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科护理总结

口腔科护理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科护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科护理总结

口腔科护理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口腔科; 预防措施; 细菌检测; 合格率

在人体口腔中,存在着大量致病微生物,是一个有菌环境[1];且诊疗过程中都在口腔里进行,口腔科扩大针、车针、充填器械等都与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密切,唾液和血液容易对疾病进行传播,如一些传染性较大的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真菌、艾滋病病毒等可能通过唾液血液来传播,造成院内感染;再加上口腔科患者流动性大,人数多,更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工作台、地面等环境污染;因此,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一直是医院的薄弱环节[2-3]。为提高医疗环境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本文通过对加强预防措施前后细菌合格率的比较,总结出高效切实可行的预防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前三个月与后后三个月医院口腔科物体表面、诊疗器械、医务人员手细菌检测合格率进行对比。

1.2 方法与措施 ⑴诊疗器械每周随机抽取10件、物体表面每周抽查5次、医务人员手每周抽查5人;⑵预防措施:①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分别成立了感染管理和质量检查组监督管理。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以便实时了解最新消毒管理经验和技术,掌握扎实的临床消毒技能。③合理布局诊疗室,候诊区、分诊台必须分区且宽敞,诊室内设有消毒室、洗刷室,洗刷室内无菌区与有菌区标志区域明显,消毒室有消毒高压锅、无菌物品存放柜、干热灭菌柜,诊室内配备紫外线消毒,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等;④对诊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根据器械的材质特点及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高压或煮沸为主,如镊子、油控针、钳子等,均用高压消毒或者使用高温干燥箱消毒,口镜、刀剪、牙挺、锐利器械等不能高压灭菌的用环氧已烷进行熏蒸消毒,手机、拔牙钳、洁牙手柄等一人一用一灭菌;⑤处理好对物体表面的清洁卫生与消毒,握持或者能接触到患者的部位覆盖医用防污膜,一人使用后更换一次。物体表面、设备污染后用75%溶度的酒精消毒,做到每日清洁、消毒配套设施,加强环境的每日检测与管理;⑥医护人员消毒和防护,必须戴帽子、口罩、手套,接诊时如遇可疑病人,应该在治疗前戴上手套,治疗前冲洗病人口腔,降低病毒效价,减少感染几率。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方法,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消毒,尽量减少医务人员的手造成的医院感染扩散,并且定时进行健康体检和注射疫苗;⑦定期消毒督促检查和灭菌监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医院是病患集中的地方,存在大量的病原体,如不做积极的消毒预防措施,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危害的患者的健康[4-5]。口腔科的严重感染问题又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瓶颈,本文通过收集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前后医院口腔科物体表面、诊疗器械、医务人员手细菌检测合格率进行对比。发现加强预防措施前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为78.3%、诊疗器械检测合格率为81.7%、医务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为75%,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为96.7%、诊疗器械检测合格率为97.5%、医务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为98.3%,预防措施加强后细菌合格率明显得到较大改善。这充分证明了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重要性,是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思想上要重视其预防感染措施的重要作用,认真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险。虽然口腔科使用的器械复杂多样,工作环境较其他科室特殊,消毒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医院加强对口腔科规范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病毒感染几率会降低,就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5-7]。

参考文献

[1] 李风芝,隋淑兰.预防口腔科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0(7):73.

[2] 陈义珊,刁连娣,黄晓芬.浅谈标准预防措施在门诊口腔科护理防护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7):119.

[3] 刘永召,韩淑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72.

[4] 吴丽娜,谢莉莉.口腔修复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海南医学,2012,23(4):106.

[5] 潘兴杨.口腔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1,7(1):2999.

[6] 刘学宁,蔡航,孙淑清.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几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4124.

口腔科护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21-01

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因其特殊性造成交叉感染的因素和环境十分复杂。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切断造成口腔科交叉感染的各个环节,控制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1 健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人是控制感染的重要保障

根据医院感染规范,结合口腔科的特点,将每一环节落实到人,特设专职护士负责消毒供应工作,对消毒工作实施规范化,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按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完善各项护理工作登记、统计,是,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2 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口腔疾病的各种治疗大多数在口腔内进行,且多数传染病通过口腔就诊过程传播,故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在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中举足轻重[1]。口腔科涉及诊疗器械繁杂。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常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龈沟液等,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医生、护士在给患者诊疗时,面临着自身健康受损的威胁,医护人员患病后又可传染给患者、其他医务人员和家属。因此,切断医患之间传染连已成为口腔科感染的重要内容。

3 增强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在接诊时应穿好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注意询问患者健康情况、既往病史,及时发现医源性疾病隐患,为医生提供预防交叉感染信息,当接触血液、唾液或粘膜时必须戴手套,完成操作马上脱去手套,再进行其他工作或接触其他物品,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目前,广泛性使用的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治疗巾、胸巾等对严格医护人员自身防护起到一定作用。

4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4.1 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凡被患者的血液、唾液等感染的器械,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的原则。一般器械及拔髓针、扩大针、光滑针等全部高压消毒灭菌,仍有一些需要侵泡的器械,如洁台机柄、胶圈、砂石等用2%的戊甲醛溶液侵泡消毒15-30分钟后使用,口腔检查器械一律使用一次性口腔包、一次性嗽口杯。口腔科使用的敷料均由供应室消毒灭菌,实行小包装,一次打开保持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口腔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但用后一定严格做好医用垃圾的消毒处理,严防医源叉感染。

4.2 手机的灭菌:牙科手机价格高,使用频繁,目前大多数医院不能达到每治疗一例患者更换一个手机的水平,手机消毒目前仍是一个难题,实验证明采用2—3%的戊二醛檫3次可完全灭活HBSAg,手机钻头必须一人一机,用后清洁表面污垢再用超声清洗,上油加封袋塑封后高压蒸汽消毒备用。

4.3 加强环境监测

4.3.1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诊疗区,每日开窗通风,工作结束后用空气净化机空气消毒2小时。

4.3.2 每日工作前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檫拭窗台、桌面、桌椅、治疗椅、机台、操作台和水池、地面,抹布分类固定使用,每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侵泡30分钟后冲净晾干备用。

4.3.3 若被血迹污染的物体表面及地面立即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抹。

4.3.4 每月对口腔器械进行检测,对空气、手指、器械、操作台、消毒液、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一次。

5 认真落实洗手制度

口腔科诊疗中使用手套不能代替认真洗手,医院感染多为接触传染[2],而口腔科则多为口腔侵入性操作,如医护人员洗手不彻底,可使手细菌移位而导致患者感染。因此口腔科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每次治疗操作后接触下一位患前都必须认真洗手,按消毒六步法规范洗手方法,现推广速干手剂,主张取缔固体肥皂。

6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与销毁

使用一次性物品的过程中要检查物品有无破裂、过期、损坏等质量问题。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全部要初消毒分装后交供应室毁形处理,规范物品回收,毁形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可避免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流入社会。

7 体会

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护理,严格把好护理质量关,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规范完善规章制度,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到最低,从而提高医疗护理水平,确保医患双方的安全。

参考文献

口腔科护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口腔颌面;创伤;护理方法;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随着交通的发展,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患者日益增多。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损伤后易形成血肿。解剖上与颅脑和颈部相连,易并发颅脑、颈部损伤;再者口腔是呼吸及消化道起始端,损伤后易发生窒息、影响进食。组成颌面部的骨组织脆弱,骨缝及窦腔较多,受到外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此外有牙附着于颌骨上,口内含有舌,面部有表情肌和面神经,双侧有颞颌关节及腮腺。由于口腔颌面部特殊解剖决定了口腔颌面部创伤的复杂性、严重性。因此,如何处理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口腔科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救治方法与护理注意事项,选取本院口腔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38例颌面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9例,女性39例,年龄9~60岁,平均28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总结救治措施及护理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93例为开放性损伤,45例为闭合性损伤。就诊时表现为面部软组织畸形、骨折移位、咬合关系紊乱,部分有眼科及神经外科症状。确诊后,合并颅脑损伤31例中,其中3例脑震荡,6例颅底骨折,8例脑脊液耳鼻漏,6例合并颅内血肿,5例合并颞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3例合并顶骨、额骨粉碎性骨折脑疝及眼破裂。

2.2 救治措施

①抢救生命及重要器官。对于入院患者要以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需对患者行全面检查,迅速判断,对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及时抢救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进行抢救。对于合并有颅脑损伤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拍摄颅脑CT或MRI了解颅脑损伤情况是目前常规手段。对昏迷的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窒息。一旦出现窒息,尽快查明窒息原因,采取对症治疗,如对面骨骨折导致上颌骨下坠引起呼吸道阻塞,可采用筷子横放于双侧前磨牙上,将上颌骨向上悬吊固定于头部绷带上。如对呼吸道血肿引发的窒息,立即采用气管切开。对于出血性休克的患者及时纠正,在控制出血的同时,应快速扩容。如对口腔颌面部大量出血而又无法寻及知名血管可考虑颈外动脉结扎的同时采用静脉切开法确保液体快速输入。对于涉及眶周的损伤,应警惕对眼组织是否损伤,必要时请眼科会诊。②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清创缝合。颌面部重要组织多,清创时应注意探查有无面神经损伤及腮腺导管损伤,如存在损伤,应争取在一期修复,如行神经吻合术,导管重建术。清创术早实施,有助于预防伤口感染、避免功能障碍和畸形的发生。可用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对创面交替反复冲洗,将污物及异物彻底清除,缝合软组织时,按照整形美容的操作原则进行。③颌骨骨折的固定。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切口应充分利用原伤口,行解剖复位后采用坚固内固定。需要注意的是,骨折线上的牙齿,不宜轻易拔除,因治疗颌骨骨折时,常需牙或牙列作结扎固定基牙,而咬合关系恢复是骨折解剖复位固定的基础。

2.3 护理方法

①保持口腔卫生。患者损伤后常伴有张口受限,自洁系统受到破坏,口内、外常存在固定物,易堆积食物残渣,需加强口腔护理,避免感染。②进行心理指导。颌面外伤会常使患者面部遗留畸形,加之突然外伤而入院,心理变化大,带给患者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帮助患者重拾信心。③完善康复训练。由于患者伤后易出现张口困难,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锻炼,包括咀嚼肌训练,适当配合局部理疗、按摩,帮助肌肉恢复正常功能。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改善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产生。

2.4 救治结果

本研究中,138例患者治愈133例,治愈率为96.37%。死亡5例,3例为合并严重脑疝患者,2例为合并硬脑膜破裂者。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作为人体的突出部分,加之其解剖的特殊性,损伤后易发生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同时,颌面部创伤直接关系患者的外貌特征,因此选择正确的救治护理措施意义重大。本院对口腔颌面部创伤实施了正确的救治和切实有效的护理,疗效显著,治愈率96.37%,经验可推广。

参考文献

口腔科护理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问题。口腔门诊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由于口腔科门诊工作具有的特殊性质,导致口腔科成为感染高发科室,为了避免感染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我们有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口腔科门诊感染率。

【关键词】门诊感染;口腔科;现状

1口腔科门诊感染控制现状

1.1医疗环境不符合要求

由于前来口腔门诊科就诊的人数有很多,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医院大多数口腔门诊科的面积很小,无法实现对众多患者的隔离,医疗设备较多、就诊患者多加重了感染的风险。除此之外,像超声洁牙器这种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气溶胶、飞沫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空气传播,最终进入到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机体中,导致出现传染性病原体或者交叉感染的问题。此外,若口腔科门诊的空气流动并不通畅,就容易导致室内的各种感染病菌增多,患者之间就会相互感染,相关的消毒规范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也会进一步增加感染概率,比如消毒室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规范的消毒,医疗器械未严格按照标准定期消毒等。

1.2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薄弱

患者感染除了与医疗环境差有关外还与医护人员的健康意识息息相关。从临床实践中不难看出,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由于感染防护措施不到位,在与患者解除的过程中各种细菌会通过空气相互传播,医护人员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所以,在口腔门诊中,必须要求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出现职业暴露。提高医护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确保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手术时穿戴好防护衣,从而保护了皮肤黏膜。

2控制口腔科门诊感染方法

2.1构建完善的门诊感染控制体系

医院有责任和义务采购先进的控制感染设备,改善口腔科门诊的环境,比如扩大门诊科的建筑面积、安装排风措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好坏决定了能否完善门诊感染控制体系。此外,还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育,并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安排医护人员到医院学习,总结经验。

2.2改善诊疗环境

诊疗环境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构建现代化的诊疗环境,对不同的工作区域进行隔离,合理布置消毒区域以及医疗机械清洗区,对于患者而言会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同时也避免了感染。针对拔牙等一些具有很大创伤和感染概率较高的诊疗操作时,必须要开设单独诊室,手术操作必须要按照外科手术的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要确保诊室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尤其是在牙科治疗仪器经转动之后,这个过程会将口腔中的细菌转化为大量的粉尘物质,导致诊室内出现感染,这时就必须要确保空气的流通,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2.3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口腔门诊使用的医疗机械必须坚持一人一用,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那些接触到患者伤口、血液的医疗器械,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除此之外,拔牙器、车针以及各种根管都要按照规操作流程杀菌消毒。口腔科的所有消毒灭菌操作也必须符合标准,严格执行。酶具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医护人员在对医疗器械消毒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酶,确保清洁杀菌彻底。针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间隙很多的器械,可以利用超声清洁。医疗器械消毒后要密封起来,包装上应注明消毒的日期。有些器械需要杀菌,杀菌工作结束后要放在无菌容器中。使用无菌物品时,确保持物钳每过4h清洁消毒1次。

2.4提高医护人员防护能力

口腔医疗门诊重点科室必须要要具备有效的卫生设施,例如速手消毒剂、洗手液、干手物品等。医护人员必须要注重自身卫生清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在全员培训卫生规范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按照洗手指征,根据七步洗手法,严格手部消毒,尽可能地将手部细菌降到最低。如果医院条件允许的话,每次诊疗前都应该给佩戴一次性手套,不但降低了患者的感染同时也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通过调查发现使用的双层手套后,外层破坏率为10%,而内层破率只有2%。如果患者皮肤有损伤或者是存在特殊感染,医生可以使用双层手套保护患者及其自身的安全。

3结束语

口腔感染是一种高发性疾病,主要原因是致病微生物入侵到患者口腔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是林场常见的感染类型。随着感染范围的扩大,很可能诱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随着治疗手段的升级,各类致病细菌的耐药性也在提升,常规的药物和传统的治疗模式无法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不断的探究口腔感染的致病因素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效率。因此,选取合适药物治疗,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液擦拭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口腔评分低、感染率低且口腔内PH值有所增高,表明该方式具有改善口腔环境、降低口腔感染率的作用[2]。综上所述,在危重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碳酸氢钠液擦拭进行口腔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危重患者的口腔感染发生率,改善口腔症状和口腔环境。

参考文献

[1]卢萌.口腔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1:2458-2459.

口腔科护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临床路径; 口腔科; 颌骨囊肿;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在以往的医学界中主要注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科学的医学技术,而现今的人们对于医院的护理也开始越发重视了[1]。在现代医学的护理中,不仅仅需要医护人员专业的医疗服务,而且还需要对其患者以及其家属提供一些相关医学知识的专业传授以及人为关怀。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不仅能够完善其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还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相关的医疗费用,从而达到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讲座、幻灯、交谈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治疗等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口腔保健,对治疗和康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但可以对治疗和康复起促进作用,而且可预防疾病的复发,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本资料对本院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科颌骨囊肿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回顾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抽样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诊治的颌骨囊肿的患者82例均分成正常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正常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19~61岁,平均(47.4±5.7)岁;试验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0~63岁,平均(48.1±5.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统一观察整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费用以及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此来比较常规护理方法和护理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正常组患者选取常规正常化的护理治疗,主要包括相关疾病知识普及、口头健康教育的宣教以及出院指导等。而试验组患者则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来进行护理治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医院方面 设立专门的实施小组(由责任护士、护士长、日常医师、主治医生、主任组成),定期对实施小组进行专业的培训,力求让其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所在以及其具体实施的价值,最后在执行的时候,由责任护士具体落实、护士长抽样检查、医生辅助配合及主任监督落实来形成网络性的护理体系。

1.2.2 患者方面 患者入院时由医生、护士详细检查诊断,以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然后再由责任护士或者主治医生依照临床护理路径的原则,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临床护理路径的讲解、疾病知识的普及等,务必让其理解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以及预期期望达到的护理效果。

1.2.3 临床路径方面 (1)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要耐心地为患者讲解医院环境、手术过程、疾病知识、相关医护人员等,以及如心电图、胸透与颌全景等检查;(2)进行手术的当天,必须详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手术相关指导,仔细检查手术所需的设备物品等,患者术前准备、心理辅导等;(3)手术完成以后,详细检查患者术后情况,一旦患者稍有不适就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护理,取半坐卧位休息等;(4)术后3 d,患者口腔卫生的护理、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药物使用的讲解、正确进食方法以及切口情况的监控等;(5)出院时,出院指导、出院准备、药物使用,以及最为关键的口腔功能锻炼指导,包括口腔活动、舌头灵敏度训练、牙齿咬合、咀嚼吞噬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最后给予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和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患者健康恢复和反馈意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都明显比正常组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然是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颌骨囊肿通常是在人体颌骨内病发一个液体的囊性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大、颌骨膨胀破坏,发病原因可归纳为牙源性(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和非牙源性(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两种[2-4]。此病一般多发病于青壮年,并且可出现于人体颌骨的所有部位。根尖囊肿多见上下前牙,含牙囊肿多见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区也是好发部位,角化囊肿多见下颌第三磨牙及下颌升支部。含牙囊肿的发病过程较慢,前期没有明显症状,演变至后期,患者的骨质会慢慢向四周膨胀,也就形成了面部畸形。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5-8]。CNP是一种高效的无形治疗方式,是以人性关怀的出发点为起点的,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治疗或者预后的医疗措施。CNP的落实开展,对于各类疾病患者的治疗都是有益的、对于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加强也是一种鼓励、对于医院的发展也是一个契机。护理临床路径在口腔科颌骨囊肿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不仅仅能够帮助患者减少住院的时间,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在这个时期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同时还能够优化口腔科护理流程,大大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谓“一石三鸟”。临床治疗和护理时,由于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患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可能出现不安及质疑,不配合医生治疗,而且影响疾病的预后。健康教育属于临床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缩短患者的疾病治疗的进程。从患者入院、治疗直到出院都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各种护理、检查、指导等,并配备有完善的多媒体中心,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设施。但在实践工作中,应注意以上几点:(1)与优质服务相结合:导诊、陪检等优质护理服务;(2)与专科护理结合:增加干预作用;(3)护患沟通相结合:建立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相互信任关系,配合治疗;(4)总结新方法,与护理科研相结合。

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分别为(4.81±0.83)d和(3278.20±196.43)元,对比正常组的(7.75±1.02)d和(4721.65±203.54)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绍贤.颌骨囊肿治疗新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64-565.

[2]王吉,张彩华,田涛,等.颌骨囊肿袋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7(6):53.

[3]王秋莉,弓儒芳,骆晓燕.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口腔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2):105-107.

[4]刘屹篙,魏冰,邱明.开窗术治疗领骨囊肿37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57-58.

[5]杨晓晖,陈玲,李周碧.临床护理路径在领骨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27-29.

[6]彭虹,李春阳,周清萍.临床路径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6):875-877.

[7]杨文继,黎明,马开宇,等.双腔气囊导尿管在上领骨囊肿手术中的临床运用[J].云南医药,2013,34(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