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克雷洛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埋没在底层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辈子辛勤,一辈子奔忙,不求声誉和光荣,只有一种思想给他鼓动,为公众利益而劳动。——克雷洛夫
2、狐狸和葡萄狼与鹤杜鹃和公鸡还有四重奏 以下是故事介绍四重奏驴子 它是说上帝创造众生时,让各种族类的野兽投生,驴子也就产生了。可是不知道是故意的呢还是因为事情太忙,上帝没有注意驴子。所以,驴子生得只有白鼬那么小,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动物之中,再没有比驴子更高傲的了。驴子渴望着引起大家的重视,可是看看自己那么小的身个儿,它简直觉得连出门也丢脸。所以自高自大的驴子就不断地用祷告和上帝纠缠,要求上帝让他长得高大一些。 “仁慈的上帝啊,请替我想想吧!”它说,“这简直让人无法容忍,豺、狮、象,都生得那样魁梧,以致大小野兽都总是在谈论它们。可为什么对待驴子这样冷酷呢?身体矮小,默默无闻,谁都不屑提它一声。如果你让我像牛犊一般高大,我就可以使狮子不再骄傲,使豹子不再狂妄,而全世界就要为我议论纷纷了。” 驴子天天旧调重弹,变得十分惹人讨厌。上帝想:“咳,就让它得到它想要得到的东西吧,我要使它头脑简单,像个傻瓜。” 上帝用手一挥,驴子果然变成了牲口中的庞然大物,而且生就一副怪声怪气的嗓子。它只要大叫一声,人人浑身都会起鸡皮疙瘩。 驴子的目的达到了,不久他就成了大家的话柄。结果呢,真糟糕,不到一年,人人都把它的本性看透了。它以绝对的愚蠢闻名,人们都把重物压在它的背上。 四重奏是说 淘气的小猴子、毛儿纠缠不清的山羊、驴子和笨手笨脚的熊,准备来一个伟大的四重奏。它们搞到了乐谱、中提琴、小提琴和两只大提琴,就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的草地上,想用它们的艺术来风靡全世界。它们咿咿哑哑地拉着琴,乱糟糟的一阵吵闹,天哪,不晓得是什么名堂! “停奏吧,兄弟们,等一下,”小猴子说道,“像这样是奏不好的,你们连位子也没有坐对!大熊,你奏的是大提琴,该坐在中提琴的对面。第一把提琴呢,该坐在第二把提琴的对面。这样一来,你瞧着吧,我们就能奏出截然不同的音乐,叫山岭和树林都喜欢得跳起舞来。” 它们调动了位置,重新演奏起来,然而怎么也演奏不好。 “嗨,停一停,”驴子说道,“我可找到窍门了!我相信坐成一排就好了。” 它们按照驴子的办法,坐成一排。可是管用吗?不管用。不但不管用,而且杂乱得一塌糊涂了。于是它们对怎样坐法以及为什么这样坐法,争吵得更加厉害。 吵闹的声音,招来了一只夜莺。大家就向它请教演奏的窍门。 “请你耐心教导我们,”它们说,”我们正在搞一个四重奏,一点儿也搞不出名堂。我们有乐谱,有乐器,只要你告诉我们怎样坐法就行了!”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夜莺答道,“光知道怎样坐法是不够的。再说呢,我的朋友们,你们的听觉也太不高明了。换个坐法也罢,换个提琴也罢,说到底你们是不配搞室内音乐的。”
3、蠢才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 克雷洛夫寓言
4、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关键词:《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T・S・艾略特 悲歌 精神空虚 焦虑
艾略特,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其所创作的诗歌及提出的新批评文学理论对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形成及审美标准的确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创了长达25年之久的“艾略特时代”。正如张剑评论道:“他的到来改变了英国文学的现存秩序,他的诗歌和文学批评改变了整个一代人的文学趣味,创立了一整套新的鉴赏标准[1]。”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作为艾略特最重要的早期作品之一,起初在伦敦并不为文学界所接受,甚至受到蔑视。哈洛德・门罗认为它“完全不正常”[2],但庞德却给予了它很高的赞誉,称之为他“近年来所读到的最好的情歌”[3]。不可否认的是《情歌》以其主题、风格和语言技巧的新颖独特突破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诗歌形式,开创了英美现代派诗歌的新纪元,标志着艾略特已经完全转向了现代主义诗歌。其写于1910―1911年间,当时整个社会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局势动荡不安,现代都市人精神世界濒临崩溃,整个世界陷于一片混乱的无序状态。而诗中的普鲁弗洛克正是这一典型西方现代都市人的代表,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懦弱,空虚,迷茫。而且正如布鲁克斯指出的:《情歌》主要不是关于个人和个别城市的苦境,而是关于一个时代和西方文明的苦境[4]。
一.虚妄的现代文明
诗歌一开篇便为读者描绘了当时普鲁弗洛克所处的大环境:“正当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诗中将夜幕奇特地比喻为病人,一种虚弱无力的象征,而黄昏寓意着即将结束和了无生机,其作为开场的背景,无疑表现出文中主人公的心情混沌及复杂,同时也折射出整个世界一片混沌的状态。诗人甚至直接用“麻醉(etherised)”一词来更直白地表达当时社会麻木的一种状态。紧接着一系列对环境的描写“半清冷的街(half-deserted streets)”、“喧闹不止的夜晚(restless nights)”、“下等歇夜酒店(one-night cheap hotels)”、“满地蚌壳的铺锯末的饭馆(sawdust restaurants with oyster-shells)”以及“讨厌(tedious)、“阴险(insidious)”等词的使用,更是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混乱不堪的画面。
虽然诗人在这一节里也连用了三个祈使句“让我们走吧”来表示普鲁弗洛克的求爱心切,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更像是一种逃离,逃离这浑浊的一切,于是发出“让我们赶快离开这里吧”的呼声。这时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沉闷的黄色雾气,艾略特通过描写大雾深刻地凸显了工业文明的恶之花――污染,同时在这里作者把雾比喻成了一只游荡的猫,但是这只猫完全没有捕鼠的机敏和警惕,相反“在房子附近蜷伏起来安睡”。又一个奇特的比喻将普鲁弗洛克胆怯、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和颓废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走在夜幕低垂狭窄沉闷的街道上,烟尘混杂的黄色烟雾包围着他,让他看不见前进的方向,这正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西方人的真实写照。
在这里还必须提及的就是在诗歌第28行“谋杀(murder)和创造(create)”的使用,我们不能不深思:普鲁弗洛克想“谋杀”的究竟是他去求爱的勇气和决心,还是这个可憎的社会。在此后的诗中,普鲁弗洛克说:“我可有勇气/搅乱这个宇宙(Do I dare/Disturb the universe)”,都赋予了这首情歌超越情歌的内容,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的社会。
二.虚度的现代人
1.女性形象
诗中对女性的描写并没有充满我们渴望的浪漫主义情调,而只是寥寥几笔。“那些胳膊戴着镯子,又袒露又白净/可是在灯光下,显得淡褐色毛茸茸”本该是白皙美好的纤纤手臂,可是在灯光下,普鲁弗洛克却看到了棕色的茸毛,多么的不合时宜,他企图告诉自己:是由于她们衣服上的香水让他产生了这样不好额幻觉,他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不美好找理由,企图逃避丑陋的现实。这便使得诗歌前半部分描写的“女人们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谈论着米开朗基罗”更像讽刺一样,嘲弄她们的虚伪,而她们又时不时地对普鲁弗洛克评头论足,语言尖刻犀利。当普鲁弗洛克鼓足勇气要向她们道出一切,而她们的回答却是“唉,我的意思不是要谈这些/不,我不是要谈这些”。在诗中,这些强势的女性更像是残酷的现实,充斥着美好的虚妄。
2.普鲁弗洛克
从诗歌中读者很容易看出:普鲁弗洛克未老先衰,头顶已秃,胳膊和腿都很纤细,完全不像一个充满力量的青年人。而我们知道,头发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在圣经中,头发是男性力量与勇气的象征,这便直接弱化了普鲁弗洛克的形象。而他的着装“我的晨礼服/我的硬领在颚下笔挺/我的领带雅致而多彩/用一个简朴的别针固定”给人一种传统保守的中年人的感觉,他的一切都是虚弱的代名词。但他并没有甘心于此,并没有直接地向现实屈服。在诗的结尾部分他试图通过服饰、发型的改变来恢复青春与力量,他不断地提醒并质问自己:“我将要卷起我的长裤的裤脚/我将把头发后分吗?/我可敢吃桃子?”在20世纪初,“卷裤腿的裤子”刚刚流行,是青年人追求时尚的表现,而头发往后分更是一种放荡不羁的行为,桃子被认为是不易消化的,吃的时候要谨慎。这些都象征着年轻人的大胆、无所顾忌。因此普鲁弗洛克的内心是矛盾的:他渴望冲破现实的束缚,但内心又充满了恐惧,不断的质疑自己。
在诗中他更是可怕地把自己异化了“当我被公式化了,在别针上趴伏/当我被固定住了,在墙上蠕动[5]”“那我就会成为一对蟹鳌/急急爬过沉默的海底”,直接将自己比喻成被钉在墙上的小爬虫和海底的螃蟹。不禁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其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不堪社会重压而异化为物,这也是普鲁弗洛克的真实写照。同时“急促地跑(scuttling)”更表达了普鲁弗洛克急于从现实挣脱的不安感。
三.一曲现代文明的悲歌
在诗歌后半部分,诗人多次借用典故将普鲁弗洛克求爱的结果以及现代文明带给人们的悲怆与恐慌含蓄而直接地表达了出来。
“尽管我看见我的头(有一点秃了)用盘子端了进来,我不是先知――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5]”,在诗歌第82行,普鲁弗洛克将自己比作圣经中的先知约翰,他因谴责希律王娶了自己兄弟的妻子而被砍头,但普鲁弗洛克却立即又说自己不是先知。圣约翰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了自己,而普鲁弗洛克却害怕因违背社会而受到惩罚,放弃了自己对理想的坚持。
纵观全诗,艾略特以情歌的方式向读者谱写了一曲现代文明的悲歌,向读者展现了西方现代文明所带给人们的焦虑与不安,。西方现代人苦苦挣扎于现代文明的泥潭之中,矛盾充斥着他们的内心,一切都是徒劳,只是越陷越深而已。
参考文献
[1]张剑.T.S.艾略特在西方――艾略特评论史述评[J].外国文学评论,1995,(02).
[2]Conrad Aiken, Ushant(Boston), quoted by Peter Ackroyd, T.S.Eliot(London),p.55.
[3]Ezra Pound,Selected Letters, ed.D.D.Page(London,1951),p.92.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
集合
2019年
1.(2019全国Ⅰ文2)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2019全国Ⅱ文1)已知集合,,则A∩B=
A.(–1,+∞)
B.(–∞,2)
C.(–1,2)
D.
3.(2019全国Ⅲ文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4.(2019北京文1)已知集合A={x|–1
(A)(–1,1)
(B)(1,2)
(C)(–1,+∞)
(D)(1,+∞)
5.(2019天津文1)设集合,
,
,则
(A){2}
(B){2,3}
(C){-1,2,3}
(D){1,2,3,4}
6.(2019江苏1)已知集合,,则
.
7.(2019浙江1)
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2010-2018年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Ⅰ)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2018浙江)已知全集,,则
A.
B.{1,3}
C.{2,4,5}
D.{1,2,3,4,5}
3.(2018全国卷Ⅱ)已知集合,,则
A.
B.
C.
D.
4.(2018北京)已知集合,,则
A.{0,1}
B.{–1,0,1}
C.{–2,0,1,2}
D.{–1,0,1,2}
5.(2018全国卷Ⅲ)已知集合,,则
A.
B.
C.
D.
6.(2018天津)设集合,,,则
A.
B.
C.
D.
7.(2017新课标Ⅰ)已知集合,,则
A.
B.
C.
D.
8.(2017新课标Ⅱ)设集合,则=
A.
B.
C.
D.
9.(2017新课标Ⅲ)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10.(2017天津)设集合,,,则
A.
B.
C.
D.
11.(2017山东)设集合则
A.
B.
C.
D.
12.(2017北京)已知,集合,则=
A.
B.
C.
D.
13.(2017浙江)已知集合,,那么=
A.
B.
C.
D.
14.(2016全国I卷)设集合,,则
A.{1,3}
B.{3,5}
C.{5,7}
D.{1,7}
15.(2016全国Ⅱ卷)已知集合,则
A.
B.
C.
D.
16.(2016全国Ⅲ)设集合,则=
A.
B.
C.
D.
17.(2015新课标2)已知集合,,则=
A.
B.
C.
D.
18.(2015新课标1)已知集合,则集合
中的元素个数为
A.5
B.4
C.3
D.2
19.(2015北京)若集合,,则=
A.
B.
C.
D.
20.(2015天津)已知全集,集合,集合,则集合
A.
B.
C.
D.
21.(2015陕西)设集合,,则=
A.[0,1]
B.(0,1]
C.[0,1)
D.(-∞,1]
22.(2015山东)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3.(2015福建)若集合,,则等于
A.
B.
C.
D.
24.(2015广东)若集合,,则
A.
B.
C.
D.
25.(2015湖北)已知集合,
,定义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77
B.49
C.45
D.30
26.(2014新课标)已知集合A={|},B={|-2≤<2},则=
A.[2,
1]
B.[1,1]
C.[1,2)
D.[1,2)
27.(2014新课标)设集合=,=,则=
A.{1}
B.{2}
C.{0,1}
D.{1,2}
28.(2014新课标)已知集合A={2,0,2},B={|},则
A.
B.
C.
D.
29.(2014山东)设集合则
A.
[0,2]
B.(1,3)
C.
[1,3)
D.
(1,4)
30.(2014山东)设集合,则
A.
B.
C.
D.
31.(2014广东)已知集合,,则
A.
B.
C.
D.
32.(2014福建)若集合,,则等于
A.
B.
C.
D.
33.(2014浙江)设全集,集合,则=
A.
B.
C.
D.
34.(2014北京)已知集合,则
A.
B.
C.
D.
35.(2014湖南)已知集合,则
A.
B.
C.
D.
36.(2014陕西)已知集合,则
A.
B.
C.
D.
37.(2014江西)设全集为,集合,
则
A.
B.
C.
D.
38.(2014辽宁)已知全集,则集合
A.
B.
C.
D.
39.(2014四川)已知集合,集合为整数集,则
A.
B.
C.
D.
40.(2014湖北)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41.(2014湖北)设为全集,是集合,则“存在集合使得,”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2013新课标1)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
A.A∩B=Æ
B.A∪B=R
C.B⊆A
D.A⊆B
43.(2013新课标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44.(2013新课标2)已知集合,,
则=
A.
B.
C.
D.
45.(2013新课标2)已知集合,,则
A.
B.
C.
D.
46.(2013山东)已知集合均为全集的子集,且,
,则
A.{3}
B.{4}
C.{3,4}
D.
47.(2013山东)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是
A.1
B.3
C.5
D.9
48.(2013安徽)已知,则
A.
B.
C.
D.
49.(2013辽宁)已知集合
A.
B.
C.
D.
50.(2013北京)已知集合,,则
A.
B.
C.
D.
51.(2013广东)设集合,,
则
A.
B.
C.
D.
52.(2013广东)设整数,集合,令集合,
且三条件恰有一个成立,若和都在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53.(2013陕西)设全集为R,
函数的定义域为M,
则为
A.
[-1,1]
B.
(-1,1)
C.
D.
54.(2013江西)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A.4
B.2
C.0
D.0或4
55.(2013湖北)已知全集为,集合,,
则
A.
B.
C.
D.
56.(2012广东)设集合;则
A.
B.
C.
D.
57.(2012浙江)设全集,设集合,,
则=
A.
B.
C.
D.
58.(2012福建)已知集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B.
C.
D.
59.(2012新课标)已知集合,,则
A.
B.
C.
D.
60.(2012安徽)设集合A={},集合B为函数的定义域,则AB=
A.(1,2)
B.[1,2]
C.[
1,2)
D.(1,2
]
61.(2012江西)若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5
B.4
C.3
D.2
62.(2011浙江)若,则
A.
B.
C.
D.
63.(2011新课标)已知集合M={0,1,2,3,4},N={1,3,5},,则的子集共有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64.(2011北京)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1]
B.[1,
+∞)
C.[1,1]
D.(∞,1][1,+∞)
65.(2011江西)若全集,则集合等于
A.
B.
C.
D.
66.(2011湖南)设全集,,则=
A.{1,2,3}
B.{1,3,5}
C.{1,4,5}
D.{2,3,4}
67.(2011广东)已知集合A=为实数,且,B=为实数且,则AB的元素个数为
A.4
B.3
C.2
D.1
68.(2011福建)若集合={1,0,1},={0,1,2},则∩等于
A.{0,1}
B.{1,0,1}
C.{0,1,2}
D.{1,0,1,2}
69.(2011陕西)设集合,
,则为
A.(0,1)
B.(0,1]
C.[0,1)
D.[0,1]
70.(2011辽宁)已知M,N为集合I的非空真子集,且M,N不相等,若,则
A.M
B.N
C.I
D.
71.(2010湖南)已知集合,,则
A.
B.
C.
D.
72.(2010陕西)集合A=,B=,则=
A.
B.
C.
D.
73.(2010浙江)设P={x︱x
A.
B.
C.
D.
74.(2010安徽)若集合,则
A.
B.
C.
D.
75.(2010辽宁)已知均为集合={1,3,5,7,9}的子集,且,,则=
A.{1,3}
B.{3,7,9}
C.{3,5,9}
D.{3,9}
二、填空题
76.(2018江苏)已知集合,,那么
.
77.(2017江苏)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
值为____.
78.(2015江苏)已知集合,,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
79.(2015湖南)已知集合=,=,=,则()=
.
80.(2014江苏)已知集合A={},,则
.
81.(2014重庆)设全集,,,
则=
.
82.(2014福建)若集合且下列四个关系:①;②;
③;④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
83.(2013湖南)已知集合,则=
.
84.(2010湖南)若规定的子集为的第个子集,
其中=,则
(1)是的第____个子集;
(2)的第211个子集是_______.
85.(2010江苏)设集合,,,则实数=__.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
集合
答案部分
2019
1.解析
因为,
所以, 则.
故选C.
2.解析
,,.故选C.
3.解析
因为,,
所以.故选A.
4.解析
由数轴可知,.故选C.
5.解析
设集合,, 则.
又, 所以.
故选D.
6.解析
因为,,
所以.
7.解析
,.故选A.
2010-2018
1.A【解析】由题意,故选A.
2.C【解析】因为,,所以{2,4,5}.故选C.
3.C【解析】因为,,所以,故选C.
4.A【解析】,,,故选A.
5.C【解析】由题意知,,则.故选C.
6.C【解析】由题意,,故选C.
7.A【解析】,,
选A.
8.A【解析】由并集的概念可知,,选A.
9.B【解析】由集合交集的定义,选B.
10.B【解析】,,选B.
11.C【解析】,所以,选C.
12.C【解析】,选C.
13.A【解析】由题意可知,选A.
14.B【解析】由题意得,,,则.选B.
15.D【解析】易知,又,所以故选D.
16.C【解析】由补集的概念,得,故选C.
17.A【解析】,,.
18.D【解析】集合,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当时,
,,中元素的个数为2,选D.
19.A【解析】.
20.B【解析】,.
21.A【解析】,,=[0,1].
22.C【解析】因为,所以,故选C.
23.D【解析】.
24.B【解析】.
25.C【解析】由题意知,,
,所以由新定义集合可知,
或.当时,,
,所以此时中元素的个数有:个;
当时,,,
这种情形下和第一种情况下除的值取或外均相同,即此时有,
由分类计数原理知,中元素的个数为个,故应选C.
26.A【解析】,故=[2,
1].
27.D【解析】,={1,2}.
28.B【解析】,.
29.C【解析】,,..
30.C【解析】,,所以.
31.C【解析】,选C.
32.A【解析】=.
33.B【解析】由题意知,,
所以=,选B.
34.C【解析】.=.
35.C【解析】.
36.B【解析】,,,故选B.
37.C【解析】,,
.
38.D【解析】由已知得,或,故.
39.A【解析】,,故.
40.C【解析】.
41.C【解析】“存在集合使得”“”,选C.
42.B【解析】A=(,0)∪(2,+),AB=R,故选B.
43.A【解析】,.
44.A【解析】,.
45.C【解析】因为,,
所以,选C.
46.A【解析】由题意,且,所以中必有3,没有4,
,故.
47.C【解析】;;
.中的元素为共5个.
48.A【解析】A:,,,所以答案选A
49.D【解析】由集合A,;所以.
50.B【解析】集合中含1,0,故.
51.A【解析】,,.
52.B【解析】特殊值法,不妨令,,则,
,故选B.
如果利用直接法:因为,,所以…①,…②,…③三个式子中恰有一个成立;…④,…⑤,
…⑥三个式子中恰有一个成立.配对后只有四种情况:第一种:①⑤成立,
此时,于是,;第二种:①⑥成立,
此时,于是,;第三种:②④成立,
此时,于是,;第四种:③④成立,
此时,于是,.
综合上述四种情况,可得,.
53.D【解析】的定义域为M=[1,1],故=,选D
54.A【解析】当时,不合,当时,,则.
55.C【解析】,,.
56.A【解析】=.
57.D【解析】,=,=.
58.D【解析】由M={1,2,3,4},N={2,2},可知2∈N,但是2M,则NM,故A错误.MN={1,2,3,4,2}≠M,故B错误.M∩N={2}≠N,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59.B【解析】A=(1,2),故BA,故选B.
60.D【解析】,.
61.C【解析】根据题意容易看出只能取1,1,3等3个数值.故共有3个元素.
62.D【解析】
,又,
,故选D.
63.B【解析】,故的子集有4个.
64.C【解析】因为,所以,即,得,
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65.D【解析】因为,所以==.
66.B【解析】因为,所以
==.
67.C
【解析】由消去,得,解得或,这时
或,即,有2个元素.
68.A【解析】集合.
69.C【解析】对于集合,函数,其值域为,所以,根据复数模的计算方法得不等式,即,所以,
则.
70.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是的真子集,所以.
71.C【解析】故选C.
72.D【解析】
73.B【解析】,可知B正确,
74.A【解析】不等式,得,得,
所以=.
75.D【解析】因为,所以3∈,又因为,所以9∈A,所以选D.本题也可以用Venn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76.{1,8}【解析】由集合的交运算可得{1,8}.
77.1【解析】由题意,显然,此时,满足题意,故.
78.5【解析】,5个元素.
79.{1,2,3}【解析】,()=.
80.【解析】.
81.【解析】,,
.
82.6【解析】因为①正确,②也正确,所以只有①正确是不可能的;若只有②正确,①③④都不正确,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为,;若只有③正确,①②④都不正确,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为;若只有④正确,①②③都不正确,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为,,.综上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6.
83.【解析】=.
84.【解析】(1)5
根据的定义,可知;
(2)
1、《池子与河流》原文:“这是怎么回事?”池子对她的邻居河流说道,我什么时候看见你,你总是滚滚滔滔!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我差不多老是看见,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还有小划子啊小船,简直数也数不完。“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要是换了我,说句老实话,我可真要愁死啦!我的命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固然,我并不出名,我没有出现在地图上,像你那样蜿蜒地贯穿全国,也没有行吟诗人为我弹琴歌唱。——这一切其实都是空的。”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我不用为大船和木筏操心,小划子有多重也用不着想,至多,有一两片树叶被微风吹落,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2、《池子与河流》作者简介克雷洛夫(1769年2月13日—1844年11月21日)是俄国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寓言家、作家,全名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
(来源:文章屋网 )
1、《伊索寓言》作者:伊索。
2、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3、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4、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他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