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人物传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 英语专业 基础英语课 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11-01
前言
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是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如何进行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任务型教学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任务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任务型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任务型教学的实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了解课文背景、掌握文章大意、分析段落难句和课文延伸讨论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了解课文背景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在进行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任务型教学中,首先要了解课文背景知识和作者信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见解、不同联想,因而文化中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方式也就不同,这是语言上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例如“吹牛”在英语中表达为to talk horse,“害群之马”为a black sheep,而a lion in the way翻译成中文却是“拦路虎”之义。因此,在预习英语课文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所学英语课文的课文背景。英语教师让学生搜集与英语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收集上来的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称述,教师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点评和补充。另外,对于参加活动不是特别积极的学生,还要主动给予机会,使这一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整个任务的完成。
二、掌握文章大意
在了解课文背景之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任务型教学还应集中在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文章大意的掌握上。课文整体把握,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和文章宗旨、内涵。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轮廓,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任务执行之前,教师要要求学生对课文单词进行预习和记忆,以便能很好地进行阅读。这个阶段的第一个任务是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再以组的形式讨论出文章的分段情况及每部分的大意。在进行小组内部讨论时,教师要深入每组了解情况,因为学生可能会在讨论过程中使用中文或是讨论只集中在几个组员身上。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可让每组中平常不太积极的学生当组长,组织讨论,进行称述,这一阶段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占大部分时间,教师只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
三、分析段落难句
细节阅读,局部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要点,分析段落难句。这一阶段教学主要任务是分析段落难句、讲解词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情节掌握要点,这部分的内容同样可以采用任务布置的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时,英语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分析段落难句。如:The ground on which the idea of single sex schools might be defended are cut from under our feet.这个句子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Cut the ground from under our feet这个短语入手。Cut the ground from under our feet意为:使某人论点站不住脚,拆某人的台;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破坏某人计划。
四、课文延伸讨论
课文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课文延伸讨论。学完整篇课文后,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几个题目让学生思考、讨论。以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这篇课文为例,下面给出几个参考题目。“How do you celebrate Christmas?”“What kind of gift will you send to your friends and families in festival?”“How can you show your love to the one you love?”通过与课文相关内容或延伸话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与兴趣被积极调动起来,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是活跃。对于基础英语课的课业延伸讨论,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灵活布置课外作业,如将讨论过程中的问题整合成英文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结语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法,这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教学课堂上实践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也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课堂的实践带来了新尝试。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平.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J].外国语文.2011,(02).
[2]张鸿霄.刍议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上).2011,(06).
[3]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鄄based Learning [M].Harlow: Longman, 1996.
关键词: 英语专业阅读教学 任务设计 形成性评价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方式。该理论“强调语言的实践与应用,倡导教师在模拟实景下以明确目标为导向,启发、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此掌握真正意义上的‘活’语言”(魏永红,2003)。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其语言交际的能力远远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上世纪末至今,国内外外语教育界对这一教学理论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任务型教学与任务
任务型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交际化,交际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真实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认为课堂任务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的呈现
任务的呈现是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先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2.任务的形式
任务的形式应具有情景性和多样性。教师对任务情景的选择要体现生活性,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任务活动,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语言学习运用的真实性,还要体现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任务的链接
任务的链接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难点。任务之间应相互关联,并层层递进。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任务在其语言知识的难度上、内容的拓展上、能力的训练上、意义的启发上都应体现出渐进性和发展性。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及评估
在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任务型教学的尝试,主要设计了以下任务类型,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
1.针对课文设计的任务
任务类型的设计视课文的不同题材和体裁而定。
(1)叙事体课文。主要设计了角色扮演(role-playing)这种任务类型。它指教师指派学习者担任某种角色,要求按照学习者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扮演,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它使学习者亲临其境,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入活动中,使角色交际逐步向自然交际发展。这样学习者就可以用非言语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表达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或制作简单的道具,利用教室作为舞台进行表演。如模仿电影片段、改编名篇佳作等,通过这种扮演活动,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习得语言,把语言学习材料转变成为学习者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任务。在教授《英语泛读教程》第一、二、三册的过程中,教师可布置学生对《两箱黄金》、《母亲的位置》、《戒烟行动》、《非言语交际》、《全美习俗》五篇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自己分配角色,记忆台词的积极性非常高,角色扮演把语言、技能和真实交际经验统一在教学活动中,让学习者在真实、充满活力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真谛。实践证明,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角色扮演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教师按照下面的评价表对每个学生的表演打分,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2)说明体与论说体课文。由学生总结出作者的观点,讨论其合理性并与自己的观点相对比,然后根据所持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论或把认为合理的观点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资源再生》、《候鸟和咖啡》等课文,教师设计一些讨论题目,学生通过与同桌或小组成员的讨论,达成一致的观点,由一人陈述观点,其他小组如果持不同观点可以进行辩论。教师按照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分数,表现积极的学生平时成绩会得到加分。
(3)描写类课文。可让学生把景物画出来,互相对比,然后结成导游小组,每个成员介绍其负责的景区。例如《伦敦》、《大不列颠》等课,教师对各个小组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分数,计入平时成绩。
根据任务的不同要求,学生单人、成对或以小组等形式在全班学生面前实施任务。此期间学生成了整个课堂的主宰,实施任务的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意念方面,力争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词语,使自己的表达语句连贯、生动有趣;其他学生则获得听的机会;教师此时也不能放松,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语音是否正确、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准确、用词是否得当、语言是否得体,并把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此外,介绍背景知识、复述课文、就相关话题写作等也是常用的任务类型。总之,任务的形式要多样化,任务的内容要紧密围绕课文,设计任务活动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用目标语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分组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产生更准确、更透彻、更全面的评估和反馈。除小组内的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外,其他方式也可为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进行评价,如各活动小组可推荐一人作总结性汇报,听取其他组的意见,然后加以自我修改和完善。教师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更正,并布置适量的练习。最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2.针对课外阅读设计的任务
(1)美文背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语美文,大量背诵精彩段落,培养正确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
(2)读书报告会。每学期教师要求学生开学初拟订“课外阅读计划”,要求选择英国、美国短篇小说各一本,分别写出读书报告,并在期中和期末各安排一次“读书报告会”,学生每人利用3至5分钟根据自己的《读书报告》做口头陈述,教师根据下表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四、结语
形成性评价体系是任务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可操作的形成性评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新动力,可以确保学生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产生一种成功的渴望,并为获得成功做出积极的努力。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交际活动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任务化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交际、合作、互动的关系。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应加紧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以更好地满足任务型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Be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0.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意识
英语教学逐年改革,英语教育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授课中要“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提出“突出业务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及“够用为度,突出重点”的新观点。这一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并充分体现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教学理念,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高职师生的充分肯定。因此,广大英语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教学的主体变为学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语言综合应用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
一、意义
当前教育模式下,学生重应试而轻应用,很多学生英语的考试成绩分数很高,但实际英语的口语和对话能力跟不强,造成了“无用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可以说,英语仍是学生学习的一块短板,一个弱项。
任务型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任务型英语教学,顾名思义,即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单词、口语、语法、阅读、写作等各项练习,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达到快速锻炼英语语感、在生活中实现口语对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目的。简而言之,任务型英语教学就是有目的的教学,通过布置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二、现状
1.教师自身英语水平不高
学生要想有一个好的英语学习,首先要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式,以及较高的教学技巧。如果一个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不过硬,基本的英语知识还没有掌握牢固,那怎么能把学生教好呢?
举个笔者所见的真实案例。在一次听复旦大学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评比课时,我亲耳听见了讲课教师把教程第一册课后习题Practice 9中John is both smart and responsible.He likes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中的后半句说成了He likes to make friends for other people.这样的老师,自己教学水平不高,还会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教师对任务的安排不合理
本来中国学生就和外国学生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上存在差异,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以防出现任务要求过高,学生经常达不到要求,完不成任务,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情况。在创建任务时,教师应尽量考虑到专业的特点,让英语学习与专业挂钩。
笔者在教学中,也曾出现过问题。在英语口语实践课上,笔者对学生设置任务:每对同桌为一组,进行英语口语会话练习。当时正讲到英语第三课,笔者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会自己根据第三课的教材内容适当编排对话表演,不料由于没有规定,就有学生偷懒耍滑,上台进行口语会话表演时竟然把英语最开始学的对话拿了出来:“Hello,xiaolei.”“Hi,xiaowang.”“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当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笔者站在讲台上很尴尬。自此以后,笔者就极为重视任务的布置,每个任务都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完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等情况来设置。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
虽然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育界也一直提倡英语教师要淡化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但仍有不少教师做不到这一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一个人唱着“独角戏”。
例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中有“Test yourself”环节,本身有英语听力,要求学生自测,可是在学生听完第一遍的对话后,教师就开始讲解,因为自己都听懂了,所以也理所应当地认为学生也都听懂了,丝毫不问学生的实际听力情况。这时,如果不以自己的想象为主,而是询问学生,是否有必要再听一遍,会对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做题的完成度有帮助,也能在接下来的教师讲解中更好地理解语法和语句的知识,还可在重复听录音对话的过程中提高听力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清楚了任务型英语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明白了任务型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就可以从具体情况出发,改正教学中的问题,弥补教学方式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把任务型英语教学的优势和有利性发挥出来。具体到实际应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尊重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置阶梯式任务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程度、理解能力、消化吸收知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各不相同。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尊重这种差异性,具体学生具体对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而不是统一安排。这种阶梯式分层次任务的设置,既不会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成起来如同嚼蜡,感觉浪费时间,也不会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如看天书般不知从何开始,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于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英语学习。
例如,在复旦大学版《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课后练习,“谢谢你,妈妈,为了你所做的一切”中,笔者把为学生设置的任务分成了三层:用英语为妈妈写一封信,感激妈妈多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制作卡片,上边要用到forgive,grateful,pride,reflect等单词,以及be on his own,give a hand,on the occasion of等词组,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加入My mother worked very hard to send me to school,so I believe that for everyone there is nobody so great in the world as their mother.等类似句子;根据录音或视频,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感谢和爱。学生衡量任务的难易程度,结合自己实际水平,自选任务完成。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动力自主积极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前进,才能更好地理解、吸纳英语知识,才能主动在英语练习中熟悉语法知识,提高英语能力,也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3.重视课外作业的作用
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打好英语这一仗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重视英语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英语教师也不能忽略课后作业这一重要训练方式。这里提到的“课后作业”也非传统的课后作业,而是一项项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任务和课堂教学、课本知识有相关链接性,是对课堂内容的重要补充。抓好学生在课后作业方面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和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以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完成。高中学生知识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想象力也较为丰富,因此可以设置一些联想类、设计类任务,让学生在兴奋、激情和思考中完成。也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协作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者自行结合,让学生在集体交流、集思广益中完成,还能体验到合作、协同作战的乐趣。
总之,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应当前英语教流和发展趋势,教学以学生为本,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好英语课。在任务型英语教学实践中,时时总结自己,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教育优秀学生、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外贸人才需求;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5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4.59亿元人民币,而2016年仅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就已达11.13万亿元人民币。各企业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下行压力较大的不利形势下纷纷转变发展思路,在对外贸易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然而,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严重,外贸企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数量与质量都和这种需求相差甚远,外贸人才短板正阻碍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找工作难、竞争压力大,从而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但是外贸公司又苦于找不到能够开拓市场的人才。归根结底,这种现状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造成的。
一、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需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等职业道德是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外贸企业更是看重员工的道德品质。现在外贸业更多的是“个人贸易”,一些外国客户对业务员本人的信任甚至超过对企业的信任。一名员工的离职会带走大批的客户,更严重的甚至会泄露企业的核心机密。
2.熟练掌握英语。对英语的掌握包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读写能力。(1)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英语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工作语言,全球贸易活动的70%以上都是用英语来交流、磋商、洽谈的,在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海外投资、跨国经营等方面,没有出色的英语能力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反之,拥有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在与外商的交流中减少和避免贸易交往中的误解,增进贸易双方的友好关系,促成贸易的达成。(2)读写能力。外贸函电与产品说明等方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读写能力。在国际贸易的操作中,所有函电都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起到索取传递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处理商务交流中有关事宜的作用,熟练掌握外贸函电的写作方法是从事外贸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产品说明承载着企业产品的所有信息,精通英语才能准确掌握国外的产品信息与知识技术并将自己的产品展现给外商。
3.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贸工作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首先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理论与商务实践类知识,包括商务行业的惯例、规则、程序等具体行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市场变化。其次了解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处理简单的贸易纠纷,利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贸易权益。再次需要具有分析解决对外贸易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贸易的每个环节。
4.具有一定外贸经验。我国的外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金去培养人才。因此在招聘中,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外贸经验,熟悉外贸流程,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节约培训时间,又可以使员工更快的投入工作,尽快为公司创造价值。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外贸发展日新月异,而学生所学课程跟不上国际经济变化,对国际经贸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前沿内容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国际贸易应该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电子商务、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合作等多项课程,但是许多高校所设课程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缺少专业教材,学生所学内容陈旧,又缺少针对主流用人单位用人特点的专业培训,致使毕业学生专业知识无法适应国际市场。
2.缺少校外实践基地。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然而目前该专业学校实习面临很多问题,使学生无法从中学到实际内容,具体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贸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对实习人数接纳有限,这使得学生实习单位分散,不利于统一学习和管理,而且企业质量参差不齐,从而使得实习学生学习质量与内容受到限制。(2)外贸业务周期较长,学生受实习时间所限,很难跟踪整个贸易流程,而且对外贸易具有季节性,不同季节间贸易差别很大。(3)外贸业务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多数外贸公司为防止泄密而不愿实习生参与到外贸谈判等核心过程,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能学习到大概流程,而客户信息、商务洽谈等核心内容却无法了解。(4)校外实习一般安排到大三与大四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学生一般忙于考研,公务员考试、出国考试或者找工作,因而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参与到实习环节。多数院校又缺少严格的实习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对于实习的态度是敷衍甚至是逃避,对实习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3.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在商务英语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角,教师的素质、经验、能力、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高低。而目前高等院校教授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多为大学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或是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缺少甚至没有从事外贸工作的经历。
4.缺少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国际贸易活动的各个方面,英语是主要的工作语言,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外贸最基本的能力。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注重学生英语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但是却缺少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这使得很多学生可以通过专四、专八的考试,而听和说的能力却很差。
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方法
结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现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1.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就业,学生所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国际市场变化规律,所以学校在制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时,应该多听从企业的建议。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与增加课程,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与对外贸易工作接轨。
2.鼓励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为企业量身打造培训方案,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2)校企合作与企业的利益切身相关,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企业会给学校带来最近的资料案例,丰富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3)校企合作模式可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同时,由于企业是为自己培养专业人才,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对实习生毫无保留,使其更快的掌握外贸知识。
3.鼓励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可以提高本身的业务能力,丰富知识体系,通过亲身参与到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使理论与知识相结合,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动态与特点,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
4.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日常教育中,应重视“听”、“说”的环节。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在对外贸易谈判交流等环节更是如此,“听”、“说”是贸易谈判中获取信息与表达信息最基本的环节。在日常课堂中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四、结语
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是互补的关系,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给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把握形势,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增加毕业生的竞争力,为外贸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帮助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使更多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孙华平.浙江省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120-122.
[2]许俊.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5,(12):146-147.
[3]杨岚.山东外贸趋势分析及对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全国商情,2009,(7):116-117.
[4]蒋焕新.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0):56-58.
[5]刘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对外贸易模式的结合[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105-107.
[6]成伟.对外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5,(10):95-96.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Trade Talents,the Research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Business English
ZHU Yun-t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Shandong 256600,China)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本课题采用问卷形式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五年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史知识不足、人文素养薄弱、文化底蕴浅薄、社会责任意识消退等现象。为此,必须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同步提升其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素质在职业生涯中的突出作用,为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文素质基础。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70—02
收稿日期:2013—08—04
作者简介:许芝龙(1981— ),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根据企业毕业生反馈调查,企业普遍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总体评价较高。该类学生可塑性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突出,再学习能力较强,称其“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强”,适合企业一线工作需求,但在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与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均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上。五年制高职教育过分注重技能教育,轻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智力教育,轻视非智力教育。而教师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技能教育中,客观上造成了高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差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欠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偏向于学习“有用的”的知识,放弃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思想不足,缺乏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方法短缺,只注重科学方法的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而忽视特定文化条件下的定性与体验性;缺失人文精神,漠视自我人格的完善,对他人与社会没有责任感,整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淡漠;注重现实,缺乏超越现实的奋斗力量与意志;人文素质教育淡薄,工具理性主义浓重。而企业不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要求人才在既掌握本专业、本行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全方位的综合素质。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原因分析
当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滞后、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思想道德水平下滑,理想信念世俗化、功利化,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发展的使命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道路的顺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迫于就业压力,学校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和现代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和传统文化教育,造成学生普遍人文知识欠缺、人文能力不足、人文精神匮乏的状况。
其次,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存在误区。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积极申报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突出专业特色,过分注重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强调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排名,从而削弱了人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只强调人文知识的理论性,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实践性,急功近利,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片面地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及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教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衡量学生相应职业能力的标准,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
最后,高职生源具有特殊性。五年制高职生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小,文化知识少,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普遍存在矛盾心理,多表现为自命不凡,内心脆弱,感情易冲动,自卑,逆反心理严重。
三、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优化课程结构,科学组织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美化教学环境。树立全面、可持续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过程观,注重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课程体系
当前,部分职业学校片面地理解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的含义,没有切实落实职业教育“五个对接”中的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将高等职业教育蜕变为一种有计划的长期职业培训,这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极为不利。完整无缺的教育应是“做人”与“做事”的完整结合,从根本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学校应针对具体情况,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提高人文课程比例,使专业与人文课程平衡发展。优化人文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地等同为“通识教育”,机械地增加人文课时,从根本上解决人文课程内容不灵活、重理论而轻实践、人文课程内容重复过时、实用性不强的现象,以突出人文内涵为目的,构建有效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并使其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双向整合与渗透。
(二)注重师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深厚的专业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特长,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同时,积极推进讨论法、交流法、体验法、辩证法、反思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内化。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形成综合思维。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建设,注重社会实践
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形的教育资源。学校应紧紧围绕国民素质和现代企业员工人文素质的要求和标准,积极开展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社团的正能量。通过各项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丰富其人文知识,从而能主动自我学习、自我净化、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启迪、感化、升华并内化成自身的思想观念。并通过社会实践及顶岗实习,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外化为行为,使其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重视社会企业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兼顾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独立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原则,确定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引向深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及顶岗实习期间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已十分迫切。只有通过社会、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锡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2).
[2]洪山.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状况的对策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3]刘兴亚.谈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