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测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测量 土地规划 土地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 S2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48-1

0前言

土地是有限的,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加上资源紧缺,土地资源的珍贵程度变得更加突出,科学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够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对保护我国现有资源和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土地规划中土地测量的应用,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1土地测量的涵义和发展历程

1.1土地测量技术涵义

现代的土地测量技术是指使用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子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在国民生产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测量是一项工作周期长、基础性强并且技术含量高的运用测量学和遥感技术方法对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地形等特征进行测量、绘图的工作。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平整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荒山荒地等后备资源调查等内容。

1.2土地测量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土地测量内外作业一体、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可系统行为的智能性、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是土地测量技术的六大主要特点,精确、快速、可靠、实时、遥测、集成、简便和安全是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应用中的主要优势。未来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以测量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和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2)基于知识和数据挖掘的工程信息系统;(3)从土木工程测量和三维工业到人体医学测量;(4)多传感器的集成和混合系统;(5)GPS、GIS、RS、TPS和激光扫描系统等多技术集成融合;(6)大面积空间数据的快速采集及处理;(7)精密数据处理和海量数据处理方面的数学物理建模;(8)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可视化。

2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2.1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调查亦称土地资源数量调查。即通过勘测调查手段,查清一个国家、地区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点,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总结开发利用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见,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研究,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土地政策,开展国土整治、土地规划、科学管理土地等工作服务。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今,RS、GIS、GPS等土地测量技术为土地利用调查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对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输出以及更新的系统的建设。RS快捷、实时、高效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GPS快速准确采集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空间位置;GIS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 这些技术使土地调查中工作量大、工序多、工作效益低、精度底、数据分析难度大、成果输出不方便等问题迎刃而解。

2.2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运用可以更为合理的对土地进行开发、复垦和转让。首先,勘测土地的使用范围来获取准确的土地使用情况信息和土地的实际面积等可以作为我国国有土地在审批和相关地籍情况方面的有效的数据。其次,土地测量技术在勘测定界方面的运用也将为我们土地的测绘和勘测报告的编写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可以随时了解我国国有土地资源的情况,方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调整不合理的方面。在勘测定界的过程中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使用GPS―RTK技术定位,然后通过相关的基站将捕捉到的信息反馈给流动站,最后由流动站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计算。第二种是利用GIS技术和数据库完成对土地的勘测界定测量、或对土地征收数据进行管理。不论何种方法,我们都应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保证土地勘测定界能真实高效的进行。

2.3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快速的发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收集变化的数据。在以往,我们在真实了解一个土地的具体利用现状的时候还是十分被动的,而且收集到的数据较为粗糙,真实性也低,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后得到的结果与现实差异较大。目前,我们利用土地测量技术进行相关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充分发挥遥感卫星中对矢量数据处理和GPS数据精确定位的优势,最终通过GIS实现土地的可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土地相关信息的时效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2.4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土地测量技术还简化了土地执法部门的流程:首先将遥感监测技术和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对土地利用进行排查,尽可能的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通过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的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的现场。近些年来,土地测量技术已经成功的运用于土地执法监察中,科技与人力相结合,使土地违法利用的行为显著减少。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地测量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工作更具科学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为提高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的 效率提供了有益的措施,为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不过,土地测量技术还有待完善,我们还应该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完善或创新测量技术,为土地的规划和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利军.GPS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6(1):102, 104.

[2]丁莉东.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

土地测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收购储备;土地测量;特点;应用;技术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通过土地收购储备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地资源,实现对当前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而且还要吧确保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土地收购储备过程中土地测量工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在土地收购储备过程中负责测量任务,需要确保测量的精准性。实际土地测量工作中由于其碎部点数量较多,对精度要求较高,同时还对作业区域内整体精度平衡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测量工作中需要采取先进的测量方法,而且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对一些关键点进行重点关注,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和实用性,为土地收购储备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土地测量工作的特点

1.1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土地收购储备综合性要求

在进行土地收购储备规划工作中,需要由测量工作来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这也是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得以开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土地测量工作可以获取得最基础和最初始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与工程项目核算的精准息相关,而且还会对决策和工程行为规范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土地测量工作需要满足综合性的要求,从而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不同参照性要求

土地测量工作的最后结果则直接在测量图纸上进行反映,这就需要在土地测量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参照物的需求。这就说明在不同参照物情况下,测量结果在图纸上的比例将会有所不同,而且土地种类或是作用不同时,这时测量的结果反映到图纸上的比例也会具有较大的不同。

1.3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实际需求的要求

进行土地测量的最终目的是将测量所得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应用。这就需要土地测量工作要更好的与实际需求相符合,所以在具体测量工作中,需要实际测量的区域要大于需要测量的区域,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有用的数据,确保更好的满足测量区域内的各项应用要求。

2.土地测量技术的应用

2.1 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GPS作为全球定位系统,其在土地测量工作中进行定位,其在测量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克服地形和季节性环境所带来的通视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精度的定位能力,数据安全、可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较为简便,而且使用上具有较多的便利。更易于与其他测量仪器之间进行通信,测量人员工作强度降低,具有较高的效益性。利用GPS技术进行土地测量,更容易进行选点,而且站点间也不受通视度情况的影响,可以更灵活、准确的进行内业和外业的测量工作。

2.2数字化土地测量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得以产生,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测图技术和效率,而且对于成图的精度有了较大的保障。数字化测绘技术由于精度高、劳动强度小、信息量大、便于进行成果更新及信息存贮、传递方便,所以是基础传统测图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可以为后续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资料。

2.3综合的土地测量方法

土地测量和土地规划结合土地开发项目,如地形测绘农村居民点的情况下,只有测绘城郊村线,村里的土地开发三维测量内容的内部名称不只是承担地形调查有两个元素,它必须符合土地规划和设计要求。以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规划和设计需要每个土堆地形高程块标志着一个音符。完成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完成测量还应注意的边界测量应准确,并参与了项目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比较,检查验证和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的规划是一致的。

3.土地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土地性质的分类

测量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把地域性土地性质分析清楚,结合当地的土地性质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对农田、水渠、公路、森林、村落等不同形式的土地进行综合考虑,分类测量。这些都决定了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效果,通过分类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种不同性质土地的优势,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改善土地管理水平。

3.2土地测量中要避免土地纠纷

土地测量要搞清楚土地的归属。其中包括一些村落、学校、部队驻扎地等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打破土地主体归属权,明确土地主体权属关系不变,这样一来,对于土地测量中的纠纷就不存在了,对于事业单位土地新增的部分也要给予明确的登记,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对确实发生土地归属权变动的土地进行所有者的对应,保证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公平性问题。

3.3土地测量中的水系测量标准

水系的范围十分广阔,包括河塘、小溪、湖泊、田间的小沟渠等在内的很多地方。在水系的测量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土地测量的规则来进行,数据上严格要求,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无误,在测算地表面积的同时,一定要伸展到空间范围进行沟渠深度的测量,这些详细的数据在水系的测量中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水系测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水田的测量更要重视起来,保证水系测量在整个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正常进行。

3.4测量人员的素质

人是土地测量的主体,也是土地测量的实施者与操作者,因此,在土地测量中,人为因素对测量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的土地测量的设计、实施和数据的处理等均为由测量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他们的素质、技术等都会对测量的质量有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但是在平常的土地测量工作中,部分测量单位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不太希望雇用经过相关培训的技术人员,却是让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来测量,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雇用经验欠缺的测量人员,让测量工作隐藏着很大的问题,测量质量无法获得保证,所以,平常土地测量工作的测量质量和测量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土地测量工作中,需要的是那些具有专业素质与技术经验的测量人员。

4.结束语

土地测量是国土管理部门提供现时性土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其属于一项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土地测量需要为土地资源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土地测量工作不仅关系到土地收购储备的过程,而且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在测量工作中要实事求事,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来确保测量的精准性,从而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土地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则需要在土地测量过程中对土地归属权、圭地性质及水系测量标准进行深入的了解,遵循土地测量的基本原则,确保测量质量的提升,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科]

【参考文献】

[1]李丽.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及应用[J].工程测绘,2010.

土地测量范文第3篇

关键词:GPS;土地测量;管理工作

Abstract: with the "3S"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land management, to provide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solve the land proble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land management work,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to promote land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GPS technology lies in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precise coordinate data provide timely change region, is the collection of land initial information and using a modern means change information.

Keywords: GPS; land surve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用GPS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点与点之问不要求互相通视,这样避免了控制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由于GPS技术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观测、观测及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使GPS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

1.GPS地籍控制网点的精度和密度

地籍测量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全测区的控制测量,它是测绘地籍图件和数据采集的基础。地籍控制网点的精度和密度,主要是为满足测量土地权属范围的特征点,即界址点服务。GPS地籍网可按测区范围和先后次序分基本网和加密网两类。由于城镇地区界址点密度较大,故在保证网点的点位精度条件下,控制点密度力求增大到便于测定界址点,必要时在GPS网下再加密一级图根导线,便于能直接从图根点测定界址点。GPS各边比常规网边长变化幅度大并且长短边结合灵活方便,因此,各级网可视需要分期布设,也可一次性混合布设到需要的密度。

2.位置基准点的偏差对GPS网的影响

当应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地籍控制网时,由于GPS定位得到的是WGS一84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差,故GPS在参考椭球面上的网形与其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基准有关。在经度方向上位置基准的偏差能使GPS网产生整体旋转。对于一定范围、高差较小的GPS 网而言,其位置基准在经纬度方向上的偏差(一般lOOm以内)对投影在椭球上网形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于高差大的GPS网则要求有较精确的起算数据。由于位置基准在高程方向的偏差使投影在椭球面上的GPS网的尺度发生变化,所以,可用常规方法测定高程。

3.GPS地籍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在经典三角测量的控制网中,兼顾精度、可靠性及成本费用等准则,转自[星]的优化设计已有许多研究和应用成果。与经典观测相比, GPS观测具有更为复杂的函数和随机模型。尽管GPS具有灵活多变的布网方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但GPS地籍控制网的设计也存在优化问题。优化设计后的GPS测量,更能显示出GPS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与高效益,并在地籍调查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一)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卫星定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应用 GPS 进行地籍控制测量,不要求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籍控制工作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GPS 网状结构对 GPS 网精度的影响也甚小。正由于GPS 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才使 GPS 技术在国内各省市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根据国家土地局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网可布设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三边网和边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锁 ),一、二级导线网及相应等级的 GPS网 ,并且各等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 ,根据城镇规模均可作为首级控制。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及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 5cm。利用GPS 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没有常规三角网(锁 )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琐要求,只要使用的 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 GPS点位选取要求,那么所布设的 GPS 网精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地籍规程要求。

(二)GPS 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及复垦等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及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它是保证建设用地审批科学、合理、准确的手段。经审查合格的勘测定界成果可以作为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发证的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初期的土地勘测定界主要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它们存在观测范围小、测量精度低、测程短、受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缺陷,同时外业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

三、GPS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面的应用

土地利用变更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如何提高土地信息变更的效率和质量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目前被普遍采用的传统土地利用调查方法技术不仅投资大、时间长,同时还达不到动态监测、快速反映的目的。随着“3S”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GPS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区域进行方便、快捷、实时定位的测量,使它在宏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上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

四、GPS技术是土地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

GPS测量成果(坐标)是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的一种微观的精确数据,可为制作土地调查、利用、规划的各种图件提供准确定位数据,为各种统计分析提供基础信息。所以,GPS数据可以方便地进入GLS、LIS系统中。GPS与LIS结合应用于土地管理、土地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是将来发展方向。

五、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优点

(一)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下,一次设站即可测完5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节省了外业费用;

(二)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RTK的测量条件,在一定的作业范围内,平面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三)降低了作业条件,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问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受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操作简便,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数据处理能力强大,流动站利用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降低了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土地测量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O4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测量就是综合测量学与遥感技术方法来测量土地的地形、分布以及数量,并对其绘图。土地测量在土地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的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荒山荒地测量、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土地平整度测量等,土地测量具有以下特点:精度要求很高、碎部点数最多,在作业区域内还有精度平衡的要求。土地测量的难度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环境不同,测量难度都存在一定差异,就农村的土地测量工作而言,因为其具有很大的作业区域,关系非常复杂,测量任务也比较重,运用一般的测量方法根本就很难尽快完成工作,而就城市的土地测量而言,因为建筑物太多,交通拥堵,运用一般的测量方法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运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GPS实时动态技术;土地测量;应用

1. 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的构成

实时动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卫星信号接收系统:一般要有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分别安装在流动站与基准站上,如果基准站要同时为几个用户服务,则应该要运用双频GPS接收机,目的是确保其采样率与流动站的采样率相对应;b,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与流动站的数据接收装置,它是进行实时动态测量最重要的设备;c,软件解算系统:软件解算系统对于确保测量的可靠性以及精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土地测量方法而言,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具有如下方面的优势:a,能够克服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测量方法受自然条件以及深林覆盖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样不利于测量精度以及测量速度的提高,而且当能见度很低的时候,根本就无法进行测量工作,然而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下仍然能够进行土地测量;b,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数据安全度高,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在那些缺乏控制点以及控制点不足的地方,可以进行快速的定位,且精度非常高;c,操作比较简便,便于使用。对作业没有很高的要求,输入、处理以及存储数据的能力较强,能够方便地与计算机等仪器进行通信;d,不需要较多的作业人员,且定位的速度很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 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在土地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1GPS技术在土籍测绘中的应用

地籍测量主要是研究土地信息档案理论与技术方法。实施土地产权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地籍测绘成果,当土地产权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应该要对地籍测绘的有关资料以及土地登记文件进行查阅,核对土地的权属关系。地籍测绘为建设用地以及土地的评级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是政府规划、开发土地资源必不可少的依据,随着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出现,测绘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地籍测量尤其是地籍控制测量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运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的时候,也不需要通视。这样就不会受到选点时的局限性影响,同时,GPS网状结构几乎对GPS的网精度没什么影响。运用GPS来工作基本上不会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且对控制网的分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测的时间比较短,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工期,使劳动的强度大大降低,能够自动化地对数据进行处理。正因为GPS技术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布点灵活的特点,使得其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通过GPS技术来控制地籍,没有以下特殊要求,如分配三角网时要求等边,如果计算精度不高的时候,还要增设起始边。而只要求GPS仪器的精度对应于等级控制精度,且控制点位选限与GPS点位的选择相匹配,就可以确保GPS网精度符合地籍规程的有关标准。

3.2GP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实际上就是指依据一些工作的要求,比如土地征用、出让、划拨、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复垦等,实地界定土地的使用范围、对界址的位置进行准确地测定以及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调绘,计算用地的面积,给有关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以便于他们科学地对地籍进行管理。它能够确保审批建设用地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一旦勘测定界经过审查之后符合要求,就能够作为登记发证的基本资料和重要的根据。早期的土地勘测定界通常是运用普通的测量仪器,存在着很多缺陷,如观测的范围太小,无法进行全面观测、没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只能进行近程测量,并且很容易受到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该作业的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工作量很高。由于GPS技术的出现,使得在现代测绘技术当中缺少不了GPS技术,GP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不断能使所有的勘界工作能够顺利、准确地完成,还能够确保土地勘测的准确性,随着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在进行土地勘界的过程中融入GPS技术,能够将基准站架到已经准备好的控制点上,将控制点的成果有效地利用起来,求出转换参数。对于地形复杂、宗地面积比较大等界线很多的现象,运用GPS技术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劳动强度大大减小,减少工期,还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度,GPS技术在线性工程用地勘界工作中的作用是最显著的,例如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的用地勘界时,由于地理条件比较复杂,能见度低,野外条件比较恶劣,使用普通的测量方法往往会事倍功半,整个工作根本就无法顺利地进行。然而,若运用GPS技术,采取RTK技术不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就可以使放线工作以及有关界线的收集能够精确地进行,大大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3.3GPS技术在土地卫片执法中的应用

在讲述应用之前,先介绍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3.3.1卫片:所谓卫片就是指一些专门的影像图片,这些图片是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将监测信息叠加起来之后形成的。

3.3.2卫片执法:通俗地讲,卫片执法就是指通过卫星遥感的监测成果来进行土地的执法检查,从而达到对全国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的目的,同时还对一些常见的违法用地现象进行严格地查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必须要负相关法律责任,这样有利于避免违法用地的现象增多,从根本上保护了土地,通过卫片执法对违法用地情况进行测量具有如下特点:a,对于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违法用地的测量。这种现象一般在城镇出现得比较多,具体可以采用参考地籍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测量中融入GPS RTK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b,私自建设的违法占地。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城乡中小型企业上,它们没有得到有关批准,而私自进行建设占用土地,一般运用土地勘测方法进行测量。c,农村私自占地。这种现象在最近几年时有发生,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数量很多、占地面积不是很大、建造所需时间短,对于这种现象,使用传统的仪器是无法进行准确测量的,然而通过GPS RTK技术,能够使测量效率大大提高,节省大量的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地测量中融入GPS实时动态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作业精度,GPS实时动态技术是无法被其他测量方法取代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王广运,郭秉义.差分GPS定位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6)

[2]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9)

土地测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 发展作用

一、组织地籍测量的原则

据了解,目前虽尚未大规模的全面开展地籍测量工作,而各省、市、区这几年确也有不少单位在试验摸索着做准备工作。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经过统筹兼顾、合理组织,把这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形成一个协调合作的整体,是当前应做为重点研究的问题。

1.不宜重复建立测量组织

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可以完成此任务,不必另起炉灶。(何况个别单位还在窝工)。

2.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任何一个单位(哪怕是在当地是最大的测绘单位)是不可能承包这样大的系统工程的。

3.组织联合作占要认真研究五个步骤:(1)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2)调查各单位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人数(尤其是质量――人的素质);(3)这批人要经过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并经一段实习,考核合格者,发上岗证书。(4)建立队伍后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5)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

二、正确处理好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的关系

地籍测量已开始而权属调查资料却不能及时提供或资料质量不高,这仍然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得怎样,将直接影响到地籍测量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及成果成图质量的好坏。当然,权属调查资料中出现的问题应根据测量单位发现的实际情况,由国土部门负责妥善处理,测量单位是在正确的权属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地籍测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籍测量的质量。而目前的状况是,国土部门无论在管理上、技术上均需逐步完善和提高,在权属调查资料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权属调查资料中存在明显错误,测量单位不积极主动向国土部门反映,协商处理好,而是仅凭权属调查资料来作业,则容易酿成大的质量问题,最终因权属关系存在的问题而导致

不必要的返工。

三、根据地籍测量的特点,采用正确的作业方法

地籍调查必须达到宗地界址清楚、权属合法、四至无误、面积准确,而其中不少内容是由国土部门通过权属调查完成的,而地籍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资料,确保宗地面积正确无误。因此,在作业方法上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的地形测量,如何确保宗地面积正确无误,这是作业时自始至终必须抓的一个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保证地籍测量质量的不断提高。

1、界地点预编号和正式编号。在开展地籍测量时,全部权属调查应当结.束,界址点全部标定,这时以街坊为单位,依宗地编号顺序编定界地点即可,无需预编号。如地籍测量开始后,权属调查仍在进行,界址点增减变化较大,这时实地应先预编号,主要供解析界址点施测使用(即观测手薄和计算资料中的点号)地籍图测定后以街坊为单位,按宗地号大小逆时针方向,从宗地西北角起重新编号,这便是地籍图上和界址点坐标册中的正式编号。为使用、查询方便,要编制预编号和正式编号对照表。

2、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最重要的内容,故在布设图根点时应以满足界址点测量为主要目的,避免盲目均匀布点。根据权属调查单位提供的街坊宗地结合图通盘考虑,布设图根路线,应尽量避免图根点不足或过多的弊病。在施测方法上不应局限于解析极坐标法,应充分利用宗地规则的几何特性和街道、小巷规则的直线性,分别采用直角法,内、外分法测定解析界址点,以增加实测解析界址点的数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3、抓住影响宗地面积正确性的因素乃是技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界址点是确定宗地形状和计算宗地面积的依据,宗地内要有足够的解析界址点且点位分布均;选择正确的宗地面积计算方法(对不规则的宗地采用部分解析法输入界址点坐标计算面积,规则几何图形的宗地采用实量边长计算面积)。实量边长计算面积的准确性并不低于全解析界址点计算的面积,而此类宗地面积采用图解界址点坐标计算面积是不恰当的。在量算图解界址点坐标时必须高度重视,使其量测精度保证在允许范围内。为了减少宗地面积计算的错误,应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核:坐标反算边长、图上边长及实量边长三者之间进行检核;在程序设计上考虑自动寻找坐标值功能,计算面积时减少同一界址点坐标值的输入次数,并将输出的宗地图形状与地藉图上的宗地形状进行比较;同权属调查单位提供的宗地面积进行比较,发现粗差,及时处理。

4、地籍图的测绘在不同部位―宗地界址线附近、宗地内、宗地外的精度要求是不一样的,作业时应采用不同的作业方法,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宗地界址线附近是地物勘丈并进行装绘的重点。为了保证勘丈精度,应充分利用解析界址点、控制点进行勘丈测量图解界址点,并利用多余条件进行检核。宗地内部的地物装绘:由于权属调查单位提供的宗地内的勘丈数据普遍错误较多,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仍可采用平板仪配合丈量方法测定地物点,在有足够定位地物点的基础上采用勘丈数据直接装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