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云南歌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云南的省会是昆明市。昆明市: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西南与玉溪市、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东与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3、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来源:文章屋网 )
7月18日,为表彰先进、弘扬企业和企业家精神,鼓励全市企业和企业家以先进为榜样,努力为昆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争做贡献,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黄志刚行长被昆明市委、市政府评为“昆明第十二届优秀企业家”。这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植根云南、服务一方取得成绩的认可和肯定。近年来,在以黄志刚行长为“班长”的班子的带领下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致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升级客户服务和体验,为加快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黄志刚行长有着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熟悉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财务计划等领域的业务,业务能力及创新意识超前。在中行系统内,曾在全国率先推行综合柜员制,提高网点经营效益,加快网点经营转型,最终使综合柜员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自2012年1月担任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以来,黄志刚行长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清晰的发展思路、精细的管理思维、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带领全行员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以“服务进步,客户满意;作风进步,全辖满意;绩效进步,员工满意”为工作标准,通过狠抓发展战略和基础工作,提出了“和谐中行、平安中行、美丽中行”的工作目标,着眼长远打基础、全面深化调结构、创新发展做特色,奋力拼搏抓收入,积极推行内生动力机制,致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以“做最好的银行”为追求,不断提升全行经营管理水平、基础工作质量,实现了云南中行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云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资产总额已达1480多亿元、负债总额达1400多亿元,较年初增长明显。面对2013年严峻的经济形势,黄志刚行长带领下的云南省中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努力把银行的经营发展融入到云南经济发展之中。一方面,在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向总行争取信贷资源及政策倾斜,继续加大对云南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13年末,云南省中行累计投放公司贷款突破247亿元,累计投放个人贷款突破118亿元,为全省经济发展和民生金融需求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充分利用贸易融资、票据、直接融资等手段,多渠道拓展企业融资方式,全面参与云南省“桥头堡”建设及“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战略实施,全力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贸易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继续发挥中行国际业务优势,充分利用中行遍布全球的清算渠道优势和跨境人民币政策红利,充分利用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毗邻的区位优势,不断强化与中银香港、新加坡等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机构的互动,以及与上海中心的联动,积极引进境外资金,通过一系列贴近市场、服务企业需求的产品创新,为云南省各类企业“走出去”解决资金需求,提供跨境综合融资方案。2013年,累计为全省各类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支持超过280亿元。二是票据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从社会各界的金融服务需求出发,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创新银行承兑汇票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上的运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2013年,累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约133亿元;累计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突破4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针对各级财政单位成功开办现金管理平台产品,提高财政资金收付效率,有力支持各级财政改革。三是直接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新思路、开拓渠道,助力全省企业发展直接融资。通过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业务,帮助全省企业拓宽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困难。2013年度共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00亿元,在云南省公开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关键词:歌会 传承 传播 民族民间 石宝山歌会
中国的许多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歌会”,尤其是一些南方少数民族,例如白族、壮族、畲族等。民族民间歌会的特点通常表现为:每年举行且有固定歌期,参与者人数众多,以歌会友,即兴对唱,热闹非凡等。“歌会”可以说是民族地区传唱本民族音乐,欢聚一堂的特有形式,它存在的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笔者选取了被列入国际民族歌目、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歌会”为个案,进一步阐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在“歌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以及“歌会”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在传承、传播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云南剑川石宝山歌会概况
石宝山歌会是云南省剑川县盛大的白族传统节日,有“白族情人节”之称。其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无人进行过确切考证。但据当地的老人们口述,白族人民之所以爱唱白族调与石宝山传说有关:相传石宝山形如石钟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钟。每当金钟敲响,山下的沙溪坝子便风调雨顺。后来远处飞来的恶龙口吐烈焰,把金钟烧成石钟,于是以沙溪坝子里的情侣阿石波和阿桂姐为道的十姊十妹带动千对歌手,云集石宝山日夜对歌。歌声终于使恶龙魔法失灵,但他俩不幸累死在石宝山。为纪念他们,并防止恶龙再来作孽,人们每年都上石宝山对歌,相延至今。现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便会穿上民族盛装,相聚在石宝山,形成万人对歌的热闹场面。清朝赵怀礼在其《朝山曲》中就有关于历史上石宝山歌会热闹场景的描述:“香烟喷作雾迷漫,彻底僧寮不掩关。明日乍来还乍去,可怜佳节与名山。三营浪子土三弦,靡曼山歌断复连。菩萨低眉弥勒笑,无遮大会奈何天。宝岩久息八关斋,无复人才大辩才。高顶慈云殊,并头犹覆野鸳来。一筏凭谁渡爱河,盲风孽海正生波。中岩清净真抛得,欲问开山诺巨罗。”
二、从“歌会”中看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变迁
(一)白族群众口述中的石宝山歌会
李绚金(云南省剑川县石龙村文化精英)叙述,“石宝山歌会”白族人称“八月初一”,以前随便搭个台或寻个地儿就办了,周边地区(如洱源、兰坪、剑川、河清、丽江等)的人都会精心打扮一翻才来参加。当时的人们吵架也要问“去过石宝山几次”,有的人还在家许愿说要上石宝山,有的人还找借口(比如卖东西或开饭店等)去“八月初一”。“八月初一”必须去转寺庙的,现在也是要去拜一下才去唱歌。1958年,文化馆开始管“八月初一”, 因为当时“八月初一”和剑川“骡马会”时间相隔的较近,文化馆忙不开,就把歌会改期了,改为农历七月二十七到七月二十九。1975、1976年政府第一次组织石宝山歌会,80年代后歌会则更正规化了。1982年“八月初一”被改名为“百旗歌会”,政府组织歌会比赛,召集人在歌会上对歌并进行奖励。比赛为三天,每天参加演唱的都多于10人,奖品为毛巾。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好了,政府拨款办歌会,扩大了歌会的规模,还请专业的人士来造声势、招商引资。1999年8月,政府正式将歌会确定为“云南剑川石宝山歌会节”,打造了其品牌和知名度。
李福元(石龙村白族调歌手)叙述,他1997年(初三毕业)正式报名参加石宝山歌会对歌,拿了三等奖。在1997年至2000年期间,他从开幕式那天起下去歌会,中途就没回家,直到闭幕式才回去。在歌会现场,他边听人家唱歌边学习人家的长处,回来后就自己琢磨。据他介绍,他在石宝山歌会呆得最长的一次唱了七、八个小时,一直唱到凌晨四点,唱了十二个姑娘。李福元说他结婚后还去歌会的,妻子也不反对,还很支持他的唱歌。那时来石宝山要五天,远方的人来都会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带着毛毯、塑料布、小包等来赶歌会,他们就睡在窑洞里、佛像下(不用出钱的),直到歌会结束才回去。以前发的奖品都是枕巾之类的,这几年有奖龙头三弦的,还有发钱的。他觉得过去来石宝山歌会不是为了奖品,是为了见见老情人,以前在这座山上唱,那座山上会有姑娘答应他的。
李繁昌(石龙村白族调歌手)叙述,他16岁时获石宝山歌会三等奖,奖品是一对枕巾,当时是自己报名的。之后每年都去石宝山歌会,家里人很支持他去歌会,也会一起去。石宝山上唱情歌的多,都是现场即兴发挥,也有文化局安排的合唱曲目,要排练十多天,最初的报酬是十五块,现在则给到四、五十块了。
张定坤(石龙村村民)叙述,他17、18岁上的石宝山,当时与年轻人一起上。结婚的夫妻也会去歌会,有的从歌会回来还会吵架。以前石宝山歌会上有唱两天两夜的,也有唱三天三夜的。有的在石宝山歌会上有连续唱几天也不知道对方是谁的,见不着人的时有时对歌也不说真话。时破四旧,歌会被停了五、六年。1975、1976年政府第一次组织石宝山歌会,奖品为一个锅,以后都是奖励东西,从2008年开始奖励钱。2008年的石宝山歌会上,一等奖奖励3000元,二等奖奖励2000元,三等奖奖励1000元,参与的都奖励毛巾。
(二)石宝山歌会的今昔对比――以2009年石宝山歌会为参照
1、歌会参与情况
过去参与歌会的人数比现在多,且对歌的人也比现在多。过去满山都是对歌的人,路上、宝相寺、山上等到处都有,而现在只有对歌台上的那几十对,路上也没有人对歌了,有的也只是文化局定点安排的人。过去和现在歌会的参与者都来自剑川周边的各个地方,有鹤庆、洱源、云龙等,当然还有大理、丽江及昆明的。但现在,歌会除了中国人参与,还有外国人上台对歌。
2、歌会规模及热闹程度
现在歌会的规模比以前要大,但群众普遍反映过去的歌会要比现在的热闹。过去石宝山歌会有唱通宵的,也有听通宵的,最长可以唱到三天三夜,现在唱通宵的则大大减少。过去人们都是到歌会闭幕式完后才回去,一呆就是三天,现在歌会开幕式一结束很多人就回去了,导致第二天观看对歌比赛的人数大大减少。
3、歌会的形式
以前歌会主要以对歌为主,但现在的歌会形式比以前丰富很多,除了传统的白曲对唱外还设了开幕式表演、民族歌舞展示、篝火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往年的开幕式表演用的都是民间自己的节目,而2009年歌会的开幕式首次邀请了大理州第十一届洱海歌手大奖赛的获奖歌手参与,在水平和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使“石宝山歌会”这个品牌从剑川县扩大到了大理州。另外,近年来的歌会都逐渐呈现主题化,如2004年设首届剑川石龙霸王鞭大赛,2005年设龙头三弦大赛,2007年设洞经古乐大赛等,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对歌了。
4、歌会期间的吃、住、行
以前参与歌会需背着锅,带着食物、塑料布等前来歌会。因为以前没有饭馆和旅馆,所以只能自带东西做饭充饥。再则因为以前交通不方便ii,车子又少,所以大多数人晚上则不回去。所以很多人就睡佛像下、窑洞里等,直到歌会全部结束才回家。现在则设有临时旅馆和饭店了,在歌会上还卖很多东西,有零食、水果、烧烤、衣服、绣花鞋、首饰、民间工艺、玩具等,还有游戏和照相。现在的歌会当天结束时会有很多小面包车在对歌台附近等着送群众回去。
5、歌会的奖项设置及奖品
现在的歌会奖项设置与以前一样,设一、二、三等奖(2008年还设有“优秀奖”),但每年的获奖人数则根据当年的演唱情况来设定。以前歌会上的奖品以物品为主,如枕巾、毛巾、小锅、龙头三弦等,现在改为发现金,一等奖设在百元之内。
三、石宝山歌会对白族调传承与传播的作用
(一)推动了白族调的广泛传唱及关注度
每年参与石宝山歌会的人数众多,有成千上万,经过歌会的熏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白族调,从而也推动了白族调的广泛传唱。目前,其传唱范围涉及了剑川各乡镇(如洱源、弥沙等)及周边地区,传唱的年龄层次也在不断地扩大,由原先的中老年人扩大到了青少年儿童,如今在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石宝山歌会上均有儿童参与白族调演唱。可以说,石宝山歌会的长期存在给了白族调一个很好的传承、传播平台。在这里白族人民可以通过欣赏白族调、直接参与对唱等,学到白族调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演唱白族调的积极性。据笔者调查统计,白族调最大的传承方式是自然传承,很多白族调歌手从孩童时期起就有参与石宝山歌会的习惯了,且一直持续至今,他们都是通过参与歌会的方式来学习白族调的,通过多听多记多学,白族调的演唱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可以说,石宝山歌会是大众学习白族调的重要场域和平台。
(二)促进新曲目的创作和新演唱元素的产生
在石宝山歌会上,人们往往是即兴对唱,这也促进了白族调新曲目的创作。石宝山歌会上演唱的一些曲目也常常被大众当作经典曲目来传唱,例如白族歌手段昆云在某年的石宝山歌会上依据传统白族调创作的《迎宾曲》,如今成了白族群众最耳熟能详的一首白族调了,白族群众在招待宾客时都会唱上这首歌以表欢迎。虽然《迎宾曲》是一首创作曲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传唱的广泛性,笔者相信它将会成为白族调的保留经典曲目。另外,在以往的石宝山歌会上,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但如今歌会上演绎的已经不单单是男女对唱的形式了,还有独唱、小组唱、小合唱等形式,这体现了白族调在演唱形式上的出新。2009年石宝山歌会还出现了美国老外(人称“洋金花”)和当地白族歌手对唱白族调的节目形式,博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可以说,通过歌会这个平台,白族调这门传统艺术已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了。
(三)为优秀歌手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每年的石宝山歌会白曲对唱,都会涌现出一些新歌手,而这些歌手通过歌会这个平台获得了更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例如石龙村的李宝妹于1995年第一次登上石宝山对歌台参加白族调对唱获得一等奖后,深受群众和专家的好评。之后,她每年参加歌会,唱功日趋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被白族群众所认可和喜爱。她于2004年8月参加的大理州三月街首届山花杯歌王、歌后大赛中摘得大理州民歌歌后桂冠,同年8月还获得了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全国最佳歌手奖等,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聘为全国首批“特聘民间歌手”,名声响边全州乃至全省。如今,李宝妹已被吸收为剑川县文化馆,负责白族调等民间艺术的表演、培训、收集等。又如同样出自石龙村的青年白族歌手阿鹏(原名姜续昌),因8岁时获得石宝山歌会白曲对唱比赛一等奖而小有名气。之后被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选中,成为了《云南映象》剧组的一员,拥有了走出剑川,走向全国,走进世界的机会。2008年他还获得了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组优秀奖,被全国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
四、民族民间歌会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类似于石宝山歌会那样的民族民间歌会还有很多。在笔者看来,其社会价值和意义是重大的,大致可归纳为六点:第一,娱乐功能。在歌会中,人们可以以歌会友,放松心情,尽情娱乐,使身心获得愉悦之感。第二,审美功能。在歌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唱词经典的曲目,起到了审美效果。第三,交际功能。在歌会期间远方的朋友会闻讯而来,歌会则成为了一个供大家交流思想,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场所。同时,在歌会期间周边的其他民族也有可能会来参与,这也促成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第四,择偶功能。这个功能也许在今天社会的作用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在过去却是歌会存在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歌会中可以会见旧情人,也可以寻找意中人,这也使得大家对每年的歌会都有所期盼,很多人也是通过歌会走到了一起,结为了夫妻。第五,宗教功能。有的歌会还带有宗教色彩,在举办歌会的同时也会有一些宗教仪式,这为当地的宗教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六,传承、传播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功能。通过歌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本民族的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在歌会上会即兴创作很多歌曲,在形式上也会有改观,这也促进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此外,每年的歌会都会涌现出很多新的优秀歌手,让其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优秀歌手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综上所述,民族民间歌会是集多功能于一体,承担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传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云南剑川石宝山歌会是云南省剑川县盛大的白族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对白族调的传承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推动了白族调的广泛传唱及关注度,促进新曲目的创作和新演唱元素的产生,还为优秀歌手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在中国,诸如此类的民族民间歌会还有很多,其价值和意义大致可归纳为娱乐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择偶功能,宗教功能,传承、传播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功能这六项。可以说,民族民间歌会是集多功能于一体,承担着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传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一、把握文章丰富的内容
反映民俗这一主题的作品,其内容较为丰富。如:
《云南的歌会》以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端午的鸭蛋》介绍了端午的种种风俗,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
《春酒》以深厚的感情记叙了作者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文章通过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性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
《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艺人形象。
二、领会文章蕴涵的感情
以家乡为背景的描写民俗文化的作品,地域不同,风俗也迥异,但作者的感情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对家乡、对家乡风俗的热爱和怀念之情。“云南的歌会”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与由衷赞美。“端午的鸭蛋”虽小,却能让人尝出生活的滋味,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文章自然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吆喝”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有简的有繁的,有写实的有夸张的,有朴素的有华丽的。无心人听来也许生厌,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缓缓的追忆中表露了作者的愉悦和怀想之情。“春酒”,新年里醉了母亲,也醉了“我”。“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皆表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俗世奇人”――“泥人张”和“好嘴杨巴”,他们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们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当然值得人赞美。
三、体会文章运用的手法
“民俗”在地域辽阔的中国是多种多样的,表现民俗的手法也要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
《云南的歌会》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细致描绘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有全局描绘,也有细节刻画。
《端午的鸭蛋》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中写出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于随意中体现整体的严谨与和谐。文字轻松幽默,三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
《吆喝》选材平实,顺序合理,由吆喝的主要内容写到声调变化、音韵节奏,秩序井然,思路清晰。
《春酒》构思精巧,用笔细腻,文字清新,笔调素淡,舒放自如,典雅隽永,抒情与叙事并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作者的情感自然流淌。
关键词:昆明调 受众群体 传承 历史与现状
在全球经济、文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许多古老的各类文化都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消失或者即将要消失。为了保护这些即将失去的古老的文化传统,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32届大会上还为此制定和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特别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遗产项目,并要求建立一个由专家和各会员代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协调有关工作。
在全球致力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这样悠久的历史使得古人为我们中华儿女留下了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政府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也十分重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对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视。例如近几年保护和传承颇有成效的昆曲、中国古琴艺术、苏绣等。
云南省拥有26个民族,占全国民族总数的大半,因此云南省文化比较丰富多样。这样多样的文化也留下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云南就有75项,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其中包括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即将消失困境的“昆明调”。
一、何为“昆明调”
“昆明调”泛指流行于昆明滇池流域、呈贡、晋宁周边的各种山歌调子。内容丰富多样,有涉及家乡美景、男女恋爱、游玩趣闻、儿歌等,反映了人们对养育自己一方水土的热爱,抒发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耍山调、猜调、赶马调等。它们的曲调悠扬、节奏明快、情感真挚、语言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极富地方特色。“昆明调”除了在农作时、男女恋爱和各种仪式活动中传唱外,还有大型的山歌会,比如跑马山歌会、观音山调子会等进行赛歌,评选山歌王、歌后。它于200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以此促进人们对“昆明调”的保护力度。
二、调查“昆明调”的受众人群
虽然政府和社会加大了对“昆明调”的保护力度,然而,必须面临的现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昆明调”还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人们对“昆明调”的熟悉程度日益降低。
为了能够充分说明这一情况,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居住地的群众,基于他们对“昆明调”的认知程度进行统计。
通过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普通民众对于“昆明调”的熟悉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走访青年人群时发现,对于青年民众来说,昆明调基本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九成多的青年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昆明调。而对于中年人群的调查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中年人听说过昆明调。但是对于昆明调中的几个比较著名的调子,例如“耍山调”和“猜调”等,大部分的中年人都表示以前有听过,并且有一部分人还能哼出几句。
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存在于老年人群当中,他们对于“昆明调”的了解程度相比前两类人群所占的比例要大,但也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知道“昆明调”。在城市中, 一般需要到公园里,寻找各种喜欢聚在一起唱调子的老人口中,才能听到关于“昆明调”的种种信息。也许他们并不是很清楚“昆明调”包含的是哪些调子,但是只要说起“昆明调”的这些代表作,大部分老人都能够随口的唱上几句。并且大部分听过“昆明调”的年轻人和中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农村生活经历。许多曾听过“昆明调”的中年人和老年人表示只要搬到城市后就很少能够听到“昆明调”的旋律了,慢慢的自己也就也就不再唱那些调子了。
三、“昆明调”的现状分析
根据以上对这三类不同年龄人群的走访调查,“昆明调”主要流行于老年群众中,中年和年轻人等其它人群知之甚少,有些人群对于“昆明调”较为陌生。而在“昆明调”流行的老年人群中,也是存在着群体差异,大部分喜爱唱调子的老年人,要么是城市中的“老昆明人”要么是以前生活在村子里的人,并且生活在村子里喜爱“昆明调”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老人,儿时就在村子里听到父辈在劳作时、歌会时和各种各样的场合里唱调子,耳濡目染的也开始喜欢上听调子,并从父辈那里习得一些。成年后有一部分人为了生计迁移到城市谋生,便没有很多的机会能再听到以往熟悉的调子。
另外,随着广播传媒的逐渐发展,因此带动了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也开始觉得“昆明调”是有一点落后于时代的音乐,导致经常听“昆明调”的人也越来越少,使得现在的中年人和青年人几乎都不了解“昆明调”。
之后笔者也询问调查了几个不同地方的“昆明调”民间传承人,关于它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几大问题:传承方式、传承手段、传承目的和唱调子的场所等等。从老一辈的传承人口中得知关于“昆明调”的历史状况,在传承方式上一般都是老辈人的口传心授,在传承手段上并没有其它音乐教学方式和谱例,都是通过模仿老一辈人的音高音调习得,之后又教不会唱的人,所以在这过程中曲调和歌词就发生了一些改变,掺入了各个不同演唱者的感情和喜好。在传承目的上,这些人首先是因为从小就听惯了这些调子,发自内心的喜爱它们,自愿去学习和歌唱。他们有时在山野田间劳作时可以通过山歌和调子来打发无聊的农活时光,有时在村子或者寨子里每年大型的歌会上,通过唱歌比赛大展身手,一般唱得好的比较容易夺得异性的青睐。因为拥有这么多的场所供“昆明调”流传,这些山歌小调深深的融入了他们所有的生活,因此在他们那个年代属于自觉传承。
可现在因为时代的进步和变化,“昆明调”也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作用。本来这些山歌调子目的是在田野耕作间大家为了打发时间、举办大型庆典、祭祀或者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感情时用。而现在因为社会的发展,农民没有了农田,逐步迁入到城市,也不再举办这些祭祀庆典。手机、电脑和电视等进入了家家户户融入到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感情的方式也不再只是通过对歌,所以也不再需要山歌小调,它们也就失去了产生时的作用。目前在城里还能听到“昆明调”的场合恐怕只有在公园里唱调子的老人口中和政府机构举办的调子比赛上才能见到。而当今社会复杂多样的娱乐方式也造就了喜爱它的人群的稀少。因此传承中的这些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现在的年轻人在生活中也不在需要和喜爱“昆明调”,能主动跟随老一辈学习的年轻人也非常的少。因此这些年政府加大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了保护这些文化,政府对传承人进行了一定的经济帮助,想让他们能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但是因为“昆明调”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目的,因此现在学习“昆明调”的人可能极大部分只是为了保护它们,使它们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这种非自觉的传承方式也许可以让“昆明调”得以保存。
四、“昆明调”的保护措施
为了防止“昆明调”出现人死艺亡的局面,政府加大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明调”的保护力度,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例如在2012年11月,云南省文化厅特拨款人民币20万元专项保护经费到官渡区文化馆,专项用于昆明调调研、建档、归档、传承保护工作。通过开展保护工作,达到以下几点目标:第一:通过开展整合昆明调流行的广泛地区,挖掘和记录民间优秀歌手、民间优秀的民歌曲调,并进行规范化建档、归档。第二:确定《昆明调的保护与传承》课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并把学术成果结集编辑《昆明调・官渡研讨会文集》。第三:举办昆明调(民歌)・官渡大奖赛,促进昆明调的传承和发展。
并且电视传媒栏目也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如云南电视台策划拍摄的《俏花灯》节目。虽然这个节目目前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服务了一些民间艺人和喜爱唱调子的群众,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和相互交流欣赏的舞台。又如于2007年由云南电视台《街头巷尾》节目,云南音乐出版社联合出品的专辑《老昆明童谣》也对昆明的老调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这次对“昆明调”的现状调查,不难看出“昆明调”的传承与发展前路是十分困难的,这些年政府和媒体也在不断的加大对“昆明调”的宣传和保护,也许通过这些措施“昆明调”能够传承下去,至少也能让“昆明调”的资料得以永久保存,不会因为老艺人的逝世而灭亡。
参考资料:
[1] 匡翼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25)
[2] 郭亚茹,李雨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0)
[3] 普丽春,沈静.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4] 普丽春.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