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农村 科技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03-01

一、利用年终总结安排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通化市图书馆通过多年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经验,从最初的每年年终总结的单一性,逐步完善到从中可以分析出下年度工作以及制定计划的可据性。人所共知,每年的年终总结目的是总结一年来制定计划,到工作的实施,以及到效果的合计,进而总结出一年来的工作成绩。通化市图书馆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总结的两用性其一也不外乎于此,但另外的一用性则可作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的科学依据,其意义更在于从中发现和找出全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特点、优点、缺点及疏漏和不足的地方,从而更好地完善下一年度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例如:通化市图书馆科技部每年跟踪农村科研课题十多项,在分析总结中,不难发现课题的实用性、市场的针对性、社会效益等问题,甚至从中可以发现某一课题的跟踪服务,从计划到实施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在成果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却发现该课题的研究与市场经济相悖或实用性、科学性等缺乏一定的市场生命力,如果存在这类问题,不仅给图书馆自身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就连该课题的研究者也是个不小的损失。所以注意分析和研究一年一度的农村科技服务的工作总结,不仅对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一个充分肯定,另外还可以找出工作的不足,进而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二、年初制定适合于本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科学计划

通化市的下辖区域多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是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年初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计划的制定,就要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农业产出品种的科学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等问题,不能让农业的产出与自身的有利条件相脱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与图书馆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确保计划与效果相统一,发挥图书馆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由于近年来图书馆事业经费的严重短缺,要想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仅从农村科技服务的旅差费问题,就限制住了各方面工作的实施。但这并没有难住通化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想尽各种办法开展工作,并在制定计划时无论是课题的跟踪,还是送书上门以及走访调查,凡是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系列中的,不能存在多余性重复。例如在各项课题的跟踪服务中,每一个课题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并在课题的选择中要注意其科学性、实用性、效益性以及相关的传播性等,同时要具有促进全市农村同行业发展的排头兵的带头作用,因此为指导思想制定工作计划。不仅为图书馆本身节省了开支,同时也为全市农村此类项目的科技服务工作增加了含金量。再有送书上门服务,其过程是调查走访在后,其工作效益更大,从图书馆的经济角度看也是最科学的。

三、送书上门服务工作

送书上门服务,是图书馆自从开展以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以来至今年内一直坚持的工作,通化市图书馆科技部更是如此,年平均送书上门千余册。但近年来由于图书馆事业经费的严重短缺,在这项工作中不得不立足于本馆的现有条件,将过去的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的送书方式转变为定点服务,以点带面从而辐射科技的服务方式,其结果深受农民和专业户的欢迎。原来的走村串户,效果不显著费力不讨好,还给图书馆自身造成人财的浪费,后来根据农民和专业户信奉的同行业知名度较高的种、养和加工的专业户的家中,并建立基础农村图书个体流通站。这样一来收到了三层效果,一是承担流通站工作的专业户本身喜爱,其自身不仅能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更主要的是确保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能够健康地发展;二是前来上门求教的农民在取经之后,临走时都要借走几册图书资料,并如获至宝地珍惜;三是为图书馆节省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在这项工作中的经验还有三条:一是必须建立押金制,这样不仅能确保图书资料的完好率,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图书资料在科技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从而缩短流通时间,提高流通率;二是走访调查要相应地跟上。这样不仅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也为各个基层图书流通站图书资料按预定期限及时调配打下基础;三是遇有图书资料与农民需要不协调时,通过走访调查上来的统计,及时寻找加以流通。如图书馆没有的图书资料,就利用馆际互借,及时到全市相关行业的图书室去寻找,找到后尽快送到农民手中。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学生方面,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是依靠书本,电视、网络游戏已成当今学生钟爱。一到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会沉溺于电视和网络之中,课余捧书求知的现象频临绝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校园,清晨、下午,总见到许多学生执书学习,或背读课本,或阅读课外读物,一派浓郁的读书氛围,洋溢于校园,时而还会传来琅琅书声。那真是多好的读书场景啊!可现在,新世纪农村校园课余难听到书声,难见到学生开卷阅读,学生一有时间就是泡网吧、玩手机、听mp3、仿明星,一点文质才气也没有,言行举止劳叉舞厌,文化素质极其低下,令人堪忧,语文阅读教学形势严峻。

教师方面,自认身处避远农村,职业竞争不强,无失业忧患,满足现状,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学习,不去读专业方面的书籍,致于文学书籍更是读得更少。教学上,不去探索新教法,知识陈旧迂腐,教法涛声依旧,课堂教学一成不变。对继续教育搞形式、走过场。由于不读书不学习,工作计划、总结、论文写作等教学材料不会写或懒得写,上网下载,应付差事,投机取巧,结果评职称论文因下载被取消的事屡见不鲜。教学质量低劣把罪过推给“两基”。教师自身阅读和读书尚且如此,学生读书阅读又如何养成习惯呢?语文阅读教学的土壤在何处?笔者认为,要做好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需抓好以下几点: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是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读书环境,创建书香校园。我国古代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深,环境育人,环境成就人。要抓好语文阅读教学,学校书香氛围的大环境绝对不能缺少。如果校园读书氛围尚未形成,学生是无法静下心来看书的。学校教师在营造书香校园上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师生共创浓厚的书香校园。学校要出台规章制度,规定教师每个月每个学期读书的数量,并检查读书笔记,还要求写随笔、写论文,将读书作写作活动列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作为评优选模职务晋升的条件之一,用制度鞭策教师学习。同时,推广教师公开学习,在校园读书长廊、读书亭、花前树下读书,营造书香校园。将教师的读书经验推广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与教师一同读书学习,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二是要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提高图书借阅率。

随着“两基”的实现,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图书配置也相当丰富。可是,许多学校和图书只作摆设,没有发挥作用。学校要设法动员学生借阅、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图书借阅方面要创新方法,免去繁琐的登记、签字等手续。可在班级设立借书小组,由小组统计学生需要借阅的图书书目,然后统一到图书室借书给学生读,简化借书手续,给学生读书提供方便。

做好这两方面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解决了无书读的问题,为学生阅读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引导了。

三是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有计划、有目的地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固的语文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自己的事……靠自己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动求知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感悟文本的良好习惯。

2.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语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

3.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只是授与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而已,课堂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语文课的课时,应拿出若干让学生自由阅读经典、名作、名著,从书中去打开眼界,扩展胸襟,造就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精神。

4.在读中思考,感悟欣赏,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如果缺乏思考,就无法将书面死知识转化为被吸收了的活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要从纵横、从生活、从时空、从宏观、微观等角度思考,将书本知识活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要将知识进行感悟欣赏,让它完全被自己吸收,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就会提高。

四是要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爱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兴趣。而兴趣又往往是在一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的。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必不可少。如: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这些语文活动,学生要完成好,之前事必要精心准备,写演讲稿,故事搜集,朗读材料搜集,还要将它们理解透彻,有感而发。要完成好,就必然缺乏不了阅读的过程,并且要精读。在活动中学生有了兴趣,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五是注重古典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实施八项工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是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工程;三是农村、社区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四是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工程;五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活动建设工程;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程;七是文化市场科技监管工程;八是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工作任务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区、镇乡、村(社区)和非农单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立政府投入机制和社会投入机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各个层次人群都有合适的活动场所。

(一)区级:一大一小两个工程建设

1、平谷区博物馆的建设工程。20*年完成部分前期准备工作: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专家论证、评估和简单的结构设计等,争取年内开工。

2、影剧院小放映厅建设工程。建筑面积260平米,用于小型放映活动和小型会议。

(二)乡镇级:一个服务中心建设

争取市里资金完成2-3个乡镇、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改造工程。

(三)村级:三个“一”建设:一个文化室、一个图书室、一个舞台

1、积极推进文化大院建设,为50个农村文化室、图书室配置设备。

2、继续推进农村数字化电影厅建设(根据市里补贴额度确定建设数量)。

3、推进村级舞台建设。提升村级舞台的服务功能。

4、加强山区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工作。

二、积极推进全区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年是奥运之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将以宣传奥运活动、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主要是搞好九大活动、建设两大工程

九大活动:

1、创新开展农民艺术节活动。组织好第二届“火树银花靓平谷活动”,组织、策划好新春团拜会、秧歌花会进城大拜年等传统活动,使传统活动常办常新。

2、重点策划、组织好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工作为全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主题,在奥运倒计时节点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奥运会开幕前期、奥运会举办期间及残奥会举办期间,开展庆祝演出活动、奥运知识图片展览宣传活动、奥运特色工艺品展卖活动、奥组委要求组织的奥运广场活动等四项共32场系列文化活动,营造喜庆氛围,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平谷区群众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为20*年北京奥运会造势。

3、层层推进“桃花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延袭“桃花大舞台”活动成功经验,将活动继续推进并深化,以区级桃花大舞台为龙头,依托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桃花大舞台,以区、镇(街道)桃花艺术团为主导,突出十七大精神、“和谐社会”建设、奥运盛事等主题内容,全年演出活动不少于2000场。

4、认真组织好桃花节品牌活动。组织好连续21天的世纪广场桃花大舞台演出活动。

5、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根据市文化局统一安排,继续实施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和“市属专业院团赴京郊边少地区公益性演出活动和周末场演出工程,送戏下乡不少于1000场。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送书下乡不少于4万册。

6、继续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影剧院、电影服务中心继续实施数字化电影放映“2131”工程,送电影下乡不少于5000场。

7、组织业余文艺队伍调演活动。以桃花大舞台活动为抓手,逐步完善全区文艺调演机制,推进以艺术节、桃花节、夏日文化广场、金秋艺术欣赏为主线的四季常规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

8、促进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以平谷精华武术学校为代表,以“北京艺术家庭”为展示基地,以平谷区内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为优势,抓住机遇,继续做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拓宽文化交流之路。组织好“泃河情”平蓟兴风光摄影展、华北六省市书画影联展、桃文化收藏展等展览活动,促进与周边省市、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9、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动。一是民间文学类区级非遗项目相关资料整理、书籍出版工作。编辑出版丫髻山传说、仁义胡同传说、轩辕黄帝传说、平谷区抗日歌谣、平谷村落域名传说等5套书籍。二是重点区级非遗项目传承展示活动,对平谷调等10个项目进行传承展示活动,对各类项目从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进行装备、扶持,使项目在延袭传统的基础上得以更好的发扬,使项目为公众熟悉与认可。三是市级非遗项目的“标志碑”设立工作,在仁义胡同旧址、轩辕庙旧址分别设立大型立体“标志碑”,对项目情况进行明示。

两大工程:

1、乡镇、社区“十个一”建设工程:包括一次专题会议、一个年度工作计划、一次农民艺术节活动、一项周末桃花大舞台演出活动、一次家庭藏书评选、一次读书体会交流会、一项电影放映工程、一次书画影展评活动、一支镇级桃花艺术团、一支村级新农村文艺宣传队。

2、非农单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五个一”建设工程:建一个图书室、组织一次书、画、影比赛、开展一次歌咏比赛、组织一次联欢会、有条件的单位建一支演出队伍。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后劲

以培养和建立基层文艺骨干队伍为着眼点,以提高素质、扩大规模为目标,抓好四支队伍建设,达到四个要求。

四支队伍建设:

1、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社区和乡镇文化干部按原有编制数尽快归位,解决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文化管理不到位问题。

2、加强桃花艺术团建设。加强24支区、乡镇、街道桃花艺术团建设,三个月内为其配备设施、设备。

3、加强业余团队建设。新发展各类群众性业余文艺队伍30支,使全区群众性业余文艺队伍累计达到480支。

4、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搞好“千人培训工程”,组织乡镇文化干部、业余剧团骨干、图书室管理员、数字电影放映员、基层文艺骨干等各类培训,全年不少于2000人次,培训艺术骨干不少于700人。

四项要求:

1、队伍建设要以广大群众为主体,使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活动参与率。

2、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业余团队的演出水平,由自娱自乐型向演出型转变。

3、要以培训为重点,提高业余队伍的业务素质。采取外请老师辅导、外出交流、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

4、桃花艺术团每年演出不少于20场,每个团至少要能够组织两套不同的、高水平的、不低于90分钟的节目。

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培育和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抓好三支队伍、一项工程建设,搞好五项专项活动。

三支队伍、一项工程:抓好文化市场执法队、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和行业协会三支队伍,建设文化市场科技监管工程,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市场管理的格局。

四项专项整治活动:

1、抓好网吧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网吧的综合检查和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网络监控系统,提高对网吧的科技管理水平,确保网吧不发生严重问题。

2、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遵纪守法、文明经营活动,严查非法出版物的出版、印刷、销售各个环节,使我区文化市场整体状况有一个较大的改进。

3、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印刷企业的安全监管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市、区安排的安全检查行动,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防止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4、做好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市广电局《考核细则》的内容和标准,逐项抓好落实和检查验收,确保在市对我区的考核中,不发生任何问题。

五、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科学开发利用文物资源

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执法与宣传力度,全面科学保护、利用文物资源,完成六项任务。

1、重点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根据文物普查结果,完成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2、完成全国长城资源调查的野外测绘、数据采集工作,建立健全长城档案;

3、配合区规划委等有关部门,分批做好2至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

4、积极配合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基建前有关行政审批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确保地下文物安全;

5、根据文物保护资金情况,分期分批做好文物古建的抢险修缮工作;

6、完成上宅文化陈列馆馆藏石刻碑刻丛书编写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以服装服饰为主的民俗文物征集工作;对搜集的平谷地区方言资料进行整理。

六、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

要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投资建设文化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积极配合乡镇政府、企业、个人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打造三个项目。

1、打造丫髻山道教圣地和文化庙会品牌。完善现有文物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丫髻山管委会打造道教文化胜地和品牌传统庙会;有效整合周边资源,整治丫髻山碑刻,编辑丫髻山历史文化丛书,为我区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富民服务。

2、打造京东三元文化谷。在黄松峪乡打造京东三元文化艺术谷,帮助当地政府做好前期规划和项目包装,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打造东高村镇乐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帮助东高村镇充分挖掘乐器生产与音乐文化创意文化的资源优势,将该基地建成以乐器生产制造为龙头,集生产、销售、商贸、教育、展览、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基地。

保障措施:

1、建机制促发展。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原则,建立文化活动的创新机制、大众参与机制、援助机制、配送机制、交流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以多种文艺形式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使农民群众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2、抓保障促发展。做到“四纳入”:切实做到文化部提出的“四纳入”: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

党和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机制不断完善,阵地建设与时俱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骨干队伍日益壮大,这都是新农村文化档案建档的基础。根据浙江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省85%左右的行政村将建成形式多样的村级文化场所,其中不低于1/3的行政村将建成适应群众需要、符合相应标准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成省级文化示范村300个以上,市级文化示范村500个以上,县级文化示范村700个以上。文化示范户的发展,各地也呈现出良好势态。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产生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的主要来源,现分别将乡镇、行政村、文化示范户收集和归档范围简述如下:

1.乡镇文化建设档案收集及归档范围

(1)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期规划、实施意见、工作计划,总结和各项管理制度等材料;(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设施建设包括设计图纸、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材料;(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村落文化宫、文化示范户建设标准等材料;(4)新农村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及配合当地政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动计划、总结和活动成果等材料;(5)新农村文化业务骨干培训、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材料;(6)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自己创作的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手工艺品等文化艺术成果;(7)新农村科普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材料;(8)新农村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镇一品”的材料;(9)外来务工人员在本乡镇参与文化活动的文件材料;(10)历史文化古宅、古木、古桥、古庙、古牌、古街坊及名人实物,口述文化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存等;(11)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材料;(12)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当地党、政领导参与、介入、支持及各种媒体报道等材料;(13)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经费来源、财务收支等材料。

2.行政村文化建设档案收集及归档范围

(1)行政村历史人文(包括村史、名人、名宅及自然景观)等材料;(2)行政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设施,包括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道德亭、道德墙等图纸、工程记录等材料;(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文化骨干队伍的组织、培训等材料;(4)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群众性活动,包括赛事、创作的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手工艺品等文化成果等材料;(5)新农村精神文明建中形成的材料,包括五好家庭、双文明户、科技示范户,遵纪守法户、模范专业户以及尊老扶幼、舍己为人、拥军爱民、新风尚等材料;(6)本村的优良传统、村风、村规、“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材料;(7)行政村的历史演变,地名来历、名山、名川等材料;(8)行政村科学技术普及设施及活动中形成的材料;(9)其他与村级文化建设活动有关的材料。

3.文化示范户档案收集及归档范围

(1)农村文化示范户的基本设施,包括文体活动器具、图书资料、电脑电视等登记材料,及联谊活动等材料;(2)农村远程教育中形成的材料;(3)农村文化活动中创作的文艺材料及自编、自录、自演等材料;(4)组织选送到乡镇、县市乃至省或全国文化活动的材料;(5)群众参加各类活动人数的登记簿;(6)文化示范户为各级输送文化骨干,文艺人才等材料;(7)其他各种与文化示范户有关的材料。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的内涵十分丰富珍贵,这都是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印记,历史的见证。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体系构成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体系要与农村文化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各镇(乡)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文化职能在农村延僻的一个触角,也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要通过镇(乡)文化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档案人员队伍,把乡镇一级档案室建起来,逐步规范,这是构建农村文化建设档案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力求抓紧抓实。

农村文化建设已逐步从乡镇延伸到村,村落文化宫是最基层的农民文化活动场所。现在不少村落文化宫已实现“四有”,即有场地(楼、室、广场)有设施、有团队、有活动。场地有几百平方米乃至更大的大楼、广场:设施有图书室、音舞室、体育活动室等一应俱全;文艺团队自发组织,戏曲、音舞、武术自编、自导、自演,经常向群众演出,自娱自乐,寓教于乐。在这些村落文化活动中,必然也有大量的材料形成,这是第一手的原汁原味的文化活动档案材料,加以整理,其中不少具有创造性而又是农民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材料,更具有保存价值。

农村文化建设,还要延伸到户。爱好文化艺术的农民,自愿将自己的房屋腾出几间来,供附近的邻居来共享文化,形成了“文化中心户”。文化中心户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政府部门及企业有的赠送电视机,有的赠送图书及文化娱乐设备等等,附近的农民就近到文化中心户去活动,聊天、唱歌、唱戏、健身,十分开心。文化中心户有不同特色,因户主的文化特长及组织能力。显示出文化中心户的文化特色来。这些文化中心户在农民群众的活动中,也会产生各自独特的文化活动材料,收集起来,正是相当好的文化建设档案材料。全国有2000多个市(县),19000多个乡镇,35000多个乡,65万多个村,假如每个市(县)有100多个村落文化宫,1000多个文化中心户,收集的材料,各显其长,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城区优质教育向农村及山区辐射,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范围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支援学校应为城区或在当地县域内具有办学优势的义务教育学校;受援学校应为乡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原则上,各城区和平川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均须与一所或多所农村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形成帮扶关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

四、实施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一)学校管理帮扶。帮助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帮助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可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受援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受援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评课、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受援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受援校开好信息技术课,用好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受援校加强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建设,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可选派教师支教,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新教学理念,同时接受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前来学习与培训。

(三)教师专业发展帮扶。帮助受援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整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帮助受援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受援校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受援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支教交流活动,提高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四)校园文化建设帮扶。帮助受援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导受援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促进双方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办学条件帮扶。力所能及地向受援校捐赠本校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使硬件建设有所改善;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资金和物质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展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结对帮扶”作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活动安排。结对学校双方要加强联系,深入了解,针对受援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制定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和学年“结对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具体措施,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精心组织,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