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特色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利用花木文化优势,赋予幼儿新的教育内容
1、开辟花木实践基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我园的幼儿绝大部分是农民的子女,对一些花木有所认识,因此,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的重要任务,而且还需要为加泽镇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学习种植、栽培花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块特色内容。
首先,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花木的种植栽培有了一点小小的认识,于是,我就请当地在种植方面能力强的农民对幼儿进行讲解,之后,还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的不同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分别设立了不同的学习专题:例如:“花木的认识”“花木的种植” “花木的扦插” 、“花木嫁接”、“花木剪枝的学问”、“花木的管理”等。在确立了学习专题之后,我园劳动特色教育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劳动场所的问题。我园内有一块空地,我们便将它开辟为我们的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花木实验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我们各个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利用课余的时间在实践基地上开垦、种植、管理,有一次在种植花木时,我班的施琪突然问我:“王老师,我们种的花什么时候会开呢?”我听了笑笑说:“只要你们每天都能来关心它、爱护它,给它浇水、施肥,我想它肯定会很快就开花了”。听了我的话,小朋友们劳动的更积极了。从而在劳动中体验到了的劳动带来的苦乐酸甜。
在小朋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的实践基地上的花木一派欣欣向荣。小朋友看着自己种植的花木这么好,每个人的小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心里流淌着幸福的歌。
在这几年里,我们的小朋友在这块小小的“自留地”上忙碌着,幸福着,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情感,小朋友坦言:原来劳动可以更美的!
2、利用园内外绿色资源,开展幼儿环保教育。
我园地处加泽,这里处处绿树成茵,季季花开不败。我们着手利用这样的有利资源来开展环保教育。
我们与远近闻名的“艺林园”、“大树园”、“夏溪镇花木市场”、“紫薇园”等单位进行联系,将其设立为我园的实践基地,我们的小朋友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时小朋友总会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会问:“王老师,这棵树怎么会这么高、怎么粗呢?”有的会问:“王老师,这棵树的树叶怎么是红色的呢?”对于幼儿的提问,我们也是耐心的一一回答。在每次参观时,小朋友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其中,他们还会向旁人宣传环保的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展环保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我们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它对幼儿园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园内文化资源让幼儿园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对小朋友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幼儿园还设立了环保岗位并轮流值日,小朋友个个都有自己的劳动服务岗位,争当“护绿小卫士”。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杂物等违反等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小朋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我们又从班级和幼儿园两个不同的层面,以营建班级文化人手,每个幼儿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幼儿小阵地,种植角、卫生角、常规角、环保星星榜等独特的幼儿小阵地大放异彩,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教育氛围,小朋友在各个小阵地的建设和维护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劳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劳动体验中小朋友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花木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奥秘无穷。在种植和栽培中,我们请来的农民专家们引导幼儿开展了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幼儿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深入探究,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
我们的幼儿在小课题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他们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开发花木文化审美功能,开展幼儿艺术教育。
花木文化内涵丰富,它能陶冶幼儿的性情,启迪幼儿们的心灵。开发其审美功能,在幼儿中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活跃幼儿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幼儿们追求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艺术才能。
为此,我们特别开设了花木艺术兴趣小组。“花木绘画”、“花木拓印创作”、“树叶贴画创作”、“标本制作”、等兴趣小组已为幼儿们深深喜爱。小朋友在花木的艺术天地中尽情畅游,大胆创作,一幅幅质朴却灵气十足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下转第27页)(上接第25页)
二、拓宽幼儿活动外延,丰富活动内涵,赋予活动新的活力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1.特长教育
特长教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自身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特殊能力的教育。幼儿园艺术特长教育具体指的是:音乐艺术方面,体育运动方面,语言方面等。在学前阶段,对儿童的教育更加注重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2.特长学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1)特长教育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首先,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有重要地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在特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其次,促进想象、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科学的进步已逐步使人们认识到:想象、联想能力是思维活跃的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2)特长教育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学龄前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例如英语的学习上,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常儿童四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如果想将来英语说得像国语一样好的话,尽早学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过了5岁,母语习惯已形成,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会困难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孩子最好从小学点外语,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
二、幼儿园特色教育建设的现状
目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幼儿园特色教育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幼儿园无法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课程;部分幼儿园特色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上,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部分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较低,且其很少参与到特色课程建设中来;部分幼儿园特色教育建设的程度较低,不仅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而且对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程度也较低,等等。
特色教育的建设对于幼儿园而言极其重要,因此,幼儿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加强本园的特色教育。
三、加强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措施
1.创新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点,挖掘好的题材,在艺术教育中尽量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例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围绕幼儿喜爱的小动物、植物、玩具等确定绘画内容,以及纸工、泥工的制作内容。这些幼儿较为熟悉的题材,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在其认知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收到良好的艺术教育效果。也正因如此,应坚决避免艺术教学内容未能有效结合幼儿认知实际高年段化甚至成人化的倾向。同时,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要能为幼儿思考、探索、创新提供广阔空间,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时代特点不断更新和拓展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同时锻炼幼儿欣赏、表现、创造三个方面的能力,唤起他们对美的注意、向往和追求,并能初步表现美和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创造。
2.创新幼儿园艺术教育模式
教学组织要新颖,有助于激发幼儿艺术创造潜能和欲望,引导他们以个性方式自主创新、自由表达。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将绘画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再如,可以跨领域结合,将绘画与音乐、故事、诗歌等结合起来,全方位调动幼儿的视听感官,引导其联想,帮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
3.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
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艺术教育也是如此,都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展开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重要途径。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营造相应的意境来让孩子感受这种审美氛围,比如在早晨孩子上学和下午孩子放学的时候可以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从而在课间就可以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其次,幼儿园应该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为孩子们训练搭建平台,比如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儿童节、元旦等其它节日的艺术表演,这样就可以调动孩子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老师可以组织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艺术的美,因为游戏总是需要一定的道具,而道具是由孩子动手绘画、制作的,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就是学习绘画艺术的过程。
4.建立平等宽松的师幼关系,给幼儿提供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
在艺术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支持、鼓励,尊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自由活动中,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幼儿的伙伴。给娇弱的孩子以拥抱和亲吻,给活泼开朗的孩子以鼓励与帮助,对胆小局促的孩子则装作不注意,给他(她)留下无拘无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她)感到快乐自由。教师要学会营造宽松的活动气氛,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画自己想画的,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不要过分强调写实和表现技巧,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好的作品往往来自想象和灵感。例如幼儿把树上的苹果画得较大,五颜六色,看起来既不成比例,也不逼真,这是学前儿童的特点,他们关注的是成熟的果实,而不注重整体,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教师应首先肯定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的愿望,尽量启发幼儿表达自己作品的构思并耐心倾听,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和独特之处,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萌发幼儿自由创作的愿望。
总之,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特色板块,为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创生实施园本剪纸主题活动,凸@园本教育特色
1. 剪纸主题设计要源于剪纸教育价值和幼儿发展需要。
首先,我们充分关注幼儿实际生活,力求选取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有经验碰撞点的内容,设计开展剪纸特色主题活动方案。如:我们从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入手,设计了剪纸主题活动《和羊羊的约会》,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季节特征,设计了剪纸主题活动《雪娃娃的故事》;其次,剪纸主题设计来源于剪纸文化经典,我们选取和挖掘经典的剪纸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设计剪纸主题活动。如利用充满剪纸元素的春节民俗年画、门贴等创生了剪纸主题活动《我是福宝宝》《年画娃娃》《老鼠娶亲》《十二生肖》;还有,剪纸主题设计来源于地方和身边资源。南京有着悠久的剪纸文化,我们幼儿园位于明城墙边阅江楼下,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资源,基于此,我们创生了剪纸主题活动《走进阅江楼》《我爱明城墙》。
2. 剪纸主题内容要凸显剪纸特色,能串起主题脉络。
创生和开展剪纸主题活动,我们力求主题活动内容全面丰富的同时凸显剪纸特色。通过主题目标线索统一下的多种活动整合领域内容,同时通过系列剪纸活动串起主题发展线索和脉络,使幼儿在一系列剪纸表达和创作中,在多种形式的丰富剪纸活动中获取完整经验和多方面能力发展。如:大班剪纸主题活动《我爱明城墙》在线索“我知道的明城墙、明城墙的故事、我爱明城墙”引领下逐层开展,从孩子生活经验入手,走近明城墙、了解明城墙,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明城墙的积极情感。重点系列剪纸活动的开展又有效串起主题发展脉络,我们从开展亲子活动“走近明城墙”老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创作身边的城墙开始,激起孩子们剪纸表现城墙的兴趣,通过欣赏探索和剪纸创作表现明城墙,追寻城墙故事以及相关剪纸表现创作,如漂亮的明代人、明代服饰等剪纸欣赏创作活动等,系列丰富的剪纸活动内容和主题活动脉络互相对应,凸显剪纸特色。
3. 剪纸主题开展要丰富有效,实现幼儿特色全面发展。
没有资源就没有真正的活动,剪纸主题活动也不例外。剪纸主题活动的开展要与丰富适宜的资源环境同行,保证实效性。如大班剪纸主题活动《十二生肖大聚会》前,教师通过请幼儿和家长完成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幼儿对十二生肖的已有经验,了解家长能提供哪些资源等,保证活动开展实效。丰富的资源只是剪纸主题活动开展的第一步,适宜丰富的教育环境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剪纸主题活动开展中,无论是多种资源的呈现还是主题开展的过程性记录,无论是与主题相关的特色剪纸欣赏还是幼儿个性化创作呈现,无不吸引着孩子们与之互动,加强教育实效。其次,剪纸主题开展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带领孩子走进剪纸文化的探寻之旅,如中班剪纸主题活动《我爱阅江楼》中,通过亲子活动“走近阅江楼”,全面激活孩子对阅江楼的探索兴趣,接着在形式多样的集体、小组活动中带领孩子探寻阅江楼典故,带孩子走上探寻郑和下西洋的旅程,进行相关剪纸欣赏表现和创作。同时通过区域游戏阅江楼特产商店、阅江楼建构、剪纸创作、阅江楼的故事表演等,全面丰富孩子的经验,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将幼儿剪纸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多通道构建园本教育特色
1. 将剪纸教学活动融入日常主题活动,凸显剪纸教学特色
在日常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融入内容相关的剪纸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凸显剪纸教学特色。对园内已有的剪纸集体教学活动研究成果资源进行系统梳理,融入到每个主题活动中,同时根据主题发展需要在主题活动中创生新的剪纸教学游戏活动,力求让剪纸活动融入现有课程。
2. 基于剪纸元素有效开展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剪纸游戏特色。
一直以来,我园基于剪纸元素有效开展特色剪纸区域游戏,结合主题活动和幼儿发展需要,开展各种剪纸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剪纸游戏特色。如小班根据主题活动《秋天来了》开展了区域剪纸游戏“秋天的大树”,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彩纸、桔皮等),沿轮廓剪“树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材料剪成需要的形状,按照自己喜欢的剪纸方式创作秋天的叶子、大树等,有效激发了幼儿剪纸游戏的兴趣,促进其发展。同时我们尝试将剪纸活动和角色游戏等相结合,如中班的“剪纸老铺”游戏、大班的剪纸故事阅读表演等,有效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3. 全园剪纸特色环境打造,彰显园本教育环境特色。
在我们幼儿园,剪纸元素无处不在,从园本文化墙到每一层楼的门厅,不仅有多种形式的剪纸艺术欣赏,孩子喜闻乐见的剪纸故事,更有老师和小朋友们创作的各种剪纸作品等。孩子们充满创意的剪纸创作布满了走廊和活动室,无不透出处处有剪影、人人爱剪艺的艺术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04-02
当前,随着我国生育政策逐步“松绑”,在可预见的三年后,新一轮的新生幼儿入园高峰指日可待。这对于我区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说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地区来说,将面临新一轮的冲击和考验。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办幼儿园的建设进程将不断提速,同时,数量和在园人数过半的民办幼儿园也必将不甘落后,如此才能共同应对生育高峰对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强劲需求。
如何才能实现从“求人来”到“主动来”的转变,有效缓解公办园“挤爆头”的状况,是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除了增加硬件投入提高外部吸引力、选聘优质师资加强内涵建设等之外,更关键的是民办园的办园理念和办园目标能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笔者认为,创建特色幼儿园是民办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我区创建特色幼儿园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区各地不少民办幼儿园都对办园特色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南宁为例,笔者通过对10所民办幼儿园的“特色”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幼儿园的特色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西化倾向明显。如推崇“蒙氏教学”或新加坡探究教育、华德福教学、瑞吉欧教学、北美英语启蒙以及多元智能教学。二是特色创建的目标和想法比较多。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两三个不同的方向,如新加坡探究教育、多元智能教学、国际化、中国情怀、多元示范教学、绘本阅读、户外创新体智能等,方向和目标多了,实际上特色就不明显了。三是特色的定位跟着“时髦”走,与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脱节。许多幼儿园推崇外来的蒙氏教学、多元智能教学、华德福教学、新加坡探究教育等,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学、国学以及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没有在这些“优质”幼儿园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另外,在公办园中,特色创建也存在趋同化现象,如南宁的两家自治区级特色示范幼儿园均以“快乐识字阅读”“E2英语”“思维训练”为主要办园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区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对特色认识不清、以亮点项目建设混同于特色创建的现象。
二、“特色”与特色幼儿园的内涵分析
创办特色幼儿园首先要准确把握“特色”的内涵,确保在办园思路、设计理念以及办园实际上不跑偏、不走错。
(一)“特色”的内涵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这里特别要注意两个关键词:“显著区别”的风格和形式、“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特色”在表征上是指在风格和形式上与其他同类有着“显著区别”,在根源上是由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特色”具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区域性、独特性及其衍生出来的稳定性。简单地说,“特色”即“由区域产生和决定的稳定的独特性”。
(二)特色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幼儿园是指在办园理念、园所管理、保教体系(含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园所文化等方面围绕办园特色定位所表现出的具有整体一致性且与众不同的风格、个性或独特性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不是简单的引进一个项目或开设某一项选修课、开展一种课外活动,也不是提出一个别人没有说过的概念。另外,由于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因此特色幼儿园除了具备特色的三个具备要素外,还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特征。
从“特色”以及特色幼儿园的内涵可以看出,上述列举的10所民办幼儿园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幼儿园。当然,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幼儿园的理解和要求也存在偏差。
三、民办幼儿园的特色定位选择
(一)民办幼儿园的特点分析
1.优势
在创建特色园方面,民办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定位自主性。民办园的创办者有较大的自主选择办学特色、办学定位的决策权。第二,用人灵活性。民办园的创办者在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的选聘及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三,机制激励性。民办园更容易为幼儿园的运行和发展营造相应的激励机制。第四,投入有效性。民办园在经费投入和使用上更容易操作,更具灵活性。
2.劣势
民办园由于办园主体及办园动因等方面的原因,在创建特色园方面也存在以下劣势:第一,办园目标的短效性。民办园创办者一般都把办园当成是“机会”,而不是长远发展的事业,急于求成的趋向明显。第二,办园方向的随意性。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政策指引,民办园在选择办园方向时往往比较随意,容易抓瞎。第三,办学特色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民办园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往往采取了最简单的“拿来主义”方式,即通过直接加盟或引进的途径开展所谓的“特色教育”。第四,办园经费的间歇性。民办园更注重前期投入,经费的持续性投入方面往往不足。
(二)民办幼儿园的特色定位
从“特色”的内涵出发,特色定位必须立足于“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创建特色幼儿园不能脱离幼儿园所在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去凭空想象或简单的“拿来主义”。从宏观上说,幼儿园特色定位必须与所在的城市或乡镇、农村的特点,与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环境相结合;从微观来看,民办园的特色定位可以从创办者的优势去考量。事实上,民办园的特色创建可以从强化本土意识,增强地方与民族自信,克服盲目崇拜,摒弃全盘西化思想,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积极的教育理论,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乐意为家乡服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角度入手。以我区为例,南宁的幼儿园可以围绕“绿城”,百色的幼儿园可以围绕“红色”,田东、田阳的幼儿园可以围绕“芒果”,靖西可以围绕“绣球”,柳州可以围绕“工业”,桂林可以围绕“山水”或“旅游”,北海、钦州、防城港可以围绕“大海”,玉林可以围绕“侨乡”或“客家”,贵港可以围绕“西江”或“儒学”,梧州可以围绕“美食”,河池可以围绕“刘三姐”,贺州可以围绕“乡村文化”,崇左可以围绕“边关”,来宾可以围绕“民族”定位幼儿园的特色。当然,特色定位选择必须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和条件进行。
四、民办幼儿园的特色创建
特色幼儿园创建工作是一项建立在规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系统工程。结合民办幼儿园的特点,创建特色幼儿园至少要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
首先,选聘一位具有先进办园理念和个性的园长。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园长便会有什么样的幼儿园。通常情况下,园长的办园理念是指导幼儿园发展方向的根基;园长的人格魅力对幼儿园的团队建设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只有通过园长的努力,基于对园情的分析,才能明确幼儿园的特色定位。
第二,组建一支执行力强,会管理、善保教的团结务实的团队。管理和保教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好的管理队伍是创建特色幼儿园的关键,高素质的保教团队是创建特色幼儿园的重要保障。
第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幼儿园管理制度,按制度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工作,确保各部门能够分工协作,保育和教育工作协调促进,各环节有序推进;要制定一套适合特色幼儿园创建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使各项工作与幼儿园的特色创建工作相适应。
第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文化。要围绕幼儿园的特色定位,加强文化建设,体现自己的特色目标。比如,幼儿园要有自己的校训、标牌、墙饰、永久性雕塑等,形成良好的园风(学风和教风)。特色幼儿园不能离开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参与,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真正理解并积极参与到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第五,保障“硬件”和“软件”的经费投入。要保障对园舍和设备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向保教团队的人头开支倾斜,维持并激发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民办特色幼儿园创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特色具有本土化特点
基于对特色内涵的理解,特色具有本土化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特色不是个人的突发奇想,不是简单的引进或加盟。特色必须扎根于地方,立足于本土的社会发展。脱离地方这个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而萌发的或引进的“特色”都不是真正的特色,充其量只能是亮点或噱头。
(二)特色具有相对稳定性
特色幼儿园不是昙花一现。特色具有持续性、稳定性,不能因为人员(特别是园长)变动而导致幼儿园的特色变更。这要求幼儿园的创办者和管理者坚定办园目标和办园理念,立足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而采取科学决策。
(三)特色具有整体统筹性
如前所述,幼儿园的特色体现出的是一个整体表征,是幼儿园各部门全体教职工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结果。实际上特色创建就是把特色分解、细化为多个部分、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由幼儿园的各部门人员经过多个阶段的努力逐步完成的。因此,特色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特色需要积淀
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办园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应坚定信念,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以“立竿见影”的要求去实现跨越式、跃进式的发展。特色形成是一个逐渐积淀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对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和管理者的耐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民办园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以社会效益和品牌特色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五)特色需要科研和培训保驾
特色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研引领。民办园必须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这要求民办园的创办者和管理者在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方面要舍得投入,这将有助于队伍的稳定,且其回报远高于经济方面的收益。
有一次,笔者去某幼儿园,看了他们建设中的科学发现室后,感到基础很好,如果继续做下去肯定大有可为。不料园长告诉我说,目前大家都在搞特色化建设,本区有一所幼儿园已在科学教育方面做了多年,自己再怎么做也做不过他们,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这令笔者非常吃惊。“你无我有”或“你有我好”就是所谓的特色吗?反过来说,你已经做了,我便不做;你若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就更不能做了,哪怕这个特色对幼儿的发展是必须的、重要的。难道这就是幼儿园特色化建设所要追求的吗?
进一步了解后,笔者发现,幼儿园特色化建设中令人费解的做法似乎还不少。有的以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内容或基本活动,譬如以某一领域教育或以游戏为特色;有的则以某种才艺或以英语等“热点”为特色;更有甚者,追求特色的“多”与“变”。印象最深的是听一位教师说,她所在幼儿园的特色化建设要求是: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色,进而年年有特色,甚至月月有特色――可能上个月还在剪纸,下个月就要变成腰鼓了。为了与众不同,教师挖空心思,不断学习新东西。往往是刚学得一知半解便匆忙上阵,以回应新一轮特色创建要求。孩子们则跟着教师匆忙的脚步,在眼花缭乱的“特色”面前日渐疲沓。
讲到这里,申明一句,笔者绝不是反对幼儿园创建特色。但如果特色化建设会让幼儿茫然,会令教师疲惫,幼儿园只是一心想着怎么和别人不同,恐怕我们就不得不细想想了,所谓特色到底是什么,“新”甚至“奇”就是特色吗?进一步深入地想,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搞特色化建设,只是为了与众不同吗?我们究竟该怎样去搞特色化建设,特色化就是不停地变来变去吗?
特色,从字面上来理解,确实指的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就是新颖、新奇,似乎并不错。但反过来说,新颖、新奇就是特色,却不一定对。具体到幼儿园特色化建设上来,如果新颖、新奇过了头,以至于违背幼儿园的教育宗旨,结果幼儿园将越来越不像幼儿园,成为玩弄概念、摆弄噱头的粉墨舞台乃至追逐功利的演技场!
因此,幼儿园特色化建设有一个基本前提,即首先不能失掉幼儿园的“本色”,在这个基本前提下才能谈发展特色。或者说,“发展特色,不失本色”是特色化建设的根本原则。
首先,要始终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幼儿园千万不要因为搞特色化建设,而使某一方面教育内容过于膨胀,乃至挤压、损害其他方面,导致幼儿的不均衡发展。
其次,要坚持从幼儿园所处的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要以所拥有的硬件、师资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换言之,幼儿园的特色首先应该是“内生”的、“土生土长”的,而非“外来”的,更不应该是“生拉硬拽”的。
第三,幼儿园的特色应该体现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整体性的特色”。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由诸多要素构成,倘若只抓住其中一个或几个要素做文章,创特色,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充其量也只能建成“碎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