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会新闻报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个人风采大赛现场拍照和后期宣传
2.运动会新闻采访 , 拍照 , 通讯稿 , 网络宣传
3.书法比赛新闻报道
4.英文口语演讲比赛新闻报道
5.校友座谈会新闻报道
6.就业意识调查问卷
7.东南大学博导来我系讲学新闻报道
8.两期简报
9.征文投稿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策划;存在误区;科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25-02
新闻是靠记者像蜜蜂采蜜一样去采集来的,还是靠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策划”出来的?这应该是常识,无需多问。可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已把“策划”当成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一般来说,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其实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和编排。就电视新闻而言,就是通过策划,使新闻节目的质量更高,更能吸引观众。策划实际上是在已有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何去做好报道的行为,如果只强调“策划”而轻视现场采集,那么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难以保证。
笔者认为,对电视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必须进行正确的理解,避免走进“策划”的误区。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
(一)设置圈套,造假做假
现在,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总是想方设法去“策划”一些另类题材。
如雇一个老太,让她背一个大包,假装刚下火车,走在路上向行人求助。记者拿着摄像机躲在车内偷偷地跟拍,把一些看似很真实的长镜头自然地展示给电视观众;有的则在过往行人多的马路上扔几枚硬币,看谁会来捡,让捡钱的人在电视屏幕上出出丑,并在片子后面再发一通“现在的市民素质不高”之类的议论。如果把记者当作行为主体,那么采访对象和受众就是客体。靠设置圈套、造假做假“策划”出来的“新闻”,伤害了两个客体,一是愚弄了当事人,二是欺骗了受众。
(二)小题大作,变相广告
“有偿新闻”是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一,错误的“策划”理念为搞有偿新闻的人大开了方便之门。如一些小店开业,店主想做广告又出不起钱,于是就请那些热衷于搞“有偿新闻”的媒体人士去“策划”一些“活动”,花几百元小钱买点水果什么的,到一些福利院或敬老院去“送温暖”,同时叫上一些媒体的记者朋友来为店名亮相。有一家保健品商店做变相广告的“策划”可高明了,该店新进了一些“海马强肾”保健品,急需做广告,但没钱,于是叫上媒体人士“策划”。他们请来了一个老太太做托儿,装作买药时营业员错给了她“海马强肾”保健品。
稿子是这样写的:某地一个老太,最近一段时间晚上尿频经常睡不好觉,于是她来到某地某路的一家保健品商店,营业员让她买“海马强肾”,说能治此病。于是老太花100元钱买了9盒“海马强肾”。当晚服了一粒药丸后就浑身发热,精神异常兴奋,整夜都不想睡。后来经过了解,原来,“海马强肾”是一种治疗男性障碍的药物。报道名义上看是在对这家保健品商店进行曝光,而实际上是在为该新上市的保健品做隐性广告,不但宣传了药效,还把价格也“标”了出来。
(三)主题先行,按图索骥
有人说,新闻内容的“策划”是主观新闻客观化。只要想出好的点子,就能做出好的片子。于是,少数几个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就开始闭门造车,他们为记者定好调子,划好框框,甚至选好采访对象,让记者拿着“图纸”去“施工”。对于主题先行的报道,你要想去找些例子,世界这么大,正反两方面的都找得到。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按图索骥的做法还存在着一个以偏概全的问题,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准确反映。
报道策划的立足点应该是新闻的真实性,离开了真实,所谓的“新闻策划”就成了“策划新闻”,就是为了追求某种轰动效应,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下人为地策划一些可供报道的东西,这就走进了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商业化的竞争,使得传媒一方面表现出更加贴近读者和观众,强化对新闻的捕捉,强化服务功能,改进包装等等;而另一方面,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争夺市场已经不惜以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煽情声色,弄虚作假”[1]。
现在,经过所谓“新闻策划”而出笼的假新闻已越来越多。这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底线是绝对不能突破的。那种妄图通过恶意“策划”、片面报道、刻意炒作来赢得收视率的投机做法,只会把电视媒体带入死胡同。
二、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转瞬即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说明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是预料不到的。有时编辑策划出一个自己认为很不错的题材,但记者到现场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策划者和实际操作者对事物认识差异所造成的。因为许多客观事实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是我们料想不到的,必须一切以实际情况为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未发生的事实,经过你的“策划”,就能成为新闻吗?“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忠于事实,反映事实。无论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丢失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即使策划的再好也只能称之为炒作,失去了意义。[2]”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区别新闻宣传与新闻报道的不同点,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绝对不能混淆报道策划与宣传策划的概念,新闻宣传可以有主观色彩,而新闻报道却要强调它的客观性。新闻记者是社会公正的守望者,最讲实事求是,由于记者的职业特点,有时他们在受众的心目中甚至是正义和真理的化身。去“策划”报道内容和题材,是违背基本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的,丧失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承担的责任。这种现象再持续下去,将导致媒体公共性、公正性和公信力的名存实亡。
三、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
报道策划作为媒体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闻报道的事前准备、角度选择和事实提炼,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科学性。记者的职责是深入生活、发现新闻、报道新闻,忠实地去记录和客观地去反映客观新闻事件,而不是先去刻意制造一个事件,然后再去加以报道。报道策划以客观新闻是否存在为策划的前提条件,是一种被动的、“第二性”的行为,策划要准确预知和估算受众的心理期待与满足的度,一旦超出了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不少媒体在策划时对度的理解和把握不当,从而成为让人反感的新闻炒作。
关于报道策划,还有一个新闻预见力的问题。新闻预见力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前瞻性,是媒体现实抓住受众的关键所在。报道策划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预见力,不但要占有当前的信息,还应该把握那些尚未充分表现出来的、作用于未来的信息,并不断挖掘和展示某一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在新闻报道时先声夺人。当然,发挥新闻预见力的作用,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你的报道就会失实,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如一些节假日报道、“两会”报道、重点项目开工或落成、大型体育运动会等等。这些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些是可以预料的,策划也不过是把这些报道做得更好而已。“别人按照惯常的思维报道,我独辟蹊径,围绕着事件、会议、活动与节日本身,在横向上拓展,在纵向上开掘,把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一展现出来,使报道呈现出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力度。[3]”
所以说,报道策划应该立足于客观新闻事实这一前提,只能对报道活动进行有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层次,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同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并不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应该而且需要适应观众的需求,生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但同时又不能背弃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社会生活的热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四、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
报道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寻找新闻中的亮点、新闻价值之所在,并且赋予这一新闻亮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以达到“令人眼睛一亮”的报道效果。这是提炼的结果,也是深刻思考的结果。因此,不赞同“策划”新闻,并不是要求编辑被动编稿,有啥编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不断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来主动寻找和组织稿源,做到由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寻找信息,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积极参与信息的加工和及时反馈。报道策划的目的是追求新闻报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一方面是争取领导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追求节目的收视率。
特别是那些主题报道,为了做到位,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同时更要强调它的客观性和新闻性。一般是去寻找一个动态事件作为新闻由头,再选择部分典型事例加以分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由点入面,通过层层剖析来展示一个阶段的成就,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由此来阐述上级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但策划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情况,不能策划内容,策划的重点应该放在选取事例,角度切入,报道形态等方面。
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必须科学理解报道策划,先弄清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当然,对于报道策划,也有事先策划和即时策划之分。事先策划就是某一项战役性报道或主题报道的前期策划,有报道计划、报道方案、记者分工等等;即时策划则是在记者报题时,编辑与记者进行及时沟通,确定做片方向、切入角度、片子的体裁、长度、形式等。科学理解报道策划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二是的利于记者深入采访;三是有利于使新闻主题鲜明;四是有利于组织最佳采访方案,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传媒操守.陈力丹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一、引 言
电视新闻的迅猛发展使现场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见并且非常重要的报道形式,出镜记者则是现场报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这其中女性出镜记者又体现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曾对现场报道作出了如下定义:“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独立完成的新闻报道”[1]。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在新闻事件现场,二是记者独立完成。无论是消息类、杂志类,还是直播类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这些现场独立报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出镜记者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现场出镜记者会成为各个电视媒体的标志性人物,也成为各家媒体所争抢的对象,甚至人们会因为关注一个优秀的电视出镜记者继而会特别关注他或是她所报道的事件。这种例子在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重大比赛和战争报道的各类事件中不胜枚举,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在余震不断的灾区现场,在台风登陆的沿海前线,有新闻的地方都能看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身影。因此,观众也对这些深入一线报道的新闻记者,像张泉灵、李小萌、柴静、杨春、闾丘露薇这些名字耳熟能详。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曾经不无感慨的说过:“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是否有记者在现场是衡量一个媒体实力和权威性的重要标志”[2]。有实力的电视媒体在突发或重要新闻事件发生时,必定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在现场快速掌握有效信息,并在最短时间内发回报道,不仅考验着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体现出其所代表的电视媒体的实力和权威性。在这种“最新,最快,最全”的新闻报道“大战”中,其竞争之惨烈不亚于一场战斗,但这恰恰也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所在。“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于今天的新闻“战场”,在现场新闻报道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铿锵玫瑰”已然完美绽放。根据《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新闻从业者中女性数量已经超过男性,占比高达51.5%。因此,别具一格的现场报道,女性视角下的话语表达,感性细腻的情感流露,对新闻现场细节的捕捉,都令她们的现场报道充满独特的性格,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新闻感受。
二、女性视角在新闻现场报道中的特色
(一)女性特有的新闻敏感性
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观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广泛而便捷,传统媒体中的常规新闻选题如果以惯常角度切入,容易流于平庸,很难有新意吸引受众关注。要赋予新闻报道竞争力,细节和深度都不可或缺。女性的细腻敏感特质,使女记者更具有捕捉新闻的观察力和更强的新闻感受力,能在新闻事件现场众多的事实中,发现一些看起来平常其实并不寻常的现象或细节,找到新闻的独特切入角度,赋予新闻更多的新意。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时,柔道女子78公斤级决赛现场,当其他媒体记者都在关注决赛场上的孙福明时,南京电视台出镜记者却敏锐地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原本坐在场边指挥的教练刘永福,把座位让给了一个女教练,自己走到了赛场旁边。立即意识到他可能会有什么举动,果断提示摄像将镜头从场上的孙福明摇到了教练刘永福,果然刘永福连喊孙福明的名字并用手示意其倒下,而原本在场上威风八面的孙福明在听到教练的示意后,很快便毫无反抗地倒地输掉了这场比赛。整个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从而将体育界的黑幕摆在了世人面前,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女性对新闻的敏感造就了这条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好报道。
(二)女性对细节的捕捉运用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尤其需要抓细节,恰当的细节运用可以增强新闻现场报道的感染力,突出报道主题。2014年8月,持续的强降雨造成南京城多处地区积水严重,笔者来到其中一处居民小区采访,在一栋居民楼前,严重的积水已经影响到了整栋楼居民的出行,甚至有的老人几天没法下楼活动。在进行现场报道时,笔者注意到不远处的积水中漂浮着一根木棍,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积水深度的参照物,借助这个参照物,积淹水的情况非常直观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尽管是一条比较常规的新闻报道,但是作为出镜记者利用木棍做水深参照物的这一细节,成为了现场报道的亮点。
(三)女性视角的话语表达――生动、感性、贴近
电视新闻的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面,二是声音,这其中包含配音、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以及现场同期声。现场的语言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女性在新闻现场往往最容易受到现场气氛、情绪的感染,语言的表达往往更形象、生动、具体,也更为感性。2013年中央电视台的《探潮亚马孙》中,主持人张泉灵面对潮水的威力时打了一个比方:“亚马孙潮呈现出巨大的破坏力,当它席卷堤岸时,甚至可以卷走成片的竹子,我们知道竹子的根部盘根错节,要拉走整片的根部这是一种多么惊人的力量”,泉灵用我们所熟悉的竹子做对比,观众就更容易理解亚马孙潮的威力。
(四)人文关怀中透出女性的温度
新闻现场报道中人是主体,报道者、被采访者、新闻事件中的人物都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女性出镜记者,性别赋予了她一种天然的优势,相比男性,在一些软性话题的新闻现场,她们更关注事件中个体的命运,更容易体会到新闻人物和受众的心理,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或者需要保护的特殊群体的报道时,会更加注重从拍摄画面及报道角度和内容上保护被访者的隐私。在新闻现场,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什么人都可能遇到,给赤身的疯女人披上衣服,安抚悲痛欲绝的受伤民工妻子,也许只是一个握手,一个拥抱就会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有温度。例如:闾丘露薇在对马航失联客机事件的报道中,马航飞机事件中的中国家属一抵达吉隆坡,就受到媒体们的追堵,这让很多家属反感。但闾丘露薇考虑到在整个事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飞机一起失踪的人,这些生活在等待和煎熬中的人,他们作为家属的感受。因此,她们团队一直保持对家属的关注,并对一个马来西亚乘客的家属作了专访,请这名父亲讲述他在飞机上的儿子的人生,儿子的爱好,儿子的生活,儿子的心愿,使电视观众看完这些有关生命的故事,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关心他们的命运,能够快点听到他们的消息。通过报道,让人们会对一群陌生人的遭遇保持关注,并通过这种关注,让事件的当事方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给予家属以最大的慰籍。
(五)非语言符号更容易为女性所运用
非语言符号主要指表情语言、服饰语言、体态语言三个方面,它传递给大众的信息是用语言或文字所不能代替的,也是对有声语言的有益补充。女性比男性更易于微笑,眼神的互动与交流已经成为女性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无论是现场观察,或者是对着镜头报道事件,出镜记者的眼神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甚至有时候面对被采访者,眼神的交流还可以起到引导采访进程,安抚被采访者紧张情绪的作用。央视《新闻调查》的著名主持人柴静曾不止一次地报道过矛盾尖锐的社会问题,但她在每次面对镜头时,都声音柔和,神情淡定,貌似波澜不惊,但背后却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例如:在一次环保事故的报道中,柴静笑着问“你可以面对我们的镜头保证,海正目前的排污指标是基本合格的”。虽然她的眼神是温和的,但是她问出的问题,却让违法违规的受访者冷汗频出。有人曾作过统计,在124次采访中,柴静曾116次笑着问出了2320个尖锐的问题。这种冷静、客观、平衡的女性报道风格,不仅能够让当事方对问题的处理和想法在镜头前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还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特殊的心理震憾。
女性出镜记者在服饰语言的运用上明显比男性出镜记者有更多机会和条件,她们往往会根据新闻事件的主题和要求选择相应的着装,恰当的服饰选择会为现场报道锦上添花。比如:笔者曾在遇难同胞纪念馆做现场报道,当时考虑选择的就是深色外套,再在胸前配饰一朵小白花,更能表达一种庄严肃穆的情绪。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做现场报道,内容轻松的,选择穿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可以拉近和当地人的距离,使出镜记者的亲和力倍增。
【关键词】体育报道 新闻图片 动感美
美国《读报研究》指出:在男性读者中,每次读报平均读完报纸上一则报道的,只占13%;而在女性读者中则只占11%。但同样一份报纸,三倍以上的男性读者和四倍以上的女性读者看过一栏的照片。显然,读者看照片的兴趣比看纯粹的文字报道要大得多。而这一点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表现得犹为明显。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图片已成为平面媒体和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体竞争的加剧使新闻图片日益成为平面媒体的主要法宝。不仅如此,电视媒体也开始借助新闻摄影图片弥补新闻现场动态图像的不足。因此,各平面媒体对照片的要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提高。
据美国加州一著名调查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在阅读体育新闻的受众中,人们对当天刊发的体育新闻图片的关心程度与对比赛结果的关心程度相差无几。以上诸原因使得体育新闻图片在整个体育新闻报道中占有极重要的作用,成为体育新闻报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较之其他题材的新闻摄影图片,体育新闻摄影除了具有生动的形象性、信息的直观性、强烈的现场可证性等共性之外,还具有体育新闻图片独特的个性,那就是动感美。
一、何谓体育新闻图片动感美
摄影是平面艺术,也是瞬间艺术,因而摄影图片上的被摄主体不可能是活动的,但是人们在欣赏有些摄影作品时却会产生被摄主体在运动的感觉,甚至能够从画面中感觉到主体运动的速度,这种感觉就是摄影界常说的动感。而所谓的动感美,则是指动感图片在读者和观众欣赏时带给他们的审美愉悦。
体育是人类自身的运动,运动员在发挥技术、技巧过程中处于激烈的运动状态,可以说,体育运动是一种力与美的展现,而这种力与美又恰恰通过运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学校运动会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比赛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体育新闻摄影就是要捕捉这些场合的运动精神和动态效果。因此,在体育新闻摄影中,恰当运用动静虚实等动态表现,能提高图片的表现力,使体育新闻图片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而动感美就成为体育新闻图片最重要的审美因素,也成为体育新闻图片的独特个性。
二、体育新闻图片动感美的价值
从十九世纪末奥林匹亚山上的圣火被第一次点燃开始,体育竞技和观看体育竞技便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大部分体育活动发生的速度都很快,无论是优美的动作还是激烈的拼抢场面都是一晃而过,无法细细欣赏慢慢体会。电视新闻虽然可以记录整个过程,但却无法满足人们长时间欣赏某一精彩瞬间的需求,体育摄影图片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具有强烈动感美的体育新闻照片不仅能够化瞬间为永恒,满足读者的阅读和观赏需要,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审美愉悦,而且拓展了人类的视觉体验。几万分之一秒的高速闪光、几十分钟的长时间曝光带来的动感画面让人有全新的审美愉悦。这也正是体育新闻图片动感美的价值所在。可以说,体育新闻摄影的灵魂就是拍摄具有动感美的体育新闻图片。
三、体育新闻图片动感美的获得
对于创作者而言,动感美的获得有多种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剧烈动态凝固住,让人从静止的画面中体会动作的惊险与激烈;另一种则是利用慢速快门、追随摄影、变焦摄影等摄影技术使画面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让读者在观看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1、以高速快门凝固动态瞬间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过程中,因而凝固动态瞬间并不难,难的是凝固下来的动态瞬间要有美感,因而创作者要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体育比赛发生的一切进行选择、概括和提炼,获得具有动感美的照片。以2000年中国新闻奖体育类新闻图片一等奖为例。这张图片反映的是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刘璇在比赛时的情形。图片中刘璇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脸上洋溢着自信,整个身体腾空而起,几乎与地面平行,双臂与双腿同时后张,整个身体就像一张拉满了弦的弓。整张图片把一个转瞬即逝的运动瞬间凝固了下来,具有极强的动感美。同样的,澳大利亚全体育图片社亚当・普雷迪拍摄的《悉尼克罗纳海滨夏季综合运动会蛙泳比赛》以高速快门捕捉到了游泳运动员菲尔・罗格斯在悉尼奥运会50米蛙泳比赛中的一个精彩镜头。读者可以不知道这幅新闻图片是谁拍的,也可以不知道这幅图片上的运动员是谁,但是可以感受到画面主体全速向前的冲力。高速快门凝固了被拨动的带着涟漪的水面和被运动员激起的晶莹剔透的水珠,最有趣的是运动员头顶上的状如触须的两串水珠,显然是运动员跃出水面换气时带出并随惯性向上飞扬而成的,却仿佛运动员头顶上生出触角一般,在强化画面动感的同时增添了一丝轻松幽默。
凝固动态的拍摄技术相对简单,只须采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即可获得,特别是摄影器材和设备越来越先进,技术上基本没有太大的难度。然而选择凝固哪一个动态瞬间对于现场摄影记者而言依旧是一个考验。有人认为一些成功的新闻摄影图片是“偶然碰上的”,其实这种偶然是摄影记者长期知识积累和临场观察、临场经验积累的必然反映,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正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熟悉所要拍摄的体育项目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熟悉有关的体育比赛规则、运动规律和特点,善于选择最佳瞬间。德国美学家莱莘认为,用静止来表现运动应该选取前的一瞬间,因为这一瞬间能够最有力、最集中地显示运动过程及内容,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人的想象力,因此被称做“黄金点”。因此,摄影记者要擅于发现和捕捉黄金点,除了具备扎实的摄影基本功外,还要知道何时会出现“黄金点”,这样才有可能凝固具有动感美的动态瞬间。
2、以低速快门形成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主要是模拟观众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时的主观感受,拍摄时利用慢速快门、追随摄影、变焦摄影等摄影技术使画面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让读者在观看画面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慢速快门技法主要采用比拍摄主体运动速度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运动主体在画面上产生模糊的影像。
较之以高速快门凝固动态瞬间,采用追随技法形成虚实结合的画面不太容易。但对于体育新闻摄影记者而言却是一种基本功,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熟练操作,拍出成功的虚实结合的体育新闻图片。追随拍摄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快门速度,速度不宜太快,应慢于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其次要会选择背景,追随摄影一般要避免大片的黑色与白色,彩色背景最好与拍摄主体的色采反差较大;同时还要注意光线的运用,要避免正面光,尽量选择逆光和侧逆光拍摄。追随的方向可以根据运动主体进行多种变换,可以横向追随,也可以纵向追随,可以斜线追随,也可以旋转追随。美国记者比尔・弗里克斯和大卫・卡洛拍摄的《琼斯夺冠》就采用了横向追随的技法。摄影记者在通过摄影图片报道琼斯以较大优势夺冠这一新闻事实时,通过横向追随的技法,把看台上的景物和观众化作一条条彩色的横线,不仅突出了琼斯而且强化了动感,增添了画面的感染力,进一步强化了体育新闻图片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无独有偶,2001年中国新闻年赛银奖《万马争雄》的成功同样归之于对动感的表现。《万马争雄》拍摄者对追随技法的灵巧运用非常到位,画面上疾驰的骏马和全神贯注的骑手神态各异,有的骑手昂首扬鞭,马儿四蹄腾空;有的骑手弯腰弓背,马儿奋蹄如飞。运动的主体在追随中得以凝固,背景则被拉成色彩斑斓的线条和色块,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运动的主体仿佛要跃出两维的画面,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现场白热化的竞争气氛。
变焦拍摄在快门和背景的选择上与追随拍摄有相似之处,但运动主体在画面安排上有所不同。追随技法对于运动主体的安排相对自由,而变焦拍摄时,运动主体最好位于画面的正中,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有一种爆炸的效果,同样可以达到强化动感和突出主体的双重作用。
虚实结合技法说起来容易,但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得心应手,还有赖于摄影记者的熟练掌握。这也意味着对一名摄影记者而言,优秀的构想和娴熟的技巧缺一不可。同样的,对于摄影记者而言,在什么样的拍摄位置采用什么样的虚实结合技法不仅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熟悉运动项目和运动员,这才有可能在运动现场做出最佳判断,拍摄出具有动感美的体育新闻摄影照片。
结语
综上所述,动感美是体育新闻图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育新闻摄影的必然要求。具有动感美的体育新闻照片能够化瞬间为永恒,满足读者的阅读和观赏需要,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审美愉悦。
体育新闻图片的动感美可以通过以高速快门凝固动态瞬间和以低速快门形成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获得。这两种方法都要求摄影记者具有扎实的摄影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摄影器材和设备的日益先进,视点和技法创新将成为体育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①高洁,《让体育新闻图片更美些》,《军事记者》,2006(6)
②刘兵,《体育新闻摄影的特点及课程结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
③陈文襄:《摄影秘决》,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2)
一、新华社报道奥运会的历史
中国奥委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1980年奥运会时,由于当时的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等国家没有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奥运会。新华社当初派了三四名记者赴莫斯科参加了报道。对于在此之前的奥运会新华社都是依靠驻当地分社的记者进行报道。所以说,新华社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报道夏季奥运会是24年前,也就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的,是随着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中国体育健儿首次全面登上奥运会舞台时开始的。
洛杉矶奥运会时,中国体育代表团由300多人组成。国际奥委会当时给中国40多个记者采访名额。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通讯社在国家奥委会分配名额时是优先考虑的。当初新华社获得了30个名额,第一次组成了大规模的报道团赴洛杉矶采访报道。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从首次大规模报道奥运会时,就按照世界大通讯社通常做法,在主新闻中心(MPC)租用了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设立前方编辑部,从现场直接播发中英文等稿件。此后,在连续6届夏季奥运会报道中,新华社都延续了这一做法,在MPC租用办公室和专用发稿线路,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各项赛事和组织者的筹备工作,与世界各大媒体展开竞争。
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时,新华社由于直接从国际奥委会获得了采访记者名额,参加报道的记者达到80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我们在新闻中心租用的办公室面积达250平方米。记者遍布在各个赛场,在雅典直接用中文、英文播发文字和图片报道,每天的中、英文发稿量分别达150多条、图片达500多张,为遍布国内的600多家报纸、200多家电台和遍布世界各地的10,000多家媒体服务,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一些拉美国家的用户需要某场足球或曲棍球比赛的照片,我们都及时提供。非洲国家的用户需要一些有关非洲运动员的报道,我们也尽量满足。
二、如何选派记者参加奥运会报道
新华社从一开始大规模报道奥运会,选拔采访记者的条件之一就是记者必须懂英文、懂体育。奥运会报道中,不能进行语言交流或看不懂英文材料是很难进行深入采访的。从上世纪90年代后的奥运会报道中,记者还要会熟练地使用电脑发稿、使用录音设备等。洛杉矶奥运会时,新华社派出的记者编辑主要以懂英文为主,这些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了多年的体育宣传报道。记者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为奥运会期间的报道打好基础。1984年奥运会时,虽然新华社第一次采访报道奥运会,但该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的报道,就是新华社首先向全世界播发的,引起了其他通讯社的注意。
对通讯社的报道来说,时效历来是第一生命,就如同现在的网络报道,雅典奥运会上国内几家大网站在时效方面展开的竞争大家都有所闻。新华社在洛杉矶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报道上取得成功后,日本共同社的编辑当天还到新华社办公室,提出派记者与新华社记者一起采访,了解新华社记者是如何采访报道的。此后历届奥运会报道中,新华社都派出最强的阵容,为众多的媒体用户服务。即使在1984年奥运会上,为了争抢时效,新华社特意租用了当时在发达国家刚投入使用的寻呼机,加强记者和编辑部之间的联系。雅典奥运会上新华社租用了无线局域网传输系统,编辑可以在现场指挥记者,在现场对图片进行处理,使图片更直观、更生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图片的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时效。同时这也对编辑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采访奥运会记者的装备更加现代化了,这也使得记者的角色在慢慢转变,要求记者必须是“全能”和“多面手”。以前文字记者只是单纯写文字报道,现在文字记者有时还要兼任摄影记者、音频记者要完成的任务。雅典奥运会上,新华社每个记者都配备了手提电脑、全新的录音设备和数码相机。文字记者在承担英文报道任务的同时还要采写中文报道,还要承担音频采访,有时还兼顾拍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记者的潜能。记者随身携带录音机和数码相机,在采访运动员或官员时,只要把录音机放在旁边,录下声音,随后传到编辑部,编辑部即可编辑成音频报道及时提供给用户。
三、新华社如何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北京奥运会将是新华社在家门口与世界大通讯社在奥运会报道上进行的又一场激烈竞争。2006年10月,国际奥委会授权新华社担任第29届奥运会的东道主通讯社,同时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国际奥委会希望新华社通过对奥运会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在北京奥运会整体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中国的视角带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来,确保对东道主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对于新华社来说,除了报道好奥运会、满足世界2万多家媒体用户的需求外,还要承担好东道主通讯社的任务,完成好国家摄影队的拍摄任务。所以,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将是空前繁重的。对此,新华社早已开始了准备工作。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新华社即开始有意识地为2008年奥运会报道,进行人才储备和实战演练,不仅雅典奥运会,而且釜山和多哈亚运会也成为新华社演练阵容、锻炼队伍的场所。北京奥运会时,新华社享有与国际奥委会认可的美联社、法新社和路透社同样的权利,国际奥委会直接给新华社分配了200多个注册记者名额,人数较雅典奥运会时又有大幅度提升。同时,新华社还将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设立600平方米的办公室。届时,新华社每天将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文、阿文和葡文等7种语言文字向全世界播发报道。
为更好地履行东道主通讯社的职责,2006年年初,新华社成立了北京奥运会报道筹备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文字、图片、音频、网络等报道,了解国内外媒体用户的需求,制定奥运会报道计划,不断加大对北京奥运会宣传报道的力度。同时,新华社还密切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更新记者采访报道用的装备,届时将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新闻报道。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期间,新华社派出了150人的报道团,按照奥运会的报道规模,在全运会上对编辑、记者进行演练。主要目的除完成全运会的报道,满足用户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让记者编辑熟悉各个体育项目,熟悉规则和报道要求,从全运会的报道中开始考虑奥运会的报道,跟踪世界上运动员的动向,为奥运会的报道作好准备。
除了进行报道人才方面的储备外,报道北京奥运会还有很多事情要提前进行。不仅要考虑记者的吃住行、设备配置等问题,还要提前进行记者的分工、人力安排等等。作为一个报道团同时还要规划哪些项目是重点报道,哪些项目可以放弃或者采用大会新闻公报;哪些新闻是通过盯着电视完成的,哪些是要数个记者合作完成的。新华社每逢重大报道都要印制一个报道手册,内容包括记者联系电话、住宿房间、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发稿要求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对记者还要提前进行职业道德、外事交往等方面的培训。
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竞争将会是非常激烈的,对于体育报道要求的专业水准也越来越高。这启示我们在北京奥运会时,报道上要想高人一筹,就必须尽早开始各个层面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既在宏观上有把握能力,策划、协调、应变能力强的编辑,同时要培养一批会使用新技术的摄影记者和专业型的文字记者,还要培养一批对分管项目常年跟踪、熟悉项目的特点、熟悉教练的一线骨干记者。另外,还需要培养一批虽然不在体育采编岗位,但是热爱体育报道,能间接性参与体育报道的记者。
从雅典奥运会的报道情况看,随着新技术的推进和网络、短信等用户的要求,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大媒体的报道构成、人员结构也在进行调整。比如上届奥运会,美联社派出了80人的摄影记者队伍,占总报道人数的三分之一。奥运会四年举行一次,每次的报道无论从组织指挥,还是发稿手段和通讯技术设备的配备,又各不相同。每届奥运会,世界各大媒体如同运动员在赛场上比赛一样,总是提早策划,不断采用新技术,研究报道的新思路,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朝着要高出对手、战胜对手的目标而努力,在新闻竞争更加白热化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