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规矩

老规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规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规矩

老规矩范文第1篇

屋里没人不进门

屋里没人,门自然是关着的,人怎么能进去呢?这是一般情况,但也有特例。

住过老北京大杂院的人都知道,那当儿的北京,说不上是夜不闭户,也得说是日不闭户,院里住家的屋门是很少上锁的。即便上了锁,也把钥匙放在邻居家或者放在窗台上,有时甚至压在门口的蜂窝煤下。门上的锁形同虚设。

那会儿,院里的街坊四邻相处得像一家人,谁出门上锁,反倒不好意思了。有时北屋的二大妈要到胡同口的粮店买两斤切面,让西屋的李婶照看一下门,便放心大胆地敞开家门奔了粮店。

屋里没人却开着门,一点儿不新鲜。与此同时,院里走得近的邻居,有时吃喝不分。北屋张家的孩子,父母下班晚了,肚子饿了,到南屋李大妈家吃两个包子,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住胡同的人家,从小儿就给孩子立下规矩,甭管多亲多近,只要屋里没人,都不能进。

为什么要有这规矩?

一是出于礼数。人家的家里没人,您进人家屋,这是不礼貌。

二是避免嫌疑。人家屋里没人,万一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难免让人猜疑。

除了住家以外,过去,衙门口(办公机构)也有这规矩:您去办事儿或找人,办公室没人,只能在外面候(等)着,不能进屋。这个规矩,到现在依然在默守。

串门儿不能空着手

什么叫串门儿?串门儿跟造访或拜访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熟人到熟人家做客,叫串门儿;生人到生人家做客,叫造访或拜访。再进一步说,串门儿是俗语,造访是文词儿,拜访是客气话。平时谁到谁家做客,一般会说:“到你们家串个门儿。”谁也不会说:“我到你们家造访。”

北京有个老规矩:再熟的人,到他家串门儿,也不能空着手。即便是您去看自己的父母,也不能空着手。

所谓不能空着手,就是要带点礼物。当然,这种礼物跟求人办事儿送礼是两回事儿。说是礼物,实际上是体现老礼儿的物件。并不要求您带多贵重的东西,您哪怕带两根葱都行。主要是表示一种心意,传达一种感情,体现北京人的老礼儿。

为了不空着手串门儿,一般情况下,是在去谁家串门儿的路上,随手买点儿应节当令的吃食,比如夏天买个西瓜,买几斤鲜桃什么的。秋天买几斤苹果、梨、葡萄,冬天买两斤糖炒栗子什么的。

总之,买什么可以随意,用不着花多少钱,只要别空着手到人家串门儿就得。

见面礼

所谓见面礼,是头一次见面所带的礼物。包括晚辈看望长辈,下级拜访上级领导,搞对象见对方父母等等。

一般来说,头一次见面,主要看的是“面儿”,也就是人长得怎么样?气质、风度和修养、素质如何?当然,这些都能从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中有所体现。但带什么礼也是一种“面儿”。

因为是头一次见面,彼此并不了解,所以送什么礼,不仅是一份情、一份心,人家也会从您送的礼上,品出您的家庭背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现在的人很重视人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头一次见面的印象。按北京的老规矩,头一次见面,一定要送礼。

带什么礼呢?首先,看您见的是什么人。比如您拜见的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可以带跟文化有关的东西。您见的是胡同里的老北京爷们儿,带两瓶“二锅头”或两条烟就得。您见的是胡同大妈,买点儿应节当令的水果或其他吃食,她也不会挑眼。

其次,您要多少了解见的这个人有什么兴趣爱好,以便作出选择。三是量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四是要了解北京的风土民情,所带的礼别破了规矩。

按北京的民风民俗和老规矩,有些东西是不能做见面礼的,其中主要是忌讳不吉利谐音的东西。比如水果中的梨,这是老北京人送礼的大忌,因为梨跟“离”同音,送礼送梨,这不是刚见面,就要跟人“分离”吗?

此外,吃的东西不能送鸡蛋、鸭蛋等。“蛋”字,有“混蛋”“坏蛋”“滚蛋”“完蛋”之音,也是老北京人的大忌。老北京人管鸡蛋叫“白果”,鸡蛋汤叫“甩果汤”,炒鸡蛋叫“摊黄菜”。您瞧,北京人平时说话都忌讳说“蛋”,您头一次跟人见面就送鸡蛋,这不是上门骂人吗?

平时的生活用品里,忌讳送碗、送钟、送被单床单、送鞋、送镜子等等。这些物品的音,都跟不吉利的话有关。比如送鞋,鞋跟“邪气”的“邪”是同音。您买的鞋再高级,但拿它当见面礼,也“蕴含着”把“邪气”带给人家了。

当然,这些都是老规矩了。时过境迁,有些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见面礼的规矩也不大讲究了。但是一个地方的风俗改变很难,我们虽不要求随风就俗,却也别非要拧着来。根据不同对象选择见面礼,才是理智的。

钱场与人场

从前,北京天桥耍把式卖艺的人,在“黏圆子”(开练之前招揽人)的时候,常说一句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实际上,这句话也是北京的一个老规矩。

老北京人喜欢热闹,干什么事儿都讲究有人气儿,尤其是红白喜事,人来得越多越好。所以,在办事儿前,广邀宾朋。

众所周知,有些“局”(活动),尤其是参加红白喜事,是不能空着手的。但老北京有个规矩,只要受到邀请,就要尽量出席,因为人家邀请您,说明人家看得起您,您不能不给人家面子。

老规矩范文第2篇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

数落(shulao)是老北京土话,带有教训和训斥的意思,但这种训斥不是说两句就完了,而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数”,是数数儿的“数”。

老北京的孩子,就怕挨大人的数落,不但心里起腻,烦得慌,而且耳朵也跟着受罪。

老北京人“护犊子”,孩子有了错儿,当老家儿的(父母)怎么数落,都觉得是应该的,但别人不能插嘴。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让别人数落。如果,外人当着孩子的父母数落孩子,等于是在寒碜人,不给孩子父母面子。相反也如是。

按北京的老规矩,当老家儿的,绝对不能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即便孩子有天大的错儿,也要回家再说,不能在外人面前动嘴说,更不能动手打。

为什么有这规矩?一是北京人讲究脸面,面子大于一切。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是非常丢面子的事儿。孩子在外面犯了错儿,老北京人常说:“你让我这张脸往哪儿搁呀?”

二是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好赖,直接反映门风,所以他有错儿,等于当父母的也有错儿。所以,您数落他,等于也在数落自己。

三是给孩子留面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点儿生活中的小错儿,是很正常的事儿。当家长的要爱护自己的孩子,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让他丢人现眼,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做人,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老规矩还是蛮人性化的。

疼“老疙瘩”

“老疙瘩”,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过,在北京土话里,并不是把家里最小的孩子都叫“老疙瘩”。

“老”是最后或最小的意思,“疙瘩”,带有可人疼(疼爱)的含义。这里涉及兄弟姐妹之间“年龄差”的问题。老北京人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那会儿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所以有的家庭,老大(第一个孩子)跟老小(最小的孩子),有时相差十多岁,甚至二三十岁。通常,这种跟老大相差十多岁或二三十岁的老小儿,才有资格叫“老疙瘩”。

由于多数“老疙瘩”,属于父母的意外“收获”,也就是本不打算要,却意外有了。因此,“老疙瘩”在家里的地位比较特殊。有的老大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父母又生了个“老疙瘩”,所以,“老疙瘩”在年龄上,跟老大会差着一代人。但萝卜虽小,却长在辈儿上。

按北京的老规矩,除了父母,家里人都要照顾这位“老疙瘩”。北京有句老话:“老疙瘩(老闺女)是当妈的贴身小棉袄。”自然,“贴身的小棉袄”要受到父母的疼爱。疼“老疙瘩”是老北京人在论的(天经地义的)。

从这个老规矩,可以看出老北京人的仁义和礼数,疼“老疙瘩”,实际上,意味着对弱小者的格外关照。

劝“和儿”男不劝女

劝“和儿”,就是劝架,北京土话也叫拉“和儿”。

老北京人爱凑热闹,街面儿上有点儿什么动静,短不了要跑过去看看,所以,围观经常是老北京的街头一景儿。由于北京人具有北方人那种豪侠仗义的性情,喜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

北京人打抱不平,跟山东人的“路见不平就出手”不一样,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除非是双方动了干戈。

劝架,拉“和儿”,甭管是动嘴,还是动手,在老北京是有许多规矩的。通常两个女子打架,男子是不能过去劝的,按老规矩,甚至也该看这“热闹”。

再比如男人跟女人打架,您是男的,过去拉“和儿”,千万不能劝女的,只能说男的不是。即使是文弱的男子,遇上了强悍的女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喊“哎哟”,您也不能说那个女的,当然更不能动手。

这个老规矩,跟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有关,也属于避讳一类的老规矩。首先,您是男的,女人打架,您过去劝“和儿”,您跟这个女的到底是什么关系,谁也说不清,容易闹误会。

其次,女子在男子面前,一般来说是弱者。同情弱者是人们共识的道德理念。您如果是男的,过去劝女的,会让人以为打架是女子的错儿,有欺弱之嫌。

两口子打架不用劝

北京人喜欢抱打不平,也喜欢劝架,但有一种架,按北京的老规矩,是不能劝的,那就是两口子打架。

当然,这也要看架打到什么份儿上,如果是真刀真枪玩了命啦,那又另当别论。对北京人来说,谁也不忍心在自己眼面前儿出人命。

这里所说的打架,就是一般的吵嘴。北京有句老话儿:“两口子打架不用劝,搭起桌子就吃饭。”两口子居家过日子,短不了有砂锅碰笊篱的时候,拌两句嘴,甚至于红了脸,动起手来,您都不用过去劝。

为什么?老话儿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人家是一家子,搭起桌子就吃饭。心里别扭两天,那股子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您作为朋友也好,作为邻居也罢,怎么说也是外人,人家两口子的事儿,您未准清楚。

老规矩范文第3篇

电视剧出炉后,会让观众对河南有深刻认识

对于河南来说,现今还缺乏一部在全国或在本省有影响力的作品。电视系列剧《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可以说是迄今最有意义最为厚重的一个载体,拍出来后势必对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河南导演,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让全国乃至海内外了解河南,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该部电视系列剧出炉后,会让观众对河南有深刻认识,引起人们对华夏文化的重视,这是我导演此片的动因。

该剧的结构是这样的,通过每一个姓氏的起源故事,用生动的电影语言讲述出来,在时空及人物命运上进行转换。不用刁钻、生硬、时髦的字眼儿,力求内容厚重,风格走通俗路线。我们是老老实实讲故事,规规矩矩拍片子。

在故事结构上不搞花里胡哨的东西,对历史故事素材进行提炼后,在每集40分钟的时间里充分、完美地表现姓氏起源,把历史的东西简单化,让大家理解其意义所在。如果故事拍得像八股文,晦涩难懂,就会影响片子的艺术效果。

在对演员的选用上,得姓始祖要用本姓演员出演,以此激发其创作激情,使他们能够更加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祖先,在演出时会更加出彩,能较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怀

这部剧作的外景拍摄难度较大,因为时代背景大多都是在秦汉以前,甚至在夏商周时代。为了还原历史场景,要在横店及全国知名的影视城搭建外景,来突出这部戏的历史感,增强它的信息量,使之成为鸿篇巨制。

虽然这部剧在河南诞生、筹备,体现了河南本土的故事,但从大的方面讲,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怀。从制作表演上看,它还是一个全国档次,在创作拍摄中会请到很多全国高手加盟,这样,就会产生当代影视的诸多表达方式,更加灵活、更加生动地表达故事。

这部剧从2004年开始谋划,谋划了10年。迄今为止,经过一年的筹备,该剧故事大纲完成84个,剧本有30余集,预计到下半年可投拍。

导演原雅轩

姓氏文化和每一个华人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这部电视剧以姓氏文化为题材,达到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是一部意义非凡的电视剧。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跟每一个华人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支脉众多,笼统、概括来讲不太现实,通过电视剧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最能达到效果。这部剧抓住一点来切入,讲述姓氏起源故事,讲述得姓始祖的传奇,让每一个华人了解到祖宗的丰功伟绩,唤醒每一个华人心中的家国情怀。这部剧的故事处处流露出中华原生态文明,它是中华文明史、中国先秦史、中华姓氏史“三合一”的作品,是一部结构宏伟而庞大的艺术文化作品。

拍远古文明是为当下社会服务

拍远古文明是给当下的人看的,故事虽然发生在远古,但思想和文化的传递必须与现实结合起来。譬如爱国思想、仁义思想、忠孝思想等,都要与现实结合,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为当下社会服务。

该剧将每个姓氏起源以影视故事的形式演绎成一部姓氏传奇故事,让姓氏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以此传承弘扬中华姓氏文化,增强全球华人血脉相连、同根同祖的凝聚力。百部系列剧《中华百家姓》以“同根同源共一家,百星百家千年梦”为核心诉求,邀请当代德艺双馨的百位影视明星参演。外景地一部分会在横店等地取景,也会在一些风景区取景。选择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这样更能展现远古风貌。

这部剧的播出,将在全国掀起一场传播和弘扬姓氏文化的热潮,在这种文化潮流中,姓氏文化必然成为一种热门话题,对人们宗亲观念会产生一次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冲击,有利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导演繁华

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

一部《百家姓》,就是中华历史的真实写照。《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是一部典型的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电视剧,探寻中华民族根文化,这不仅是一名导演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因为,这不是一部单纯的电视剧,它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古代,姓氏文化是贵族文化,只有皇族以及拥有赫赫战功的大将和功臣才会得以赐姓和封邑,但是,也有不少姓氏是因为战乱和灾祸形成的,所以,一部《百家姓》,就是中华历史的真实写照。

我们要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精彩的故事,以故事片的表现手法将每一个姓氏的起源讲述出来。

姓氏文化实际上是华夏儿女的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一个姓氏的传承都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同时,也正是这部百家姓,能够最好地诠释华夏儿女“同根同源”的历史依据。这部电视剧一定会让更多华夏子孙的中国心凝聚在一起。

现在越来越多的言论在说,中国人缺少信仰,其实,宗亲文化就是中国人最好的信仰,中国人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是那些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先贤。

编剧剧本统筹张晓虎

用故事回答“我从哪里来”

如何把远古与现实联系起来?任何历史剧如果不观照现实,都是没有观众市场的孤芳自赏。这部电视剧从题材上讲,关系到所有中国人,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姓,都想知道自己的姓是怎么诞生的,所以想不联系现实都不可能。另外,在剧本创作中具体演绎故事,会涉及大量今天的现实问题,比如,教育子女、财富观念、团结观念、励志精神等,都是今天社会需要的精神食粮。

最大的看点就是“我从哪里来”,这部电视剧要用故事回答100多个“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此外,每集电视剧会邀请一位国内的同姓知名演员出镜,应当也是值得期待的。

为什么说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宗亲观念淡薄,我想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对这类问题的教育不够,人们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之下形成了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中国的姓氏文化是“中国人的符号”,其起源故事中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明,需要我们着力开掘和提炼,警醒世人。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说教,而是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容和艺术表现力去打动人。

编剧剧本统筹墨白

让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人明白血脉传承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姓氏“风”姓,是人祖伏羲的姓氏。中国姓氏有近2万个,但有文字可查的只有3000个。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当今中国常见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8个,其中占闽粤台绝大多数人口的南方姓氏陈、林、黄、郑、李、许、蔡、张,发源地均在河南。而《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中所选的100个姓氏都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望族。

回望中国历史,我们会看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注重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国度;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注重宗祠文化和家谱文化,也由此体现出了我们民族恒久、普遍的生存理念;在这种朴素观念的支配下,就形成了一系列的礼教制度生活。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关系到整个家族血统传承的大事。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创作电视系列剧《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来追寻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来源,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家族与血脉的传承者,认识到所肩负的重任,具有深刻且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编剧剧本统筹孟宪明

用“崇高感”讲述我们祖先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文化灿烂悠久,中国的典籍汗牛充栋。姓氏文化的内容虽然总体不少,但具体到某一姓氏,资料就显得不那么丰富。所以,在充分研究材料的基础上,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对姓氏的起源进行合情合理的演绎,就成了电视剧作家的重要任务。电视剧,首先是剧。它要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有细节,动情,动人,好看。这是所有剧本都要有的内容。其次是这一剧作的特殊要求。它是姓氏起源的故事,写千年甚至数千年前的人物。因此,编剧不仅要有一般的编剧技能,还要有古代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要有尊崇祖先的崇高感。因此,此片奉守不能低级、不能萎靡、不能伤观众感情的原则,因为这是我们祖先的故事。

编剧剧本统筹刘晓利

七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这是河南人的骄傲

姓氏是我们的根,不仅承载了我们每个人的血缘关系,还承载了我们的家国情怀,更能折射出家运、族运、国运的历史变迁。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中国一万多个姓氏,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个,在当今中国常见的100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3个,其中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之说的七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这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这个事情,必须由我们来做。炎黄子孙,同脉同祖。万姓朝宗,共圆中国梦。

远古也好,现代也好,这些时代背景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故事是讲人性,讲他们身上的神性。在这个缺乏信仰的社会,我们试图用这样一部大剧,来重塑一条路,直指人们的灵魂深处,重塑信仰。

编剧吴桦

要跟我们的祖先学做人,学做事

该剧讲述姓氏文化的起源,让我们知道自己姓氏的祖先是谁?这个人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得姓始祖?这会使该剧具有悬念性。

对于姓氏的追根寻源,会帮我们找到共同的祖先,增强血缘感、凝聚力。其实中国人的宗亲观念比起外国,还是浓厚得多。中国人很重亲情,也重宗亲血缘。比如两个姓吴的新朋友坐在一起,最常见的开场白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可五百年前真的是一家吗?看完了《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也许就能够找到答案。

老规矩范文第4篇

1.进一步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适应特点、探索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参观、阅读文件、召开座谈会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认真组织老同志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切实从政治上保证老同志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决策保持一致。

2.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配合县委组织部把学习贯彻中组发[]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意见》文件与争创“示范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起来,做好《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2012年工作规划》,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3.树立典型、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在老干部中开展争创“四个典范”和评选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五好老干部、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敬老好领导等活动,以典型引路,推动老干部工作。

(二)从离休干部“双高期”的实际出发,不断提升生活待遇保障水平

继续把推进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有效运转,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水平,着重解决管理不规范和发展不平衡等方面问题,继续做好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工作,确保安置到位、待遇落实到位、管理服务到位。进一步增加“爱心”和“孝心”,扎实做好高龄养老服务工作,强化生活关爱网、医疗保健网的建设,为老干部居定养老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三)从离退休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

1.做好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以及涉老协会的搬迁工作。我县老干部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现有场地位于县雷锋图书馆三楼,该场地是年县委、县政府现场办公会议(望常办纪要[]15号文件)决定将县图书馆三楼成建制整体移交老干部局的,由于面积太小,不适应老干部活动日益增多和老干部大学发展规模扩大的需要,今年3月县委常委会议决定将县文化馆现有固定资产整体移交老干部局(望常办纪要[]4号),由于多方面原因,至今没有移交,我们将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尽早投入使用,把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老干部之家”,把老干部大学办成全省示范性老干部大学。

2.进一步抓好老干部文体活动的开展,强化老年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学、教、乐、为工作水平,积极支持各涉老协会开展有益于老干部身心健康的活动。根据老干部的精神需求和身体状况,将组织老干部开展钓鱼、游艺、麻将、书画等文体活动,组织老干部腰鼓队、乒乓球队、象棋队、门球队等开展好日常锻炼,适时参加市局组织的活动。

(四)从提升老干部工作管理服务水平入手,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

1.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网络建设,确保老干部工作有位置、有人抓、有人管、有活动、有经费、有制度。

老规矩范文第5篇

第一条 为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

第三条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条 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七条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第九条 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第十条 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第十一条 女职工比较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自办或者联办的形式,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设施,并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照料婴儿方面的困难。

第十二条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女职工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

对女职工因生理特点禁忌从事劳动的范围,劳动部于1990年1月18日于《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第三条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矿山井下作业;

2.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

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4.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

5.连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二十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

第四条 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食品冷冻库内及冷水等低温作业;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Ⅱ级以上的作业。

第五条 已婚待孕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范围:

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等Ⅲ、Ⅳ级的作业。

第六条 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碳、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2.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已烯雌酚生产的作业;

3.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

4.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

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6.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

7.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如焊接作业;

8.《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

第七条 乳母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第六条中第1、5项的作业;

相关期刊更多

致富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农业厅

环境保护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国宗教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宗教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