癌的女性事前往往无症状,体征也不明显,做一般的妇科检查靠肉眼医生也很难对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前病变加以区别,所以宫颈普查为发现早期病变、早期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鉴别诊断手段,及时发现,终止其向宫颈癌症的发展,就有望使其治愈率达到90 %以上[6]

本结果还发现ASCUS 5例,占0.059 %。ASCUS可能与炎症刺激、IUD或制片不良有关(3~6个月复查),也可能与CIN或癌有关,但细胞的异常程度不够诊断标准。ASCUS可能包括HPV感染,但证据不足;还可包括不典型化生、修复、角化不良及萎缩性细胞改变。NCI 2001年第3次会议再次修订了TBS标准,要求更加重视来自细胞学诊断中的ASCUS,它可作为阴道镜检查的最低指征,也可以在液基细胞学的基础上检测高危型HPVDNA。

巴氏分级报告系统已不再能反映当今对宫颈癌的认识,也不能满足对患者进一步检查和处理的需要,TCT学诊断技术克服了巴氏涂片检查方法传统宫颈刮片技术存在的材料太厚、细胞重叠、背景模糊和染色不佳等问题。细胞学诊断是实验室诊断,不是临床诊断,仅仅依靠细胞学诊断,就草率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其结果往往是错误的。在临床工作中,详细询问病史,遵循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活检三阶梯式诊断程序,是减少误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Mandelblatt Js,Lawrence WF,Womack SM,et al.Benefits and costs of using HPV testing to screen for cervical cancer[J].JAMA,2002,287:23722381.

2丁华野.病理专家细说宫颈癌[N].中国妇女报,20050818(3).

3Walboomers JM,Jacobs MV,Manos MM.Human papillomarirus is anecessary cause of inrasive cerrical cancer Worldwide[J].J Pathol,1999,189:1219.

4Jonathan S.Berek,Neville F,Hacker.实用妇科肿瘤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