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滨孙飘流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着名作家迪福写的,他写了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早暴风失事,漂流到孤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深刻的描写出了鲁滨孙积极乐观,知足安命的精神。
《鲁滨孙飘流记》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他很喜欢航海和冒险。有一次,他在行海中不幸遇上大风雨,船翻了,船上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他被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即使在岛上没有住所、没有粮食还有可能会遭野人攻击,但他战胜了种种困难,在到上顽强生存了28年的故事。
读完《鲁滨孙飘流记》这本书,我至今都还有许多精彩片段在自己的脑海里。尤其是写鲁滨孙在没有许多食物下,自己每天拿枪,带着狗到森林里打猎。并且把捕到的山羊养起来,后来既然养成了一大群羊,还自己种了一些粮食。鲁滨孙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能够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顽强的的生存起来,这是一个多么有毅力的人啊!拿我们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爸爸妈妈把你当作皇帝来养大成人。许多人就连洗衣服、做饭都不会,还每天都在埋怨这样不好那也不好。
鲁滨孙这种不畏艰险,顽强生存,乐观向上和正视现实的精神将陪伴我的一生,他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大家有时间看看这本《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这种可贵的精神一定会打动你的。
初一:张坤涛
关键词:晚清翻译小说;经济个人主义;儒家伦理;国民论述
一、引言
晚清是翻译小说大盛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小说名著Robinson Crusoe(现在一般译为《鲁滨孙飘流记》)备受瞩目{1},就笔者所见,当时至少出现六种中译本,分别是:英国教士英为霖译《辜苏历程》(1902),沈祖芬(1879-1910)译《绝岛漂流记》(1902),秦力山(1877-1906)译《鲁宾孙漂流记》(1902-1903),林纾(1852-1924)、曾宗巩(1866-1938)合译《鲁滨孙飘流记》(1905)、《鲁滨孙飘流续记》(1906),汤红绂译《无人岛大王》(1909),袁妙娟译《荒岛英雄》(1909){2}。
大致说来,这些译本分属于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两个主要类型。一类是来华新教传教士主导的文学翻译。此类翻译活动起源甚早,自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72-1834)以降,为了推广基督教,传教士将西洋宗教著述源源不断译成中文,其中也涵盖大量文学作品,如《天路历程》之类传教士小说③。英为霖译《辜苏历程》与之类似,原著中包含大量基督教内容,译者加以翻译、渲染,旨在传教{1}。另一类则由中国知识分子主导,大规模出现于之后。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将小说视为启蒙大众的工具,无论维新派抑或革命派,都积极投身小说翻译事业{2}。《辜苏历程》之外的晚清《鲁滨孙飘流记》译本均属这一类型,译者试图借冒险故事激励国人进取冒险,以救亡图存③。
不过,对于中国译者而言,在传达冒险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面对原著小说中其他类型的思想意识,有些甚至与晚清时期的思想潮流格格不入,其中之一就是作为商人的鲁滨孙身上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话语。所谓经济个人主义,指的是原著中鲁滨孙汲汲于金钱,并以金钱衡量一切价值的态度{4}。鲁滨孙奉行的价值观,就是资产阶级商人的价值观,以盈利为终极目的,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利己主义为标准。在英国读者看来(譬如英国教士英为霖),是习以为常,但是放到晚清的历史语境中,却形成了文化冲突。一方面,儒家传统的义利之辨非常严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另一方面,晚清国民论述强调的也是国民的公德、对于国家的义务,批判一己之私。而翻译《飘流记》,是以鲁滨孙为国民学习的典范,为了保持主人公的正面形象,译者不能不设法清除经济个人主义话语。
不过,并不是每位晚清中国译者都接触到上述矛盾,汤红绂译本依据的日文节译本已经不包含此类内容,而袁妙娟译本已湮没,现仅存三篇序言,因此,本文论述的译本只包括沈祖芬译《绝岛漂流记》,秦力山译《鲁宾孙漂流记》,林纾、曾宗巩合译《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飘流续记》。由于译者推崇的伦理观并不相同,处理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就有所差异。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不认为晚清译者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原著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全部内涵,但是他们足以感受到鲁滨孙的经济活动体现的价值倾向,以及这些内容与中国儒家传统与晚清国民论述的冲突。总的说来,诸位译者对鲁滨孙的经济动机、人际关系的改动最为明显{5}。而经过翻译,译本消解了足以支持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文本内容,鲁滨孙的商人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新面貌。下文就具体分析晚清中国知识分子诸译本如何处理鲁滨孙所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
二、商人的游历之志
沈祖芬的《绝岛漂流记》完成于1898年11月,应该是《飘流记》、《续记》最早的中译,译者自陈译书旨在“激励少年”(页1上){1},序作者高凤谦进一步宣称译本可以“激发其国人冒险进取之志气”(序言页)。换言之,沈祖芬关注的是译本的教育功能,希望借冒险故事激励国人。该译本完成时,小说界革命尚未开始,而沈祖芬的思路与梁启超的小说救国论基本一致{2}。
译者阅读的是英文原著,但是对其形式与内容并不完全接受,有取有舍,大加删减,全文仅仅二万余字。译本传达的重点是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基本保留了故事梗概,这当然是因为冒险故事与“激励少年”息息相关。至于原著中的经济个人主义内容,则属于删改之列。不过,由于删节乃是译者基本翻译手法,很多时候也可能出于追求行文的简洁,相对而言,他加以改动的部分,更能看出译者对于原著经济个人主义的态度。
首先,译者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原著中鲁滨孙多次提及冒险乃是为了逐利,译文中仅留下少量相关论述,并加以调整。例如原著开篇,鲁滨孙与父亲争论,外出冒险与老守田园,哪种生活的物质收益更多,父亲赞赏中间阶层(the Middle state)的生活方式,鲁滨孙则不然,两者都把经济论据放在首位③。沈祖芬则将父子论争的长篇大论简化为寥寥几句,两人提出的经济论据也消失不见:
(父亲)戒之曰:“譬如有人穷苦异常,不能自存,势必糊口四方,或豪资坐拥,内顾无家室之忧,则出外游历,势所宜也。然余思之,天伦间乐事良多,何必惘惘出门耶?今令汝习律,则获益不少,既可免风涛之险,又可得养身之理,学成之后,或为国家出力,或为律令掌教,岂不胜于游历乎?”(页1下){4}
沈译中父亲则认为只有极度贫穷或极度富裕的人才会冒险,劝鲁滨孙安于现状,在家侍亲、求学、养身,没有提及具体的经济原因,代之以类似于修身齐家之道的言说。而鲁滨孙冒险远游,则是因为“不喜家居,虽好言训诫,置若罔闻”,“游历之志,无有人如吾之切者”(第1页下)。
换言之,“游历之志”也正是沈译鲁滨孙冒险的理由,对此的强调,贯穿译文,而译者保留的几处经商情节,也据此而调整。例如鲁滨孙初次经商,曾自陈逐利动机,沈译则改变其思路:
既至伦敦,居无何,趁舟往阿洲海边一带游历,因囊有余资,尚不致作水手以易食。余欲广携玩具,安置舟中,以便往阿洲哥尼亚等处消售,藉觅蝇头,商之船主,船主允之。(第2页下){5}
原著中是船主宣称出海经商可获利,鲁滨孙欣然从之,但是在沈祖芬笔下,游历才是主业,虽也经商,却是游历的副产品,只为获取蝇头,借以养活自己,避免沦落为水手(原著中鲁滨孙后悔未能作水手,掌握航海知识)。
后来原著中鲁滨孙在巴西经营种植园,虽然获利,心中却颇为不满,以为生活方式与在家无异,依然处于中间阶层。恰好当地商人计划出海贩卖黑奴,获取暴利,拉鲁滨孙入伙,他为之心动,再度冒险,遭遇海难,流落荒岛。沈祖芬则调转其思路,鲁滨孙先是感叹经营种植园还不如在家安居,“余居此数年,初合伙种甘蔗,遂能获利,自思执业如此,一身已流入下等矣,若安居家中,岂作此微贱之事。回念父训,不觉怅然”,随后又慨叹,“购田地种烟叶,虽较种甘蔗稍胜一筹,而心为利役,几忘初志”(第5页下),似乎不满于为利所羁绊,一心重振游历之志。而与商人合伙出海,恰是“因思余之至此本为游历耳,久居此地,非计也,遂欣然从之”(第5页下),与获利毫无关系。直到翻译至《续记》,鲁滨孙前往中国经商,沈译删去逐利的言词,只保留一句“意中不在经商获利,不过藉此游历耳”(第25页上)。通过以上改写,鲁滨孙志在游历,不在盈利,更不在获取暴利,经商只是副业,是支持游历的手段。
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还体现于鲁滨孙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而沈译鲁滨孙既然对金钱不以为意,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不再以金钱为标准。鲁滨孙初次贸易获利,沈译令其“以金砂五镑九两寄家,藉慰父母之心”(第2页下)。原著中鲁滨孙在摩尔少年佐立(Xury)帮助下摆脱海盗的奴役,但是脱险之后很快就将佐立卖给船长,只是提出只要佐立信仰基督教,十年后需要赋予人身自由,沈译则渲染鲁滨孙“不得已”的处境,“途中因乏资斧,将余所乘之船及黑童售与船主”,“心甚不安,因彼恳诚待我,今不得已被余所卖,为之恻然”,最后佐立“亦颇愿意”,方才成交,之后又“深悔之”(第4页下—第5页上)。鲁滨孙返回欧洲,葡萄牙船主倾其所有偿还欠鲁滨孙的钱,并交付详细的收支账目,鲁滨孙虽然热泪盈眶,依然不脱商人本色,照单全收并出具收据,只是承诺取得巴西种植园就立即免去债务。沈译则删除这些细节,且鲁滨孙取得种植园不需手续,并直接将“余赢之资,首报葡萄牙船主之恩”,随后赠予前船主之妻一百磅,“以作养老之资”,并承诺“余在一日,必尽一日之心,以报前德”(第17页上),他的两个姊妹也各得到一百磅。原著中此时的鲁滨孙,已然是知恩图报,经过沈祖芬的改动,则更有人情味。
经过文本的比对,可以看出沈祖芬改造原著经济个人主义的思想资源是儒家伦理观。对照译者的传记,更加可以确证这一点{1}。沈祖芬自幼深受儒学熏陶,“十二岁毕四子书、《尔雅》、《春秋左氏传》”{2}。后来自学英文成才,先后在上海、苏州、扬州各学堂担任教习,在扬州执教最久。在亲友学生眼中,他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诚”,他们纷纷强调“扬之人士皆敬事之,其为人德性坚定,待人接物,一出于诚”③,“先生款款之诚,以故少年后进争附慕之”,训诲学生也“诚意挚仍”{4}。
虽然译者对原著中的经济个人主义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但是站在儒家伦理的立场上,译者很容易感受到鲁滨孙对金钱的追求,以及利己主义倾向,而在译者心中,这类文化冲突自然而然转化为义利之辨,于是通过删节、改造译文,基本清除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沈译中鲁滨孙虽然从事经济活动,但是并不汲汲于金钱,虽然经商,但志在游历,不在盈利,与人交往时也重情重义。可以说,沈祖芬对原著的改造与调整是有意识的,他的翻译方式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经济个人主义时的直观反应,既是拒绝,也是批评。
三、商人的爱国情怀
秦力山翻译的《冒险小说·鲁宾孙漂流记》可能是晚清最早问世的革命小说,译者以此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借体寄生地传达革命思想{1}。1902年12月至1903年10月,该译本于上海《大陆报》第1至4期及第7至12期小说栏连载,涵盖《飘流记》、《续记》两书内容(第一至六回为《飘流记》,第十七至二十回为《续记》),白话章回体,未连载完,全文约四万五千字。
秦译所依据的文本有两种,第一至四回译自原著,其余部分“翻译”自沈祖芬的《绝岛漂流记》。原著开篇即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内容(包括父子争执,鲁滨孙初次行商等),秦力山应该有所感受;沈译虽然去除、改造了此类内容(包括经营种植园,出海贩卖黑奴等),但保留了鲁滨孙的商人身份,秦力山也不会不了解。秦力山对此有所取舍,以服从革命宣传的需要。而革命宣传的目的,则是将鲁滨孙塑造成时时刻刻不忘爱国、爱种、爱群的英国国民,商人角色附属于之下。不过,与沈祖芬不同,秦力山的翻译方式主要是“演绎”,即在原著和沈译基础上大量添加内容。
与沈祖芬一样,秦力山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不过沈译的改动至少以原著为标准,秦力山则插入与原著毫无关系的政治论述:
从伦理学上讲来,大凡一个人在世界上,有对自己的义务,有对家庭的义务,有对社会的义务,有对国家的义务。人生幼时,受父母的教育,自然有孝顺感谢的义务,但是对国家上,自己便是一个国民,对社会上,自己便是一部机关。大凡年纪已长的人,便要挺身做国家社会上的公事,要使我的国家,为堂堂正正不受侵害的独立国家,要使我的社会,为完完全全不受破坏的自由社会,这才算得个人。(第一回){2}
而他之所以外出冒险,就是为了履行国民义务。这番论述,基本参照梁启超的《新民说》,即中国旧道德中私德发达,以服从为特征,而公德付之阙如,必须树立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以爱国爱群的新道德取代以“三纲”为代表的旧道德③。这也是该译本的主旨之一,之后鲁滨孙漂流荒岛、大战蛮族,都是为了履行国民义务。在译者笔下,鲁滨孙“生平以爱群为志,凡有益于国民之事,即把我这斗大的头颅送他,也是甘愿的”(第五回)。在荒岛上,他看到野蛮人食人的场面,“不知不觉眼眶中涌出爱群的万斛英雄泪,大哭一场”(第八回),决心“抵死也要报复这仇,以达我爱群之目的”,为了履行“救同胞的义务,即是被野蛮夹活吃下肚子里,我也不怕”(第十回)。而营救了白人同胞之后,“素常爱种”的鲁滨孙则因为“得尽义务,心里不知不觉发起快乐来”(第十一回)。他一向以国家为重,即使娶妻,也是为了“使英国人种,生息蕃滋起来”(第十七回)。总的说来,秦力山笔下的鲁滨孙以救国为己任,对他而言,民族主义就是信仰{4}。
不过,秦译中的鲁滨孙也从事经济活动,但是完全与个人主义无关。与沈译类似,秦译笔下鲁滨孙首次出海经商,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寻觅远游的机会”,而船主“听得我说有环游地球的志气,他对我说道,若是你搭我船去,我不要你的船钱,若是你要带些货物,所得的利益也是你的”(第三回)。不仅如此,鲁滨孙还时时关注他人利益。例如经营种植园一段,在沈译基础上又加调整,鲁滨孙认为,“生意虽然得利,皆是自己利益,没有一点儿益人的事,想起来当离这地方,再游历去更好,奈未得其便”(第五回),恰好当地商人拜访,请求鲁滨孙一同出海,帮助经理非洲贸易,鲁滨孙欣然应允,至于贩卖黑奴之类,则删去不提。此外,鲁滨孙还以经商为救国之途径,认为“国欲富强,也须经理人有才干可靠的”(第十三回)。但是他从不认为赢利是为了个人,更反对牺牲他人以成全个人利益。例如原著中鲁滨孙将摩尔少年佐立卖给船长,沈译已经加以改动,秦译更进一步改为佐力为了避免两人“坐以待毙”,“自愿当苦工,只因你(鲁滨孙)能爱群。若你饿死,便是世界上少一个爱群的人了”,鲁滨孙先是“再三不依”,后来“见伊至诚恳切”,不得已同意,并提出“只求十年以后,许秀丽(即佐力)自立”,复又“顿足捶胸,哭道:我自己得脱奴隶之难,反使你做奴隶,我有罪了”(第五回)。鲁滨孙变得完全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再如鲁滨孙返国时,因缘际会获得大量财产,译者以沈译为基础,大力渲染鲁滨孙的人情味,一面“报前德”,感激葡萄牙船主和前船主之妻,同时也不能忘记“骨肉之亲”,资助两个姊妹。不仅如此,译者还添加情节,令其投身公益事业:
我现在把巴西的产业,一概售尽,算来这款项,尽够我一生受用,但是安居此处,并无干一点儿的事业,尽一点儿的国民义务,不过把伦敦做个安乐窝,是不如一只狗儿了。虽然,我总不肯放弃责任,因与前船主的妻商量做些公益的事,前船主的妻道:“还是教育好”。我接着答道:我们设一个蒙学塾,我自为教师,我虽没有什么学问,然只教蒙学,若把我学习过的学问教导学生,谅必有彀;而况教育在精神不在形式,我的精神自问亦有些儿,不比那狗彘不若的一班人”。(第十六回)
而对于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译者则提出批评:
我道:“读书原是很好的事,但是现今的人,往往读我英国的书,不上二三年,便想谋一个馆地,谋了一个馆地,他的什么亲戚,什么朋友,也不问他是做奴隶,是做牛马,便都称赞他的本事高强了,汝欲读书,切不可做这没脸面的事,辜负我的教育精神”。勿赖代连声不敢。我自此日日教他读书,历了三年。(第九回)
译者大篇幅的谈论起读书的意义,借机对晚清时期为西人效力的中国人大加挞伐,只有为救国而读书、谋求职业才是正当,借读书成就个人则不够纯正,为西人效力就更为卑劣,等同“牛马”。
这其实就是秦力山之类革命派知识分子理念的体现。秦力山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可谓职业革命家{1}。他19岁离家,就读谭嗣同主办的湖南时务学堂,后赴日就读梁启超主办的大同学校,追求新知以救国{2}。到29岁于缅甸去世,除了投身革命事业,并无其他追求,“志坚行单,洵为革命党典范”③。他倡导大公无私,在中国有奴隶、无国民的情境下,呼吁国人以“公奴隶”自励,不计个人安危,抵抗政府{4}。对于秦力山而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人的幸福,而在于是否履行了国民义务,是否有益于同胞。至于经济活动,对他而言则不可能局限于私人领域,也必须服从于救国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秦力山自然不会接受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话语,而是依据晚清国民论述的标准,重塑鲁滨孙的商人形象。秦译笔下的鲁滨孙也因此具有革命派知识分子的特点,虽为商人,却以救国、助人、利他为己任。这与原著经济个人主义话语南辕北辙。
四、商人的中庸之道
林纾译书种类广泛,不过有相当数量乃是为救国而作,林译《鲁滨孙飘流记》(1905)、《鲁滨孙飘流续记》(1906)之类冒险小说即属此类{5}。不过,林纾与其他译者的翻译方式不同,他几乎传达了原著中的所有内容,正如他在《飘流记》序言中所称:
译书非著作书比也,著作之家,可以抒吾所见,乘虚逐微,靡所不可;若译书则述其已成之事迹,焉能参以己见?彼书有宗教言,吾既译之,又胡能讳避而铲■之?故一一如其所言。而吾友曾幼固宗巩,亦以为然。{1}
但是,林纾并非没有“参以己见”,也并不认同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只是他的翻译方式不是沈译式的大幅删节与细微改动,也不是秦译式的改头换面,而是在序言中用儒家的中庸之道阐释鲁滨孙的经济活动与,并与之对应,零零碎碎地增饰、改造译文。与沈译、秦译类似,林纾阐释、改动的重点也是鲁滨孙的冒险动机和人际关系。
在林纾的阐释下,鲁滨孙冒险远出与中庸之道相联系,这充分体现在《鲁滨孙飘流记》序言中:
吾国圣人,以中庸立人之极。于是训者,以中为不偏,以庸为不易。不偏云者,凡过中失正,皆偏也。不易云者,夷犹巧避,皆易也。据义而争,当义而发,抱义而死,中也,亦庸也。若夫洞洞属属,自恤其命,无所可否,日对妻子娱乐,处人未尝有过,是云中庸,特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耳。英国鲁滨孙者,惟不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故单舸猝出,侮狎风涛,濒绝地而处,独行独坐,兼羲、轩、巢、燧诸氏之所为而为之,独居二十七年始返,其事盖亘古所不经见者也。然其父之诏之也,则固愿其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而鲁滨孙乃大悖其旨,而成此奇诡之事业,因之天下探险之夫,几以性命与鲨鳄狎,则皆鲁滨孙有以启之耳。{2}
林纾笔下的鲁滨孙之所以冒险,并非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反对“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追求真正的中庸,符合“义”的中庸。林纾对译文的改造基本与之对应。与沈祖芬类似,林纾将原著开篇鲁滨孙父子的争论改造为道德观的冲突。父亲不同意他外出,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因为“以余相汝,殆为中材,胡不据中以图存”,希望鲁滨孙“能为中人”,而“凡此种人举动,名曰中庸”,“中人处世庸庸,恒不一罹其害”(第2—3页)③,换言之,即序言中所说“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这里的中人,既是就经济状况而言,“不贫不富之间”(第3页),大致等同于原文指代的英国中产阶级,同时也代表了道德追求,这是原著中所没有的。于是,原著中鲁滨孙与父亲的争论,在于选择真正的中庸,还是庸俗化的中庸。鲁滨孙不认同父亲的庸俗道德观,于是私自离家,冒险远游。用鲁滨孙自己的话来说,是“非乘风破浪不为功,且抗志于艰险之途以自磨砺”(第2页,译者添加),于是,追求中庸之道,追求“义”与乘风破浪、冒险远游拉上了关系,经济动机则被搁置。而此类言说不断出现于译文。
譬如鲁滨孙初次经商,以及经营种植园的段落,原著情节为,鲁滨孙因船长经商获利,出于“发财的妄念”{4},随之出海;后来不满于种植园的生活,“渴望以超出事理所允许的速度迅速发财”{5},在他看来,守着种植园无非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还不如当年留在家中,何必来到五千米之外,遂再度出海。林纾翻译时去除了关于逐利的言说,不断强调鲁滨孙的壮游之志,下面分别是林译鲁滨孙初次经商,不满种植园生活,以及决心离开种植园,再度出海的三段描述:
余此时职为估客,趁舟而渡,然助彼行舟,为力甚奋,固不以估客自待。……顾余命蹇涩已极,以余囊中有余金,衣服亦颇华美,风致又如文人,因之船人不敢命余以事。……余所识之船主……对余言及于基尼亚之佳况。余闻言悦甚,因告船主曰:“吾虽少年,然至有胸襟,欲纵览世界。”船主曰:“少年苟愿行者,可勿出赀。”且引余同饭,状如朋友。(第13页)
吾躬耕于此,去吾特别之性质,不且至远耶?初志本欲遨游宇内,何为作苦以消衄其雄心,宁非与吾志大戾?若作苦如此,胡不归就吾亲,矧吾亲至爱至美之良规,吾均弗纳,何为又效常人之所为?讵非于上流之中,退托于中人,以自图活?则吾父固屡言之矣。若果如是图生,则家中岂无良沃?亦不至涉百死,冒万险,寄生于此。余平日常与吾友言:“居此必无事业,法非去五千咪之外,不能有成”。且余非驯习荒外之野人,与之相处于狉狉榛榛中,何名为探奇之男子?……自谓果能身至于荒岛之中,尚可博意外之造化。但恹恹于此,为势固骎骎,以眼前卜之,似可致富,然与始怀实悖。(第27—28页)
独不思余身已拥厚资,但以平易之心处此,已足成为富翁,且财源锐进,较余思想上尤速。顾乃决然舍去,入诸陷阱之中,为生人所不历之境地,转与余之命运,诉合无间,而体力因而强健。……(种植园)为日愈久,增益当愈富,余何能舍此而去?既而复念,余生平固好海天之游,设恋巨业弗去,宁非无谓?(第30—31页)
在林纾笔下,鲁滨孙虽为商人,却有文人风致,充满少年志气,出海志不在获利,而为“纵览世界”、“遨游宇内”。本来鲁滨孙是嫌弃种植园的利润不够多,林译则变成厌倦此地“中人”式的安逸生活,安守种植园等同于当年父亲赞成的“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虽然“似可致富”,“财源锐进”,“为日愈久,增益当愈富”,但与其本性不合,且消磨了雄心,违背了志向,算不上“探奇之男子”,故而毫不恋栈。原著里鲁滨孙把自己在种植园的生活比作流落荒岛,林译则说安居种植园还不如流落荒岛,可以经验“意外之造化”,“生人所不历之境地”。一言以蔽之,林译鲁滨孙不想固守种植园,不留恋财富,“好海天之游”,因此冒险出海,商业活动只是冒险的副业。这可谓整个调转了原文的思想内涵,虽然手法不同,背后的思路与沈祖芬的翻译异曲同工。
至于林纾对鲁滨孙人际关系的调整,也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林纾在序言里解释道:
迨二十七年后,鲁滨孙归英,散财发粟,赒赡亲故,未尝靳惜,部署家政,动合天理,较其父当日命彼为中庸者,若大进焉。盖其父之言,望子之保有其产,犹吾国宦途之秘诀,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也。鲁滨孙功既成矣,又所阅所历,极人世不堪之遇,因之益知人情之不可处于不堪之遇中,故每事称情而施,则真得其中与庸矣。{1}
《中庸》有“五达道”之说,指的是通过调节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来致成中庸之道。林纾对于鲁滨孙“真得其中与庸矣”的阐释,就是建立在他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包括鲁滨孙报答葡萄牙船主以及前船主之妻,以及资助自己的姊妹等情节。虽然这部分内容仅仅占据原著极少篇幅,又不涉及君臣、夫妻,而且鲁滨孙作为人子也不够符合儒家标准,但是林纾依然加以赞赏,并加以润色。鲁滨孙返回伦敦,寻访前船主之妻,但她已穷困潦倒,无力偿还欠鲁滨孙的钱。原著鲁滨孙已经足够有情有义,不仅未索还债款,还有所接济,并许诺图报将来。林纾在此基础上加以润饰,鲁滨孙不仅“毁券不令偿”,并许诺“吾从绝处逢生,永不忘媪之前恩。使余有径寸之力,亦必佽助,不令贫馁”(第197页),加强了鲁滨孙知恩图报的形象{2}。
不仅如此,林纾还用儒家观念来改造鲁滨孙的人际关系。这里以鲁滨孙与葡萄牙船主的交往为例。原著中两人之间主要是商业信用关系,兼及友情,林译中却成为忠恕之道的体现。原著鲁滨孙被葡萄牙商船船主搭救,欲倾其所有以示谢忱,遭到船长拒绝,鲁滨孙称其Charitable,generous,honest,Humanity(pp.33-36),在译者笔下船长救人的动机是“(吾取尔物,即索尔命,)此岂仁者之所为?”(第25页){1},鲁滨孙也称他是“仁人”、“仁爱覆载”、“仁恕”、“仁爱覆育”(第25—26页)。原著鲁滨孙回到欧洲后,老人虽然穷困潦倒,依然如数偿还欠鲁滨孙的钱,让他大为感动,不迭地称赞老人honesty and kindness,honourable,honest(pp.282-283),译著中,对诚信的赞美则变成了“平恕不欺”、“忠笃”、“忠”(第200—202页)。“忠”和“恕”正是《论语》中实现“仁”的两种方法,根据朱熹的阐释,“忠”是修炼自己道德的手段,“恕”是帮助他人实现道德修养{2}。所以,林译笔下,两人等于是君子之交,鲁滨孙在老船长帮助下提升了道德修养。
林纾支持维新变法,借翻译小说引进西学,不过他嗜宋学,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终生讲究忠孝节义③。使用儒家思想阐释译作可谓林纾一向的策略,旨在强调儒家学说的普适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契合点{4}。所以,林纾翻译《飘流记》时,一面在序言中用儒家中庸之道阐释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与人际关系,同时对译本加以细微改动,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基本上被纳入了儒家中庸之道的范畴。但是林纾所说的中庸,又与儒家原典中的含义不同,既包括“称情而施”一类行为,也加入了进取冒险之类新的思想因素。
五、结语
在荒无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可见鲁宾逊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岛他是绝望的,他曾想:我是多么不幸!但他转念又想:全船就我一人活了下来,我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于是,他便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围了高大的篱笆,做了桌子椅子,捕了小羊,并让它们繁殖,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鲁滨孙漂流记心得1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后很有感触。它告诉人们在困难中不能丧失勇气。勇气和毅力是最可贵的,没有它,你就永远摆脱不了困境。
当一个人独立生活在荒岛上的时候,还有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人总不能被困难吓倒,而应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在一次旅行的途中,鲁滨逊乘坐的船在无人岛上撞毁.这是哪里?炽热的阳光,一望无垠的大海在鲁滨逊眼前展开的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呢?然而,如果真的独自留在无人岛上会怎么样呢?这里除了泥土,大海和一直生活在那里的动植物以外,无人岛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直接使用的。鲁滨逊并不是天才,但是他有着更强的好奇心.
生活就像是一幅画,有的人画出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却画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凉,冬天的悲哀.画的色彩如何,全取决于作画人本身对生活的态度.鲁滨逊那种对生活不断追求,对交往的向往都源于他那对生活无比热爱崇尚的精神.
如今,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我们是否有去珍惜,甚至还有人会去轻生,多么愚昧的举动啊.想想鲁滨逊,他为了生存下来,回到正常的社会中去,一直坚持不懈地拼搏着.而对于那些人们,我不知他们领悟到了什么.生活中是存在着千千万万个困难,但也共存这许许多多的精彩与幸福,我们应该去挖掘去体会,那我们才会得到更多.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只要发现简单生活中的乐趣,我们的人生就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鲁滨孙漂流记心得2我虽然是个男孩子,但天性胆小内向。为此爸爸和我一直苦恼不已。十岁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本书作礼物,让我这个“小书虫”快乐不已!当晚,虽已夜深人静,但我还是满怀期待地打开沁着淡淡油墨香气的“礼物”——《鲁滨逊漂流记》。
这是个关于“勇敢”的故事。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船在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船舱涌进大量海水,水手和乘客都被海水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人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附近的一个荒岛。小岛上荒无人烟,就这样,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一个人,一座岛,二十八年……对他的探险生活我很好奇,于是满怀期待地继续往下读。
鲁滨逊做了一只木筏,把船上的东西一一运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住处,并将船上的全部东西藏在住的地方,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但长此以往又怎么能行呢?怎么做才能长期生存下去呢?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如果此时是胆小的我,又该如何面对呢?我不禁为鲁滨逊暗暗担心……
然而,鲁滨逊到底不是像我这样胆小怕事,他是个勇敢的人,是个有智慧的人。面对重重困难,他积极想办法一一解决。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简单的面包等食物。对了,他还驯养山羊来保证肉食供应……你看,智慧的鲁滨逊不仅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还在积极改善生活,真是让我既羡慕又钦佩!
解决了生存的困难,对富于创造力的鲁滨逊来说,并非难事,更可怕的是要面对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
鲁滨逊说:“可是岛上的日子可谓度日如年,我没有人可以倾诉……”读到他的孤独寂寞,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几天前,爸爸因为要外出参加教研活动,晨星未落,鸡鸣未啼,就将我送去了学校。此时空荡荡的校园里,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发出惨淡的昏黄灯光,教学楼的巨大剪影像怪兽似的肆无忌惮地恐吓着我这个胆小的孩子……我紧紧地抓住爸爸的手,迟迟不肯松开。我知道,此时离开了爸爸,孤独、寂寞、恐惧会在瞬间吞噬我。对鲁滨逊此时的孤独、寂寞,我感同身受。何况,我面对的孤独、寂寞又怎能和鲁滨逊长年的孤寂相提并论!是的,孤独、寂寞可以战胜任何强大的对手!然而,鲁滨逊并没有因此消沉,并没有让孤独寂寞淹没自己!的确是这样: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再为你打开一扇窗。任何消极的事情之中,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
鲁滨逊是怎样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难题的呢?机智的他饲养了一只鹦鹉作伴,在和野人的战斗中,救下了一个俘虏,取名“星期五”……于是鲁滨逊的荒岛历险,不再孤独寂寞,而是迎来了希望和阳光!
你看!有时,打败你的不是你的敌人,恰是你的恐惧!面对危险,面对恐惧,最好的办法是沉着冷静,不怨天尤人,用智慧和勇敢战胜畏惧的心理,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正如作者迪福所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我郑重地告诉爸爸:我要和过去那个胆小怕事的我说“再见”。我要成为鲁滨逊一样的人!一个勇者,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事实上,时至今日,在我不断的成长中,爸爸多次已经赞赏我成为了一个勇敢的小男子汉!
幸运地遇见“勇敢”的自己!感谢爸爸的“特殊礼物”,感恩爸爸的用心良苦!因为爸爸,我与书结缘;因为书籍,我进步成长!
鲁滨孙漂流记心得3提起鲁滨孙这个叫得十分响亮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世界闻名的早期探险家。前几天,我刚刚阅读完了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飘流记》大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直到现在,我还想着《鲁滨孙飘流记》的惊心动魄。
《鲁滨孙飘流记》讲的是鲁滨孙从小就想在海上航行。稍长大些,他随好朋友一起出去航海,学会了些本领,但几次都十分失败,都是死里逃生才活过来的。有一次,他从巴西出发,航海遇到巨大的海啸和风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全部被淹死,他游到一个无人的荒岛,利用在破船上找到的东西和在森林中采到的野果,还有捕捉到的野兽,在那个毫无人烟在的小岛上住了整整二十八年又一个月,才和一些外来的人经历了些战斗,回到了巴西。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一个普通的人,怎能在岛上仅用几支枪、一些数得清的大米小麦,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而生存二十八年呢!这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滨孙办到了。他曾在无药而发高烧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烟叶、水和少量的食品,做成了一种可以吃的东西。他一连几天四肢无力,但他坚持到底,坚信自己的病一定会好的。他不因一些很难办的事情而绝望的精神鼓舞着我。
在这方面,我也有同感。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都大浮下降,我想:我为什么会考得那么差。后来,我寻找原因,重新振足起来,努力复习。终于,我又一次我考了前几名。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坚持不解的奋斗到底。要不被客观的条件所束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学习,同样如此。一次考好容易,难的在于要坚持每次考好。我想,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我心中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这些天,我常常常深思一个问题:我们生活道路还很长很长,以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难,是鲁滨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回答。
鲁滨孙漂流记心得4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我也曾看过,可是相比之下《鲁滨逊漂流记》更真实,更贴切。主人翁鲁滨逊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可是他所做的一切却很清晰,因为他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成的。
鲁滨逊这个人物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他出生于一个有着幸福生活的中产阶层生活的家庭,原本他可以安乐地过完一生,可是从小便想遨游四海的念头促使他离开了家,展开了一段刺激的人与自然的生活。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多的艰苦生活,他利用一艘破船上仅存的一点点人类文明所遗留下的生活资料向大自然展开顽强的斗争。其中,以安顿家园,造独木舟的情节可看出鲁滨逊善于发现和利用的特点。而拯救“星期五”,搭救船长,降伏--的事件,刻画了鲁滨逊坚韧不拔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从而塑造了一个反映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精神面貌的形象。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形象为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很多人都只想满足于现状,最好是不经过任何**就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他们却不知道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是经不过任何打击和挑战的。有些人虽经过了一番考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一旦东西失去了,他们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因为他们怕再一次为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大费周折。《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老鼠——咻咻和匆匆在失去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奶酪后,并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穿上鞋子去开始自己新的寻找。这样,他们的心态和心境才会更平静和从容,因为他们懂得去追求,所以他们的远方就在不远处。
鲁滨逊也是一样的,如果他没有离开家,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没有那么精彩,在他的眼中就只有金钱,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也就不会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东西,去扞卫自己的家园,他勇于向世俗挑战:离家出走;他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他勇于行动: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杀后吃掉,舍身去救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我想:我们也应该这样,要敢勇于挑战,不被打垮,压力越大则能够越坚强,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要勇于行动、勇于挑战、勇于追求,这样才能创出一个坚强的自我。
鲁滨孙漂流记心得5他,坚强。他,勇敢。他,聪慧。他,勤劳。波涛汹涌的海见了他也为之低头;无人生活的岛屿为他喝彩;凶险的环境成为他立志的摇篮。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所搭乘的船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沉没了。所幸的是,他居然没死。可是,他也因此而来到了一个无人的荒岛。刚到时,他会抱怨上帝对他不公,为什么要让他来到这个绝境呢?但很快,他就把抱怨变成了感激,因为,上帝让他活了下来。随后,他便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会把葡萄晒成葡萄干,驯养野山羊,种植一些作物等。当然,他也曾生过病。但我们这位勇敢的冒险家用烟叶草奇迹般地把自己治好了!后来,他在岛上竟然发现了野人的脚印!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非但避开了野人的袭击,还与其中的一个野人成了好朋友,那就是星期五。自此之后,他的生活更完善了,多了个说话的伴。最后,他终于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回到了家,当然啦,星期五也一起离开了那座荒岛。
他,就是鲁滨逊!勇敢的航海家。是他,让我明白,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是他,让我懂得,凡事试过以后才有权决定去与留;是他,让我反省自己,认识到,我还不够独立!
我的天呐!从来没有一本书令我如此痴迷!原来。人的潜力可以如此之大!人的智慧可以如此不受限制的爆发出来!人的生命和意志可以如此顽强!因为他的勇敢,顽强,聪慧,我的心也不由得震动;也因作者那精悍的语言,细致的描绘,我随着故事的深入也投入到了故事之中,那一刻,我成了鲁滨逊!
我想,当今社会就是需要这样勇敢聪慧的人!目前,许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却找不到工作。除了外界的各种原因以外,我想,这还与他们自身着莫大的关系!他们在学生时代只顾着读好书,读死书,不是人在读书,而是书在读人了!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除了"会读书"以外,就再也拿不出别的可值得炫耀的东西了。家长们都以"我家只有一个孩子"而过分的溺爱小孩,因此,他们会把小孩看管得很严,很小就让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限制了孩子自己的喜好,从来没有问过小孩子自己愿不愿意。就这样,孩子的天性被抹杀掉了,思维被限制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试问,这样的人谁会要呢?这就是所谓"人才"吗?往往越是穷人家的小孩越被看好,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勇敢聪慧,至少不会像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们娇生惯养。他们像极了鲁滨逊!他们也一定能在荒岛上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可目前又有几个"鲁滨逊"呢?当然,我前面的话也不是在针对独生子女,其实,在父母呵护备至的环境中长大也不是件坏事,至少,你不会被人欺负,可这样的呵护又能多久呢?自己还是要学着长大!可是呢,如果你能好好的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就如鲁滨逊懂得"因地而易",不让顺境消磨你那雄心壮志的话,那你会做得比穷人的孩子更好,因为你的条件更优越了。能否成为像鲁滨逊一样的超人,关键还是要靠你自己!
每次想到“勇敢”这两个字时,鲁宾孙那高大勇敢的形象仿佛又浮现在我眼前。读了《鲁宾孙漂流记》后,使我深有感悟。
鲁宾孙是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因为一次不幸,在海上的船沉了,其他同伴都被大海淹没了,而鲁宾孙就被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面对饥饿、孤独,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放弃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但他却没有,他能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孤岛上搭房子,种粮食、养羊,就这样孤独的在小岛上度过了28年。知道救了星期五之后才回到英国。
鲁宾孙是个多么令人敬佩的人啊!在孤岛上,面对种种困难,他却依然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希望。有时候我经常想:如果我是鲁宾孙,我会怎么样呢?面对孤独、饥饿。.,我还有生存下去的欲望吗?也许我不会有了,因为我实在没有鲁宾孙的那份勇敢。在这个周末,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到野外玩,在那里我们都开心极了,天慢慢的变得黑沉沉的,我和朋友玩的忘记了时间,看到天慢慢的变黑,我们才想起来玩的太晚了,正当我们要回去时却忘记了进来的路,天越来越黑了,我的心越跳越快,一个清楚的意识猛然冲进我的脑海中:我们迷路了!心里越想越害怕,在旁的朋友已经吓得哭了出来,在这个时候,我由想起了“鲁宾孙”。想到他在孤岛上孤独的度过28年,我们这点困难算些什么呢?此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勇气,和朋友在野外度过了一个又黑又冷的夜晚,虽然很冷,但我的心却是暖呼呼的,因为鲁宾孙一直都在陪伴着我们,是“鲁宾孙”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
啊!鲁宾孙,你是多么的勇敢!我们都敬佩你,因为有你,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勇气;因为有你,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快乐;因为有你,我们的生活才会看到希望。鲁宾孙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些名篇名着深受各国人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主人公:鲁滨孙在前往南美洲的海上遇难了,他自己在岛上生存,给予自己一切的东西,可是自己依旧是那么寂寞,后来就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差不多两年后,他又一次意外的回到了英国。
当鲁滨逊现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时,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但他还活着,没有像他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了。他先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但他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他与人类隔离,仿佛一个隐士,但他并未因为没有粮食,饿死在这个不毛之地。他没有衣服穿,但他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他没有抵御野人和野人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但他所流落的岛上没有他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他在那里覆了舟,他又将怎样?他没有人可以说话,也没有人来解除他的愁闷。但上帝却不可思议的把船送到海岸附近,使他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终生用之不尽。他在岛上住一个用船航搭起的帐篷,吃的是在船上留下来的食物,后来他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生活,安全是在一个简陋的帐篷下,把羊圈养起来,虽然这么幸福,但是在岛上面很寂寞。写了鲁滨孙漂到孤岛上的事,突出了他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的生存。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执智坚持,聪明能干的特点。
鲁滨孙,他那种不畏艰险、执智坚持,聪明能干,让我能我向他学习,改了自己的缺点!
兰溪市游埠镇中心小学六年级:陈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