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技术

护理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技术

护理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特色;临床护理;临床疗效;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0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医疗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普遍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临床内科患者。主要包括中医护理技术,其不仅局限于护理技术方面,还包含国内中医理论治疗中多种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将中医护理技术联合西医护理技术共同治疗临床内科患者,因此慢慢成分了中医护理技术的特色,进而提升了整个中医护理的准确性及质量。其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具体内容包括:拔火罐法、针剌法、灸法、中药灌肠法、刮痧法、中药雾化吸人法及敷药、涂药、贴药、药慰、吹药、熏洗等技术方法[1]。本文主要探讨笔者在毕节市中医院临床见习过程中收集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临床内科患者,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毕节市中医院收治的临床内科患者18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毕节市中医院收治的临床内科患者180例,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院患者在使用中医护理技术前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配合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全部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8.32±6.9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7.15±5.0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针对临床内科患者进行相关常规护理。

观察组:针对临床内科患者,在坚持辩证性、整体性为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采用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具体包含:辨证施护、整体护理、饮食护理、情意护理及中医四时养生等多项护理相互配合共同治疗患者。其中在中药汤剂的服用方面,一般为早中晚三次或早晚两次服用的方法,每天1剂,每次口服含量约为200至250毫升,每剂所服用的中药煎好以后分为2至3份,每次服用1份。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临床内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症状控制时间,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医院内部制作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开始进行相关调查统计。具体总分为100分,其中完全满意评分划分:≥90分;比较满意评分划分:≥80分;不满意评分划分:

1.4 统计学方法

普遍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前后护理方式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得出观察患者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中各项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心理状态,两组护理方式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治疗前后护理满意率比较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其中观察组:完全满意人数为75例(83.33%),满意人数为10例(11.11%),较满意人数为5例(5.55%);对照组:完全满意人数为45例(50%),满意人数为15例(16.67%),较满意人数为5例(5.55),不满意人数为25例(27.78%);得出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比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应用效果好。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往往很大一部人忽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运用,导致治疗后缺乏相应的护理配合治疗,继而引发各种临床疾病,严重影响了群众生活。目前,人们对中医养生、防病治病的需求逐年递增,但国内医疗设施水平以及所需费用等多项问题,让群众越来越难以承受,已经成为医学界所要面临的重点和难点[3]。而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隗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及特色,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蕴涵着巨大的潜力,为其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中医学中自古就存在“上工治未病”的养生思想,它强调有病防病,既病防变,而未病更要先防[4]。如果等到发现了病症,或者病情加重或者病情恶化了才想到去治疗,这就是“斗而铸锥,渴而穿井”。

3.1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具体措施

以发热的患者为例,在中医护理技术当中,主要分为以下六种措施:首先,合理控制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及空气要新鲜,患者不能直接吹风。第二,护理过程中,患者应该经常卧床休息,下地活动要尽量减少,以免加重病情。第三,注意患者体温变化以及是否出汗,如果出微汗,那么以脉静热退为顺;如果患者出大汗或者没有出汗,并且高烧难以消退,心里烦躁不安,应该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关措施[5]。第四,患者汗出以后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马上使用热毛巾将其擦干,以免受凉,必要时立刻更换衣被。第五,配合医生进行中药治疗,在服完药以后,可以喝一小碗热稀粥喝或者喝一小杯热牛奶,盖好衣被,静卧休息两小时。 第六,饮食方面要以流质食物最好,可以吃一些葱、姜热汤面、肉末香菜粥等具有散热解毒作用的食物,严禁吃油腻性的食物。

3.2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具体分为三部分:①中医四时与养生:中医重视天人合一,强调依据自然规律进行护理,因为气候变化往往会引起患者生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患者病情的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特点,细心护理患者的生活起居。例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患者应该早起缓行;而到了秋季,患者则应该早睡早起,以维持患者的神志清爽且安宁。此外,还要根据日夜气温以及阴阳的变化,适当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加强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6]。②情志护理:中医学理论认为人的生理状态和病情的变化与人的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外界刺激往往会引起患者情绪不稳定从而引发病变.导致患者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功能紊乱,诱发各种各样疾病,所以,依据中医护理技术可采取情志护理,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在情感上的沟通,安抚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只有心情愉悦才有利于患者体内气血流通顺畅,有利于身体健康。③根据中医护理技术,人体功能不同的各种组织、器官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病理上相互协调、相互平衡和互相影响。同样,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一些变化。如果人体不能够及时适应各种外界的变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7]。所以.根据“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中医理论,采用中医预防加护理的方式能使人体有效地协调好与外界的关系,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人体的健康得到保证。“未病先防”注重疾病的预防工作,强调预防疾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既病防变”强调的是已经发生疾病的前提下,及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控制发生病变。要注重掌握病情的外因和内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病情扩大,争取在病情的早期及时诊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和护理手段的不断完善,中医护理技术广泛地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新型的中医护理方式,可以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和有效治疗,保证患者尽早康复。同时,从中医理论来说,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配合协调更好。继而提高了护士的技能,又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以及工作的自觉性,保证临床护理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掌握中医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克服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向患者做好操作前的解释工作.争取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因此,在临床医疗护理中广泛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能有利于改善临床内科患者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医疗应用价值,值得广大医院推广并使用,让临床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艳艳.中医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231-232.

[2] 黎娟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354-355.

[3] 李青.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重点专科有效应用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1):983-984.

[4] 高倩.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302-302.

[5] 刘书华,王红梅,王传凤等.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4,(6):18-20.

护理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 技术 分析

肝癌是临床常见肿瘤之一。病人在术前、术后及围手术期中能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配合医护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延长了病人的生命。自从2008年1月1日~2010年4月1日,我科共对16例肝脏癌肿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6~78岁,平均57岁。其中左肝癌10例,右肝癌6例,癌肿最大3cm×2cm,最小1cm×1cm。

2护理

首先了解术中情况,如病变大致性质、麻醉方式、手术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以及输入液体的质和量。

2.1术后观察与护理手术后6h内,取去枕平卧位,吸氧,氧流量3~4L/min,吸氧48~72h,妥善接好腹腔引流管、双套管、胃肠减压管、保留导尿管。腹腔双套管一般用于腹部手术,创面大、创腔渗液多,能够及时引流,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膈下脓肿,护理要点:(1)保持通畅,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负压(0.02~0.06mPa),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及脱落;(2)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如每小时超过200ml,且引流管温暖或者8h超过400ml,应高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可能;(3)双套管内管接负压吸引,外套管露出皮肤用棉垫覆盖,且每日消毒更换;(4)如内套管堵塞,可用20ml生理盐水缓慢冲洗,仍不通畅者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内套管;(5)更换引流瓶,每日1次,倾倒引流液等注意无菌操作;(6)置管3~4天,如腹腔引流液颜色较淡,24h量<20ml,腹部无阳性体征可予以拔除;(7)外套管接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16万u,每日更换,根据引流量的多少进行倒立冲洗次数,每个班次可进行倒立冲洗1~2次。手术后6~24h,清醒时取半卧位,微闭双目,用鼻深呼吸,指导患者上肢-肘关节-肩关节屈伸运动及下肢趾端-足趾-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屈伸、内翻、外翻运动。每日4次。每次10遍。术后第1天(24~48h)在第一阶段上加大活动量,并增加活动项目,取半卧位,增加扩胸运动,每日2~3次,每次5遍,伴咳嗽可由他人协助翻身。轻叩背部每2hl次。术后第2天(48~72h)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四肢,每2h1次,每次5~10min,如年老体弱或无法下床活动,应对其进行抬臀训练,方法是两腿屈曲,两手臂撑床。反复抬臀,每天50~100次,逐渐增加次数,直至通气。这种方法对于其他如胃、胆管、胰手术都可以采用,对促进肠蠕动,早日通气,预防肠粘连有很好疗效。术后第3天,拔除双套管,嘱患者坐于床边,双腿下垂,主动活动四肢、头颈部关节和肌肉,酌情在他人扶持下行走。注意防止感冒加重病情,练习下床活动应从床边站立开始,逐步扶床行走,每天2~3次,每次15~20min。

2.2呼吸道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大,膈肌抬高,呼吸运动受限,患者如出现咳嗽、咳痰困难,可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雾化吸入后及时给予翻身,轻叩背部,指导患者双手按压切口,深呼吸咳嗽,鼓励将痰咳出。

2.3腹部切口的观察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血性液体渗出,每天打开腹带仔细查看,定期更换敷料。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切口疼痛时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肌注镇痛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

2.4心理护理由于手术切口与引流管的摩擦可产生疼痛,对患者肉体上造成痛苦,遵医嘱给予镇痛泵持续使用,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可根据患者心理、文化素质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精神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咳嗽、深呼吸用手按压切口,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

2.5饮食护理一般禁食3天,肠蠕动恢复后,给予全流半流普食。由于肝功能减退,食欲不振,营养状况较差,应给予营养支持,患者能进食时,指导患者选择一些高热量、适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钠、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为基本原则,避免生冷及硬性食物,定时测量患者体重,以了解营养状况。

2.6清洁护理因引流管、保留导尿、营养不良及痰液过多可以成为感染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洗全身数次,保持口腔及会清洁,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每日更换床单及病号服一次。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换药、治疗、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切断感染途径;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腹部无阳性体征,引流量<5ml时,及时拔除引流管,以预防感染;叮嘱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揭开纱布,用手触摸切口,以防污染。更换各引流管时,一定要用稀碘酊棉签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密切观察术后5天内体征:有无出血点、紫绀及黄疸,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监测患者尿糖、尿比重、尿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为患者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护理技术范文第3篇

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即使190mmHg达1h也不至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70mmHg的压力持续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减轻压力的必要性。手术、骨折患者受压部位损伤发生率与手术时间及局部所受压力有关,损伤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和再灌注损伤等复杂情况。潮湿:可由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污染因素等引发,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伤]。在潮湿的环境下,患者发生的压疮的危险则会增加大至5倍。摩擦力、剪切力(挤压):患者因为治疗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时,若头部抬高大于30°,为了防止下滑,患者会同时曲腿,在这种下,骶尾部和足跟部都承受着摩擦力和剪切力的影响。

全身性因素:昏迷等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的组织压迫的疼痛感,故不会自动变换或者要求变换,从而容易造成身体局部组织的过度、长期受压,局部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极易发生压疮。心血管疾病、贫血、间质水肿也会导致氧灌注不足而促进溃疡形成并延迟愈合。

全身营养不良的患者皮肤及软组织损耗而失去了自身的保护作用,局部微循环障碍也是难免的、更容易受损,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伤口愈合更加困难。组织回流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缺氧,影响组织的营养供给,皮肤抵抗力,老年人、消瘦者、体温过高或过低者、精神抑郁者均可发生压疮。此外,运动能力减退也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运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退,老年患者肌肉纤维萎缩并减少,肌腱、韧带也有萎缩,并收缩而变僵硬,造成肌腱反射减慢;关节软骨纤维化,滑囊变僵,骨赘的生成,常使关节活动不灵活。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以上原因,而不愿意自主地增加活动或经常变换,局部循环障碍也多发生于本病。

压疮的中医护理技术

解压术:翻身易位:压疮之名是由压力而形成,故此间歇性地解除垂直压力,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循环是最有效预防的办法之一。2h协助或给患者翻身一次。在搬动患者时注意身体各部分的位置,避免拖、拉、扯、拽患者,防止摩擦力、剪切力(挤压);使患者尽量避开身体的骨突起部位,较好地分散了身体的压力。膳食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开展中医辨证施治和全面营养的有机配合;营养供给的路径畅通可以考虑适当地进行中医的外治中药法的合理使用,如中药乳香、没药的药浸液局部涂擦等。

健康宣教

护理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痛护理;手术室护理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在给患者解除疼痛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使其出现恐惧、焦虑情绪,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被新的护理模式所取代。1995年美国疼痛协会把疼痛定义为排在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创伤给其带来的疼痛十分明显,术前进行静脉穿刺、导尿、留置胃管等操作,极易加重患者对疼痛的恐惧感。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侵袭性操作带来的痛苦,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我院自2013年3月起对择期手术患者应用无痛护理技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10月收治的20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留置胃管、尿管及静脉穿刺,年龄19~61岁,平均(41.2±12.29)岁,男96例,女104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于手术当日在病房内行导尿、置胃管,待其进入手术室后碘伏消毒,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而观察组所有患者则采用无痛护理技术,术前1d访视,告之患者将在手术室内行无痛导尿、留置胃管及静脉穿刺并进行术前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2.1 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 使用利多卡因软膏局麻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手术开始前30min,将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准备静脉穿刺部位,厚度约为1mm,表面敷一薄膜,30min后将薄膜用无菌棉签清洁,碘伏消毒后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2]。

1.2.2 无痛导尿 为降低术前导尿对患者所造成不适感,采用全身麻醉诱导后进行导尿。由于尿管对尿道粘膜刺激较为敏感,术前应向患者做出详细解释,使其在苏醒后主动配合,从而顺利渡过手术后麻醉清醒期。

1.2.3 无痛置胃管 采用可视喉镜直视下完成胃管置入法,麻醉顺利诱导后,在麻醉医师放入视频喉镜前,先把胃管插入后鼻道,然后放入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气管导管插入后马上插入胃管[3]。

1.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完成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价。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对疼痛健康教育的评价、留置针穿刺评价、留置胃管、导尿的评价。评价的等级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调查问卷于手术以后通过回访过程中发放200份,评价以后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3 讨论

随着医学体系的不断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得以被广泛的接受,逐渐出现了医疗护理的个性化,更多的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尽力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舒适的治疗环境[4]。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疼痛成为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医生和护士应该转变观念,构建一种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增加医患双方的配合和理解,并结合合适的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护理贯穿始终[5]。

目前大多数普外消化系统疾病手术,需要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需术前留置胃管、尿管,从解剖学角度看,人类咽部分布喉上神经等,尿道的神经支配相对更为丰富,对异物刺激极为敏感,如在清醒时操作,患者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加剧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留置静脉穿刺针时,顾及到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输液,比病房的输液针要粗,这就导致多数患者对术前输液穿刺产生惧怕的心理,进一步增加对手术的担忧。

患者全麻诱导以后,处于麻醉状态,精神、意识消失,表现出神经反射迟钝,肌肉松弛,镇痛完善特征,对患者行导尿术,无疼痛感,大大降低了尿道阻力,避免了患者清醒导尿时存在的尴尬和恐惧心理,保护患者的自尊心[6]。全麻诱导后予视频喉镜下留置胃管,不但明显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而且增大了一次性置胃管成功率。在留置针穿刺以前,行利多卡因软膏表面麻醉,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认为术前进行的疼痛健康教育很有效,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胃管、尿管过程中无痛,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围手术期使用手术室无痛护理技术已逐步推广,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无痛成为患者的基本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建立起无痛护理观念,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胃管、尿管护理操作中使用无痛技术,降低患者术前各种侵袭性操作的疼痛不适感,使患者处于较佳的术前状态,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感,为患者营造无痛、舒适的手术环境,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极大程度确保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Yuen Ts.Lrwin MG.The'fifth vital sign'[J].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2005,11(3):145-146.

[2] 李玉明,陈雪敏,黄金平.利多卡因软膏局麻后静脉穿刺[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85-86.

[3] 林美珍,黎玉明,谭丽婵.视频喉镜下置胃管在气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7):43.

[4] 郭莹莹,赵斌.膝关节镜术后无痛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0.

护理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技术及程序;监护;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38-01

1 临床护理的说法

临床护理中的理念是一种价值专业和服务信念的完美体现。临床护理学尚处在一个比较抽象发展的阶段,临床护理是将理念具体化的一个蜕变的方式。因为在复杂的临床护理中,接触的是我们真实看到的的人、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对于临床护理手段的完善与维持。努力使患者达到健康的状态。对于临床护理学来说并不否定部分护理临床护理医院,对于实施整体护理的病房有自己的理念,对于设立理念之事对人、环境、健康和护理的价值观方面的培养需要有积极的态度。

2 临床护理的内外部护理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公共卫生知识,对于外部的传染病患者知识的宣传;内部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要吸烟,及宣传有关预防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对于护理,帮助患者了解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合理安排饮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药,掌握适当的活动量,如何配合某些特殊检查等。 以及内部的,内心的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减少影响健康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一位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开导及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应该作哪些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及预备工作,通知并告知患者在麻醉苏醒后会有什么感受及感觉,应采取哪些措施减轻疼痛或不适,应注意哪些问题以防止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 对于患者的心理卫生教育的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康复医疗知识的护理和预防疾病复发的护理。

3 临床护理的技术程序

我国在临床护理的方面例行积极培养具备基临床医学知识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的人才;使其能在医疗卫生方面、医学科研等部门积极的从事医疗及预防工作的高端医学及高级专门护理的人才。对于临床护理的学习及应用在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要得到完善、提高和加强,通过一些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的基本临床护理方面等基本的训练和培训.对于人类疾病的效果、发病前因等积极作出分类鉴别分析的能力。从而使临床医学逐渐的发展起来。这是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做到的学习方式及方法。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临床护理程序与技术要求掌握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掌握常见病名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熟悉和了解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对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使用

目前我国在探索一整套抓培训、抓管理、抓质量的管理模式。我国要在总结以往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护理实践经验,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出适合我国临床的护理路径,从而制定出了护理版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探究临床护理技术及程序上的应用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规范了临床护理行业的示范性,服务性,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的工作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自己的医疗水平制定适合自己的临床护理路径,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管理与监督。

结 语:我国通过加强培训来促使每个员工参加到质量改进过程中来,引导员工对于临床护理的各种操作过程的测评达到较高水平。对于临床护理企业需要培养在内、外、重症监护上积极人员的发展,在临床护理技术及程序方面进行积极支持与培养。使其护理医院达到最佳效益来医治患者。在每一道护理环节上都从最开始以及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同时组建有员工参与的护理质量小组或专题工作小组。从而培养并传达临床护理技术及程序上的改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德广.《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