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情景描述
课堂上在分析完童真、乡情后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分析母亲,找了几个有关母亲的句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一个大方热情、疼爱孩子的母亲。
师:琦君写了一辈子的母亲,说她是一个世纪的寸草心也不为过。可是,老师有一次偶尔读到一段文字,震惊不已。琦君在《永世有情人》的序言中,透露道:“数10年来,我笔下的母亲,其实是对我有天高地厚之爱的伯母。我1岁丧父,4岁丧母,生母于奄奄一息中把哥哥和我这两个苦命的孤儿托付给伯母,是伯母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兄妹长大的。”不幸的是,琦君的哥哥在琦君7岁时就去世了,自此,她的伯母,也正是文中的母亲竭尽所能给予她最珍贵最伟大的母爱。
师:听完老师介绍,大家有何感想?
生(含泪):她的母亲太无私、太伟大了。
生(动情):幼时的琦君其实挺可怜的,还好有她的伯母。
屏显: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重的记忆与怀念……琦君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白先勇
师:课上到这里,请同学用“因……而温馨,因……而悲怆 ”的句式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
生:因有母亲的疼爱而温馨;
因有母亲酿的甜甜的春酒而温馨;
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双亲而悲怆;
因作者的孤苦伶仃而悲怆;
因母亲不是我的亲生母亲而悲怆。
师:文章有哪个具体语句能体现?
生: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二、反思和分析
1.课外拓展喧宾夺主
补充琦君的母亲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而是她的伯母这一段,确实在课堂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用,学生们的心理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澜。但自此,学生一直沉浸在对文中琦君母亲的钦佩,对琦君身世悲惨的情感中无法自拔,以致于后面想要引入到思乡怀旧的主题而不得,情感确实激发起来了,但是却脱离了文本,更是远离了主题,可谓得不偿失。
2.材料引入牵强附会
白先勇的这段文字,在《春酒》的公开课上可谓经常用到,毫无疑问,它是对琦君所有作品的一个总体评价――“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但是把这句话直接用在评价本文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尤其“怆痛”这个情感如此浓烈的词用在作者这“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的这份幽幽的怀乡愁绪中,我认为是不恰当的。而老师直接想把这两个词语作为深入主题探讨的关键问题,难怪学生不得其解。
3.教师情感居高临下
散文教学,情感应该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且因读者经历身世的差异,对文章情感的体味会不相同。而老师的“因……而温馨,因……而怆痛”这一问题抛出,可谓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上了道枷锁,只有温馨和怆痛这两种情感,因此无法让学生真正去体味、感悟这份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那份思而不得无法表露的复杂情感,自然学生也就无法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病理诊断
1.果断删减干扰材料
琦君母亲材料的补充,虽能让学生对温厚善良的母亲有了进一步了解,且能激发学生真挚的情感,学生看似动情了,却对理解本文主题有干扰作用,可以果断删除。而白先勇的这段评价文字,文字虽好却使用不得法,教师高高在上,强势侵入学生情感,没有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犯了语文教学之大忌。
2.深入挖掘文本资源
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又要掌控好本文思乡怀旧的主体情感,如何才能兼顾,我认为可以从挖掘文本资源着手。可以发现,一个“总”字多次出现,尤其是在写母亲的文字中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如此多的含“总”字的句子,一个慈爱热情、和蔼可亲,温柔和善的母亲跃然纸上。只要牢牢抓住这一字,确实可以很好且透彻地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而且还可以发现,文中不仅只有写母亲时才出现这一“总”字,在写到“我”和乡邻时也用到了“总”。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与信息容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观念,通过整合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并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跳出课堂,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的视野,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为学生打开一片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学习《散步》时,课前采用多媒体创设法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公益广告:《爱心传递:洗脚篇》(播放视频),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老师再通过语言引导:“看到这样的动人情景,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广告里的一家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纵然是一次极为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被激发起来。再次,课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共鸣。
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单从文本阅读中,还很难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与难忘。借助多媒体创设再现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攀上月台的那一幕感人情境,再以腾格尔的《父亲》的音乐作背景,以此为“动情点”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最后,课终创设情境,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春酒》时,课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余光中的《乡愁》,进行阅读鉴赏比较与写作方法指导。在体味不同的故乡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课后师师间的教学研修、师生间校外交流网络化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让我们课后可以和同科教师打破地域局限性、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教学博客、教育论坛,和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形成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探讨、反思,既发挥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职能,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弥补自己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很好补充了自己的欠缺,更好服务于日常教学。农村网络覆盖率也在提升,师生的课后交流也可通尝试过教学论坛、QQ群、教学微博进行,实现课外与学生间的学习辅导与学法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70-01
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目前,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总结出以下几条初步认识。
一、增强课堂练习设计的灵活性
要想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是关键。因此,要灵活设计课堂练习,变枯燥的练习为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时,要注重挖掘习题的内在力量,让所有的学生都思考起来,都参与进去。学生只有真正动起来,才能对练习产生兴趣,才能获得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的练习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比如在教“质数与合数”这节课时,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巧妙的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采用填空的方式,给学生出这样一个题目:在1至20中,偶数有___,奇数有___,质数有___,合数有___。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后,进行小组讨论,把每一位同学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样的练习增加了趣味性,又使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了积极思考,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收获。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生活性
单纯的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是难以理解的,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就要增加课堂练习的生活性,将数学课堂练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数学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此外,教学中,还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高一些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将练习情境设计为“超市购物”,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学生扮演超市收银员。在交钱、找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自觉地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2]
三、课堂练习要具有典型性
课堂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设计的课堂练习题目一定要具有典型性,题量要恰到好处,要做到少而精,要既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要达到巩固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授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题目:“计算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题,得出结果后进行了交流,他们大部分人的方法都是将几块阴影部分进行了移动,计算移动后的面积,经交流,总结出圆形内的空白处处于任何位置的计算阴影部分面积的方法。学生在解答这一道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总结出了解答类似题目的方法,做到了举一反三。这个题目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类似的题目。[3]
四、课堂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式的课堂练习是指问题不明确、答案不统一、条件不具备、解题方法不固定的练习,开放式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放性练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路,寻找解题的最佳方法和答案。在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时,可以让学生任意选四个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编文字题目,改变以往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答题,把问题、方式、条件全部放开,比一比看哪组编得最多最好。这样开放式的题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4]
五、课堂练习要具有综合性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的价值在于拉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距离,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知识,以情境主题为背景,综合运用学生的各学科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丰富多彩的形式会带给学生意外的惊喜,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巩固了其他学科知识,体会了数学的精彩。如在练习“百分比”这个知识点时,给学生设计这样两个题目: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求“春”字在这首诗总字数中所占百分比;用百分比表示百发百中、百里挑一这两个成语。这两道题目中加入了古诗和成语,融合了语文知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巩固了语文知识,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要想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还有讲求一些策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相应的策略,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但是,运用策略的同时还要坚持一些原则,就是数学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布置的练习要在大量基础性资料中精选而出,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练习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东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5,(6).
[2]顾冷沉,杨玉东.反思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方法[J].数学教育学报,2003,(5).
【关键词】:数学 研讨课 思考
历经两个多月的校级“教学大比武”在老师们的精彩演绎中落下了帷幕。我细细品味这富于智慧的十六节数学课,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可喜变化,但是活动中还是凸显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并且留给学生“读”情境的时间。
1.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但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有时仅仅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对所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欠思考。
【案例】《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片断
师:“天气变冷了,老师想买一件棉衣。星期天,老师来到应城“东方百货”,看中两种款式。第一款:3件共360元;第二款:每件125元。哪种款式的棉衣便宜?便宜多少元?”
学生列算式:125-360÷3
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口述运算顺序
本案例中,教师将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算顺序,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创设生活情境,应当尊重生活规律。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随意更改事实,情境与生活不符。学生是否会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感觉呢?难怪下课后,一个学生跑到教师跟前说:“老师,我看到商场里的衣服都是标单价的,没有标3件一共多少元的。”如果把“买衣服”换成“买铅笔”、“买乒乓球”等,效果会怎样呢?
2.呈现情境后,要留给学生“读”情境的时间。
相当一部分教师,情境一出现就问学生一连串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一)》(人教版第十一册)一节时,用课件播放了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出示了四个问题:①这首诗中哪个字出现得最多?它共用了几个?②这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③请你找一首诗,要求诗中的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的10。这么多的信息,教师根本不留给学生“读”情境的时间,马上就问“你想出来了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部分教师或许只是背着公开课的时间包袱而急切地催问学生,与学生抢时间,认为教师活动理所当然地要时间,而唯恐学生多“占用”时间,殊不知时间原本就是学生的。呈现情境后,教师要学会等待,应该留给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时哪怕只是多十几秒钟,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二、进行比较时,应提供“比较的基础”。
一部分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授内容同已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但有时并没有提供比较的基础。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列出“23÷5”的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后,让学生与以前学过的能整除的除法竖式进行比较,课堂上并没有呈现以前学过的能整除的除法竖式,学生拿什么作比较呢?再如,教学《三位数加、减法》,学习后问学生“三位数加、减法与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此前并没有提供一个比较的基础,学生最后只是回答“一样”了事。脱离了比较的基础,这样的比较往往只是教师自己的比较,学生会觉得很抽象,通过比较后得到的也就是几条干瘪瘪的法则或者结论。
在新课程计算教学中,鼓励算法多样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能重视算法之间的比较和优化,但问题是,“比较”的“基础”往往被忽视。多数情况是学生并没有明白有哪些算法,比较来比较去还是雾里看花,最后老师一句“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草草收场。在课堂上,教师比较关心自己预设的算法是否出现,并不停地问学生“还有不同算法吗”,然后急于罗列出几种甚至十几种算法让学生比较。显然,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它只是比较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求每一名学生能用多种算法,但应该让学生汇报时讲清算理,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对于学生说出的对后续知识掌握有价值的基本算法,教师可适当追问“你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然后引导学生清楚表述,注意抓住时机将它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同语言。有了比较的基础,学生才能在交流和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
三、课堂上生成的“错误”资源不容忽视。
在计算教学中,多数教师会把自己预设的几种计算时的“典型错误案例”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改错练习,教师的这种做法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是,除了想当然可能会出现的这些错误,通过教学反馈,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能熟视无睹吗?其实,这种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更能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能折射出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抓住并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少数教师在提问时似乎只是在跟学生对答案。当学生的回答正中下怀时,就异常惊喜;而当学生出现错误的回答时,则急于叫其他学生“帮忙”,处理极其草率。殊不知学生的回答总能给我们以启示,这种启示或来自正面,或者来自反面。而当学生早已揣摩出老师想要的东西时,这样的教学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学生可能已经没有自我了。
四、课后也应适度关注学生。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拓展和课后的延伸,教师在课堂上有时能注意留下问题给学生以引发课后思考。但是,留下问题后,教师是否继续关注学生呢?我们来看一组镜头。
镜头1:A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说是“过几天要带学生去秋游”。下课时,学生围着老师问:“老,具体什么时候去?到哪去秋游啊?”老师一笑了之,学生失望之极。
R头2:B教师在教学“吨和千克的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到台秤上称体重,出于时间的考虑,一部分没有称体重的学生被老师告知到下课时再称。事实上,下课了教师就忘记自己的承诺了。
镜头3:C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观察比较几个年份的年历,学生还有“发现”要说,教师让他们下课时把他们的发现告诉老师……
镜头4:D教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时出示“33名同学去坐游船玩,每只船最多坐6人,需要几只船?如果他们有50元钱,8元一张船票,可以买几张?”还没等学生看清楚题目,就让学生课后思考解决。
这种“只说不做”的现象在教师的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上)屡见不鲜。笔者做过这样的调查:
A、你在课堂上会留下问题给学生吗?①经常56%②偶尔41%③从来不3%
B、留下问题后,你还继续关注吗?①会13%②一般不会66%③不会21%
随后笔者又做过这样的访谈,“如果你不去关注,你为什么又要留下问题给学生呢?”多数教师认为,应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注意留下问题给学生,但是往往忽视了留下的问题是否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
教学中确实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把学生从课内带向课外。但是,教师如果长期“只说不做”,学生就会不为所动,“延伸”最后也就会成为一种“口头”的、形式的东西。因此,适度关注学生的课外,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足够重视。一方面,对于课堂上的“承诺”,课后应该尽量“兑现”。“课后解决”不能成为教师“搪塞”的武器。另一方面,后续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课外的积累,让学生把“课外”带进“课内”。教师理应为学生的课内与课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总之,值得反思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合作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评价失真等等,这都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不断进取,我们的研讨课才上的有价值,我们的教师才能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进步,我们的课堂才能变得灵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论》 周玉仁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28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版)作者: 新课程编写组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