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别人家的老师

别人家的老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别人家的老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别人家的老师

别人家的老师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动汽车被人们所使用。但近年来,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多,从而引发了有关人员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监视技术的研究。而MATLAB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人脸特征提取的方法,能够实现人脸的识别和状态判断。因此,有必要对该技术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从而更好的利用该技术实现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监测。

1 MATLAB人脸识别技术分析

MATLAB人脸识别其实就是利用MATLAB平台进行编程运算,然后通过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从静态或动态场景中进行人脸特征的提取,从而根据已知人脸样本库数据进行人脸的验证或识别。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人脸图像的摄取,然后通过图像预处理进行人脸检测与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就可以完成人脸特征提取和识别,并且最终进行验证或识别结果的输出。而MATLAB作为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数学软件,具有较为强大的图示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同时其基本元素为矩阵,所以可以用于进行图像处理。通过将样本图像输入到预先编制的识别程序中,就可以完成对输入图像的色彩转换处理、图像消噪处理、图像尺寸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Adaboost、LBP和LDA等人脸识别算法,就可以对图像进行训练,并且产生特征脸和平均脸。最后,经过程序判断,就可以进行识别结果的输出。

2 MATLAB人脸识别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的应用

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应用MATLAB人脸识别技术需要使用基于Haar特征的级联Adaboost检测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具体来讲,就是在完成驾驶员人脸图像检测后,利用Gabor滤波和梯度增强边缘信息等算法完成图像处理,然后利用形态学和二值化处理方法进行眼睛、嘴部位置的确定。在此基础上,则可以利用SVM进行线性分类器的训练,然后进行眼睛开闭状态的判断。同时,还需要通过计算对驾驶员的嘴部开闭状态进行判断,然后根据眼睛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确定驾驶员头部位置。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则可以根据眼睛状态、嘴部状态和头部位置对驾驶员最终疲劳状态进行判别。

2.1 驾驶员眼睛定位及状态判别

在判定驾驶员眼睛位置时,需使用Gabor滤波器进行眼睛边缘信息增强。如果图像边缘特征方向垂直于滤波器核函数方向,滤波器则会发出强烈响应。根据人脸图像尺寸,则可以进行大小适合的滤波窗口的选择。根据面部器官的边缘长度,则能够得到滤波器的波长。所以,根据人的面部器官的几何特征,就可以粗略进行眼睛位置的确定。而对分割出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和简单的形态学处理,则能够使眼睛位置得到准确定位。使用LBP这种用于描述图像局部纹理特征的算子,则可以对驾驶员眼睛特征进行描述。而根据线性SVM的判断,则可以得知眼睛的开闭状态。此外,为了使眼睛状态判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得到提升,并且使眼睛特征具有旋转不变性,还要使用三层金字塔LBP描述眼部特征,从而完成眼部特征的准确提取。

2.2 驾驶员嘴部定位及状态判别

在对驾驶员嘴部位置进行确定时,同样可以根据人的脸部几何特征和边缘信息进行嘴部定位。但不同于眼睛,嘴部边缘信息较为复杂,除了使用滤波器进行边缘信息增强,还要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原图像梯度图像的叠加,才能获得完整的边缘信息。在图像信息得到增强后,则可以根据几何特征对嘴部进行粗略定位,然后将分割出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采取这两种图像处理措施,则能够使其他干扰得到消除,从而实现嘴部二值图像的精确分割。在对嘴部状态进行判别时,需要对嘴部面积和宽高比进行分析,以确认嘴部的开闭状态。此时,需要进行嘴部面积阈值样本T1和宽高比阈值样本T2的设定,然后通过将嘴部图像的像素个数与阈值样本相比较,则能够对嘴部状态进行判别。比如在像素个数小于T1并大于T2的情况下,就可以判断嘴部处在闭合状态。

2.3 驾驶员头部定位及疲劳状态判别

在对驾驶员头部位置进行判断时,可以根据眼睛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进行头部运动的确定。在人打瞌睡的时候,头部将连续偏离大于4帧。所以,当头部位置至少连续3帧偏离正常阈值时,可以判定驾驶员出现瞌睡情况。完成头部运动情况的确定后,需要构建一个模糊系统,然后对驾驶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眼睛、嘴部和头部的位置及状态进行统计。而通过在系统输入眨眼频率、闭眼持续时间、哈欠频率和瞌睡频率四个变量,并且设置疲劳参数这一个输出变量,就可以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检测。此时,可以使用MATLAB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并且根据规则库中的模糊关系,就可以对输入的疲劳参数的疲劳状态系数进行推理。而通过推理则可以发现,在输入变量都较小的情况下,驾驶员一直处在清醒状态。在除了眨眼频率以外的输入变量都较小的情况下,驾驶员属于刚出现疲劳状态。在除了瞌睡频率以外的输入变量都较大的情况下,驾驶员进入到了轻微疲劳状态。在四个输入变量都较大的情况下,驾驶员则进入到了严重疲劳状态。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应用MATLAB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从而使驾驶员疲劳预警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MATLAB人脸识别技术将在驾驶员疲劳检测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晓娜,李晓明.人脸检测及眼睛定位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7(12):183-186.

别人家的老师范文第2篇

开学了,那个神奇的生物又开始打扰我们的平静――

茫茫宇宙中,有他这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这种生物叫作――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

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

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

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是奢侈浪费和犯罪,

这就是我们一生的宿敌――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的口中总是那么完美,即便他不是那么完美,他也总是拥有、而且总是恰好拥有你所没有的优点;最关键的是,他总是在你备受爸爸妈妈批评的时候适时地出现,种种“闪光点”让你在讨厌他的同时也顺带鄙视自己。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记忆,那就是当父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时那份黯然甚至绝望的心情。我们的文化传统是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父母给的不仅是榜样,更是让孩子们自惭形秽的郁闷以至绝望。父母指望的“压力变动力”,似乎正在成为许多普通孩子心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事件回放

最近,一组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漫画在网络走红,引发众多网民吐槽。不少网民都在微博“哭诉”自己被父母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经历,称“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痛恨这个“神一般的攀比对象”。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别人家的孩子’无处不在!也许还会延续到高中、大学。”现在读初三的小恒说,“从小学开始,父母就总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有时是具体的人,有时是他们虚构的,总之当我学习放松、退步,或者他们对我有什么新要求的时候,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会适时地出现。”小恒说,“一开始我的心态是很生气,觉得父母为什么老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强,认为他们不喜欢我。后来被说多了就觉得厌烦,对他们这种所谓的‘激励’的教育方式很厌恶……”

“别人家的孩子”无处不在!上初三的佳佳走亲戚,又被说到成绩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她自己觉得已经够努力了,还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上大学的王海洋也经常被父母念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我其实还真的去核实过我妈说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有些其实都是他们虚构出来的。”王海洋说,今年寒假,他上网的时间多了些,父母就开始着急了,说自己隔壁邻居的那个孩子,大学放假都在勤工俭学,给未来挣资历,还说从来不上网什么的。王海洋真的私下里问过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也是照样上网,并没有父母口中所说的那么优秀,他的心里这才有了点底气。他曾经当面顶撞过父母,说“谁谁还不是一样上网到凌晨2点钟”,可父母却又在“恰当”的时候另外找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来,烦不胜烦。

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着长大的:上学时,比的是成绩;毕业时,比的是证书;而工作后,比的则是职业、收入……别人家的孩子,始终是成长中绕不过的梦魇。

(摘编自新华网2013年4月1日)

学子心声

别人家的孩子不再神奇

山东省青岛四十七中初一(10)班 江楠

都说“别人家的孩子”是无法超越的神人,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一个玩笑,是在讥讽一种现状而已,我永远都不会去体会。后来,笑着笑着,我就发现自己也栽进去了,原本支持“少做题,多活动,上课认真,尽力就好”的妈妈变了。

一天晚上吃着晚饭,妈妈突然说:“群里都说作业9点就能写完!”我心一沉,等着妈妈发出质疑,结果就没有下文了,她只是怪怪地看着我。我心里乱糟糟的,好心情被一群小怪兽绑住了,他们坏笑着:“嘿嘿,看你怎么办!”“嗯……怎么了?”我装作不知道什么意思,随口问了一句。其实我已经明白妈妈的意思了,她要围绕我写作业慢这件事大做文章,我最好赶紧逃回屋里写作业。

屋里静静的,我想了好久,决定明天找个机会对妈妈发出严肃警告。这一个月的前前后后,“别人家的孩子”不断地被妈妈夸,他满身优点,学习好,写作业快,还有数不清的特长……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很快,“别人家的孩子”的地位将远远高于我!

那个晚上,我规划了第二天家庭会议的种种细节和结果,但愿妈妈能醒悟吧!第二天晚饭时间,我很郑重地放下筷子。“妈妈,我有点事情要跟你说。”声音没有半点起伏,很随意又很正式,透露出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什么事这么郑重?”妈妈像是忘了24小时前的情景。“我对于你最近的行为表示不满!你总是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难道你不知道‘他’是无法超越的神人?不管怎么比,都是我很差!”声音有些高亢时,我戛然而止,就像昨天一样,只是轮到妈妈尴尬了。她沉思许久,“嗯”了一声,声音淡淡的,但我感觉她能理解我了。我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第二天,我装作开玩笑的样子,试探妈妈的想法:“看来我的抗议有效啊。”“嗯,我想了想,你说得有道理,我确实不该那样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拿你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根本没有道理啊。”妈妈很认真地说。我笑了笑,没说什么。

妈妈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别人家的孩子”彻底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庆幸有一个讲道理的妈妈,能理解我,尊重我的想法。既然神人无法超越,还是做好原来的自己吧,毕竟时间过得那么快,转眼即逝,别让“别人家的孩子”把美好搅乱了!

专家建议

与别人比不如与自己比

孩子不喜欢被比较,当父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时,孩子会很反感。加之自尊心受挫,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比如“他那么好,你要他好了,要我做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对此表示,由于受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方面的影响,每个孩子都存在差异,他们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都不相同。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缺点、长短处,家长应该客观地看待孩子,不应该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

范先佐表示,很多父母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奋斗努力的目标,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不仅很难起到一种激励作用,而且会让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受到伤害。

他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差异和个性,不要将其与另一个孩子作比较,而是和孩子的过去相比。比如,孩子的这次成绩和上次成绩进行比较,客观地评价孩子的优缺点。同时,家长应该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心。

众说纷坛

@《人民日报》:“别人家的孩子”,总那么勤奋、乖巧、有出息,可进行这样激励教育的时候,有没有问问孩子自己的心意?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快乐,我们的孩子何妨做个善良的普通人?

@Allen_X_: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妈眼中我要学习的榜样;长大后我才知道,其实每个人要走的路有很多种选择。

@馨晴3052:在一味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自己家孩子的闪光点也要看到,毕竟人各有所长。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父母和亲友更多的应该是宽容和理解孩子,对吗?

@新宇:我与“别人家的孩子”此仇不共戴天。我三餐煮菜做饭,也拿过第一,但我妈眼中还是别人家的娃好啊。

@三叠纪:其实父母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赞美,孩子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的几率会大点。

@天空之城:这种生物之外还有一种生物……他会在被他娘拽着耳朵骂成绩差的时候说“后楼的谁谁比我还差”,这个“谁谁”就是我。

正面典型

阳光“学霸”魏一凡

总分740分的中考拿了723分!来自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新城初中初三(9)班的魏一凡可谓刷新了南京近年来中考成绩的新纪录。仅用“学霸”来形容这位中考状元过于简单了,当一个15岁的少年可以一个人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打理得积极向上又充满乐趣,那他身上所具有的阳光品质和独立精神才是更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人物档案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新城初中

姓名:魏一凡

中考成绩:总分723分(满分740分),具体为,语文113分(120分)、数学118分(120分)、英语117分(120分)、物理99分(100分)、化学79分(80分)、政治58分(60分)、历史59分(60分)、体育40分(满分)、生物20分(满分)、地理20分(满分)。

曾获奖项: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金钥匙科技竞赛江苏省一等奖,机器人比赛江苏省二等奖;钢琴十级、软笔书法十级、硬笔书法八级等。

荣誉拿到手软的“低调学霸”

“我预估分是706分,估得比较紧,查到723分,自己也觉得很高兴。”魏一凡是初二结束后从仪征实验中学转到南师大附中新城中学的。魏一凡的成功不是偶然。据了解,从小到大,魏一凡都是拿第一。到了新城初中以后,他也没有出现过“水土不服”,在大小考试中总拿第一,成为同学们顶礼膜拜的“学霸”。不过,这个学霸一点儿都不傲气,相反低调得很。他不仅课业内成绩优秀,竞赛拿奖也是拿到手软:初中曾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金钥匙科技竞赛江苏省一等奖、英语“希望之星”扬州赛区一等奖、仪征市演讲比赛一等奖……不过新城初中的师生之前都不知晓这些奖项,只是在初三下学期一次全市三好生的评选上,他的自我介绍才有所提及,更是让在场师生赞叹他的“不张扬”。

“学霸”不上辅导班,最看重课堂效率

“这个小孩太优秀了,性格阳光,品性优良,成绩优异。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如此优秀的学生。”谈到自己的得意门生,魏一凡的班主任邓军老师忍不住夸了起来。“这个孩子成绩非常好,来了就是第一名。而最值得肯定的是,他立足于课内,从不在外上辅导班。他在课堂上非常专注,一堂课45分钟,他的注意力完全是跟着老师走的。他写作业的效率也很高,经常写完作业还能去看场电影,学习上可谓游刃有余。”

在邓军老师看来,魏一凡确实很聪明,但是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智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个学生专注力很强,但是上课从来不插嘴,非常谦虚。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主动积极地去向老师请教。”据了解,魏一凡是新城初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届毕业生,而学校的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也让魏一凡在学习上更有自主性。

自己搞定“吃穿学”经常上网学烧菜

不过这个学霸可不是书呆子,他的独立性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在生活中,经常一个人住的他也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有滋有味。“我爸爸工作忙,经常出差,妈妈还在仪征工作,所以家里常常是我一个人照顾自己,洗衣、烧饭都是自己来。”魏一凡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最拿手的菜都和西红柿有关,有入门级的西红柿炒鸡蛋、升级版的西红柿炖牛腩。自己有时间的时候,还会上网研究菜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虽然经常一个人在家,但是魏一凡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妈妈是初中老师,从小我的学习效率就比较高,而且从来不打疲劳战。”魏一凡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爱睡觉,晚上9:30准时睡觉,而双休日基本上都要赖到早上10点才起床,“但是我在学校的时间非常有效,作业一大半在学校完成,回家主要针对自己的特点有重点地学习。”魏一凡兴趣广泛,他对经济特别感兴趣,《货币战争》《世界是平的》……都是他所钟爱的书。“我觉得不能只是学习好,那样只是书呆子,很多东西需要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去体验。”

魏妈妈教子语录

@我想对所有参加中考的孩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不管这次考试是成是败,都可以把这次经历看作是生命韧性的一种锻炼。

@中考状元也只是这次考试比别人高了几分,过去了就要把它放在身后。

@家长如果很功利,孩子就不容易沉静。告诉孩子,其实每种人生都可以很好。

@我对孩子的成绩不是看得最重,我最希望的是我的孩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做一个幸福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做事的能力。

魏一凡学习心得

“通常一道难题,我最多思考不会超过30分钟,如果还想不出来,我会改做其他科目,回过头来再做。”魏一凡介绍,因为在一道题目上耗的时间太长,容易陷入思维死角,也浪费了时间,不如先放一放,回头再看反而会豁然开朗。

此外,注重基础、重视积累也是魏一凡成绩稳健的一个“法宝”。他有一本厚厚的“错题集”,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作了标注,闲暇时拿出来翻翻,使犯过的错误不再“重演”。

“说到学习经验,我觉得课堂效率是最重要的,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习方法。”魏一凡表示,学习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努力,也需要把学习当作乐趣,“从不断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我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明灯的话:这位阳光“学霸”,想必是众多家长眼中的理想榜样。然而,他优秀,却不张狂;卓越,却不孤傲。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废寝忘食、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按时睡觉,周末赖床,爱看“闲书”,不正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你我吗?这样的学霸固然让人有压力,但更应该让我们感到轻松。并非流汗、流泪、流血这些自虐式的偏执才能带来成功,根植于正常心态的生活、娱乐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这样的孩子,是我们所追捧的,也是我们所应学习的:学习他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学习他面对生活的方式。

结语

中国的父母喜欢“榜样”,他们总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他们认为只有谈论着“别人家的孩子”的事,自己的孩子才能以此为动力,才能上进。在中国文化里,“激将法”一直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别人家的老师范文第3篇

调查:家长多把“别人家孩子”挂嘴边

记者随机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20多位学生,仅有两位称父母很少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抱怨父母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

更有不少网友和学生表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上学时,比的是成绩;到了大学,比的是证书;工作后,比的则是职业、收入甚至择偶……

网友们给“别人家的孩子”找了不少形容词,比如:神通广大、人格完美、虚无缥缈、宇宙中最强大、宿敌般的人物……

案例:中学生被比出心理问题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在某些地方,已经诱发了个别孩子的心理问题,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专家陈默老师就曾接触过。

两个妈妈以前是同学,两个孩子又同班念书,所以成为妈妈们比较的对象。谁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超过自己的孩子,脸马上拉得老长。到了初三,其中一个孩子的成绩渐渐落后,便再也不愿去上学了,并说“我要去杀了那个妈妈嘴里的孩子”。

“十个父母有九个是这样的!殊不知,这样的比较让孩子很受伤。”专家陈默表示,反复比较容易造成孩子“高竞争感”,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建议:比别人不如比自己

在上海市静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小文看来,家长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孩子好,希望让孩子“知耻而后勇”,而其实,这些都可能强化孩子对自身弱点的逆反情绪。

陈副主任建议:做父母的应该多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比较”――少横向比较,多纵向比较,拿孩子这次的成绩和上次比,比较孩子的新优点和改掉的坏习惯,这样更实际。

他提醒年轻父母和爷爷奶奶们:任何别的孩子的成功案例仅供参考,决不能试图拿来复制,更不要再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你家孩子的“宿敌”。

(据《新闻晚报》)

给孙子当“修理工”

小孙子两岁多,每天都在自己的玩具堆里玩得不亦乐乎,而且经常把那些声光玩具摔成“哑巴”和“瞎子”。于是,我主动承担起玩具的修理任务。

准备了电烙铁、万用表、万能胶、钳子、螺丝刀、剪刀等工具,我以为简单动动手,就很容易让孙子的玩具起死回生。然而,在实际修理时还真不那么简单。玩具的连接线断了,焊上就可以了,可如果玩具中的集成块或者电阻、电容坏了,就有些费事了。每当我把修好的玩具拿给孙子,他都会双手合十连说“谢谢”,此刻我还真有点成就感。

老伴说:

“你的书房快成孙子的玩具修理车问了,干脆就任命你为孙子的玩具‘维修工程师’吧?”我说:“书房成车问,挺有情趣的,给孙子当修理工也是不错的工作呀!”不厌其烦地给孙子修理玩具,孙子和我越来越亲近了。他还总是拉着我的手,让我和他一起玩玩具。

别人家的老师范文第4篇

是不是世界上就我一个人这么差劲,别人都是如此的优秀呢?

可是我所学的知识却不是这样回答我的。不是有句话这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吗?有错误有缺点改了不就好了吗?我觉得妈妈只是看到了我的缺点而没有看到我的优点,相反的,她只是看到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而没有看到缺点。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孩子,小琴吧!她学习是比我好,每次考试不是98就是99,还是班里的课代表呢。可是她表里不一,在学校老师面前,装的十分的懂事勤快,回家呢?那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什么事情也不做。

而我呢却从不这样,在学校里和在家里,我都是很乐意帮着做卫生和家务的。而且,我还是热心肠的孩子,同学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找我的话,只要我能帮得到的一定帮,帮不到的我也会筹谋献计,安慰安慰同学的。

别人家的老师范文第5篇

先生因为在德国纳税达到60个月获得了永居,为了结束已经两国分居多年的生活,在他的再三争取下,我终于辞去工作带着女儿从国内到德国与他团聚。

我心里对这个局面是不开心的。以前去德国探亲的时候,对这个国家唯一的印象就是物价高、税高。在那边定居后让我欣慰的是,德国的日常消费基本开支相比国内竟然还低一些,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肉类,都比较廉价。一个月下来,先生的月薪足够我们仨过日子且绰绰有余。我终于放下心来,踏踏实实开始了在德国的定居日子。

紧接着女儿优优就上学了,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不仅学费全免,而且优优还给我们家带来了一点儿额外收入――从她入学那天起,政府每个月会给她发放154欧元的津贴,逐年增加,这笔津贴她可以一直领到成年,直到她自力更生出来工作为止。

先生上班女儿上学,我于是成了没人需要我照顾的全职太太,因为他俩白天都不在家,我也在当地认识了新的朋友,住我们家隔壁的佐登太太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她的父辈曾经去过中国,所以她对中国充满好感与好奇,在我邀请她来家里吃了顿热腾腾的饺子后,她就成了中华美食的忠实粉丝,经常来找我学厨艺。有时她也会带着我这个外乡人出去走走逛逛,向我介绍这个我还不大熟悉的地界。

佐登太太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太太,我觉得她跟国内那种慈眉善目让人一见就觉得亲近的老太太极其相似,面相很像我特别喜欢的已故老艺术家赵丽蓉。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太太竟然也有严肃、严厉的一面。

一次她带着我去河边散步,远远地看见有个小孩在河边钓鱼,我俩走过去后,佐登太太发现那孩子身边摆着两支钓竿,于是脸色就不那么和蔼了,她很不高兴地问那个孩子:怎么有两支钓竿?小孩回答说:我跟同学一起来的,他去洗手间了。我挺纳闷,问佐登太太为啥好像有点生气,她告诉我:在德国,规定钓鱼一个人只能用一支钓竿。

我以为这事儿就算完了,没想到佐登太太一点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几分钟后,另一个小孩回来了,他果然是去上洗手间去了。接着佐登太太问这两孩子:有执照吗?两小孩赶紧掏出来给她看,我也瞅了一眼,还真是钓鱼执照,佐登太太告诉我按照规定钓鱼是必须持有钓鱼执照的。这下总该完了吧?可佐登太太继续发问:带尺子了吗?这个我倒是听先生说起过,在德国钓起鱼后要用尺量一下鱼的尺寸,凡是达不到规定尺寸的鱼都必须放回水里。“带了带了!”两孩子赶紧又掏出尺来给佐登太太过目。

佐登太太这才点点头,收起满脸严肃的表情,和颜悦色地摸摸两孩子的脑袋,从口袋里掏出两个苹果送给他们,跟我顺着河岸继续散步。走出一段路后,我忍不住问她:“那两个是你家亲戚的孩子?”“不是。”“那是你认识的朋友家的孩子?”“也不是。我也不认识他们。”我于是很惊讶:“不认识?那他们为什么要听你的管教?”佐登太太淡淡地回答我:“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孩子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随时随地对任何一个孩子进行教育呀!”

我家的孩子别人管

回家喝茶时,佐登太太告诉我,在德国,管教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常态,对于不认识的孩子不正确的行为举止熟视无睹的成年人,是会被谴责和鄙视的。因为小孩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与正常的善恶观,所以成年人必须在他们走歪了的时候拽他们一把。尤其是自己有小孩的家长,更是热衷于去管教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当你管教别人孩子的时候,或许你自己的孩子也在被别人管教。仅仅只靠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整个社会都把管教孩子当作自己的职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能在阳光大道上茁壮成长。听着她的话,我忽然想起了在国内曾经很流行的一句宣传语――我槿巳耍人人为我。

不过,我还没来得及去管教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就先被别人给管教了。那是一个周末,我带着优优去农贸市场买菜,因为手里拎满了东西,就没牵着她。在过马路时,优优一个没留神没注意看人行横道上的指示灯,顶着红灯就走上了斑马线。结果她就被身后一位老先生一把拽了回来,然后老先生就绷着脸指着红灯冲着优优开始念叨。优优哪见过这种场面,嘴巴一瘪一瘪地都快要哭出来了。我赶紧凑过去跟人道歉,说我一时疏忽没有照顾好孩子,给他添麻烦了。老先生这才摆摆手,提醒我以后要注意管好孩子,临走前又一次告诉优优,过马路一定要看信号灯。这才背着手离开。

直到回了家,优优还觉得非常委屈,跟我说那人她都不认识,凭什么这么教训她。我把她拉到沙发上跟我面对面坐着,然后郑重地告诉她:那位老爷爷虽然训斥了你,但妈妈一点也不生他的气,反而很感谢他,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好人。他教训你,是因为你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你被车子撞到,他所说的话都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你想想,除了家人外,有谁会为你的安全负责?那位老爷爷作为一个陌生人,却为你做了家人才会去做的事情,你是不是应该感谢人家才对?

“可是,”优优扁扁嘴说:“当着那么多人训斥我,我觉得好丢脸的!”我笑着问她:“如果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你是会留心看信号灯等到通行绿灯还是继续选择忽略看信号灯因为闯红灯而被老爷爷训斥呢?”优优说当然是等绿灯啦,我轻轻一拍手说:那不就结了,你被老爷爷训斥了一次,会给你带来一个一生都受用的交通安全好习惯,你觉得值不值得?优优没话说了――但从那之后,我带着她上街,她每次过马路都一定会守着信号灯变绿才举步。

别人家的孩子我来管

慢慢地,我越来越习惯这种自家孩子别人管,别人家孩子我来管的社会氛围。一次在步行街买东西时,一个小男孩踩着滑板车冲了过来,我下意识地一把抓住了他,然后很严肃地告诉他:步行街只能步行,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在这里使用,包括滑板车,你这样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危险。小男孩被我教训了一顿后,乖乖地抱起滑板车走了。当我“多管闲事”的时候,路人都看着我,冲我发出赞赏和认同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