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力学习计划

听力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听力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听力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把“家庭学习”作为自己办馆的核心价值理念,用以指导展览、教育、收藏,甚至营销等工作。TCM认为家庭学习行为是可观察的,他们总结了45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并将其归纳到“家庭学习”的三个范畴――参与、合作和提高,从而在展陈与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统筹和评估,使得“家庭学习”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以在全馆贯彻。比如,参与类的行为就包括用手指向展品、使用互动装置、遵循讲解员指示等;合作与解决问题类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提供线索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等;提高类的行为包括描述家庭记忆或传统、家庭成员间的对话等。TCM在“家庭学习”实践上,也有明确的方向,即通过展品实物、虚拟环境和生动的讲解与阐释等手段,提供给儿童及家长科学、艺术和人文等领域的卓越学习体验;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满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阶段学习需要,为教师及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学习资源;发展并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巩固并培育潜在的博物馆观众。在实际的陈展工作中,从规划阶段提出创意,到完善内容和形式,再到评估阶段衡量效果,“家庭学习”理念及实践都贯穿其中。TCM以“家庭学习”理念和儿童需求为核心贯穿陈展策划与设计,其工作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展览主旨确定、陈展空间设计、展品组织与实现、阐释与延展,而评估则贯穿于每一个阶段。

在进行陈展策划与设计之前,TCM通常有相当长时间的筹备工作,包括可行性分析和筹款等。以TCM 2016年暑假将要开馆的新天文馆为例,该展览总预算逾67万美元,老展已开放25年,8年前TCM有意做新展,历经多次讨论和可行性分析后,新展立项被董事会批准,并与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达成合作意向,获得NASA教育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展品实物支持。在该展展品和预算资金达到10%左右时,筹展工作正式开始。分管陈展和教育工作的副馆长为策展人,科学教育员、陈展部设计师、发展部主任以及讲解部和评估部等部门负责人为主创成员。展览预算资金主要来自博物馆基金、门票收入、项目拨款和捐赠等。对这个新展来说,争取到NASA和学区的拨款是“新钱”,也是博物馆教育部门、发展部门等筹款工作努力的方向,主创团队在讨论陈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NASA理事会科普指导意见和联邦、印第安纳州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标准,并在展品和教育活动中呈现出来,以满足NASA教育宗旨和学校教学要求,从而获得NASA和学区拨款,吸引学校组织学生前来TCM参观,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展览主旨确定

无论是基本陈列还是临时展览,陈展策划的第一步都是要确定展览的主旨,即Big Idea,这是整个展览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思想。一旦确定了主旨,展品的选择和组织、说明牌的内容与线索、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等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主旨展开。主旨在宏观上应该具有普遍的认可度,它不受参观者国籍、民族、种族或性别等的影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比如《恐龙星球》展厅的主旨就是“化石是帮助我们了解恐龙的线索”;《带我去中国》展厅的主旨是“当我们认识了不同的文化,我们就能接受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而已”。

二、陈展空间设计

确定了展览主旨后,主创团队就要为展览搭建框架。儿童博物馆收集藏品不在于藏品的稀缺性,而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在阐释或教育中发挥作用。因此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的展厅中,很多展品都是可以触摸和操作的。与国内很多博物馆根据藏品制作展览不同,TCM是有了新展的意向后再根据主旨选择展品,或租借,或制作,或购买,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和家长在“家庭学习”这一框架下充分动手动脑,沉浸式学习,通过参与、合作和讨论等方式获得有益的博物馆体验。

在空间设计上,TCM通常按模块(model)来进行布局,比如《孩子的力量》展厅,就以安-弗兰克、露比・布雷吉斯和雷恩・怀特三个孩子的亲身经历为模块,讲述他们通过文字、行动和语言的力量促进世界改变的故事。《神圣的宗教之旅》展厅则通过5位青年在耶路撒冷西墙、麦加大清真寺、印度恒河、印度菩提伽耶和墨西哥城瓜达露佩圣母圣殿的见闻为模块,讲述不同人们的朝圣之旅。《带我去中国》展厅则通过中国人的住房、市场、餐馆、生态环境、艺术与文化等模块展示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文化。在展示用色上,不同的模块展示背景用颜色进行区分,用色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鲜艳、活泼,充满童趣;设计风格紧扣时代和地区特点,力求烘托展品的时代背景。

TCM的展览制作通常依靠本馆力量完成,如《带我去中国》是继《带我去埃及》后的“带我去”系列的第二个展览,筹备期5年。从董事会批准立项到展览开幕的这5年间,关于展品和展览设计、筹款、教育活动的会议平均每周一次;占地约900平米的展厅,展览设计及制作费约40万美元(不包括灯光、地毯、视频内容等)。展柜、展墙、展品、说明牌和海报等通常都是该馆的木工、漆工和印刷工自己制作或旧物利用改造完成。

三、展品组织与实现

对陈展进行模块布局后,接下来主创团队就要挑选合适的展品进行陈列组合、设计展线。评估部和陈列部、教育部会联手进行若干个周期的观众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拟陈列展品的认可度、接受度和期望程度,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国内博物馆先设计陈展,再考虑教育活动不同的是,TCM的教育活动与陈列展览是密不可分的,观察、触摸、操作等动手动脑的体验活动本身就是陈展的一部分。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TCM也有一套符合“家庭学习”理念的技术进行支撑,比如动手活动须考虑2人以上完成的项目――以实现家庭成员间“合作与解决问题”学习的目的;展览传达的内容既要考虑观众已知的知识点,也要暗合他们渴望了解的知识层面――以实现“提高”的学习目的;展品说明牌通常都是启发式的提问,以帮助孩子和家长迅速地将展品与思考和学习关联起来等。

四、阐释与拓展

听力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血压控制: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2-93-02

高血压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1979年我国普查资料高血压发病率为3%~9%,与欧美多数国家发病率10%-20%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地区差别。我国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8.64Kpa(140 mmH曲和(或]舒张压≥12.1Kpa(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将高血压分为1、2、3级;②临界高血压,指血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者。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开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高血压病人群对与高血压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健康行为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由于现阶段药物尚不能根治高血压,只能控制血压。这就要求高血压病患者坚持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切忌忽用忽停.应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遵医行为仍不容乐观。

本文采用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前后患者血压、BNI、血脂、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监测血压变化情况等对比研究对高血压的血压控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高血压病社区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对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提高认识是有效的管理方法.现将我辖区2006年9月~2006年12月已确诊的高血压病病人60例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所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颁布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9.7岁。BMI≥25%的39例,系统管理组13例,对照组(1)13例,对照组f2)13例;60例患者均为脑力劳动者,且平时运动较少;吸烟者47例,系统管理组16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2)16例;嗜油腻饮食者48例,系统管理组17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2)16例;喜甜食者39例,系统管理组13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2)12例;血脂异常者5l例,系统管理组18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2)16例;有家族史者42例,系统管理组14例,对照组(1)13例,对照组(2)15例;有糖尿病24例,系统管理组9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2)7例;有冠心病17例,系统管理组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2)5例。1.3方法随机选择观察20例高血压病病人,除常规药物治疗、运动指导、戒烟限酒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对其进行系统管理及做家庭健康评估(包括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族史、月人均收入、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等进行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至少1周查一次血压(有需要者1周查多次)。根据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并把各种情况及时录入系统随访表进行对照。对照组(1)20例也进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但不进行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对照组(2)20例只进行药物治疗不进行健康教育、系统化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

1.4统计学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 3月后系统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组fA组1及对照组(1)(B组)较对照组(2)(C组)血压、BMI、血脂、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监测情况等方面明显改善(P≤0.05)(如附表)。

2.2系统管理及家庭健康评估组较对照组(1)血压、BII、血脂、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监测情况等方面明显改善(P≤O.05)(如附表)。2.3家庭健康状况对血压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

听力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引言:

根据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培养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老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一直是考生最弱和失分较多的部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们经常抱怨听不懂听力材料,听力理解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则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J.H. Flavell最早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学习者对自身之力活动的认知即为“元认知”。他主张元认知既包括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也包含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获得的计划、监控、评价。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含三类: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监控策略(monitoring strategy) 和评估策略(evaluating strategy)。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例如:确定学习目标,预测重点难点,产生待回答的问题,分析如何完成任务,安排学习时间等。监控策略是指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 评估策略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O’Malley & Chamot 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通过实验研究,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控制了认知策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学习者的成功取决于元认知策略的成败与否。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进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

2.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2.1 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使用的听力教材较为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听力学习的要求。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听力课容易造成学生心理挫败感,导致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失去兴趣。

2.2 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并未有重大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也没有很大的改进。

2.3 听力教学学时数少

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般为每两周2学时,学时数非常少。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总学时的缩减必然会导致听力学时的大幅下降。在有限的学时数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完成基本的教材听力练习的时间都不够,更不用说补充其他实时新闻或扩展性听力材料。

2.4 学生听力能力薄弱

我国大多数学生的中学英语属于应试教育,往往较侧重英语读写而忽略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听力理解成为学生在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另外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缺失也使得听力能力的提高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3.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元认知策略的要点并学会如何运用。根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英语听力学习:

(1) 听前计划策略的运用

在听力课前,教师需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了解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及使用情况。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指定学习计划。对不同听力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建议,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弱点及不足之处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听力练习前,学生要进行听前浏览及预测,熟悉题目及选项,对问题及文章大意进行预测理解。

(2) 听中监控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中最核心的阶段是自我监控。在听力练习中,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注意自己是否领会听力材料的大意和抓住关键词,采取的听力策略是否恰当,听力过程中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听力策略。在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状态及其反映,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其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英语问题的行文习惯及特点,注意抓住主题句或中心语,从而尽可能多的获得材料主要信息。学生也需学会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应善于自我提问,对听力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推理,采用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材料的重要信息,从而完成相关练习。

(3) 听后评估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的核心之一是人之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评估策略可以鉴定一个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在听完材料滞后要对本次听力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一方面,学生需要检查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记录评估自己听力水平进步与否。学生可采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反思自己在听力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并对自己对听力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客观评价。教师也可制定评估问卷,帮助学生对学习效果及学习策略进行检验与评估。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听力学习的动机,帮助其掌握有效的听力学习方法。

结语:

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听力学习及训练。当前大学听力教学改革也日益深入,元认知策略无疑给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听力教学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当代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洪俊彬.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200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听力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自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17-0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倡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摆脱教师,慢慢走向自主学习。在认知心理学上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过程。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近几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对于人才的英语实际标准越来越高,我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进行了一系列大的改革,在考试中听力考试的占比从20%提升到35%。与此同时,在英语生词量、难度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往在语速、生词量、难度等方面有所提高。这些知识点的考核对于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听力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它可以让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后,自己去制订完善的学习计划,自己掌握进度,自主提高英语听力的水平。

二、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经过改革加重了听力能力测试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英语教学逐步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朝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听说能力综合提升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去改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是我国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的教学活动中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并不能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目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每周的英语课时在4个学时,由于课程十分紧凑,教师要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很难的;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很多老师在英语听力课中只是反复播放听力资料,然后和学生对答案,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一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学的内容和技巧掌握得都很少,一些学生会产生厌倦学习的心理,大部分的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非常依赖教师,并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自主学习计划。

三、大学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教改的新形势下,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角色上的本质变化。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自主的。自主学习要求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教师首先应该走下一切权威的神坛,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去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成为自己的老师,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一些学生还没有这个能力成为自己的管理者,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承担一个辅导的作用,辅导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教师就成了学生的帮手,在必要的时候去进行辅导并加以修正。

(二)教学策略的改变

目前,在十分紧张的课堂时间里是很难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主动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中遇到的领会单词、文化背景和语法等方面出现的学习障碍等,教师应该做好准备,对课程的安排精心设计,在课堂上要提供给学生各种机会,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积极地思考问题。进行分组学习,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将听、说、读、写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语言刺激。教学活动其实是教与学互相作用的一个过程,离开教师的教与离开学生的学都会使教学活动失去真正的意义。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英语听力自主学习和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延续和补充,也是对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检验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以及英语电视题材作为课外听力材料,这样既可以让大家在课余时间提升英语听力水平,又可以让学生避免产生厌学情绪。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所留的听力材料中一些难点加以注释,帮助学生加深了解,还要鼓励学生多去学校内的英语角,与一些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并积极参加英语社团的活动,让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自己爱上英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听取材料的内容和性质,不断完善学习英语听力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自我管控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英语听力将逐渐由学生自主学习并独立完成,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我们应该将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提高听力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听力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听力教学听力理解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其中听和说是知识的输入技能,读和写是思想的输出技能。而“听”是人类应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和坦珀利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里弗斯说:“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另一位教学法专家亚历山大说:“掌握一门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例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你就觉得不自在。”

问题缘起:听力教学现状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外语学习的概念还停留在阅读外文资料以获取情报信息上。对很多中学生而言,听是比较难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是他们比较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我们的英语教学在语言输入方面往往单纯强调视觉输入(阅读),忽略听觉输入(听力),从而导致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很差,严重影响语言的吸收、影响交际能力的培养”。

解决策略:元认知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所学语言而采取的行动,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学习策略有三大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是高层次的、执行性策略,高于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近年来,元认知策略在听力学习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 元认知策略概述

(一) 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概念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将其元认知知识付诸实施的具体做法,是元认知的功能因素,是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一种管理策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等。有效地运用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元认知听力策略

听力学习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进行听力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要求听者不仅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应用元认知策略,将听力理解操作过程作为意识对象进行积极地计划、监控、评估,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设计: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安德伍德曾将听力课分为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阶段。他认为,学习策略的实施就是按一定模式进行的思维加工与整合以及信息重建的过程。根据元认知策略的分类及特点,可以将元认知策略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策略。

(一) 课前策略

课前策略是听力课开始前所运用的策略,是为完成听力课准备的。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听力的特点以及影响听力的因素。告诉学生听力的过程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实际上是听力理解的过程。理解是听力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听者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多寡、认识能力的强弱、心理因素、所使用的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听声音的过程中,听者积极的智力参与是极为重要的。

其次,学生要明白听力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制定听力训练的计划。《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听力技能进行了分级描述,综观6~9级目标,就可以发现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侧重培养听的策略和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学校既要制定好听力教学计划,还应指导学生制定自己课外听力训练的总计划,详细安排好每周或每天的听力总时数和听力内容等。学生个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目标,教师在学期开始、期中、期末分阶段督促学生计划和安排学习,对计划进行检查和修订,确保课堂内外听力训练如期进行,卓有成效。

最后,要让学生掌握听力学习策略的应用方法以及技巧训练。研究证明,有意识地进行听力策略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进行听力教学时,不仅要学生多听语言材料,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策略与方法提高听的效率。

(二) 课堂策略

课堂策略是在英语听力课堂上具体运用的策略。此环节中,联系新旧知识、集中注意力和选择注意力是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的元认知策略。另外,为了更好的提高听力理解,我们还需要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语言教学的综合性原则(integration)告诉我们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而且还强调了语言技能的综合(integration of all language skills)。该原则认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要全面发展。

笔者以M6U2 Task:Writing an article about problems and solutions听力部分为解剖,说明如何培养元认知意识、计划和安排听力内容、监控听力过程和评估听力效果四项内容。本课内容是以帮助朋友解决困难为线索,让学生从倾听和阅读中判断负面情绪和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寻找解决对策。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提高听力技巧,改善口语和书面表达水平。

1. 听前计划阶段

听前计划阶段主要是激活学生的词汇,背景知识和心理图式。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帮助学生启动知识框架中已有的与材料有关的各种知识,使之与即将听到的材料内容相匹配,可采用看图片、录像、多媒体等形式,或者提出一些问题,结合“说”,引导学生讨论以此来扫清语言文化障碍、降低难度、提高听力效果。

2. 听中监控阶段

听中监控阶段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监控策略是指学习活动中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具体内容是:

策略监控:善于自我提问,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多角度分析推理,懂得运用有效的策略处理综合性问题。

方向监控:明确听力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大意还是了解具体细节,确定应该采用精听还是泛听,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选择地筛选信息,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

进程监控:进程监控是对听力的深度进行监控。在听力过程中,边听边思考,通过上下文猜测大意,找出中心句和关键词,观察识别材料提示的重要信息,完成相关的练习。

3. 听后评估阶段

听后评估阶段是学生在听力学习结束后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听力练习结束后,学生通过自我纠错或者同伴合作,判断对所听文章的理解程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还可以进行听读和听写结合训练来发现自己听力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检验自己听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和策略是否合适,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课后策略指的是学生课后总结并评价听力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和策略,是听后评估阶段的一种延续。元认知的核心之一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评估。有效的学习方法离不开反思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自我总结一下哪些策略是成功的,哪些策略需要改进,还可以进行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讨论,交流不同的听力策略和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结束语

著名的心理学家R.J.斯腾伯格(R.J.Sternberg)指出:元认知结构发展不健全的人必定就是能力较为薄弱的人。因此,按照元认知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听力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互助、规划学习进程、思考如何使学习更加有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以及在某个语言活动之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等,学生的听力策略意识和能力无疑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教师的英语听力教学一定会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黄子东.西方二语/外语听力理解策略研究述评 [J].外语界.1998(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