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年英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500字左右
2020年9月1号晚上8点整,迎来了第十三届《开学第一课》节目的首播。我与同学们相约坐在电脑前观看这档节目。此前,我们已经知道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节目的传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
今年的主题设定与全民抗疫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立足于国家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没有什么比这更刻骨铭心了。看完节目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节目立足于“担当”“团结”“科学”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钟南山爷爷用自己的故事来鼓励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他讲述了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从医的故事,让我的内心颇受感动。
张伯礼讲到了方舱医院的历史积累,对于生命,对于健康的思考,战胜病毒后才能看到看到人类的力量。
陈薇讲述了疫苗诞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故事经历,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只有坚信,才能成功。
张文宏着重提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通过简单明了的动画形式,提及了“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讲述了十点内容,时时刻刻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健康永远比其他事情重要。
时间一晃而过,《开学第一课》迎来了结尾。虽然只有短短的时间,但从中收获的东西却很多,疫情虽然无情,但人间处处是真情。从中吸取经验,学习其中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吸收正能量,为祖国,为未来,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500字左右
今天是一年一度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播的日子,如同往年一般,我依旧是准时收看了。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的依然是很深的感触,今年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而我从节目上学到的,就是“英雄”两字。我所领悟到的“英雄”,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
所谓的“英雄”,应该是一种精神领域上的事物,这种事物可以是爱,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舍己为人等等。
当一位母亲含辛茹苦的将孩子养大,她难道不是英雄吗?正是母爱驱使着一个女人去照顾一个新生的生命,从孩子嗷嗷待脯到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期间母亲哪点不费心?因此母亲就是英雄,她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英雄精神”。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和平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不受战乱的侵扰,无非就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人对于我们来说,何尝又不是英雄呢?他们的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英雄,我们也无时无刻的在学习着“英雄精神”。当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学习先辈们抵制邪恶的精神吗?当你有了孩子,并且悉心照顾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学习你父母交给你的精神吗?因此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英雄总是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无时无刻贯穿着英雄精神。当你遭遇困难,但是百折不挠的继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500字左右
愉快的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始了,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到了开学的时候我都会非常兴奋,也许很多同学都喜欢玩,可是我更喜欢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因为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点。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
张品成小说《少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家在创作之初就有着明确的定位,“也许我的写作能告诉至少是部份告诉我的青少年朋友一些少年时期的故事,让他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能对自己的成长有个参照,有一些启迪和帮助。”(《少年・后记》)小说以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英雄的成长史和一个男孩的心灵史。作家穿越时空,用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富有赣南地域特点的民风民情,丰富厚重的社会景观向读者描述了一个英雄的成长故事。小说中作家对时空的穿越不是一种对历史的简单回望,而是建立起一个连接历史和未来的坐标。读者在重温那曾经的烽火岁月中的人与事的同时,让读者被主人公的人格力量所感召,向历史和英雄致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与向往。
《少年》没有使用编年体的方式描述英雄成长的历史,作家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气质的基础上,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现出人物的“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精神。小说紧紧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英雄的伟大灵魂。
“爱国”意识是在的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从义父和顾先生的谈话中知道了“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从村民们辛劳而艰苦的生活中体会着阶级的矛盾;在读书看报中感受着世界的变化……对于战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让这位诵读着“位卑未敢忘忧国”诗句成长起来的英雄在学生时代就从灵魂深处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深深的挚爱。
“创造”是智慧与勇气的具体体现。他帮助怕鬼的同学克服了心理障碍,抓住了装神弄鬼的同学……尤其与黄礼庆一战充分显示了的机智与谋略。他能够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与优势,能够在斗争中运筹帷幄,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斗争的胜利。
“清贫”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品质。少年时期的对于物质的要求微乎其微。做了张念诚的义子,这在旁人是一件求之不得,从此可以心安理得读书的事情却让感到不安。他宁可每天读书的空余去给张家放牛也不愿坐享其成。对学校克扣学生伙食费不满,带领同学们向校长抗争,却从不浪费难以下咽的糙米饭。校长偷偷在他的抽屉里塞进六块银元,他也丝毫不为所动。
“奉献”意识的建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希望看到顾先生向他描述的国富民强的未来国家的样子,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再受列强的欺负……少年时产生的愿望让他在成年后成为了一名愿为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而奉献一切的战士。在建立青年社时,定下了“铲除邪恶,追求光明,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宗旨。就是从那时起,他义无反顾地将个人安危荣辱与祖国、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按照约瑟夫?坎贝尔的定义,《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也是一次“英雄的旅程”,而且是较为典型的那种。十岁少年T.S. 斯派维,与父母姐弟一起,生活在美国西部的铜顶农场中,母亲是博士,研究昆虫,父亲热爱牛仔,为自己没赶上牛仔时代而遗憾。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却没想到他天才得如此彻底,他发明了一个永动机,并因此获得史密森(美国的半官方博物馆,1846年在华盛顿建立)学会的贝尔德奖(以史密森学会的第一任馆长斯宾塞?富勒顿?贝尔德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斯派维受到邀请,去参加颁奖礼和演讲。
属于斯派维的“英雄的旅程”就此展开,他偷偷溜出家,藏身于火车拉运的一部房车里,去华盛顿领奖。和所有的“英雄的旅程”一样,斯派维遇到了形形的人,以及或大或小的麻烦。最终到达华盛顿后,他却落到了史密斯学院的副干事吉布森小姐的手里,她想把他包装起来,以少年天才的身份行走江湖。电视台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为斯派维编造身世,让他上脱口秀节目亮相。斯派维的父母,却在此时赶到现场。
这个故事,虽然以十岁孩子为主角,但其中的情节、人物,都能在古老的英雄神话中找到对应。驱使斯派维离家的,是家人之间的伤痛和误解,为了逃离这种伤痛,也为了引起家人的重视,他必须展开旅程。非正常的旅程,又决定了他必然要遇到各种不同凡响的人和事,伴随着斯派维的,是幻想中的兄弟;给他带来波折的,是途中偶遇的铁路警察;让他开了眼界的,是喜欢给搭车客照相的卡车司机……如果在古代神话里,他们就是路人、巫师、强盗、魔鬼、神仙。旅行的终点华盛顿城,就像神话王国或者古堡,吉布森小姐等等一干人,就是在神话出现的皇后和大臣,巫婆和仙女。
当然,在一个神话里,从神话之域中获得的一切东西,包括荣誉和珍宝,包括公主的爱情,都是不可能带出神话王国的,他所能获得的、能带走的,只是一些感悟,一段记忆,正如坎贝尔所说的:“令人难忘的,不是追寻过程的痛苦,而是获得启悟时的狂喜。”启悟胜过一切珍宝、爱情和荣誉。
斯派维的旅程,也严格遵守这种隐性规定。他在华盛顿城,在酒店宴席上,在华丽庄严的电视台演播大厅里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带不走的,也是他深深厌倦的。斯派维怀着冷静的目光打量着这一切,他在那里所获得的,是家人之间的理解,是和父母重逢的喜悦。就像《绿野仙踪》里的多萝西,在经历那么多的冒险之后,见识过那么璀璨的奇境之后,最终得出“哪儿也不如家里好”的结论。在一部神话里,这显然是比荣誉和珍宝更珍贵的东西。
我们也由此了解了编剧兼导演让?皮埃尔?热内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他所缔造的神话品种的气质,从《天使爱美丽》《漫长的婚约》《尽情游戏》一路沿袭下来,从未改变。那个世界里,人们含着微笑踏上冒险之旅,那些危险都很微小,轻易就可解决,而和这个旅程同时发生的,是内心的缤纷之旅,人们总是天花乱坠地联想着,心情愉悦地感受着,伴随着悦耳的旁白。尤其是《尽情游戏》,是热内的又一部神话,故事里有孤儿、洞穴、武器制造商,但它却不会像《雾都孤儿》那样悲惨,它是又一次热内式的神话之旅,一趟游乐场冒险。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复仇观;侠义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33-01
司马迁记述的复仇故事与先秦史传相较而言有长足的发展,“他在《史记》中为失败的英雄流泪,替重义轻生的侠士讴歌,为正义的复仇呐喊,给奇伟倜傥之士扬名。”[1]可以说,《史记》用二十几个篇幅来记叙的各种复仇故事,开启了侠义文学的滥觞。
一、诗歌方面
魏晋时期游侠诗盛行,曹植的《白马篇》就专为游侠而作,他笔下的“游侠儿”,有着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生死观和报国之志。这种形象有着对《刺客列传》中人物的继承和改造,到了唐代,这种主题依然为诗人所爱,如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河塞日最最,恩仇报尽深。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坐激书生愤,行歌壮士吟。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2]
诗人直接引用伍子胥、陆绩的典故,将“恩仇报尽深”的主题得以凸显。诸如此类,关于复仇主题的诗歌还有许多,这类诗歌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游侠的歌咏,而唐代诗人是最偏爱游侠的:王昌龄、王维的《少年行》、杨炯的《紫骋马》、崔颢的《游侠篇》、高适的《邯郸少年行》、孟郊的《游侠行》、元棋的《侠客行》等等都对侠义精神大加颂扬,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他的诗有剑有侠,像《行行且游猎篇》《白马篇》《少年行》《扶风豪士歌》等近乎百首,不仅数量多,而且将任侠纵气的英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由于报恩复仇主题的渗透,任侠尚武已经成为唐诗创作的主流风格之一。
二、戏剧方面
《史记》中的复仇故事让我们看到儒家除了温良恭俭让之外还有充满血性的雄浑悲壮,那些顶天立地、英勇无畏的复仇者形象,不仅为整个作品增色,而且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更为直接,以元杂剧为例:现存的200多种元杂剧当中,取材于《史记》的有二十多种,如《赵氏孤儿》,塑造了重情重义、坚守复仇意志的程婴、公孙柞臼等复仇英雄;《伍员吹箫》中伍子胥的复仇形象以及悲剧命运更是直接源于《史记》;此外,《马陵道》中机智的孙腆、《豫让吞碳》中以复仇为终身目标的豫让等。这些复仇英雄直接取材于《史记》,并且对于司马迁在叙述中所渗透的个人情感倾向表现得更加明确,为我国的戏剧艺术殿堂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三、小说方面
而跟戏剧类似的、更容易表现人物形象的小说受到复仇故事的影响更为深远,从唐代的豪侠小说开始,到清代的侠义小说,甚至发展到今天的蔚为壮观的武侠小说,其取材与精神内涵无不受到《史记》复仇故事的影响。以唐代豪侠小说为例,像《聂隐娘》《红线》《虬髯客传》等作品,尤其是像《谢小娥》《贾人妻》这种复仇侠客的故事都能找到《史记》复仇故事的影子。清代《三侠五义》的问世,显示了武侠小说创作意识的自觉。发展到今天,武侠小说的创作浪潮一发不可收拾。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笔下的英雄们,大都无法逃脱复仇的剧情,如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周芷若等等,复仇似乎是引领故事走向的导火线,而在这其中,“义”又被推上了制高点。
从先秦两汉时初露端倪,到司马迁手里经过加工处理得以成熟的复仇故事如今己经变成一种“侠文化”,进而升华为一种深入民心的大众文化,在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更是被搬上荧幕,像陈凯歌导演的《荆柯刺秦王》就成功地将荆柯的故事还原给大众,赋予了几千年前《刺客列传》中的这位孤胆英雄全新的生命力。同时,这种复仇的文学主题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磨合碰撞中得以发展,更注重对于仇恨的反思,对共同人性的揭示,简言之,这种复仇的思想主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带有人性反思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法宽.中的复仇故事和司马迁的复仇观[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9(4).
[2]曹寅.全唐诗(卷510)[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陈桐生.论司马迁的文化复仇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1).
[4]司马迁.史记(三家注本)[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5]黄敏.伍子胥、勾践、夫差复仇比较――中复仇意识管窥[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4).
[6]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故事大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7]白寿彝.史记新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
[8]韩兆琦.史记选注会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9]刘振东.论司马迁之“爱奇”[J].文学评论,1984(4).
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英雄,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解读,但英雄主义却不是只有英雄才会有的,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努力去实现的英雄梦,这样的梦想历程,在动漫里得到了极致的演绎。在动漫的世界里,不乏英雄的身影,早期的美式超级英雄如超人、蝙蝠侠、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已广为人知,时至今日,正义战胜邪恶、以弱胜强、平凡人物也强大的英雄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信念和理想,内化在许多动漫作品中。
在2014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里,美国的《超能陆战队》《驯龙高手2》《乐高大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等都是有英雄主义内涵的作品,不论是混搭联盟、骑龙勇士、建筑工人还是业余特工,或者说,不论是充气机器人白胖子、维京小子、积木小人还是企鹅,他们都在通往英雄的路上笑着闹着跌跌撞撞,最终,通过一番努力拯救世界。同样,在今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如《龙之谷:破晓奇兵》《魁拔Ⅲ:战神崛起》《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中,也能看到类似的主题表达。
如今动漫里的“英雄”早已不是高高在上、强大到没有对手的脸谱形象,虽弱小但有使命感,虽平凡但不放弃光明的信念,虽困难重重但勇往直前,这样的拥有强大内心和精神力量的“人”,正是英雄主义的代表者,就像动画电影里的阿宏、小嗝嗝、兰伯特、天明……
美国动画电影的英雄主义情结由来已久,这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在今年的动画电影中,多部影片表达了与之相关的成长、勇气、责任等内容。
《超能陆战队》英文名为“Big Hero 6”,是由漫威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来,讲述了天才少年与菜鸟团队拆穿阴谋拯救家园的故事,中西元素合璧外加萌点无限的医疗机器人大白,让这部没有多少人气积累的动画电影一飞冲天,不可小觑漫威超级英雄普世价值的影响。《驯龙高手2》作为动画续集之作,让年轻的小嗝嗝经历冒险,维护了龙族的生存与部族的和平,认识了家人的感情和自己的成长。
《乐高大电影》讲述了乐高世界的一个普通建筑工人被赋予使命阻止暴君毁灭世界的经过,有的将中文电影名译为《乐高英雄传》,直接表明了本片英雄救世的故事主线,而亲情线也埋伏其中。至于《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四只搞笑卖萌的“剑客”组成的业余特工队,联手正规军一路欢乐一路疯,最终打败大反派的套路再熟悉不过。美国英雄主义动画电影,就如今年上映的这些,一般都可以看做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小人物成长为大英雄的故事,励志之中蕴含着情义。
“创作动漫角色,幻想应该基于现实,不论超级英雄具有何种超能力,要感动读者观众,英雄也有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正如美国漫画大师斯坦・李所言,美国的动画电影虽天马行空创意十足,在与现实的联系上,尤其是情感的表现上还是让人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让观众觉得英雄就在身边,英雄主义在每个人心中。
今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在面向青少年群体的《龙之谷:破晓奇兵》《魁拔Ⅲ:战神崛起》《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等影片中,能够感受到的是那种付出、牺牲、历尽险阻不负使命的英雄主义,同样有自我的成长与同伴情谊的核心表达。
对于青少年来说,普通小子兰伯特、蛮吉、少羽和天明就像自己的伙伴一样,看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取得胜利,心中也会涌起万丈豪情――英雄主义,是动漫角色所有的,也同样存在于观者身上,进而引起二者的情感共鸣。
国内动画早期的英雄主义也许更多地承载在孙悟空、黑猫警长、葫芦娃等动画形象上,其间也不乏以历史英雄人物为原型的题材,而今,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和趋于国际化,但那一腔炽热的英雄主义情感仍然在定那边作品中传递,流淌在一代代动画观众的心中。
国外和国内的动画电影不约而同地选择以英雄主义为内涵,可以看出动漫与英雄主义有天然的结合点,便于将这种情感特点运用到动漫中表现主题。
从情节设计上来说,针对英雄主义本身所具有的正义战胜邪恶、牺牲精神、不畏艰辛等特质,可以设置种种情境来进行表现,突出正邪的较量、重重的困难等,都可以丰富动漫情节。试想在《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中没有了章鱼博士的阻挠,整个故事便不复存在;《乐高大电影》中如果没有邪恶暴君的疯狂,也就不会有险象迭生的情节。
从人物塑造方面来说,电影对主角或主角团队赋予英雄主义的性格,能够很好地表现动漫人物在打击下成长、不放弃信念的坚强性格,使人物特点得到了集中展现,主角不负重任力挽狂澜,其英雄主义得到了终极体现。在《驯龙高手2》中少了反派人物和亲情抉择,没牙仔的卖萌激发不了小嗝嗝的勇敢无畏;《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中天明少羽一路上对龙魂的守护和对小黎的帮助,乃至牺牲自我的精神,更是丰富了他们的英雄性格。
另外,对于动画电影的观众群体来说,不论是孩子、青少年,还是成年人,英雄主义所传递的信念,那些关于真善美的最初感动,是他们心里对现实世界的情感期望。在这样的情节中,富有想象力的冒险、对抗等内容,更使得人们为之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