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话考试试题

普通话考试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普通话;说话项测试;语音标准;语言知识

我国是从1994年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一个时期以来,各级语言工作委员会培养出了大批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四万多人的测试员队伍,活跃在各个测试岗位上,为普通话的推广和考核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对测试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员要有特殊的本领和才能,否则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尤其是机测说话项的测试工作。下面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克服普通话测试的意识偏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仅是一种评价方法,而且是一种促进方式,

所以,在测试中要克服人员的意识偏差,提高学生对说普通话和普通话测试的认识,从行动到思维都应该高度重视普通话测试的重要性,通过测试了解考生的说话水平,通过测试促进普通话的推广进程。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普通话学习方法和方式,以便获得坚实的普通话基础。

二、加强机测员测试水平的措施

1.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作为测试员,本身要注意自我素质的提高,丰富知识积累,测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测试员的知识修养。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普通话及语言学相关知识水平。努力学习掌握普通话的一般知识。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了然于胸,高水准的考官才能有高水准的学生。自己的高素质可以准确判定考生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使用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达到了准确、规范,给测试人员一个更为科学恰当的评价。测试员自己的语言学知识丰富,那么可以高屋建瓴式地在高处审视测试者的水准,对于纠正和识别应试者错误和缺陷提供了帮助,以便在测试中发现规律,整体上把握,抓住本质对测试者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审核,保证测试更为客观和精确,给测试者一个恰当的评价。测试员还应该熟练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内容,对普通话测试的命题意图、测查目的以及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非常熟悉,提高测试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是测试员要掌握一定的方言知识。这是做好测试员工作的前提,因为掌握方言知识可以促进测试工作的质量。测试员能够掌握和熟悉某一地区方言特点,那么他在测试中就会掌握更为主动的判别方式,并能够根据测试者的语言特点给予纠正和纠错。尤其是测试时间是很短的,测试员应该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判断考生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方言知识是不行的,避免测试的盲目性,提高普通话的测试效率。

2.了解机测的相关评分细则和标准

作为一名测试员,应该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评分细则》和机测“说话”项《补充规定》的内容。特别是要了解最新的评分标准和细则。如《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说话”项)评分补充规定(试行)》的具体内容,这是测试的重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机测评价的最细致和最科学的评价内容,规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对于考核的公平性、科学性、准确性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首先要严格执行“语音标准程度”的定量和定档《评分细则》的相关规定,对机测“说话”项的评分标准,应该遵循定量结合定性的原则进行具体评价。现在执行的《细则》强调了对考生“语音错误”数目的考核与计量,所以,测试员应该掌握这个特点,并且在“错误量”的基础上为考生的语音面貌进行科学全面的归档。对于考生的鼻边音不分,而其他声、韵、调没有系统性的错误或缺陷的情况下,而且他(她)说话时鼻边音发音错误的字数多余15个,就应该归到五档里,并按规定扣11分。所以,测试员应该熟悉测试的具体业务和评价内容,提高测试水平,促进考生语音规范,减少发音失误。其次测试员还要熟练掌握考生的实时发挥情况,对“词汇语法规范程度”“自然流畅程度”“说话不足3分钟”等内容

的评分标准,从而科学准确地评价考生的普通话水平,为推广普通话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给考生的建议

考生在进行考试的时候要熟悉机测“说话”项的考试特征。并且在考前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提高普通话的表达水平。考生要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说话”特点,这是一种以考生单项说话为主的考核形式。和以往测试员考核的双向对话是两回事,两种形式,所以,考生一定要适应这一变化,明确这项考核目的是考核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考生在进行这项考核时,要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克服畏难情绪。机测说话没有人监考,不要抱侥幸心理,弄虚作假,不能朗读自己准备的文本资料。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坚持讲普通话,持之以恒,才能保证普通话顺利通过考核。也可以自己在考前模拟考场,因为考试是对着机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考生会觉得心里不适应,所以,考试前要自己先模拟考试场面进行训练。

学无止境,作为普通话测试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普通话测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对考生的考核能够具有居高临下的视角。能够熟悉和掌握机测过程中的评分标准和相关规定,利用自己的普通话知识,及时判断考生的普通话水平,为推广普通话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雷峻.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唱;考试;内容分析;应对策略

视唱考试是高校音乐各专业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视谱即唱的方式,考察考生的视谱、音准、节奏及音乐的表现力。同时,通过视唱考试开始这一形式,检测考生学习音乐的基本潜能和具备的音乐基本素质。近几年,由于高校招考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之间招生的竞争压力加强。为争得优质生源,各高校在音乐招生考试中,也在谋求高效,高信度的考试方法,视唱考试也不例外。但从多年来看,考试的形式、命题的难度及考试内容几乎无多大变化,这是受视唱专业的特点及考生的整体水平共同制约的。

面对一年一度的音乐高考,众多考生该怎样更好的应对试唱考试?如何全面把握手中的试唱考题?作者针对近几年高校音乐招考视唱试题的情况及考试形式做出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试题的内容分析

视唱试题并不象乐理试卷那样有若干不同的题目,各个题目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通常是一首或两首短曲。视唱试题包含的知识点有:

1.节奏、节拍方面:包括各种常用时值(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的音符和休止符;基本节奏型、切分节奏型、附点节奏型、三连音;常用节拍:2/4、3/4、4/4、3/8、6/8。

2.旋律方面:包括常用的十四种自然音程,变化音,音阶式及琶音式的进行。

3.调及调式方面:两升、两降号内的西洋大、小调及中国的五声性调式。

4.音乐术语标记方面:有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及其他的标记。

5.两种谱子:五线谱与简谱。

6.试题长度:一般为方整的乐段八小节,个别院校从八到十六小节不等。

各院校所有的试题并不都是上述内容的结合体,但大多数院校的视唱题都具备上述1、2、3、5的特点。有的院校的试题是出自某一作品的节选,有的则是出自某本视唱书,但更多的院校选择自己精心设计考试试题。

二、考试形式分析

视唱考试采用面试的方法进行,在形式上接近于舞蹈、声乐、钢琴等术科考试,但视唱考试又有自己的试卷。许多院校除了自己本校的考点之外,还在外省设有考点。考生进入考场后,从装有试唱试题的试题袋中抽出一条试题,准备大约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把试题唱给评委现场打分。考试时并不是所有院校都用钢琴给音,及个别的院校则用钢琴给出第一个音的音高,目的给音准一把标尺。

三、考试应对策略

1.考试之前应做必要的“热声”运动

视唱考试是短时间内完成将符号转化为声音的考试。视唱考试很大程度上和声乐一样用声音表达考试内容,声带的灵活程度影响着音准的表现。在考试之前,可以出声音唱一遍大小调、五声性调式的音阶上、下行;几种简单的琶音;支点音阶等等。我们把这些音阶称为视唱练耳的“练声曲”。注意:在唱这些“练声曲”时,应用手划拍子把每个音程关系唱准,可选择速度为60/分钟,先两个音为一拍进行一次,后四个音为一拍进行一次。实践证明:做好这个准备工作对视唱考试是大有裨益的。

2.视唱考试的形式是对考生的一次面试

视唱考试采用“唱”的形式答题,考的是“能否在短时间内将音乐符号转化为声音”,考试形式上采用面试的方法进行,既具备一般面试的特点,又有自己的专业要求。它要求客观的外部形象与主观下的外部形象和谐美。客观的外部形象主要指:身高、形体、长相等;主观打造的外部形象包括:气质的表现,着装及专业要求等。客观的外部形象在短时间很难出新,但主观上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外在气质进行调整。

(1)首先从心理上克服紧张的情绪,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帮助你镇定自己,深呼吸则是最快、最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之一,保持自信是克服怯场的法宝。

(2)着装适当大方,化妆淡雅自然,尽可能不穿便装、拖鞋,以免给招考官留下太随便的印象,影响考分。

(3)考试报号时要尽量讲普通话,唱考题时要用正确的姿态:站姿自然,和评委保持一定的距离,左手执谱于胸前20厘米左右,右手略低于左手划拍子,音量要适中,音调要婉转。

3. 要整体把握手中的视唱考题

当抽到考试题准备的时候,要快速浏览试题,从宏观上把握试题的难度,要做到六看:看是不是经常练习的谱表,熟悉唱名;看拍号,选择与之相符的击拍图式;看节奏的音值,选择速度;看调式的最高音与最低音,选择是否要移调并确定音域唱谱;看有没有连续的广音程或复音程(注意:这是所有考生的难点),如实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避开这一两个音,以免影响整个考试;看调式类别,把握调式的音乐风格。

4. 要把握视唱考试的完整性

所谓“唱”的完整性就是试题表达的完整,并具有良好的音乐性。这也是关键一步,因为考试的分数会在考生唱完试题的瞬间完成。视唱试题的评分并不像乐理试题客观评分,视唱考试的评分是根据客观标准和主观判断而来的。评委对试题的打分主要考虑基础分和表现分两部分,基础分用来衡量考生对音准与节奏把握的准确性,表现分主要用来衡量考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与表现力。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考生的试题唱的比较完整没有顿、错的音符而且音乐的表现性较好,那他的分值就高;反之,分值则低。

由于专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培养的性质及各专业要求不同,视唱考题的难度也不一样。笔者在这里分析的是普通高校音乐类招考视唱考试的普遍情况,对于专业院校的视唱练耳、作曲等专业的试题我们不予分析,各院校的要求也不太一样。考生如要报考这些专业,应提前掌握各院校的考试要求。

综上所述,全面把握好视唱考试,对提高考生在音乐高考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视唱考试仍是音乐招考的部分内容,考生只有应对好专业考试的每一个科目,才能真正迈入理想的大学殿堂。

参考文献

[1]许民.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视唱试题的设计.黄岗师范学院学报VOL.23 NO.2Apr.2003.

[2]马东风主编.《音乐高考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第3篇

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国家为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所采取的强制措施,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却是不小的冲击。长期以来,那种凭借学校开设的《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课程考试并在省级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就可以持毕业证及相关考试成绩单直接申请认定幼儿教师资格的宽松准入制度将从此打破。作为客观存在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为了持续发展,将不得不挑战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难度和高度。由此,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调整,做到课证融合。

一、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原有课程设置的反思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块。基础课分为综合基础、文化基础、通识基础。在专业课中,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实践课。由于目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同时因为之前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比较宽松,学校过去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全面,在课时分配方面也出现偏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语数英等文化基础课,忽视了通识文化素养课

怀着为“升入高职”学生打好语英数基础的思想,学校在每个学期语数英的课时分配方面一直有所侧重。而对于幼师专业所需要的通识文化素养,一方面“升入高职”的学生并不急需,另一方面幼儿园从“就业”学生中选拔教师时也不考核此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幼师专业的通识文化素养课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二)偏重艺术技能课,专业理论课相对薄弱

目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一群“中考失利者”,这群幼师生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词―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这也使他们逃避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而比较喜欢生动活泼的艺术技能课。在艺术技能课上,他们往往容易找到自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校也顺应学生的这个特点,开设了较多的艺术技能课。而对专业理论课的设置相对粗略,除了《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还有就是一门综合五大领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总体相对薄弱。

(三)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能力培养不全面

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基本是宏观的,虽然每个学期有到幼儿园见习的机会,但都集中在1~2周的时间内,缺少结合专业理论课的日常见习,这必然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在集中见习的时间,由于没有相关课程老师的跟踪指导,学生依旧不善于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长期以来,社会甚至是在职幼儿教师,将专业能力等同于艺术技能,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弹、唱、跳、画”,这一狭义理解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学习产生偏差,平日在艺术技能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加上幼儿园在面试招聘考核上,也主要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水平去选拔,所以种种原因致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不足。

二、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价值取向分析

(一)突出综合素质取向,体现系统性

新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和《幼儿园教师面试》三个科目,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单独列为一个科目,突出了国家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要求的取向。

从考试的目标来看,《综合素质》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从《综合素质》科目考试的内容来看,它包含五大模块的内容。以2015年的国家考试大纲为例,各模块所占的比重如下: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考试的科目、考试的内容还是考试的形式来看,新教师资格考试对应试者的考核都突出了考察综合素质的取向,这就指导幼师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实施课程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突出专业能力取向,体现专业性

具备保育和教育的专业能力是从事幼教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新教师资格考试从考试的形式、内容和要求等各方面都对专业能力进行了考核。

从《保教知识与能力》科目的考试目标来看,主要考察应试者“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等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从《保教知识与能力》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来看,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七个模块。

考核的这七个模块内容完全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目标,是一项系统的建构工程。

(三)突出情境应用取向,体现实践性

实践能力的考核是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内容。新教师资格考试目标中明确提出:从业者要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对近两年(2014 ―2015 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进行的分析发现:一般教学设计占30%的比重;案例分析占40%的比重。

教学设计试题中给出一定的教学材料,要求应试者设计教学活动名称、目标、过程和活动延伸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经过实践训练的应试者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设计,没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新教师资格考试的情境应用取向促使学校将教育见习和实习落到实处,使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

三、新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对三年制中职幼师课程设置的调整

建立新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任何观望和徘徊只能让学校的发展陷入被动。所以中等幼师学校必须采取措施以适应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导向性要求,依据新教师资格考试的价值取向,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调整。

目前,新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进行。依据××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拟准备在下半年即每年的11月份左右组织幼师三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实际上,学生从9月份进入三年级就不得不投入任务繁重的应试复习,所以在学生入校的头两年必须把所有“应知应会”的课程全部学完,这也迫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周密安排,而且要充分利用选修课。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如下表:

(一)加强师德教育,充实通识基础模块中文化素养方面的学科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师理念。在学校以往的德育教学中,虽然每个学期都开设有德育课,但都没有针对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而在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明确提到师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法律法规、入职教育的讲授与考核,必须将与之有关的课程放到专业必修的地位。正因如此,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课做了补充,在二年级三、四学期分别增设《幼儿园教育法律法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两门课。而在选修课中新设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幼儿教师礼仪》的课程。

在《综合素质》这一笔试科目中,除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提到了文化素养及教师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阅读与写作、艺术鉴赏及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强化通识课程模块中文化素养方面的学科教育,与此相应的,增开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课,主要训练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通识基础课中新增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

(二)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加强幼儿教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

新教师资格考试非常注重理论对幼儿园工作的指导作用,理论知识仍是新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并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岗位核心能力。这次课程调整把艺术类课程相对进行了压缩,主要是把《声乐》课和《乐视练》合并为一门课《声乐基础》,二年级原来每学期开设的三节《舞蹈》缩减为两个课时。以前学校在专业核心课模块开设比较粗略,这次课程调整细化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将其分解为五大领域:《幼儿园语言活动指导》《幼儿园健康活动指导》《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幼儿园艺术活动指导》《幼儿园社会活动指导》共五门课程。一方面使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尽可能让学生精学细练,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专业核心课模块,针对游戏能力的培养新增了《幼儿游戏与指导》。

此外还充分利用选修课,利用每周三下午六七节开设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和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具制作》《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加强幼儿教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学生可在一二年级的四个学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选修课。

在选修课方面,学校拟邀请幼儿园经验丰富的园长和骨干担任教师,凭借幼儿园一线教师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突出教师教育实践取向

新教师资格证考试重视实践导向。无论是《保教知识与能力》中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幼儿园教师面试》中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都清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中等幼儿师范的课程设置中一定要保证学生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