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动化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范文第1篇

作为制造大类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着力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的紧缺专业之一。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供配电系统、电气工程、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测控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机电设备公司的设备销售、安装及维护、楼宇智能化及交通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及维护等。

电气自动化课程一般都开设《自动控制原理》等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基础方面的课程, 课程内容除了一些有关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理论外,其课程中所讲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装置与器件,大多数都与当前工业现场使用的技术、装置与器件有脱节。显然,这样的教学,无论是内容、方法及水平、都已大大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脱离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在办学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专业逐步构建起了“校企融合、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的模式校企共同培养本专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方向的学生。既突出岗位技能,又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基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中(高)级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机电一体化工等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维护和维修及电子线路的设计与维修等3大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拥有科学的理论、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训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适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课程组织模式。通过毕业生的社会反馈,毕业生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保持原来开设的电气自动化基础课程基础上,将当前通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插入到传统技术课程中,如将 PLC技术或变频调速技术穿插到电机控制、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等技术中,以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不足的问题。二是单独开设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PLC、单片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供配电技术、工业网络、组态技术等都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课程体系中陈旧的内容,并根据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专业”结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教学改革新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学校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固化学校已经取得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借鉴、吸收外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体现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坚持整体优化,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充分结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教育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素质培养。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创新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30%以上;五是第二课堂.着重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主要有各类大学生竞赛、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校院两级各类科技学术节活动、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营造职场氛围,利用实训室先进的设备,进行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每学期末设置综合性的实践应用型项目,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资料、设计、仿真、装配、调试、检测、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放“创新实训室”、定期举办“电气技术设计竞赛”,以及创新激励制度的实施, 使各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蔚然成风。从“技术改造和小发明”为起点,到内容复杂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动化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 自动化 培养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20-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设立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2009年底,教育部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卓越计划”培养工作,2011年10月,我校(河北联合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开始实施“卓越计划”。

目前,“卓越计划”已经在国内多所高校全面展开,同时很多学者也对如何推进和完善“卓越计划”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及探讨,其中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制定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卓越计划”的整个宏观架构来看,“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一方面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达成,另一方面又是制定课程体系和工程培训体系的主要依据,在整个“卓越计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环节。

我校自动化专业自开始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培养标准的制定工作,我们通过组织相关师生座谈、走访企业调研以及组织校企联合会等方式逐步修订“卓越计划”的学校培养标准和企业培养标准,对培养标准进行了不断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以五种能力塑造为目标的学校培养标准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企业培养标准。

该文结合我校制定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实际经验,从培养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和培养标准制定的具体内容两方面展开论述,在归纳和梳理已有工作成果的同时,对将来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1 “卓越计划”培养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

1.1 培养标准的制定要以专业定位为出发点

一般来说,工程师可分为研发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等几类,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和自动化专业自身的特点,我们将自动化专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因此在制定培养标准时,我们着重考虑的就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由此提出了以五种能力塑造为目标的学校培养标准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企业培养标准,这些都是为了达成培养应用型工程师这个定位。

1.2 培养标准的制定要结合自身实际着眼全局

“卓越计划”的实施不仅与所在学校和专业的教学资源相关,而且还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此在制定培养标准时必须要从这些实际出发,通关全局。如果标准定得过高,综合各种资源都无法满足这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显然是失败的;而如果标准定的过低,又使其失去了规范“卓越计划”具体实施的作用,无法实现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目的,实际上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1.3 培养标准要以实施效果为准绳不断修正

对我校来说,自2011年10月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以来仅仅3年多时间,很多方面的建设还是不尽完善的。另外“卓越计划”的实施的效果要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培养标准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时时追踪培养标准的实施效果,加强与企业和已毕业学生的沟通,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不断修正。

2 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制定

如图1所示,“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自上而下可分为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通用标准由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审定,经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下发,提供各种类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是制定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行业标准由教育部会同行业(协会)制定,包含本行业内若干专业的专业标准,它不仅是对通用标准的具体化,还应体现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高于通用标准;而学校标准和企业标准则由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依据自身专业特点并结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自行完成制定,是行业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因此本研究所讨论的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特指的是学校培养标准和企业培养标准。

2.1 以五种能力塑造为目标制定学校培养标准

学校是“卓越计划”的直接实施者,负责学生从选拔、培养到学位授予的整个流程,因此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学校培养标准是自动化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最基本规范。由于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向来就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特点。因此,一方面自动化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实施“卓越计划”的内在需求更加明确,而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专业宽口径的特点也使其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加繁杂,这无疑使教学改革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我们将教学方式由以往的以知识教授为导向转变以能力塑造为导向,着重学生通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认知能力等五种能力的塑造,并以此来具体制定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学校培养标准。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自动控制、自动化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使得学生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集成、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面向行业生产一线,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2.2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企业培养标准

企业是“卓越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卓越计划”的初衷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企业。因此实现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培养标准是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根本目的所在。有调查表面,100%的企业认为工科学生不应该取消企业实践环节,但实际上47%企业不愿接受大学生实习,而69%的企业没有接受过大学生实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如今学生所学基本上都集中在理论层次上,动手能力太差,眼高手低,和企业的需求脱节,使得企业没有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平时缺乏实际的工程训练,安全意识淡薄,纪律性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很多企业望实习生而怯步,不敢接受大学生实习。因此我们在制定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标准时,同时考虑了工程技术能力标准、工程管理能力标准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标准等3个方面,在注重学生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兼顾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设计学生在企业期间实习情况的评测指标,这些评测指标分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果3类共12项目,各项目设定不同权重及考察要点,对每一项目进行强制排序。从而做到及时把握学生在企业的状况,做到不断反馈和修正。

3 结语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和对企业的访谈,我们发现参加过“卓越计划”的学生对现阶段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度较高,相关企业对这些毕业生的满意度也较高,这说明我校自动化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效果是明显的,也一定能程度上反应了我们所指定的培养标准是合理的。然而无论是从全国还是单单从我校来看,“卓越计划”的实施还都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因素。而且一个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本身就应该植根在其所处的具体环境中,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相应的标准也应该随之而修订。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同时,不断的完善我校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以不断改进、不断修正为原则,建立一种内部机制不断强化该培养标准的外部适应性[1-5]。

参考文献

[1] 刘建东,戴波,纪文刚.“卓越计划”的宏观模型及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46-52.

[2] 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9-10.

[3] 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C].2011北京CDIO区域性国际会议,北京,2011.

自动化专业范文第3篇

在求职中,一份好的简历往往能为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加不少分。由此可见,求职不单单是你有能力,有才华就能横行霸道的地方。往往,那些能力那么好,才华没那么出众,但在简历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人机会更大。

姓名: XXX先生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67 cm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7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经营/管理/策划类:工程经理/主管,设备经理/主管   工业/工厂类 品管经理/主管

工作年限: 3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 2004.4-目前 深圳南太世成电子 品质工程师

世成电子为港资企业,2005年深圳出口前5强企业,具体产品有手机,LCD,BACKIGHT,FPC等担任QA工程师.具体见相关技能。

2003.7-2004.7

佛山普立华科技 品质工程师

佛山普立华相机城--全世界最大的相机工厂,土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担任QA工程师,具体见相关技能.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 2003-07-01

所学专业一: 自动化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1999.9-2003.7 广东工业大学 自动化 本科

2004.9-2004.9

环发启迪公司 ISO9000,14000 资格证

2003.11-2003.11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通用量具,万用表等 资格证

2003.9-2003.6

赛宝信息产业部电子计量所 MSAA"测量系统分析,试验室手册编写" 资格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计算机详细技能:1.对计算机硬件有较深认真.2.熟练使用OFFICE工具来处理办公事务;熟悉掌握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工作经验:

1.QE品质专案工程师,负责过NOKIA手机机构专案,从研发阶段开始的模具,塑料成型,烤漆,组装程序,及不良缺陷和预防矫正措施,到整理BUILD

REPORT答复客户,跟客户和供应商检讨协商问题点,都有非常的经验.

2.独立编写仪校流程程序.独立编写实验室手册,统筹整合6个子公司的仪校管理系统,无尘室管理,重要测量仪器的保养安全检查。

参加编写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说明,用POWERPOINT制作讲义并负责对新员工的培训.

3.熟悉品管七大手法,FMEA,SPC,CONTROL

PLAN等并将之运用于生产中解决问题,熟悉运用MSA测量分析系统.

4.熟悉ISO标准.筹划及准备认证公司的外审和本公司的内审,多次参加公司ISO9000和ISO14000内稽核,受过公司内部TS16949标准培训并做相关项目.

5.有,,ISO9000.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资格证书.

6.非常熟悉黑带理论知识(暂未有实际操作经验).

7.了解ROSH指令和相关要求.

详细个人自传

丰富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能熟练运用电脑,知识面广,善于总结归纳,善于沟通,有良好的敬业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获得多项相关的证书。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自信,乐观,上进,乐于从事有思考,创意,挑战性工作.

寻求职位:

QA主管:希望能兼管仪校系统,ISO系统,品质专案QE,客户投诉处理等工作范畴.

自动化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校企文化融合;异同;意义;方法和措施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革。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是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围绕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之中,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与专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形成此专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尤为突出。高职院校重在教育,企业重在管理,在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物资条件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校园文化重在培养人格中的主体意识,多以终极价值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通过文化的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的盈利性和社会责任,要求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两种文化的相对独立、缺少交流形成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显著差异。高职院校校园环境主要从教书育人的需要出发,环境优美、整洁、舒适。校园文化崇尚个性发展,不同同学行为差异大。校园管理制度重在引导、教育,在校学习行为往往是老师安排好的,老师讲授、示范,指导如何做。在校学习,允许错误,再纠正错误,60分过关。而企业园区为了生产需要,更注重高效、安全。企业文化强调合作、团队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重在严格、规范、标准、可执行,常常使用奖金、福利、处罚等等手段。比如行为时间统一、动作划一,走路靠右行,物品摆放整齐,甚至宿舍鞋子等等都要放在规定的圈圈里,否则会被罚款。对于工作任务,大多是给出要求或目标,员工自己或协作,想方设法去完成。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六西格玛,最好100%无差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电气自动化企业拥有众多的电气自动化先进设施,其工作流程特殊,高技术、高危险。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同于其他专业。电气自动化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过硬的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基本功扎实,有突出的专业特长。电气自动化企业要求员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具备实战能力。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企业非常强调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不仅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要求特殊,更强调敬业精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注重安全规程、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要求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视。同时必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高职学生就业前接触企业文化的途径还不充分。媒体、短工、传闻、参观实习、课堂、父母兄长等是他们的主要了解途径。进入企业工作之后,对企业文化需要一定时间的不适应。这不利于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在校的宽松环境、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脱节等,学生就业后感觉工作压力大、工作枯燥乏味、企业人际关系难处、工作时间太长等。对工作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工作缺乏主动性、缺少敬业精神。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要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现两种文化对接,增强高职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对于本专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本专业文化相融合,可以凸显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提高专业竞争力,有助于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3)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专业气质的形成;(4)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尽快熟悉、适应企业文化,学生学会处理企业人际关系,使毕业生工作后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环境中,尽快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5)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熟悉企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规章制度,适应企业工作节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习惯;(6)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工作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7)使本专业学生未来具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素质与能力,成为未来推动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8)有利于推进“双师”型的教学队伍的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总之,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框架下,重视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深化本专业校企文化融合。广泛的专业文化校企融合,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传统校园文化的同时,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比对研究。比如,通过网上查找、到电气自动化企业拜访、调研、鼓励教师到电气自动化企业顶岗学习来研究电气自动化企业文化;与友好电气自动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吸纳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文化建设;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研究兄弟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成就等等;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方式方法和内容。(1)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提供保证。研究电气自动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到本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之中。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等方面形成运作、发展机制。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遵守按章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2)为了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采用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仿企业工作过程和环境,营造电气自动化企业仿真教学氛围,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将学习过程与生产运作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工学结合,在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职业素质。(3)注重用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熏陶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职场的环境,使学生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从新生入学起,循序渐进安排,积极宣传企业文化;从教室、实训场、课程内容等等各个方面展现电气自动化企业文化;加强专业网站校园网建设,通过网上咨询、微博、组建聊天群等形式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布置专业发展历史展、专业技术能手展、专业新技术展、专业新工艺展等,宣传专业文化历史,建设专业特色的文化环境;根据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特点,在实训场所悬挂生产流程、安全规程、操作流程、电气自动化行业企业精神等,营造企业氛围;根据专业理念,发掘师生创意潜力,设计励志格言、专业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专业精神,充分得到专业文化熏陶。(4)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去感受企业文化,假期、期中短期组织学生到电气自动化企业参观、实习、实训;定期邀请电气自动化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技能和规范;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企业文化和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使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5)模仿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工作流程,在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重过程控制,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挂工作流程、挂工艺卡、打卡制度、唱票制度、入实训室登记制度、过程记录制度、穿工装、戴安全帽。(6)引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规范的专业教学管理。日常工作必须依文件要求执行,并留下可追溯性记录,强调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7)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单靠学校自身建设一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校外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除了院校自我建设之外,引进企业资金和设备建设实训场地。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实践模式。在加强校内实训场地和实训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定点培养、定点就业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形式,深化校企文化融合,实现双赢。(8)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会大大地降低教学质量。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建立学校、班级、社团活动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比如组建专业协会、举办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校企文化建设,要物质、职业、精神等多层面进行建设。要吸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精神、客户至上理念、激励与创新理念、“零”缺陷理念等,与专业文化深度融合。

4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校企融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专业文化建设。通过合理的取舍、提炼和升华,形成有特色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促进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职业意识,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

[2]马杰,林峰,卓璧湖.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93-95.

自动化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自动化;工程训练;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52-03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on Automation Specialty//Lin Guohan, Li Xiaoxiu

Abstract Autom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raining courses requir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debugging process completely, including system requirements, system design,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debugging, system fault finding and troubleshooting, performance testing, improvement and data analysis, the final complete practical training repor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training content, the difficulty and content of training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all major, all of thi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student overall ability to design the actual control system and to develop innovativ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Key words autom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innovative ability in practice

Author’s address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China 411101

自动化工程实践训练课程是湖南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本科生工程实践类课程,是比课程设计更高层次的综合性系统设计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掌握控制系统完整的设计及调试过程,包括系统要求、系统方案设计、系统软硬件设计与调试、系统故障查找及排除、性能测试、改善及数据分析等,最后完成工程实践训练报告。整个课程为24学时。

1 工程实践训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该课程源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在学习完自动化技术的专业课程之后,缺乏自动化技术系统的综合训练,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而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工厂的自动化装置不可能让学生去动手,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效果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湖南工程学院提出在校内建立一个自动化技术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建立一些技术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营造实际的工程环境,通过在工程训练中心训练,使学生掌握初步工程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课程组教师共同努力下,建成自动化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尤其是近年来,依托湖南省重点学科、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部省共建项目的支持,根据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制和购买了一批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训练装置。

湖南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除了常规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外,其他实践环节的层次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训练——毕业设计。可以看出,工程实践训练是课程设计的延伸,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面向自动化专业开设的工程实践训练课程不同于面向全校专业开设的工程训练(金工实习),该课程的开设时间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的第一学期,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熟悉并掌握了与自动化技术有关的如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等相关知识基础上开设的。因此,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合理的实训内容是保证工程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课题组构建递进式的工程实训教学的体系结构,将实训教学内容构建为四大类别,即综合自动化类、过程控制类、电气传动类、楼宇自动化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在选题时向学生提供大量实际控制系统,如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磁悬浮控制系统、倒立摆控制系统、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网络化自动测试系统、自动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机加工自动线仿真与控制系统、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这些系统基本上涵盖了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