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幸运星的折法

幸运星的折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幸运星的折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幸运星的折法范文第1篇

一、以精、气、神为核心的自然观

真气运行理法坚持世界是物质的,人体是物质的,人体生命活动也是物质的运动,生命活动与自然密切相关。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是为真气运行理法的自然观。

1.生命活动的基础精、气、神是物质的。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因而被视为“三宝”。真气运行理法遵循祖国医学的这一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精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物质活动的生理功能,神是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所以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的性能,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李少波著《增订真气运行学法》,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以下引文均出于此。)

2.真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真气运行理法认为,“真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所以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就是依靠真气的温养赋予能量,才能各尽其职”。因而提出“为保持身体的健康,为了积精全神,首先当以培养真气为主”。

3.真气运行的生理基础。真气运行理法认为,“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路。”“真气运行的动力是呼吸运动;而丹田是真气会聚之所。意守丹田就可把真气聚集丹田,给下一步贯通督脉(积气冲关)打好基础。”“在真气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督脉,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给机体各组织增加了生命力,使各个组织器官发挥本能力量,这是一般的共同现象。由于特定的呼吸形式,影响各个组织器官加强有机联系,从而改善了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失常而产生的病理现象,恢复健康。”

4.人体真气运行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李少波教授认为,“真气运行的规律和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是分不开的。因此,要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不违背自然,才是于身体有益的。”真法锻炼讲究自然呼吸、阳时进火,阴时退符、冲关通督讲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等等,均与自然、生理紧密相关。

二、强调人是一个系统及与自然、社会统一的整体观

1.人身精、气、神的整体统计表性。真气运行理法指出,“精、气、神虽有其特有的性能,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精伤则神无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2.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系统。“人体的构造是一个非常精巧的有机体,它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保持,依靠各组织系统紧密而巧妙的协同动作,其中就包括真气运行这个机制。”基于生命活动是真气的运行赋于各组织系统生命力,有效地发挥功能。因此,保证真气的再生、旺盛地运行,方能达到保健强身、祛病延年的目的。并以现代人体科学和祖国传统医学理论,阐述了真气运行与丹田、经络及呼吸运动的整体关系,体现了人体系统的整体性。

3.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真气运行理法继承了传统医学养生学“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大自然和人体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强调要了解自然,进一步利用自然,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保健预防目的。同时指出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社会因素对养生的制约作用。认为“根据现代生理解剖观察,人体内蕴藏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及早进行合理的锻炼,人们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本来就可以维持到一百五十岁到二百岁左右的。尤其是我们生活在新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发挥本能的非常优越的客观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个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三、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辩证观

1.动与静在传统养生学中的意义。历代各家各派对其理解纷杂,产生了诸多主静或主动的功理功法。真气运行理法对动静关系的认识深刻而独到,认为“动与静是宇宙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动必然有静,有静也必然有动。静极生动,动极生静;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动是绝对的,而静是相对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还强调,“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过分强调‘静坐养生’往往偏于静止,甚至走向精神寂灭。”真气运行理法强调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在功法设计和锻炼安排上,将静功和动功有机结合起来,把形和意、意和息、形和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2.循序渐进,质量互变。真气运行理法提出五个步骤(五步功法)、三个阶段(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由量变到质变的功法程序。五步功法每一步的持续锻炼,要求的是真气量变的不断积累,而每达到某个层次都是一次小小的质的转变。完成五步功法,百日通督,则是人体的一次大的质变。所以通督后人体百脉畅通、身轻气爽,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反映。

3.不断进步,否定之否定。真气运行理法认为,“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否定,从而又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使功力不断得到提高。这样的发展进程在形式上是螺旋式的,是圆的运动,但这种运动并不是在原地来回兜圈子,而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练功实践与临床验证相结合的实践观

真气运行理法的创立、完善和推广应用,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实践是真气运行理法的灵魂。

1.真气运行理法来源于实践。真气运行法是李少波教授在前人千百年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用自己数十年的练功实践总结而成的。从真气运行理论的公开提出,至今五十余年,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从真法静功的创立,到真法动功的成熟,是一个发展;从《真气运行法》一书的出版,至今多次修订、再版,说明真气运行理法是一个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不断地实践。

幸运星的折法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了解水中运动疗法对骨性膝关节炎病人的疗效,选取骨性膝关节炎病人50例,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运动组采用水中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分别测量他们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角度,并运用改良的日本外科协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对疗效进行评测,结果显示水中运动疗法与物理疗法相比,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对相关机理进行讨论。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水中运动疗法;关节活动范围

中图分类号:G80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40-03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呈现高发趋势,骨性膝关节炎也是困扰很多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之一。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在病理上表现为关节软骨纤维变性、退行性变,新骨形成,滑膜皱襞增生、骨膜与关节囊瘢痕化,肌肉萎缩。[1]本症的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开始时属钝痛,以后逐渐加重,因关节活动而产生间隙性的摩擦疼痛。由于软骨下骨的充血,病人会感到在静止时有疼痛,一般称为“休息痛”,另一症状是病人感到关节活动不是太灵活,关节活动。目前,全世界约有4亿以上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疾病。我国关节炎患者人数也在1亿以上。国际骨科专家根据人口统计学趋势预测,到2020年,世界骨关节患病人群将增加50%。这一疾病的庞大人群,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巨大的影响。骨关节疾病不仅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治疗疾病,还会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最终还有可能致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耗费国家的大量的医疗资源。

目前对骨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局限于物理治疗和药物疗法,物理疗法主要是冷热疗、高频电疗、磁疗法等,而药物疗法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止痛剂和软骨保护剂[2]。这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只能暂时缓解关节的疼痛和出现的僵硬等症状,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和膝关节的活动角度。我们设计了一套水中的锻炼动作,水的浮力可以减少关节和结缔组织的负担和所受的压力,而动作也涉及了与膝关节有关的大部分肌群,治疗前后比较发现运动组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的50名离退休职工,均经临床诊断患有骨性膝关炎,也共同出现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便等症状。这50名试验者经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已经排除了传染病、发热、炎症感染等水疗的禁忌症。女32例,男18例。最大的年龄69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57岁,按性别平均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设施 一般的运动水疗池,水中游泳池的一端较浅,另一端较深,池壁有扶手和台阶,池中设有治疗床、双杠等设备以及充气橡皮圈,泡沫塑料块等。水温28~32℃。

1.2.2 水中运动方法 1)水中步行,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收腹,步幅不可太大,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m左右。开始可借助双杠,扶手等帮助行走,待熟悉后,不用借助工具便可行走。2)在水中单腿站立,以训练平衡能力。3)膝关节伸展位,做髋关节外展运动,在空中保持外展90°保持5s然后放下,两换进行,反复数次。此运动既可以锻炼大腿外侧肌群也可以锻炼臀大肌和臀中肌。4)在水中站立,一脚尖踮地,膝微曲,使膝关节向内收,两换,反复数次。这样可以锻炼股内侧肌和肌群。5)下蹲动作,在较浅水域进行,可用双手握住扶手或单杠,缓缓下蹲。此动作可训练股四头肌。每周3次,每次30min,1个月为1疗程,每个人进行3个疗程。

1.2.3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湿热袋敷疗法和超声疗法。

1.3 评价方法

1.3.1 评价膝功能 采用改良后的日本外科协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见表1。

1.3.2 评价膝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运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它包括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产生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所通过的运动弧[2]。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采用量角器测量受试者在进行水中运动疗法之前的主动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和疗程结束后的主动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同时也要测量对照组在物理治疗前后的主动的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的正常(ROM)值为:1)屈曲:俯卧位,小腿向臀部方向的运动为0°~130°2)伸展:中立位即为伸位180°一般测从中立位到过伸位的范围为0°~10°。

1.4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 结果

运动组25例受试者大都自觉症状减轻,疼痛,僵硬等症状出现的次数减少,程度变轻。在肿胀、疼痛、行走能力、上下台阶能力等方面依照表1所示的改良后的日本外科协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对运动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见表2所示。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水中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出现了显著的变化(p<0.01),特别是在行走能力、上下楼梯和总体评分上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在肿胀评分项目上,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物理治疗组,经物理治疗后,肿胀评分上出现了极显著差异(p<0.01),而在行走能力和总体评分两项上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另一方面,用量角器测量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见表3。

3 讨论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最早期的病理变化发生于关节软骨,先是关节软骨发生软化,失去正常弹性,暴露软骨的胶原蛋白,使关节运动时发生磨损。然后使承受应力和磨损最大的中央部分的软骨下骨发生象牙变和增厚,最严重的导致骨端暴露,继发滑膜,关节囊和肌肉的变化。而中老年人对膝关节的使用时间较长,膝关节磨损较严重所以膝关节炎发病率较高。

另一方面,从解剖的角度来说,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处于特殊位置,也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它由股骨下端关节面、胫骨上端关节面及膑骨关节面组成,由于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为平面状与股骨髁关节面曲率不相应,故存在半月板使之形状吻合。而胫骨与股骨的直接接触面积很小这就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性。而膑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

等多条韧带和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也起到加固和连接的作用。所以对关节周围的软骨、韧带、肌肉等进行锻炼,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关节的磨损和损伤,改善膝关节的功能。Fisher等人发现增加肌肉肌力在改善关节炎症状提高其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也存在研究证实,运动疗法与其他疗法相比在增加股四头肌肌发电量上更有效。肌肉发电量的增大代表肌力的增强。肌力的增加则能够稳定膝关节,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

我们实验设计的锻炼方法,就是专门针对股四头肌等膝周的一些肌群。水中运动疗法涉及的肌群包括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等,这些肌群的作用包括屈膝伸膝等,几乎涵盖了小腿的所有运动。这样就均衡地锻炼了各个肌肉,使其共同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

水中运动疗法历史悠久,目前它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流行的康复疗法。水中运动的益处体现在身体、心理、内部、外部、长期、短期等各个方面。水环境是变化的,正是这个独到之处使水中运动方案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水疗的具体好处为:水流可以按摩,身体放松精神水流的浮力可以减少关节和结缔组织的负担和所受的压力。衰老和疾病会造成组织的松弛和关节活动性的增加,由此,增加了受伤的危险性,特别是髋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水中运动没有冲击力的特点可以缓解这一情况。

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在行走和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和肿胀都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疼痛,主要是因为膝关节内应力的增加引起的关节内的摩擦、软骨下充血、关节的炎症及周围的肌肉的痉挛,关节囊的痉挛所致。肿胀是因为关节炎症,产生积液,软骨下充血造成。

水疗一方面能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促进代谢,使局部炎症、水肿、积液快速吸收,另一方面,水疗能够通过减轻膝关节间炎症间接松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水的浮力可以减少关节和结缔组织的负担和所受的压力,减轻摩擦所引起的疼痛。

表2和表3显示,在消除肿胀方面,水中运动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物理治疗法能够使膝部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增强组织营养和代谢,使水肿消散[5]。水中运动法在消除肿胀方面通过运动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物理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行走能力但是不能够明显改善上下楼能力和关节的活动范围。而水中运动疗法却能够显著改善上下楼能力和关节的活动范围。相关研究证实这是因为膝关节炎患者发病后,正常活动受到限制,活动减少,膝关节附近的肌肉利用降低,导致废用性肌萎缩,使肌力变弱。膝关节炎是关节内病变,膝关节不稳,加上肌力减弱,则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为恶化。由于理疗可以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有助关节活动。但是它不能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阻断膝关节炎的发病恶性循环,所以难以获得稳定和长期的疗效。而运用水中运动疗法可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阻断或缓解骨性膝关节炎的恶性循环,取得较为长期的效果。此外,肌肉收缩可促进关节滑液的循环,有助于关节软骨的营养,促进其损伤部位的修复[6]。

运动能够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增强肌肉的稳定性,起到支持与保护关节,减缓关节软骨损伤的作用,运动还能够松解粘连、软化组织。这也可能是水中运动疗法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上下楼能力的原因。也有人认为运动可能增加关节的负担,对关节炎有害而无益,但是相关研究已经否定了这种说法[7,8]。

由于考虑到受试者都是年龄较大的老人,其中还有很多人患有其它慢性疾病,所以,设计的动作较为简易,并要求先借助扶手,双杠等帮助运动,每次锻炼都有教练在一旁帮助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较为熟练可以试着离开辅助工具独立完成动作。在开始阶段,老年人普遍存在恐惧逃避心理,一定要耐心鼓励他们完成治疗。不少受试者在最初的锻炼中出现膝盖疼痛,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就可以确定这只是膝盖暂时性的不适反应,可以对受试者详细说明情况后,鼓励其继续运动,并可以适当增加热身强度,以减少突然运动产生的不适。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每个患者的情况会有所不同,运动疗法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增加强度。每周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每个受试者的运动方案。而且,膝关节疾病是一个慢性综合性疾病,它的治疗不仅包括运动疗法,还涉及营养、心理、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需要多种手段综合起来进行联合的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9]。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运动康复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试验来比较水中运动疗法和物理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结果显示水中运动疗法确实能明显的改善骨性膝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运动范围和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物理疗法虽然能显著的改善肿胀,但不能明显改善行走困难等症状。相关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

参考文献:

[1)曲绵域,高云秋,等.实用运动医学(第一版)[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1.

[2]Snibb P,Deverly Hill,et 8l Treatment option osteoarthritis.Orthopedics,2000,76(9):1723-1734.

[3]FisherNM,PendergastDR,GreshamCE,e181.Musclerehabilitation:ibeffects Om muscle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patients with knee psteo・arthitis[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hation,1997,12:674―681.

[4]玄勇.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肌发电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4):227-229.

[5]HuangMH,LinYS,LeeCL,YangRCu魄OfultrasoundtoincreaseeLfectivenessOfisokineticexercisefOrkneeosteoarthritis.ArchivesOfphys・ical medicine andrehabiltation,2005,86(8):1545-51.

[6]邹亮韬,邹培,等.动训练对促进膝关节病患者肌力恢复的研究浙江体育科技,1994,21(2):26-30.

[7]AuerbachB,HeydeCE,MelzerCet01:osteoarthritisfromlongdistancerunningSportverletz Spertschnden 2005 Jun,19(2)89-83.

幸运星的折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肥胖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077-02

The effects of the exercise therapy on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YANG Yonghong1, SHANG Ke2, SUN Yawei3

(1.Health Center, the Bureau of Hydrogeology of China, Handan 056004, China; 2.Second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Handan First Hospital,Handan 056002,China;3.Medical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exercise therapy and its weight loss on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ninety-six patients of BMI ≥25 kg/m2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reated with diet therapy and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OHA) including metformin and sulfonylutea(SU,glibenclamide or glipizid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49) and group B (n=47). Patients in group A received exercise therapy with fast walk,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exercise therapy including routine work and housework.We tested all patients' blood pressure(BP),weight,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FPG and FINS), triglyceride(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respectively at 0 week and 12 weeks and counted the dosage of their OHA at 12 week. Results: Group A patients' weight,BP and OHA dosag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B(P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xercise therapy; Obesity

高热量进食和缺乏体力活动使2型糖尿病患者(T2DM)逐渐增多,其中,超重和肥胖者占绝大多数,易使代谢紊乱加重。而肥胖是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可控因素[1],本研究着重探讨充分的运动治疗时,肥胖T2DM患者多项临床指标和实验室化验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本院内分泌门诊和住院的肥胖T2DM患者96例(符合1999年WHO DM诊断和分类标准)。患者入选标准:①BMI≥25 kg/m2;②无心脑血管病、肾病;③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④无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正常。

1.2 研究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要求严格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二甲双胍每片250 mg及格列苯脲每片2.5 mg或格列吡嗪5 mg或格列齐特每片80 mg)。

1.2.1 A组(运动治疗组)49例,要求每天每顿饭后运动1次(每日共3次)每次快走2 500 m,基本达到出汗开始后继续活动20 min。

1.2.2 B组(非运动治疗组)47例,每日只进行一般活动,如随意散步,日常家务工作。

1.2.3 于0、12周测量患者血压(BP),并计算BP降低值,体重下降净值(WLV)和下降百分数(WLP,即WLV÷0周体重×100%),空腹血糖(FPB)、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s)表示,全部数据用SPSS 10.0软件包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109例,失访13例,失访率11.93%。96例完成测验。A组49例,B组47例。两组间年龄、DM病程(DMP)、男女比值和测验前的体重、BMI、BP、血糖、血脂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见表1。

2.2 A、B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A组患者体重、BP及口服降糖药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WLV和WLP明显增加,而B组则呈轻微负增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肥胖的T2DM患者在T2DM人群中为数众多。国外资料报道,在T2DM治疗中,DM患者体重有增加趋势[2-3]。在T2DM的治疗中降低患者体重有利于糖脂代谢紊乱的纠正[3]。运动疗法是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而防治糖尿病的方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措施之一。运动疗法可提高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的结合力,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这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主要是由于体育锻炼增加了最大氧耗量,并增强了胰岛素兴奋下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故体育运动可作为与肥胖有关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方法。针对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降低胰岛素抵抗,才可能延缓疾病的发展[4]。

运动还可改善脂质代谢,提高骨骼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减低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这一抗动脉硬化因子水平[5]。长期运动能减少体内脂肪,增加肌肉,减轻体重。有研究显示,全身肥胖程度影响胰岛素抵抗。长期运动有利于血糖控制,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6]。

本研究显示:运动治疗组(A组)患者体重下降明显,血压改善,口服降糖药用量减少,NDR增加;FINS明显低于B组,可能于体重减轻,脂肪组织减少,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有关,这也将有利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改善。

DM治疗后,体重增加,降糖药量逐渐增加,甚至继发性失效,与DM患者治疗时不重视运动疗法及减肥有一定关系。总之,体力活动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糖尿病患者中,体力活动更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运动疗法可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用量减少,血糖和血脂下降,防止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光伟.纠正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77.

[2]U.K.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f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el with conuenfional freafment and risk of compl: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33) [J].Lancet,1998,352:837-853.

[3]Looker HC,Knowler WC,Hanson RL.Changes in BMI and weight before and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1,24:1917-1923.

[4]Moller DE. New drug targets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Nature,2001,414:821-826.

[5]许雯,廖志红,李延兵,等.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88-91.

幸运星的折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短期疗效;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6-13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patients with poor short-term efficacy of manipulative reduction. Methods 50 cases of BPPV patients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fter 2 weeks, more than 3 times, the reduction was still not effectiv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were expored. Results Among the BPPV patients, there were 36 cases of more than 60 years old, accounting for 70.2%,19 cases of pure tone audiometry normal ears, and31 cas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hearing loss. Among the cold and hot test abnormal patients, there were 19 cases with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to the other 12 cases. Among the High stimulation rate ABR abnormal patients, there were 22 cases with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to the other 17 cases. There were10 cases of unilateral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involvement, 11 cases of unilateral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involvement, 11 cases of unilateral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involvement, 8 cases of the upper semicircular canal involvement, and 12 cases ofmixed BPPV. There were 23 cases of 2 weeks to 1 months to cure, 31 cases of after the 1 month, 35 cases of after the 2 month, 39 cases of f after the 3 month, 9 cases of 1 years of manual reset completely ineffective. In 41 cases effective,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effective in 25 cases, accounting for 61% of the cases in the last 1 years. Conclusion Short term efficacy of poor BPPV patients most are the elder people more than 60 years of age. Calculus of the top of the roof, multiple involvement may b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oor reset effect. Such patients with a manual reduction are difficult to succeed, most need to combine a variety of reduction methods. It needs to combine with postural training and drug assisted treatment.

[Key word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Clinical features; Short-term efficacy; Manual reductio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1],俗称耳石症,发病年龄不限,表现为与头动有关的短暂眩晕、眼震及自主神经症状,一般由头位变动诱发,具有自限性,在所有眩晕患者中BPPV 约占17%~20%[2]。临床上治疗BPPV常给予手法复位,大部分典型的单半规管型的BPPV 患者经过复位后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多个半规管受累的BPPV患者不但诊断较困难,且治疗后常有复发,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过反复多次手法复位但疗效不佳的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长期效果,进行随访跟踪记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确诊的BPPV患者50例,诊断标准依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3]。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25~82岁,平均(62.0±12.4)岁,60岁以上的36例,占70.2%。所有患者均为在本科首诊,并且在2周内进行≥3次手法复位仍效果不佳,初次就诊时的病程为6d~19年。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常规进行耳科局部检查、纯音测听、冷热试验、高刺激速率ABR、颅脑MRI。另行Dix-Hallpike和Rolltest检查,红外线视频眼震仪(vide-onystagmography, Micromedical,美国)对患者的变位性眼震进行记录,从而确定患者受损半规管位置。

对所有患者继续进行手法复位治疗,上半规管BPPV采用Yacovino法予以复位[4],水平半规管BPPV和水平嵴顶BPPV联合采用Barbecue+Gufoni[5-6]或Casani[7]法予以复位,必要时辅助健侧强迫卧位法,后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嵴顶BPPV采用Epley+Semont法联合复位[8-9],混合型BPPV对受累半规管逐一采用相应的复位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记录眩晕程度和眼震变化,复查次数为2周内隔天,2周后隔周,1个月后每个月均应复查一次。

手法复位疗效评估标准[10]:痊愈:位置性眼震或眩晕完全消失;有效:位置性眼震或眩晕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位置性眼震或眩晕无变化、加剧或转为他型。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愈者至少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的远期疗效。

2 结果

2.1 BPPV手法复位效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次手法复位,从首次治疗开始隔天复查,2周~1个月内痊愈23例,1个月后31例,2个月后35例,3个月后39例;1年内有9例多次手法复位完全无效,在有效的41例患者中,1年内复发25例,占61.0%。见表1。

2.2 听力学检测与影像学结果

所有BPPV患者纯音测听中,双耳正常19例,其余31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耳聋症状。冷热试验中,对侧异常患者12例,同侧异常患者19例;高刺激速率ABR中,对侧异常患者17例,同侧异常患者22例。MRI检查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异常。

2.3 受累类型及其眼震特点

所有短期复位疗效不佳的BPPV患者中,单侧后半规管受累10例,单侧后半规管嵴顶受累11例,行Dix-Hallpike诱发的眼震中,后半规管嵴帽受累型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后半规管型。11例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中,诱发眼震水平扭转向上6例,强弱左右不等,但不容易辨别;5例眼震反复转换。上半规管受累者8例,均可诱发下跳性眼震,双侧5例,单侧3例。混合半规管12例,单侧水平半规管+单侧后半规管4例,双侧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一侧诱发出扭转上跳性眼震;双侧后半规管8例,诱发眼震为向地型。

3 讨论

BPPV是由变化而诱发的前庭半规管疾病,绝大多数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BPPV,文献报道比例占50%~97%[11]。随着近年来对BPPV的重视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法复位缓解症状,但随访结果发现,不少患者手法复位效果不尽人意,生活质量无法保证。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平均年龄(62.0±12.4)岁,60岁以上36例,占70.2%,考虑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日益下降,在进行多次复位时不能配合相应的治疗措施[12],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致使多次手法复位疗效不佳。

冷热试验中,对侧异常患者12例,同侧异常患者19例,说明内耳的病变并非半规管一处,耳石器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病变的累积会使患者在多次手法复位后仍旧表现眩晕、沉昏等一系列疗效不佳的症状[13];高刺激速率ABR中,对侧异常患者17例,同侧异常患者22例,这是BPPV患者前庭器官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征兆。

BPPV患者中,单侧后半规管受累10例,单侧后半规管嵴顶受累11例,可能与患者不同程度的耳石滞留有关,致使膜性半规管狭窄,行Epley复位坐起或Semont复位时耳石不能回到椭圆囊;而嵴帽结石相对于管结石更难复位成功,这就给多次临床手法复位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水平半规管受损的患者中,诱发眼震与眩晕程度左右强弱相近,这使临床医生在判断患者受损前庭位置Ю春艽蟮哪讯取6病变位置不确定导致耳石发生位置变化有关,尤其是疗效不佳患者,耳石多在前臂和后臂之间来回转化,难以成功返回椭圆囊。其中5例单侧水平半规管前臂受损患者中,Dix-Hallpike可诱发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眼震,呈水平向地性。考虑其耳石初始位置与水平半规管夹角有关[14]。对于变位性试验Rolltest 检查双侧均可诱发双向向地性眼震患者,可能与中枢矫正机制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症状难以缓解的患者来说,有研究发现Brandt-Daroff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10]。

多个半规管损伤或累及双侧、同侧会导致BPPV患者疗效下降也在本研究中得到明显体现,这是因为多处前庭受累会对患者眼震产生一定的叠加作用[15-16],不但使患者眩晕和眼震性质发生改变,症状也因此加重。

综上所述,在BPPV患者首诊时,临床医生要重视病史,完善各项听力学检测,根据各型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的特点与变化,明确诊断,而一旦诊断有误,就会人为的造成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BPPV患者除了重视其眼震变化和临床表现外,还要综合分析产生此类症状的相关病因,对基础性疾病应及时、针对治疗。另外,由于疗效不佳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可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适当予以药物辅助治疗或康复训练,采取个体化护理,使患者早日解脱病痛,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Katsarkas A.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idiopathic versus post-traumatic[J]. Acta Otolaryngol, 1999, 119(7):745-749.

[2] 鲁杰, 谢珂, 孙民.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 21(3):291-293.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 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42(7):163-164.

[4] Yacovino DA, Hain TC, Gualtieri F. New therapeutic maneuver for anterio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J Neurology, 2009, 256(11):1851-1855.

[5] Lempert T, Tiel-Wilck K. A positional maneuver for treatment of horizontal-canal benign positional vertigo[J]. Laryngoscope, 1996, 106(4):476-485.

[6] Ciniglio AG, Catania G, Gagliardi M, et al. Repositioning maneuver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apogeotropic variant of 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Otology & Neurotology, 2005, 26(2):257-260.

[7] Casani AP, Vannucci G, Fattori B, et al. The treatment of horizontal canal positional vertigo: our experience in 66 cases[J]. Laryngoscope, 2010, 112(1):172-178.

[8] Semont A, Freyss G, Vitte E. Curing the BPPV with a liberatory maneuver[J]. Adv Otorhinolaryngol, 1988, 42(42):290-293.

[9] Epley JM. 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2, 107(3):399-404.

[10] 曹效平, 顾东胜, 袁洵易,等. 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2):293-296.

[11] Lee NH, Ban JH, Lee KC, et 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secondary to inner ear disease[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0,143(3):413-417.

[12] 张永斌, 孙停彭新,等.老年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位治疗及其疗效的研究[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2):282-287.

[13] 蒋子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 21(2):106-108.

[14] 赵菲, 庄建华, 谢雪微,等. 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诊治[J].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10):764-767.

[15] Balatsouras DG, Koukoutsis G, Ganelis P, et al. Diagnosis of single-or multiple-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nystagmus[J]. Int J Otolaryngol, 2011, 2011:483965.

幸运星的折法范文第5篇

洁白的病房里,杏子和我一起等待奇迹的出现。仅仅比我大半岁的她,却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而我却无法体会到,也无法替她分担。当我看到她的病床尾的病历时,我才知道原来她身体一直不好,她没有一个健康的肾脏。

当时我就抱着杏子大哭了一场,我无法体会这些年杏子是怎样挺过来的。杏子告诉我,在这之前她已经做过一次肾移植手术,而这肾脏在她身上存活了这么久已经是很幸运了;而现在她只能在不断的化疗中度日,等待一个适合她的肾脏。平日里她大姐似的照顾我,而在她身体濒临危境的时候,我却无能为力,反让她替我担心,还不断安慰我,让我放心去上学。

后来有一天,我正准备将一个好消息带给她,却得来了医生的一份“死亡”预报。他们给杏子宣判了“死刑”,说她熬不过月底!杏子的全家无不沉浸在哀痛中。我来到雪白的病房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洁白,杏子也是。她的脸上已经没有血色,嘴唇也已呈现一片死灰,只有眼眶微红。我明白,在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

那天,我和她聊了学校里的许多趣闻趣事,一些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可以说的,我全都给说了。杏子仍和往常一样,静静地听,从她眨巴眨巴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她非常眷恋这个世界。最后,我和她约定:下个月有狮子座流星雨,我们一起去看吧!这个消息是我从同学口中得到的,不知是否可靠;她曾说过,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我一起去看一场美丽的流星雨,愿望还没实现,她不会丢下我的。

离医生说的期限快到了,可天上为什么还没有流星雨?我着急了,而杏子却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还很长,对吧?”我用力点点头。我宁愿欺骗自己……

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请假来医院陪杏子,折了许多幸运星给她,那些可爱的幸运星挂满了病房。

这天是又一个月的2号,杏子度过了医生所说的期限。大家来不及为这消息感到惊喜,就接到医院的电话。我立刻赶去看望。站在门口,看着玻璃窗那边杏子急促的呼吸,屏幕上的波浪线渐渐趋为直线,我的心僵住了。就在医生将一颗还未折好的幸运星放在我手上时,我的视线模糊了,我不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只觉得一切都迟了,眼前一片漆黑……

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也躺在白色的地方,天花板上挂这一串串幸运星忽闪忽闪的,手中还捏着一颗杏子未完成的幸运星。我走出病房来到和杏子约好一起看流星的阳台。那儿的空气好新鲜,让我不时地从风中听到杏子的呼唤。泪水再一次打湿了脸,也打湿了心,那一刻,我真的想和她一起去面对……

迷糊间,眼见一点流光闪过;赶紧擦干泪,努力寻找这刚才的光。是流星,真的是流星,好美的流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好多好多。美丽的夜景,美丽的流星,是杏子梦寐以求的愿望啊!而现在,我看到了杏子的笑脸。它们一定是你千颗万颗的眼泪,是你留给我最后的礼物,我一定永远记住这一幕……

看着手中的星星,那么美,欣慰地笑了。杏子,在你心里,流星一定不会停留,它们只是累了,暂时去休息了,星途不会有尽头的。

相关期刊更多

出版参考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署

名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百姓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金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