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端午的诗

关于端午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端午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端午的诗范文第1篇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关于端午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C/S模式 系统管理员 网上购物系统 用户

1 绪论

随着Internet普及,人们应用互联网已不仅仅是浏览下网页、刷微博,而是利用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网上购物。从而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思想,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

本文是基于C/S模式开发了一个网上购物系统。系统分为前台及后台的管理。前台的管理是操作界面,后台的管理是管理员来进行管理,系统主要由C/S 结构构成,MyEclipse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具有的功能

目前,以现有的工具能够可以开发此平台,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平台操作简单、灵活,客户容易接受。平台具有的功能:

(1)用户管理功能:完成用户基本信息录入注册和用户基本信息个人前台以及后台的管理。

(2)管理员管理功能:能够完成管理员针对网站的各类商品资料、商品交易、会员管理、操作管的功能,实时的对商品进行相应的操作。

(3)搜索功能:可以通过电子商品的名称、分类的方式对商品进行搜索。

(4)查询功能:通过查询,对所选商品进行确认和挑选后,可通过购物车集中购买,并完成支付费用。

流程图如下:

(1)前台购物流程图,如图2.1所示。

(2)后台购物流程图,如图2.2所示。

3 总体设计

3.1 系统模块总体设计

通过对系统平台的分析,得到该平台的四大功能模块如下:

3.1.1会员模块

它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能更好的,更方便的对会员资料的管理和记录每位会员的活动,通过点击“提交”按钮,此会员资料就会进入到会员表中。管理员会给你一个会员编号,就可以用购物车购物了。

3.1.2 搜索小模块

搜索引擎的最基本功能就是方便客户进行在线货物查询。

3.1.3 订单模块

该模块通过对会员编号的查询,便得到会员近期一次的购物情况,使客户对自己的购物行为有大致的了解。

3.1.4 商品模块

要严格的监督网站的商品的质量,控制商品的进出,这样的网站才有竞争力。

3.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该数据集合有以下的特点:重复率很小,提供一个方便存储数据地接口,用户可以对商品进行必要的搜索,所以需要将商品进行分类,进行大类和小类的详细划分,建立商品类别表和商品类别细分表;这样在最后用户提交定单,建立相应的定单表。

4 详细设计

本部分以Java 语言为基础,采用Ibatis+GUI+ SQLServer2005 模式开发。

4.1 网站主界面设计

登录的界面如图4.1所示;品牌管理界面如图4.2所示;商品信息修改的界面如图4.3所示;订单详情界面如图4.4所示;会员端主界面如图4.5所示。

4.2 用户注册与登录网站设计与实现

登录主要是会员登录与管理员登录两部分,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还包括一个验证码,成功后则可以进入主界面进行相关操作。

5 软件测试

对整个系统进行的功能测试,为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而进行最后的改进完善。测试主要是通过测试用例来执行系统的[3][4],通过测试可以检查测试结果是否和预期结果一致。

6 结论

本文设计了基于WEB的购物网会员端与管理端的设计与实现,基本上体现了电子商务的优点。实现了系统购物的一系列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一鸣,桂林,张家祥.个人网站组建实用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James Gosling,Bill Joy.The While-Accept loop(Server side)[J].Sun Microsystem Press,2000(3):30-40.

[3]龙马工作室.ASP+ 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李宁,李战怀.基于黑盒测试的软件测试策略研究与实现[J].应用研究,2009,26(3):924-926.

关于端午的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起始阶段 教学研究

一、从新奇物理到喜爱物理,激发学习热情,保持对物理的强烈学习兴趣

初二物理课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大多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往往有一种新鲜感极大的兴趣,但有的学生由于受各种影响而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教师在这个时候如不及时转化,学生“热”的时间是往往很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上好引言课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的奇秒和有趣,还有就是在后面的章节教学中都要认真设计教学流程,把每节课都当是公开课上,精心准备,以“保持学生对物理的强烈学习兴趣”为基本点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对物理从新奇到热爱,到保持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整体安排教学进程,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培养能力,落实“减负增效”

1、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增加主动发展的探究性活动。做法如下(1)认真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梳理知识结构,思考所教章节的重、难点以及突破的方法策略,关于教材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在集体备课时,由主备教师发言后,其它教师补充完善,充分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要多研究,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和考试。特别要针对学生情况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方案。“研究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兴趣、能力,了解班级整体差异和特点,做到“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研究教法”-----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

2、课堂上课要面向全体,新颖、生动,减少学生的心灵负担,增加学生的能力培养。本人认为在起始年级我们要以“教学生学习方法”为自己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内容上做到明白、准确、形式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3、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减少苦学负担,增强乐学情感。我认为起始年级一定要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课堂作业,备课组研究讨论认为,课堂练习以培养能力和方法为中心,需要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同时教师要认真巡查,及时获得学生当堂课的学习信息,真正反馈学生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程度,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澄清,对个别问题找到学生错误的根本进行个别辅导,对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指定好学生课后辅导或在自习课加强辅导,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问题

4、加强对学生作业与练习的研究,强化“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认为八年级物理的作业要少而精,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对物理的学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物理、用物理之心永久扎根。

三、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中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二章的“平均速度”,以前的教材一直把它作为选学内容,新教材是必学内容。按理说这是个难点,但由于新教材写得好,简洁明了易懂,教师就不要再拓宽加深了,学生一般学习都较平稳。只有在做过“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教师才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变速运动由于速度是变化的,所以各段路程或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概念,并告诉学生这是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同的地方。至于这方面的定量计算,在这一阶段只限于严格要求解题方式和物理量单位的问题。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平坦了,学生踏上这个轨道就会感到轻松自如。

四、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

关于端午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四维;五段;课堂;学习模式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的三大要素,而它们又是以“课”的方式进行动态化呈现的,只有通过特定的场所、环境、手段和时间等教学条件,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教学条件是教学第四要素。在课堂上,教学要素之间必须科学配置,和谐运转,才能实现高效。2005年,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概括出了三大课堂学习模式:“问题驱动”学习模式、“目标驱动”学习模式和“任务驱动”导学模式,规范了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们在总结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建构“简单易行、人人可为、实用高效”的学习模式,规范课堂学习行为。为此,提出了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四个“维度”:“知识(系统、点)、能力(思维、操作)、态度(情感)、方法(过程)”,落实“五段”教学:“学、教、练、测、评”。简而言之,就是“四维五段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重视四个“维度”

我们提出的“四维”,是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角度提出的,着重解决教师怎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主学习的问题。本模式要求教师从“知识、能力、态度和方法”四个维度出发,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策略(目标、资源、情景、方法、过程),形成导学方案,并具体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自主学习活动。

1.研究知识建构,明确学习内容,因学施教

“依纲据本”,明确学习内容,包括“面”(学科整体的系统知识)和“点”(本单元或本堂课的知识);研究“点”与“面”的关系,运用系统思维方法,研究知识系统结构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实现知识的系统建构。

教师要吃透大纲和教材,融会贯通,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根据学生学习和知识建构的需求“增(加)”、“减(少)”、“(合)并”、“(修)改”、“删(除)”,确定内容维度。做到知识点明确、重难点突出、非智力因素点清晰、知能结合点到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受不了;量过小,学生吃不饱。为了避免出现教学要求的同质化和学生需求多样化所造成的“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我们提出“按需而教”、“学有所得”、“学得其所”的口号,根据新课标和考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处理,原则就是对优生“吃多少给多少”,对中等生“能消化多少给多少”,对学困生“消化多少算多少”因此,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们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随时调控教学容量。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贯彻,我们要求控制“三量三度”。

2.研究能力形成,明确教学目标,分层施教

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就是要求个人不仅要有宽泛的知识,还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持之以恒不断训练的态度。这个维度的基础是广博系统的“知识”,动力是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持之以恒的过程和科学的方法,可以说能力是素质的核心,也是课堂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将能力目标进行切片似的分为若干有梯度的微型目标链,做到能力点分明(掌握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解题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自己能就近实现的目标点,然后在老师帮助下通过个性化学习逐步生长,以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高目标。对学生进行适当分层,设计多元目标,提出分段要求,分层布置练习,适当降低标高。对非毕业班提出“标高适当上浮,工作适当前移,重心适当下移”;对毕业班要求:“适当降低标高,反复抓基础过关;分层提出要求,跳一跳可摘桃子”。

3.研究情感态度,明确师生关系,因材施教

课堂学习的动力因素取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师生关系。教师除了研究学生的潜质、习惯、个性、最擅长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掌握知识的程度与现有学习能力,了解不同学生的薄弱之处和学习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取向,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研究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4.研究教学方法,明确过程途径,优化施教

最优效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变课堂为学堂,变会“教”为会“学”。贯彻“兵教兵、兵练兵”,同伴互动、小组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了克服“以讲带学”,我们倡导“四不讲”:能自主学习解决的不讲;能同伴互动解决的不讲;教材上解决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我们知道,教学方法有三类: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这三类方法都包括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一是教法,主要是讲授、指导、点拨、组织等;二是学法,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和学的方法本无优劣,关键在于选择和组合,我们要求教师研究多种方法的筛选组合,发挥组合优势,提高课堂效益。

落实“五段”教学

学习是一个系统建构过程,课堂上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组织程序:一是智能形成的固有序列,任何缺漏、颠倒、重复都可能影响学生认识整个智能体系建构;二是学生的认知程序――“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素质形成”;三是课堂的结构程序,即根据不同课型而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这里,我们可以把“学、教、练、测、评”等五段教学活动程序解析如下图:

1.第一段:学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必须贯穿“以学为先”的主线。做法是:

①课前做好导学

基本要求:教师先个人研读教材(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再集体备课(汇总、研究、讨论、统一)――执笔人写出导学案(梳理问题,形成问题驱动链条)。

具体做法:导学案,要将教学任务、内容和目标,转换为问题,作为学习载体,知识明线和思维发展暗线有机结合。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层次性、可测性、启发性和思考价值,有利于体现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导学案,尽量要求学生课前自主解决基础问题,以便课堂上带着各自的疑问和困惑难点,有目的、有重点地上课;教师通过预设,及早地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方向,以利于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做讲解、点拔和引导。一定要严格检查、督促每一个学生按照导学案要求做好预习。

②创设问题情境

基本要求:教学伊始,教师营造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展现学习内容和目标,布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提出学习要求(时间、学法、路径)。

具体做法:依据导学案中精心设计的基础性、思考性、探究性问题作为提问的内容。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作为学习探究的基础。

③质疑探究讨论

基本要求:围绕“导学案”梳理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和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和探究。

具体做法: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示问题、分享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质疑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不要简单回答,要提供材料、方式、方法,搭建解决问题的技术平台,或营造契机,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或者合作研究、讨论,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学习,形成互相研讨、质疑、辩论、批判,师生互动的态势,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鼓励、表扬。

2.第二段:教

学生学的结果不外两种情况:优生完成了任务,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学困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学生学习中暴露的问题:知识、方法、思维的缺失,以此作为“由头”,确保“精讲”,按需施教,注意“需”是学生所需。这里的“教”,不单指“讲授”,它包括组织学习、引导路径、指点迷津、点拨方法、讲解疑难等。这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即所谓“学然后教”。

基本要求:要求教师要遵守教学程序,循循善诱,科学引导学生。精讲,讲在当口上,讲重点,点拨疑难、困惑点,引思路,导学法,按需而教。坚决反对教师先入为主,越俎代庖,满堂灌,填鸭式。

具体做法:要坚决贯彻“六要五不讲”(六要:①教材要让学生读;②问题由学生提;③过程让学生说;④规律让学生找;⑤实验让学生做;⑥结果让学生写。五不讲:①学生会的不讲;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③不会的讲了也不会的不讲;④通过实验弄得懂的不讲;⑤课标或考纲不要求的不讲),做到“按需而教”、“分层教学”、“精讲精练”、“以教促学”、“以讲促思”、“以讲促练”。坚持运用“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要尽可能扩大收益层面,使各类学生在教学中均有所获,均有所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启发及点拨。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共性的疑点、难点,教师进行精讲,讲解要力争做到引导点拨,一语破的,简洁透彻,准确无误。

3.第三段:练

也就是“学思结合”、“学行结合”是我国传统教学中的重要思想和法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学练结合”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基本要求:“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在学、教之后,要求及时穿插各种小练习,以便检测实效,反馈矫正和巩固迁移。“讲讲练练、学学练练”,认真贯彻“以测代练,以练代学,以评代讲”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注意落实“不挖井,只挖坑”,就是不让学生只抓难题,从某一点深下去,成为井底之蛙,而要抓基础,多练适度的题,让学生成为池塘中的蛙,视野开阔,心理开放,潜能释放。

具体做法:围绕重难点,结合学生学情,精选习题,形成梯度,满足各类学生练习需求。在学生学习和教师点拨之后,或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穿插练习,形式灵活,做法多样:口头提问、幻灯投影、发放习题等。充分运用投影及时反映学生答题情况,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进行及时评讲矫正。在设计和布置练习题方面,要体现“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精神,要对试题进行精心选择,科学整合,合理布局,使之形成层级和梯度,让各类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相应的目标。课外练习,做到“有留必阅”、“有阅必析”、“有错必纠”。

4.第四段:测

也就是课堂检测,也包括阶段性、诊断性考试等。

基本要求:在一堂课后或者一个章节完了以后,根据集中与分散的原则,组织课堂检测。首先,我们坚持“学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出题以考纲和课标为准,题型以中高考题为标,立足学生实际,不出深、难、偏、怪题,适当降标,既检测问题,又考出信心。其次,按中高考要求规范检测方法及程序,为考而测,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具体做法:①课堂测试采用小、短、快检测,当堂反馈,重在考查点上的知识和分项能力。②集中测试,含周考、月考等测试相对系统的知识和综合能力。③要做到“有考必阅”、“有阅必析”、“有析必评”、“有评必改”。检测做到固定性与灵活性结合,坚持非毕业班实行期末和半期考式制度,非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

5.第五段:评

①课堂练习和检测的评判与评价;②对学生作业的评判与评价。

基本要求:一要对学生作业和试卷,及时评改,及时反馈。通过评阅了解学情和教情,反思自我,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二要坚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和调控作用。

具体做法:课堂练习与检测,尽量引导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集体评析。对学生评判不了或不准之处,以及重难点、困惑点,则由教师评析,但要少讲“是什么”,多讲“为什么”,重讲“怎么办”。对学生分类讲评指导,坚持面对面评讲和“五不讲”,多鼓励学生,多夸奖学生,讲得学生心悦诚服,讲得学生信心倍增。这就要求教师在“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深变浅,由窄变宽”。现在的教学要求不在深度上,而在宽度上,而在立足本学科拓宽层面放大角度上。注意探索“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优质复习课的教学经验,注意探索抓“讲、评、练、改、补”五个复习教学环节。

“四维五段”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学”,即“自学”(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互学”即探究和讨论(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在自学和互学中解决不了或发现的新问题,如重、难、疑点,教师灵活运用讲授、启发、引导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是“教”,所谓学然后教,实现“精讲”“少讲”“有针对性讲”的目的。为了及时巩固和迁移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及时巩固训练,所谓“学行结合”、“学用结合”,也就是通过“练”来实现能力目标。学生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如何,教师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有什么需要弥补和改进的,这就需要诊断检测,及时反馈,这一步就是“测”,非常关键。“评”则是“练”和“测”反馈信息、积极反思、弥补缺陷和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的管道。可见“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法是一个比较科学、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五段不是每堂课都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华玉,卿平海.中学教育整合模式[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朱志华,陈向党,王建龙.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简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05).

[3]周双玲.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4]闫维祯.普通高中“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2(03).

[5]王家省.“五段式”教学法[J].思想政治课教,1996(06).

[6]杨洁群.浅谈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J].读与写,2012(01).

[7]王翠萍.对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的感悟[J].新课程(下),2011(08).

[8]黄忠.素质教育模式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9]刘克均,戴晓政.三主和谐教育模式[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0]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宫.导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2]顾颉.中小学整合式美育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3]陈龙泉.目标驱动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实验[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关于端午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39

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根据课标“语用”教学的理念,已经逐渐实现了“教课文”向“教语文”的思路转变,尤其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着实令人惊喜。但纵观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空有语用意识,却没有语用训练方法,在语言训练点的选择上存在盲目随意的弊端,对语言训练效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一、避免教师先入为主,聚焦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任何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契合学生的主观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语文学习入其耳、润其心、激其脑,从而唤醒他们语言文字历练的意识。

笔者曾经两次执教《人类的“老师”》一文。第一次,笔者将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点聚焦在详略得当的层面上。在完成课后关于举例说明还有哪些仿生学案例时,学生却捉襟见肘。即便找到案例,他们也不能详细描述,只能笼统应付。究其原因,是由于课堂教学表达训练的偏差,让学生丧失了一次“将事物描述具体”的训练历程。据有关人士调查分析,学生习作两大难点是,一没有典型的习作素材,二是不知道如何写具体。这恰恰是四年级学生急需教师指导和帮助的。

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以课文语段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表达的共性:先表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接着阐释生活中的原理,最后解释人类发明创造的过程。这一结构模式一旦揭示,就成为学生表述的仿照范本。在完成课后习题时,学生的描述有法可依,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就得到发展。

二、避免教师随心所欲,串联能力训练的纵向联系

小学语文教材对一个知识点一般依照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相同类型的文本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价值点。因此,在选择语言训练点时,教师必须要有整体意识。表达方法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海底世界》中的第三、第四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在教学时,一位教师将学分结构的构段技巧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事实上,三年级上册的《北大荒的秋天》的课后练习题已经将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认知,教师应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两个自然段中总分结构的写作特质:第三自然段通过列举不同的事物来凸显中心的写法,而第四自然段则从颜色和形态两个维度来描写。在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辨析的方式,感知总分结构不同的构段特点。

同样是总分构段方式,但由于其本质上的不同,对语言训练点的价值遴选也就不同。这样学生所接受的语言训练的层次就不断提升,使他们的语言逐渐走向了丰实和融通。

三、避免教师漫不经心,注重文体样式的基本特性

当下阅读教学极力呼吁注重文体特点,增强教师的文体意识。的确,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无论面临怎样的文体,都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事实上,不同文体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遣词造句的方法。而教师如果具有较强的文体意识,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大江保卫战》一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战士为了保护大堤共同浴血奋战,而在第四自然段则具体详细地描写了战士黄晓文的英勇事迹。一位教师在执教此处时,将语言训练点聚焦在人物细节描写上。诚然,第四自然段中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可谓生动形象,但个人描写与第二自然段中的集体描写似有重复之处。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提出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两个自然段作者的创作目的,就会使得学生对作者从整体队伍和个人描写的写作用意缺乏发理性的感知。因此,应将这篇课文的写作训练落实在点面结合这一角度上来。在教学中,教师切实引领学生感受作者从整体入手和个体描写时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言语风格,让学生真切体会点面结合的创作手法所带来的不同的价值体验。这篇课文属于典型的新闻特写,语言的感染性和内涵的褒奖性是其最大特点。在案例中,教师依照文体的特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