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比的意义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37~40“人体的奥秘――比的意义”。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在探索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了解人体中有关比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测量了自己身体各部分和长度,谁来说一说?
出示情境图,观察图你会发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引导联系,分析比较。
(一)同类量的比
1.师: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
生1:96-72。
师:这表示两个数量相减。
生2:96÷72。
师:你能不能说一说这表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
生3:96∶72。
师:这个算式你学过吗?
师:我们发现两个数的关系,有相差的关系,也可以有几倍关系,像这样的关系,在教学上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板书课题)。
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96,会不会说?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咱们一起说。
2.有谁能像这样说一说?
【评析】 数学老师在数学中不但要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数学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在引出比的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除法与比的关系的联系与比较。在进行数学语言培养方面,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先老师示范说,然后学生自己说,之后是学生互相说。
3.你还想比较哪两个数的关系?
4.师:刚才咱们用学的比来表示,这个比在数学上记作什么呢?
学生自己读书。
学生汇报:前项,后项。
师:怎么72在上一个比中是前项,到下一个比中就变成了后项了呢?
生1:前一个是臂长与腿长的比,而后一个是腿长和臂长的比。
生2:如果倒过来的话,意义就相反了。
【评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读书,对比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同时学习了新的知识。老师充分的信任学生,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培养了学生认真读,细分析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是受用的。
5.师:什么是比呢?
生1:比就是比较。
生2:和分数有关系。
生3:和记分有关系。
师评价:我们先一放,一会再解决。
生4:比号就像除号。
师评价:嗯,和除法有关系。
(二)不同类的量的比
1.出示:(1)班男生20人,女生19人。
(2)赵凡3分钟走330米。
2.师:你认为哪一组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
如果能表示,就写下这个比,再想一想你写的比是谁和谁的,比出来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师板书。
师:第1个,可以看作是同类的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第2个,确实单位不一样,尽管是两个不同的量,但存在一种除法关系,到底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多少?
两个不同类的量的比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量――速度。
【评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师:说一说什么是比呀?
生1:除法就是比。
生2:可以列除法算式的,就可以用比。
师:我们看书,看书上的标准的话是怎么说的?
生1:两个数和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生2:两个同类的量,得到的是谁是谁的几倍。
两个不同类的量,得到的是一个新的量。
生3:比值就是前项除以后项。
【评析】 信息梳理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比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引领学生,将信息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进而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建构、生成。
(三)整理知识,回归生活
1.这是一个安利洗涤剂的瓶子,看到这些刻度,你想到了什么?
生1:1∶1就是1份原液,1份水。
1∶2……
还有谁能再举几个生活中的比的知识?我们身边无处没有比。同学们也举了许多例子,比的作用也很大。(师拿学生举的例子加以说明。)
【评析】 比的知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没有关注过的领域,老师找出了“安利瓶”这一充分体现比的知识的“学具”,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2.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师出示一些图案和画面加以说明)
3.篮球比赛中,中国和立陶宛80∶79,这是不是比?为什么?
你学到了什么?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苯乙酸;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中和法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040-02
Comparison research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4-acetylaminophenylacetic acid
SUN Xiu-li1, SHI Xi-lan1, TAN Chun-ling1, WANG Bao-qing2, GAO Wen-yuan2
(1.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Mudanjiang, Mudanjiang157011, China;2.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4-acetylaminophenylacetic acid. Methods: The neutralization method and the pH indicator absorbance ratio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4-acetylaminophenylacetic acid.Results: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4-acetylaminophenylacetic acid by the neutralization method were consistent with that by the pH indicator absorbance ratio method. Conclusion: Both the neutralization method and the pH indicator absorbance ratio method are availabl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raw medicine.
[Key words] 4-Acetylaminophenylacetic acid; pH indicator absorbance ratio method; Neutralization method
对乙酰氨基苯乙酸为苯乙酸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剂,在结构上属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它还能有效地遏制滑液和周围关节组织的损伤,并有效地减少类风湿性关节因子,同时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它还可抑制蛋白尿的产生和血清中抗-d3DNA抗体的自发产生,减少肾小球损伤,抑制淋巴结肿大,改善机体内免疫控制体系的失调。
经合成的本品呈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性质稳定,mp173~175℃,易溶于乙醇,不易溶于水。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其性质进行初步了解后,设计了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中和法和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进行含测,并用中和法作为对照获得较好的结果。
1仪器与试药
Agilent 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惠普公司);751-GW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PHS-3C型数字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METTLERAE240电子分析天平(日本)。
对乙酰氨基苯乙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定检定所);对乙酰氨基苯乙酸样品(北京同庆普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中和法及结果
取对乙酰氨基苯乙酸约0.36 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 ml水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NaOH滴定液(0.1 mol/L)滴定。每1毫升NaOH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9.11 mg的对乙酰氨基苯乙酸,数据见表1。
2.2 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及结果
2.2.1 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测得0.1 mol/L NaOH溶液与对乙酰氨基苯乙酸反应等量点的pH值约为8.65,选择麝香草酚蓝为指示剂,变色范围为pH8.0~9.6(黄~紫蓝),pKa在等量点附近,经扫描得麝香草酚蓝指示剂酸式最大吸收波长为436 nm,碱式最大吸收波长为596 nm。
2.2.2 工作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苯乙酸标准品0.382 2 g 于50 ml容量瓶中,分加入0.1 mol/L NaOH V′ ml,使X=0.94~1.06,间隔为0.01,再加入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75 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置比色池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分别在波长436、596 nm处测定吸收度A,求出r值[r=Aλ2/(Aλ1+Aλ2)],制成工作曲线,用最小二乘法得X-r。X是中和度倒数,X=Vep/V′(其中,Vep为反应等量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V′为加入的标准液体积)。
2.2.3 样品测定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苯乙酸样品0.382 2 g于50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0.1 mol/L NaOH约20 ml,再加入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75 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置比色池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分别在波长λ1=436 nm,λ2=596 nm处,测定其吸收度,求出r,在X-r工作曲线上查得X值,然后按公式计算含量Z(%)= V′×X×T×F/样品重×100%。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本品在甲醇、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微溶。中和法用95%乙醇作溶剂,用酚酞作指示剂,在空气中滴定。滴定过程中,因空气中存在CO2而影响终点的变色。但在pH值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中称取样品直接用水作溶剂,且一次定量加入标准溶液,用麝香草酚蓝作指示剂,几乎不受CO2影响。而在待测液配制过程中,向一定量的标准品及样品中加入V′ ml标准溶液,如果V′
麝香草酚蓝在X=0.97~0.98时变色,而不是1.00时。因此,该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酚酞并不完全重合。
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测得样品1的平均含量为97.893%,RSD为0.044 0%。样品2的平均含量为97.905%,RSD为0.040 3%。与中和法所得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t1=0.091 1< t0.05,5=2.015,t2=0.090 1< t0.05,5=2.015,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可以用中和法和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测其含量。
[参考文献]
[1]庞华,张君仁,邵瑞琪,等.一种新型抗类风湿免疫调节剂对酰氨基苯乙酸的合成[J].山东医药工业,1991,10(4):9.
[2]李杰,严宝霞.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测定人工肾透析液中的醋酸钠[J].中国药学杂志,1993,28(1):29.
[3]Seiho SAKAMOTO.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4-acetylaminophenylacetic acid[J].IYAKUHIN KENKYU,1990,21(4): 678-688.
关键词:A2/O;SBR工艺;氧化沟工艺
1 工艺选择原则
1. 根据进水水质组成和浓度选择经济有效的废水和污泥流程,确保出水能符合回用水水质要求或排放的水质标准,并使污泥安全的利用和处置。
2. 处理工艺流程必须将废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一并考虑,统一研究。
3. 综合考虑处理厂规模,当地气候,地质,地形,人文素质,经济水平等因素。
4. 城市污水处理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要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
5. 要求节能并且最大限度的使处理水能回用;
6. 提高自动化的程度,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7. 为确保处理效果,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8. 污水采用液氯消毒;
9. 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最佳运行效果;
10. 充分利用沼气能源,把沼气作为能源,节省燃料费用;
11.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最佳方案。
2 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
1. 最佳的污水方案应体现以下优点:
(1)保证处理效果,运行稳定;
(2)基建投资省,耗能低,运行费用低;
(3)占地面积少,泥量少,管理方便。
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20万t/d规模大型污水厂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万t/d污水厂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小型污水厂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水解好氧法工艺等。对脱氮除磷有要求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O工艺及其改良工艺,A/O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
由于该设计对脱氮除磷有要求故选取二级强化处理。可供选取的工艺:如A2/O工艺及其改良工艺、A/O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
2. 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工艺
该污水处理厂要求对原水中的氮、磷有比较好的去除,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推荐,以及国内外工程实例和丰富的经验,比较成熟的适合中小规模具有除磷、脱氮的工艺有:A2/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及其改良工艺。A/O工艺、A2/O工艺、各种氧化沟工艺、SBR工艺这些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工艺都可以实现除碳、除氮、除磷三种流程的组合,都是比较实用的除磷脱氮工艺。
3.方案比较
第一种方案:A2/O工艺
(1) 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2)A2/O工艺的特点
A. A2/O工艺可实现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结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该系统是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B. 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C. 污泥含磷浓度高,一般为2.5%以上,具有很高的肥效。
D. 运行中勿需投药,厌氧段和缺氧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浓度,故运行费用低。
(3)存在问题:
A. 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宜提高,特别是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B. 脱氮效果也难于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C. 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易过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第二种方案:氧化沟工艺
(1)工艺流程:
严格地说,氧化沟不属于专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但是随着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它早已超出原先的实践范围,出现了一系列除磷脱氮技术与氧化沟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照运行方式,氧化沟可以分为连续工作式、交替工作式和半交替工作式。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如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在我国应用比较多,这些氧化沟通过设置适当的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都能取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一般采用合建式,多采用转刷曝气,不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单沟式、双沟式和三沟式,交替式氧化沟兼有连续式氧化沟和SBR工艺的一些特点,可以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节转刷的开停,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实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
(2)氧化沟具有以下特点:
A.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氧化沟工艺不需要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些类型氧化沟还可以和二沉池合建,省去污泥回流系统。
B.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氧化沟的BOD平均处理水平可达到95%左右。
C.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对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长、泥龄长和循环稀释水量大。
D.污泥量少、性质稳定。由于氧化沟泥龄长。一般为20~30 d,污泥在沟内已好氧稳定,所以污泥产量少从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
E.可以除磷脱氮。可以通过氧化沟中曝气机的开关,创造好氧、缺氧环境达到除磷脱氮目的,脱氮效率一般>80%。但要达到较高的除磷效果则需要采取另外措施。
F.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在去除BOD、去除BOD和NH3-N及去除BOD和脱氮三种情况下,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都有较大降低,特别是在去除BOD和脱氮情况下更省。同时统计表明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氧化沟的基建投资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更多。
(3)主要缺点
A.对于中大型污水厂,基建费和运行费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同时无法得到生物能源;
B.氧化沟沟体占地面积较大。
第三种方案:SBR工艺
SBR是一种间歇式的活性泥泥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固液分离、排水、排泥。可通过双池或多池组合运行实现连续进出水。SBR通过对反应池曝气量和溶解氧的控制而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SBR池通常每个周期运行4-6小时,当出现雨水高峰流量时,SBR系统就从正常循环自动切换至雨水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其循环周期,以适应来水量的变化。SBR系统通常能够承受3-5倍旱流量的冲击负荷。
SBR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SBR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造价低。SBR工艺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调节池,因此要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基建投资 30%以上,而且布置紧凑,节省用地。由于科技进步,目前自动控制已相当成熟、配套。这就使得运行管理变得十分方便、灵活,很适合小城市采用。
(2)处理效果好。SBR工艺反应过程是不连续的,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但在曝气阶段其底物和微生物浓度变化是连续的(尽管是处于完全混合状态中),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处于一种交替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和活化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处理效果好。
(3)有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SBR工艺可以很容易地交替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环境,并可以通过改变曝气量、反应时间等方面来创造条件提高除磷脱氮效率。
(4)污泥沉降性能好。SBR工艺具有的特殊运行环境抑制了污泥中丝状菌的生长,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可能。同时由于SBR工艺的沉淀阶段是在静止的钐下进行的,因此沉淀效果更好。
(5)SBR工艺独特的运行工况决定了它能很好的适应进水水量、水质波动。
参考文献
同学们:
午好。在这个庄严美好的时刻,能够代表导师们作一个发言,感到荣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你们更上一层,完成学业,真是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为你们高兴,更是羡慕你们。我没有受过正统的高等教育,是我终身遗憾,也因此对学府生活心向往之,可说是个教育信仰者。请不要把我当作一个在大学门外完成教养的范例,事实上,倘若我能在学府中度过学习的日子,我会比现在做得更好。以我这样一个对教育没什么经验的人来看教育,一方面是觉得深不可测,你可能穷一生也不能略知一二;但另一方面,似乎又很简单,那就是——有时候,我会庆幸自己是一个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我想,假如我不能阅读,生活将是多么凄惨啊!受教育也许就是这样,使得人生变得有趣一些,不那么无聊。在今天这送别的时候,我不打算对你们谈论深奥的那一方面,因为那不可能由我来告诉你们,而是需要你们和我们共同探寻,一代又一代,永远也得不到完整的答案;所以,我只想对你们说些浅显的嘱咐。
首先,我建议你们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个世界上有用的事物已经太多了,所有的因果逻辑都是循着用途连接和推动,那些边缘的次要的性质从因果链上碎裂下来,被淘汰出局,生活和人生本来是弥漫的氤氲般的形状,质地也具有弹性,如今越来越被过滤干净,因而变得光滑,坚硬,并且单一。今年千分考面试的时候,我与一位报考临床医学的考生面谈,我们谈到医学伦理的问题,她说“安乐死”是一种奇怪的人道主义,我问为什么?这位女同学说,一个人的生与死不能用意义来核算,我说,你的意思是还有感情的因素,也就是关系到他的至亲、家人?她说也不是,而是——她思考了很久,说,生命本身就有价值。我希望我们学校不要错过这位考生,她解释了我的关于有用和无用的观念。
其次,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大约可说是生活的本质,只是这过程越来越被划分成细小短促的目的,偷窃了我们对未来的观念。乔布斯确实改变了世界,但是让世界更好了还是更不好,远不到下结论的时候。后来的人们,会不会以为,存在就隐藏于那苹果机的屏幕之后,所有的到达与归来就在于手指头轻轻的一触碰。无论是体能还是智能的劳动全被缩减成零,我们还能做什么?又还需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是更幸福了还是不幸福?在效率至上的社会里,过程被轻视成为一种累赘,它核计为成本,然后被压缩甚至消除,为演算的方便考虑,它概括为符号,在这人工模拟的系统里,我们如何认识存在的实质性呢?假定说我们可以放弃认识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又如何去确定我们的目的?
关键词:张艺谋;李安;电影;视觉画面
张艺谋和李安都是备受瞩目的华人导演,他们的诸多电影都频频受到世人的关注。《英雄》和《卧虎藏龙》分别是张艺谋和李安的代表作品,也同是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之作。它们推出的时间相近,电影类型相近,但却因为导演风格和影片主题的不同而决定了影片视觉设计风格的差异。李安是一位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的导演,他在《卧虎藏龙》中自然也追求的是一种儒风道骨的境界。而生长在北方的张艺谋骨子里有北方人特有的那种狂野、奔放。表现在《英雄》中,显然也带有浓厚的北方气息。下面试从两部影片的色彩和镜头两方面来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从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来了解两位电影导演独特的视觉设计。
1 电影色彩之比较
1.1 影片色彩结构
在《卧虎藏龙》中,李安始终将一种中国水墨画的审美观点贯穿于全片,采用低反差影调和低饱和色彩,并设计了三种柔和的色彩基调来辅助情节的发展。影片的第一部分采用的是淡淡的品红色调,其间连接着夜晚清冷的月光,进行平和地叙事。第二部分是灿烂的金黄色调,讲述玉蛟龙与罗小虎在沙漠相遇相知的过程。用这种强烈的色彩表现玉蛟龙生命中最富有情感的经历。第三部分由绿色调构成,表现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林打斗,镜头是以大片绿色的竹林为背景,加上两个飘逸的白衣人物,仿佛是一部古色古香的中国风画卷。
有别于《卧虎藏龙》的柔和色彩,《英雄》则以黑、红、蓝、绿、白五种鲜明颜色,以“罗生门”式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不同的故事。黑色被张艺谋用作秦朝的颜色,从秦朝的军队、秦宫的装饰、决战的场景都采用了庄严肃穆的黑色。红色的故事是无名为秦王编造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不安、躁动、忌妒、战争等都利用红色表达得淋漓尽致。蓝色是秦王猜想的故事,蓝色理性和智慧,这个段落包含了秦王的睿智和思考,同时也用冷色调的蓝表现了人物的壮美。绿色是残剑给无名讲述的故事,残剑为了天下放下个人私怨,绿色代表了和平和生命。白色出现在无名真实的叙述和残剑飞雪的结局上,意味着决裂和死亡。
1.2 色彩运用
《卧虎藏龙》整部影片风格朴实简约、平和淡雅。在色彩运用方面更接近中国水墨画的感觉,全片的饱和度不高,柔和的影调主宰了整个影片。
而《英雄》的画面色彩比《卧虎藏龙》的色彩更绚丽,更唯美。影片分段式单一颜色拍摄的手法,更具有写意性。张艺谋的电影带有鲜明的北方色彩,有一种裸的感性和激情。《英雄》中的色彩选择艳丽刺激的颜色,与李安的《卧虎藏龙》营造的淡雅色调截然不同,表达的意蕴也大相径庭。李安的影像中透出来的,更多是一种儒雅恬淡的气质。比较李安和张艺谋电影的色彩,李安的色彩比较内敛、含蓄,没有太多强烈刺激的色彩出现。而张艺谋的色彩则更加浓烈,更加鲜亮,强调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而且张艺谋更擅于运用主观色彩,增强色彩的表意性,从而感染观众情绪,传达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
2 电影镜头运用之比较
2.1 构图技巧
《英雄》和《卧虎藏龙》两部影片在影像构图上都很讲究,无论是静态画面还是动态画面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尽管影片由于内容、风格的不同构图千变万化,但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相似的构图加以比较分析。
两部影片都沿袭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对称美学,影片风格浑厚大气。例如《卧虎藏龙》开篇的第二个镜头,将四合院置于画面的中心,两边的推车和人流也几乎是对称排列,这样可以使整个影像风格呈现出平稳之势。在《英雄》中无名拜见秦王的戏大多采用中轴对称式构图,再加上秦宫本身的黑色,空旷的布置,形成了凝重厚实的调子,突出了秦宫的威严。
两部影片也都很注重远全景镜头的运用,通过大环境的描述,或浓重或悠远,呈现出语言所无法表达的电影意境。《卧虎藏龙》影片快结尾处,李慕白和玉蛟龙在江南水乡湖面上追逐的镜头,整齐排列的古宅,相映成趣的水中倒影,以及人物蜻蜓点水式运动出来的优雅弧线,都让整幅画面呈现出中国古典式的艺术氛围。《英雄》中残剑和无名为奠祭飞雪而进行的“九寨沟之战”, 山林中嵌着静谧幽深的一汪湖水,画面静寂无声,两个身影上下翩飞,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灵之感,蕴涵着深邃悠远的韵味之美。
从上面分析的画面可以看出,两组画面虽然构图相似,但影片《英雄》的构图表现比较直接,比较单纯,不似《卧虎藏龙》去营造更多前后景的层次或延伸空间,而是直接表现大山大水舒展的线条,建筑的厚重和纵深感。可以发现在张艺谋电影的很多镜头中,构图比较简洁,空间可以概括为人物和背景两个层次,基本没有大的前景出现,把所有信息都清楚地摆在观众眼前,力求画面简单明了,使影片视觉稳重而富有张力。
2.2 运动镜头
《卧虎藏龙》里在表现运动大场面时,经常是用单镜头展示相对完整的场面。李安常用长镜头跟拍人物行动,如京城夜逐、竹林之战等镜头,让观众都能看到完整的动作过程。在‘竹林之战’这场戏中还特别突出地运用了垂直纵向运动镜头。镜头始终随着主体上升下降,一方面显示了主体轻功垂直飞跃特殊之处;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上方无限的画外空间,使主体永远无法逃逸。
而《英雄》中“九寨沟之战”虽然主体一直在做垂直的上下运动,但张艺谋并未运用李安那种垂直升降镜头,而是在大远景中穿插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将打斗中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及局部细节造型都能给予清晰的展现,同时细节慢镜头的运用,也使观众清晰地欣赏到了打斗者优美的武姿,将观众完全融入了一场“天人合一”的意念之战。
通过李安和张艺谋的电影镜头运用的比较,可以看出两位导演都很讲究构图,都能很好地把握和安排画面元素的空间,所有画面构图都力求完美精精致。李安的构图更追求真实自然,讲究意境,张艺谋的构图则更加简单明了,富有张力。在运动镜头的设计上,李安更喜欢用长镜头真实记录运动过程,独具客观性叙事魅力。张艺谋则更擅于表现蒙太奇的运用,尤其是在远全景和特写镜头间的切换运用,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
参考文献
[1]张力 《刚柔并济铸和谐――与的镜头评析》 理论与创作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