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假日通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09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1月1日(星期四、新年)为法定节假日,1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1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1月2日(星期五)。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节:1月25日至31日放假,共7天。其中,1月25日(星期日、农历除夕)、1月26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一)、1月27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1月31日(星期六)照常公休;1月25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1月28日(星期三),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1月29日(星期四)、1月30日(星期五)。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六、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4月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4月4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4月6日(星期一)。
四、劳动节: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五、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28日(星期四、农历端午当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0日(星期六)照常公休;5月31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9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日)上班。
六、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节分别调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今年中秋节假期为9月22日至24日,国庆节假期为10月1日至7日,为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确保假日期间运输工作安全平稳有序,根据行业管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做好“两节”期间安全运输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安全部署
中秋节和十一国庆节正值旅游旺季,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的客流将出现明显增长。为加强假日安全运输的组织领导,交运集团成立以岳从华为组长,方诗乔、张进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室及所属各运输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假日安全运输工作领导小组。所属各运输单位也要成立假日安全运输工作领导小组,妥善安排人员值班和领导带班,并根据节假日客流特点,及早安排部署,制定运输组织和应急保障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假日期间运输工作的安全平稳有序。
二、落实责任制,确保运输安全
各运输单位务必认真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一要组织开展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并按照属地行业管理要求上报自查工作情况。自查主要内容是:节假日期间组织机构建设、方案制定和安全氛围营造情况;驾驶员和营运车辆违法违规行为处理情况,车载《告知视频》和《培训示范片》应用落实情况;旅游客运车辆是否存在异地经营、超速、超员行为和违反凌晨2—5点禁行规定;应急物资、安全防护及设施设备配置、检查、维护情况,营运客车安全例检、维护、保养和检测情况;客运站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和实名制管理工作情况及“三品”查堵情况等。
二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驾、乘人员和站务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安全叮嘱制度;对在分代站起点直发大、中城市的班车,各分公司要派安全管理人员,深入分代站进行车辆检查并进行安全叮嘱和教育。
三要认真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做深、做细、做实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安全工作不留死角,确保假日运输安全,营造和谐、安定、有序的节日运输氛围。
四要加强GPS动态监控管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行为,加大对“三超一疲劳”安全隐患的监督和治理,切实落实客车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接驳运输)制度和“84220”行车要求。
五要加强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安全管理,公交客运单位在节假日前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城乡公交,节假日期间路况、车况复杂,要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六要加强对所属货运(物流)车辆进行安全自查,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节日运输安全有序通畅。
三、加强运输组织,确保运力充足
各运输单位要做好节日客流预测和车辆安排准备,认真组织节日期间的加班和包车业务,科学调度车辆,优先安排公营车进行加班(包车),以提高公车利用率和社会效益。各汽车客运站要根据客流变化、流向分布,适时调整发班时间和班次密度,尽量减少旅客候车时间。各运输单位和汽车客运站要完善应急运输保障预案,做好应急运力保障工作,确保运力充足,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骤增等造成的旅客滞留的突发事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把好应急处置关。
四、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旅客出行
假日期间,客流量大,是宣传企业服务品牌的大好时机。各运输单位要牢固树立和落实“心行相融,温馨相伴”的服务理念,按照“微笑服务、温馨交通”的规范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管理,发挥品牌示范作用,严格执行运价政策,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方便旅客出行,为旅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五、坚持值班制度,做好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汉族古老的节日多是按照天地时令交会的节律确定的,像春节、立春、清明、中秋等,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和感情注入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逐渐形成了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中国少数民族综合性的传统节日也多是农事节日,如壮族为求作物繁殖、丰收,而举行的蛙婆节,也叫“蚂拐节”。
传统节日形成阶段所遵循的自然节律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由它的文化意义占据主导,经过千百年民众生活实践,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被提炼和固定下来,它们已经从外在的时间点进入我们民族的“内在的时间意识”,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
发现传统节日习俗解决社会不和谐问题的能力
一般说来,理想状况中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对一个民族传统生活集中而充分的展现。在节日民俗中,节日活动或仪式中的各种行为建立并展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系统,因此节日习俗本身就成为民族的文化载体,民俗节日于是成了某种文化的代表。可以说,节日是“镜子”中的某些传统文化现实,从中可以发现如价值、行动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原型。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大型的民俗节日,这种节日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全景展示和独特表演,它们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中华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有着多元一体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传统节日的这个性质决定我们要高度尊重自己的节日传统,继承和发展这个传统,坚持自己的拥有连续文化基础的民族身份,全面进入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各种现实关系,实现自身价值,达到民族的振兴与进步。
传统节日对应着一种持续的传统社会基础,它是维持社会结构的和谐、推动传统社会前行的动力。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处境艰难,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发展矛盾。
事实上,没有通过对哪一种文化事项的强调就能够解决国家、民族、人类内部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社会的变迁,个人或某个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全球和谐发展,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竞争与人类精神需求的稳定与规范,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与人类的自由需求、欲望等等矛盾,仅靠民俗节日全部去面对并成功地解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需要从这个视角考虑问题,以便发现传统节日习俗在这些方面的种种能力。
需要从多元文化视角来关注民族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无论作为文化载体还是作为民族精神需求的表达,都构建了一个人文群体的观念和民族政治的观念,明确表达出一个民族对它的文化集体的自我认定。这个认同既包括文化认同,也包括精神认同。所以说,一个理想状态的传统民族节日可以作为民族文化身份的展示形式之一。
这需要从多元文化视角来关注民族传统节日,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各个国家与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大环境是否和谐、公正,因为这是民族传统节日及其代表的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憾的是,这是一个理想的环境目标,达到这个目标,人们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
具有强烈人道主义和民主色彩的多元文化意识对应的是现代国际社会文化交流机会不平等的事实。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间的互动、交流、影响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并非是对等的,在全球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文化权利上的差别。有的文化群体享有主动权甚至霸权,占据战略性的优势,有的群体则处于劣势。
然而,尽管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经常是不对等的,文化的相互交流也发生一些积极的创造性反应。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以其不同的思路来处理全球化方面带来的外界威胁和机遇,不同国家和地区以日益增加的多样性方式适应、抵抗或转变全球化影响。单向性的全球化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同质性增加,但也刺激了文化的多样选择增加。
在这种全球化的潮流中,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采取了自己的形式予以应对,进而导致千差万别的全球化解释和文化发展。各个民族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创造性地展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提升能力,代表了不同文化面对全球化同一化趋势和压力而展现的进步。不同文化以其正当性和历史进步冲击了全球化的统一模式,增强了以民族文化方式回答现实困难和危机的对应形式。
目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文化多元化正在活跃地运作,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互动的世界之中。所有的社会都在经历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日益成为无所不在的特征。各国政府必须找到新的社会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坚持一个共同的目的和决心的前提下,为文化的多元性表达创建机制,使得人们和谐共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多元文化互动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机遇
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待传统民族节日的生存和发展,便会发现其中具有十分活跃的生存空间和现实功能。
首先,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全球性的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在增加,它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面对这种世界性文化的大交流舞台,如果你消极,你的文化就会遭受损失、变得贫困,你的文化适应和反应能力就会迟钝,你的文化创造性锋芒就会锈滞。如果你积极,一切都会不一样了,你对民族文化就会有信心,你的下一代就不会与社会传统隔离,你的参与全球文化进步的权利就不会被剥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民俗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它是让自己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你、尊重你的必要渠道。
其次,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文化多样性强调,全球化的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地、更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入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群体精神和价值表达的代表,具有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参与作用。民族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理解的过程,在人们欣赏节日文化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对民族文化权利、民族生存利益的更多思考。一个有现实参与价值的民族节日建设可以作为民主机制建设的一个有益的成分。
一、元旦: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1日调休,放假3天。其中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公休,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2013年1月1日(星期二)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2月29日公休调至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即2011年12月29日(星期六)、2013年1月2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二、春节:2013年2月9日至2013年2月15日调休,放假7日。即2月9日(星期六,农历除夕)公休、2月10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一)、2月11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初二)、2月12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三)为法定节假日,2月10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3日(星期三),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公休调分别调至至2月14日(星期四)、2月15日(星期五),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2013年4月4日至6日调休,共3天。其中4月4日(星期四,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4月7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5日(星期五)、4月6日(星期六)公休,4月7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其中4月27日(星期六)、4月2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4月29日(星期一)、4月30日(星期二)、5月1日(星期三、“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即4月27日(星期六)、28日(星期日)、5月2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6月10日至12日放假公休,共3天。其中6月12日(星期三,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为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一),即6月7日(星期二),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6月13日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2013年9月19日至9月21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9日(星期四,农历中秋节)法定节假日,9月21日(星期六)公休日,9月2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9月20日,9月2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2、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通俗的说,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是国家公职人员。
3、国务院办公厅在每年的年底就会发出来年的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这些通知是针对国家单位及相关直属机构单位的指导或指令性文件。
4、如:明电〔2017〕12号文件,发出的时间是2017年11月30日,题目的名字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就是安排2018年的节假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