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阳光心理

阳光心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阳光心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阳光心理

阳光心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整合

一、高校违法案件及原因探究

近十几年来,大学校园里频频发生人身伤害等犯罪案件,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打架、伤人、杀人、,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先是震撼校园的马加爵案件,再有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的饮水机投毒事件,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流行的问候竟然是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曾经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似乎也发生了些许变化,这让我们对高校大学生及室友之间可能存在或隐藏的危险关系感到担忧。

究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没有稳定,突出的心理矛盾冲突造成的。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天之骄子们刚踏入大学,开始构建自己的心理世界,谋划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会感到各种不适应。他们害怕被否定和拒绝,他们害怕失败和挫折,在这个“心理断奶”的关键时期,这些矛盾和冲突没解决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加,这些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目前,高校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研究表明,他们往往和家庭经济条件、个人恋爱、择业就业、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疾病等有关。

心病终需心药医,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恋爱、生活及就业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关怀和疏导,缓解冲突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知法守法,坚决抵制犯罪。所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有效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各项资源,实现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相互融入刻不容缓。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重应试教育,内容单调,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两门课程,并且能够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认真课堂教学。但是这样的设置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罗列的教学,忽略了心理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学生仅会应付考试,很难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法律能力。

此外,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没有系统规划的实践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效果不佳,学生自觉守法意识淡漠。

(二)师资力量单薄,水平参差不齐

各高校师资力量单薄,一般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法制教育教师,通常是由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兼职居多,经验也不足。同时受教师专业的限制,高校教都学过心理学,但是专业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的确很少,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专业师资力量奇缺,很难实现这二者的专职化教育。

三、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象和目标的一致性要求我们整合资源,更好的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的栋梁,他们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理性的思维、健康阳光心理及坚强的法律意识,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它能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它能使国家人才质量和国民精神面貌大幅提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着重教育大学生要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个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合格接班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是预防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和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教学,不能各自为政。只有在日常行为养成下功夫,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为开展法制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制素质,必须遵循素质形成的心理规律。在我们法制教育的实践中,霍夫曼的“心理内化论”很好地揭示法制教育的心理机制。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要激发学生严格守法的行为应该采取惩罚手段、爱的取消和诱导这三项手段。其中,适当强度的惩罚手段和爱的取消能使学生重视法制教育,但如果强度太高则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诱导方式会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接受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锻炼坚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产生坚强法制意志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在法制教育中尤为重要。所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进行。大学生中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行为都与他们的自控力不足有关,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强,他们抵制不住诱惑,最终走上犯罪之路。因而高校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使他们形成坚强的法制意志。

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练好内功,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增强法制教育“最后一道行为防线”的实效。

四、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领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与法制教育队伍,实现师资专业化。

校领导应该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学校一各院部一班级三级联动的心理和法制教育机构,使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体系更加完整。加强领导和监督管理,使整个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使教育目的落到实处。构建一支由心理健康课、法律基础课教师、思政教师、学团领导、辅导员等组成的教育队伍,通过培训学习、研究讨论、交流备课等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掌握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打通专业壁垒,具有“双重角色”的师资队伍,给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典范。

(二)因势利导,实行教育内容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高校教师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起来,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学的规律,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中的法制因素,因势利导,把对大学生的法制宣传资料变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师们可以把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学生违法案例拿来教学,利用心理情景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制教育,实现心理和法制内容的相互渗透。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就剧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你就是该剧中的主人翁,你应该如何做?这么做是否会避免违法犯罪?如果违法犯罪了又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高校可以采用模拟法庭,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坚定守法护法的决心。此外,我们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利用新媒体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国家大事,学会明辨是非,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考评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效果的合理考评对两项教育的过程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我们除了考评学生的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外,还应该检测大学生的法制情感、法制意识以及法制行为的形成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心理一法制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突出并加强阳光心理的教育,使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研究、探讨学生法制教育的心理机制,打造学生阳光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素质,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全员参与,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阳光心理范文第2篇

一、继续做好南平市广播电台成长悄悄话青少年心理健康节目。共30次;

二、继续推进学校心理卫生活动周活。在水东学校举办讲座和活动;

三、积极筹备并且开办南平市家长大学。召开筹备会议7次,准备家长课程32场,已经讲课7场,使300多名家长受到教育培训,并受到欢迎;

四、积极开办传统经典教育课程。在家长大学的基础上开办传统经典教育,拓宽了培训内容;

五、推广阳光心理服务团对工作经验。给全市关工委主任举办心理卫生讲座和阳光服务团对工作报告,指导县市区阳光心理服务团工作;

六、在大武夷新闻网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开拓了阳光团的服务领域;

七、主动联系劳教所给其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5次;在水南学校举办中学生心理卫生讲座1次;

八、继续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

九、继续做好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服务工作,大约服务200人次;

十、指导帮助县市区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工作;

2010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继续举办家长大学,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增加人数;

二、继续做好南平市广播电台成长悄悄话青少年心理健康节目;

三、继续选择1-2家学校举办心理卫生活动周,并且争取和团市委合作,到县市区举办活动1-2次;

四、继续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

五、继续办好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提高知名度;

六、继续拓宽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领域,包括活动内容,服务范围等;

阳光心理范文第3篇

一、营造课堂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我展示的舞台,将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恰当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具有激励功能。因此,教师在努力营造学生自我展示个性舞台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例如,当我们向学生提问时,遇到一时答不上问题来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急于叫别的同学回答,而应该是用真诚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如果他真不能回答出来,我们可以对他说:“没关系,只要你再努力一点,老师相信你在下次回答时会有出色的表现。”如果他能正确地回答出来,我们可以鼓励他说:“你真的很认真,刚才你一定是在想用哪个词语来回答更准确吧。”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达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这样,学生自然会有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

三、利用教材中的榜样人物,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我们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很好的文章,我们不妨拿来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来用。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屈原的被贬遭逐仍冒死进谏中读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可以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和项羽“破釜沉舟”中,读出“有心人天不负”和“有志者事竟成”;从杜甫的“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读出心忧天下的胸怀;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中读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这些文质兼美的诗文,让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的灵魂,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语文教学所担负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民族传统的光辉人格,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发扬光大。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为了人的发展”,能够真正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完美的人格形象。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阳光心理范文第4篇

穿过那透明的窗。

轻轻地,而又凝重。看似无色。暖融融的。但,那就是颜色。

无声无息。

刹那间,我仿佛感到那温度。融化心灵。

窗外的叶子上载满了阳光。反射出金灿灿的辉煌。

太阳,照着。

轻轻地,我想着。太阳在照射着大地。

嗯。

这样,才有价值。又或,这是一种升华。

在我递出玫瑰的那个瞬间。

在阳光下,都是芳香。

没有浮躁的“滴,滴”声。这是我上00的习惯了。

看着那个标志着对话的图标。

好安静。

好不安静。

正如我,考前的心情。

思虑再三,我点开了对话框。

考试而已。我希望我所有认识我和被我所关心的人都能顺利。

就如窗外的河流,静静地,静静地流淌。

“明天要加油哦――”

嗯,这不只是我发出的信息,也是,我的心。

“努力啊!F1ghting!”

深处的深处,是一份感动。

回过来的是那么平淡,平淡得不值一提。

“嗯,你也要加油哦――”

却很有力量。

因为,这是祝福。

谢谢了。

我在考试之前收到过多少这样的祝福?那些能够感动的、温馨的话啊。

我又在看泽奇的空间了。

那一片片的,是雪花,照射出的是他无比的祝福。

一片片,飘过,又飘落。

奇迹又永恒一般地,结成了我的名字。

啊!

“期中考试顺利。”

谢谢。

祝福总是这样的。给了别人,收获的,不只是对方激动的心情。

而是附上了另一份,感动,又温馨的祝福。

总是这样。

明亮的灯下。

对着镜子笑一笑吧。

他,也会对着你微笑的。

每次考试,甚至此时此刻,我也在想着。

心中数着那别人给我的信任与祝愿。

那是一种力量。

我所能做的,也是现在的努力拼搏。以及自己的衷心祝愿:

So will you.

风轻轻地吹过。

就当是回报给太阳的温度。

凉爽。

而又潇洒。

我总是这样。

“哎。”

又是叹气。

在每一次,别人的叹息之后。我便轻易地卸下了学校中的嘻哈。

“没事么?”

沉淀。积累。

在我终于看到了他们对我的笑容。

这是何等的触动。

心中固然没有什么。

是的,和阳光洒在身上是没有什么一样。

却又融化,升华。

不止是内心。

那是彼此源自心灵的一种倾诉。

谢谢。

多说一句永远是有华丽的内涵。

对于所有人。

哪怕有一天停止了光芒。

那还永远是阳光。

那是,心中是别人,也是自己的阳光。

因为,它在照射大地的同时,也升华了,他的内心。

阳光心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卑感 优越感 大学生阳光心态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04-02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师从弗洛伊德。但1911年阿德勒就开始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强调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其中,自卑感与超越感理论是阿德勒思想中影响最深远的。

一 阿德勒的自卑感与优越感的内涵

1.阿德勒关于自卑感的阐述

自卑感理论是阿德勒研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自卑感是指我们对自身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不安全感、失落感、渺小感、不足感等方面。在阿德勒的早期研究中,他发现有身体缺陷的孩子,由于儿童时期的感受与他人不同,受到同龄孩子或大人异样的眼光、嘲笑,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后来他们将自卑感扩展至心理上,认为我们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处于自己想改善的处境中。”个体摆脱自卑感的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每个人都存在自卑感并试图摆脱它,但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面对同样的自卑感,或采取积极的行为真实有效地弥补自卑感,或“训练自己在自己的眼中‘显得’更强壮。”另外,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对人类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正是由于自卑感,我们缺乏对自身的肯定,我们才会期望明天、期望未来,生活的乐趣主要来源于缺乏肯定。自卑感使人的奋斗领域不断扩大,促进我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个体的努力促进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不断丰富,我们受限制的程度才会减弱,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阿德勒曾说过,“依我之见,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

2.阿德勒关于优越感的阐述

在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优越感与自卑感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优越感主要是指为了弥补自卑感而设定优越目标以满足对自卑感的补偿。为了补偿自身的自卑感,每个人都会确定一个优越目标,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即主体因为自卑而产生摆脱现状的心理动机,确立追求权利或者物质的个人追求,即心理补偿。优越目标具有个体性、动态性和正误性。个体性即个体会根据自身的现状来确立优越目标。优越感的目标属于个人,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动态性是指优越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优越目标是主体根据自身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优越目标。优越感目标,是一个一生的欲望,一种动态的倾向,不是地理上已用图表示的一个定点。优越目标具有正误性,即优越目标是有对错之分的。它既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得到积极的成长;也会导致个体由于追求优目标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结,使人变得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即心理过渡补偿引起的不良后果。基于优越目标有对错之分,阿德勒提出优越目标确定的原则,即对优越感的追求必须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阿德勒的自卑感与优越感理论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即对成人前的个体心理发展是具有说服力的,但对于老年人适用力度是不大的。因为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生活安定,他们考虑的就不是自卑感与优越感的问题了,而是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问题。所以,我将运用阿德勒自卑感与优越感理论来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3.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内涵解析

在学术界中,清华大学吴维库博士的定义最为全面,他认为阳光心态是指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能够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去创造成功、体验过程,阳光心态通过缔造知足、感恩、达观的心智模式实现自己同自己的和谐。阳光心态是相对不良心态,即非阳光心态而言,在此可表述为:一个人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充满激情、永远年轻的积极心态。

二 自卑感与优越感对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启迪

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基于阿德勒自卑感与优越感理论的视角,要想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必须正确认识了自卑感、找到摆脱自卑感的正确方式。所以,摆脱自卑感与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是不谋而合的,都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发展输送人才。

1.自卑感客观存在,要求大学生要主动适应并超越自卑感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一种原发力量,是人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自卑感也不会有人的发展,正是因为自卑感,人才会不断努力。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自豪感,但随着陌生坏境和陌生的学习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人际交往问题,使大学生的自卑感不断增加并影响自己的生活。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大学生陷入困境,甚至带来终生的遗憾。所以,作为大学生要有一定的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要积极寻求老师朋友的帮助,主动适应并超越自卑感,培育阳光心态。

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要形成健全的“三观”。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挫折,面对不同的压力。没有压力的人生会平淡无味,我们也无法进步。如阿德勒所说:“生活的乐趣主要来源缺乏肯定性。”但如果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带来问题,我们要主动地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生活。还要学会磨炼意志,锻炼情绪,提高抗干扰的能力,时常保持良好、乐观、平和的情绪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二,遇到困难、面临压力的时候,尽量不要独自承担,要向同学、老师和家人寻求帮助。独自承担只能把压力过于放大,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必要的时候要去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及时有效地摆脱自卑感导致的压力。第三,要树立全面的观点,要把学习、做人和做事有机统一起来。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要学会做人做事。第四,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奉献集体、奉献社会。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应善于团结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从而增强同学之间的关系,增加交流,消除不良的心态。

2.优越目标有对错之分,大学生的阳光心态需要外界因素的积极引导

基于自卑感,我们都会确立一个优越目标,以实现优越感。优越目标会引导人不断前进,但是个体依据自身的处境和利益考虑,所设定的优越目标不完全都是正确的,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大学生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经历不够丰富、思想不成熟,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阳光心态需要外界因素进行积极的引导。

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以培育阳光心态。如今的大学生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诱惑,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心态。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用社会主流思想培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仅要将其内化于心,还要将其外化于行。第二,要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整合力量、创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的环境。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艰巨的任务。作为学校,除了思想引导,还要对大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对大学要积极开展关于阳光心态培育的活动。尤其是辅导员,要主动关心和开展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活动。培育大学生的奉献与合作精神,如阿德勒所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与合作。”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奉献与合作精神,以行为内化于心,内心反思又将合作与奉献外化于行,建立这样一个双向互动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阳光心态必将形成。对自卑感产生错误行为的学生,我们要发现行为背后的根源,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切忌盲目。另外,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学校要向学生传输“心理有消极情绪一定要及时解决,切忌独自承担”的思想。作为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成才等问题,更多地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孩子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能应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心态。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心。作为社会,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大学生的成长;要营造适合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的环境,肃清社会不良因素。例如要严厉打击“黄赌毒”,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黄赌毒”诱惑大学生,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要严厉打击传销组织,要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并获取应对各种困难的有效手段和内在动力,形成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丰富就业途径,完善就业市场,形成积极正面的环境,促进社会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