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桂花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初知“乡愁”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你们猜猜,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生:乡愁。
师:那么,你们知道乡愁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
(师板书:梦回)
2.认识作者
(师出示余光中的图片及
介绍)
师:同学们,《乡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他离开大陆几十年,写了许多表达乡愁的诗歌和散文,被称为“乡愁诗人”。
(师出示琦君的图片及
介绍)
师:《桂花雨》这篇散文的作者琦君和余光中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她1949年离开大陆到了台湾,之后,整整52年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52年啊!她日夜思念的就是故乡,就是家乡的桂花!
3.概说全文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根据你的理解,谁来说说,几十年来,一想到故乡,想到桂花,会勾起作者哪些回忆?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师出示: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 。)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桂花的样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在描写桂花香味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特别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哪个字?
生:浸。
师:给“浸”换一个字。
生:“泡”。
师:为什么换“泡“字?
生:“泡”说的是整个都在水里,每一部分都在水中。“浸”的意思也差不多。
师:是啊,但是“浸”比“泡”更狠,更给力啊,是“泡”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地方,而且是里里外外。课文中写的是“浸”在水里吗?
生:“浸”在桂花香里。
师:门前屋后,十几户人家,都浸在桂花香里。厉害吧,一起读一读这句吧。
生:(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继续我们的发言。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我缠着母亲摇花的样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回到童年摇花的情景。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母亲的样子。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到父亲的诗句。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想起桂花糕的味道。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又注意到那个词――
生:沉浸。
师:“浸”和“沉浸”,有不同吗?你们看,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前后左右的十几户人家,而尝滋味的时候,是――
生:整个村庄。
师: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桂花盛开的一段时间里,而尝滋味的时候却是――
生:全年。
师:闻香味的时候,仅仅是鼻子中嗅到香味啊,而尝滋味的时候不光是鼻子闻到,还有――
生:嘴里尝到。
生:舌头感觉到。
生:吃到肚子里。
师:对啊,这滋味不但入口,而且入心啊。你们说 “浸”和“沉浸”,哪个词语更狠、更给力?
生:(笑)“沉浸”更狠。
师:我们就来“狠狠地、给力地”读读这段话。
生:(齐)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里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听到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每当作者回想起桂花,眼前仿佛浮现出桂花的样子,鼻中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口中仿佛尝到桂花的味道,耳中又仿佛听到母亲思乡的话语。但最让她魂牵梦萦的还是那一场――
生:桂花雨。
【点评:这一部分教学,是一理解和表达融合的训练。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围绕“回忆桂花”的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初读结果进行梳理汇报,根据汇报内容概括全文;二是在汇报的同时,又对文章的梗概和内在联系进行认识。语文的训练,一定要是整体的、融合的,效果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点的训练。这也是教者一贯的观点。】
二、悟情――边读边悟,品味细节
1.读中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场桂花雨的描写中,感受这难忘的“摇花乐”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文字。
(师课件出示课文)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师指导读得流利准确。)
师: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了,好像少了点感觉,是什么感觉呢?
生:没读出“我”摇花前的着急。
生:没读出“我”“缠着”妈妈耍赖的感觉。
生:没读出摇花时的欢乐。
生:母亲和父亲的样子读得很平淡。
师:是啊,在这个场景中,有“我”,有母亲,有父亲,三个人物,虽然描写有多有少,但是都有不同的表现。先来看看“我”的表现――摇花前,用一个字概括“我”的表现,是什么?
生:缠。
师:不是一次啊,是“总是缠”。这是说摇花前“我”心情很――
生:急切。
师:开始摇花了,“我”什么表现?
生:铺竹席,抱住树使劲摇。
师:好啊,是“铺、抱、摇”啊。老师要看看你们理解作者没有,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我”的急切――“我”是个孩子,哪里会帮忙!只是手忙脚乱,胡乱帮忙而已!忽然听到母亲“摇桂花”的命令,是何等兴奋啊。)
师:呵呵,“铺”是乱铺,“抱”是胡抱,“摇”是瞎摇啊。急不急?
生:太急了。
师:这里是“太急”。后面的喊呢?
生:乱喊。
生:猛喊。
……
师:是啊,大喊、乱喊、猛喊――真是太兴奋了!
师:这样吧,还是来读。谁来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我”的缠,“我”的摇,“我”的喊,也就是“我”的急切和兴奋?
(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描写,通过语速、语气的变化来读出情感。)
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读出“缠”母亲的语气)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读出“我”的急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三个叹号:“啊!”――感叹;“真像下雨!”――看到花雨;“好香的雨啊!”――闻到花香。读出兴奋、做梦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来看看母亲和父亲的描写吧,你们读一读,觉得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感觉?说说你的看法。
生:母亲很细致。
师:何以见得?
生:母亲先是“洗净双手”,然后“撮一点”桂花,还放在水晶盘中。
师:先洗手,再轻轻地撮,还放在水晶盘中,去敬佛。用一个词语说母亲,她很――
生:虔诚。
师:父亲呢,怎么样呢?
生:父亲是个诗人啊。
生:父亲很开心,诗兴大发。
师:花香、檀香,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父亲很――
生:陶醉。
师:对了!就是要读出父亲摇头晃脑的“陶醉”的样子啊。我们来读,读出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
(生读描写母亲、父亲的句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什么是“口占一绝”?为什么会“口占一绝”?把诗句和场景联系起来理解――读出父亲的陶醉、做梦的感觉。):“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读并交流)
师:如果把整个段落连起来读,我们边读边想象,就能看到在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中每个人忘情的表现。
(指导朗读全段)
【点评: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全段教学,以读开始,以读结束。但是,仅仅是在读吗?是在品味细节――三个人不同的“忘情”的表现,注意,同是“忘情”,但表现不同。“我”的“急切兴奋”、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每个人的行为和身份是那样切合,又是那样真切!是在品味语言――缠、铺、摇、撮,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情感,所具有的语言的张力都在读中一点点地感悟、熏染!是在品味情感――这桂花雨带给“我”和父母的、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亲情乡情,这,都融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了。读是主线,各种训练融于其中。这,还是整合的训练。】
2.读中悟法
师:同学们,在这场难忘的桂花雨中,作者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来,从不曾忘怀。
师:所以,作者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师: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1949年离开故土,一别就是52年!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家似乎成了一个永远的梦。”琦君只好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写下对父母师长的怀念,写下自己的思乡之情。她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从大陆移居来此,匆匆几十年。生活上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想到故乡,她终于忍不住喊出――(出示课件)
生:(齐)“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三、抒情――想象“梦回”,再现“摇花”
1.迁移写作
师:同学们,我在想,这几十年的岁月,思乡的人是如何熬过来的?每一个夜晚,她如何梦回?我想,故乡的桂花雨,刻骨铭心的摇花乐一定常常进入作者的梦中。今夜,她又做梦了,梦中的桂花雨是怎样的情景呢?她、母亲、父亲,又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拿起我们的笔吧,展开想象,记下每一个细节。
(生迁移“场面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梦回“桂花雨”》)
2.交流指导
(略)
3.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令我们欣慰的是,琦君,这位老人,在52年的等待之后,在她的有生之年终于回到了故乡。2001年,她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而此时,她已经85岁高龄了。你们猜猜,面对日思夜想的故乡,老人说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她只是喃喃地念出了@样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下课!
【评析】
通向言语的深处
张学伟老师的这节课,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张老师基于文本,并适度拓展文本语境,把课上到了言语的深处、情感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教学从“乡愁”开始,“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接着不蔓不枝,直接触摸作者的心灵,以“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为话题,以读书为经线,以词句的敲打、品味为纬线,带动了整个文本的解读,“香”和“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学生转换了角色,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记忆、一起思念。此时,“桂花雨”意象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以及情感的美,都让学生沉醉其中。最后,以“梦回桂花雨”,让学生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经历好几次转换,逐渐建构起“桂花雨”的文化解读:“形”的感知――感悟摇花的形象;“情”的影射――体验摇花的快乐;“意”的揣摩――探究摇花所承载的“乡愁”;“境”的沉浸――沉浸在摇花的意境当中。
学生面对的文本有两种存在:一是“已说的话语”,我们当作知识在学习,学习字词的读音、写法,学习句子的组成方式,学习这种语言中的俗语、成语及表达形式,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进入文本的意义之中;另一种是“能说的话语”,一种“活”的、“创生”中的话语,就像一眼喷涌着的泉水,引导着学生参与、创造其中,建构自己的独特体验与阅读经验。张学伟老师活化文本,把文本当作一种“能说的话语”,引导学生不断创生意义、有效迁移,把课教得风生水起、摇曳多姿。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教学追求。这种追求,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1.择高处立。
这个高处就是“主题”。这节课紧扣“乡愁”展开,在整体语境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这样的散文,教师习惯让学生东找一句,西找一句,零敲碎打,却美其名曰“文本细读”。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张老师深谙其道,以文本的“意”为核心,韵情、悟情、抒情,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品味细节”也是基于整体语境的品读,丝毫没有切割文本的感觉。
2.就平处坐。
这个平处就是“语言”。这节课没有凌空蹈虚的感觉。我特别欣赏的是,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乡愁”这一主题落地扎根。这节课安排了三次语言训练,以“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整体把握文本,进而拉动语言感悟;接着深入文本的深处、细处进行品读训练;最后以“梦回桂花雨”回归整体。整堂课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须臾不离文本的语言。
这就是一种有根基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回家”之旅。张老师坚守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的味儿”。这种味儿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充分活动,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维特根斯坦曾说:“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得更直接:“语言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应用。”而我们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张老师的语文课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特别强调了“三项语用”:一是“积极语用”,即站在儿童用语言的立场去设计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写。三个教学板块清晰、简单,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力求做到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二是“全语用”,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输入性言语的学习与输出性言语的学习融为一体;三是“深度语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使整节课充盈着温度,也显现出深度、厚度。
3.向宽处行。
本堂课体现了“大阅读”的思想。以余光中的诗开始,以贺知章的诗结束,中间植入琦君的介绍、散文,张老师的课堂向四面八方展开。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曾经这样来比喻小说:“小说就像一座房子,让你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张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窗户,不仅让学生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更是引导学生发现了表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还引导学生拓宽、丰富了“乡愁 ”这一言语图式。这节课展示了很多的“触点”和“接口”,使学生语言的活性本能地得到了滋养,得到了培植,得到了发展。
一、创设情境,品味意境
古诗词鉴赏一般都从诗词语句的情景描述入手,很多古诗词也都包含着情景描述的语句,但情景描述一般都较为生涩难懂,学生不懂具体情景描写,就难以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类似的情形,引导学生们品味诗词蕴含的意境之美。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 》一课时,让学生们诵读全文并举手回答:苏轼想要通过这篇词表达怎样的情感时,学生们迟迟不能做出回答。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无法根据词中的语句去体会词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月亮”是浪漫的代名词,能够让人想到中秋节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也能够代表一个人光明磊落的人格。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人手里拿着酒杯,举头遥望明月,想要飞到宫阙,又恐惊天上人”的情景,再为同学们讲解了当时“苏轼外放到外地当官,但又想要为国出力”的实际背景,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出了苏轼当时“即使外放当官,但仍时时刻刻挂念朝廷、想念家人”的心境。
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们去想象诗人所处的场景以及当时的心境,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们很快就能体会出诗人的心情以及诗词中描写的意境之美。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代入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自主感悟,尊重个性
在创设出情景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进而使学生们产生对学习古诗词浓厚的兴趣。在这样创设情境和自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充分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欣赏诗词描写的意境之美,而且对于提升学生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将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十五夜望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诵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中的情形。有的学生回答全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时节,但我们可以从“地白”、“冷露”、“湿桂花”等词语,看出诗人描写的时节偏冷,也用“地白”一词点明了题目中“十五夜”,十五的月亮映白了庭院中的地面;也有的学生回答说诗的后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与气候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月明”就表现出今天晚上的月光皎洁,是月圆之夜的象征,而“秋思”一词,又点明了此时的时节正是秋天无疑。综合以上的描述,我鼓励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此情此景下诗人的思想感情。虽然学生们对于情景的描述不同,但都较为贴切诗人此时的心境,正是“独自一人在外,月圆之夜思念家乡”这一感情。
虽然学生们对于诗中描写的情景解释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诗词大意的理解没有偏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们自主感悟,尊重学生们个性的体现,对于实际学习不仅提升兴趣,而且对诗词大意理解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链接生活,学用结合
想要进一步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学生们还要有相同的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去体会,与此同时,也要试着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去描述不同的心境。而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链接生活,并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这样才会将所学知识记牢,并能够融会贯通。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们鉴赏苏教版初中语文《卜算子・咏梅》一课后,学生们学会了用诗词表达对梅花的敬爱,如用“俏也不争春”表现梅花不爱争抢、淡然处世的高雅姿态。接着,我带领学生们去公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花,要求学生们用学过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喜欢的花的不凡之处。有的学生喜欢的是桃花,便引用王维的诗句“桃红富含细雨,柳绿更带春烟”来表达“桃花”与“细雨”结合的那种似说还羞的妩媚姿态;也有的学生说最能表现思念之情,若是思念自己的亲人好友,那么就要应景的说上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知识只有在熟练的运用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诗词本来就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们只有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诗词的描述之美,才能熟悉诗词表达之法,也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诗词的意境之美。
情与物融
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含蓄蕴藉的,作品的情感抒发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寄情于物。
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两首诗为例:《关雎》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得到之前,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得到之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里,君子对淑女的感情既真挚又节制,让人觉得“乐而不”,典雅含蓄。那我们还应注意一下,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歌呈现这样的含蓄之美的呢?不能忽略了那“关关雎鸠”,也不能忽略了那“参差荇菜”。雎鸠和鸣,赋予了诗歌以声音的美,荇菜的“左右流之”,赋予诗歌以画面的美。这些自然之物的描写,本身就奠定了优美的抒情基调,只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优雅行为,才能与之和谐。再比如《蒹葭》,诗中的女主角甚至都没出现,作者对水边蒹葭反复描写,就已经把自己的哀婉缠绵之意表达得荡气回肠了。而这种忧伤又不是太过浓烈的,这是孔子所言的“哀而不伤”,也呈现出了典雅含蓄之美。这两首诗歌都是借助自然之物来达到抒情审美化的效果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亦即“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让人和大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把人的喜怒哀乐放在自然山水之中,这样的情感就不至于太过直白无味了,山水成了人情感物化之后的山水,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代的诗歌基本上都离不开对自然之物的描写,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其实是把人的情感都蕴含在里面了,因为抒情的含蓄,所以也就有了审美的蕴藉。
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有的诗人明明很失意,但是他的诗歌里也往往不会把这种失意很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让我们在感受的诗人的情感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获得审美的体验。比如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们感觉诗人举步维艰,前路茫茫,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派壮美的感觉,这就是景语的美带给人的感染力。如果李白把《行路难》中写景的句子去掉,全用直接抒情,那《行路难》就不再是充满审美意蕴的诗歌,而是一个庸人牢骚满腹的抱怨了。
在今天的写作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抒情要找到一个寄托的物,比如我们思念一个人,可以思念与他(她)相关的一花一木;比如写离别,我们可以让离别的情境诗意一些,可以把离别放置在一棵柳树的背景之下(也可以是一棵桂花树、一棵梨树、一棵枣树、一片桦树林等等);写乡下的爷爷奶奶,就把人物放置在麦田或者稻田等田园的背景之下等等,这样人的活动就有了景致的烘托,既提升了审美的指数,又可以把自己干巴巴的抒情议论通过景语含蓄有味地表达出来。当然,直接抒情本来也有直接抒情的好处,但是我们通过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透视会发现,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更喜欢借景抒情,因为情与物融,是我们传统的审美观,早就积淀在我们的民族性格里了。我们喜欢情而不言,“拈花一笑”,让人去神会。所以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借物抒情,这样更符合我们的民族审美潜意识。
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是紧承“情与物融”而来的。一旦“情与物融”,那么带来的效果必然是“思与境谐”。
“思与境谐”这个说法,与中国诗人的自然宇宙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诗人,把自然风物都做了情感编码,他们的欢乐、愁绪、清高、憎恶,往往都寄托给了某些自然之物。他们抒情的时候,自己的心思与自然之物就会非常巧妙地融合起来,产生一种奇妙的境界,时间久了,这些自然之物所代表的情感也就约定俗成了。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青山、明月、杜宇、鸿雁、东风、柳絮等等一系列事物,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已经成了我们抒情表达的符号性事物。诗人一旦想要抒情,就会选取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来营造和自己的思绪相契合的意境。比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营造的意境是凄苦的,孤寂的,正好契合他贬谪途中,愁绪满怀的心绪。再比如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梅花的身居驿外的寂寞处境,就是在写自己无人赏识的悲凉处境。
这些在诗歌中形成“思与境谐”的写作手法,必然也会影响到我们今天的散文创作。我们写抒情散文的时候,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般都会造境。比如朱自清写《春》的时候,他很自然地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一下子就把春天那种温软、多情的感觉写出来了,春天的感觉扑面而来。因为“杨柳风”“东风”这样的意象,创造的是一种温柔美好、情意绵绵的意境。再比如老舍写《济南的冬天》,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老舍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小水墨画,那这里寄托的是什么“思”,怎样与“境”谐的呢?老舍说这幅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是什么境界?我们可以想一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不难推想唐代的水墨画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玄远幽深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正是老舍的审美追求吗?这就是“思与境谐”的诗歌或者绘画手法运用于作文中的经典范例。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让他们有一个“造境”的意识,自己写入文中的描摹风景的句子,都不是无端出现的,它们寄托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者暗示着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总之,这些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使命的。要学会让这些自然风物“说话”,也就是“思与境谐”,那么文章就会极富表现力,非常具有审美意蕴了。
言与意和
言与意和,探讨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这句话本来是论述君子的理想人格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这段话:对美的看法,应符合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要求。如果内容胜于形式,就显得粗野。形式胜过内容,则显得浮华。只有内容与形式配合得很好的文章,才称得上好文。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中庸之道。
“意象”一词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古代文学审美的重要艺术标准。“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俱足,始为难得”(李东阳《怀麓堂诗画》)。文论中首次提到意象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和象。前者指客观世界的物象,后者指主观世界的心灵。当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猝然遇合,诗人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转化成文字,便成了诗。因此,读诗绕不过“意象”二字。正如陈良运先生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布局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
一、意象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意象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所谓继承性就是指意象有着相对固定的内涵,例如古人临别总是“折柳”相送,表达内心的不舍;或是描写传书“鸿雁”表现对远方离人的牵挂与思念。“诗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是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定的”,意象在诗歌中,也就具有了符号的性质。因此,读诗歌首先应该了解古诗歌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内涵,例如:
“酒”意象――一友情、借酒消愁、狂放
“渡口”意象――一羁旅之愁、漂泊之苦、依依惜别
“莲”意象――一出淤泥而不染
“竹”意象――一风骨
“兰”意象――一清雅
“梅”意象――一傲骨
“菊”意象――一高洁
意象内涵相对固定,而主体情感却充满着独特性。诗人总是在寻求着突破――对意象内涵的突破。这便使得意象有具有了创新性。例如李白的《牢牢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别地点在“劳亭”。“五里短亭,十里长亭”,长亭短亭皆送别。“亭”这个意象表现送别时那份留恋与不舍,这是古诗词中固定的内涵。但这首诗高超的艺术效果在后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日送别,理当折柳相送,表现那份不舍之情,同时暗示来年柳绿之时,又会再度归来重逢。这是古人送别习俗,也是一份情思寄托。而诗人却道春风也似多情起来,知晓离别之苦,故意不让柳条发青,柳条不青,便不能折柳相送,可免去离别之苦,更不必经受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真是别翻新意,另辟诗境。《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在诗人假定性的想象中,情更是别具一格。因此,读诗不仅要读意象固定的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推敲的却是诗人对意象的创新,诗人独特的诗情。
意象的创造性使其内涵逐渐发展演变,使得意象具有了多义性。相同的意象能表现截然不同的情感。例如“落花”意象: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张先的《天仙子》)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张先的《天仙子》中的落花表现的是惜春与伤春之情。林黛玉《葬花吟》更是将花的命运与美人命运紧紧相连,她不单单是在伤春,更是感慨自身易碎的生命,花落之时,便是人亡之际,怎能不让人震撼。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独具一格,用落花表现自己不屈不挠的性格,虽英雄无用武之地,却依然豪情万丈。
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经过漫长的演变,其内涵逐渐丰富,从原来较为固定的本义到后来的多义,古典诗词意象的多义性与语言的模糊造就了古典诗词深邃的人文内涵与清新的审美体验。读诗不能读表层之意,更要读深层之情,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然而,“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二、字斟句酌,细读意象
古人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今人读诗,也必得字斟句酌,玩味推敲,方能体味个中滋味。
首先,可以关注意象中的形容词。形容词,描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眼中景物所呈现的特点正暗示着词人内心的情感。例如“秋思鼻祖”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前三句连用九个意象,却构成了一幅层次鲜明的秋景图。一、三两句描写意象的形容词传神地表现诗人心境。首句中的“藤”是枯的,毫无生命力,“树”已是垂垂老矣,令人联想到的是绿叶落尽,只剩枯枝败叶,毫无生气的枯木、“鸦”都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而这里确实昏昏沉沉的,偶尔几声凄厉的叫声回荡于天地之间,似乎是晚秋里唯一的活物,让人感受到一个肃杀、衰败的秋天。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的马是瘦马,可见人马皆受旅途之苦多时,吹来风是萧瑟的西风,一人一马在猎猎西风中颓然行走在古旧的小道上,三个意象表现出诗人凄凉的现实生活,旅人孤寂、漂泊之感顿感强烈。读者通过对修饰词的解读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一个失意文人的悲苦、迷茫。
三、将心比心,还原心境
著名学者孙绍振老师提倡细读文本时应使用还原法。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放大变形,在读诗歌时,我们用现实世界里的正常逻辑去揣摩艺术世界的逻辑便会有矛盾之处。孙绍振老师认为这种矛盾之处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将艺术世界还原,便能发现意象背后诗人的独特心境。如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皇城下了一场小雨之后青草生长。诗人写到“草色遥看近却无”。依据人们的经验远看不清楚,而近却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诗歌中会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朦胧之美。而这句诗句却不是,远能看见,走近了却看不见了,这就很值得斟酌。若是一般人便会觉得远远看去绿油油,近看没了也就罢了,不放在心上,而韩愈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小草是春日最美好的景色,胜过皇都一切繁盛烟柳。这就是诗人内心的诗意,见到早春生长的那份欣喜与心动。
四、感受意境,整体把握
“意境”和“意象”一样也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心雕龙》一书描述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意境”的本质意义就是“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美学境界”。
“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不是一切审美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出意境。”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孙绍振却认为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功夫,不善于营造整体意境。不管是写诗还是读诗,我们不仅要关注意象,也应关注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
读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游览过杭州的风景名胜吗?观赏过柔情似水的杭州西湖吗?自古传言:“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初中生杭州旅游心得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初中生杭州旅游心得范文1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了风景如画的杭州。七月的杭州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游杭”第一站,我们来到了美不胜收的西湖。刚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美丽纯净的湖水了。我不由地想起了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的西湖风景如画,七月的西湖也不差哦!早晨的西湖,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个沉睡的娃娃,格外得宁静。游客们个个赞叹不已,陶醉在这静谧的景色中。是呀,这么美的景色,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
参观完了西湖,我们又来到了千岛湖。谈起千岛湖,大家应该都会想到农夫山泉吧!农夫山泉可就是从千岛湖里抽来的'哦!导游说:“五十四个西湖才相当于一个千岛湖。”千岛湖四面环山,景色宜人,可不比西湖差。在千岛湖下,至今还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贺城和狮城!我和妈妈站在大轮船的甲板上向远处眺望,湖面上银帆点点,一望无际。耳边的赞叹声不止,有的游客们指指画画、赞口不绝;有的屏住呼吸,静静凝视;有的伸手遥指,眺望远方……
“游杭”第三站嘛,我们理所当然地来到了“千年乌镇”。乌镇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水是乌镇的一大特色,碧水环绕着整个小镇,水到之处,必有人家。有水必有桥,桥是乌镇的又一大特色。在乌镇,你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三孔桥、单孔桥和停阁桥。还有结构简单,长短、宽窄不等的石板桥。这些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纵横交错的石桥,横跨在河道上。因此乌镇被称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的水、桥、宅,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面,真是人间天堂啊!古今中外的游客都对此赞口不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这次游杭州我从玩中学到了知识,我非常高兴。这个暑假的杭州之旅真是令人难忘啊!
初中生杭州旅游心得范文2前几天,爸爸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我和表哥亲自坐划船游西湖。刚上湖时,不远处起了大雾,把整个西湖都罩住了,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好像进入了神秘的世界,只隐约看到几点帆影。我们划到了湖心,这时又朦朦胧胧看见了断桥。雾中的桥身呈灰色,白堤犹如一条黑色绸带,随着波浪荡漾起伏。桥上的人不多,有几个靠在桥栏上垂钓。整个湖面上静极了,甚至连鱼儿的游水声都听得见。雾中的柔柳好似一团团绿色的浓烟在飘动。
我弯下腰,用手捧了一些水。西湖的水真清啊!放在嘴里,还觉得有一股甜味。爸爸说,前几年由于环境污染,西湖变得很脏,水质又差。荷花不再长了,水鸟也不见了。这几年沟通了西湖和钱塘江,使水质大为改观。同时,又注意了环境保护,西湖比以往更美了。在爸爸说话的时候,我不时地在湖面上看到那些少说也有三四斤重的鱼荡出波纹。黑色的野鸭也栖息在湖面上。
一阵凉风送来了香气。我们顺着香气划去,只见一片绿色的荷叶在微风中摆动,上面还滚着珍珠似的露珠。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沁入我的心肺,我不禁醉了……
当我们返回时,雾已渐渐散去。远近人物清晰可见,断桥上也热闹起来。虽然已过立秋,太阳一出,天气依然炎热。只有河面上平静如初。偶尔有蜻蜓点水,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快到晌午,我们才上岸。回到家,我还在留恋西湖的美景。
初中生杭州旅游心得范文3朋友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年的暑假,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这里游玩过,如果没有见过,那就让我来告诉你西湖有多美吧!
西湖里有许许多多的鱼。鱼的颜色各异,种类繁多。我看见最多的是金鱼,有红色的、橙色的、黑色的`、白色的…… 他们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互相追逐着游戏,别提有多自在了!西湖的水也是清澈见底。那碧蓝的湖水是人们很少看见的,蓝地让你分不清哪里是蓝天哪里是湖水。我和爸爸妈妈坐着船游览西湖风光,看着断桥上多少人来来往往,我静静地听着船浆激起的水的声音…远处的山若隐若现,四周环绕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神秘动人,近看,在阳光照射下,西湖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美极了!我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地方,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无论哪个季节,西湖都能给你带来她独特的美感。春光下万木竞秀的林区,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日里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很快,我们便要告别西湖回家了,在夕阳下,我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望被抛在身后的西湖,由衷地祝福西湖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游人更多!
初中生杭州旅游心得范文4听说老爸要带我们去西湖游玩,大家欢呼雀跃。那天,老爸工作上的好伙伴一家来诸暨,包括离谱诸暨较近的旅游地点游戏,舅妈一家也去了。
第二天,我们便与他们一同前行。过来好一会儿时间,终于到达了杭州西湖景区。
首先,我们来到了雷峰塔。进门后,便看见电梯好楼梯。我们刚要上电梯,突然出现了俩条由人扮城的‘‘龙’’我们趁别人还没发现时,五个小孩一起围着‘‘龙’’连照两张,上楼去了。
上电梯时,我不时回头望望,上电梯的人陆陆续续,数不胜数。
一进门,便看见雷峰塔的遗址。我们上了‘‘二楼’’也是雷峰塔遗址;第‘‘三层’’有一个大门,上面写着,雷峰塔,大家顿时傻了眼,原来呀,楼上才是真正的一楼!
第一层是木雕,其中画了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如:囚禁塔内,破塔团圆…….;第二层是民间画;第三层是配图的古文雕刻,有好些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第四层是彩色的雕刻__彩雕;最后,那便是塔顶,上面画满了佛的小尊像。
从第五层往下看,西湖真美啊!苏堤和西湖清晰可见,正可谓通往雷峰塔的小路上插得路牌:这里很小,可在上面看见的西湖却很大。(好像是这么写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曾经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地方——‘‘断桥’’。因为那是没下雪,而在下雨,所以没有亲眼目睹西湖十大美景之一‘‘断桥残雪’’,反而看见了‘‘断桥残雨。’’在雨的映衬下,‘‘断桥’’。显得格外美丽。
一眨眼,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我们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地方——西湖。
初中生杭州旅游心得范文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大诗人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在他的笔下,西湖就像美女西施一样迷人。
这次去杭州,我们首先就来到了那令人神往的西湖。眼前的西湖,不知要比暨阳湖大多少,湖面宽广,湖水清澈,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我们乘着游船来到了湖心的小岛——小瀛洲,小瀛洲又叫三潭印月岛,它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西湖三岛,是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岛上桥堤呈“十”字形,将岛上湖泊一分为四,从空中往下看,就像一个特大的“田”字。上岸不久,我们便看见了三潭印月,“三潭”就是湖中的三座瓶形小石塔,每到中秋月夜,塔内的烛光、天上的月光、湖面的波光就会交相辉映,宛如神话传说中的仙岛。我一边在岛上游览,一边吃着冷饮,咬着咬着,我吃到了一个硬帮帮的东西,低头一看,是牙齿!那颗已经松动了很久也没掉下来的牙齿,竟然在西湖这个美景胜地轻松地掉落了。说来也怪,上次我的大门牙也摇了好久没有掉,后来还是去海南游玩时掉的呢!看来,我的牙齿也喜欢美丽的地方,见了美景就醉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