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要学钢琴

孩子要学钢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孩子要学钢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孩子要学钢琴

孩子要学钢琴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兴趣比喻游戏教材音乐欣赏

幼儿学钢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学钢琴既要用脑又要用手,既要学艺术又要学技术。所以对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学钢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就会学得很快;如果不感兴趣,怎么教也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呢?

一、把握幼儿教学特点,以激发兴趣为首要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阿尔托波列夫斯卡雅说:“激发感染孩子们掌握音乐语言的愿望,这是教师最初任务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一位好的钢琴老师,除了要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把握好幼儿教学的特殊性,把引导孩子喜欢音乐、喜欢钢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每个孩子的先天素质不同,有的孩子很小就显露出音乐才能,而多数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尤其是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教孩子弹奏钢琴的技巧,还要善于和他们沟通,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对多数孩子来说,在见教师之前,总是把教师想成一副严肃而令人害怕的样子,这对孩子的学琴动机是不利的。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调皮,因此希望教师在上课时对孩子严厉些。但事实上,再调皮的孩子在上课时也会表现得很老实,虽然不排除教师的威严有让孩子精力集中的作用,但教师更应该让孩子喜欢自己。比如,上课时的语调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大。当孩子出错时,教师不应该责备,应该耐心地讲解,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教师应该使孩子产生一种愿意和这个老师学习的愿望,进而使孩子愿意学琴。

二、运用恰当的比喻和游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那种认为初学阶段简单、谁都能教、怎么教都行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应针对孩子的特点,设计好每节课要达到的目的,一定要用生动的语言去启发他们,使孩子对钢琴课感兴趣。在初学钢琴的幼儿中,大多是不识字的小朋友,为了让孩子能记住老师的要求或理解乐曲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教学要求。比如,教初学的孩子学手型时,可以把手比作美观的石拱桥。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为一道“拱梁”,都要自然弯曲,呈“拱”型。大拇指是“一条船”,要能从桥下开过来、开过去。如果掌关节塌下去,“船”就不能通过;如果小指倾斜了,“桥”就造歪了,“船”就开不过去。通过这个比喻,学生就能做到关于手型的基本要求了。所以在教学中,恰当的比喻不仅能生动地说明问题,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给年龄小的孩子上课,一定要设法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熏陶。比如,教初级的孩子断奏,有的孩子一教就会,有的孩子弹的声音却很硬,找不到手臂的自然重量,这时可以先和他一起做大象甩鼻子的游戏,站到地上弯腰90度,手臂放松垂直,手臂像大象的鼻子一样甩来甩去。然后再站直了甩手臂,接着再教两只手臂画圈,并告诉他这游戏叫荷兰大风车。不久,孩子就完全明白了什么是手臂重量。这时再教他把手臂重量完全放松,掉在大腿上,掉在钢琴上,这样学起来,孩子会觉得又好玩又容易。又比如,教孩子一只手弹歌唱的连奏,另一只手却要弹富有弹性的跳音时,可以先教他玩锤子和抹布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锤子代表跳音,用左手捶左腿,抹布代表连音,用右手摸右腿。随着动作的熟练动作加快、难度提高,双手的动作能转换准确,以后在弹琴中遇到这种情况就不成问题了。另外教师的演奏示范也很关键,听了教师优美动听的示范,孩子们会更想练琴。偶尔也可以让他们用钢琴模仿大象走路、模仿小鸟的叫声……总之,教师要使每堂课都生动有趣、有说有笑、有弹有唱,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上每节课。

三、合理选用教材,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材选用是否恰当,将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影响。钢琴教材的选用要在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音乐内容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如果总是选用练习曲和技巧偏难的乐曲,将使孩子很快失去学习兴趣。如选用较为系统全面且带有插图和标题的成套教材入门,使孩子既在短时期内学习多种内容,又始终在一种愉快活泼的想象中学习;多选一些世界名曲,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也可以给孩子们讲讲作曲家的故事和作品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弹奏兴趣又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还可选择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并教他们配弹简单的伴奏,既调动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即兴伴奏的能力。

四、多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水平

教师要创造条件,经常让孩子们练习齐奏、重奏等,还要搞孩子们自己的音乐会或比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应让家长多给孩子听音乐,多看各种音乐演出。随着钢琴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家长对孩子练琴抓得很紧,只要一有时间就让孩子坐在琴边用功。这种分秒必争的精神是好的,然而对音乐欣赏这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听音乐会是浪费时间,又听不懂,还不如在家练琴,这是极其错误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一样,大家都懂得,学习文学不单纯是识字、造句,还要通过阅读、欣赏等各种渠道来提高文学水平。如果孩子没读过好文章,自然就缺乏鉴赏能力,也不会写出好文章,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钢琴文献是极其丰富的,一个人一生所要学习的作品是有限的,欣赏却是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手段。还有些孩子很有音乐才能,但弹出来的东西却是乏味的,即使老师再三启发强调也无济于事。原因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听得太少,见得太少。对音乐的理解也太少,缺乏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更谈不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自然也就弹不出好的音乐来。怎样解决?就是要加强孩子们的音乐欣赏,多听音乐会、多听好的演奏。没有条件的可以多听录音。另外,如果我们有指导地去引导孩子欣赏音乐会,那么,听一场音乐会比闷头练几个小时的琴收获大得多。有条件的话要让孩子经常接触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和音乐艺术。

铃木镇一博士曾说:“有三分钟的热情都值得去练琴。”对于初学钢琴的幼儿,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钟那就更好。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尽最大努力鼓励孩子热爱钢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练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魔力,他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参考文献:

孩子要学钢琴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兴趣比喻游戏教材音乐欣赏

幼儿学钢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学钢琴既要用脑又要用手,既要学艺术又要学技术。所以对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学钢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就会学得很快;如果不感兴趣,怎么教也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呢?

一、把握幼儿教学特点,以激发兴趣为首要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阿尔托波列夫斯卡雅说:“激发感染孩子们掌握音乐语言的愿望,这是教师最初任务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一位好的钢琴老师,除了要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把握好幼儿教学的特殊性,把引导孩子喜欢音乐、喜欢钢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每个孩子的先天素质不同,有的孩子很小就显露出音乐才能,而多数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尤其是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教孩子弹奏钢琴的技巧,还要善于和他们沟通,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对多数孩子来说,在见教师之前,总是把教师想成一副严肃而令人害怕的样子,这对孩子的学琴动机是不利的。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调皮,因此希望教师在上课时对孩子严厉些。但事实上,再调皮的孩子在上课时也会表现得很老实,虽然不排除教师的威严有让孩子精力集中的作用,但教师更应该让孩子喜欢自己。比如,上课时的语调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大。当孩子出错时,教师不应该责备,应该耐心地讲解,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教师应该使孩子产生一种愿意和这个老师学习的愿望,进而使孩子愿意学琴。

二、运用恰当的比喻和游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那种认为初学阶段简单、谁都能教、怎么教都行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应针对孩子的特点,设计好每节课要达到的目的,一定要用生动的语言去启发他们,使孩子对钢琴课感兴趣。在初学钢琴的幼儿中,大多是不识字的小朋友,为了让孩子能记住老师的要求或理解乐曲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教学要求。比如,教初学的孩子学手型时,可以把手比作美观的石拱桥。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为一道“拱梁”,都要自然弯曲,呈“拱”型。大拇指是“一条船”,要能从桥下开过来、开过去。如果掌关节塌下去,“船”就不能通过;如果小指倾斜了,“桥”就造歪了,“船”就开不过去。通过这个比喻,学生就能做到关于手型的基本要求了。所以在教学中,恰当的比喻不仅能生动地说明问题,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给年龄小的孩子上课,一定要设法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熏陶。比如,教初级的孩子断奏,有的孩子一教就会,有的孩子弹的声音却很硬,找不到手臂的自然重量,这时可以先和他一起做大象甩鼻子的游戏,站到地上弯腰90度,手臂放松垂直,手臂像大象的鼻子一样甩来甩去。然后再站直了甩手臂,接着再教两只手臂画圈,并告诉他这游戏叫荷兰大风车。不久,孩子就完全明白了什么是手臂重量。这时再教他把手臂重量完全放松,掉在大腿上,掉在钢琴上,这样学起来,孩子会觉得又好玩又容易。又比如,教孩子一只手弹歌唱的连奏,另一只手却要弹富有弹性的跳音时,可以先教他玩锤子和抹布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锤子代表跳音,用左手捶左腿,抹布代表连音,用右手摸右腿。随着动作的熟练动作加快、难度提高,双手的动作能转换准确,以后在弹琴中遇到这种情况就不成问题了。另外教师的演奏示范也很关键,听了教师优美动听的示范,孩子们会更想练琴。偶尔也可以让他们用钢琴模仿大象走路、模仿小鸟的叫声……总之,教师要使每堂课都生动有趣、有说有笑、有弹有唱,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上每节课。

三、合理选用教材,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材选用是否恰当,将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影响。钢琴教材的选用要在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音乐内容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如果总是选用练习曲和技巧偏难的乐曲,将使孩子很快失去学习兴趣。如选用较为系统全面且带有插图和标题的成套教材入门,使孩子既在短时期内学习多种内容,又始终在一种愉快活泼的想象中学习;多选一些世界名曲,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也可以给孩子们讲讲作曲家的故事和作品内容,这样既能提高弹奏兴趣又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还可选择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并教他们配弹简单的伴奏,既调动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即兴伴奏的能力。

四、多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水平

教师要创造条件,经常让孩子们练习齐奏、重奏等,还要搞孩子们自己的音乐会或比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应让家长多给孩子听音乐,多看各种音乐演出。随着钢琴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家长对孩子练琴抓得很紧,只要一有时间就让孩子坐在琴边用功。这种分秒必争的精神是好的,然而对音乐欣赏这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听音乐会是浪费时间,又听不懂,还不如在家练琴,这是极其错误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一样,大家都懂得,学习文学不单纯是识字、造句,还要通过阅读、欣赏等各种渠道来提高文学水平。如果孩子没读过好文章,自然就缺乏鉴赏能力,也不会写出好文章,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钢琴文献是极其丰富的,一个人一生所要学习的作品是有限的,欣赏却是弥补这一缺陷的重要手段。还有些孩子很有音乐才能,但弹出来的东西却是乏味的,即使老师再三启发强调也无济于事。原因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听得太少,见得太少。对音乐的理解也太少,缺乏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更谈不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自然也就弹不出好的音乐来。怎样解决?就是要加强孩子们的音乐欣赏,多听音乐会、多听好的演奏。没有条件的可以多听录音。另外,如果我们有指导地去引导孩子欣赏音乐会,那么,听一场音乐会比闷头练几个小时的琴收获大得多。有条件的话要让孩子经常接触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受到音乐的熏陶,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和音乐艺术。

铃木镇一博士曾说:“有三分钟的热情都值得去练琴。”对于初学钢琴的幼儿,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钟那就更好。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尽最大努力鼓励孩子热爱钢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练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魔力,他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参考文献:

孩子要学钢琴范文第3篇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开始的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他们只知道为自己负责;然后,随着与家庭成员的长时间相处,他们知道作为家庭的一份子需要承担家庭责任;当孩子进入学校,就会在一个更大的团体中学会承担责任,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随着孩子与社会的更多接触,他们还会逐渐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把责任心从小根植在孩子的内心,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敢于担当的人。

把孩子培养成为独立的人

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真正独立的人,都会自觉担当自己该担的责任。但现实中,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照顾得太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做,全部由父母包揽,长此以往只能培养出一个永远依赖父母、始终无法断奶的孩子。

让孩子拥有责任心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等等,本身就是践行独立性的最好证明。相应地,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独立性不够的孩子,压根就不会想到很多事情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从做家务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出生后融入的第一个集体就是家庭,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力所能及,就应该承担对家庭的责任。通过做一些跟年龄相符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知道他做的哪些事情是对自己负责,哪些事情是对家庭负责。一些基础的家务活,就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必修课,并且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对家庭的价值。

大多数家长都认同孩子应该做家务,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家务、做什么家务,却心里没底。究竟从何时开始让孩子做家务,主要标准不是年龄,而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程度,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时间点。我们安排孩子做家务时,不要把只跟孩子自己相关的事情视为家务,那是孩子照顾自己的表现。真正的家务是那些能够让整个家庭正常运转的基本事务,比如做饭、打扫卫生、收拾餐桌等等。因此,明智的父母会留一件或更多家务事给孩子做,并且要求孩子认真去做。有些家务事也许并不是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但我们要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责任,必须去做。当然,如果孩子主动提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不要强行拒绝,更不要对孩子说“你还小,做不好”等打击孩子的话。

女儿伊伊在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提出要帮大人洗碗,我们全家都鼓励和支持她完成了这次洗碗的任务。而当我们后来把这件事告诉很多亲戚朋友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绝大部分人提出的反对意见集中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孩子这么小肯定洗不干净,到时候大人还得再洗一次,太麻烦;二是,孩子这么小要注意安全,如果失手把碗摔坏了,割破了手,岂不是多事。从这些反对意见就可以看出,归根结底是我们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更不放心孩子。殊不知,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孩子的自主行动,最后破坏的却是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和责任心的根植。

让孩子学会履行自己的承诺

一份承诺就是一份责任,履行承诺是具有责任心的一个重要体现。拥有责任心的人,往往都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引导孩子去兑现自己的承诺,有时候还需要协助他完成,这本身就应该是为人父母的一份责任。当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孩子经常变卦的行为,这就需要父母的坚持和引导。

伊伊大班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突然想要学钢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当回事,但伊伊主动催促我们赶紧去给她报名。这才让我们意识到她提出的要求是很认真的,伊伊妈妈于是就认真地跟她聊了聊学钢琴的好处以及未来可能碰到的困难。最后,她还反复跟伊伊说:“宝贝,爸爸妈妈都很支持你去学钢琴。可是,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你要承诺一定坚持学下去,不会随便放弃。好吗?”伊伊很爽快地答应了,还和妈妈拉了勾。

当她学了一个月左右以后,由于练习的辛苦与严格,很快有了放弃的念头。在一次练琴时,妈妈忍不住对她发了火。这下可让她找到了借口,赶紧跑过来告诉我:“爸爸,我再也不学钢琴了。妈妈对我太凶啦!”我很清楚,这绝不是她一时冲动才说出来的,妈妈的发火仅仅是导火索而已,不愿学钢琴的想法由来已久。

等她的情绪稍微平复以后,我问她:“伊伊,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宝贝吗?”此前,我们在她面前一直做到说话算数,也要求她同样做到。这一点,她确实也做得很好。

“当然啦!你说我哪一次没有算数呢?”也许是她自己早已忘记曾经对妈妈的承诺,所以就得意忘形地反问我。

“那你还记得吗?你要求学钢琴的时候,答应过妈妈一定会坚持的,不会轻易放弃的。你们还拉过钩的啊!”

听我这么说,她有些急了:“我才没有跟妈妈拉钩呢。你们骗人!”

看她还想抵赖,我马上拿出手机,把之前她和妈妈拉钩的照片找了出来。这下让她傻了眼,只好承认自己以前的承诺。

“宝贝,你一直都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乖宝宝。我们都很喜欢这一点。你可不要因为这次学钢琴的事情,就把自己变成一只说话不算数的小狗狗哦。”

孩子要学钢琴范文第4篇

老刘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加拿大,十几年未曾联系,不久前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想跟我见见面。

寒暄叙旧过后,老刘说这次急着约我,是为了他的宝贝女儿晶晶。晶晶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出生在加拿大,有加拿大国籍,但因为晶晶妈不想放弃在国内的工作,所以带晶晶回国内上学接受教育,而老刘一直留在加拿大坐“移民监”,与家人长期两地分居。

好不容易熬到加拿大国籍,他立即申请放弃博士学位的攻读,回国跟家人团聚。跟女儿相处的时间多起来,突然发现有问题了。

晶晶学钢琴四五年了,每天晶晶妈都让她练四十分钟,结果上周五她不想练琴,晶妈让她练,她突然冲到厨房拿着菜刀压到手腕上,叫着“是不是我把手腕剁了,你们就不会逼我练钢琴了” ?

老刘点着一根烟,眉头紧锁,说他和晶晶妈没指望她将来真成钢琴家,只希望孩子多一门爱好,培养一点艺术气质,等她考过钢琴十级,就让她自己决定是不是要接着往下学。

“学钢琴就是挺苦的,孩子小,不懂事,大人要顺着她,这事就泡汤了,我们啥方法都想过,哄着、劝着、逼着,甚至也打过她,有一年还奖励她,练琴一次,得10块钱。但这次晶晶反应这么强烈,把我和她妈都吓着了。你说不学吧,目前这个大环境,不进则退,周围的孩子哪个不是报了好几个课外班,虽然说晶晶将来可能要去加拿大上学,不会在国内竞争,但多学一点东西总没坏处吧?”老刘又狠狠吸了一口烟。

这不是第一个因为弹钢琴找我的家长,上次有个初二的女孩,她妈每天逼她练5个小时,她如果不练琴她妈就嚷嚷着要自杀,练到她每天看见琴就恶心,最后跟我们说希望她妈妈死掉。

不是每个人都有艺术的感觉

美国人做过研究,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有艺术感觉或者艺术兴趣。在这三分之一的人群里,艺术能力的差距平均是75倍,比如弹钢琴和谱曲的能力差别就很大,艺术的能力往往很单一,不像数理化,一通百通,家长要确定孩子是不是在这三分之一里。

“可是那么小的孩子,她知道啥,那不得家长先替她选择几个方向,看看她的发展?”老刘还有些疑惑。

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其实可以在更多的层面上,绘画、音乐、体育等,而不是女孩就要学弹钢琴,男孩就该去学画画,给孩子多一点选择,会更好。

再说,对艺术的感觉也不是理性引导出来的,那完全是一种感觉和体会。艺术的培养完全是一种感觉的培养,比如让他置身于某种环境里,看他有没有那种兴趣和感觉。如果带有很强目的性地去培养孩子所谓的艺术气质,即便天天练,她没产生那种感觉,气质也培养出不来。气质不是描述出来的,是从内心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如果家长硬逼着孩子天天练琴,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有可能会扼杀孩子其它方面存在的兴趣和天赋。

如何为不同的孩子选择兴趣班

兴趣班,一定要孩子真的有兴趣,是她自己内心的愿望。可以领孩子去乐器行,问问孩子有没有觉得喜欢的、好玩的,有的孩子会觉得所有的都好玩,有的孩子觉得所有的都不怎么好玩。

对所有都觉得好玩的孩子,要和他讨论,让他在觉得好玩的东西里边选一到两个。千万不能强迫孩子,这个好玩,你必须学,那个不好玩,你必须不做。

对那些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孩子,可以慢慢培养。想让孩子学钢琴,家长自己可以先对音乐产生兴趣,找简易的乐器玩玩,或者自己经常听听音乐,花一两个月时间,让孩子浸泡在那个环境里,跟孩子讨论,感觉这个乐器怎么样?小孩子是在观察中、在感觉中学习,经常放音乐,可能就会对音乐有点感觉,如果感觉出来,兴趣自然会出来。

音乐、美术和体育,是为完善孩子的人格服务

大家总以为有了音乐、美术或者别的特长,这个人才算全面发展,其实,真正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心理适应力和他自身所具有能力的匹配,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的张力,指的是人格好不好、心理适应力如何,这些跟技术特长无关。

孩子要学钢琴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钢琴;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让孩子掌握一门乐器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幼儿启迪智慧、培养气质、拓宽视野,对于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众多的乐器中,有“音乐皇冠上的明珠”“乐器之王”之称的钢琴成为了众多家长的首选对象。因此,很多钢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许多家长在幼儿园时期就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了学琴的队伍中来,部分家长很早就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来了第一架钢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练好“童子功”,成为未来的钢琴王子。但是,事与愿违,大多数幼儿在学琴之初或者学琴没多长时间就产生了厌烦情绪,甚至有些孩子因此半途而废。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学琴动机不强,兴趣不浓厚带来的。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孩子学好钢琴,首先就要激发孩子对钢琴浓厚的兴趣。本文就以4-8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探索一些激发及保持孩子学琴兴趣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家长及幼儿有所帮助。

一、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学习钢琴的决定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个体自己做出的选择其坚持性更强。成人如此,幼儿也不例外。在我所带的孩子当中,能够坚持下来的绝大多数是孩子自己对钢琴感兴趣,自己做出的选择。但令人悲哀的是,绝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学钢琴是父母的决定,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这势必会影响孩子在初始阶段对钢琴的兴趣,从而影响他们对钢琴学习的认同,甚至对钢琴学习产生厌恶感。当问及这部分孩子为什么要放弃学钢琴时,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想学,这又不是我选择的,是你们非得让我学的。”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应该完全放任孩子,让他们完全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不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需要成人引导的。例如,我们曾经用以下方法引导部分孩子对钢琴产生了兴趣:刚开始并不和幼儿说想让他学钢琴,甚至禁止他乱弹钢琴,只是每天带他去学琴的地方玩,让他与其他学琴的小朋友游戏、交流,并让程度比较好的小朋友或者老师弹一些在学校里经常唱的儿歌给他们听。同伴之间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很快就有了弹琴的欲望,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拿着他的右手弹一曲他们喜欢的歌曲,左手帮着伴奏。当他们听到自己也能弹这么好听的曲子时,他们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孩子刚开始喜不喜欢学钢琴。学琴的决定都不能轻易去做。做决定越容易、越轻率,后期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家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考验(例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测验一下孩子的毅力)或者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通过孩子学琴的决定。这样,他们才能满怀热情地去学好钢琴。

二、端正态度,让学琴成为一件轻松的事

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以后有可能成为一名钢琴家,有可能成为一名普通的钢琴演奏者,也有可能在钢琴方面一无所成。但是不管结果如何,他们在学琴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个新的领域、发展了自己的兴趣,陶冶了情操,享受了学琴的整个过程。这是大多数家长最初都能理解的一个道理,也是他们让孩子学琴的初衷。但是时间一长,不少家长忘了自己的初衷,考级、比赛、考学等一系列要求接踵而来。孩子学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琴的兴趣越来越低。

每个孩子在学琴之前我们都会针对学琴的目的与家长进行交流。绝大多数的家长明确表示,学琴只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一些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没打算让孩子走专业的路,无意让孩子进行钢琴过级。但是一年之后的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考级,部分家长甚至要求老师让孩子进行考前特训,准备跨级考试。与一名幼儿的交谈充分体现了家长们的心态:

师:“今年你妈妈想不想让你过级啊”

生:“想”

师:“那么你想不想呢?”

生:“当然不想”

师:“那你回去和妈妈商量一下,明年再考吧?”

生:“我妈妈说了,没得商量”。

由于家长有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要求,也就有太多的失望。学琴之路并不轻松,兴趣才是他们坚持下来的最好动力。

三、适当鼓励,让孩子体会学琴的成就感

对大多数幼儿来说,适当的表扬是促进他们学习,提高他们兴趣的最好方法。这远远要比斥责、批评甚至打骂孩子更具有突出效用。因为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之对钢琴更有兴趣。假如孩子一弹错就被训斥,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乐曲转移到父母的话语上来,而且由于生怕再弹错而更加小心翼翼的弹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音乐感受力,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对钢琴兴趣下降甚至放弃钢琴。

如果家长多些鼓励,例如跟孩子说:“不要急,慢慢来,你肯定能弹好”“你的手型不是太好,想一下老师是怎样做的?对,这样子就很棒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做越好,对钢琴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当然,对孩子的鼓励并不代表一味的夸奖孩子。如果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夸奖孩子只会让孩子的成就感降低,如果只是一味的夸奖孩子“做得好、你真棒”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也会适得其反。

另外,不要用物质奖励来强化孩子的练琴行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练琴经常会说:“认真练半个小时的琴,回头给你买好吃的”,或者说:“好好练琴,回去让你玩一个小时的电脑游戏。”试想,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练琴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如何让孩子培养对钢琴的兴趣,当这些强化物失效的时候,孩子还会主动练琴吗?

四、精选学习内容,让孩子能听懂您的课

幼儿初学钢琴,教材选用很重要。很多家长、老师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专业的钢琴教育,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刚开始就以哈农、拜尔等为主要教材,让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懵懵懂懂,练琴的过程中枯燥乏味。这无疑是对幼儿学习兴趣的致命打击。因此,我们在教材选取过程中应当注意内容的游戏化、趣味性、形象性。我们可以以趣味性强的专业钢琴教材为主、儿童熟悉的儿歌改变的教材为辅,配以娱乐性较强的四手联弹等曲目,让孩子在学琴中体会到快乐。

例如,我们以《小汤普森》作为主要教材。这本教材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生理及心理因素。乐曲生动形象、欢快有趣,旋律简单生动,插图与乐曲结合,很容易让幼儿理解并产生兴趣。另外,我们还摘选了孩子们在幼儿园或者小学音乐课上经常唱的歌曲,编配成钢琴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五、把握正确方法,牢牢抓住孩子的学习兴趣

单纯的文字讲解、枯燥的反复练习无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儿童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形象性,儿童的注意力需要成人的引导才能维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儿童的想象力为基点,以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问题。

例如,手型问题可以用盖小房子来形容,手背是小房顶,十个手指娃娃是撑着小房子的,小房顶不能塌,否则会砸到手指娃娃,使他们走不动路。 五线谱可以比喻成火车,分成一小节一小节的,中间分隔的线叫小节线,最后结束的那个一条粗一条细的线叫终止线。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所学知识编织成儿歌的形式呈现,例如为了让孩子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我们可以编制儿歌:“圆圆鸡蛋唱4拍,小小球拍唱2拍,嘿嘿蝌蚪唱1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孩子的学习兴趣,抓紧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水平。

六、合理安排练琴时间,谨防孩子产生倦怠心理

“要学好钢琴,三分在教,七分在练”,“钢琴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这些话充分说明了练琴的重要性。但是,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片面的强调让孩子长时间的练琴反而会适得其反。美国钢琴家霍夫曼曾经说过:“每天练琴时间过长,对于学习往往起反作用。任何练习时间过长,就好像把手绢卷起来又打开,打开又卷起来似的,徒是浪费。”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幼儿聚精会神的注意某一事物平均时间很短,一般是15-20分钟。因此,幼儿练琴时间安排宜短不宜长。一般的说,3-4岁儿童每次练习5-10分钟,4-5岁儿童每次练习10-20分钟,5-6岁儿童每次练习20-30分钟。两次练习时间应稍事休息,消除疲劳,以保证练习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另外练琴时间最好尽可能的固定下来,使之像每天的洗脸、刷牙一样规律;有可能的话也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进行。这样,每次练琴都不会负担太重,也可以调节视力和有利于消除大脑、身体的疲劳,而且每天练琴几次,不断地重复和巩固,加深了记忆,提高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喜亮.浅谈初级钢琴教学中教材的使用[J] .钢琴艺术,

1999.

[2]樊丽星,浅谈少儿钢琴教育[J] .黑龙江教育学院报,

1999

[3]孙达成.快乐弹琴――谈谈幼儿钢琴教学的心得与体会

[J].钢琴艺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