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此可以看出公共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在公共的空间中实施艺术活动。对于这样的一个命题我们在之前是毋庸置疑的持首肯的态度,但是现在我却要提出这样一个基于对“公共”的概念的存疑的观点,那就是基于这种公共的概念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维度上叙述的问题,它可以是两个人的公共空间,也可以是几个人的公共空间,当然更可以是所有人的公共空间。所以在此我提出我针对公共艺术的概念的第一个存疑:那就是对于空间的定义上。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层次来加以划分:1. 物理的公共空间,2. 社会的公共空间,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因此也影响着相处于其中的艺术活动的方式。在概念上的第二个存疑简单说便是关于公共艺术的形式上的,这似乎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界定,五花八门的艺术活动都充斥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当然此外还会存在不同的疑虑,如怎样的公共艺术算是优秀的?有什么一种固有或内在的“标准”吗?公共艺术会在“时间”上有所作为吗?怎样作为和突破呢?等等
基于以上的种种疑问,我认为该提出一种统领的定义,确切说也不是定义,而是一种统筹的纲领,譬如“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的表述,是一种精神内涵。因此,我觉得可能:“公共艺术是体验的艺术”这样的口号是适合的。不管这其中存在了怎样的交互方式,如仅仅是观看、聆听、触摸或者是感觉等感官上的,甚至是意识上的理解和领悟,所有的一切都是关乎一种人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是一种摆脱了过去以往的单单是视觉上的体验的限制,人们开始尝试多感官的体验方式。因此我觉得以后的艺术会是一个关乎综合体验的艺术形式,甚至也不单单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各种学科领域的综合体验。
因此在这样一个概述的引领下,任何关乎体验的艺术都是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不管它是否取得了成功(就像是画的再不好的画也是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画一样)。而接下来便是给它找一个是非优劣的标准,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是好的呢?是有意义的呢?它是否还可以延续之前的艺术家完成对世界和对自我的探索?或者说完成这样的探索本身有意义吗?基于上面的论述我倒是觉得艺术家完成作品后对于公共艺术形式来说仅仅是作品的一部分,而剩下的部分则是由“体验者”来完成,甚至说艺术作品本身便是艺术家与它的“体验者”共同完成的,当然可能存在另一种冒险的形式,那就是艺术家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作品则完全是有它的“体验者们”完成的。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无论在核心内涵上,还是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都已经与以往的任何艺术形式都相去甚远了,或者可以这样说,公共艺术寻找的是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是通往彼岸的另一条路。
从上述的体验的特征我们可以引出很多公共艺术的特点,最为重要的一个便是趣味。好的公共艺术是具备一定趣味的用以来吸引公共空间中的人的参与,而这个空间中由于人群的素质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分化的很严重,因此这便导致了公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采取了电视的策略:从满足最低端的人群开始,抱着这样一个态度而做出来的艺术,你要说它媚俗和低级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这可能也便是公共艺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且这样的趋势早在杜尚把小便池拿到博物馆的那一刻便已经开始了。
基于现代城市景观与公共艺术的融合,现代艺术家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为城市环境提供一个装饰品,而是以特有的方式积极地投身到城市建设的塑造中去,使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从而使雕塑与城市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它的叙述性、象征性以及本身所特有的公共性都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思想,在当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促进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在这一方向的延伸。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现代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城市的建设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思考,尤其对城市环境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和修正——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 伴随现代城市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国家与政府渐渐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而作为在城市环境空间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公共艺术作品也跃向了一个新的、全方位的高度。现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审美观念的多样性,与现代环境意识紧密结合,给现代城市空间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和魅力,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愉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例如从城市空间理论上,吸取视觉表现力因素,强调尺度感,出人意料地变化空间形态和方向,以激发游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形式上采用丰富多样的雕塑语言,形成各种情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要求和不同环境空间的特质。从而使雕塑艺术与城市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室内转向室外,走向空间与场所,使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
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奏紧张,超尺度的高层建筑林立,使人与人分隔、孤立,造成了人文负面影响。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做到重视环境的人性化和亲切感。例如在建筑设计上就出现了步行街、共享空间、游乐雕塑等不同的景观形式来调整人们的心理。那么,公共艺术作为置身于景观环境中的作品,也应该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的性质,它不能是完全独立的作品,其艺术价值与环境价值的有机结合,需要主体(观赏者)的参与,即以人为中介,实现两者之间的对话,体现出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和象征意境。公众在城市景观所营造的空间环境中,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给予了环境一种活力,使周围静止的空间活跃起来,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与艺术交流感悟的场所。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注重作品与公众的互动关系,是景观设计中公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景观环境中,人的因素是公共艺术创作不可忽视的关键,无论是尺度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特别注重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具有划分空间、营造意象、装饰城市环境的功能。其往往通过形态、数量、空间布置方式等对城市环境给予补充与强化,不仅定义和深化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功能特征,而且确定了景观环境空间的秩序,是功能与景观的综合。其体量、形式、轮廓线和色彩、解构、材料质感等构成要素,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一起营造了城市的环境意象。公共艺术设计参与景观的构成,使城市景观空间层次丰富,实现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从而激发不同景观场所的活力,丰富了景观环境的形式内涵。这种将功能与城市景观结合的设计手法,在近年来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1992年由建筑师、艺术家合作设计的巴塞罗那北站广场正是一件极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其公园空间是一种雕塑型空间,两个结合现状地形设计的景点“落下的天空”(Fallen Sky)和“树木螺旋线”(Wood Spiral)占据了公园空阔的中央地带,分别成为南北两个空间的中心。公园沿阿莫加夫斯大街的大土坡在主入口处断开,两片高大扭曲的三角形挡土墙成了公园入口的景框。墙面用专门烧制的不规则陶片拼成一幅抽象线条图。这种手法是贝·佩伯对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纪念。设计师用最简单的内容成功解决了基地与城市网格的矛盾,创造了不同的空间,提供了公园的各种功能,成为当代城市设计中艺术与实用结合的成功范例。“落下的天空”也是一个大地陶艺作品。中心部分与一小山丘融为一体,长45m,南面最高处高达7.5m,成为公园最醒目的景物。
公共艺术作品注重与环境设计的协调统一性。城市中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与本区域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不可分割的。它是建立在城市的建筑规划,自然形态及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并富有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度关怀的精神特质;它是大自然、 艺术以及人类互动互融的共生物,在形式和内容上,更能丰富的表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公共艺术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并受其制约。因此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使作品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这是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去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同时公共艺术注意作品与场景的适应性。不同公共场所的场景,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背景,纪念雕塑庄严肃穆,有建筑性与宏伟性,园林雕塑应适应园林的优美恬静特点,给人以亲切感,轻松感和富有装饰性。公共艺术品的大小形式应与景观环境的尺度取得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材质也应与环境统一考虑,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对环境起优化调节作用。长期置身于这种艺术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出诙谐有趣的环境氛围。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公共艺术创作者应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强调和突出自我的个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结合具体的环境功能,集知识、艺术、趣味于一体,成为虚实空间与意念想象并存的实体。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景观中随处可见,成为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形成美的焦点。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对精神价值追求的关注,要求我们艺术设计者应拓宽知识面,加强各门类学科的对话意识与合作精神,强化培养对环境空间的感受、理解与处理能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新材料特长,熟悉现代科学加工手段,增强现代设计审美意识及人文科学和现代思维方式观念;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层次,营造出历史与艺术的和谐氛围,使城市环境更好的为人服务,满足我们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享受的更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史明. 景观艺术设计.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郝卫国. 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4]杨北帆. 城市设计—形式与装饰.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互动;文化属性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活动。它包含艺术创作、公共空间和大众参与三项要素,大众参与是其中核心要素。广义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中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公共艺术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公共空间,一是公众参与。前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放置在公共空间之中,这样,博物馆、美术馆或者私人收藏家手里的艺术品,不能算公共艺术;后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服从服务于大众,这样,用于自我表现或团体内部交流的艺术,也不是公共艺术。而在上述两个条件中,公众参与是核心条件,也就是说,有些作品尽管出现在公共空间中,却并非公共艺术。比如近年来常见的“形象工程”,虽然其中也包含艺术设置,但却不能算公共艺术。这是因为在一切形象工程中,大众权利总是缺席的;这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效果通常是夸张炫耀的,也往往只体现出权势者的虚荣与狂傲,与大众的审美意意愿无关。公共艺术创作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才能够创作出高品质艺术作品呢,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一、互动的要求
在公共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中,让民众积极、直接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是公共艺术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公共艺术如果不能引发大众的关注,它的价值随之减少。民众的参与是对文化公民权的行使,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性质,不是由上到下的领导授权和专家指导,而是由下到上的公众心愿表达。所以,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必须要扭转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心态,要多考虑外在因素,才能实现人群互动的社会目标,其中,社会议题、趣味性、可亲性和融入性,是产生互动效果的主要因素。改变观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关系,让观众走进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创作中要把观众作为主题或形式元素加以考虑。
二、创作形式的公众化
公共艺术创作不同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艺术家个人创作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诉说,主体都是艺术家本人。但公共艺术创作的对象是广大公众,为他们创作高质量作品是最终目的。那么就要尊重公众的审美需求,大多数人们不是学习美术的,他们的视觉感知力不能与艺术家相比较。因此,从本质上说,公共艺术只是大众生活里一种传达媒介,它没必要也不可能在纯艺术层面上与博物馆艺术一争高低。大众什么所需,贫民生活所系,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向。为平民创作与为权势和金钱创作不同,他要求艺术家“眼光向下”,多考虑公众的审美需求,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艺术个性。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民众的真是心理需要,是为公众创作公共艺术的核心。
三、注重人文精神
文以载道,艺以载道,走进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必然要影响人的视觉和心理,也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心向善。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理论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扩展的艺术,另一个是社会雕塑。他所完成的不是植物、石头或者金属成品的形式美感,而是跨越时空、连接心灵关怀、塑造和谐社会、移动人类进步的社会学与生态学价值。由于公共空间是许多问题交汇的地方,那里的艺术经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城市或社区的战略,一般需多方协商由设计团队协作完成,综合着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历史学家、环境心理学家、文化地理学家、景观设计师等的劳动,亲润在都市的批评语境中。因此,好的公共艺术能够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的、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公民的环境素质和审美素质。公共艺术符合社会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日趋重视,公共艺术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家一直比较注重作品本身的创作与研究,而忽视了公共艺术核心问题的研究,造成公共艺术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公共艺术缺少创新,模仿风气盛行;公共艺术主题的符号化倾向;片面追求形式;公共艺术与环境空间不能和谐统一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呢?我们认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应该为公共艺术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艺术家不应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应增强自己的敬业精神。艺术家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应和建筑师、规划师密切合作,把握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地位。中国的公共艺术必须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特色中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的公共艺术只有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精华,吸取西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先进理念与技术,不断完善与创新,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艺术。
作者:王平胜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崔成.东京六本木新兴商业区公共艺术[J].装饰.2007(01)
[2]崔成.札幌JR塔公共艺术[J].装饰.2007(02)
[3]李静.试论陶艺的表现特质及其在公共艺术中的融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4]李家骝,陈晓林,魏二强.中国作家协会办公楼公共艺术实践[J].装饰.2007(12)
[5]陈鸿俊.论公共艺术的思想传达[J].装饰.2006(03)
[6]何锐.从文化的角度谈公共艺术与自然生态[J].装饰.2006(03)
[7]国玲.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J].装饰.2006(03)
关键词:环境陶艺 公共艺术 特性 建筑 环境
陶艺作品是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其烧成温度高达1200-1300℃,所以,该种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良好,如耐化学侵蚀、不生锈、抗风化、抗冰冻、耐高温、机械强度高,而且还可通过上釉使作品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因此,一般陶艺作品非常适合在室外露天环境下长期陈设并保持完好无损。陶艺最早开始介入环境艺术是作为大型陶瓷壁画依附于建筑而产生的,环境陶艺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古老的历史。如中国古代最早的环境陶艺据考证大概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陶水管道。一直到秦砖汉瓦,陶制品在建筑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还是其构件性质的实用性,即使它带有装饰性的纹饰,其实用性仍是第一位的。又如汉代出现的低温铅釉陶制品,至明展到,主要仍是建筑所用的琉璃瓦;洪武时装饰性极强的九龙壁对环境起到了很强的烘托作用,它的存在实体仍是实用性的琉璃照壁。公元前7世纪至6世纪新巴比伦的(彩釉砖浮雕壁画)、(伊斯塔尔门)等是比较古老的代表作品。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陶艺家在建筑和环境领域开始施展才华并产生一定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如西班牙艺术家米罗为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作的陶板壁画《月》。日本的会田雄亮设计制作的陶艺景观工程《陶与水》《小濑体育公园陶瓷景观》等,如今,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开始注重作品的环境性要求特征,如丹麦的比约恩•内高、日本的伊藤公象、美国艺术家温•黑格比等都从不同的视野出发开始涉足环境陶艺的创作,使陶艺在更广阔的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
“环境陶艺”,从字面上理解是环境中的陶艺,适合于某种特定环境的陶艺,或是为某一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环境陶艺”的概念凸显了陶艺在“环境”层面上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为出现的陶艺现象寻求更为充分合理的理论解释。因此,可以表述为:现代人为公共环境艺术所设计的现代陶艺作品,或者说当代所指向的公共环境艺术中的现代陶艺作品。简言之,是“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之间构成的一种特殊关系。“环境陶艺”的概念,从社会意义的公共意识、开放空间的环境意识上拓展了陶艺的表达范围,突破了中国传统陶艺长期依循的“实用”、“规整”的范式,扩充了新的内容,有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对应,这对中国陶艺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环境陶艺”的产生,不管是对现代陶艺的发展,还是对公共艺术的发展,都应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是因为,其一,这样可以在一个更为宏观的公共艺术的视野中来发展现代陶艺,并且真正做到对现代陶艺的有效推广,让更多的大众去了解它、认识它并接受它,其二,“环境陶艺”介入公共艺术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带给我们一个更具有个性、意境、充满人性和文化魅力的空间。陶瓷材料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很容易与建筑实体取得内在的和谐。所有的这一切因素,促使人们很自然地将陶瓷材料运用于建筑之中。它独特的魅力是其它材料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具有高强度、抗侵蚀的特性,陶艺作品在公共艺术中被广为接纳,它的设置地点也几乎不受限。大型的陶艺作品,能够吸收雕塑成型的优点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外附陶艺品,以瓷砖拼贴方式敷于外表,更加强它的持久性。城市美的规划离不开公共艺术的点缀,更需要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现代陶瓷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纯粹的精神性的建筑体,是最前瞻文化和最先进文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艺术的一部分;是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起到引导和塑造作用的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
公共艺术是指人们积聚环境中的艺术综合体,也可说是建筑、园林、壁画、雕塑、灯光、喷泉、音响等综合设计的组合艺术。同时,它的设计又必须和城市规划、交通、环境等客观条件取得协调一致并形成和谐、完善、统一的整体。公共艺术通过艺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要营造地域历史内蕴以及文化氛围,而且要更好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真正使人们有一个良性循环的栖息空间。
也就是说环境陶艺的创作者不仅要设计陶艺作品本身,同时要处理好陶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陶艺与环境各结构要素、形式要素的并行、交融。环境陶艺进入公共艺术的过程,是艺术的多边交流,是陶艺的创作者与环境设计师、工程师共同磋商、协作的过程。因此环境陶艺介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个人创作的自由展示。虽然仍主要凭艺术家发挥其艺术想像力和设计灵感,自由主动地进行创作,但它已不是纯精神物化的艺术品,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功能的制约,它需要与周围环境、建筑及人文风俗相结合,在具有宏观审美的前提下,要求作者在环境中把握陶艺与环境、建筑和人文的关系,创造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并且有独立个性的环境陶艺作品。也就是说个性与共性要结合,也就是说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近几年来,各大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院校特色开设了相应的艺术教育课程,举办了一些艺术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师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的现象。诸如将艺术教育活动仅仅作为教育的手段,割裂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没有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割裂了艺术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使他们不能领略到运用各专业技能的乐趣。混淆了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把演讲比赛、诗朗诵、读书、征文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视为艺术教育活动;混淆了艺术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关系,将艺术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课余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等娱乐活动;混淆了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艺术教育活动停留在专业学生或少数艺术特长生的活动层面上,主要精力放在了艺术团和个别节目的训练指导上……诸如此类,没有真正实现艺术教育普及性、审美性等教育功能。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的原因探析
(一)对待公共艺术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大多数师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目的和功能认识还不到位,这在高职院校更为明显。由于高职教育在理念上定位为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专才”教育,侧重职业性,突出的是岗位能力的训练,强调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特点、技能型专门人才等概念的片面认识,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目的上过分强调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只是单纯地围绕市场转动,将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过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促进科学教育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比如工作重心放在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方面,偏重职业和技能教育,忽视或无暇顾及文化艺术教育,从而导致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师资匮乏,文化艺术教育的观念难以有效的贯彻。
(二)教学内容忽略对象个体差异,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施教对象来看。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大部分生源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学校,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虽然有艺术欣赏的内容,但大部分学校开课情况不是很好,造成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差、底子薄、程度浅,造成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内容的深浅难易度上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努力,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应试式学习的压力,很多精力放在课堂之外的社会事务上。加之,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成为洋文化和快餐文化的追随者,不能正确的认识艺术与生活关系,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目光短浅,实用主义心态,片面追求技巧技能,或者将专业技能仅仅作为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学习缺乏动力,忽略个人审美修养的提高,造成对公共艺术课漠视,态度消极、敷衍了事,从而影响了艺术教育普及、审美迁移的效果。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值得教育者深入探索。
(三)艺术教育区分侧重点,不能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没有把握艺术普及教育的规律,片面注重艺术本体的技术和技巧训练,没有看到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为中心,没有与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忽略了艺术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融合。
(四)偏离艺术教育规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不被重视也不排除艺术教育规律本身的原因,艺术教育周期长,见效慢,成果呈隐性状态,导致一些院校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急于求成,注重把获奖作品的多少作为评价艺术教育水平的标准,客观上使艺术普及教育在高职院校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长处,融合职业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
前面罗列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成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不仅仅是经费上的保障、艺术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可以解决的,而更多的是需要公共艺术任课教师甚至所有教育工作者在遵循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地反思和转变,深化公共艺术教育观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在对象上的普及性、内容上的审美性以及功能上的迁移性的特征。将艺术教育的重点从艺术本体转移到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上,在教育的目标上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艺术的境界追求相结合,将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行融合,使其内容丰富、完善,功能实现更趋理想。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可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和中国文化一道,也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风格。其中的许多方法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所欠缺,因此,发掘和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资源对今天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生活艺术化的观念,突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性特质传统艺术从内涵上来说,不仅包含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国粹,其实它包罗万象,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不割裂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使生活全面艺术化。“传统艺术是基于生活中的各种技巧、手段在精熟中而产生的审美趣味”,它们无处不有艺术的生灵活趣,从经典的高雅的文人游戏,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至民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如饮酒品茗、精食美餐、斗草斗鸡、打躬作揖、放风筝、烙烧饼……任何行当都能找到乐趣,并且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行当无不展示着其别的审美兴致。可见中国古人注重生活的美学,注重实用中的审美。这种观念对于强调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融合专业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首先他将艺术生活化,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可以玩艺术,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每个人。其次,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和老师在艺术教育中,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艺术的普及推广带动作用,更广泛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以对事物的艺术洞察力,形成艺术与其他学科综合而成的感受力,让每一个专业都能体现艺术的内容,尤其现代社会,在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情况下,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都具备艺术的思维,都能发挥艺术的情怀。以免使艺术化的生活变得技术化和物化,从而实现艺术普及化的特征。#p#分页标题#e#
(二)借鉴传统教育实践和证悟的方式,追求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和迁移能力中国古代艺术教育在方式上不太强调理论的系统性阐述,而注重经验教育。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更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强调的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无论是老庄或者孔孟,他们的学说,没有鸿篇巨制,都是只言片语式的,因此,教育似乎全靠求学者的孜孜不倦地实践和证悟。如书从读诵开始,书法、绘画以点划勾勒奠基,棋从名谱入局,修身成人亦从打躬作揖教起。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陶冶和美化既要在审美实践中完成,又要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检验,更要通过审美实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如陆游诗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等同对待,道理也是一样的。这种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实践是一致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一方面强调实践,另外一方面,也必须有证悟,达到实践艺术之化境,让人体会到实践的美好,不至于让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固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似乎不切实际,因为不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而显得有些傻冒。但是从教育本身的规律来看,艺术教育功能的实现绝对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从艺术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是学生学习了鉴赏类的课程,就具备了鉴赏美的能力,因此,教育教学不能太专注于艺术本身,要把公共艺术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在多样性的艺术文化情境中突出文化含量,使学生理解艺术美的本质与规律,让他们在专业实践中由技入道地去实践证悟,从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领会本领域的“艺术”美,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
(三)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境界追求,实现高职艺术教育创新与超越的精神古云:“艺无止境”,艺术教育同样也追求一定的境界。中国艺术教育不仅仅注重技能的掌握,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境界,此种境界一为技法上面超级熟练而达到的无我之境,有熟能生巧而至“法无定法”。他强调主体通过努力或者顿悟,摆脱客体技法的束缚达到与客体物我两忘、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而达到神乎其神的地步,在技法的境界追求上最高为无法,亦即法无定法,另一种可以看成是个人修养上面的“得道”,达到追寻事物的本原,自然而然,以及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之境。可见,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终极目的在于“进技于道”。这里面成功的因素当然地包含了主体的天赋与才情等客观因素。此外,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一向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提高。按照中国的教育传统,欲学做事,必须先学做人,立德是为教、做事的根本。所以,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以德为基,以技为始,进技而至于自然之道,从而达至善至美、人天一体的自由化境。古代艺术教育这种对境界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显得尤其需要,高职院校强调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在专业技能教育中融入这种对境界的追求,将艺术教育融入到他们的专业实践之中,对他们实行“进技入道”的要求和熏陶,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在道德、情感、情操、意志、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责任心、自尊心,以及促进不同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也能有效提升。这样,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合理构成以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将会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在对传统借鉴和融合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也有农业经济特征下的一些的特点与不足,与现代工业文明有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教师会钟爱有悟性的个体以及对“绝招”留一手的陋习,这是在借鉴和吸收过程中我们需要加以正视和规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