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步电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步电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缆故障定位仪跨步电压法电缆外护套故障

中图分类号:TM246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目前,我国XLPE电缆的用量及电压等级正在逐年上升,高压电缆外护套是电缆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但因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力损伤;运行过程中受白蚁破坏及外力破坏等造成电缆绝缘护套破损,而电缆护套一旦破损,一方面会使电缆金属套(或金属屏蔽层)形成接地回路,产生环流,从而使电缆金属套发热,加大电缆损耗,降低电缆的带负载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破损处空气及水分的侵入,会加速电缆金属套腐蚀,而腐蚀处产生的电场集中,易于产生局部放电和引发电树枝,对电缆的短期运行安全造成威胁;此外破损处水分的侵入还会使主绝缘产生水树老化的几率增加,严重影响电缆寿命。通过对电缆外护套故障工作的查找,发现电缆外护套存在的缺陷隐患对运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及时进行处理,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护套破损处进行及时定位查找和修补显得非常重要。

2 故障发现、查找过程、原因分析、

以下将以110kV水芬Ⅰ线线为例,进行分析。

2.1故障发现

2004年11月23日,经对110kV水芬Ⅰ线进行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检测,110kV水芬Ⅰ线全长750米,没有中间接头,检测结果如下: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110kV水芬Ⅰ线A相外护套绝缘良好,B、C相外护套绝缘为零,已经接地。查找接地B、C相接地故障首先采用电桥法进行预定位,定位出大概距离后再用跨步电压法对外护套进行精确故障定点。

2.2故障查找过程

(1)电桥法预定位:

被测电缆全长为L,距测量点L1处有护层故障点P,对地电阻为Rp。金属护套材料为铅或铝,甚至不锈钢,与电缆线芯相比,电阻稍大,均匀分布。因此,当电桥平衡时,电阻之比,等于其长度之比。图中ZGH为高压恒流源,r为比例臂电阻。

图1:护套缺陷点电桥定位法示意图

其电路原理如图2,XP间的金属屏蔽电阻为R1,

PYNM间的金属屏蔽电阻为R2。图2:电桥定位的电路原理图

显然=

接入电桥后构成如右电路

图中r1+r2=r0

则由电桥原理可得:=P‰(千分之P)

P为指示比例臂电阻的刻度盘读数

L为测试电缆的全长.L1为故障点距测量点的距离。

因此L1=2·P‰·L,即可算出护层故障点P距测量点L1的大概距离。

经过公式L1=2·P‰·L ,算出B、C相故障点都在下围岭电缆终端站算出的10%的位置。

(2)用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

由于电压测量误差、电缆总长度误差、及电缆蛇形敷设引起的偏差等,使定位不准。进一步用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

跨步电压法基本设备为高压信号发生器和一套带有探针的电位差计或毫伏表。其原理如下图,在电缆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一高压脉冲电流,用电位差计沿电缆路径探测,

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示意图

从护套不良点流入土壤的电流如示意图所示,电源电压为负极性,土壤表面电位呈漏斗状分布,跨步电压法正是通过探棒寻找土壤中电势最低点或跨步电压零点。用这种方法,找到使跨步电压指示仪最敏感、指针摆动幅度最大的点,进而精确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很快故障点被找到,其故障位于在下围岭电缆终端站算出大概处75米处。

经分析用电桥法所测故障点位置与用跨步电压法所测故障点基本在同一个点上,误差不大。经开挖后,发现故障点处电缆外护套已被白蚁侵蚀严重。

2.3引起故障原因:

(1)高压电缆本体本身是无防白蚁的护套,所以受到白蚁的侵蚀。

(2)高压电缆施工时未做防白蚁处理。长期深埋与地下,无法喷白发蚁药,得不到常规的防蚁维护,容易引起白蚁。所以对高压电缆本体一定要进行防白蚁处理。

(3)施工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回填泥土时,没有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遗留多余木板,给白蚁在木板里面造巢穴带来便利。所以电缆沟道土层要干净,不能有木屑等杂物。

3 处理方法:

先将路面开挖,打开盖板,刨出细沙,找到电缆外护套的故障点;

用葫芦将故障相电缆吊起,用抹布把粘在电缆上的泥沙清理干净;

在故障相的两侧及故障点的位置,用玻璃片将石磨层刨干净;

用绝缘自粘带、防水绝缘带及PVC,将故障点修复;

将吊起的电缆放下,沙子回填,又喷洒了防白蚁药水;

在直埋段装了一根药管,方便以后喷白蚁药水时,药水能很好的渗入沟中;

再做一次绝缘电阻测试及试验;

检测数据合格后,恢复该线路运行。

最后检测数据:

4结论:

跨步电压法的优点是原理简单、易操作、抗干扰好、破坏性少、定点直观准确,适用于敷设于泥土地面内的电缆。而传统的直流冲击法冲击电压及能量较高,长时间放电时对电缆金属护套及外护套都有破坏性,且会将正常运行时不必处理的薄弱点击穿扩大为故障点,因此对已投运的高压电缆不提倡使用此法。

跨步电压法也有不足之处:

(1)易受地下金属管线(如水管、天然气管等电位体)的干扰,特别在变电站或电缆接头井周围的干扰更为严重;

跨步电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铁;电缆;护层;故障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140-02

高铁高压电力电缆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为了避免金属屏蔽层出现环流,而选择一端接地。当单芯电缆遇到过电压或护层出现多点接地情况时,会造成发热加速电缆绝缘老化而引起故障。目前已有的护层故障探测方法和仪器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我段高铁电缆层故障对已有的电缆护层故障探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现将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供广大铁路电力供电部门参考。

1 原有单芯电缆护层故障测距(粗侧)方法的缺陷

电缆护层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低压脉冲反射法、直流电桥法以及直流压降比较法。虽然这三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低压脉冲反射法由于损耗大、脉冲传播距离有限,测量距离十分有限。

2)直流电桥法的测量精度受测量导引线及接触电阻影响很大。

3)直流压降比较法的测量精度和直流电桥法一样,也同样受测量导引线电阻及接触电阻影响大。

2 单芯电缆护层故障测距(粗侧)新方法

针对上述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摸索出了一种克服导引线及接触电阻影响的新方法――直流电阻法。

直流电阻法的测量接线如图1所示,用直流电源E在电缆护层与大地之间注入电流I,测得故障与完好电缆护层之间的直流电压为U1。从故障点开始,到电缆远端,再到完好电缆测量端部分的电路无电流流过,处于等电位状态,电压U1也就是故障电缆护层从电源端到故障点之间的压降,因此,可以得到测量点与故障点之间的电阻:R1=U1/I

假定电缆护层每公里长度的电阻值为R0,求出故障距离:

X=R1/R0

利用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不受对端短接引线及其接触电阻的影响,但使用该方法是还必须注意一些问题。该方法在应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测量误差的避免。直接电阻法的关键是要准确的测量出电压,即准确无误的测量出故障电缆护层端头到故障点之间的电压。在测量中为了保证测量电压的准确性,毫伏表的测试导引线必须要直接接在故障电缆护层上,切忌一定要避开直流电源接线点,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单位长度电阻的测量。在直接电阻法中,如果无法准确的知道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就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这就需要通过现场的测量方法来获得准确的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具体的获得方法是:必须选择一个完好的电缆护层代替故障电缆护层,并且将被测电缆的远端直接接地。如图3所示,这是测量的电阻就是电缆护层全长的电阻。

3)电流大小的选择。基于测量灵敏度、克服干扰电压的影响等方面的考虑,直流电源所所提供的电流应该比实际需要提供的电流尽可能大一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流电源提供的电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电源原件功率、体积以及价格等。由于直流电压表的测量分辨率在十分之一毫伏以上,电缆护层电阻一般都是0.05欧姆一公里左右,因此,为了测量10米的测距分辨率注入的电流一般都必须保证着20 mA以上。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电压5000伏,额定电流100毫安的直流电源。

3 单芯电缆护层故障精确定点方法

在粗测故障点后,应采用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跨步电压法是比较适合于电缆护层的故障定点方法。尽管理论上讲跨步电压适用于直埋电缆,实际上只要电缆沟里有埋土或沙,就可以使用该方法。跨步电压法工作原理如图4(a)所示,在故障电缆护层及大地之间,断续一个直流电流,直流脉冲电流经过大地从故障点两侧流向故障点并经电缆护层返回测量端,由此引起电缆上方地面上电位分布如图4(b)所示,在故障点处地电位最低,并由故障点沿电缆路径向着电缆两端的方向逐渐升高,在靠近故障点的两侧,电位变化比较大,据此,便可判断出测寻人员是靠近还是远离故障点。

从原理讲跨步电压法比较简单,但实际应用起来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注意。

1)故障测距的必要性。在离开故障点一段距离位置(8米以外),跨步电压数值比较微弱,测量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不预先进行故障测距定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是直接在整个电缆路径范围内寻找故障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保证尽快地找到故障点一定要先测距,然后用跨步电压法定点。

2)同步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向电缆注入直流脉冲信号时,测量到的跨步电压往往比较微弱,特别是测量点离开实际故障点一定距离后,这时仪器的指针摆动幅度很小,不易于和正常的地电位的漂移区别开来,实际测试中,我们由测量人员通过步话机发出加入信号的命令,使测量人员,能够提前准备,集中精力观察判别直流信号引起的电压变化,从而确定出故障点的方向。

下面介绍我们用万用表测量跨步电压的实例。在故障电缆护层及大地之间,断续注入100 mA直流电流,使用DT930万用表测量电缆路径地面上跨步电压,万用表正极靠近信号注入端。设探针之间距离为d,靠近故障点的探针与故障点距离为x,x值为负时,说明探针已越过故障点,如图5所示。表1给出了部分测量结果。

由以上测量结果看出,在故障点附近,测量到的跨步电压由于达到了100毫伏,比较容易观察判别。在故障点后测量值为负增量,而故障点前测量值为正增量。两个探针之间的距离愈大,探针离开故障点的距离愈近,测量到的电压变化量愈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都在大规模新建铁路,而铁路的新建会大规模的采用高压单芯电缆,从而就会导致护层故障探测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通过实际工作摸索出的单芯电缆护层故障精确测距的直流电阻法,总结了跨步电压定点法使用的经验和提高定点测量效率的措施。对于解决高铁电缆护层故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跨步电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接地 流散电流 电气设备 接地电阻

1、电气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1)电气接地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防止人身遭受雷击;2)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3)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气接地的分类:按接地作用分类,常用的接地可分为以下几种:1)系统接地;2)设备的保护接地;3)防雷接地;4)屏蔽接地;5)防静电接地;6)等电位接地;7)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及功率接地。

式分类,接地极按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外引式接地极和环路式接地极。若按其形状,则有管形、带形和环形几种基本形式。若按其结构,则有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之分。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将正常时不带电而故障时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措施,接地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对必须接地和不须接地部分作了明确的规定。

2、接地与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专门为接地而人为装设的接地体,称为人工接地体。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称为自然接地体。连接于接地体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之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与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网。

接地线又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接地干线一般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连接。接地体按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外引式接地体和环路式接地体。按其形状划分,有管形、带形和环形几种基本形式。按其结构划分,有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之分。

3、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

(1)接地电流与接地短路电流:凡从带电体流入地下的电流即属于接地电流。接地电流有正常接地电流和故障接地电流。正常接地电流指正常工作时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下,借大地形成工作回路的电流;故障接地电流指系统发生故障时出现的接地电流。系统一相接地可能导致系统发生短路,这时的接地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如接地的380/220V系统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在高压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可能很大,接地短路电流在200A及以下的,称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短路电流大于500A的,称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2)流散电阻和接地电阻:接地电流流入地下以后,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这一接地电流就叫做流散电流,如图1所示。流散电流在土壤中遇到的全部电阻叫叫做流散电阻。接地电阻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的电阻之和。接地线电阻一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流散电阻就是接地电阻。

图1 流散电流

4、电压和电势

(1)对地电压: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流散。在距接地体越远的地方球面越大,所以流散电阻越小。一般认为在距离接地体20m以上,电流就不再产生电压降了。或者说,至距离接地体20m处,电压已降为零,电工上通常所说的“地”就是这里的地。

通常所说的对地电压,即带电体同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也是指离接地体20m以外的大地而言的。简单说,对地电压就是带电体与电位为零的大地之间的电位差。显然对地电压等于接地电流与接地电阻的乘积。如果接地体有多根钢管组成,则当电流自接地体流散时,至电位为零处的距离可能超过20m。

(2)接触电势和接触电压:接触电势是指接地电流自接地体流散,在大地表面形成不同电位时,设备外壳、构架或墙壁与水平距离0.8m处之间的电位差。

接触电压是指设备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如人在发生接地故障的设备旁边,手触及设备的金属外壳,则人手与脚之间所呈现的电位差,即为接触电压,接触电压通常按人体离开设备0.8m考虑。

(3)跨步电势和跨步电压:跨步电势是指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人的跨距)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跨步电压是指人站立在流过电流的大地上,加于人的两脚之间的电压,人的跨步一般按0.8m考虑。紧靠接地置,承受的跨步电压最大;离开了接地体,承受的跨步电压小一些,对于垂直埋设的单一接地体,离开接地体20m以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考虑人脚底下的流散电阻,实际跨步电压应降低一些。

5、电力系统的中心点及接地

(1)中性点、零点和中性线、零线: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器的绕组中以及串联电源回路中有一点,它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的电压绝对值相等,这一点就成为中性点或中点。当中性点接地时,该点则称为零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由零点引出的导线,则称为零线。

(2)接地线和接地:一般有中性线(代号N)、保护线(代号PE)或保护中性线(代号PEN)。中性线(N线)的功能,一是用来接用额定电压为相电压的单相用电设备,二是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三是用来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保护线(PE线)的功能,是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用的接地线。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线)接地,可在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减小触电危险。

保护中性线(PEN线)兼有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线)功能。这种保护中性线在我国通称为“零线”,俗 称“地线”。将电气装置的必须接地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按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接零。

工作接地,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可靠运行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这种接地可直接接地或经特殊装置接地,如图2所示。各种工作接地有各自的功能。例如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能在运行中维持三相系统中相线对地电压不变;而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能在单相接地时消除接地点的断续电弧,防止系统出现过电压。防雷装置的接地,能在雷击时将强大的雷电流泄入大地,减小雷电流流过时引起的电位升高。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同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物理连接,称为保护接地,如(图3)所示。

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1)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线(PE线)直接接地,如在TT和IT系统中。2)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PE线(在TN-S系统中)或经PEN线(在TN-C系统中)接地,这种接地型式称为“保护接零”。注意:同一低压系统中,不能有的采取保护接地,有的又采取保护接零,否则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取保护接零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将带上危险的电压。

图2 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和接零示意图

图3 保护接地示意图

在TN系统中,为确保公共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应在PE线或PEN线的下列地方进行重复接地:1)在架空线路终端及沿线每1km处;2)电缆和架空线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如不重复接地,则在PE线或PEN线断线且有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很危险的。如进行了重复接地,则在发生同样故障时,断线后面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为,危险程度大大降低。

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再有一种是中性点直接接地。前两种合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亦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后一种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亦称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我国10kV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如单相接地电流大于一定数值时(10kV系统中接地电流大于30A、20kV及以上系统中接地电流大于10A时),则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则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6、结语

电力系统中采取保护接零时,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不允许在同一电源上把一部分用电设备接零,另一部分接地;(2)在中性点绝缘(不接地)的系统中,绝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特别是家用电气设备,禁止采用接零代替接地;(3)采用保护接零时,接零导线必须连接牢固可靠,并且在中性线上不允许装熔断器和单独的开关设备,中性线阻抗不能太大。

参考文献

跨步电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防雷设施安装建筑物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建筑的智能化和高层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由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公式可知,高层建筑比一般建筑遭雷击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一旦遭受雷灾,后果会不堪设想。因此,正确安装防雷系统显得至关重要。

雷电的成因:以负极性下行先导放雷为主。

雷电的破坏形式有三类:①感应雷,即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②直击雷,即雷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而发生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一般建筑物易受直击雷的部位多为屋脊、屋檐、檐角、屋角、女儿墙,还有雷电侧击高层建筑的问题;③雷电波侵入,雷电流沿电气线路和管道引入建筑物内部,危及设备安全。防雷保护设计一般采用三级保护措施:①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②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基础接地装置泄散;③限制被保护设备浪涌过电压幅值。

1 高层建筑物的防雷

依据有关的气象资料,雷云的最低高度一般在距地面大于20m。建筑物超过50 m,不但顶部高耸入云,其中部也深入雷云之中,造成建筑物易遭受直击雷,而且建筑物四周的栏杆、扶手、金属门窗等易将球雷引入室内或发生雷云放电,即遭受侧击雷。雷云电位高达数亿伏,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其雷击电流一般在40~150kA,最高可达330kA。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防雷装置将雷电流迅速排泄到大地中,防雷系统安装必须方法得当。建筑物防雷系统是由避雷针、避雷网(带)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主体结构的柱、梁、板钢筋或外接引下线组成的引下装置,以及利用基础自然接地体(地梁、桩基、底板钢筋或承台)或人工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合成,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的电线管路、电气设备或其他金属管路绝缘距离不足时,引下线与上述物体之间就要发生放电现象,称为“反击”。发生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路烧穿,甚至引起火灾、爆炸及人身事故。

2 笼式避雷网

工程防雷设计应采用笼式避雷网,利用建筑物结构基础作接地装置,可收到良好效果。

工程建筑结构基础中应采用防水水泥,并做防水隔离层,需采用人工防雷接地装置。

当强大的雷电流自接闪器迅速沿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向大地扩散时,会产生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放电。为均衡电位,设计中采用笼形闭合均压电路,即笼式避雷网。所谓笼式避雷网,就是根据电学中法拉第笼的原理实现防雷,当雷击中一个封闭金属笼后,该金属笼对雷电可起到均压作用,同时也起到屏蔽作用。因此,当建筑物的所有金属构建、钢筋等进行电气连接成一个整体后,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金属笼,当受到雷击时,由于金属笼构成了等电位体,使建筑物整体电位提高到等电位值,对人和电器设备都不会产生危险,同时,金属笼对建筑物产生屏蔽作用,从理论上讲,屏蔽内部空间的电场强度近似等于零,笼上各处导体上的电位相等,因此,各导体之间不会产生反击现象,从而保证了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笼式避雷网的做法是将混凝土内的钢筋和建筑物四周的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等金属物全部进行电气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接地装置连接,同时,建筑物内各种金属管路、电气设备外壳也需做电气连接并接到接地装置上,使建筑物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属网,达到等电位并有屏蔽作用。

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除将全楼的梁、柱、楼板、内外墙钢筋等全部连成网式避雷网外,如果建筑物顶部装设卫星接收天线、排烟排气管道、航空障碍标志灯、节日彩灯时,必须装设保护上述设备的避雷针、避雷带,并与建筑物笼式避雷网作电气连接。

(2)建筑物内设计算机的保护接地,利用 40×4 镀锌扁刚外引,与避雷人工接地体共用。

(3)女儿墙顶部安装节日彩灯,如果已经有避雷带保护,但其穿线钢管应与避雷带焊接,以防雷电波动侵入。

(4)建筑物内保护干线应与设备进线总管相连接,总等电位连接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有淋浴的室内卫生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

(5)凡正常不带电而绝缘破坏后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6)有线电视系统引入端、电话引入端等处,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7)在电源总配电柜内装设第一级电涌保护器;各楼层电源箱装二级电涌保护器;主机房电源装三级电涌保护器。

4 如何处理跨步电压

当雷电流经雷击点或接地体散入周围土壤时,它的周围形成了电压降,这时人站在接地体附近地面上,由于两脚所处的电位不同,跨接一定的电位差,因而有一定的电流流过人体,通常把距离0.8m 时的地面电位差有效值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土壤电阻率、雷击电流幅值等因素有关。

根据各国发生的人身冲击接触事故分析,认为相当于雷电流持续时间内人体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为 90 ~ 110 kV 之间。工程的跨步电压值埋深 0.8 m 就更安全了。

5 总结

目前,随着计算机、通讯、控制技术的发展,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弱电系统传输信号的稳定性、设备的抗干扰性。因此,必须加强内部防雷与外部防雷,达到提高整体防雷的效果。

(1)大型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应由外部防雷接地装置和内部防雷接地装置组成。外部防雷接地装置包括:引下线、接地网(自然接地体)、均压环、避雷带。内部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专用接地装置、笼式避雷网。

(2)利用基础底板水平钢筋搭接成接地网,与槽边四周的钢筋连接形成闭合环路,组成自然接地体,具有实用、经济、可均衡电位、降低接地电阻的特点。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尽量不设置人工接地极。

(3)高层建筑引下线的数量影响雷电流分流效果,笔者认为高层建筑的接地电阻阻值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不设置断接卡子。因为引下线暗敷在现浇混凝土内不易氧化,可延长引下线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公共设施(如宾馆、大厦等)外装修较为豪华,不设置断接卡子可减少对外装修面的影响,提高外装修的质量。

(4)除水塔、烟囱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外,尽量不设置避雷针,减少产生电位差的内部因素。可将屋面上的各种金属管道与避雷带连接,构成建筑物的等电位体。

(5)机房的设计、施工应采取笼式避雷网,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可起到屏蔽作用。在结构设计时应保证机房的顶板、底板、墙体内钢筋网格大小一致。同时,在机房内设置专用接地母排,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信号线、电源线应分开布设,并加装浪涌保护器,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宜采用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杨少杰.雷达站建筑物主体结构及接地技术研究[J] .广东气象, 2000增刊

跨步电压范文第5篇

由于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所以,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你与风暴的距离,可通过数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的秒数,再除以5米计算,其得数就是你与风暴距离的英里数,即:你与风暴的距离=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秒)/5(米)。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雷电交加现象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

闪电总是蜿蜒曲折地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行进。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地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就比谷地易遭雷击。

有时,即使未被雷电直接击中,只是离雷击点很近也会造成事故。这是因为强大的雷电电流向地里泄放时,由于地电阻的存在,使近雷击点处的电压值要比远离雷击点处的电压值大得多。因此,人若两脚分开站立,一脚离雷击点近,另一脚离雷击点远,就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常说的“跨步电压”。一部分雷电电流由于“跨步电压”而流过人体,同样会造成伤害。地表面的导电性能越差,“跨步电压”越大。

夏日极易发生触电事故,一则由于天气潮热多雨,同时人体分泌出大量汗液,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器容易导电;另外,由于雷雨增多,在室外也要注意防雷。以下触电急救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⑴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⑵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⑶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⑷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⑸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相关期刊更多

产品可靠性报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