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生困惑问庄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楚威王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向来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目标,四处拢络人才,试图东山再起。当他听说庄子来到楚国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庄子能为自己效力,何愁霸业不成呢?于是,他立即遣人带着重金赶往濮水,打算聘请庄子做楚国的相国。
两位使者来到濮水之滨,果然看见一位衣袂飘飘的老人正在河边悠闲地垂钓,其中一个使者走上前,恭敬地对庄子说:“老先生,您好!我们是楚王派来的特使,君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许。烦请先生随我们入宫,一起为君王分忧,为百姓造福。”
使者说完,满以为庄子会放下鱼杆,欢欢喜喜地跟他们回去。要知道,楚国可是南方的一个大国,而相国之位又极其尊贵,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美事有谁会拒绝呢?然而,让两位使者意想不到的是,庄子手持鱼竿,毫不所动,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去已有三千多年,楚王十分珍爱,将它藏在竹箱里,还在上面盖了一层华贵的锦缎,并供奉在庙堂之上,让天下人膜拜。我想请问二位大夫,此龟的地位崇高不?”使者点了点头说:“那是当然,没有什么动物可以获得如此殊荣。”庄子又继续说道:“那我再问二位大夫,如果这只龟具有思想的话,你们认为它是愿意选择死去后留下显赫的名声,还是宁愿做一只普通的龟活在世上,哪怕是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两位使者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选择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庄子微笑着说:“这就对了,如今你们让我去楚国做官,这无异于供奉在庙堂之上的神龟,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却无法拥有垂钓的自在与快乐,甚至一不小心还会招来杀身之祸。相比之下,我更愿做一只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的龟。二位大夫请回吧,替我感谢楚王的一番美意。”
两位使者感到十分困惑,做大官可是许多士人梦寐以求的事啊!他们实在想不通庄子为什么会拒绝,但见庄子去意已决,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宫复命。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便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之气,也是中国艺术表现“道”无所不在的审美法则。在中国绘画、书法中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中有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气在道的作用下聚而为实,人与万物有形有相,散而为虚,人与万物无形无相,化为气的原本虚静状态,与道融合为一。于是“虚实相生”、“知白守黑”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中国画意境中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超旷空灵之美,又与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中国艺术中“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充满了道家精神。老庄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对待客观事物,只有消除物我对待,物我泯一,才会显现出真原的世界。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皆抚媚,料青山见我皆如是”,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都是说的在人与物的相互移情过程中,主体的超然人格精神与客体的自然天地之美在审美的观照中融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 老庄哲学;心理健康;认知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处于完好状态。也就是说,身体的无病、肉体的无疾、生理的无痛,并不表示人就一定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的扭曲、精神的痛苦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怎样维护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拟通过老庄哲学思想的解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有一些启示。
1 老庄哲学的处世养生之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其独特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政治观。他著的《老子》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其继承者之一的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的阐发而发扬光大,后世并称"老庄哲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后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政治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中老庄的道德观、齐物论等对国人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有过重大的影响。
1.1 道德观
老庄的道德观中,道是思想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当代人所说的事物存在的规律,德是道的展开和在具体事物中的应用,道犹如大树的根,德则是树上的枝叶花果。其主要思想是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1],其意是指对人生、对社会都应顺其自然。各种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均有其特有的运动规律,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人的新陈代谢、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成长等等,都无不有其存在的规律。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要强作妄为和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办事。"道,无为而无不为"[1],为而不争,只要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利用客观规律,不妄为、不争夺,才能冷静地做出决策,量力而为、尽力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最终获取成功。可见,无为、不争,实际上都是"道法自然"的表现。老子的"虚静"并非指空虚不实,"致虚极,守静笃"[1]在老子看来,人的心灵本是虚明宁静、无私无欲的。过多私欲会使人陷入昏昧差错之中,所以必须尽力去掉私欲,使人心恢复到如水渊一样的虚静状态,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才能做到"旷兮其若谷"[1],即为人处世胸襟宽广,豁达大度,就好像幽幽山谷,能包容人世间的一切。老子的"柔弱"强调要自觉置身于柔弱的地位,处事要低调,办事要节俭,柔弱胜刚强。"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1]。可见"守柔居弱"有后发制人之功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1],不争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去争,其实也是"守柔居弱"的反映。
1.2 齐物论
老庄的齐物论中,物即指天地万物,人与我皆物,仁义忠信等理念也是物。关于物的知识,便是物论。齐物论认为万物形异而质同,且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互依存,"以道观之,物无贵贱"[2],"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彼出于是,是亦因彼"[2],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2],不伤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会伤害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认为万物本无小大、轻重、高低、尊卑等区别,提示人们要破除人为的戒心,以平等的观念与态度去看待万事万物,而且"夫天下者也,万物之所一也"[2]。这种人天合一的齐物观使人摆脱主客观彼此的对峙胶着状态,摆脱生命的"靡常"局面,摆脱生命中多种不可知的可能性的干扰,摆脱人际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我与他的和谐状态,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庄子是追求高度的精神自由与和谐的,并将其作为人类生命最终应追求的境界目标,"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超越一切束缚,达到完全自由,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精神自由状态。
2 现代人的心理困惑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发展迅速、变迁频繁、优胜劣汰的时期,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趋于复杂的人际关系,给人们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危机。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困惑;人们有了更大发展的可能,同时也潜伏着更多对失败的恐惧、焦虑与抑郁。现代医学成果表明,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人类在控制自然与利用自然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理化与生物性刺激因素所致的疾病发生率已大为减少,但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和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却在悄然增多。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3]。名利纷争、待业下岗、人际紧张等等因素,均可能使人们陷入困惑,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有研究显示[4],近2/3的人在遭遇下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人际敏感及躯体化症状等。有些人在外遇到挫折,满腹怨气自难排解时,家中老小则可能成为其发泄的对象,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家庭暴力的发生,致使受虐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5,6]。可见,面对诸多的应激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局面、如何克服面临的各种困惑、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如果找不到适时的调解方法,一些人便有可能出现心理裂痕。而如果拥有良好的心理应付方式,则可能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负性认知与情绪反应,提高自己对应激的适应能力,藉以减少精神痛苦,求得心理平衡,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3 老庄哲学的启示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天地万物和人类众生生存的规律,就是相互友爱、和谐共处,就是相互理解、支持与帮助,顺应了这个规律,就能够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就能够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即使物欲横流,也不贪不占、无非份之想;即使身居要职,也不利欲熏心,这样活得无挂碍、无烦恼、无恐惧,也就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与快节奏的生活。
老庄认为万物清静无为才可以回归根本、据守根本。做到原本是什么就安然于是什么,是花就开,是鱼就游,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要设法让自己知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中国人历来提倡这种"自知之明",并将其作为前进的动力之一。"自知"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之一[7]。既不能以为自己可有七十二变,好像什么都能做,否则必然会"妄为",结果可能一事无成;也不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了,则是"不为",结果让瞬息的机会即逝。要让自己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准确的了解与估价,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过头,也不要不及,"不失其所者久"[1],永不迷失自己的目标与定位,这样才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老庄的柔弱不争,教人知和处下。与人相处,谦下诚实,"柔弱"有后发之功效,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水虽是地上最柔弱的东西,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它却能怀山襄陵,穿石销金。老子还以水为例对"不争之德"称赞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1]。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8]。在现代社会中,柔弱谦下,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教人消除逞强自大、自以为是的陋见,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人际交往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亦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6]。
老庄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于追求"与造化者同其逍遥"[2]的境界,也就是要像天地万物般自然和谐,要靠"齐物"的认识来达到和谐。由于世间万事万物无一不在随时运动变化,"若弛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2],所以要以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看待是非、得失、荣辱、贫富、贵贱[9]。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这样人们在春风得意,比如身居要位时不会忘乎所以、居功自傲;在遭遇挫折与失败,比如失业下岗、家庭矛盾、人际紧张时也不至于将注意力固执于精神痛苦而灰心丧气或不当地发泄,而是去积极努力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促使事物向积极的一方转化与发展,从而才可能尽快摆脱困境。以"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能化除心理上许多负性的坚持,能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才能化解自身心理上诸多情感欲望的冲突,才能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也才可能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这种精神的自由状态也就是人生的真实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活,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10]。人说心随境迁,殊不知有时境亦随心移。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工作生活、男女饮食,在宽松和谐的心境下则莫不自然而富于美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都会充满关爱与欢乐,满怀感激地过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这样的人才善于享受生命,才必定会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这样的人也必然拥有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或许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是否完美,一个良好的社会至多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首先应取决于澄明的本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领悟老庄的某些养生处世之道,可让人生活得似一尾徜徉碧水的游鱼、一羽散居山林的野鹤,即使身处乱世,也可能独善其身,精神上何等的潇洒自在。
人生的旋律,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有一泻千里,也有九曲连环。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坎坷与崎岖,特别是身处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忍辱与负重"。那些在前进途中因纷繁而驻足或被荆棘而刺伤的人们,如能随身携一剂浮躁时用的清凉剂或创伤时用的"创可贴",则可能克服诸多心理困惑,保持心灵的安宁与心理的健康。而老庄的某些哲学思想恰能有此功效,给人以回味启迪。当然,老庄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自有其消极、落后与保守的一面,恐不宜推广为常人的世界观。但如果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它作为挫折与困惑时维护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或许能起到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道德精华(第一册).老子.鬼谷子.鬻子[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3~98
[2] 陆永品.庄子通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361
[3] 杨德森.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81~120
[4] 徐慧兰,肖水源,陈继萍.下岗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63
[5] 张亚林,曹玉萍.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3
[6] 张亚林.论家庭暴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385
[7] 张亚林.心理健康新概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95~310
[8] 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30
认知目标:1.了解寓言体的特点。2.体味庄子的哲学思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透过庄子恣肆的语言把握其深邃思想。
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庄子作品的哲思之美。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创新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和自我经历感悟《逍遥游》的深刻内涵,赋予其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对鲲鹏两则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庄子是如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畅谈自己的哲学感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幻灯片展示《庄子·秋水》中两个小故事——《惠子相梁》和《庄子钓于濮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从以上两个小故事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庄子思想的一个层面,视权贵如腐鼠,宁做自由之龟,我们接下来就要用这种方法去探究《逍遥游》的奥秘。
幻灯片展示: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其寓言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他把自己思想精髓含蓄地蕴藏于寓言故事之中,因而我们要运用智慧和灵悟的直觉才能捕捉、领悟庄子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
【设计意图】庄子善用譬喻,语言恣肆,其哲学思想体系很难理解,学生多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中学生必须对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而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他们学会透过庄子看似漫无边际的语言去体味其独到的思想魅力。抛砖以引玉,掌握这种方法后,学生才能学会分析鲲鹏等寓言故事是如何揭示“逍遥”的真正内涵的。
二、梳理文本
学生以相互提问的方式对重点词句进行强调,明晰重点词句含义。
【设计意图】疏通文本,为理解文意做铺垫。
三、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庄子陈述了两个看似重复的故事,用意何在?
两则寓言不同之处:
1.故事角色不同
鹏——蜩与学鸠
鲲鹏——斥鴳
2.鲲和鹏的关系不同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强调变化)
有鱼焉……有鸟焉(二者并存)
3.疑问的重点不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强调有所待)
而彼且奚适也(强调“小”对“大”的不理解)
同时结合同段落内类比的文本,第一段写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见本段表述重点为“积厚”;第二段写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可见表述重点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分析明确,第一段写到鲲鹏的故事用意在表明“积厚”和“有待”,而第二段则着意于阐述“小大之辩”。两则故事是为了揭示不同的哲学思想。
【设计意图】庄子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的道理,而是靠他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地流露出来。
因此,本环节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庄子蕴藏于故事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自由分析,思想时而碰撞,时而融会,过程弥足珍贵。
四、能力提升
第三段庄子在前两段分析的基础上讲述了三类人的境界,学生比较分析后进行成果展示。
智、行、德、能——待外在 小
有待 定内外,辨荣辱——待内心 大
御风而行——待方术 之
辨
庄子对于这三类人的态度是什么?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虽然,犹有未树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幻灯片展示:均是持否定态度,其通过一系列的列举最终要阐明的逍遥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而唯有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无己而后才能真正无所待。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思维训练,学生明确了如何探究庄子蕴藏于寓言中的哲学思想,此环节在理解了“有待”和“小大之辩”的基础上,分析智、行、德、能之人、宋荣子和列子的逐层递进的境界,进而理解“逍遥”的境界,水到渠成。
五、思维拓展
学生的困惑:
从全文的角度来讲,庄子对于鲲鹏形象是持否定态度的,为什么两处讲述都浓墨重彩且充满了赞美之情?
庄子思想中的“无己”“无功”“无名”是否有些消极,对于我们而言,有没有现实意义?
学生畅谈认知和感悟:
从悠游于北冥之鲲,酝酿变化而成为鹏,表现的是从现实中超拔而起,另外开辟一个飞扬活跃的精神境界,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深蓄厚养、待时而动。作为高中生,也要有厚积薄发的过程,且在求索的途中有所凭借。
庄子的“无”不是消极的虚无,而是从“有”的境地升华而出的。这种历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净化、升华,就如同从知效一官这类人到宋荣子再到列子的境界的提升,最后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无己,就是于人间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让真我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受外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真,这对于现代人而言最为重要。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学生发展等级提升的要求,作为有独特思想的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教参或者学案中定式的答案,更要激活思想,敢于质疑。质疑是产生新知的基础,成功的课堂不在于得出一致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发出更多的发自肺腑的声音,得到更为深刻而内省的认识。比如学生谈到高中就是一个“积厚”的过程,也谈到要待时而动,在浮躁的时代中不追名逐利,保持心境的宁静。
六、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可见庄子从不消极,“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看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作业:读《庄子》而生发的哲思感悟。
【设计意图】以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做总结,学生感悟颇丰,意犹未尽,因而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感悟进行书面表达。学生真正从“遥远”的哲学中有所收获,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为我所用。
七、教学反思
庄子的思想很难理解,学生往往认为梳理字词后就无需深入探究,因而本课的设计稍显“冒险”,然而笔者认为,正如王安石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对《逍遥游》做深入的探讨,必定有斐然的收获。
在两则寓言故事的对比环节中,笔者大胆放手,让学生从简单的比较角色到深入地分析思想,探索的路途虽艰辛但亦愉悦。待到“思维拓展”环节,更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文中不解的地方进行探究,虽然最终不能“众口一词”,但是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尊重,自我得到了最大的展现。孩子们的见解让笔者深深折服,他们看到了庄子逍遥背后的无奈和抗争,体味到了冷漠背后的不屈和赤诚,甚至有一个学生对大家说,从品味庄子寓言的过程中,她感悟到,语文学习不仅是“术”的掌握,更是“道”的追求。
一、关注生命,提供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
高中生充满生命的张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生命意识淡薄等诸多心理问题。为此,在学习一些富有生命意识的课文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参照,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思考人生。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翠翠的内心却无比孤独,因为外公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因此,可以借翠翠的形象引导学生对自身生命的关注,思考自己的人生。《药》中的两个人物夏瑜和华小栓,一个为了“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天下”的人生理念,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因迷信“人血馒头”的功效而命丧黄泉。可以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的价值取舍。
在我们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教育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哲理散文对学生生命意义的关注。赵鑫珊的《人是什么》,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都在倡导理性化地关注生命,思考人生。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不断地工作,人必须把握好现时。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则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看看庄子,学学庄子。因为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时的一种外冷内热、心智极高的人生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灰心丧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思考生命,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善待生命
青春少年处在人生的花季,也处在人生的雨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要通过一些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为他们的生命确立一个支点,引导学生善待生命。
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疾,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成功就要到来的时刻,他的母亲却永远离他而去了,他是多么的不幸啊!他思考生死,思考生命。他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生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写作是史铁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是他生命存在的理想的明证。史铁生让充满劫难的生命活得辉煌灿烂。司马迁遭受宫刑,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忍辱负重,终于写出了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读完《报任安书》,学生就会明白,完成《史记》是司马迁善待生命的最好回报。
三、善待生命,借助好的典型,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语文教材中,无论是作品中塑造的一些成功的典型人物,还是作者自身,他们都是最好的学习典型。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勤劳质朴,但在封建礼教等落后思想及各种势力的逼迫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以祥林嫂为参照,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一碗阳春面》中的母子三人,面对厄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头碰头”,合力抗挣,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海伦•凯勒身有残疾,但她并不因此而抱怨命运,厌弃生命。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以感人的、富有诗意的情怀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越苦难的精神。在文中,作者处处拿自己跟健全的人作对比,具有规劝世人的意味。
作品教育人,作品的作者,同样也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最好教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就是如此。借助海伦•凯勒的人生作为一个典型,不能不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与启迪。三天,在作者眼里等同于全部生命。三天对于正常人不是很平常吗?健全的人还会让平常的日子总是平淡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惨遭奇耻大辱,身废名败。但是他忍辱负重,执着于信念,终于著就信史照耀尘寰,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精彩的文学经典――《史记》。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是赞颂作品,更是褒扬作者司马迁。学习出自《史记》的《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篇课文时,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赞颂,对蔺相如荣辱观的评价,是司马迁对生命最有价值的诠释,其本人就是值得学习的典型。还有编著《诗经》的孔子,因身处困厄之境而写成《春秋》;遭遇不信任而被流放、写就千古名篇《离骚》的屈原,高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逆境,善待生命,成就一番事业的诗人、作家,不胜枚举,他们自身就是很好的学习楷模。
如果说一般的正常人很难体会到海伦•凯勒的生活感受,那么请看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罗兰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在《我为何而生》一文中,这位伟人的自我结论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单纯而又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富有生命意识,如《变形记》表现了人的异化,《等待戈多》表现了生命的虚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这些课文,就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生的含义,从而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