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窦娥冤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静结合、声像同步的特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则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片段,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兴趣倍增,在研究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看到了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学习《窦娥冤》《短歌行》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展示了“窦娥”“曹操”和“林冲”的形象。正是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学习兴趣。试想,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课堂效率还能不提高吗?课堂还能不精彩吗?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宝库,教材中的多篇文章包含着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悟文章内涵,让学生享受美、体验美。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这样的画面:“村落上空弥漫着袅袅炊烟,农家院里鸡鸣狗吠,诗人悠然自得,在自己的茅舍旁……”,正是这真挚自然的美,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再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这样的画面:叶子亭亭玉立,层层叶子中零星点缀着一些白花,有盛开的,有含苞待放的。正是多媒体让学生领悟了文章的内涵,让学生体验到了美。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纷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让多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肯努力钻研,我们的课堂定会因多媒体的加入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活”起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审美
语文课堂应该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才能较好的将审美教育渗透进语文课堂呢?下面略谈几点:
一.营造审美氛围
营造氛围有利于调动受教育者产生审美激情、审美体验,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营造语文课堂审美氛围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教师形象、举止
教师的形象、举止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美育作用。教师的发型、服饰、语言及动作等都是学生审美的内容。很多优秀教师不仅知识渊博、才华出众,而且服饰仪表、举手投足都颇具风范,带给学生美的熏陶。
比如有教师不仅注意平常的形象塑造,而且在讲特定篇目时还会特意装扮,配合讲授,比如某篇祭文时特意穿上黑色旗袍等,这是很好的气氛营造法之一。
2.授课技巧、态度
不着痕迹的高超的授课技巧、充满情感的真挚的教学态度是营造良好审美氛围的重要一环。如课堂情境的巧妙设置、教学过程的科学调控等,加上教师热情、真挚的态度,语文课堂将处处显美。
“轻抚中华历史的尘烟沙幔,萧瑟秋风中,一位才情四溢的女词人朝我们缓缓走来。她轻移莲步,衣着淡雅、面容憔悴、神情凄苦。……”(语文轩《声声慢教学设计》如此凄婉的调子、文学色彩浓厚的导入语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声声慢》的审美情境之中。
3.教学板书、课件
审美氛围的营造还需设计精巧、书写美观的课堂板书和图文精美、设计巧妙的教学课件。优质板书设计和课件演示,带给学生简洁直观的知识学习和高质量的审美体验。
讲《春江花月夜》时,将板书设计为以“景、情、理”为核心的立体坐标轴,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精妙概括指示整首诗的精髓,配合示范朗读和优质课件演示,整个课堂就会沉浸在美的氛围之中。
二.发掘文本之美
赏读文学作品时,既要从文学角度赏析作品的主题、技巧等,还应从美学角度感受和欣赏作品之美。如何发掘文本之美呢?
1.诵读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兼具声韵之美、语言之美,因此作品审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通过诵读,感悟《诗经》语言的押韵和重章复沓之美,欣赏杜甫诗歌语言的抑扬顿挫之美,比较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的绮丽柔美和豪壮恢弘等等。
2.品析
文学作品的意境之美、形象之美、主题之美等等需要阅读者潜心阅读、仔细品析才能深刻感悟到。比如通过品析,欣赏《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多才多艺、聪慧勤劳、孝顺长辈、忠于爱情、勇于反抗的内在之美;想像和感悟沈从文《边城》中湘西边陲小城的风景之美、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3.比较
比较是鉴别的重要前提和手段,通过纵横比较,作品结构之美、技巧之美等才能有力的凸显出来。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与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拿来比较;将《声声慢》分别与李清照前期词作和法国诗人克罗齐的《绝望》进行比较等等。
三.引导创造新美
语文课堂还应该让学生能自由独立创造出新美,在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作品改编、续写、仿写
作者原创作品语言为何如此优美?主题为何如此深刻?技巧为何如此贴切、娴熟?仅仅诵读、欣赏并不能真切体会到其中深味。在此情形下不妨来个作品改编、续写或仿写练习,比如,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改编成剧本;对《项链》进行续写练习;学完《我与地坛》,来个仿写训练。
2.课本剧表演
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课文的语言、人物性格刻画、主题内涵等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感知、理解和阐发。课本剧的表演是对文本美的开掘与展示。比如《窦娥冤》、《屈原》、《雷雨》等,从舞台背景设置到演员造型、服饰到道具选用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体会布景如何才美、造型如何才美、舞台表演如何才美。
3.作文创美训练
作文创美训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时注意从形式(结构、语言)到内容(材料、主题)都要有美的展现。如引导学生在作文结构上注意运用对称美;语言使用上注意配合内容选用合适语言;作文材料注意选取那些最典型的、最“美”的(简洁易记,令人印象深刻)材料;作文主题注意向上、向美。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基础
语文教学与别的学科(例如数、理、化)是很不同的,它有自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上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万紫千红。从教学形式上看,听说读写,全面训练,课堂内外,不拘一格。语文的内容与形式如此多彩,展示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应当是一片广阔的天空,也决定了它是一门艺术特质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是语文美育的一面大旗。在中外文学史、艺术史上,文学与艺术互相阐发现象是常见的,多种多样的。这些文学与艺术相互阐发下的共同的知识点、交叉处和结合部,都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教育渗透提供了有机切入点。
二、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艺术教育
1.语文教学与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有诗画同源之说。特别是题画诗的兴起,显然是派生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在讲解这些诗作时,展示被题诗的画,就大大有助于对诗的理解,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冕的《墨梅》等。课本的插图,加上书前彩页中的图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以以图导文,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文图的衔接点让学生拓开思路,获取新知识。可以以文带图,引导学生由文字意境进入绘画图景,再回到文字中以加深理解。学生都有好几年的绘画训练积累,也可以沿文设图,让学生在课文教学前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样将绘画引入教学,进行美的训练,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预习。另外,网络的普及为教师找到吻合课文内容的写意画提供可能,这些画能直观地展示出特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他们的审美体验。
中国许多美丽的绘画典故都是启发想象的精典。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联想和想象是学语文的重要能力。所以也可以借想象成图。高明的作者在描写事物时,常常会借助色彩来传达内心的感受。譬如《药》的结尾的景物描写,作者运用的是一连串的冷色调:两顶“花白的头发”、“几朵青白的零星的小花”、“支支直立的枯草”、“铁铸一般的乌鸦”,即使有一点暖色,也被淹没在冷色之中:“一个破旧的朱漆圆蓝,外挂一串钱锭”……显然,要充分理解作者借这阴冷的色调达到烘托悲剧氛围的创作意图,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色彩的审美意味,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
2.语文教学与声乐艺术
声乐艺术是以声音和音乐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朗诵、演讲等。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披文入情,以情动人,增强感染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一种心灵共鸣,是教学过程渗透声乐艺术所能达到的良好效果。
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放入最恰当的地方。如以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配合《荷塘月色》的重点段落,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乐曲配合《聊斋志异》的有关课文,以贝多芬的《命运》导入《我与地坛》,用歌曲《长城长》导入《内蒙访古》……学生走进教室就自然进入学习情境,优美的各具风格的音乐使他们惊喜、陶醉、激动、亢奋。
汉语言文字既是表义文字,又是表音文字。教材精选的诗词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散文词汇丰富,修辞巧妙,句法灵活;古文骈散交错,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这些课文给人以语言的音乐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朗读,读出字句的音乐节奏,读出文段的情感色调。出色的朗读能诱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从中因声见形,凭声见情,走入作品之境。所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并把它称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音乐和朗读还可以结合起来。配乐朗诵,易于诱发联想和想象,创造特殊的情感氛围,形成美的意境。有些古诗被谱成相应的曲调,可以以唱带读,以唱促读,强调自身显示出来的感情氛围来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
利用课文中有限的几篇演讲词,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结合单元知识中关于演讲稿与演讲技巧的知识短文,指导学生进行演讲训练,又是一种声乐艺术渗透。
3.语文教学与戏剧艺术
语文教材中有中国古代戏曲和现当代戏剧的传统篇目,如《窦娥冤》、《雷雨》等,又新增加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等西方传统戏剧作品和《等待戈多》等西方现代戏剧作品。教材的编审者将戏剧单元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传统的语文课把中国戏曲的独特个性,中西戏剧的不同观念,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等都淹没在诸如思想内容、人物性格等分析中,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戏剧艺术的宝贵启蒙,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初步知晓戏剧奥妙并对此产生兴趣的未来观众和演员,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提出的富有价值且饶有兴趣的课题。
如可从不同的戏剧手段入手,最后归结出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各自不同的美学原则。西方人对戏剧理解为对现实的摹仿,追求对生活的再现,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求真;中国人对戏剧理解为对现实的模拟,追求对生活的表现,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求美。悲剧《窦娥冤》的喜剧性结局就是一个证明。
教材中的戏剧节选,本身就是剧本。还有,教材中的小说大多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这些都可让学生表演。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戏剧演出的实践,既能感受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美的丰富内涵,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
4.语文教学与影视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
在课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影视艺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讲解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节选篇目时,可结合观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相关片段。在学习《蜀道难》时,可让学生作摄影师,看看哪里用长镜头,哪里用特写,能更好表现作品的主题,让学生体会用文字展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还可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当前电影进行影评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敏感性,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感受了生活,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
汉字是通过不同的笔画组合相区别的,横直竖平、准确点画是写好汉字的基本要求。从审美角度讲,每个汉字就是由笔画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的一幅完美的图画。在汉字书写教学课中,要对学生在字体结构的整体摆布、间架构建等方面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并介绍各个书法流派的艺术特色。在涉及古今汉字演变的情况时,还可以渗透一点古文化教育,把书法艺术与弘扬中华民族古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教师漂亮的粉笔字,批改作业时的硬笔字,也能充分展现汉字线条造型,结构的规范,引起学生视觉上的直观审美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作家笔下的中外建筑,介绍中外建筑的艺术名作,使学生受到建筑美的熏陶。如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精细描绘,如《诗经》中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歌吟。在说明文《故宫博物院》中,可突出设计者的帝王权力思想,在《苏州园林》中可突出设计者的处处入画的自然之趣。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随着电化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网络等,在教学中进行艺术渗透。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扩大容量,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可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随时可以感受美的形象,接受到艺术的熏陶。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这样的课堂里,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于丹教授和她的《论语心得》。《论语》这本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的经书,在沉寂了几千年之后,突然在一夜之间被老百姓所接受,所传诵,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于丹教授的成功不是因为《论语》本身的魅力,而是因为她把原来高高在上的《论语》放回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给原本深奥枯燥的经典赋予了生活的意义。现实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富有生活气息的一个个小故事,无疑使《论语》与老百姓紧密贴合在一起。
在教学《提醒幸福》时,“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作者通过平实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很多生活的道理,在教育学生时,如总是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看似人人皆应知但却异常空洞的道理,估计学生难以很好地接受。作为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挖掘出课文中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准则,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联系生活,与生活发生碰撞,激发出点点滴滴的火花,从而永久地烙在学生的心里,点滴渗透,润物无声,这样的课堂教育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交往中说话的艺术等,这些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地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
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丰富化
文学作品所凭据的语言不过是传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符号,而非客观事物本身,因而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因此,单靠语文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很难将文学之美传授给学生,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广泛引入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甚至还可以把书法、电影艺术也搬进课堂,从而达到激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窦娥冤》等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观看电影。把电影引入课堂,除了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外,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原著的蕴味。通过授引艺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
需要补充的是,在利用多媒体时,课件可以提前制作,但是不能让学生跟着课件走,喧宾夺主。无论多么先进的设备都只是教学工具,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点燃学生生命之光的只能是教师的智慧。
三、引入合作竞争理念,实现课堂教学和谐化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合作与竞争理念,采用组内合作学习,组外展示评比方法。小组在合作过程中进行讨论,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以优带差,调动各种因素,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及时展示,及时小结和评比,及时给予奖励,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的求知欲在轻松、主动的学习中得以实现。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
四、发挥教师个性品质,实现语文教学个性化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过分强调教学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优质课标准的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特殊性,使语文学科成为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课就成了学生情感生活,心智活动的课堂,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而语文教学中,不同的语文教师不同的个性品质便形成了迥异的教学风格。只有让教师的个性品质得以张扬,语文课堂才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也只有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才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才有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中职语文应提倡教学个性化,提倡教师以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而不是千人一面,以至于学生毕业后不能真切回忆每个老师的面孔。
关键词:歌曲语文教学
歌曲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它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一首好的歌曲能在社会上广泛而又持久地流行,并能影响某个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好的歌曲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唱歌或听乐曲能愉悦人们的心情,激发灵感和志趣,陶冶情操。因此,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较果。
1.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新课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用歌词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不过,所选的歌曲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如教课文《最后一课》时,可以播放反映民族危难的歌曲《松花江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歌曲播放到人们发出愤怒的呼声“九·一八”时,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为人民服务》时,可让学生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并抓住歌词中“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之句加以分析,使学生对雷锋的精神有个整体的印象,然后顺势导入新课,效果较好。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教《愚公移山》时,也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使学生产生对愚公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用歌曲导入时,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首先,要定向。在播放乐曲之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欣赏乐曲的旋律,体会其中的意境等,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其次,要启发。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使他们深入理解乐曲的意蕴。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乐曲配以独白,以促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再次,要衔接。教师事先要精心设计好过渡的环节,如注意设计好提问以及问题的展开等。在乐曲播放完毕时,要顺势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使之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教学。用歌曲导入,时间控制在4至5分钟较为合适,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一般地说,演唱一首歌曲大约需要5至6分钟,这使得用歌曲导入具有可行性。
2.配乐朗读,提高朗读效果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如朗读《黄河颂》和《长江之歌》时,可配以乐曲《黄河颂》和《长江之歌》;朗读《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可配以乐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朗读课文《,你在哪里》时,可配以刘天华创作的哀乐《病中吟》。这种配乐朗读的形式,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配乐朗读时,最好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乐曲。否则会对学生的注意力有负面迁移,冲淡主题。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恰当地运用。
3.学唱或创作歌词,深入理解课文
有些诗、词、曲、散文写上曲谱或经过改编后再写上曲谱,可以唱。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完之后,让学生学唱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学生有音乐或写作特长的话,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歌词或曲谱。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如教完《木兰诗》、李商隐的诗《无题》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木兰辞》、《相见时难别亦难》和《但愿人长久》;教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满江红·怒发冲冠》、《沁园春· 雪》后,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满江红》、《沁园春·雪》;教完歌剧《白毛女》和《孔雀东南飞》后,可分别让学生学唱歌曲《北风吹》和《孔雀东南飞》,则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卖炭翁》和《窦娥冤》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片断进行改写,编写歌词,并请有作曲特长的人为其作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摘录、引用歌词,进行字词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