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塞腰鼓课件

安塞腰鼓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塞腰鼓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塞腰鼓课件

安塞腰鼓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28-02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逼真的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信息技术具有高超的图片动化处理的功能,令学生耳目一新。可以通过课件或其他媒体演示课文插图、课外图片、影像资料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形象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境和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融入所学内容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高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又让他们获得了美的视觉享受,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各样的鼓,以及电影《黄土地》中“威风锣鼓”的片断。观看安塞腰鼓录像,学生很容易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学习兴趣高涨,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调动感官刺激,调动情绪。主动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了文本,给学生以美的视觉享受,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学生在设置的具体情境中,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因情入趣,能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的阅读中。配图创境美读,很好地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安塞腰鼓的铿锵和激越。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感受黄土高原的雄浑刚健、野性大气,让学生切身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感受安塞腰鼓体现出来的高原汉子的乐观狂放和豪气勃发,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是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多媒体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无疑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具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变抽象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它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直观性,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简洁明了,调动了所有的感官,视、听效果突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受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熏陶,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把静态变动态,由抽象变直观形象,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使难点一目了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展示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联想、强烈的共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激活学习气氛,对所学内容能够较快地接受,印象深刻,降低学习难度,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塞腰鼓》重点在体会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逐步升华的艺术魅力。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欣赏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录像,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充满生命活力的“安塞腰鼓”,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理解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感悟作者写安塞腰鼓,其实是在写打安塞腰鼓的人,这是一些和命运抗争、跟人生搏击的人,他们面对苦难生活顽强不屈、勇往直前地奋斗和坚持。多媒体给学生积累文化带来极大的便利。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课件,实现语文学习目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协同运用,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体的超文本特征和因特网上大量的信息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这种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不仅较好地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并且提高了探究和合作的能力。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作业,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完成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来实现对语文的感悟、升华。

在教学《春》一课时,让学生说感受,谈启发,让学生一面欣赏图片,一面聆听朗读,(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学生见其行、闻其声,在身临其境中加深课文印象,为进一步探究铺平道路。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顺利引导至练。笔者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加上富有诗意的启发教育,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从而写出形神兼备的文章,并引导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成为适应社会的真正人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从课内到课外,以信息技术为媒,学生乐于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主体。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突破重难点,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雷.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J].神州,

2012(2).

[2]牛春燕.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8).

[3]赵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知报,2010.

[4]曹元坤.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浅见[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3).

安塞腰鼓课件范文第2篇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传授者,是知识传递者和垄断者。教师在教学中占“支配地位”。在现代信息教育条件下,教师的这些传统角色已经悄然发生转变。在现代信息教育条件下,教师脑中及手中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

现代信息教育强大的信息量使老师们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尽管教师们都接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与中学教育所提供的综合信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教学危机感促使教师自觉学习各种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音乐美术欣赏等。在现代信息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就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促使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

因为现代信息教育可以提供虚拟的教学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便捷的讨论空间,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信息教育条件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多样。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发现法、演练法、表演法、智力竞赛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信息教育条件下还可使用虚拟课堂讲授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教育条件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信息教育条件下,教师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快速提高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例如,学习《安塞腰鼓》,让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学生查到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图片。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分组讨论与课件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先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了那粗犷豪迈的画面意境当中;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说看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有什么感受;再紧扣文本,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较快的抓住画面内容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联系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之前,我让学生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学生找到了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和故事,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学生根据这些资料,对贝多芬的生平和思想性格就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信息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媒体,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都促使学生的个性快速成长。

安塞腰鼓课件范文第3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审美教育的视界加以观照,以“探寻插图精髓,欣赏色彩之美”,“放飞想象精灵,领略意境之美”,“把握朗读精华,领悟情感之美”,“体认语词精妙,感受语言之美”,“运用比较赏析,认识结构之美”为主要路径开掘文本中的各种审美因素,引领学生感悟和品位文章内容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文章形式的格式美和韵律美,文章风格的质朴美和规范美,让文本之美诗意流淌。更深刻地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从而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一、探寻插图精髓,欣赏色彩之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高度重视绘图,力求让尺幅之地尽现美育价值。教师利用教材中现成的色彩插图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说,精心创作的插图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做到了图文并茂,不但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杜甫的《绝句》一诗,描绘的是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景色。翠柳青天,黄鹂白鹭,雪岭泊船,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卷不仅再现诗中美景,还蕴含着诗人愉悦的心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彩色插图,先让学生说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然后让学生体会景色美在哪里。“两个黄鹂”点染在一片“翠柳”之中,“青天”中勾勒出“一行白鹭”,黄翠白青,色彩是那么鲜艳,那么和谐,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最后让学生领悟诗人描写草堂门前明媚秀丽的景色,为的是表现诗人愉悦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

二、放飞想象精灵,领略意境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融情入境?关键在于能否展开建立在文本之上的丰富联想。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气象万千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情节,纷繁微妙的心态,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意境。教师要做一个学生想象天空的守望者,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启发学生用心灵来感悟。

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7课《黄果树瀑布》一课,“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美不胜收的意境,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词语的解释、内容的分析等这类抽象且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使儿童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是很难的。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黄果树瀑布,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那气势磅礴的瀑布从山上流下时撞击激起的小水珠,经风一吹飞溅开来,乘着水汽慢慢地飘落,那升腾时的飘渺就像烟,那弥漫时的朦胧就像雾,那纷纷落下的就像雨;听觉感受的是震撼人心的乐曲――瀑布直泻而下的声响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是大自然谱写的一曲交响乐,使人有一种畅快淋漓、身心释放、充满活力的感觉。此时此刻,学生身临其境,变“话”为“画”,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形美声美,从而与作者的感情相交融,领略到文本的意境美。

三、把握朗读精华,领悟情感之美

叶圣陶先生一向提倡“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领悟到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作品的深刻内涵。朗读的作用,有时是教师讲解无法替代的。

安塞腰鼓课件范文第4篇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引进都会对学生的课堂心理产生影响。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发生波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学生心理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影响因人而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施对主体学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对处于成绩两端的学生影响较小。对于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来说,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都不会影响其对知识的关注度和对课堂的注意力。处于成绩低端的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低,对教学手段没有明显的兴趣。

(二)学生对于多媒体课堂的心理变化呈现波动趋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心理成长机制并不成熟。面对新型的多媒体环境,大学生刚开始很可能会显现出极大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望度极高。但当学生逐渐习惯于这种多媒体教学时,对课堂的注意力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能够专注学生的兴奋点,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具有探究式的学习心理。会激发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能力,强化学习动机。多媒体作为一种存储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存储量是海量的,然而我们课堂教学的是有时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相关知识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讲授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需要介绍这篇课文节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梗概,从而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了解、学习《城南旧事》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学生面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存在一些负面心理如惰性心理、侥幸心理和放弃心理等。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的传递量大大增加,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会大大加快幻灯片的播放速度,虽然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知识的形象化更容易呈现,但是对于习惯记笔记的同学来说,由于自己的速记能力跟不上老师的放映速度就会减少对课堂笔记的记录甚至会彻底放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采取一些激发措施以唤醒学生的惰性思维。否则这种惰性心理发展下去就可能形成课堂教学中的自我放弃心理。语文教师只有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二、解决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面对多媒体课堂中出现的学生心理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质性的解决对策以便服务于多媒体课堂教学。针对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学生自我的心理调试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主体,对其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还应靠自我的心理调节,以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任何外部的辅助措施只能起到加强和缓解的作用。对于处于成绩低端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捕捉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提高自己的课堂兴奋度。如对《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学习,安塞腰鼓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难形象、直观地表现出安塞腰鼓雄浑的气势。在多媒体课堂环境下,利用视频播放西北汉子在黄河岸边一起打鼓的画面,可以使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表现的一览无遗。这样,对语文课堂有厌倦心理的学生通过多媒体课堂进行心理调试就可以在视频营造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心态。

(二)教师积极创建课堂情境维护学生心理环境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应该熟练课堂程序,保持课堂教学的连贯性,避免发生教学脱节现象。如有的教师对多媒体的操作不熟悉,把宝贵的课堂时间都浪费在对多媒体的处理上,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构建学生的安全心理。在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应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建符合学生心理的课堂环境。

(三)对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从而满足学生在不同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需求。如在注重语言和推理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指导为主,而在自身素质、个体内省方面要求高的课堂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应结合不同课堂中学习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四)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满足特定主体的心理需求。处在一个共同体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者因年龄、性别、智力的不同表现有不同的学习特征。有的学生属于听觉型,善于在以口头言语为主的教学中发挥学习优势,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型,善于把握阅读材料,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具体化的分析,才能使学生主体的特征化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安塞腰鼓课件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26-01

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围绕“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让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把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此,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四大原则,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课前花时间去精心钻研教材,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此前提下预设合理的教学目标,抓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方法。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经过实践检验而总结出来的,教师只有充分研究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才能为构建有效课堂提供知识与能力的支撑。教师要多与同行交流,吸取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将掌握的教学技巧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还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目标,让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只有在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才有依据,教学过程才会有清晰的指向。

二、激发学生参与互动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自我努力,教学目标不可能实现,教学不可能获得成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这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要摒弃“填鸭式”“注入式”“满堂灌”的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老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开展课堂互动活动,与学生之间要有思想的碰撞和争鸣,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达成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组织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的活动,形式要活泼,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使用多媒体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适当使用多媒体,决不能滥用。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笔者在开始讲授《安塞腰鼓》一文时,感到比较困难,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因为黄土高坡离我们十分遥远,在平原地区,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可能都没有听过腰鼓。对此,笔者课前充分挖掘文本,精心制作课件,播放国庆阅兵时安塞腰鼓表演的壮观场面,让学生感悟腰鼓的震撼,接着播放音乐《黄土高坡》。随着文本内容的层层递进,学生陶醉在那壮观的场面中,这时笔者提问:“安塞腰鼓真是……”此时,学生正想表达心中的感受,精彩的回答层出不穷。可见,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这要求教师尽可能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有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为有趣。

四、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简单的接受者,教师要容忍特别的“声音”,给予学生情感上的鼓励,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正确引导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如在讲授《牛郎织女》一文时,笔者问:“天上是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那里衣食无忧,多好啊!那织女怎么还要来到人间呢?你觉得天上好还是人间好?”或许学生在心目中都认为天上好极了,他们听了提问很惊讶,积极思考,于是课堂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说:“天上好,因为天上可以自由飞行,享受荣华富贵。”有的说:“人间好,天上人情冷漠,孤独寂寞,看看嫦娥,整日在广寒宫,只有玉兔为伴,多孤单啊!”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得不亦乐乎。关键之时,笔者总结:“人间处处有温暖,人间处处有真情。”可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点拨、评价,能引导学生在体会牛郎织女爱情伟大的同时,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对他们才是最宝贵的。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对外贸易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石油规划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油气井测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